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

时间:2022-09-10 13:18: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精选7篇)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1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惟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

  简单几句话告诉我们立志的重要性,心之所之,心之所向,即个人或团队都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心中有志,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如王阳明先生所讲:心有所思虽然停留在意识中但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心中所想还要付之于行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一步步接近目标,达成目标。如同团队发展,团队中从上至下都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所有人员都向着目标前进,最终团队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会取得成功。

  勤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既然有了明确目标如何实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切勿以过往资历,过往成就夸夸自谈,更不可依仗聪明敏锐优势贬低轻视他人。时刻应以谦虚勤学的态度去他人之长,清自身之短,尤其在现在复杂多变的汽车市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虚心借鉴成功案例才能完成团队志向。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归于能改过。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做的是去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不足,隐藏不足只会让我们不能清晰认识自己,影响团队的成长丧失团队的战斗力,我们要通过发现问题然后去改正问题,不断纠错,不断提升才是团队渐循渐进的发展之道。

  责善

  使吾而是也,因得以名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责善,朋友之道,然需忠告而善道之。

  责善当是朋友相处之道。也是职场相互提升之道,在工作中一路扶持,真诚的互相指出错误以求改善。指出错误目的是避免以后再出现,而不是显示威风,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团队成员能听劝告并付出行动,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在团队出现错误时切勿当众批评。

  以上是这次学习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日后工作谨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并学以致用。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2

  1、听导读 《教条示龙场诸生》

  2、谈心得

  今天开始认真学习阳明先生的思想体系。阳明先生《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是他在“龙场悟道”时为龙冈书院的学生所书,读完,感觉如被圣人当面示教一样受教,收获甚多。先生对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作了全面的引导。

  关于立志。先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即是说,人如果不立志,就像没有方向的船和没有龙头的马,终究达不到目标,只要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为贤人。所以,我们来到世上,就应该志存高远,敢于担当,立志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企业家更应如此,要经常问自己:“你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公司的使命是什么?”“世间各种美好,哪个由你创造?”

  关于勤学。先生说“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说的是人要成为君子,必须虚心学习,勤学好问,善于学习别人,善于查找不足,忠诚守信,乐观豁达,表里如一,即使他的资质略有不足,也可成为贤人。我们现在处于知识经济年代,新知识不断“扑面而来”,不更新知识,很快就会落伍,必须坚持终生学习。

  关于改过。先生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意思是大贤大能的人也可能犯错,没有谁能免除,然而过错对贤能之人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能知错就改。不以没有过错为贵,而以善于改正错误为贵。所以,我们应该“吾日三省吾身”,要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适时“归零”,怀有空杯心态,方能达致更高境界。

  关于责善。先生说:“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我的理解这段有三重意思,一是说对于朋友,我们应该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二是说如果直言告诉朋友过错和缺点,痛骂他的过错,让他无地自容,即使他表面服从,但内心抵触,反而达不到效果,所以不要揭别人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隐私。第三重意思则表现了阳明先生的“豁达”,他说在老师面前提意见,直言相谏不能说是冒犯,如果老师做错了,也能够接受和改正错误。这段话体现了阳明先生的大智慧,一是教导了与人相处的道理,人应先自我检讨,洗去自己的污垢才去帮助别人去掉尘埃,且应该以诚相待,婉言相劝。二是对待别人的.批评应该有“海纳百川”的心态,在包容心态下不断修正自己,做人如此,做企业更如此。

  以上是我学习《教条示龙场诸生》的一些体会,希望得到各位同修的指点。感谢立平老师的导读。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3

  我是通过关注集团的“致良知”微信公众号开始,学习和了解明阳先生的文章。通过近期来的学习,感悟颇深。现将读完《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的感悟,记录如下:

  该文通过: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个方面阐述了明阳先生对学生的期许和勉励。如今体会,也是包含很实用的道理。第一:感觉类似于我们目前广泛使用的PDCA管理法: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不由的感叹我们中国古代学者的惊人智慧。再深入阅读,发现文章的含义不仅于此,他不只是讲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字字触动我的内心。

  立志-树立志向

  他不仅是要给我们的所做的事情树立一个目标,更是对我们人生的目标进行的一个策划。每个人的人生起点及状况各有不同,当然也不可能树立同样的人生目标,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酌情树立一个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目标设立之前,我们的志向要是正确的,也就是我们要有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志向错了,越努力就距离成功越遥远,偏离了方向,将无法到达终点。作为一名远通集团的老员工,要树立与集团共拼搏、共患难、共辉煌的坚定志向,就像我们《远通之歌》里唱的:“远通成长我成功”。再有能力的人,都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来展示自己,所以维护这个平台,人人有责。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志同道合,才能让这艘大船一帆风顺,我们每个在船上的人才能平安前行。有了正确的志向还不够,我们还要将志向付诸于行动进行实施。也就是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设定短期及长期的工作目标,尽职尽责,为整个集团的发展添砖加瓦。作为一名主管经理,除了自我努力以外,还要带着自己的.团队勇往直前,带队伍是一个部门负责人的首要任务。我们不能只是超人,我们还要当好一个教练。

  1、 勤学-即勤奋学习

  上面讲到了立志,既然树立了目标,就需要去努力,努力的过程中需要方式方法和经验,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来完善自己,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在自己提升的同时,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带领整个队伍不断学习,进步。

  2、 改过-即改正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不可怕,只要勇于面对和改正,错误终究会成为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经验积累。有的人,永远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整天生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沾沾自喜中,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人要一天三省,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理性的面对是与非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自满自大,娇纵浮躁,只会让自己的错误越来越严重,从而最终铸成大错。还有的人,当听到别人指出的错误时,自己也能认识到自己错误,但是就是不愿意去改正,觉得唯我独大,听不进别人的忠告。以上两种人,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理解集团管理层对我们的监管和指正,所谓旁观者清,集团指出我们的问题,不代表否定了我们的成绩,只是觉得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完美一些。这时候我们要虚心接受,并认真改正。纠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当我们改正了一个错误时,说明我们又有了新的起点,更高的起点。想想也是一件和令人振奋的事情。

  3、 责善-即善意的责备

  在我们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要婉转一些,最好用一些被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出于好意的提醒,不要因为方式的不恰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好事变成了坏事,那就有悖初衷了。在日常的工作中,作为一名管理干部,在指出员工的错误和不足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力求让对方“有所感而无所怒”。力求让员工对于我们指出的错误能够由衷的认知,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达到让被管理者“心服口服”。如果只是简单的“以暴制人、以权压人”也许短期内从表面看不出什么,可是时间久了,员工就会爆发出心中的不满,或者不爆发,也会带着情绪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总结和学习管理经验,注意:语言、态度、方式,沟通三要素。

  以上陋见,望予指正。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4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先生用两句简单的话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心中有志、心之所之、心之所向,即人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立大志”离不开“立小志”。我要求学生在每个阶段“立小志”,写“立志勤学卡”,其实也是让学生要明确近期的学习目标。当阶段性目标逐渐实现就会促成质的飞越。当然,“大志”就是我们的远期目标,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有的“小志”都是为实现“大志”做准备。求学时,我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现在我成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思考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教师,心有所思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心有所思还要付诸于实践,朝着立定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一步一步的接近目标,达成目标。

  “勤学”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有了既定的目标,还要通过学习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抱怨,尽己责。不要好大喜功,更不要因小小成就就沾沾自喜、洋洋自得。时刻以谦虚勤学的态度习他人之长,清自身之短。尤其在教学过程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改过”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改过”。在工作中应当做是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折射出自己的问题从而改之。虚心听取别人的教诲,在教学中汲取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

  “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需‘忠告而善道之’”。责善是朋友相处之道,也是互相提升之道,扶持之道。在工作中,对别人建议和意见应注意语气,避免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尽量的采用委婉的方式代替强硬的方式。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5

  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取得不一样的收获。学校将《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作为我们致良知学习的第一篇,是非常合适的。阳明先生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王门四规,寄托了阳明先生对世人的`良苦用心,这看似毫不出奇的八个字,阐释了贯穿指导一个人一生的基本理念。深刻正确认识,反复领悟精髓,行之必定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等产生巨大促进作用。

  首先阳明先生所说的立志,不是简单的对工作的策划,而是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一场策划,虽然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个个都立志成为圣贤,但所立志向至少要向善而非作恶,所谓吾心安处即吾乡,那么又要怎么让自己心安呢?就我而言,因为从事的是学校学籍管理和招生工作,这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是政府贯彻以民为本原则,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在学校学籍管理和招生工作让学生、家长满意,便是我心安之所在,便是我应该立的志向。

  至于责善,阳明先生明确指出:责善就是互相监督、提醒。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会犯错,就拿我来说,在学籍管理中出现不少失误,给学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就到今天,还到教育科修改高中学籍。知道过错,就要有勇气改正,敢于承担责任,所以,为了避免今后给学校工作带来影响,前天向学校提出了工作变动申请。外在的监督、提醒,不仅仅指好朋友之间的互相纠错,一个单位的制度,也是对人的一种监督、提醒。在好的制度下,坏人也能变好人;在坏的制度下,好人也能变坏人。凡是好的制度,都是一些人在良知命令下做出来的。阳明先生知行合一致良知的人生态度确实需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受其感化,让大家在交流时,能更多一些真诚。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6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他在龙场落难期间,对跟随他学习的儒生的一番教诲。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开宗明义,“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翻译成白话文的大致意思是,“有感于诸位儒生相随于此间,盛况空前。但我的教学对于各位可能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我想到人生之中有四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说与大家听,以答谢各位相随之情。这四件事,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请大家用心琢磨,不要听过且过。

  其中,关于“立志”,他说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翻译成白话文的大致意思是:“不能树立志向,那么天下就没有可成之事,即便对以手工技艺谋生的工匠而言,也没有在最初不立志向的人。但是,比工匠们的社会地位更高、将担负未来更重大社会责任的学子们却整日懒惰散慢、空度时日而一事无成,这都与当初没有树立正确的志向有关。立志成为圣人,那么就会以圣人为榜样确立人生的方向;而立志成为贤人,那么就会以贤人为榜样确立人生的方向。而不能确立一个明确的志向,如同船无舵,马无衔,随波逐流,精神将无从依托。

  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关于“立志”的一番教诲,放在当今社会中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他看来,立志是任何事业的开端。

  但是,对于他的教诲要正确理解,不可无限放大并产生误读。而要正确理解,必须注意他在说这一番话的具体对象和场景。比如,将文章中的“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翻译成“故而立志成为圣人,就能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能成为贤人”,就属于误读。天下哪有心想事成,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事情,而都是秉承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原则。

  他以及他的弟子都是当时的一些高人,不仅是精通儒学的学者,更是从政治国的储备人才,而他的教诲又较为简洁直白。但总体上仍延续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因此没有高深的儒学基础,可能不太好理解。也就是说,他说这样的一番话是面对怎样的一个知识群体和社会阶层,必须首先搞清楚。

  明代就写《了凡四训》的袁黄(号了凡)曾受教于他的弟子王畿(汝中,号龙溪)。袁黄的父亲袁仁也与他,及其弟子王艮(字汝止,号心斋)、王畿有过学术上的交往。袁仁曾说“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为上,志於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贵者为下”(《庭帏杂录》(明·袁衷等录,《丛书集成新编》第33册179页,新文丰出版公司)这对于了解“志”的具体含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孔子也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因此“志于道”才是立志的本义。

  阳明心学体系中有“百姓日用即为道”(出自阳明弟子王艮)的说法。他本人也说过“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他全集》卷三《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21页,吴光等编校)。清代学者焦循揭示阳明心学的特点时曾说:“紫阳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小人”([清]焦循《雕菰集》卷八《良知论》,《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3页)。其中,紫阳是指朱熹,而阳明是指他,即王守仁。

  那么,从普通人所接触的日常生活常识来看,即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角度,又如何来理解“立志”这件事呢?

  当珍贵的木材被无知的人当柴火烧掉的时候,我们一般的直觉反应就是太浪费了。用文诌诌的词语来描述,这就是“暴殄天物”。

  虽然,珍贵的木材也能为做一顿饭作出贡献,但是所付出的成本远远超出了普通木柴的价值,故而让人觉得不值得。

  为什么会觉得不值得?这是因为能做一顿饭的珍贵木材按其同等重量,可能可以换来十倍以上重量的普通木柴。也就是说,做一顿饭所用的珍贵木材只能烧一顿饭,但换成普通木柴后可能可以烧十顿饭。

  也就是说,珍贵木材与其十倍重量的普通木柴的价值相当。但当在普通木柴都可以承担的烧火领域中,珍贵木材只能落得与普通木柴一样的使用价值。

  因此,珍贵木材要充分彰显其价值,就一定不能选择在烧火的领域中发挥作用,而是应该在其它最适宜的领域中,比如制成家具,或其它精巧的器物。

  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的才能也是一样。当我们无视自己的潜力,不去挖掘自己的才能和价值,满足于混迹于普通的人之中,那么我们只能成为普通人。在这个语境下,我们倡导立志,无疑有积极的人生意义。

  但是,这一切都是基于对自己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假如,自己原本只是一个庸才,那么尽管成天不切实际地想着不要做普通人,并且还长期坚持超高志向而矢志不改,也终将一事无成。在中国历史中,一些儒生自视清高,但穷经皓首、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的例子俯拾皆是。而《儒林外史》等中国古典小说也栩栩如生地对这些人给予露骨的讥讽,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毕竟,立志是为了确立一个未来的精神走向,让自己的价值在现实社会中得以充分展示。不能成为圣贤,成为一名工匠也可以,成为一名教书匠也可以,这些都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也就是说,自己的才能必须要与可能施展的环境相匹配,这就是“命”,这就涉及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而当所处环境有朝一日突然改善,使得自己的才能有更广泛的施展空间,这就是“运”。虽然“命运”是相对于“立志”的约束条件,但千万不能陷入宿命论的观念之中而失去自我奋发的勇气,而应立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相关条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一客观认知,开展实事求是的理性分析,设计最适宜的自我发展路径,同时随处补充自己的不足。

  《周易·系辞》说“生生之谓易”,就表明发展的条件是变化的、不绝的,人应依此建立起一种基于客观的生存自信和文化自信。

  凡是古代圣贤的立志,不仅要对现实社会做出贡献,达成一些具体、务实的目标,更要达到一种心境,或一种精神境界,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忘势》)。而儒学的较高精神境界就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中国历史上,有才能的人如过江之鲫,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怀才不遇。人尽其用,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虽然,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诗句,但观其一生,除了会写一些向皇帝和官吏献媚,以及抒发牢骚的诗句以外并无大的建树,最终沦落为一个酒鬼而已,对社会并无一点积极的作用,其道德境界也不怎么高,故而不在古代圣贤之列。

  因此,“命运靠自己把握”的真正含义就在这个节点上。也就是说,当处于不利的环境中时,从不气馁,而是韬光养晦,务实准备,耐心等待。一旦机会来临,迅速反应,当断则断,不拘泥于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要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己任,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也是写《了凡四训》的袁黄从云谷禅师处得到“命自我立”开示的真义。

  因此,立志并不是仅仅是自我激励,而是对于未来发展相关条件和相应结果进行务实分析的结果。超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的立志,就是好高骛远。空立志不如不立志,常立志不如立常志。

  从行为学分析来看,“立志”仅仅是一个具体的行为,并不涉及善恶与好坏。“立志”出于自我认知,以及自我预期和自我需求的实现。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或为了获得别人的赞扬。因此,以务实的态度,审视自己的预期目标和人生定位,量力而行,不断、逐步、渐进地完善自我,这就是“立志”的本义。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属于自己的人生,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因而,每个人的立志也都应该是有益于人生价值的立志。立志也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高处立意,低处立足。从完成小目标起步,逐步累积成大目标。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再进一步完善自我的目标定位,由物质境界的完善向精神境界的完善跃进。也就是说,在他看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皆立足于“自我完善”这一基本原点,而且是四位一体的事情,相互裨益,故而不可分割对待。

  当一个人志大才疏,德不配位,那么这个人一旦获得了权力,一定将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例如,一些大搞政绩工程的官员,不可谓志不大,但对于社会的整体进步而言就是一种损害和破坏。

  因此,对于“立志”而言,既要反对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更要反对好高骛远、迎合世俗的浮夸。这也符合儒家所坚持的“中道”理念和原则。袁黄的《了凡四训》中说,“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这与他所提出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有相通之处。

  作为题外话,对于阅读他的著作,应结合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这是因为任何思想一旦失去具体语境,就会失真。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7

  跟随盘子老师学习阳明心学接近1年,这段时间经常去坂田学堂学习。2个月前在官总的坂田学堂参加《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共学,当时感受不深,印象中仅有立志、勤学、改过和择善这8个字,心中只觉得这8个字实在过于浅显。

  然后最近1个月,我突然对于这8个字有了重新的解读,原来这八字戒律我条条都违背,实在是自以为是加上自欺欺人。

  立志不清,望尘莫及

  7月下旬参加了吕铮老师的签售会,看了一些吕老师的简介。他年近30,传媒出身,做过一段时间记者。现在以文字为生,写出了销量百万的天机破,他还出版了关于顾准和袁世凯等人的书籍。

  8月份中旬一个新媒体小姐姐离职,她说自己的时间很宝贵,在这里耽误不起,也不喜欢品牌中心的管理模式。我做离职文件整理和清理电脑时,发现她在电脑里面存了一些小说篇章,我把内容和标题放在百度搜索,居然找不到,原来这位小姐姐在眼皮底下勤笔不缀。

  回头看看自己,少女时代倒是每年拿作文一等奖,可是毕业以后,很早就转攻品牌了,目前为止一周写不了两千字,可惜了一张国家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证,沉睡了快10年了。

  今天想到写一本书,策划了一周篇章,就翻篇忘记了。明天想赚点块钱,搜集下资讯看看什么项目和行业热门。后天想去练拳,每周去武馆打卡喝茶。外后天去学室内设计,挂了2门课程…

  没有恒定的志向可真不是好事,这样下去实在不妙,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样形成的…

  点到不止,屡教不改

  点到即止,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总在电视里看到。我自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对,自以为对人也是友善和不太计较的,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有时候是得理不饶人的,没有做到点到即止。有些话因为直接和真实,才会让人接受不了。纵使对方有错,多留点情面也是好的。

  刚入职1家连锁餐饮集团,手下的新媒体运营不出活。平均每月发布2篇软文,自媒体账号没有注册完成,写报价单看不出费用怎么合计来的。

  我在部门从7月开始实行每周工作制,发现他的`工作量偏少,每周工作量不到3天,于是我对他进行了1个多月的引导,收效甚微。他说自己文案不擅长,公司可以再找1个,它主要不负责写东西。我也是震惊了。

  原本计划带他去湖南参加培训,再给点时间看看效果,实在不行调岗做媒介。结果调查发现这小伙确定好下家,还来占用培训名额,我挑明了这件事情,我说重了几句,他就自我放弃加上心生怨念了。这小伙在基层聚众造谣了不少莫须有和添油加醋的事情,平白招惹了不少麻烦。

  其实这个事情,我应该用怀柔政策。有些人类似圣人的兄弟“象”,只能感化,用直接刚硬的方式反而不能促使事情好转。

  纵使我自问心中无愧,也应该点到即止,这点确实是我的过错。

  择善无度,过于刚直

  我现在单身,除了缘分和挑剔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责善无度”。有时候工作中受到他人的攻击,也是这个原因。

  劝勉向善本来是件好事,但是需要用委婉适当的方式。如果一上来就揭露他人的过恶,说人家怎么不好,摆事实说各种问题,令他无地自容,他将羞愧难看,愤怒不已。到这一步,其实就是在刺激和引导人家作恶了。

  那么我这哪里是在择善呢,我又怎么会又好果子吃呢。

  有时候有些朋友做了一些小恶,比如老婆即将临盆的朋友,晚上玩得太晚,我会去不客气的指责他,让他早点走,然后他就会渐渐退出我的朋友圈。

  有些男生追求我的时候,我发现他和其他女生走的太近,或者过于肤浅无力。我就直接把话挑明,质问对方并指出他的贪心或者肤浅,然后追求者就无疾而终了。

  每个人都是希望被宽容相待的,没人喜欢自己的短处比攻击。试想自己若是被人家不客气的质问时候,又会如何呢?到30岁我才终于明白了这么一点道理。

  从心出发,时刻修行

  500年前的《教条示龙场诸生》确实讲出最质朴也最博大的真理,他的致良知真是中国伟大的力量。以后的路还很远,我要在心学这条路上时刻修行,不断向前……

【教条示龙场诸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有感(通用5篇)06-07

《示儿》语文教案02-10

《示儿》教学反思(精选5篇)06-05

示儿改写作文02-06

《示儿》教学设计(通用10篇)11-10

《示儿》语文教案8篇02-10

关于龙的诗句11-09

有关龙的谚语04-23

龙猫的语录10-25

经典龙族语录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