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间最后的小孩》有感
读《林间最后的小孩》有感
孩子们在学校中学习世界各地的雨林,但是却不了解自己身边的森林,作为教师和家长,面对这一现象,是否想过那些生硬的黑体文字究竟究竟有没有使孩子们的知识有所充盈。
《林间最后的小孩》的作者是一名美国人,理查德·洛夫,其著有7本关于家庭、自然和社区的著作。他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文版的序言中写到:“2009年一项对16个国家的2400位母亲进行的调查中,87%的母亲表示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孩子玩耍互动,也有54%的母亲表示希望自己能坦然接受孩子在户外玩耍时浑身搞得很脏......”可能最有趣的是以下这个数据: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
的确,当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想我是震惊的,继而又是痛心的。人类与自然的日渐疏离,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日渐现代化的社会的崛起,那清澈见底的小溪、生机盎然的森林,一望无际的原野却等同的在一点点的流失。
人类成为了蜗居在钢筋混泥土丛林中的动物,围绕身边的是大量的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嘈杂的噪音;成为了高科技产品的奴役,被它一点点的蚕食,自己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还记得之前看过的一则电视广告中,一辆SUV沿着一条美得令人窒息的山溪疾驶,而在后座上,两个孩子正盯着车载显示器看电影,全然不觉窗外的美景。当看到这一场景,一种百感交集的心情油然而生,是痛心、是失落。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而这种关系可能会触及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理查德在也在书中指出,儿童与自然的脱离有一些直接的后果。例如:它会造成感官的逐渐退化,造成例如肥胖增加、注意力紊乱和抑郁现象等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病态。间接地,它则损害着儿童的道德、审美和智力成长。
孩子们在学校中学习世界各地的雨林,但是却不了解自己身边的森林,作为教师和家长,面对这一现象,是否想过那些生硬的黑体文字究竟有没有使孩子们的知识有所充盈。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头初生的小羊羔,一只河里的小蝌蚪,一块怪异的大石头,带给孩子们的想象和探索空间是巨大的。他不会像电子产品会“偷走”孩子们的时光,不同于老师课堂上生涩的讲着那些没有眼见为实的东西,她会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陪伴中疗育那些可能有点不如意的孩子。有时,自然也许会带给孩子们恐惧,但敬畏其实自有深意。
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在万物中成长,是中国的应试教育下面临的重大挑战。理查德在书中给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包括种植和园艺之类让孩子亲近自然的传统方式,更多地带孩子走进自然,户外活动、散步和露营,野外垂钓和野外动物观察,等等。
这也得到教育理论的新支持。加德纳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在起初提出的7个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之外,又补充了第8个智能“自然探索”或“博物学家”智能。这是指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观察自然界的各种事物,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对物体进行辨析和分类的能力。
我们需要重建与自然的联系,归真返朴,正本清源;需要不断地走进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动物和植物。网络和现代化设备并不是说不可取,而是应当是我们更密切的走进社会、走进自然的桥梁和枢纽,而不是封锁和屏蔽。我们都需要走进自然,花上一点时间去嗅一嗅路旁的小花,听一听小溪的涓涓流水,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其雄浑与壮美。
“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贯穿一生。”—蕾切尔·卡逊
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爱默生
【读《林间最后的小孩》有感】相关文章: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1000字08-23
林间歌声读后感08-23
读最后的辉煌有感01-12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03-29
读《最后的奏鸣曲》有感01-09
读最后的辉煌有感7篇01-12
读《最后一个便士》有感08-24
读《最后的獒王》有感2篇08-22
读《最后一片藤叶》有感08-20
读《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有感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