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1q84书评

1q84书评

时间:2022-06-08 17:21: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1q84书评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的、有见识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q84书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q84书评 篇1

  在《1Q84—BOOK3》中文简体版的腰封上,有鲜明的“突破性终结”字样,这让不少读者以为它就是大结局。读罢书,读者发现很多事情村上春树并没有给出解答,比如小小人是什么东西?天吾的母亲为什么被杀、被谁所杀等等。

  《大方》杂志首刊独家翻译、全文刊载了日本杂志《思考者》前总编辑松家仁之于2010年5月对村上春树长达三天两夜的深度专访。其间,村上透露可能会续写《1Q84》BOOK4、BOOK0,只是他目前已被前三部掏空了,不会马上动笔。他说:“这些故事在我脑海里还很模糊,但是已经受孕了。如果继续写的话,那也不是进行解谜,而是作为故事展开必须上的台阶。”村上认为,如果有提问、有解答,那就不是故事了,而变成了说明书。他说:“我自己写小说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换句话说,我是站在与读者同一位置上写小说。”

  止庵认为,村上春树写《1Q84》采用的不是传统作家的写作路子。“传统作家都是先有结论再写东西,先设定终点,再从起点写起,将读者引向终点。村上春树不是这样,他是从起点写起,没有终点。从本质上来说,这不是写作手法的问题,而是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问题。传统作家认为自己明白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整个社会在自己掌控之中,但是现代作家却认为,现实世界是无法认识的世界,明天会怎样根本不知道。”止庵说,不存在“知道”这件事,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已经成为现代作家的共识,村上春树并不是先锋。“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作家狄德罗(1713—1784),在小说《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中就这么做了,小说一开篇就写道,他们是谁,他们要到哪里去。”

  止庵直言,《1Q84》第三部中的牛河就是对“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反讽。“侦探小说中的侦探,从福尔摩斯到马洛,几乎没有什么案子破不了。但牛河不是这样的,他调查青豆、天吾,认为自己会把一切搞清楚,最后却被杀了。”

  止庵说,没有终点,没有答案,这正是现代小说的魅力所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她为什么笑,没人知道,但充满了魅力。作为读者,也不能再以往常的阅读方式读《1Q84》,穷追谜底将徒劳无功。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秦刚认为,《1Q84》的确有很多能够吸引读者的东西,它的特点就在于“能够让你不知疲倦地读下去”,到处都是象征、到处都是悬疑,但是一切都没有答案,也根本找不到答案。“村上春树是一个语言高手,语言技巧高超,而且设谜技巧也是一流的。所以,他能营造出一座煞有介事的语言迷宫,但其中没有一个是能走出去的出口。”

  1q84书评 篇2

  《1Q84》是我所接触的第一部村上先生的作品,尽管看完已有一年时间,因近来看过《1984》,故又重新浏览一遍,并在此写下读后小记。

  一般公论似乎都认为《1Q84》是村上春树冲击诺贝尔的野心之作,因为其有一个向《1984》致敬的书名,而且涉及新兴宗教,致使很多人期待这将会是一部反乌托邦巨著。然而,就如一些书评所说,“但还是几乎什么都没有说,作为隐喻的小小人和空气蛹,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教主的想法、意图又是如何?他们的命运会迈向哪里?很遗憾,在书里这并不是一个被解开的谜底。”

  创作一部涵盖宗教与时空观念的小说,的确要触碰到未知领域中的感悟。林少华在为自己无法第一时间翻译《1Q84》的时候辩解说“村上还没有想明白。”整部小说给我一种没有明晰指向性的感觉,“还没有想明白”也许是作者在自我设定的这条轨迹中不间断的迷失以致产生出来的困惑。

  小说抽取掉杂质留存的其实是个爱情故事。但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把读者更多的心思牵扯到谜底的寻觅中。这个非常规的爱情故事,关于时间、空间、身体。主人公在异样的时空内无法交汇,在丧失了所有可以把握的东西之后找到了生命的平衡点。也许是现代主义所一贯倡导的人性回归思想,使小说的结尾部分,天吾用弗洛依德式的自我剖析和父亲达成了和解,这一幕让人动容。村上兜了一个大圈子,用“平衡本身是善”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的理念完成了人生另一个阶段的感悟。

  主人公以“穿越”的方式映衬了现代人的感情底线。在一个对精神和肉体都麻木不仁的年代,青涩的爱恋回忆竟然可以成为最不能舍弃的东西。理想主义的爱情用一个色彩亮丽的外壳包裹起来,使爱情本身的意义变得弥足珍贵,这是另一种看待爱情的方法:绝对地、纯粹地、毫无保留地。爱情就像一个空气蛹,“进入这个世界的门是单向开放的。”

  我走进了故事,却走不出小说的迷雾,说不定还真有BOOK4呢?不过,有没有都无所谓了,结果和事实并不重要,想象和追寻的过程才最耐人寻味。

  1q84书评 篇3

  虽然没怎么看村上春树的作品,我却一向不怎么喜欢这人;大概是他的读者写的书评或者引用他的文章时总是一副极其文艺、极其小清新的态度,让我觉得这个人或许也是同样类型。因此,我虽然用kindle下了《1Q84》的三本书,但却毫无阅读的欲望。甚至于,2、3个月之前我我终于翻开《1Q84》第一章时,却因为觉得太无聊,看了3页就睡着了。

  然而,2周前我看到玥的微博,她引用了《1Q84》里的一句话:虽然孤身一人,我却并不孤单。于是我再次对《1Q84》产生了兴趣。当我读完这本书的第一章时,我便已不能放下它。

  作为一个很容易入戏的读者,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村上想说什么。《1Q84BOOK1》的结构很清楚,奇数章节讲的是青豆(女主)的故事,偶数章节则讲的`是天吾(男主)的故事。在这一本结束的时候,我终于看出男主和女主一定有联系;而正是这种极其模糊的联系,吸引着读者看下去。

  这种带有悬疑味道的情节设计当然很吸引人,但我不认为这是人们如此追捧这本书的原因。人们喜欢这本书,我想更重要的是因为两位主人公,跟他们的生活。

  女主青豆的生活是孤独的。她只有一个好朋友环,几年前环就自杀死了;《1Q84BOOK1》后面的章节里青豆认识了女警亚由美并与她产生了友谊(我多么希望她俩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可显然亚由美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青豆有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还能接收入不菲的私活;可是她的个人生活非常简单,房间里没有太多装饰,没有太多衣服,自己做饭,有钱也不怎么乱花。她的一切都说明了她的孤独。但有意思的是,她的私活是杀手,一个不被社会认同的职业。

  男主天吾也是如此。他的生活极其稳定,过着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搞文学创作,什么时候跟女朋友幽会:一切都已经确定好了。而且,他还很享受这种生活。但是,在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他成为了一个捉刀者,另一个不被社会认同的工作。

  我认为,青豆和天吾的状态,非常像现在很多在城市里生活、有了几年工作阅历的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活着,却不被认同。当然,这些青年多数是有时间读书也爱读书的文艺青年(此处无贬义)。在那些忙着结婚生子过日子的普通青年们眼中,这些人自然是213且极其孤单的;但是在这些人自己看来,他们正如青豆所说:

  虽然孤身一人,我却并不孤单。

  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这本书在日本卖疯了,因为它太能反映许多日本年轻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令他们感同身受。

  如果一本书仅仅只是有悬念、主人公能引起读者共鸣,那么即使好看,也只能落入流行小说的俗套。但《1Q84BOOK1》有着更多。关于这个我要说的实在太多太多,这里只能写出目前我感受最强烈的部分:整本书给我的感受。我感觉,《1Q84BOOK1》里有着村上自己创造的两个平行世界,他用书里数不清的各种小细节引导着读者(比如青豆和天吾都能看到的两个月亮,比如小小人和空气蛹),就像是两根平行线,慢慢的、不断地相互接近,最终融合成一个。他那种悠长、细密、淡然的描写,正是传统的日本风格,让我觉出一种缓缓的美好。

  当然啦,书中还包含了村上自己想要放入的许多东西,有些是很私人的,比如他对交响乐的爱好,有些则是有寓意的,比如1984这个年份;当然更少不了那许多时不时出现的美好句子,都是我爱这本书的原因。

【1q84书评】相关文章:

三体书评(精选9篇)07-27

学生家庭报告书评语11-06

小学生报告书评语04-06

《红与黑》读书心得书评范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