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守望:读《午夜笔记》有感
守望:读《午夜笔记》有感
内蒙古财经学院2009财税系 贾海阳
在我看来,《午夜笔记》中收录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者,牛老师的青春岁月,有关大学和爱情;二者,一些杂文,谈对时事的一些见解和在一些地方的所想所思;三者,作为老师写下的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却不失生动,可以称为多年来对一些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的理解。
至于书名,今年过年后一次酒席间,老师说这些文章多为午夜所写,如今收录成集,故名之曰午夜笔记。在后记中,老师写道;"又当午夜时分,窗外是漆黑一片,听不到一些声音,暗夜对我已是惯常,因为在白昼的忙碌只有在此时才会会独享自我的存在。"习惯在宁静的时刻静下心来书写属于自己的文字,老师的这一面,也只能通过他的文字才能看到----生活中的他全然不是这个样子,至少在我看来不是。他的享受文字的时间,没有白昼的忙碌与喧嚣,唯一人一电脑耳。
好了,闲话不说,转述正文。
一、 名词拼图
他年轻的时候,我想用出现在后记中的的三个地名来说。苏尼特草原,这里是老师的家乡。我不想多说这里,尽管我也是个土生土长的苏尼特人,因为依稀记得高一的时候讲一篇为课文涉及到了野草,他说他曾经推开赛汉那个家的大门,院子里的草长得很高,恐怕谁也不明白他当时的感受;锡林郭勒,"是工作生活多年的地方",如果在确切一下的话应该是锡林浩特,那里也是他与他的学生们建立师生情谊的地方,他的事业,他的"立功""立言都诞生在这个小城";"哲里木----通辽,被称为科尔沁草原的",一直不习惯称呼包乌三市外的盟为市,觉得叫起来别扭,所以此处引用老师的原文。这里不同于他的少年(苏尼特右旗),也不同于他的青年后期和中年(锡林浩特),这里留下了它最美好的时光,所以他总是跟我们说"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应该在大学里度过",这句话在高三曾给予我极大的力量,也是我在上大学后很快地爱上了我的大学----尽管09年的时候她完全有悖于我对大学的印象。
阅读老师的这些文字,就好像再拼凑一幅名字叫做青春的巨型拼图,每一个特定的名词像一块块小小的拼图:网球场、图书馆、《王朔文集》、一本丢失的《红楼梦》、教中文的老师们,还有"她"和"她"……我至今都觉得生于70年代的人是最幸福的,他们的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有顾城,有北岛,有海子,还有许巍和朴树,诗和音乐的黄金时代,那个年轻就等同于梦想的年代。所以他的大学生活,更多的,是在汉语言里的无尽浪漫中。当看到老师怀念从前," 《平凡的世界》何时能够再去翻,像当年,在树荫下,读过每一个下午,直到黄昏。"我闭眼,思绪万千,关于老师,关于路遥,也关于我自己。
如果换做我,我是决不会将这幅拼图拼完的,就是那种只差一块就可大功告成之际,而唯一的拼图却决绝地握在手里。我想老师大概也会如此。
"为什么不把祝福早先说出。为什么不把情谊早先表达,为什么没有约你哪怕是喝一次咖啡、看一次电影。"在《分别那是》,他如是写道。那个年代的大学,我不曾涉足其间;那个年代的爱情,我不曾了解滋味。唯一相通的恐怕就是迟迟不愿完成的拼图,因为拼完了,就真的完了。
"一觉醒来,青春死了。"
后记中说:"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她’,能够理解。岁月因为有她,而更加严肃。当然,也希望读者未必一定要去坐实。‘她’,实在是某种综合和剪辑,不能忘记的是----那是我生命力的美好相遇。"对于文字,老是素来严谨,"那是"的意义不言而喻;美好的相遇,既是"她",也是他的大学,他的年轻时代,他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同青春同在的所有光荣与梦想,还有那丝丝情愫……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哪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其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二、素颜女子
老师的杂文,大多在他的博客里见过。在我看来可分两类,对对时事的看法和一些短小的游记,但又不重写景,更多抒情。想必这与老师的性格有关。记得以前的语文课上,他总是给我们讲很多时事,包括他的看法;至于他去过的地方,也都在讲他看到某人某景的想法,这一点与我正好相反,我总是喜欢描摹所有见到的东西。
其实对于杂文这一文体,个人来说并不十分喜欢,或者说已经过来喜欢的年龄----早已不是个愤青了。而印象中的杂文,理应"像投枪像匕首",可是老师的杂文却并无那般犀利,虽有很多激昂言辞,但细细读来却少了很多本以为的锋芒。如果把对他杂文的第一印象比作是流经渝蜀之地一泻千里的长江,那么品读一番后的感觉就变成了楚鄂之境的扬子水般平缓和广阔。
比如在《赵丹:那张分明的脸》中,初看是在借赵丹之容抨击一些方面对文艺的控制,进而转为很多原因对充满热情的人精神层面上的束缚;待多读几遍后,又似乎是在扼腕叹息那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人格被社会制度强行扭曲,最终都不得善终的人生乃至文艺的悲剧。越来越多的哀叹和无奈激昂愤慨和不满取而代之。?
分明和郑重,不仅浮现在脸上,也烙印在他和他的精神世界里。
老师喜欢鲁迅,这一点在《午夜笔记》全书中便能看出,鲁迅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极高。所以,之于杂文,我的感觉是有着与鲁迅创作杂文相同的初衷,即对社会上本该遭到唾弃却被视为常事这一现象,当然,尚不至于上升到"国民性"的高度。很喜欢《青春的底色该怎样奠定》这篇文章,可能是有关青春的缘故吧。他欣赏鲁迅和刘和珍之间相契的师生关系,最真实的文字,最真诚的诉说。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容不得虚假,喜欢坦诚相待,真诚的人才值得钦佩和相交。孙中山、瞿秋白和胡耀邦,他以为二十世纪中国最真诚的人。
谈完杂文,再说那些简短的游记。北京、呼市、多伦,还有巴蜀的城市,等等。
我最想去的两座城市----济南和北京,觉得这是两座底蕴深厚的城市,当然,也有一些个人喜好的问题,也许还会有南京。可是至今从未出国内蒙,所适之地,最大的就是如今求学的呼和浩特----被老师称为浮动的驿站的城市。记得高几讲他李白的时候,说到古代,特别是唐代对青年男子的教育十分欣赏,她他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胜过读千卷诗书;后来在听《曾经的你》,"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一个男子的宣言,有关年轻气盛的年纪。老师的骨子里也是一个向往远方的游子吧?疑问句,这点不了解,又不好向老师亲自求证。
好像每逢节假,老师总有出游的习惯,远则成渝沪杭,近则锡市郊外。而老师记叙所游历地方的文章,重在抒情而非写景。触景生情,恰可形容老师的心境,或因历史的沧桑而感慨,或因置身旧景而念故人。在那篇《山西会馆》中,纵旧貌换新颜,被抽去的历史底色的老会馆缺失了最应拥有的美丽,所以他提笔写道"眼前的山西会馆,却像一个沉默的弃儿。"
我将这两种文字武断地喻为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即使没有浓妆艳抹的妖娆,却素面朝天得分外美丽。
三、说不多的
我至今坚持认为师何以为师关键在于他是否教会了你一种日后能够继续受用的东西。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六中的时候只接受了三位老师的原因,其中第一个便是牛老师。(www.fwsir.com)就我而言,做我班主任的他逊色于总为语文老师的他,不过转念一想,假使他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交情还会至这样吗?
高一时,初上语文课,看他两手空空而来,拾一根粉笔便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嘴里更是旁征博引,听得人好不痛快。他那时讲的东西,记住的,大多出现在了《午夜笔记》中,如分析《狂人日记》中阿Q这一形象的材料整理成文为《阿Q是谁》,讲《雷雨》时剖析每个人物性格的语言片段集合成《<雷雨>世界,雷人雷语》等诸多篇目。
作为一个学生,特别是一个不搞汉语言研究的学生。这样去分析老师的教学案例,难免有点局外人管局内事得意思,我不是行政单位的领导,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所以这一部分就不多说了。
之前的三部分,即我在大致看过一遍《午夜笔记》后的感想。里面有对书的看法,也有对老师的怀念,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过这短短数字也不能将所要说的全不表达出来,勉强算列了一个大型的提纲。
记得假期与老师共餐期间,老师说出版后送我一本,后又说送贾海月一本;贾海月者,我亲妹也,他师妹也。扳指一算,已是两本,也不知老师还记不记得。因为把19万字的文集放在手机里读起来实在很费劲,也很费手机。
对于大学,可能毕业后才会有更多感受;对于爱情,暂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对于青春,也不明白青春的时限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但肯定的是,大学里的我还处在这个阶段。套用老师06届立功班的公告,就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不变的,就让它永远不变好了。
最后,希望老师的《午夜笔记》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守望:读《午夜笔记》有感】相关文章:
读《守望》有感04-04
读《守望的距离》有感08-23
读《门孔》有感:守望08-24
读《守望教育》有感1500字08-22
午夜惊魂作文08-24
午夜惊魂作文06-08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08-23
拍蚊子的作文:午夜刺杀08-24
午夜梦回心碎的句子10-21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1100字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