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遮蔽的天空》有感1000字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遮蔽的天空》有感10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遮蔽的天空》有感 1
这部书描述的是三名美国人在二战过后到北非旅游的故事。这是本游记么?显然不是。虽然书中也写到北非,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风、沙、日、月,然而这些环境描写只是为了衬托,衬托三名旅者之间和各自的故事。
波特和姬特是一对结婚十二年的夫妻,由于波特喜欢到处旅行,而且他认为他不同于游客,而是旅人,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游客总会在旅行一段时间后归心似箭,旅人却没有归途,此地和彼地之间并无区别,脚步总是很慢。所以他们之间的婚姻生活似乎很少有安定的时间,妻子姬特总是陪伴着丈夫,然而她似乎并不想总是四处漂泊,但她仍然坚持陪着他,并且尽量克制着抱怨的频率和刻薄的程度。
至于同行的另外一名年轻男子特纳,外表英俊、身材强壮,对姬特有着不一般的感情,他想得到她,她对特纳却毫不理睬,她虽然抱怨波特,但她仍然爱他。波特和姬特都希望通过这次北非的旅行改善二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寻找一处二战过后的世外之地,也许是桃园,也许是荒漠,管他呢,只要没有被战争波及和影响就好。
波特喜欢旅行,走过那么多地方,却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家乡”。他喜欢孤独,即便在条件恶劣甚至暗藏凶险的萨拉哈沙漠地区,仍然喜欢独自往更黑暗、更偏僻、更荒凉的地方行走。他看着那些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眼神空洞的本地穷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正如那些穷人麻木的看着他。
姬特有些神经质,总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自作烦恼,比如不小心崴了脚或者打碎一个水杯或者做了一个噩梦,她总认为这些坏事是一种征兆,意味着更大的麻烦或者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所以,当波特四处游走时,她常在旅馆里待着,看看书,喝点茶或者酒,站在窗口看看窗外的风景,以此消耗掉旅途那漫长的'时间。
相比之下,特纳似乎更像正常人一些,他喜欢旅游,但又不会偏执的去特意寻找孤独,他不神经质,只是用一切手段来避开波特追求姬特,其实也不用专门避开,波特和姬特已经分房而睡,只是还没有离婚。当然,在追求姬特的业余时间,他也会去泡泡当地酒吧里的风尘女子。总之,他是三个人里最接近普通人的,没有特别的嗜好,又有正常的欲望。
喜欢孤独的波特,在我看来,是一名哲人而非旅人,他其实就是作者保罗鲍尔斯自己的化身,他说的话常常带着对人生的思考,尽管妻子姬特已经厌烦了他的哲学思考。当姬特说她曾经以为“人生会不断累积动量,它每一年都会变得更多,更深刻。你会不断学到新东西,变得更聪明,更有简洁,更接近真理——”时,波特大笑道:“人生更像是吸一支烟。最初几口你觉得无比美妙,完全没有想过有一天它会消耗殆尽。然后你突然发现它已经快烧完了。这时,你也尝到那苦涩的滋味。”
说到死亡,也许这就是还活着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最大的恐惧,而鲍尔斯本人却自称想体验死亡,不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而是身临其境,成为那个垂死的人。主人公波特在小说进行到一半时便因疾病死在撒哈拉,这是由于鲍尔斯本人曾在北非旅游时罹患伤寒却侥幸未死,于是他在小说里用波特的死来偿还当年欠下的一条命。
波特的死,对于姬特来说,就是再也无处可藏,因为波特就是她可以遮蔽自己的天空。天塌了,藏匿在天空之后的恐怖滚滚而来。终于,姬特崩溃了。之后的情节,初看似乎让人不可理解,但想到一个崩溃的女人,完全没有了曾经自我的防御,释放的是天性,或者说是本能,似乎便也释然了。人,终究还是动物的一种,在精神世界崩塌之后,唯有本能可供驱使,所以,姬特成为了一个阿拉伯部落商人豢养的玩物,而她得到的仅是可以果腹的食物和肉体被玩弄的另类欲望满足,除此之外,她别无所求,也无需任何的思考。甚至于在她因自己失宠而逃离出来后,并不想重新回到正常的文明世界中,文章的结尾,她消失在“被拯救”的路途上,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读完此书,我想起一个词,叫做“羁绊”。我们从出生到成长,从学习到工作,从亲人到朋友,都是一个不断与周围的人产生羁绊的过程,由于羁绊产生感情,由于羁绊产生不舍,由于羁绊产生比较,由于羁绊产生欲望,由于羁绊产生“活下去”的支撑。遮蔽的天空,便是羁绊的力量,当一个人断了所有的羁绊,便失去了这种力量,便没有了可供遮蔽的支撑,这也许才是最终的孤独。孤独的终点,大约就是绝对的自由,而绝对的自由除了意味着本能的释放,也意味着精神的死亡。
读《遮蔽的天空》有感 2
不必是国庆长期,哪怕是周末或者下班之后,断断都喜欢上了躺在那不必动的感觉。
更深刻的说,我选择的是拒绝责任、拒绝选择的劳苦所带来的莫大自由——我认为的自由。
随波逐流并不新鲜:极权主义、追星一族、电视成瘾、游戏迷等等都能告诉我:自由意志完全就是文化强加于我的幻觉。
那什么是我?单单确认自己活着就有了价值感吗?我们节节败退,《遮蔽的天空》冷眼旁观,质问:天空之后是什么,黑暗的固体?透明的液体?无边的沙漠?还是……
一个阿拉伯老人的手指被卡车门夹断,保罗写:
“他盯着它看了一眼,默默抓了把随处可见的尘土,然后将断掉的指头拼回原来的位置,将尘土洒在上面,轻声说道,感谢安拉。”
这本书讲的是个人的沉沦,多少有些被动的意味,这本书所营造的纯粹又新奇的氛围让人欲罢不能。
波特:单单确认自己还活着已经没办法令人满足,我想要的更多
在欧洲战火遍地的时候,一个想要尝试成为作家其实没有职业的美国男人从纽约出发,前往非洲,与他同行的是他的作家妻子。这个男人叫波特,他的妻子叫姬特。
出发前一分钟,波特叫上了自己的朋友特纳一起出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在一女二男的行程中并不是那么靠谱。
他想要的不是触手可得的安定,不是已然发生的混乱,也不是随遇而安的。
波特是作者保罗·鲍尔斯的投影。1947年7月末的午后,保罗在非洲的炎热中醒来,他知道自己的小说的第一页一定会出现这个情节,那一刻他已经进入了自己创作的小说里,当时保罗是一个人。但是他觉得自己身边应该有一位女士——最好是一位妻子,因为保罗只和自己的妻子简一块旅行过——她就在隔壁房间。
21岁的`作者保罗在非洲罹患伤寒,但是并没有得上腹膜炎,保罗觉得这并不公平。所以,15年后,他在小说里让男主角死掉了,在情节进行了大半的时候。
波特是保罗笔下的人,他们俩其实是同一个人。保罗想要体验死亡,所以波特非死不可,并且这死亡推动了整部小说的发展,伴随着死亡而来的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波特死了,波特死之前费心摆脱了特纳的追随,波特把所有的问题都留给了自己的妻子姬特。整部小说的后半部分好似一部妄想曲,来自男性视角,不管怎么转变,姬特不是主体,她是客体,是被动的。
姬特:单单活着就已经很费心力了,为什么还需要责任
姬特有着一双大到让人难忘的眼睛,一路上一直陪伴着波特,并且尽量克制着抱怨的频率和刻薄的程度。这种克制并不靠谱,特别是在旅行当中,尤其是在艰苦条件下的旅行中。
姬特一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她的那个掉了牙的梦、她所看到的人物行为举止所预兆的方向,都在指向迷茫的方向,都在指向模糊不清的未来,都在指向那被无尽噩梦和黑暗所遮蔽的天空。从有着不好的预感到自己创造不祥的预兆,只需要波特去世。
虽然她在他面前有很多抱怨,但他爱她,她也是的。波特在两人关系愈行愈远的时候离开她远行,姬特和特纳发生了关系,在看到混乱不堪的四等车厢之后,在温暖干净的特等车厢里;波特在多次尝试弥合两人关系无果索性放弃之时重病,姬特认识到这爱情,然后波特去世。
她总是觉得波特不够体谅自己,但是在极端情况下,谁也取代不了他的位置。
姬特独自面对这世界的种种诘难,她累了,或者说是她不想面对了。
波特临死的时候,姬特不在,她倒在特纳怀里的时候,感叹:
“多快乐啊,不必负责任——不必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决定”!
她不再去感受征兆,而是亲手制造征兆,她就是征兆。
波特死后,她没有回美国。她去了沙漠,在路上丢了手表,在路上的一个池子里她脱光泡了很久。
她沉溺于和两个阿拉伯人的情欲纠缠之中,又是三人行。
姬特成为年轻阿拉伯商人贝尔卡西姆的第二十几个小妾,她觉得不必是贝尔卡西姆,只要稍微有像他一样都能够令她愉悦,有人主宰她,姬特不在意对方的身份。
姬特在被主宰中寻找自己,最后啊,她疯了,这是这小说里一个更长的故事。
特纳觉得自己和朋友的妻子就是姬特上床的事情“只是出于同情(因为她是个女人)和虚荣(因为他是个男人),仅此而已”。
姬特知道那是背叛。
《遮蔽的天空》这个译名虽说是直译(The Sheltering Sky),但是好于电影名字,那个是《情陷撒哈拉》,浓浓的香港翻译味道,用爱情遮掩更深刻的主题。名字并不表示一切,电影的海报上那个女人就是姬特,黑色的披风是那个阿拉伯商人的。
更让人喟叹的是,电影旁白是当时已然八十几岁的保罗的声音。
保罗是这个想体验死亡的作者,只为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实的活着。
保罗把回答写在笔下,答案却在读者自己心中。
这小说,如同神话、如同寓言,不需解释不用说明,读就可以,听就可以,看就可以。
【读《遮蔽的天空》有感】相关文章:
新诗:被遮蔽的写作08-22
整体缺失:新诗研究的最大遮蔽08-07
读《穿越天空的心灵》有感08-13
读《海蒂的天空》有感08-24
读《海蒂的天空》有感08-24
读《海蒂的天空》有感04-17
关于读《国学的天空》有感2000字06-06
读《人是什么》有感:十八岁的天空08-01
读《天空飞过一条鱼》有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