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精选21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
原创: 清和
“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论是作为个体的党员,还是作为执政党,都应通晓‘水’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到‘上善’。”
《道德经》第八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是自然界极普通却极最重要的元素。可以说,水无处不在,而生命无水不行。从水这种普通元素身上,先贤所领悟到的处世哲学,贯通古今,纵横宇内,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执政理国,上善若水的智慧,总闪耀着遥远而清晰的光芒。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首先是“利万物”。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与“利万物”本性相通,是党员必须时刻谨记、始终保持的本质或“初心”,否则就会迷失。其次是“不争”。作为共产党员,应当无私奉献,以毕生之精力服务民众和社会,而不能与民夺利、假公济私。特别是手握大权的领导干部,若丢掉了“不争”精神,被欲望所控,或在争权夺利中迷失自我,就会走上贪腐灭亡的不归之路。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共产党员要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苦、不怕累,把困难留给自己,将便利让给群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俯下身躯,虚心向群众学习,乐处“众人之所恶”。古人所谓“道”,就是规律,即“实事求是”中的“是”。“故几于道”,就是符合规律,是必然的要求。
居,善地;心,善渊。党员干部就要走入基层,走进群众,与民众同甘共苦。在生活起居方面,应当与广大群众保持亲近,而非求追舒适和品质,甚至要求住豪宅别墅,享受奢华生活。在内心,则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身无半亩”而“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历经艰难却毫不动摇。
与,善仁;言,善信。“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应当模范遵守的基本准则。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党员干部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人为善,要重承诺、讲信用。作为执政党,要关注民生,关心民众疾苦,把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当成持续奋斗的目标,积极兑现在“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庄严承诺。
政,善治;事,善能。治国理政,应做到善治善能。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执政兴国的能力与水平;要全面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解放活力、促进公正,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稳定;要全面从严治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锤炼一个坚强的执政核心。
动,善时。行动就要顺时应势。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两个一百年”目标不懈奋斗。要在变与不变中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更好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2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道德经》的前半部主要论述了治国的方略,后半部主要论述了如何治人。
第一段“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恒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无欲”也就是贯穿《道德经》的主要思想。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治国如此,那么治人又该如何呢?要以善,以柔,以刚。
所谓“上善若水”,水至善,至柔,也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柔,能变化于无穷,并包容一切;水刚,故可滴水而致石穿。水集“善、柔、刚”于一身,治人也是如此,要善、柔、刚三者并重。
善,并不仅仅只是善良之意,还要与人为善。如果人人都信善,整个社会就将会呈现出一派祥和之气。人人不生恶念,太平盛世将唾手可得。柔,然而不弱,能使心平气和,与“善”所产生的效果不相伯仲。而刚,则是要坚强,持之以恒。只要有恒心与坚强的意志,铁杵难道不能磨成针么?只要能做到“善、柔、刚”,就可以变得信、美、辩、智、博,虽不能成为圣人,也将不远矣。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幅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是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老子讲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如果我们具备一项这样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治国与治人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生活、工作的脚步很快,压力又大,人们的脾气也随着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3
林语堂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必须会大笑,然后笑他自我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此刻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我就是如此。”的确如此,在我上过选修课之后,《道德经》给于了我十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认为《道德经》讲的就是一个字——道。正如开篇所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存在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诚然,老子的自然辩证观是直观的、原始的、朴素的、缺乏科学的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还缺乏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这是他受了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尽管如此,《道德经》中光辉的思想火花,依然是很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历史遗产。
我们应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看待和学习《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不是全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可是仍有很多哲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于我们此刻的生活仍有借鉴意义。总之,《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4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老子留下的一部影响着东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道家思想的奠基石。细读《老子》不难发现此书的本质是一本修身治世之书,其中包含着我们耳熟能详的“赤子之心”“水德”观……对个人修养的体悟与警示的修身之思,以及“无为”“不自有”“柔弱胜刚强”等治世、处事哲学思想。时至今日,老子的这些修身处事的哲学思想对我们也有着重要的人生启示意义。
初读《老子》时,难免会迷惑于书中杂乱无章的逻辑,它的章节语言时而通俗易懂,时而艰难晦涩。此次阅读专门找了一些辅助资料,读后却有顿开茅塞之感。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有一段关于老子及《老子》的记录: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刘向的《列仙传》中也有对老子的记载: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
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到老子的生平及《老子》的成书原因,老子的样貌如何我们如今已无法知晓,而现今世界几乎能见到的所有关于老子的画像、雕塑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一对大耳朵和垂暮老者的形象,这应该与老子的名字有关“名耳,字聃”。老子身为周朝的图书馆馆长,在见到周朝衰亡之景后毅然离周,当他骑着牛过函谷关的时候被守关将领尹喜拦下,因慕于老子的才能便强行让老子留下一部著作才能过关。于是也就有了如今的《道德经》。老子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这部著作,也就可以理解我初读时候的那些疑惑了,但无论逻辑是否通顺,语言是否流畅,《老子》一书中包含的修身处事之启示毋庸置疑。
这里着重说《老子》一书中的一个重要的'处事思想即“柔弱胜刚强”,人们普遍认为,柔弱在刚强面前不值一提,所以在生活中总会呈现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而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将二者的关系说的清楚明白,“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老子从生死的角度来解析柔弱与刚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筋骨都是柔软的,而死了则会变得僵硬,植物也是如此,草木生长的时候枝条都是柔脆的,死了则是干枯坚硬的,那么坚硬的则属于死亡一类,而柔弱的则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打仗的时候不要逞强硬来。树木过于繁盛就会被砍伐,由此看来强大的反而处于劣势,而柔弱者则占据上风。由此,老子为这一理论主张找到了具象的代表——水。
“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天下最柔弱的水,仍然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中流淌而过,柔弱的水却可以抵挡锐利的刀剑,滴水可以破石,水亦可以锈刀,这处处展现着柔弱胜刚强的内涵。这也体现着老子“尚柔”的人生哲学。老子将天下至柔的水的德行与人的德行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身逻辑体系。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能够在人们所厌恶的环境中停留,水更接近于道的境界。安守着与人无争的善地,心胸保持沉静,待人真诚,说话守信用,为政善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就不会有幽怨产生。“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老子对水德的阐述也是对人德的启示。
居善地: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总会流向一些低洼处即被世俗人们所恶之处,但最终水仍会到达它想要去的地方,在流动的过程中也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它的价值,它可以是地面上的溪流也可以是天空中俯视一切的云朵,水的这种顺其自然的“不争”品质带给它的是出于最高点俯视一切的眼界和胸怀。这种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不争精神同样适用于现今世界的我们。
心善渊:“藏心微妙,深不可测”守住内心的宁静不被外部世界干扰,像水一样,无论混杂多少泥沙,沉静下来仍是清澈澄明。
与善仁:待人真诚有包容力,水在流淌的过程中会无差别的接受和对待着任何事物,无论沙石或是宝玉都可一路随行。
言善信:落地有声,讲诚信。水的形态不同声音亦不同,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是在提醒着:我们可以追求强大,但真正的强大是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我们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保持“柔弱”的状态,才能取得更大、更长久的成就。我们可以追求强大,但真正的强大是利益别人的高尚境界,“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你能帮助的人越多,就越有价值,就能取得越大的成就。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5
《道德经·八章》王弼注相较其它章注释,寥寥几字,几近无语,最为可疑。观帛书本,发现与通行本有两处不同。
一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帛书本作“水善利万物而又争居众人之所恶”,除“不”作“又”外,断句亦不同。两句虽都说水不争,但帛书所言似乎更为深刻。
二是“居善地……动善时”句,通行本此句较为复杂,疑有错简衍文,帛书本无“善仁言”三字,此句全文为“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盖老子文,凡对偶三字句,多系偶数,通行本“善”字七句,与全书文例不合。
对此章之解读,不宜从道德价值方面解“善”。老子与儒家不同处,是不从人为道德层次言“善”与“仁”。这里的“上善”,实为水德之比喻,也即言水的天性如此。“水善利万物而又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乃顺应水之天性而为,并无外在事功的目的性。
帛书本“予善天”也是说善于仿效天道施与万物,即《道德经·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意。道像水与天一样,普济万物而不存在任何目的性,完全是顺应自然本性而为,这就是“上善”。
我读这里,常常会想起读庄子时的感悟。
庄子在《大宗师》篇借许由之口说:“吾师乎吾师乎!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我说他人读老庄都说道家“无为而无不为”,而我偏要说道家“无不为而无为”,第一个“为”是无所不为的`“为”,第二个“为”是为了什么目的的“为”,我是要说道家不是消极不做事的,他是无所不为的。但是他在“为”(做事)的时候,他不是预先一个外在目的,他完全是顺应自然本性,即使实现了“仁和义”,普济了万物,这也不是他本心有意为之。他只是顺应天性而为,完成了自己。知此,方能达到人生的超脱。
故而苏轼言“读庄子乃得吾心也”,而有旷达之态。
“上善若水”此“善”乃水德之天性,自然而然,毫无作态。后世道家末流法之,一味崇尚柔弱,以权谋衡之,遂成阴险。其实战国中期中国哲学之伟大发现就是找到了人之“本心”,这是“心学”萌芽发展期,无论孟子和庄子对“心”都有极深的体验和表述,为后世玄学和心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6
当运动员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我们会为她欢呼鼓掌;当跳远运动员拼出好成绩时,我们也会为他欢呼鼓掌,但谁又想过那最后一个冲过终点线与跳的最低的人呢?没有了他们的衬托与存在,人们又怎会为成功的人欢呼雀跃呢?失败虽说是失败,但他们也尽了最大努力,所有成功者都是从后跑到前、从低跳到高。老子曾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了后者,才能出现前者。假如手上有一把尺子,谁又能说出它是靠前还是靠后呢?只有再加上另一把尺子,那样才能显现出前后、长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背后十年不懈努力,才有台前一分钟的辉煌。
成功与失败是一对反义词,但在实际意义上他们俩却是一对亲兄弟,两小无猜,形影不离。后者付出前者收获,胜利者光荣,失败者冷落。
让我们也为失败献一把花吧!为他们欢呼雀跃吧!他们也想听到鼓励与夸赞,后者是努力的,也是辛苦的,他们在人生的.后台工作,为站在前台的人拼出一片天!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7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不能告诉你,能说出来的道不是终极的,永恒的道。非常玄妙,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万物之母”,是世界的底层驱动,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多次提到道与世界的关系,老子认为道不自为大,故成其大,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
道虚无缥缈但真实存在着,在万物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中,大道就已存在。“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如果此时你感觉能理解道的存在,那你一定没有理解道的存在,这就是道玄之又玄的体现,在老子看来,只有忘掉自我,回归本真,找到真我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可能就是庄周梦蝶那种状态吧,自我消失了,变成了蝴蝶或是其他什么,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的状态。
老子正面diss孔子!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失去道和德才会产生仁、义、礼,而失礼是社会祸乱之首。
这也就不难理解老子提倡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了,他认为管理者的有心作为而无所作为,有为是背道而驰,老子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民复结绳而用;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没有战争,生活简单,民风淳朴自然。老子认为正是因为大国往来迁徙,物欲横流是导致社会不古的根源。
道之于个人:
对于个人,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道若天道,大公无私,惠济大众却与世无争,清静无为而无所不为。他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把内心的欲望“掏空”,让自己回归道无我和真我状态,才能回归本性,抱真守一。所谓“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读后感·另一方面,辩证法在书中也多次提到,最耳熟能详的是“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不能“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而应该做到,达观处世,宠辱偕忘。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8
在这个寒假,我重新阅读了《道德经》,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虽然短短的20多页,但其中的内容和丰富程度不是寥寥数语所能概述。
首先,这本书是老子在概述了当时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后,得到了食物都会向着它相反的方向变化,指出了“物极必反”的通则,这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样的道理,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应当贵柔、守雌。人不能浮躁,心态要平和,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就自乱了内心,浮躁是我们现在年轻人的通病。现在我们在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读书学习,难免会心存沾沾自喜,我们应当精心科研,打磨我们的性格,铸造我们的能力,这方为我们这些年轻人需要做的'事情。
第二,我们一定要按规律办事,大千世界,时事运转都存在其规律。我们在规律的基础上,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修炼自己的内心,朝着我们的目标“守静笃”。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在从事自己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时,只有认真把握领域的核心,观察和发现领域内事物的变化规律,在自己的目标和领域内深入研究,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第三,无为。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我们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要常有无为的思想,不要永远想着自己,要多为他人考虑,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校园生活互帮互助,生活才会充实而有趣。
老子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道德经》却依然存世,且为千古绝唱,我们应当将其中的思想和现代的生活工作紧密结合,推陈出新,强化自己内心涵养和品德,他日为我辈之楷模。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曾经每天上学路上都会听到的“经典”,这也是听得最多的一句……
那时候每天清晨,带着惺忪的睡眼,被妈妈拽上车,车载CD就开始轮番的“轰炸”。低年级的我不知道所谓的“国学”,也不懂什么是“经典”。只记得妈妈整日的唠叨:《易经》是外经,《黄帝内经》是内经,它们是国学之首。小孩子们就应该多读一下《三字经》、《弟子规》、《老子》、《论语》……
九九八十一章,对于年幼的我而言,简直就是九九八十一难。每天早晨那么美好的沿途风景,就被这“该死”的“老子”《道德经》搅乱了。刚开始的时候,可怜的我是多么向往清静啊!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也渐渐被迫或自愿或慢慢习惯的跟着CD诵读:第八章,上善若水……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是“圣人”的`化身,更是“道”的完美诠释。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一双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多思考,而不是多说话。
往后的日子没有再和父母一起同住,而是选择了离学校最近的外婆家,我那“可怕”的听经典的日子也终于结束了。到了高年级,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渐渐似乎懂得了曾经的那么一点点,正如妈妈常说的:女人应该柔情似水,以柔克刚,她和爸爸的“家庭战争”逐渐越来越少,我们一家人也渐渐其乐融融,我好开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现在坐在家里的车中,偶尔还会重头播放这一句经典。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知的那样。即将迈入初中的我,对未来之路充满着无限的期待和向往!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0
道家提出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这其中就涉及到了“道”的“有无结构”。何为有无结构?我想这是中华文化中“两分法”观念的雏形,也是老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当然,这里的“两分法”不仅仅是“一分为二”,也包含了“合二为一”的思想。
有无结构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在被誉为“中华第一图”的太极图之中,“阴”由黑色部分表示,代表“坤道”;“阳”由白色部分表示,代表“乾”道。而“阴”又可以代表虚无和柔弱,是一种趋于无限的能量;它的对立面“阳”则可以代表实在和刚强,是一种相对有限的能量。为何我要说“阴”是一种趋于无限的能量,而“阳”是一种相对有限的能量呢?我们可以看看自己所处的宇宙:宇宙的大背景就是象征着“阴”的黑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宇宙的构成中,我们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占到26.8%和68.3%;而其他一切可观测到的星系、恒星、行星和各种宇宙尘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在宇宙中仅仅占4.9%的比例。我们知道“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从太极图“阴阳鱼”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阴中有阳且阳中有阴,阴阳二气相互缠绕,似乎在围绕一个中心旋转。我们可把“道”理解成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道的形态是无影无踪的,但这并不妨碍道通过“阴阳交合”来生化万物,“道”具有“无中生有”的巨大创造力。
如果说“有无结构”是在描述道的存在状态及意义的话,那么“正反结构”则侧重于表述道的存在机理和运行规律。道的“正反结构”就是从道的“有无结构”中衍生出来的。《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里的“反”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相反,循环往复和物极必反。反从表面上看是相反,但“反”还可以理解为“返” ,即循环往复,它是道的运行方式和轨迹:日出与日落的交替是一种循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更迭也是一种周期。大到宇宙天地,小至人类社会乃至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在遵循着一种周期律:一切从零开始而后又复归于原点,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似乎永远不会停歇。故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那么为何说物极必反呢?古语云:“ 水满则溢,日中则移,月圆则亏。”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达到某个顶点后必然会有向低谷运行的趋势,因为若非这样,就无法开始下一轮的循环。
我们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为人处世要学会隐藏自己,逢人话不能说尽,要留三分;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见好就收;吃饭要吃七八分饱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最后我来谈一下“柔性意象” 。《道德经》中的柔性意象可以分为三大类:女性崇拜、婴儿崇拜和对水的赞美。老子认为柔弱能战胜刚强。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人的牙齿远比舌头坚硬,但我们只听说过“老掉牙”的说法,却从未听说过“老掉舌头”的说法。看来,柔软的舌头远比坚硬的牙齿强大,岁月的流逝会让牙齿脱落,但却不能阻止舌头与我们相伴终身。
老子曾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认为“曲则全”,即只有适时地让步、妥协才能保全自己。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其实就是柔弱胜刚强的表现。女性、婴儿和水这三种象征柔性的意象其实是互相关联的:女性可以孕育婴儿,而且构成女性和婴儿的主要物质成分就是水。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是组成复杂有机体的重要成分。一个星球上要想有生命存在,阳光、水和恰当的化学成分是必不可少三种要素:阳光为生命提供能量源,恰当的化学元素构成有机体,而水则是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的重要介质。可见,是水的存在促成了生命的存在。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的柔性说明其具有女性品质;水是生命之源说明其具有母亲品质;水的清澈纯洁,不含杂质则说明它具备婴儿品质。从我个人的生活体验来看:一个坚强的`男人在这三种人面前不必去装好汉:一是在孕育他的母亲面前,他应是孝子;二是在为他孕育下一代的妻子面前,他应该是疼爱妻子的好丈夫;三是在作为他生命的延续的孩子面前,他应该是一个慈父。由此可见,阳刚的男性在母亲、妻子及幼小的孩子这三类象征着阴柔的人面前,都应该变得趋向于温柔才对,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阴阳平衡之道,这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人伦教化。
最后我总结一下:道的结构主要是有无结构,即阴阳的对立统一,这是中华民族“阴阳对称、刚柔调和、整体思维”的传统思维模式的重要来源。随后,在“道”的运行中,又表现出阴阳一体、相互转化和循环往复的正反结构,而“道”在发挥自身作用的时候,还表现出一种谦卑、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看似柔弱实则强大无比的柔性特质。我相信,蕴藏于黑白太极图中的“阴阳之道”还会创造出更多伟大的奇迹。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开篇语,早已是脍炙人口。可是对于这部奇书的哲学思想,大众又有多少了解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真正道德高尚的贤士总是习惯于韬光养晦,因为他们心中时刻记挂着的,是天下苍生。只有那些目光短浅之流,才会沾沾自喜,夸耀于世人。这些贤才,品格高洁,从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他们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总是想法设法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来拯救世人。他们的.胸怀,不知会令多少沽名钓誉之徒汗颜。
大器晚成。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只有到中年甚至是晚年才会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因为培养一个济世经国的大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韩信,狄青,蓝玉等,这些人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勋,终因锋芒毕露,不懂功成身退而不得善终。姜尚,胸怀大志的饱学之士,垂暮之年才遇明主,辅佐武王,完成了推翻商纣残暴统治的大业。不仅淋漓尽致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而且子孙后代也尽享尊崇。这才是真正的“大器”啊!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吗?不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佳印证吗?
《道德经》,这部先贤留给后世的哲学经典,永远值得我们品读。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2
《道德经》是老子所著,故又成为老子,对道德经的感悟。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到处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处世的方略,到处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道”是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一定要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们破坏了大自然,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德”是人类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是要求人类顺其自然地与人共处,合乎社会规律地生存。只有返璞归真地复归于婴儿般的自然纯真状态,统治者卑谦若谷,民众为而不争,然后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道德经》一书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事态人情的深彻洞察和深刻思索。战争频仍、生命无常,点点滴滴积淀成老子的关于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学。
那《道德经》究竟内涵和意义何在呢?下面是我们组对《道德经》的一些理解和人生感悟!我们把它概括为两点,一是“心存善念悟大道”二是“处下无为成大德”。什么是“心存善念悟大道呢?”首先来看看什么是大道?道德经里面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大道就不是永恒普遍的大道了,为什么呢?因为第一语言具有其局限性,有些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第二道是运动变化的,不断展开的,而说明他的语言是固定的,不能随时运动变化的!举个例子,有一首歌唱得好啊:你问我到底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什么不直接形容表明到底有多爱,而是说月亮代表我的心呢?正是因为这种爱太深沉,太永恒。所以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不能够道明。任何华丽的词藻,在这深沉而又永恒的爱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所以就像老子所说的越是深沉普遍的东西越无法表达、说清与道明!那既然道是无法说清与道明的,所以我们认为那只能“悟”那怎样去悟呢?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悟呢?我们认为要“心存善念”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领悟到道的真正内涵与真谛!
善有好多种意义。《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里德善是好人意思,这里要求我们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还我们天真纯洁之本色,显我们君子坦荡之气度!《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说“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意思是说好人施不好人的老师,不好人是好人的借鉴,因此光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要去影响,领导别人,同时也要从别人身上得到借鉴。做到“日三省尔而乎己”。善还要做到宽容不争。《道德经》第八章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处在大家都不愿一去的地方,所以与大道的特性接近。停居喜爱卑下之地,心灵喜欢深渊宁静。与人交往能够仁爱,说话能够讲信用。正物能够安治,做事能够贤能,行动能够适时。正是因为与世不争,所以就没有怨恨!这说明上善之人与世无争和普利万物的特性!《道德经》第十六章“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意思是说返归到本源叫做静,静下来叫做回到了性命,回到了性命叫做守常,知道守常叫做明。不知道守常就会盲动,盲动就会招致凶祸,知道守常才能包容,能包容才能公道,公道才合王道,王道才是天道,天道才是大道,大道才能永恒,终身不会出现困阻!这教育我们要静心,要宽容!
前面讲的都是指善要对别人好,其实善也要对自己好。道德经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意思是说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获得天下还重要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对自己的生命比对获得天下还爱惜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范文《对道德经的感悟》。老子的意思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解释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要求我们学会一种养生之道!因此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领悟到什么是大道!善是贯穿于整部《道德经》的。里面关于善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又如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再如地四十九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
我对《道德经》德第二点领悟是“处下无为成大德”。《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说“故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是其以贱为本也?”意思是说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低为基础,因此王候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以贱为本吗?孤的含义是孤立无助。寡的含义是寡德,道德不足,不称职。不谷是不善不好的意思。《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还说“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意思是说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附的汇聚之所,是因为他们能处在百川的下位。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这也是在要求我们要学会处下!《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玻”意思是说已经有了知识,还以为没有知识,只是上等的有知。没有只是,还以为有了知识,这是有知的弊玻这也是在教我们要处下,要谦虚!
但处下并不是懦弱而是要做到外化内不化。所谓外化就是要与他人友好和睦相处,对他人谦和礼让,时时以比较低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体现在你能够为他人为社会改变和放弃多少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外化。那什么是内不化呢?所谓的内不化就是指在如今纷繁复杂多变而又充满诸多诱惑的社会,你能保持多少内心的世界不变!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价值观和人生理念,保持自己的本色永不变,从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闲和,使自己能够遇事不忧,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无故加之而不怒!进而使自己的内心将不会受外在事物的影响、触动和改变!这就是内不化!只有真正做到了内不化才能做到处下!
老子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无为又该怎样理解呢?我认为老子的无为是“以无为之心处有为之事”。所谓的无为之心就是指对待事物不能看得太重,要淡泊名利不要被功名利禄所羁绊。以这样一种轻松心态去做一些有所作为的大事!古之圣贤就是如此,他们都是以一种无为的.心态去处事,但谁又能说老子、庄子、孔子无所作为呢?
老子第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为”意思是说用自然无为的方法去处事,就能无所不成。“无为”指的是不要去特别地提倡什么、鼓励什么,不去干任何能勾起欲望地事情。不是什么也不干,还是要“实其腹”,“强其骨”满足人们地要求,让人好好活着。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需,这些是还是要做的。古人云“能闲世之所忙者,能忙世人之所闲!”能够把世人所忙禄的事情节省下来,才能有时间去忙世人所清闲放弃的事情!无为是有为的根,只有无为才会有有为。老子第十一章中说到“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杯子是空的,空才能载物,你才可能有水,有果汁,有蜜水。我们常人是常常只能看到有为,为了各种欲望不停地追逐,为名利不停去行有为之事。殊不知万物“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大丈夫以有为为器,行无为之大道。有为就是名,是直接看的见的,而无为是道,好象是看不见的,但它却是确实客观存在的,而且深深的影响着、决定着我们的生活里的一切。
读《道德经》给我的感悟颇深,读之前我时常感慨“学业未成,事业未定;名不远扬,家不成立;待吾处者,烦劳甚忧。君子存,必,誉响四方,功成名就,流传千古!”这里表达的更是一种壮志未酬,追名逐利,重利轻别离的情怀!读完《道德经》之后,我的感慨有所改变“求学在外,忆往事南寻,虽为堂堂君子,难免痛苦流泪,欲拭无巾;久居在外,怎不叫人坏乡!忆亲人之语,无一不催人泪下;怀乡之山水,无一不触动心弦;念友人之助,无一不深为感动,”这里更多表现的是回到人最本质的“情”上去了!去感受那亲情,友情和大自然当中的情趣所带给人的轻松与感动。体味亲情的滋润,去欣赏久违的风景,去呼吸阔别已久的空气!
在如今诱惑颇多烦恼也颇多的社会,我们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古书中的气定神闲,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似乎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需要读《道德经》这样的古书来陶冶我们的情操,来洗涤我们庸俗焦灼的心灵,来寄托我们无所栖息的灵魂,来指明我们前进中的道路。他们的成果如同一面面明镜照亮我们的面容,如同一个个烙印镌刻在我的心中,如同一股股气流催动我勇往直前!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3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4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蕴藏着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它撰文深远微妙,词句晦涩难懂,令人难以把握其精髓要旨。再加上古今译本较多,译本见仁见智,出入也较多,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认真通读《道德经》原文。但其作为一部中国原始的哲学巨著,其散发的光芒一直都在远方闪耀,令我心神相仪已久,趁此征文之际,硬着头皮把《道德经》粗读了几遍,本着朴素辩证主义精神,取其精华,希望从中明白一些通达的人生智慧,用以自省、自励、自我提高。但其涉及范围太广,此次只捡出其中几句,来做为对《道德经》读后的一种自我梳理,远未达到对整部巨著的通篇研读并感悟,希不要怡笑大方,对他人有误导之嫌。
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三十根车辐拱着一支车毂,正因为中间是虚空的,所以车子才能运转使用,揉和粘土做成器皿,正因为中间是虚空的,所以器皿才得盛物使用,开凿门窗,建造房舍,正因为中间是虚空的,所以房舍才得居住使用。
心灵放空,才能容物。只有我们把自己的心灵放空,积欲放空,虚怀若谷,致虚极,守静笃,把我们自己变成一只空碗,才可以往里面盛饭。反映在工作中,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什么岗位,都要卸下以往背在身上的荣誉、经验、学识等,从新开始,从头再来,以一只空碗的心态来迎接新的事物,该换位的换位,该纳新的纳新,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补充新鲜的血液,吸收新的`滋养。轻装上阵,我们才能跑得更快,清除杂念,我们才能看得更清,过去的荣誉只能代表过去,居里夫人就曾把获得的诺贝尔奖牌给孩子们玩耍,别人很惊讶,问她是怎么想的,她说奖牌只能代表过去,我现在已经归零,一切得从新开始。
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因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果提早把易事、细事处理好,以后就不会发生难事、大事了。因此可以说,预先解决了易事,就等于解决了未来的难事,预先做了细事,就等于做了未来的大事。解决易事,做细事,是轻而易举的;解决难事做大事是煞费周章的。因此不要忽略易事、细事。并且当视少为多,把易事做为难事来处理;视小为大,把细事当做大事来做,做好易事、细事,这样就不会再有难事、大事了。
办事情要从客观重要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细微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必须有恒心,一点一滴地去完成,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三、“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经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失败的,在结束时也要和开始时那样慎重处之,这样就不会失败了,即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道,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独自运行而不改变,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说明道做事坚忍不拔,威武不屈,任何干扰和阻挠都无济于事,它总是坚持不懈地行动下去。所以我们做事就要效法这种精神,要做正确的事,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要做时就下定一个必胜的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屈服,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要受影响,专心致志,坚持到底,持之以恒,终会成功。
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
“道可道,非常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是可以描述的,但描述出来的道常不是恒常的大道。真正的宇宙大道,很难用语言详尽地描述表达清楚。我通过自己的一些读书体会,形成这篇读后感,但其原著深髓的精神必有折损,想必也必有误读,但愿同仁们以此为起点,持之以恒,“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早日趋近于《道德经》中描述的至高境界。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5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子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
由此可见,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对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
老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6
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会人文构造了,只是没多少人去钻研罢了。
——题记
老子在《道德经》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方法,或许有些人认为老子有愚民主义的方向,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而是老子毕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会模型。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不会引起争议的事物来引喻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道理,如同天、地、人、万物。老子谈水,不谈水对人或万物的帮助,而独辟新径地谈论起了水的“不争”,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东西挡住了它,它会从它的周边流去,而不会与事物本身相争持;它不论最后通往何处,哪里有路它就会往哪里去,或许通往地狱,亦或许一去不返,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文末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因为你什么也不去争,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这里的不争绝非不思进了,而是善于谦让,在同等机会下让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让。其实到最后,你依然会得利,因为不争,所以多了许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机会,正是“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试问,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争”,那社会又如何能不和谐,天下又怎会不安定呢?人们不去争利,互相谦让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阂。社会学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构造,一种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另一种是个性感性导致集体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个贬义词,但试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头的那点利益时,都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国社会中这种现象叫做“坑”式欺诈,而这样一个个体理理性的社会,它的最终集体显现出的形态便是集体混乱。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个人都去谦让,或许有人称之为迂腐,有人称之为愚笨,但最后所呈现的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打个比方,若是每个人都是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都想着去碰撞对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盘,那么到了最后,我们只能剩下一盘乱石散沙,杂乱地分布在各个角落;若是每个人都像是一股细流,或许在碰到石头时会被一分为二,甚至散落各处,但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但是无人可挡的奔腾巨流。而这样的两种社会相遇,孰胜孰负一目了然。相较于西方社会,中国属于经验社会,它最宝贵的资源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识,知识的惟一载体便是书籍,但许多中国人不愿去承接这些遗产,因为它们太过博大,而这对于一个没有凝结出成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国家无疑是一件可怕的现象。
五千多年的历史使中国积淀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不去传承它们。古人的智慧是伟大的,品读《道德经》让我悟出了许多,我愿化作一条细流,去追寻,去探索,等待着终有一天流入我们自己汇聚成的汪洋大海。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7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言炊者不立,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意为踮起脚想站得高一点,反而站得不稳;急切的大跨步前行,反而走不快;自我显示的人,反而不能显闻;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是无功劳之人;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持久。以道之观点而言,以上这些急躁夸耀的行为位,可以说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行道之人不这样做。这一章教我放下,放下那些无用的、过时的东西,或者情感。我们没有必要把过去紧紧攥在手中,时时刻刻的放在心里,有些事儿、有些人,注定了只是生命中的过客,而我们却常常把那些当做生命的全部,很累很累的活着。
路很长,在这一路上,不免要遇上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儿。可是过了,也就过了,但很多人却总是割不下,舍不得。而我刚好就是那一类人,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活得好累,把什么都放在心里,过去的事儿或许会学着放下,但过去的人总是活在我现在的生命里,影响着我现在的生活。大学之后,总是想着高中的那些朋友,有时不免有些对比,曾经的舍友和现在的舍友,曾经的朋友和现在的朋友,曾经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和现在忙碌而茫然而的生活,总是在这样对比,却最终害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总是过去那几个好朋友,总是在缅怀过去那些日子,却发现错过了属于现在的朋友,也让现在的生活过得更加的浑浑噩噩。
我不曾学会放下,总是想着过去,想着他们在做什么,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只有我一个在这里的缘故,我总是想要联系他们,或者说想要他们还记得我。到现在,却发现他们都已经放下,只有我一个人在执着着曾经。我的电话在她们的生活里可有可无,他们的生活经营的那么好,只有我在这里蹉跎着年华,背着那厚重的包袱,走得那么艰难,却依然不肯放下,把自己弄得那么累,还错过了沿途的风景,现在想来,好不划算啊!
《道德经》第九章言: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为水碗已盛满,不如停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已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这是和乎自然规律的。人要学会放空自己,总是想着把自己装得满满的,不仅自己累,身边的人也是累的。我们总是以为把自己装点的完美一点就真的完美了,却忘了这世间没有真正的完美。我们不是圣人,亦不是神仙,只是这世间芸芸众生里一个最普通的个体,完美只是一种美丽的想象。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月亦有阴晴圆缺,且不说平时弯月之时的缺憾,就是三五团圆之时,也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
这世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我们都有着多多少少的缺憾,既然如此,又何必费尽心力的去把自己装点得完美。一瓶水,太满了,小心翼翼的,总是害怕它会溢出,不敢做这,不敢做那,什么事儿都要瞻前顾后,想这想那儿的,端着总是累的,身累,心更累。即便这样,我们通常依然舍不得放手,总想着留着那一瓶满满的水,占据着空间,劳累着心神。持而盈之,不若其已,其实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放手,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保持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即使金玉满室,也会有家财散尽的那一天,世事无常,我们不去放空,我们死守着的,终会化为乌有,倒不如自己潇潇洒洒的放开,就是那一份洒脱,那一刻的.轻松也值得我们放下一切去拥有。
辛弃疾诗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放不下的太多,要守护的太多,输了如何,赢了又如何呢?到头来,光阴虚度,心神俱疲,倒不如放下,放空一切!
《道德经》第十一章言: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为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粘土做成了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中间的空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使它发挥作用。很多器物,之所以有用,在于它的空,人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有空了,才会有用。
适时地放空自己,学会沉淀,留出更多空的地方,才会拥有的更多。有和无不过是瞬间的转换,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珍珑棋局,无人能破,而虚竹和尚以自杀之势放下一子,诚然,他杀死了自己的很多子,但同时也清出了一片空地,使自己可以更自由地驰骋拼杀。现实亦是如此,清出足够的空间,才会有成长的余地。我们总是想着把自己装得满满的,却忘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成长,时时刻刻都需要成长,把自己装得太满,没有了成长的余地,那么我们只能止步原地,或者说只能在原地踏步。我们总是习惯自己设很多条条框框,把自己圈在里面,忘了空出一片天地自由飞翔。
很多东西只有空着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它的价值,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放空自己,放下那些包袱,会发现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更好的沉淀积累,更加的优化自己。所谓物极必反,我们往往是把自己装得太满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需要更多的空余做真实的自己。
《道德经》第六章言: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意为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物,是永恒存在而不会消泯的,这就叫做形而上的微妙母体。微妙深奥的母体门户,就叫做天地的根源。它冥冥地存在着,对宇宙万物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道德经》第十六章言:致虚极也,守静笃也。意为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的状态,牢牢的保持这种宁静。我们生活在这繁华的世界中,需要的便是这种放空一切,独守心灵宁静的状态。
我们总是牢牢的守着那些厚重的包袱,忘了放下,也舍不得放下,却发现这些包袱往往都会拖累自己前行的脚步。放下,不是舍弃,不是彻彻底底的忘记,没有谁能做到过了便是过了,从此不再想起,我们都只是大千世界里的一个凡人,做不到脱离红尘俗世,也做不到那般恣意潇洒,但我们可以在过了之后,收拾自己的心情,把一些人一些事儿存在心底,不要让它们占据当下的位置。我们可以伤怀,可以缅怀,但那些已不是我们生活的重点,我们都应该活在当下,活在真实现实的生活里。很多人很多事儿都成为了过去,既然如此,就要学会放下,到需要的时候再把它们拿出来。我们身处哪个环境,就应该活在这个环境里,过去无论多么美好,它终究只是过去,我们再也回不去,那么又何必把它放在心尖上,让它影响我现在的生活。
把什么都抱在怀里,我们还有力量前行吗?没有了,我们只能拖着沉重的脚步蹒跚前行,或许四年时光都在原点徘徊。可是被我们放在包袱里的事儿,早已被其他人遗忘,成为了别人的过眼云烟;被我们放在包袱里的人,也已有了新的生活,他们过得开心,而我也只是曾经,或者也只曾经的一个过客。既然如此,就让我们放下包袱,放下那些心心念念的人和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我们好好的经营现在,至少以后回忆现在的时候可以不是一片空白。
学会放下,学会轻装简行,或许还会看到一路风景怡人。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8
在《道德经》中,老子着眼于道与德的关系,而得到了“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而书中所讲的道与德是我们很难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过这本书的,是不会想明白更深一层次的道与德有什么含义的。
在老子看来,道一是宇宙产生之本源,二是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在我看来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难理解清楚的,或者说是,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道怎么就是宇宙的本源呢?那么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老子的.道不是无声无形无色无状的吗?这样的话,宇宙的本源不也是无声无形无色无状的东西吗?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自己是解释不了宇宙的本源问题的。
相对而言,我更赞成道是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我认为道是道理原则一类的,说简单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之道指自然变化发展的规律,地之道是指治国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为人们的为人处世之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是“是自然的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是治国之道。《论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资治通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战国策》的“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是为人处世之道。《大学》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公孙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篇则是讲整个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结合。
深一点的,我把“道”理解为“信仰”。“道”有道路的含义,就像老子坚信自己的道与道路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信仰。上文说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们所相信的吗?道,只有在我们理解相信的基础上才能作用于我们自身。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先骗自己,再骗别人先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说道是信仰:一是信仰的的虚空性与道的无声无色,无形无状是同出一则的。二是道与信仰都是我们自己无形中所坚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种种解释都会作用于我们,形成信仰。
道讲完,讲德。德是什么?与道的关系老子的德是具体事物生的原理。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成为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废话,没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我们能理解到。一句话德是因为道的需要而产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时候我们所表现的一系列行为所依据的原理根据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19
《道》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22、23、24三个章是一组巧妙奇异的组合章节。
22章,老子拿古成语说事,用古语证明早于老子之前的先人们是在努力遵道贵德的;然后给出了一组圣人的行为准则;
23章,老子拿天地之间的自然现象说事,再次不厌其烦地强调着道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24章,老子将回归22章的内容,再一次竭力重复解释着、强调着22章给出的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在自然科学尚还很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古人们非常善于做一件事:观察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主线是在方方面面可以得到体现的,在深度理解大自然之后,将大自然的一些规律人文化,导引至思想学术体系里面来就是非常显著的一大特点。
当接触这些古典古籍,如果我们真的读懂了,那么一定会对古人这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佩服得五体投地。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这一段非常容易懂,用今天我们最熟悉的直白语言一句话可概括为:不要喋喋不休地那么多废话,看看自然,学习天地。
老子列举了两个千万年以来,一直没有发生变化的自然现象。
那种陡然而起的飓风,暴风,从来都不会总早刮到晚,一定是一阵或者几阵飓风一闪而过,事实上脆弱的人类也经不起飓风飙上一整天;
那种暴雨,也一定不会从早下到晚,别说一整天,现在任何城市被暴雨浇灌两个小时,一般都会形成一片汪洋的.海景,所有人都会在自媒体上发图上文地直播城市的海景壮观却又无奈的一面。
想想人类也是够脆弱的,甭管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多热闹、多high,如果飓风飙一天,如果暴雨灌一天,啥都没了。
不过也不用担心,《道德经》23章作为最古老的天气预报讲了,飓风和暴雨都不会持续一整天的。
自然现象看完了,回答前文的一个问题(不要喋喋不休地那么多废话,看看自然,学习天地),向天地学点啥?
第一次的学习是在《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学习了天地精神,天地那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不主宰,不为自己的天长地久精神。
23章算是第二次向天地学习了,学什么,两点:1、希言;2、自然。
希言:废话少一点。
自然:行为和语言自然一些,自然一些就是向道靠近一些,遵道。
于是把“希言自然”放在一起就是《道》所倡导的道的基点之一:为无为、无为而行,无为而治、无为而学……,总之就是少一点折腾,让行为更接近道一些,更有效一些,就像22章的古成语那样(我们在前文提醒过22、23、24三个章节是一个组合,依然围绕着古成语在论道,在倡导道行天下)。
”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一段话,我们要重新编辑一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重新编辑一下。
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
故从事於德者,同於德;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
失者,同於失;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
几乎不用翻译了,重新编辑之后,我们念叨几次大概就有点感觉了。
做事、行事符合道,不是背道而驰,那么就能与道保持一条线了,能在道的水平上,那么就容易悟道、得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能符合道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道、悟道、得道,那么德这玩意儿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把道搁置在一边,失于道,失于德,那么很自然地将会失于天、失于地、失于人。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莫名地丢下了道和德的论述,用八个字收了23章。
其实,老子是在讲笑话一般地嘲讽了一下世人。
唠唠叨叨讲了那么多,我们知道世人不一定会相信,这会是实际情况,甚至还会有人压根儿就不信,这也会是实际情况。
【当然,传统学术派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解释为诚信不足的人,人民是不会相信他,我不敢说这样的解释不对,我只是想说,这种解释跟23章的内容完全不吻合,老子的文章没那么跳跃的好吧。】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20
《道》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第十三章回答了我们在十二章留下的问题:那么清静寡欲地活着到底是为了图什么呢?
老子非常清楚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贵以身”,意思是以身为贵,以生命为贵;
二、“爱以身”,意思是以身为爱,以生命为爱。
清静寡欲,如此这样去珍爱我们的身体,去珍视我们的生命,因为唯有这样方才可能:为天下(为天下苍生治理一方天下);托天下(接受一方天下苍生的托付)。
由此可见,为天下&托天下需要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
能在三种情形之下,保持清静寡欲的人会非常了不起。
第一种:满世界都热热闹闹地折腾着某件可能带来巨大利益的事情,而有人却不为所动,无动于衷;
第二种:功成名遂身退,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能照顾一下自己的欲望,却依然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清静,保持了寡欲;
第三种则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就是那种得道、明道、诗书满腹的士林中人,他们能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前朝诸葛亮,后朝刘伯温都是身兼这三种情形之人,士林中杰出知识分子,以得道明道的灿烂,闪耀于帝国的青史。
这二者之所以一个占据了前朝,一个占据了后朝的历史地位,都与道息息相关。
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擅长象纬之学(就是有资格对星象作出“主星不明、将星陨落、紫微暗淡”类似这样判断的人);都能遵道而行清静寡欲;都能为无为地顺势而为,在历史上留下一株北斗星般的璀璨。
元朝晚期,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们很是不争气,争先恐后地挥舞着锄头挖掘着成吉思汗构建起来的大元帝国大厦,实在看不下去的省厅级军事干部(浙东元帅府都事——相当于省军区参谋长)刘伯温看不下去了,选择了辞职回家种种地,读读书,写写文章。
毫无疑问,在朝为官从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方面来讲,肯定比赋闲在家的一介草民要好很多,但是刘伯温却选择了隐居,选择了诗书相伴的日子。在此期间,刘伯温留下了光芒四射的著作《郁离子》,这一著作中的不少文章还动不动就出现在今天高考的试卷上。
元朝末年,各路英雄与草莽,终于纷纷揭竿而起了。诸如张士诚、方国珍、等都据地称王,元朝的灭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此时此刻,有人劝刘伯温也揭竿而起,以他刘伯温的`才智,圈一片地,称一方王,这是没有任何困难的事情,但是刘伯温冷眼看世界,丝毫不为此动心。深谙道之人懂得上善若水之道,知道“动,善时”。
终于,社会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在各路义军中崭露头角了。动,善时的刘伯温顺势而为,出山辅导朱元璋平天下。
在战争年代,身为军师的刘伯温主要功绩就是帮助朱元璋制定了规避多线作战,逐一击破的战略,当然,在具体战术方面也出谋划策不少,这个我们不展开细说了。
刘基加盟朱元璋的队伍之后提出了“先汉后周,最后伐元”的战略。
当时朱元璋政权的东面是义军张士诚所建立的周,西面是义军陈友谅的汉,北面是义军小明王韩林儿,南面则是已经反水归顺了元朝的义军陈友定所控制。
而更为要命的问题是,这些义军纷纷发现了朱元璋在悄然长大的苗头,都想要先灭了朱元璋,然后再跟元朝算账。
从实力方面来讲,最大的威胁来自张士诚和陈友谅。
朱元璋以及领们的想法,是要先取张士诚,因为张士诚力量较弱,而且处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
但是,刘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主张,他极力建议先取实力强大的陈友谅,因为夺取了陈友谅的地盘,几乎就拿下了半边天。
刘伯温认为,有了这半边天,那么解决其余义军就非常容易,然后也就有了掀翻元朝的根基与大势了,灭元只是个时间问题。
问题是,如果朱元璋在攻打陈友谅的时候,张士诚等其余义军如果称火打劫,背后来一刀怎么办呢?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给出了他的分析。
私盐贩子出身的张士诚是个商人思维,是典型的守财奴他没有陈友谅那般雄心勃勃称霸天下的想法,他没有称火打劫的魄力。
事情果然如刘伯温所分析与预料的那样,朱元璋于公元1363年,鄱阳湖之战先灭陈友谅;于公元1367年灭张士诚;于1368年攻取了元朝京师大都(北京)灭元。
从大明王朝建国的功绩来讲,武有徐达无人可及,文有刘伯温无人可比。但是在功臣分封方面,明太祖朱元璋按照公、侯、伯三个等级来封功臣,刘伯温被封为了诚意伯。
按照常规思维,老子功绩如此显著,封个公也不过分,怎么连个候都轮不到,就给了个诚意伯呢?!然后就会围绕着这一要命的欲望,不遗余力地折腾着的。
但是,刘伯温还真不是一般人,是明道高人,有静心寡欲的功底,他不仅没有在封诚意伯这个问题上纠缠,而且还刻意避开了权力中心,推辞了一些职务,基本上就是在明太祖身边做个顾问。所谓顾问,也就是有事情问问,而无权干政这类岗位。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也就是才打下元朝京师后的第四个年头,刘伯温选择了裸退,辞职回乡彻彻底底地回归了田园。在此期间,刘伯温不仅不过问政事,甚至连慕名而来求见的任何官员都一概不接见。
能将静心寡欲进行到底绝对是一种工夫!
关于刘伯温的故事我们不多扯了。
只是想要藉此说明,明道之人,可以“为天下”“寄天下”的先决条件就是静心寡欲。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毫无疑问,身为明朝道士的洪应明一定是深谙《道德经》之道的,否则万物可能写出传世奇书《菜根谭》。
《道》第十三章谈了宠辱不惊的问题。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什么叫宠辱若惊?
获宠惊喜万分;失宠惊魂不定。
为什么会宠辱若惊?
因为世人把受辱获宠、失宠,这些感觉看得比自己的身体甚至于生命还重。
如果,世人压根就没有身体、身心、生命,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宠辱若惊了!
(以上不是我的解析,是老子在《道》十三章中对宠辱若惊的解析。)
老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世人将身体、身心、生命看得珍贵一些,抱以“贵以身”“爱以身”之道,而“贵以身”“爱以身”则是为了“为天下”“托天下”。
如此这样,我们很自然地可以理解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谈的如何实现宠辱不惊。
“为天下”“托天下”所赋予生命的意义,能直接就将宠辱二字摔在了地上,碎成了渣,二者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海底。
老子认为“贵以身”“爱以身”的动机和出发点则是:为天下;托天下。剩下诸如宠辱若惊这类,可以直接视为一地鸡毛!
我又本能地想起范仲淹那篇唯美的古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我仿佛看见了范仲淹于长空一烟,皓月千里的夜色下,登上了岳阳楼,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篇21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截止到这一章为止,我们是否发现老子的《道》(道德经的简略之称,下同)前四章布局是:
第一章——论道;
第二章——谈“无为”;
第三章——进一步谈“无为”;
第四章——论道。
根据上面的分析与罗列,我们应该可以隐隐地意识到,在第五章中,老子会再度回来谈“无为”。
于第四章论道之后,老子在居然真的是在第五章中继续接着谈了无为。
不仅谈了,而且还隐藏得比较深,在第五章中,老子列举了当时生活中的两件事,借着这两件事,老子悄无声息地再一次强调了《道》这部经典的核心观点之一:无为。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的一些自然现象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夏天的阵雨。夏天的农村是非常忙碌的季节,天气的影响对当时农村的夏天的生产活动有着巨大的影响。
早稻收割后自然要晾晒,夏天温度高,日照充足,农民一般会抢时间将收割进来的稻谷晾晒干后入仓存储,作为整年度的口粮。
但是夏天的阵雨经常非常有趣,刚刚还是大晴天,一转眼一阵大风,一大片乌云,一声炸雷,雷阵雨说来就来了,然后晒谷场就像在打仗,大家纷纷忙着收稻子、防雨。更有趣的现象是:经常是村子东头疾风骤雨,村子头却阳光普照。
因为农民已经喜欢了这种夏天的娃娃脸,所以也就见怪不怪,从不曾为此责怪老天不公平,更不会因为阵雨淋湿了稻子而咒骂老天不仁不义。
天就是这样,该下雨就下雨,该刮风就刮风,该干旱就干旱,该洪涝就洪涝,从不曾偏袒任何地方,更不会关照任何人!
冬天无论多冷,该下雪了,那么老天还是会送来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让寒冷进行到底,他丝毫不考虑天下有人会因为一场大雪而冻死于户外。
夏天无论炎热,日照继续猛烈进行,他从不曾顾及天下有人会中暑死亡于户外的高温环境。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老天只按自然规律办事;无所谓仁或不仁。
在老子看来:老天只是遵循着道来办事;无所谓仁或不仁。
这就是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谈及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刍狗:古代祭祀的时候,用草扎成的狗,祭祀之前大家都对其毕恭毕敬,虔诚得不得了,祭祀完了之后,这货就成为了垃圾,随风飘,满地是。
老子在拿“刍狗”现象说明一点:天地无所谓仁或者不仁,天地待万物都像世人待祭祀完毕之后的刍狗一般。不去管它,也不去占有它,顺其自然之道而行之。
世人在虔诚万分地扎出一只只的刍狗,只是为了祭祀用,祭祀之后,世人不认为哪一只刍狗是我的,哪一只刍狗是他的,那么能说世人对刍狗不仁吗?莫不是要把这些祭祀完毕之后的刍狗都收集起来,当柴火烧了才算是仁?
让事物顺着自然之道而行,不背道而驰,这不正是老子一再强调的无为吗。所以,得道明道的圣人,也无所谓仁或不仁,他们只是善于做一件事:无为,让百姓顺气自然地生活、顺气自然地发展生产与家庭、顺其自然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老子讲的第二件事:关于风箱(橐tuó龠yuè:风箱)的故事。
风箱,这玩意儿80后、70后一定见过,60后一定非常熟悉。就是小镇街角那个铁匠铺里头,使劲捣鼓一下就能使炉火更加旺盛的东西。
老子不仅是圣人,更是一个思想者、哲学家,他总能透过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东西,洞悉一切深度隐藏的道。
老子认为风箱有三大特点:
其一、风箱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当然还有无处不在的空气;
其二、风箱里面的空气是永远也用不完,永不枯竭的;
其三、风箱这玩意儿是越捣鼓,风就越多,风量就越大。
老子其实想说的只有一点:天地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风箱,好多事,你最好别捣鼓,越捣鼓越多,越多越糟糕,越糟糕越难以治理;反过头来讲,你如果不去捣鼓这个风箱,那么那些风依然还是存在的,并不会消失,但是风不会扎堆一起出来,那么天下自然就宁静了。
无需继续解释了!
还是那两个字:无为。
【读《道德经》第八章有感】相关文章: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01-22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04-07
童年第八章读后感10-19
《道德经》读书心得09-22
《道德经》读书心得12-14
道德经读书心得02-16
读道德经的心得体会范文04-18
道德经读后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