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时间:2024-05-21 18:39:50 赛赛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通用19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通用19篇)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

  最近,我读完了肖洛霍夫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静静的顿河》。这本书的时间背景是一战期间,所讲述的事都是俄德战争及俄国内战期间发生的。那么我就谈一下战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吧。

  战争是残酷的。主角格里沙出生在麦洛霍夫家,这是个富裕的农村家庭。格里沙本应享受青春的美好,娶个漂亮媳妇,二人每年都辛勤劳作,再生儿育女,最后和后代共享天伦天伦之乐,最终安详离世。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格里沙最亲的哥哥和初恋被杀;嫂子和妻子,还有女儿,都因医生参战而无处寻医死亡。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有果必有因。那么造成这个恶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点:

  1、人们对打仗的轻视。在书中,许多德克萨人认为打仗是很轻松的',并且是一件很酷的"游戏".所以有很多年轻人都期待着打仗,结果战争时纷纷命葬异乡,只换来一地的泪水。

  2、二少数人的利欲熏心。有些人也向上述人一样期待战争,甚至主动挑起战争,然后乘机从中牟利。这样的人是令人愤怒的,但也是很可怜的,因为他已经堕落了。

  堕落的人会引发战争,但战争也可能会使人堕落。比如格里沙的妻子的哥哥米沙,曾经也是个热血青年。但自从他参军后,为了生存,他只能不断杀人,最后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坏蛋。他真的有错吗?没有。因为人人都想活下去。

  但相比于此,战争也可以洗礼人。如主角格里沙,就是在战争中看清了人生的真理:战后格里沙回到家乡,家人一个个都不在了,只有他已出嫁的妹妹和儿子,他发现这亲情是他唯一可贵的东西了,值得好好珍惜的东西,也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此句为后加)

  其实,真正的好是不需要升华的,真正的坏也不是天生的,这两者的界线与关系并不是你我就能弄明白的。但我们只要珍惜眼前的和平,不就是最好的吗?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2

  我不喜欢看小说,更不喜欢看略长些的,可能是性格的问题,那密密麻麻是一行行,一排排的字迹看着就“眼花缭乱”。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对这本《静静的顿河》产生了顿悟,因为当时老师倡导我们看些文学性的小说。逐步地,我接触了这本我初读并且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

  这本书共四本,让我这个出入者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后,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字。

  文中写着作者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她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以前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很多体现历史进步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动,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与悲欢。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文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人徘徊于其间。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无渲染的文字具有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块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平生抒发心灵和情感的语言。

  肖洛霍夫曾说: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人生意义。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写的伟大巨著。

  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磅礴,他的人生魅力。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3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书共四部,长达一百五十万字。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我个人觉得是最长的一部名著了。而且这部小说以记叙为主,没有多少议论。这一点很像中国的古典小说。情节紧凑,人物众多。这样复杂的小说,是特别难写的。既耗费人的精力,又很难构思。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以作者的生命来写的。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步小说,读得特别仔细。小说的情节给我很深的印象与震撼。

  一、感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葛利高里执着的爱着,已为人夫的婀克西妮亚。为此他们两次私奔。第二次时,他们乘着满天云霞上路了,还没走几步,婀克西妮亚就被子的弹击中了。血从她的嘴里无情的流出来,葛利高利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枕在心爱的人头底下,赶忙查看她的伤口,然后把自己的内衣撕下一块,塞进还在沽沽流血的胸口,抱起她的头悲痛欲绝的喊:“你倒是说句话啊!”曾不顾一切和他私奔,虽不是妻子却爱他胜过妻子的心爱的人,没有再说一句话,就此撇下一生的挚爱撒手人寰。葛利高利悲哀到了几点,他用双手沉痛的掩埋了自己的爱人。虽是畸恋却如此感人至深,我想只有那种不顾一切的爱,才会如此的打动我们的心。

  二、描写战争。全书除了开头二百页描写平和的农村生活,其余全部是描写战争的。这在世界名著里是少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哥萨克的三、四次暴动。小说虽然长,而且都是描写单一的战争,但是小说不枯燥。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小说在描写战争的'同时,还描写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小说有点像《红楼梦》,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都有表现的舞台。这样每人人物都栩栩如生。战争场面的描写也是我很佩服的。像攻克碉堡、骑兵作战、小队人马相遇战、对待战俘等等,写的是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三、描写顿河两岸的生活。顿河两岸的农村,人们生活质朴,勤劳勇敢。作者将农村的生活写的是淋漓尽致。中国的善于写农村生活,但是与《静静的顿河》比都要稍逊一筹。可以说这部小说将农村的生活写“尽”了。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农村的一草一木,农村的房屋、田地,农村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被描写了出来。小说开头二百页都是描写顿河两岸的农村的生活的。可以说这二百页是全书最精彩的二百页。

  最后,请大家记住伟大作家肖洛霍夫的一句名言:我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完美,心灵更纯洁,能够唤起对人的爱,唤起人们积极地为人道主义和人类的进步理想而斗争。如果我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就是幸福的了。

  试着理解这位伟人的用心良苦,把握好有限的光阴,和正悄悄从我们指尖滑过的机遇。记住,成功者,往往只是抓住了这被常人所忽视了的宝贵机遇。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4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世界名著,作品叙事宏大,情节跌宕起伏。在读这部巨作之前,首先要弄懂两个问题:顿河在哪儿?哥萨克族是个怎样的民族?

  通过查阅资料和阅读书籍可以得知,顿河是乌克兰的母亲河,世代流淌的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保障着两岸人民的繁衍生息。哥萨克人耿直彪悍,崇尚自由,召之必须来,英勇善战;挥之必须去,自生自灭。他们一直充当沙皇的“雇佣兵”,是各个政治派别的“斗争工具”。

  《静静的顿河》以哥萨克骑兵格里高利的十年流亡轨迹为主线,向我们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格里高利两次加入红军,三次加入白军,见过种种的烧杀抢掠,也历经了无数次的至暗时刻。在忠诚与背叛之间、在正义和野蛮之间,他一直在纠结。书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质朴而又真实的格里高利,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格里高利。格里高利经历了种种磨难,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守住了自己的善良底线。在故事的最后,格里高利扔下了武器,回到家乡,抱起他仅剩的儿子,给全书的悲剧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暖和希望。

  《静静的顿河》对自然风貌的描写也相当烘托人物性格,那圣诞节开冻的顿河和流过河中心的冰排,那隆隆的炮声和逃难的人群……每句话都简洁明快,符合哥萨克人豪爽的性格,以及他们对生死存亡的忧思。

  故事的力量,最抚人心;质朴的情节,引发共鸣。细细品读这本书,引人深思。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5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这样的书,他囊括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几段历史的历史与一个人的历史,但它不是一本历史小说,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下里巴人虽然作者从头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话写作,但它是一本厚重的书我信任,形式恒久只是装饰。

  作者肖洛霍夫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经验了俄罗斯最有史性的三个年头,经验了一个民族从生到死再到生的过程,经验了史家所谓之乱世,经验了如笔下主子公葛利高里般冲突的自我斗争。

  能够这么讲,没有哪部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不具有哲性的。如这本书,从哲学上的时间(一个人、一群人的由生到死再而生)进而演进成为空间上之繁复的过程。我信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人译出的这四卷本《静静的顿河》会带给每一个灵性的人以震撼。金人的译本流传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头,精确地说,那是我们的祖国和这本书的故事交叉的集合,一个集合包涵了多少相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能带给故事里的人以什么?翻译恒久都是再创作,他是拿着肖洛霍夫的笔,写他的事而孕育着自我国土上河流的波涛。主子公葛利高里不是英雄,他也没有方法成为英雄。他软弱,他简洁,他空虚,他孤陋寡闻,他郁郁寡欢,他拥有一个平凡人全部的一切弱点,然而恒久是平凡人写就历史,作者或许不太想告知我们这一切,而葛利高里却一向在讲给我们听。

  历史是站在高层建筑上的人玩弄的把戏。每一个偶像(或更细致的称为寄予)的矛头指向何方,多数平凡的人便冲向何处。死亡是一个人的历史,历史是一群人的死亡。这样的'一群人总以为在矛头指向的那个地方有着期望,然而期望总为我们所知的那样那有着华蜜的地方,早就有人在那里保卫

  历史造就了一群人,也毁灭了一群人;政治解放了一群人,而抛弃了更多的人。假如诺贝尔文学奖在近一百年还有什么更加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只在于它予作品以确定,而确定的那些作品必定是政治娼妓后每一个受难者的产物。《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不敢于明言,因为他所在的那个国家、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给每个平凡人以期望,而期望是牢笼,是政治的宠儿,斯大林肯定明白这一点,可他是玩弄把戏的那个人,同很多政治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干系),谁不想让马戏团里的动物仅且仅仅只作为消遣的宠物?诺贝尔奖在那个时代是囚笼里的一粒珍宝,而《静静的顿河》把它向笼子的边缘推近了一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余华所谓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论断,我不信了他,因为更高层次的活着同样存在:你不能够吃不饱,而你吃饱了,你就不能像没吃饱的人那样无休止地希望食物的存在。所以人生而为之的意义与价值,是在抗争的希望中得来,是在悲观的无望中得来,是在深思的顿悟中得来,但丁在他的地狱的门口放置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语:进入这个门,你就要放下一切期望。 《静静的顿河》讲解并描述的每一个人都是罗丹的那个思想者,那个坐在地狱门前赤身裸体的人,他的无望与希望只停留于哪一瞬间,他向人赤裸的证明活着的价值:不在于过去,不在于将来,而在于此刻。全部人都是迷茫的,在这本书里,在这本热情的、沉郁的书里,他们的无望与期望如他们所酷爱的河流一般飞腾在他们的土地上。

  这种期望与无望是一种躲避,是对于政治的迷茫,他们关切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是个人的生活这是多么质朴与诚恳呵!然而沙砾注定要顺河流而去,静静的顿河刷去了几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记,伴随着人类的无望与期望接着流淌,直到不再拥有无望与期望他恒久都是如此宁静。

  在我的这篇读后里并没有大段的讲解并描述这部大书的资料,因为那是投机者的行为,我认为,资料恒久都是类同的,假如只为了拼凑字数,我能够选择远离那些肃穆的书籍。我没有把这部作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更懒于像某些专家那样字斟句酌的死读。我可能某一天会遗忘这本书的资料,甚至此刻我竟然忘去了这本书的主子公究竟叫什么名字,但我抛下这一切想法仅仅虔诚的阅读后,我想到我们的国家,我终归是一粒沙,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大河中,同样的期望与无望让人在百年内生而死死而生的国家,我踌躇满志。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6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我最近又有点感冒,日常除了工作,便蜗居在房间里翻翻书,悟悟一些事情,尽量是自己“开悟”一些。其中,便读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

  这部巨著,肖洛霍夫从1928年开始创作,并开始分集发表,至到1940年才写完,历时12年。根据作者在后记中谈,严格地说应该写了14年。这部小说,在完成创作后的二十五之后,也就是在1965年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硬汉,是一个轻浮而又沉重的浪子,是一个可爱又可恶的角色。他的一生都带着悲情色彩。一个当初勤劳、善良、活泼、正直、阳光的葛利高里,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不断拼搏抗争。他为自己的爱情大胆抗婚;踊跃参加红军,还得到过几枚勋章;一次战斗失败,又当了福明匪帮,甚至官至“师长”,再后来匪帮被打散,他又进行了逃亡生活……多少年后,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顿河边的村庄。那时候,他的父母死了,兄嫂死了,妻子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成了他内心唯一的.慰藉……

  时间流逝,历史不停变换,顿河边,男欢女爱,海誓山盟,炮火纷飞,你争我夺,当官的荣耀,跌落的失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演绎……这些都过去了。葛利高里两鬓间增了些许白丝。一切宛如过眼云烟,唯独千古不变的是静静的顿河……

  前些日子,我看了许多关于宇宙的视频或图片,闭着眼睛靠无穷想象力去星际旅游,质疑火星男孩,叩问霍金……再想想咆哮一时的特朗普,想想中途“病退”的安培晋三,想想为了俄罗斯崛起绞尽心力、目前失去协调的普京,还有一些屁分子大小的自以为是的“领导”……

  再过百年,顿河与黑河也是一样,还是会静静地流淌,祁连山与火星环一样,还是照样会屹立在那里。只是历史和时间一定会变。前进的波浪也会卷走一些人:君子和小人,小丑与大仙……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7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俄国文学巨匠肖洛霍夫的著作,肖洛霍夫因为这部巨作而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寒假时,我从燕姐的书架上一眼相中,借假期的日子有幸拜读了一、二部,因为假期实在有点忙,所以谈不上细细地品读,只是粗略的浏览。

  读完第一部后我从心里爱上了这部作品,主人翁葛利高里像草原上脱缰的野马一般桀骜不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俄罗斯哥萨克广袤的大地上。他聪明机智、吃苦耐劳,敢爱敢恨,淳朴勇敢,是一名优秀的哥萨克汉子。在家务农,踏实能干,收割捕杀都是一把好手;在军队中服役时遇到了战争,战争中聪慧勇敢,也是一名英雄。但是,他性格暴躁、任意妄为、不拘泥于世俗,青年时期爱上了有夫之妇阿克西妮亚;这一份爱并不因为命运的辗转、生活的悲苦而减少半分,让我觉得他身上还有一份对爱的专情。有时讨厌他对妻子的狠心,但是爱是最复杂的情感,谁说得清呢?可能有的只是感情世界里的先来后到吧!

  读着读着,我的心不住地抽动,眼睛不由自主地望向闪着稀疏灯影的夜空,特别为娜塔莉亚不值,她淳朴善良,勤劳诚恳,忠贞专情。她是村子里首富的女儿,对葛利高里一见钟情,然后任劳任怨地为家庭付出,可是却得不到葛利高里的呵护与关爱,最后在葛利高里与情人私奔后自杀,可在面对死亡的那一刻还是选择原谅并守候自己的丈夫。在葛利高里被情人背叛后“守得云开见月明。”生育了两个孩子。即使如此,葛利高里的隐隐约约的视线中,还是情人阿克西妮亚的身影。

  从葛利高里的感情里,我明白:感情有时对的不一定是自己爱的,而爱的不一定是对的!

  文章开篇《顿河悲歌》“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犁来翻耕……而是用马蹄来翻耕,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似乎让我们已经看到了哥萨克人的悲歌。肖洛霍夫开头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美丽、自由的哥萨克世界,因为战争改变了顿河边上的一群哥萨克人的生活轨迹,他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苦和被战争蹂躏、毁灭的生活。可这一切都随着静静的顿河中的流水而前行,哥萨克人也在这一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地选择、不断地前进。

  文章中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颗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让人在为主人翁牵绊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热爱上了这片土地,喜欢哥萨克人的热情豪迈,喜欢她们的简单真诚。这源自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无需取巧、神韵自成。

  经过查阅资料才知道《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没有华丽的词澡,也没有深刻的道理,有的只是无需取巧的平淡朴实、真情流露。这正是我喜欢的表达方式,更是我一直也来喜欢运用的写作方式。

  接下来的日子,准备继续努力,品味战争中哥萨克人们的曲曲悲歌。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8

  第一次接触《静静的顿河》时候,我在读高中,当时我们学校竭力创办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期刊《青苹果》,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同学投稿。但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投稿了。但是怎么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大量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己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 的部分。现在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 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现在终于有和它 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终于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伤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战死,然后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己堕胎是失血过多而死。自己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后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后来他有投身红军。将自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能力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通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9

  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想看这本书想了好几个月了,放假回家时也一向在找。最终,还是在这学期开学时到图书馆里找到了它们……那时候它们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图书馆一个角落的书架上,我惊喜地发现了它们,可是当时还是着实被它们“可怕”的厚度吓了个够;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天天都有看它们。由于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几乎是按着每星期一本的进度在看。之前我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看过一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书籍,可是当我着手看这书之后,发现这本书大大超乎了我的预料,超乎了我的预料的好;在看过这部书之后,我想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热爱和平者。大概所有看过这部书的人,都会对战争有一种清晰而可怕的印象。在小说的开始,也就是战争还没有打响的时候,顿河的哥萨克们过着多么惬意的幸福生活。村里的人民,虽然还是贫富有差,但都能自已自足地过着令自我还算满意的生活。随着一战的爆发,井然的秩序被打乱了,村子里的哥萨克越来越小,人们变得越来越穷,心也变得越来越硬了……在这场持续了几年的战争里,我找不出哪一方是明显的正义的,慢慢地,随着格利高里多次摇摆不定的足迹,我明白了,在战争里,并没哪一方是所谓的真正的正义的,也并没有哪一方就是邪恶的。真正的正义,永远属于人民,属于那些善良的热爱生活的人们的存在;而真正的邪恶,也并不是所谓的“敌方”,却是那些在战争中所有的对人类存在以及礼貌和理性的践踏。真的,不看这本书,不会想到这些……想一想,书里的'多少哥萨克们,他们都只是些那么普通的人,只可是想在这场战争中保住自我和家人的性命,他们没有文化,不懂得政治,更不明白自我的“权利”所在,可是,这又怎能么样。他们和所有的人,不管是和贵族们,士官生人,还和是苏维埃者们都一样,彻头彻尾的是人啊。他们有权利在这个尽管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的世界上活下去呀。母亲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儿子;妻子随时可能失去丈夫;孩子们则随时可能失去父亲。最不可理解的是,那些可爱的,热爱生活的,大字不识的哥萨克们,在“白军(帝制政权),红军(苏维埃政权),哥萨克队伍”这样的一个奇怪的三头天平之间来回摆动着。他们,如格利高里,也一度有过所谓的人生梦想,有过明确的斗争目标,但都在这样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变得荡然无存,最终剩下的,可是是对自我生存的渴望和对自我家庭幸福生活的追求。政治在他们的心里,划上了句号。由于这些最朴素的追求,他们在那个三头的大天平上更迭着变成了战争不一样方的“砝码”,却由于历史的无情,他们最终或死于不明不白之中,或活在无尽的恐怖回忆里;我喜欢格利高里,喜欢他的野性,他的不羁,更重要的,是他心中一向坚持的那份坚定的“人性”;我喜欢娜塔利亚,喜欢她的温顺,她对感情无言的执着,更为她那颗容忍的心敬佩不已。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

  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肖洛霍夫经历十四年创作了这部卷轶浩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小说发表后,肖洛霍夫声誉鹊起,并于1965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同样宏大的构思,磅礴的气势;同样深厚的生活内涵;同样丰满多样的人物;同样生动感人的描述,使这两部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杯具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该书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所以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0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来说,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充足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能够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准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1

  最初得知这篇鸿篇巨制的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当老师的讲解加上课本中的描述过后,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名为格里高利的年轻哥萨克,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在各种时局的变迁和演化中,不断冲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以小见大的视角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

  读过许多前苏联的文学,大多数是描述的贫苦农民的生活,亦或是奢靡的贵族生活,都只局限于一个时期,一个不变的视角的生活,而这篇作品有所不同,它的野心非常之大,它所要描述的不是一个阶层,一个视角那么局限,而是将苏联所经历的重要事件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身临其境的为主人公而想,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目标,从一个小乡村来到大城市,从一文不值逐渐奋斗,其中所经历的事并不是之前那个年轻哥萨克所想的。

  它所描述的主人公格里高利,拥有着哥萨克民族传统所拥有的乐观,积极,自信,让读者们觉得这样的'人就在自己身边,甚至就是自己,不会觉得那是遥远国度,处在不同时期的人,他既然是一个普通人,就会有普通人的情感变化,不论在乡村还是城市,他的品格不会改变,但是情感却随着不同事件而发生不同的情感,作者巧妙的情景描写和人物的内心描述,都将我们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我们像他的朋友一般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并与他一同抉择所面对的情况,也是对读者价值观的一次冲击。

  看这本书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由一个简单乐观的小人物,经历不同的事,让读者经历时代的变迁给底层人命引起的阵疼,它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书中战争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格里高利的选择时,要遵从内心最初的向往还是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主人公与我们同样面对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这本书中的选择,让自己更明智的选择。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2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们选取阅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本书很长,上下共四本,让我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时,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

  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取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以前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争斗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和悲欢。我十分喜爱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述,这些文字让人安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

  肖洛霍夫说过: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期望更多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述的伟大巨作。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3

  想把《静静的顿河》重读一遍。

  这几天一有空,就在手机上看《静静的顿河》,已经看到第一卷的第十九章了。这一次是慢读,细心的品味小说的语言艺术。而且在这一次的细读之中,弄懂了小说基本情节的框架。想写一篇关于《静静的顿河》的描写艺术心得的稿子。我觉得肖霍洛夫的语言描写,在小说中是很成功的。你随便读小说的哪一段文字,都可以感受到小说的语言鲜活、生动而富有形象感染的力量。随便拈一段出来,你独立欣赏一下,就觉得这样的文字,特别有着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这与其他的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不知是读了多少遍这部小说的第一卷了。先前是在纸质的小说上读的。记得是在2006年,在上班的时候,我又在电脑上打了一遍全书的四分之三的篇幅。至于还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没有打进电脑的原因是什么,我不太记得了。可能是因为有临时的任务,放弃打下去了。也可能是觉得耗费的时间太长,终于厌倦了吧。

  《静静的顿河》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有人怀疑肖霍洛夫是抄袭别人的作品。查来查去,后来终于证实,这是毁谤,不是事实。但肖后来的作品,远远不如这一部了。我看过他写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无论语言与人物塑造,都没有《静静的顿河》达到的艺术水平。与后者比较起来,前者应该是失败之作。

  我在广州的时候,与主编闲谈时,曾经说到各人阅读的喜好。主编说,他最喜欢阅读的小说就是《静静的顿河》。此言一出,让我一惊,为什么他阅读的喜好与我一样呢,真是如出一辙。我对他说,我也非常喜欢《静静的顿河》。他说,这书最好看,看不厌的。我说,我不仅看完了这部大部头的四卷,还抄录了不少风景描写的词句。他说,他也是,读着读着,就想将一些喜欢的段落抄下来。记得记了一本笔记,后来搬家,不知弄到哪里去了。

  我说,我一般不喜欢读外国人写的小说的。老外的小说,老是用长句子,老是静止的叙述,没有生动的描写,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不是想放下书本睡觉,就是跳过许多的章节,去看一些认为生动的描写段落。再加上外国人的人名地名太长了,稀奇古怪的名字,读起来拗口,根本记不住。看的时候,眼睛总是在老外的人名地名上打转转,好像是绕不过去的坎一样,真的烦人。反复读了几遍的外国小说,我还是记不住小说里面的主人公的名字。倒是《静静的顿河》这一部鸿篇巨制,我记住了主人公的名字。这一次再次阅读,我将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的一家人的名字,全记住了,还将女主人公阿克西里妮亚一家人的名字记住了。

  主编说,他也是的,读其他的外国小说,可以说没有读完一部完整的,都是挑着读,没有多大的兴趣读完全本的。

  通过与主编的谈话,我才知道,原来,国内喜欢《静静的顿河》的还是有一部分人的。这更加坚定了我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将它奉为经典圭皋去读。

  当然,我还喜欢另外一部外国小说。这就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但《追》这部小说,我是纯粹看他的语言,不大关心它的情节。而《静》呢,这部小说,我不仅欣赏肖霍洛夫的语言艺术,还喜欢他塑造的小说人物主人公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妮亚。这一对野情野恋的男女,从小说一开篇他俩出场,一直到小说的大结局,我都是十分关注他俩的命运的。《追》本其实没有一个贯彻全篇的主要人物,也没有什么富有戏剧化的小说情节。所以,小说只有一些关于场景与人物描写值得一看,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看头的。《静》是历史大篇章,是恢宏之作。描写了规模很大的战争的场面,写了很多的人物,但葛与阿的这一对主人公的生生死死的爱情,一直贯彻到小说的最终。写大场面,作者放得开,写小细节,又那么细腻与生动。特别是写草原上的风光,那是让人沉醉不已,我抄写的段落,就是关于草原的描写。那些抄录的文字,我还可以在我的粗糙的毛边纸看查找得到的。去年,我就在一大堆毛边纸里,看到了这些关于《静》的抄录文字。这些文字,是用较淡的蓝钢笔水抄下来的,由于时间较长,文字已经漫患模糊,看不大清了。我一边看着这些笔迹,一边回忆我那时候看《静》的情景,觉得那时候的我,简直是疯狂地阅读,更为疯狂地抄书。拿到什么书就抄一大堆文字在纸上。也不管这些抄录的文字在今后用得上还是用不上。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4

  我这一辈子就是这样过的,就好像是个瞎子,可是这一回我从镇上回来,从河边上走,一想到我很快就要见不到这一切了,我的眼睛好像一下子就睁开啦!我望着顿河,望着河面上的水波,太阳一照,河水简直成了银的,明晃晃的,都不敢拿眼睛去看。我又转了转身,朝四下里一看,天啊,真是太美啦!可是以前我还没有注意到呢……”

  有的时候一个有画面有人物的电影给人的代入感远不及一本好书的万分之一,我虽从未踏足俄罗斯,但即使我真的踏足俄罗斯,也未必对这片土地有如此深刻的体悟。静静的顿河是一本值得终生珍藏的书~

  最近花了80多个小时读完俄罗斯史诗级巨著 静静地顿河,现在终于理解读一万本书等于走一万里路是什么意思了,虽然我从未去过俄罗斯,但是我感觉我就站在河水湍急的顿河边,看着这里的人民在生活和战争间游走,他们的思想比我们更豁达粗旷,也更加真挚酣畅,他们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非常勇敢,他们比我更擅长接纳痛苦,也比我更擅长表达快乐~

  里面的女性角色,无论是娜塔莉娅还是阿克西尼亚,或者坦丽亚都给我莫大的启蒙~三个女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什么是爱,娜塔莉娅为爱隐忍,她最后的最后实在无法原谅丈夫的不忠选择偷偷堕胎,但即使堕胎失败面临死亡她的脑海里依然是深爱的英俊的克里沙。阿克西尼亚,阿克西尼亚让我没有办法爱但是也没办法恨起来,某种意义上她就是我们口中人见人骂的小三,但是她对格里高利的爱,不亚于任何一个女人,她可以为格里高利放弃一切,这一切包括生活,包括名誉,甚至包括自尊,最后一次私奔时,她说,”格里沙,你看我就像一条小狗,你一吹口哨我就来啦,可是有什么办法,我是这么的爱你啊~”,我不是男人,无法想象男人心里听到这些作何感想,但是同作为女人,即使我真的爱了一个人,也不见得可以做到这一步,这种勇气已经凌驾于任何勇气之上,只能用爱界定了吧。坦丽亚~或许我一辈子也成为不了坦丽亚(也或许可以),但是坦丽亚是我最欣赏的女人,是我觉得一个完整的女人该有的模样,她美的就像一朵谁也无法忽视的玫瑰花,她不光有花的'娇柔艳丽,还有刺儿保护自己,不光有刺保护自己,还有沁人心脾的花香主动吸引自己想要的一切,她坦然的接受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该笑的时候笑的比谁都要快乐,该伤心的时候哭的比谁都要心碎,该嫉妒的时候甚至也会教人恨不能揍她一顿,但是该强势的时候连男人也会忍不住为她叫好吧!坦丽亚最后以绝症自杀终结,即使是这样的结局我依然觉得漂亮,比娜塔莉娅要漂亮的多。

  顿河的哥萨克们,我的生活里鲜少出现这样的男人~他们战场上骁勇善战,庄稼地里勤劳朴实,在战壕里他们心里甚至还在盘算是不是应该犁地,应该下种,他们也不愿打仗,但是一旦打起来也绝不会退缩。他们的生活方式瞬间缩短了我和战争的距离,让我觉得枪林弹雨,尸骨血污就在眼前,虽然这种感慨很不实用,但是当克里沙的妹妹在家人的坟上洒下麦粒吸引鸟儿为逝去的亲人唱歌时,真的恨透了战争,我由衷庆幸,这是一句很没用的感慨!

  我最喜欢的并非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对战争的描写,而是里面对顿河附近自然风光的细致勾勒,这些神奇的文字,让人目光接触的瞬间就被瞬间拉到广阔奔腾的顿河边,看披满紫色晨烟的朝阳,看结满霜花的黑土地,看初春顿河开化巨大的冰块轰隆隆的被冲向下游,看草原上电闪雷鸣成群的牧马飞奔.......

  在我人生终结之前一定还有第二遍第三遍...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5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作家。

  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6

  小的时候姐姐特别愿意看书,她找到了那个年代所能找到的所有书籍。包括诗歌、散文、人物传记以及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图书、小人书、画报,受姐姐的影响我也爱上了读书。但都要等姐姐读完之后才能轮到我看,记得在十五岁那年, 姐姐拿回了两本书。虽然封面已有些残旧,但上面的几个字却清晰可见《静静的顿河》……

  现在每当我听到或看到《静静的顿河》这个名字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思绪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那个年代,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在昏暗的电灯下贪婪读书的那个孩子……《静静的顿河》这部影响了我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宏篇巨著。当我再次读完它的时候,仿佛已置身于俄罗斯大地,穿行于顿河两岸广袤的平原、河流、山丘,向那些正在劳作的农夫,正在边洗衣边哼歌的`妇女,正在戏水欢笑的顽皮的孩童,抽着劣质卷烟的刁钻的老头,和正在策马扬刀高呼“呜啦”的年轻勇猛的哥萨克致敬!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更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你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我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矇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写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爱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使人读后欲罢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7

  《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每一个人都是罗丹的那个思想者,那个坐在地狱门前赤身裸体的人,他的绝望与希冀只停留于哪一瞬间,他向人赤裸的证明活着的价值:不在于过去,不在于未来,而在于此刻。

  所有人都是迷茫的,在这本书里,在这本热烈的、沉郁的书里,他们的绝望与期望如他们所热爱的河流一般飞腾在他们的土地上。

  这种期望与绝望是一种逃避,是对于政治的迷茫,他们关心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是个人的生活——这是多么质朴与诚实呵!然而沙砾注定要顺河流而去,静静的顿河刷去了几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记,伴随着人类的'绝望与期望继续流淌,直到不再拥有绝望与期望——他永远都是如此安静。

  在我的这篇读后里并没有大段的讲述这部大书的资料,因为那是投机者的行为,我认为,资料永远都是类同的,如果只为了拼凑字数,我能够选择远离那些严肃的书籍。我没有把这部作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更懒于像某些“专家”那样字斟句酌的“死”读。我可能某一天会忘记这本书的资料,甚至此刻我竟然忘去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我抛下这一切想法仅仅虔诚的阅读后,我想到我们的国家,我毕竟是一粒沙,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大河中,同样的期望与绝望让人在百年内生而死死而生的国家,我踌躇满志。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8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不朽的经典,肖洛霍夫花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 140万文字花了42个小时终于读完了。肖洛霍夫因此作而获诺贝尔奖,是well-deserved.

  它以现实主义的写法描述和记录了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一战,和内战的二月,十月革命中的动荡不安的生活变迁。大量对顿河两岸风景的如诗般的描述,对战争详细地叙述,和对人物丰满地刻画,让人读得揪心,读得欲罢不能。

  一部丰满的作品并不只有单一的主线。静静的顿河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特别是以格里高力为主要的人物描写,来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另外一条是以战争为线索,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的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错,将读者带进了如顿河一般特质的哥萨克人的生活。

  对我个人而言,最欣赏的有:一,作者把大量的,永不厌倦地对顿河两岸风景的描述穿插于各种情节当中,如变化多端的草原,一年四季变化的河水,积雪,牧草,马群。所有的景色不再是单一的景色,它是有情绪和感知的,是有着很深的衬托作用的。真是景无情不在,情无景不生。二,作者可以从一个很客观的角度来描述每一个政权。没有刻意美化红军,也没有刻意贬低白军。红军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样任意胡作非为,对哥萨克来说,真是换汤不换药。到后面的形象越来越正面。三,人物刻画的丰满。最深刻的几个人物:格里高力,对战争立场的摇摆。哥萨克是沙皇军事的重要来源。在一战中,哥萨克真正体会到了沙皇统治和军队的腐朽残暴,于是信仰开始动摇。红军和白军的拉锯战将整个哥萨克民族撕裂开来,富农坚定地走白军路线,贫农坚定地走红军路线,但是大批中农在其中摇摆不定。这个摇摆在出身于中农家庭地格里高力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格里高力从为沙皇而战者转为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者。然而在伊兹瓦林富有感染力的鼓动下,呼吁建立一个顿河流域自治政府,立场又开始慢慢动摇。到后来成为土匪,成为红军,到最后对战争的绝望。渐渐理解他为什么总是摇摆在不同的政治立场,而没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既然所有可以走的路都是一样泥泞的,都不是维护哥萨克的利益,那么探索一条该走的路是很难的。到最后成为土匪,根本不是出于本愿,而是没有选择。虽然他英勇善战,不畏死亡,但最后一切都是徒劳。战争也使格里高力从最初的善良,勇猛,单纯,到后来的冷酷无情,到最后的绝望和麻木。战争让他双手沾满了血,吸干了他内心。

  阿克西妮娅,是个美丽的,富有魅力的,对格里克力的爱是热烈的,奔放的,是毫无顾忌的。她虽然被三个男人所爱,但是唯一对格里高力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是神魂颠倒的,是毫无保留的。格里高力也把她视为高于他自己生命的,高于其他一切人的。如果前面还为娜塔莉亚而谴责她那自私和侵犯的爱,到娜塔莉亚死后,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格里高力和娜塔莉亚的两个孩子。为了和格里高力在一起,不顾自己生死安危,一起踏上逃亡之路,一份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爱情跃然纸上。

  娜塔莉亚,一个悲情的女子,一生为别人而活,一向习惯于隐忍的,卑微地默默付出,默默地乞讨着丈夫的`一点点爱,甚至因为丈夫的不爱而自杀。她的沉默,懦弱,善良,内敛的性格似乎与传统的哥萨克女人的形象不一致。战争的冷酷抹杀不了这个柔弱女子圣母般的光辉。她的死,让我难受半天。

  一生坚韧的老妈妈伊莉尼奇娜,她临死前的情景,让人不禁萌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偏执狂的米沙;邪恶的,生性残忍的小舅子米佳;不离不弃的通讯兵普罗霍尔;曾经阳光,富有活力的小妹妹杜妮娅;脾气暴躁,有些虚荣心,有些小财迷却不失做人底线的跛脚父亲潘捷莱;有些胆小的哥哥彼得罗;轻浮,风骚,懒散,却敢于射杀夫仇人的嫂子旦妮娅;有坚定信仰,对死大义凛然的彭楚克,李哈乔夫。其他太多人物,很难一一列举。

  在那个颠簸流离的战乱年代,格里高力和阿克西妮亚之间这份并不正大光明,从最初的两情相悦到最后升华为不离不弃,视彼此高于一切的奢侈的爱情是无情人性中温暖的一盏灯,在绝望生活中虽然微弱,却依然点燃着的一盏希望之灯。故事的结尾沉重得没有我们所渴望的。阿克西妮-这个格里高力视之为比自己性命还重要,比孩子,妻子,父母更让他留恋的女人就这样没有留下一句话就倒下了,格里高力的世界也塌了,埋葬了阿克西妮娅的躯体,也埋葬了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只是一副躯壳了。比起在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死亡人数,个体的消亡都是渺小的,然而对于亲人来说,却是致命的,是撕心裂肺的痛。战争啊,你剥夺了多少人的生命,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然而青草会淹没坟墓,时间会淹没痛苦。顿河依然静静流淌......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 19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你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正因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蒙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此刻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述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述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感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使人读后欲罢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战争与改变】相关文章: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04-29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08-05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08-24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热】02-26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5篇08-05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3篇01-25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5篇)12-08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800字08-21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