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1000字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感1000字
君君号外
时隔3年后,由卡比尔·汗执导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终于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个虔诚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大叔帮助一个走丢的6岁巴基斯坦哑女回家故事。在印巴分治、宗教冲突、种姓歧视的大背景下,小萝莉、猴神大叔、热心记者等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但又热泪盈眶的温情故事。
播撒母爱VS留在舒适区
当6岁的小萝莉不慎跌入悬崖困在树枝上,却因不能说话,无法呼救,导致几乎失去生命的时候,小萝莉的母亲本可以选择留在家中安然的过养马牧羊的生活,但为了让女儿能说话,她还是选择到从未去过的陌生的对立的邻国、对立的宗教神殿去为女儿祈祷,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第六感VS交往规则
当小萝莉孤身一人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饥渴难耐、穿着邋遢,却凭借着第六感直接选定了向猴神大叔寻求帮助,对其依依不舍、紧紧跟随。当猴神大叔和女友拿出自己买婚房的钱去找所谓的地下出境渠道时,小萝莉凭借第六感觉察到危险,这个危险差点让小萝莉被卖作雏妓。这也让我们悲哀的看到成人社会的社交规则,即使有了金钱加持,也比不上孩子的第六感灵光。
爱VS宗教戒律
剧中小萝莉再度走失后,猴神大叔在清真寺门口看到她,但碍于宗教戒律,他没有进去找小萝莉,这时猴神大叔的女友批评了他,并直接带他进去找小萝莉,理由是罗摩神会宽恕拯救生命的行为。后来,清真寺的阿匐帮助异教徒的猴神躲过警察的追捕,阿匐说“真主的屋檐下,没有陌生人”,并使用印度教仪式给他们送行。后来,猴神为了让小萝莉回家也破坏了自己的坚守,说了善意的谎言。(www.fwsir.com)在全球宗教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影片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番和谐的宗教共处模式,其实,不管是何种宗教,其初心都是爱,都是善。
利益VS良知
剧中的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就是收了猴神帮小萝莉偷渡的钱,又把小萝莉卖去当雏妓的男人,最后这个泯灭良知的男人被猴神严惩。与其相对比的是剧中的记者,按照新闻界的惯例,大家都喜欢肮脏的东西而不喜欢爱与温情,当他发现猴神不是间谍而是一个突破重重困难送小萝莉回家的英雄时,他被感动了,义无反顾的舍弃利益帮小萝莉回家,最后收获了温情和收视率,助人又自助。
人道主义VS上级指令
剧中的警官原来一直以为猴神是间谍,按照职责要求,他穷尽各种办法把猴神抓捕归案,当记者告诉他和大众真像时,警官选择了坚守良知,坚持人道主义,他直接向上司建言放了猴神,但上司依旧坚持组织惯性不去改正错误,由此又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韦伯的科层制的弊端。但剧中警官和边界哨兵的举动让我们看到科层制之下的人性的灵光,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敬仰。当向上级抗议无效后,警官违反命令把猴神放了,并冒着被逮捕的危险亲自送他回印度。边界的哨兵没有完全遵守上级命令,选择了不流血的“你们人多势众,我们只能放弃抵抗”。警官和哨兵的行为或许就是那个“枪口拾高一厘米的主权”的印度版,也就是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而这是否妥当,见仁见智。
总之,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给人温情的电影,值得一看。最后,唯愿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