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股市怪杰》有感3000字
读《股市怪杰》有感3000字
斌哥的盛夏光年
杰克.施瓦格每隔10年便对市场中最杰出基金经理进行访谈,并记录成书。目前已有四本,《股市怪杰》便是其中之一,主要记录2000年左右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夕的一些事迹。过年期间我对该书进行阅读,共鸣与心得,分享如下。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欧美的投资家、投机客也将介入到A股市场,学习研究其理念与模式,以借鉴改进,甚至反制,正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
1、亏损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书中访谈的十三位杰出投资经理,在其交易生涯早期基本都惨遭市场教训,亏损,连亏,巨亏,亏到怀疑人生。
这一点与国内游资的成长历程类似,“成都王校长”亏损十年方寻出短线交易之道,“Asking神”亏到都舍不得买一份报纸,“炒股养家”十年长线转短线也只敢用一万来练手。
无长夜痛哭不足以洗涤人生,无历经亏损不足以熔炼人性。
经验都亏出来的,对初入市者而言最大的害处莫过于盈利。
事实上,遭遇亏损,不同的人有不同做法,一部分表现“英勇”,逆势补仓,力图证明自己正确,妄图一招扳回,结果往往愈陷愈深;而一部分人表现“懦弱”,埋头鸵鸟,不闻不问,期待下一波牛市回本,了无长进,荒废时间和生命;只有极少的人能从不断失败中总结反省,励志前行,最终走出自己的路。
2、绝大多数成功者非金融科班出身
这十三位人物绝大多数非金融经济专业出身,学数学的、生物的、销售的、计算机的、管理的都有,进入市场的缘由也充满偶然,只是最终都发现对市场的兴趣和热情。
这些非专业出身的成功,说明“交易”这门东西更偏向于“技能”而不是“知识”。
“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来获得,而“技能”则只能通过练,正如游泳只能下水去游。
所以,市场的成功者只能是在市场长期摸爬滚打,最终走出来的那些人,而不是夸夸其谈的那些经济金融学家与股评家。
从“淘股吧”走出来的例子来看,这个摸爬滚打的过程一般来说要花费十年之功。“王校长”十年、“炒股养家”十年、“葵花宝典”也接近十年、“乔帮主”五年左右、“瑞鹤仙”五年左右、“作手新一”接近五年,而像“小鳄鱼”、“赵老哥”这种出道一、二年便找到正确模式就是天纵之才了。
而绝大多数交易者哪怕历经十年也还是走不出这个市场,或者说走不出自己的内心。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获得各种知讯的能力与速度也飞速提升,学习能力的加强,意味着这一摸爬滚打过程会大大缩短,但同样也意味着多数人的一致性交易会令某种有效模式迅速失效。
所以,模仿只是表面功夫,创新才是真正功力所在,而创新的能力与效果则取决于对交易本身的理解与认识。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
有术无道,止于术。”
不过,股市就是个万人坑,“一赚,二平,七亏损”的定律永远有效,场外人还请谨慎。
3、策略模式多样,甚至彼此相反
这十三位投资人的交易模式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有做价值的,有做趋势的,有的只放空,有的只做多,有的则多空结合,有的偏中长线,有的搞短线波段,有的爱低吸,有的爱追涨,还有个纯粹就是看K线图施工。
这些不同的交易模式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说明市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同的兵器在不同的人手中都能绽放绚丽光彩,当然前提得是高手。
但也从反面说明,这个市场并没有什么“天下无敌”、“战无不胜”的武功。任何的策略与套路,仅在一定时段一定范围内相对有效,市场更像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不断生长,不断变化。
那些企图用机械物理的方式来剖析与征服市场的想法,终究会是空想。
4、低频交易多于高频交易
这十三位基金经理,除了有一位完全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高频套利交易,其他人的交易频率都不算太高。
一般而言,盈利的提升基于两个维度,一个是正确率,另一个是盈亏比。
分别对应两种策略,一种为追求更高的正确率,而降低交易频率,游资中的“炒股养家”、“欢乐海岸”、“淮海中路”便是这样的代表,平时杳无声息,出手便是雷动九天,只有板、板、板!
另一种策略为高频出手,反复试错,通过少亏而多赚,点滴累积复利效益,最为典型为“淘股吧”的“林疯狂”,满仓一支,一日一换,我曾两次对照其交割单进行了复盘,在震荡市中牛逼得一塌糊涂。另外游资中“成都王校长”、“佛山无影脚”、“赵老哥”也是高频微利的代表。
两种策略虽不同,但共同之处均在于控制亏损,低频追求更高的确定性而尽量规避亏损,高频依靠及时止损并通过不断的小额盈利来摊薄亏损。
我个人比较偏向于,前期通过高频来反复感知市场,迅速积累经验。后期通过低频来逐渐完善体系,持续稳定盈利。
讲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顶级操盘手,叫西门吹雪,他的交易席位叫万梅山庄。 西门吹雪一年只出手四次,每次只干一支票,从不失手。其余的时间,他只在家做一件事:看盘。
5、慎用杠杆
这十三位基金经理或多或少都有用杠杆的经历,(www.fwsir.com)但都未长期或过度使用,同时从他们的讲述看,都未将杠杆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来提及。
杠杆是把“双刃剑”,放大盈利同时放大亏损只是表象,可怕之处在于它会放大交易者内心的“贪婪”与“恐惧”。
面对一个我们必将不断遭受挫折的市场,如何在失败时保住性命,以东山再起,是我们每次交易前必须做好的准备。
对于杠杆的可怕之处,我年末这段时间有着两段切身的体会。
两位农民出身的老板,传统行业,靠着勤劳吃苦,都将各自的企业做到过亿收入、利润千万,16、17年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一定程度的经营困难。可能由于前期成就过于辉煌而自大,或者由于个性较强而偏执,这两位都选择了孤注一掷,通过上杠杆加负债的方式来破局,银行不给,那就走民间高利,或者直接变相非法集资。最后的结局都基本一致,债务崩溃,(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永无宁日并牵累家人,这辈子翻盘的机会基本是没有了。
我个人觉得,对于企业,运用杠杆最好选择在企业高速成长期,而在企业初创期、成熟期、衰落期尽量避免杠杆;对于股市,仅在牛市的中前期,可以考虑使用杠杆,其他时候尽量远离;而对于上商期、股指、外汇这类天然杠杆的,只能看交易者能不能按捺住内心了,如果说股市是万人坑,这些地方就纯粹是屠宰场了。
另外,此时按揭杠杆买房恐怕也是一桩风险大于收益的买卖。
6、追涨与短线
在一般人眼中,所谓的“追涨杀跌”就是大A散户典型的愚昧行径。但在这本书里确实有那么几位杰出基金经理的交易模式就是追涨,并美其名曰——“动能投资”。
采取这种模式的操作,持股周期一般都极短,对亏损的容忍度也很低。
所以,短线追涨杀跌的模式在成熟交易市场同样有着很好的应用。我们自然也没必要因为A股市场开发成熟而杞人忧天了。
如果从时间的角度看交易本身,无非是交易者基于市场在不同时间级别下的波动而采取的策略。
如果去把握1m或者5m级别的波动,那么就是日内短差;如果15m或30m,为隔日超短;如果60m或日线,则为短线;日线或周线级别,为中线;周线或月线级别,为长线;至于基于年线来操作的几乎没有,因为人的生命有涯,市场演变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
7、交易的局限
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沉重且令人沮丧。
我们平常提到的观察市场、研究市场、认识市场,都是以“市场”这个观察对象为中心而言,丝毫没有考虑“人”这个观察者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
对应物理上便是经典物理而不是量子物理。
先引出一个原理:
“要对某一事物完成真实、全面、准确的认知,其前提为这个“认知者”一定是全知全能,无所不能的。”
举个例子,一个有限的或破旧的仪器是无法正确观察到事务本质的,例如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见可见光,而可见光波长之外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眼睛是看不见的,如果我们认为所看到的可见光便是光线本身,这就是一个谬误。
再引出一个推论:
“我们所看到的、所理解到的,仅仅是我们当前所能看到的和所能理解到的。”
对于市场认知而言,我们拼尽全力得到人类最终所能达到最极限的认知,都可能是扭曲的,甚至完全错误的,因为人类本身就是有局限的。
所以,我们可能永远都搞不清楚市场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市场的运行规律又是如何。
最后,上述思辨本身的可用性不大,其对实际交易的下列指导才最为有用:
我们就不要想着去完整地解码市场,因为这基本上就是一条不归路;
我们也不要相信有什么绝世的秘笈和武功可以战胜市场,这基本上也就一个骗局;
在不确定的市场中追求相对的确定性,唯一的办法便是恪守自己的能力边界。
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股票,无论涨上天还是跌成狗,不看不管不研究。
只看自己能看见的,只理解自己能理解的,只做自己能做到的。
大道至简,修心为上。
8、英雄所见略同
最后说点高兴的。
看一本书,最令人幸福的莫过于,作者的某些东西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对于这本书而言,便是这些高手的理念、模式、策略与自己能有那么一些共通之处。
“斯图亚特.沃尔顿,我们的交易体系基本趋于一致。
马克.米内尔维尼,我们对市场的看法类似,我们交易体系也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这便是英雄所见略同,O(∩_∩)O哈哈~
【读《股市怪杰》有感】相关文章:
我读《医道怪杰》有感08-17
变相怪杰_500字02-22
拜读《医道怪杰》读后感08-17
探析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的关系08-18
浅探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的关系08-18
读《荣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有感08-24
怎样看待当前的股市?08-18
该怎样看待当前的股市08-18
构建和谐股市的思考08-18
研究中国股市的概念模型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