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干法》有感:我们为什么工作
我们为什么工作
——读《干法》有感
武理圈
在比较单一的海上作业环境下,读书是比较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还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提高自己的认知。最近在朋友的介绍下,在听一语音书籍名为《稻盛和夫给年轻人们的工作秘籍》,因为一下子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所触动,便认真翻阅《干法》一书。书中这位有着举世瞩目成就的老者,用最为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从平凡到成功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为什么工作,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到底何在?
我们为什么工作?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想必只要是正常的社会人都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得到一定的薪水和假期,所以即使我们觉得工作如此枯燥而又乏味,明天醒来我们还会重复今天的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是中年人才会有。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这没有错。但是,为了生活而去工作,也许一生只能劳碌奔命,成为生活的奴隶。
稻盛和夫是日本的"四大经营之圣"之一,年轻时是一名科学家,27岁时开始创业,赤手空拳在40年内创建KDDI和京瓷两家世界500强企业。65岁退休,从事13年公益事业,78岁高龄的他应日本政府恳请出任重建日本航空公司,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并为日航创造了60年来的最高利润,这个利润还是当年全世界727家航空企业的最高利润。这个神话般的老人在总结他的人生成就时候告诫我们:
正确认知工作的意义事关重大,工作不应是为了解决吃饭这个目的为出发点。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人需要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是个完成自我修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部分的人生价值会实现自然、自我地转化——从脱贫到解决温饱到拥有富余生活食粮的三部曲,这就好比化学反应里附加产物,要想得到附加产物,前提是要先完成前面的化学反应。
我常常会遇到与我年龄相仿的朋友,或者比我年轻一点的同志,常抱怨工作之苦,上班盼着下班,休班惧怕上班,闲聊时则期望着成为富翁,过上天天旅游却能有高收入生活。若以冷静的态度看待,这样的想法无疑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正所谓:"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也".相反,大国工匠众多人物将工作当成人身的修行道场,不回避,不逃避,督促自身赢取机会,在困难中砥砺前行,历练心志,以积极心境待之,把简单的事情做出意义,把重复的事情做出境界,既使生活欣欣向荣,也成就了非凡的人生。
正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认知不同,心态也就不同;心态不同,行为也就不同;行为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稻盛和夫先生年轻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年轻气盛,心比天高,牢骚怪话比工作还多,这家公司很快就经营惨淡,职员纷纷离职,只剩下稻盛和夫一人留在这家公司,人生被逼到绝境山穷水尽,痛定思痛后的稻盛和夫转变了自己的认知,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全力以赴地投入他的研究工作中去。在这种专心之下,他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之类的迷惑问题和烦恼,都奇迹般的消失了。不仅如此,还产生了"工作太有意思,太有趣的感觉",这时辛苦已不在是辛苦,稻盛和夫更加努力地工作,周围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了。
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然界往往有其不变得法则,人类也是一样。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一项活动,往往会产生"心流"体验。"心流"是指人完成具有挑战性目标时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的心灵体验。一些对工作超级投入的人,也往往会产生心流,从而获得创造性的灵感。日复一日,就会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所以,所谓工作的枯燥、烦恼等,还在于我们对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认知不够,投入不够,无法达到产生"心流"的境界。读完《干法》一书,我解决自己为什么要工作的困惑,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为自己确定了人生前行的方向
【读《干法》有感:我们为什么工作】相关文章:
读《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有感08-24
读《我们为什么做教师》有感1000字03-21
干法读书心得12-20
《干法》读后感08-04
干法读后感07-11
《干法》读后感10-21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读后感09-13
【热】干法读后感08-04
【荐】干法读后感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