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传习录》有感

读《传习录》有感

时间:2024-07-31 08:40:01 志彬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传习录》有感(通用1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传习录》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传习录》有感 1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读《传习录》有感 2

  问:“燕平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读《传习录》有感 3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读《传习录》有感 4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读《传习录》有感 5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传习录》

  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古人也和我们现在的人犯同样的错误。我理解的上达功夫,就是知识里说的本体论。现在的人对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觉神秘的东西,就越是感兴趣。

  以前我也这样,总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识,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说出去让别人听不懂,自己感觉到很有面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这里面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上达和下学是一个功夫,不追求下学的上达全是空中楼阁。下学就是上达,《中庸》里讲“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从基础的理论开始,想直接到达哲学的顶峰,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们是入世的学说。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识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学的东西要在现实当中可以应用的上。只谈理论,不落实到实践上,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王阳明举的树生长的例子特别的实际。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设定出树长什么样子,你只有不断的去浇水、培育、养护,它才会向上生长。至于树能长什么样我们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那样。想要追求上达要从自己内在做起,向内求。心擦亮了,明德显现,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达也就实现了。

  读《传习录》有感 6

  《传习录》作为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之作,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生动的论述方式深深吸引了我。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理念的强大力量。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强调,真正的学问不仅仅在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在于实践中的体悟。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理念,打破了传统上知与行的`割裂,指出知与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前,我总是习惯于死记硬背,忽视了知识的实际运用。而通过阅读《传习录》,我逐渐明白,只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此外,王阳明还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认为人心即是天理的显现。这一观点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各种外在的欲望和诱惑所困扰,而忘记了内心的本真。王阳明告诉我们,只有回归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人生的方向。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努力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欲望,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读《传习录》有感 7

  《传习录》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指导我们如何修身养性的宝典。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其中“格物致知”思想的启发。

  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达到“致知”的目的。这一思想让我意识到,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应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同时,《传习录》中还提到了“致良知”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心本有的善性,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有致良知,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避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迷惑。这一观点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努力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善良。

  读《传习录》有感 8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通过生动的对话和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心学的魅力和力量。这些对话和实例不仅让我对心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其中,我最为感动的是王阳明对“立志”的强调。他认为,立志是人生的第一步,只有立下坚定的志向,才能有所成就。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以前,我总是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和目标。而现在,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此外,《传习录》还让我认识到了“变通”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圣人的思想虽然具有普世价值,但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通。这一观点让我更加明白了“活学活用”的道理。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和教条,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和创新发展。

  总之,《传习录》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迪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哲学知识,更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秉承王阳明的思想精髓,努力实践“知行合一”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读《传习录》有感 9

  《传习录》作为王阳明的心学经典,不仅承载了深厚的哲学思想,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修身立德的智慧。初读此书,我被其中“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深深吸引。这一思想打破了传统知行分离的观念,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使我对自我修养有了全新的`认识。

  王阳明认为,“知”是人心生来就有的良知,而“行”则是将这份良知付诸实践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杂念和欲望所困扰,导致知行不一。通过阅读《传习录》,我逐渐明白,只有真正将良知融入日常行为中,才能做到心无挂碍,行止由心。

  此外,书中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王阳明指出,“格物”并非简单地认识外物,而是通过对外物的深入探究,去除心中的不正之念,达到内心的纯净与光明。这让我意识到,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应该保持一颗谦卑和敬畏的心,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言行,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读《传习录》有感 10

  《传习录》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指导人生实践的宝典。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其中,“心即理”的观点让我对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王阳明认为,人心就是天理,人的良知就是天理的显现。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理学中“心”与“理”的二元对立,强调内心的纯净与光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忽略了内心的声音。而《传习录》则提醒我们,只有回归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生命的意义。

  同时,书中关于“立志用功”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王阳明以种树为例,阐述了为学之道在于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这让我明白,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不懈的努力。只有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才能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读《传习录》有感 11

  《传习录》不仅让我领略了王阳明心学的独特魅力,更让我在心灵深处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和心态,发现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过于浮躁和急功近利。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希望能够迅速取得成果和回报。然而,《传习录》告诉我,真正的`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久的耐心。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我也发现了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常常缺乏勇气和决心。每当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总会感到沮丧和失望,甚至想要放弃。然而,《传习录》中的“主一”思想让我认识到,只有保持专注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坚守内心的良知和志向,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接胜利。

  总之,《传习录》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的经典之作。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追求内心纯净与光明的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秉持这份信念和追求,努力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

  读《传习录》有感 12

  初读《传习录》,我被王明阳(王守仁)深邃的哲学思想深深吸引。这部由王阳明学生根据其语录修订而成的著作,几乎囊括了王阳明的全部哲学精髓,尤其是“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理念,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心即理”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理学中将“心”与“理”分而视之的界限,强调人心本具天理,无需外求。这一思想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迷茫,是因为过于依赖外在的'知识和规则,而忽视了内心的声音。王阳明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在于内心的体悟与实践,而非空谈理论。

  “知行合一”则是王阳明哲学的另一大亮点。他认为,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这一观点让我反思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态度,是否常常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而忽视了行的重要性?王阳明提醒我们,真正的知识必须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读《传习录》有感 13

  《传习录》下卷中,王阳明详细阐述了“致良知”的思想,这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提出“人人皆可为圣人”,这一主张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它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光明与纯洁。

  “致良知”即是通过不断修炼内心,使良知得以彰显。王阳明认为,人心本具良知,但往往被私欲所蒙蔽。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克己复礼、去恶存善等修行方式,使良知得以恢复并发挥作用。这一思想让我深刻体会到,内心的修炼比外在的'成就更为重要。只有当我们内心充满光明与善良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读《传习录》有感 14

  《传习录》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修身养性的宝典。王阳明在书中强调了修心的重要性,认为一切学问和修养都应以修心为本。他提倡“立志用功,如种树然”,强调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自己过去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诸多不足。我时常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气馁,因为短期的利益而迷失方向。而王阳明的思想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内心的.坚定与不懈的努力。他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总之,《传习录》不仅让我领略了王阳明深邃的哲学思想,更让我在修身养性、成就自我的道路上找到了方向。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研读这部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读《传习录》有感】相关文章: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08-16

传习录读后感09-19

《传习录》读后感04-02

传习录读后感07-27

《传习录》读后感7篇09-06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26篇)02-21

传习录读后感10篇04-24

《传习录》读后感9篇09-06

《传习录》读后感(7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