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魂断蓝桥影评
魂断蓝桥影评(一)
以前表演课的时候老师讲过悲剧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悲剧,一种是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有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性格悲剧有哈姆雷特永恒的疑问:“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
有人说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有罗伊和玛拉的悲剧。而我却觉得,魂断蓝桥是典型的性格悲剧。
罗伊和玛拉一样重情重义。玛拉是一名芭蕾舞演员,她年轻,漂亮,气质出众,惹人喜爱。罗伊是英军上校,他高大,英俊,专一,家境殷实,地位显赫。两人在滑铁卢大桥偶遇,一见钟情之下私定终身。玛拉如果跟他在一起,将会生活无忧,是绝佳的一对璧人。因为战争,罗伊不得不立刻调回前线,于是他们未能赶在罗伊离开之前举行婚礼。为了去车站见罗伊最后一面,玛拉不惜错过了当晚的演出,而她明知这样的举动会让自己丢了工作。她的好友凯蒂也因替她辩护而遭受同样的命运。
失业后的玛拉和凯蒂生活窘迫,到处流浪,无处栖身。但是她与罗伊通信的时候却对自己的境遇只字不提。如果她能向罗伊坦白自己的遭遇,罗伊对她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帮助她对罗伊来说简直易如反掌,但她却说无论是出自自尊还是出于爱,她都不想让罗伊为自己担心。
罗伊送花给她,她宁肯饿着肚子也不愿意把花退回给花店,去换一顿饱饭。她以为自己是坚守着一份最纯洁的爱情,却根本连身边好友的死活都没有在意。
罗伊写信说要自己的母亲来到伦敦与她碰面。如果这个时候玛拉能向罗伊的母亲坦白自己的境遇,一样也会得到罗伊母亲的援助。但是玛拉在餐厅等待见面的时候无意看到了报纸上伤亡者的名单里面有罗伊的名字。她在罗伊母亲面前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弄得罗伊母亲莫名其妙。如果这个时候她能说出实情也不至于使得后面的命运变得如此凄惨。终于,面对不知所云的玛拉,罗伊的母亲愤然离开了。而玛拉大病一场,凯蒂不得不沦落为妓女为玛拉治病。玛拉以为罗伊已死,于是放弃了一切希望,也加入了凯蒂成为了妓女。就在某一天她在车站准备接客的时候,罗伊回来了。
命运再次将他们拉到了一起。罗伊带玛拉回到庄园,向所有的亲人介绍自己的未婚妻。罗伊仍然深深的爱着玛拉,他一心一意要娶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玛拉心中却藏着深深的恐惧,如果这个时候,她愿意搏一下,向罗伊倾吐出实情,求得罗伊的理解,至少还有百分之五十翻盘的可能。以罗伊对玛拉的爱,原谅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玛拉还是逃离了庄园,远远地逃开了罗伊。她独自在滑铁卢大桥上徘徊游荡,孤独绝望的她万念俱灰,终于走向了急驰而来的军用卡车。
一个女人性格悲剧的故事,到此OVER。
是单纯的让人心疼,还是愚蠢得令人痛心,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魂断蓝桥经典之余,也可以给人以警醒。命运悲剧不可抗,性格悲剧更可悲。这让我想起了身边的很多女人,其实她们的悲剧和遭遇,很多时候是自己造成的。但是自己却毫无意识。
魂断蓝桥影评(二)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电影《魂断蓝桥》正是如此,戏剧性的演绎,悲剧性的结局,却展示出完美和别致。
《魂断蓝桥》的英文名是waterloobridge,也即“滑铁卢桥”。中译为“蓝桥”(《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省蓝田县的峪水上,称为“蓝桥”)则是出于“尾生抱柱”的典故。《庄子·盗趾》中曾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来《史记·苏秦列传》也有记载;到了宋朝又被收入宋元话本《蓝桥记》中。因而,后人把男女约会,其中有一方为爱而殉身的地方称为“蓝桥”。
整部影片以地道的苏格兰民歌“友谊天长地久”为背景音乐,也称“一路平安”或是“过去的时光”。背景音乐的多次出现,冲淡了战争带来的惶恐,给男女主角的爱添上了一份独特的意境,也将剧情推向巅峰。
影片是以男主人公站在滑铁卢桥上的回忆展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贵族出身的英军上校罗伊(罗伯特·泰勒饰)与芭蕾演员玛拉(费·雯丽饰)在一次空袭警报中,邂逅于滑铁卢桥上;第二天彼此便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无情的法律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下午三点以后不准举行婚礼)。正当打算改天再举办时,罗伊的征兆令却提前到来,而玛拉为见上罗伊最后一面,耽误了剧团的演出,和她的好友双双被解雇。饭店里,玛拉正等待罗伊的母亲,不料从报纸上看到罗伊阵亡的消息,一时心慌意乱,两人不欢而散。在心灰意冷和饥寒交迫中,玛拉沦落风尘,成了应招女郎。
几个月后,火车站里,玛拉意外地与生还凯旋的罗伊相遇,(www.fwsir.com)两人依然深爱着对方,罗伊带着玛拉回到自己故乡的庄园。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出席舞会的贵族们背地里议论纷纷,为维护罗伊及其家族的荣誉,玛拉留下一封简短的信,带着自己的爱,也带着爱人的情,决然地离开了乡间别墅,来到和罗伊初识的滑铁卢桥上,向疾驶的汽车扑去,告别人世。
面对死亡时,玛拉那种镇定平静而又义无反顾的神情,更显示了她对罗伊爱的忠贞和坚定,她的死,是悲壮的,是伟大的,是有意义的。她永远活在罗伊的心中,永远都是罗伊心中唯一的女神。她的死,让世人震撼和叹服,同时也升华了整部影片。
爱情,对玛拉而言,永远都是至高无上的,它既是玛拉唯一的财富,也是玛拉生的动力和勇气。为了保全那份真挚纯洁的爱,她宁愿选择死神,也不要让自己的爱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是玛拉对爱情的一种诠释,也是玛拉爱的最高境界。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并不是所有终成眷属的爱情才是最美最令人羡慕的,这种例子在中国古代举不胜举。爱情,只要“心有灵犀”、曾经最美”,也能成为一段“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佳话,也能成为一轰轰烈烈的传奇!
魂断蓝桥影评(三)
如果没有空袭,玛拉和罗伊就不可能相遇;如果他们早一点到教堂,玛拉就不会继续生活在剧团里了;如果那天玛拉早一点离开公寓,就不会接到罗伊的电话,她也就不会被剧团开除;如果玛拉没有看到那张报纸,她就不会继续挨饿以至沦落风尘。是一系列的巧合导致了玛拉的悲剧,这也正是戏剧式电影的标志性特征。
在咖啡厅和罗伊的母亲会面的场景,让人觉得有些不忍,玛拉的两次晕倒,让我们可以感觉到主人公玛拉的悲伤之情,在那时她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当玛拉从报纸上看到罗伊遇难的消息时,(虽然事实上是罗伊的身份证弄丢了,被弄巧成拙而已)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年轻女子将会有如何的影响?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场景,把战争的冷酷无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剧情在百转千回中不断的变化着,一见钟情的他们,心里是甜的,生死别离时,他们语带忧伤;再次相遇时,他们的心里是甜的,再回庄园时,忧伤却再度袭来。
影片并没有从正面去表现玛拉是如何的挣扎,如何的沦落。她用蓝桥上四季更替,寒暑易节的镜头取而代之,用蓝桥的灰色、萧条暗喻玛拉的生活困苦与艰辛。
从电影音乐的角度看,主题音乐《友谊天长地久》每次的响起,都是二人相聚的场景,为男女主人公相会的场面增添了浪漫温馨的情调;在影片后半部分,原本温馨的音乐却让人觉得凄婉伤感,这是不同场景、不同环境产生的效果。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每次的相聚都是甜蜜与悲伤的结合。当女主人公两次说出“我爱你,我从未爱过别人,永远都爱你”时,罗伊的心里是淡淡地甜。当男主人公接到命令赶赴战场,当女主人公再次与罗伊于火车站相遇时,玛拉的心里又有着挥之不去的浓浓忧伤。
幸运物的运用恰到好处,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第一次是在开头,罗伊即将赶赴战场,幸运物让他睹物思人,引出了这个故事。第三次是在罗伊带玛拉回庄园后,在自己的家中,罗伊说要交给玛拉,因为那是送给玛拉最珍贵的礼物。罗伊的热情、坚决让心存愧疚的玛拉倍受刺激。第五次是在故事的结尾,当玛拉不顾一切的冲向疾驰而来的汽车而遭遇不幸后,罗伊在蓝桥上抚摸着幸运物,此时的心情复杂而纷乱。从罗伊忧郁的眼神中不难读出对战争与爱情的无奈和悲伤。
玛拉的爱情悲剧究竟应该归罪与什么?是人类战争的冷酷?是家族荣誉的沉重?还是世态炎凉的无情?见仁见智,或者兼而有之。
影片的结尾,当倒数第二个镜头给出罗伊的忧郁眼神时,我想,他的心里除了淡淡的甜蜜回忆之外,更多的是失去爱人之后的凄婉与悲伤。《魂断蓝桥》虽然走的是好莱坞的大众路线,但是它的悲剧结尾的确是它区别于其他好莱坞电影的重要标志,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东方人的审美观念,在东方观众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魂断蓝桥影评】相关文章:
面纱影评08-01
影评英语06-08
致命伴侣影评06-03
电影斗牛影评06-08
夺命深渊影评06-08
分手大师影评08-24
锦衣卫影评06-08
美国x档案影评06-08
那时花开的影评07-17
潘神的迷宫影评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