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师读书读后感感悟集锦
暑期教师读书读后感感悟集锦
《唐诗为镜照汗青》读后感
刘洋
用一根绳子串起全唐的诗人,从初唐的李世民、骆宾王、宋之问、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张若虚、贺知章、张说,到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之涣,再到中唐的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韩愈、李贺,最后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隐……纵横来去不离主线,读完这本书,就能将唐朝四次的全貌和脉络尽收眼底,了然于胸,如果你对唐诗和历史不感兴趣,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本书的作者是鞠菟,全球500强欧洲企业经理。自幼爱好文史,对中国历史、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熟悉。对西方文学、世界历史、宗教史亦有一定涉猎。本书从唐太宗开始,通过历史人物之间的亲属、朋友、同僚关系和有趣的故事串起唐朝的诗人,解读了很多著名诗人和他们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讲述了很多趣味盎然的典故,使我对平时经常使用却不知来源的成语恍然大悟。从历史和诗歌之间发掘并传扬复杂人性中的善与美,让我有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想成为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推荐》读书有感
王宏
放假以来,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推荐》这本书的许多篇章,深有感触。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对完美的事物应持续敏锐的态度。教师应对的孩子就是最完美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完美事物持续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就应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透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务必注意几点: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学生人格;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四、惩戒要贴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相反的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透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我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我获益匪浅。
《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读书感悟
曹莹
“高效能”,我觉得在今天看到这个词特别兴奋。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在你争我赶的激烈角逐中,我们真的太需要高效能了。
在我所教过的班级中,每年最令我头疼的就是那些拖拖拉拉、做事不紧凑、没有时间观念的学生,几乎每天我们都要与这样的学生展开斗争。我也常常在想:这些学生为什么做事那么慢?为什么没有一点点的紧张感?追根求源,我发现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有的是遗传家中大人的性格,有的就是家长的不教育不引导造成的。但是学生踏入校门后,我们做教师的有没有一定的责任呢?是不是有些学生跟随老师时间长了,也受老师的一些影响呢?家庭教育我们可能无法决定,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一个高效能的人,用积极的力量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效能决定一切,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我们的教育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呢?读《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首先,要实现高效能的工作,教师自己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学会通力合作,和同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并以优秀的同事为榜样,认真钻研教学,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目标,追求卓越。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而专一,自然效率就会高一些。
其次,教师要打好爱的基础,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就像书中说的“你对学生的期望,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在班上的成绩和他们这一生的成就。”学校不是一个地方,学校是一个理念。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的最伟大的礼物,莫过于给他提供一个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成长的机会。
再次,将你对学生的关爱落到实处,以增强对学生的积极期望,要学会吸引人,我们周围的人都渴望受到关注,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怎样去关注我们的学生,并且让他能感觉到你对他的关注呢?书中提到了五项增强积极希望的方法:名字、请、谢谢你、微笑、爱。和学生说话时,请注意认真地叫他的名字,这会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同时,让学生帮你做事或者在平时的作业中,多用“请”字,如果你没有说“请”,并以命令的口气表达出你的要求时,你正在慢慢削弱人的自由和尊严。当你说“请”时,实际上向学生传达了:作为一个人,我尊重你的善良和价值。重复地使用这个字,会认你的学生学会礼貌。
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面带微笑,在你的语言和行动中,处处表现出你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并坚持下去,你就向高效教师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刘楠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相信许多的父母都听说过,这是一个富有的传奇色彩的教育故事。
卡尔·H.G.威特是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乡村牧师,他为了向人们证明早期教育对儿童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当儿子小卡尔·威特出生后,他便按照自己的方法开始对其进行早期教育。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我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书中《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这一章节让我感触最深,一向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不留意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老卡尔的做法让每一位读者钦佩。如今,很多父母和老师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我变成暴君,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反而使孩子对父母、老师甚至对于所有人产生怨恨,使性格与人格产生扭曲。
我们也许无法像卡尔的父亲那样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像个百科全书一样来培养我们的孩子,但教育孩子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我们每个父母应不遗余力做到的。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懂得感恩图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该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后,对怎样从爱出发去教育孩子,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是不一样的,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并付出真心地关心和爱护,用自身去影响他们,这才是教育和爱的本质所在!
《情绪心理学》读书感悟
于 健
阅读了《情绪心理学》这本书,共分三部分,分别论述了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和理论基础;情绪的发生、分化与社会化;情绪心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情绪心理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介绍完整、准确,涵盖最新研究结果,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情绪心理学的论著之一。是较为全面系统论述情绪心理的极有价值的综合性著作,它在内容上既照顾到历史发展,又包含有新近成果,既介绍了重要的理论发展,又囊括了它依据的主要及典型的实验资料;因而内容翔实,材料丰富,不仅对于心理学研究,而且对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医学、教育等各学科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整理了十大迅速调整情绪的心理学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韦奇定律——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意志
二、巴纳姆效应——认识自己
三、杜根定律——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四、跨栏定律——把挑战困境看作一种享受
五、詹森效应——别让压力成为心灵的羁绊
六、冰激淋哲学——逆境是一种磨练
七、首因效应——千万别小看第一印象
八、名片效应——相似感会快速拉近双方距离
九、亲和效应——像磁铁一样吸引别人
十、跷跷板互惠原则——互利互惠才能皆大欢喜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张鑫
当我看到余文森博士《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这本书时,心中便有了熟悉感,通过阅读,我对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教师没有能够完全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知识只能停留在认知领域,而素养却能键入到人的血液神经系统中去,是人的一种天性流露。当一个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时,就是找到了教育的家,才会让教学有根。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
粗浅了解了本书,下面就要细细研读。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读《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有感
魏林娜
我从书中深刻领悟了教育的真谛,懂得了什么是信任的、平等的、均衡的、为孩子量身定做的教育,懂得了教育如何真正实现对人的尊重,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写的:“整个社会和教育体制对于人的关怀、对于人的信任、对于人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场要赢在起跑线的竞赛的想法,(www.fwsir.com)是以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芬兰教育不倡导学生从小就与人竞争,而是注重启发协调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生命价值,建立可以一生遵循的正面学习心态。他们认为,竞争让人心的良善和互助丧失,使社会趋向功利和恶性竞争,不通过竞争依然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校正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对每个个体的作用,以及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感受。通过学习眷注自己的内心,这是对人探索新知的深层次的追索。比如教师的学科教学采取“见树又见林,先见林,再见树”的方式,先启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整个学科有所了解,淡化细部知识演练,这和我们的思维截然不同。
读《鸦片战争》有感
范雪
本书首先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详细还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种种历史细节,深度描写了战争前后中英双方的戏剧化场景。对于大量事件、人物的描摹,显示出此次大战在两国内部都存在着的矛盾与复杂。另外,本书还以鸦片战争事件为中心,分析了中西方世界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对于与此次大战相关联话题的不同叙述、历史记忆,进而说明种种因狭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偏见。
这是一本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所谓的屈辱史,很多观点依旧新颖,更重要的是,读起来非常有趣,可读性极强。不敢妄加评论这就是最全面的历史,但相比教科书的感情色彩,此书要中性的多。书的主要篇幅叙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顺带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些叙述与观点是令人惊异与震撼的,第一,对西方国家社会帝国主义认知的叙述,与《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描述是相仿的,尤其是英国对殖民道义的反思是客观的,尽管践行起来并不够好;第二,大清自我封闭造成政权社会民众整体的愚昧无知,极为震撼,甚至以为不是读历史,是在看荒诞剧;第三,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起源和影响勾勒出了一个大概的轨迹,这个范畴的讨论,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剖析,更是对中国未来的思考,意识形态上歪曲,不知道会在何时报复我们,深深的忧虑。
【暑期教师读书读后感感悟】相关文章: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09-05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14篇02-26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体会03-28
暑期读后感04-27
我的暑期读后感04-05
暑期《简爱》学生读书心得10-01
教师暑期培训心得感悟08-01
教师读书感悟08-24
教师读书感悟:享受读书08-24
暑期读书心得体会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