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有感
读《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有感
马双凤
作者简介:
蔡宏圣 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长三角基础教育小学数学学科专家。长期耕耘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和谐数学”的学术主张鲜明,“深刻、新颖、灵动”的教学风格显著。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后写成的书,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十分鲜明,教学案例情境化、现场感很强,真实、自然、鲜活。是一位数学史的关注者和学习者对历史深情的回望,充满温情和敬意;从历史出发,观照现在,将现实和数学史相联结,充满深沉的思考;前瞻未来,对小学数学教育充满着美好的想象。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1、体现知识之谐。数学史告诉我们,任何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思想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其自然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史为鉴,方能确保课堂上每一种新知识的产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2、获取探究之乐。数学史蕴含着丰富多彩的问题、思想及方法,我们可以借鉴数学史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取成功的体验。3、展示文化之魅。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时,课堂上恢复了人的元素,学生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认识了丢番图和韦达;在学习圆面积公式时认识了开普勒;在学习小数时,知道了分数的故事等等。从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我们看到数学文化所营造的不一样的课堂。4、彰显德育之效。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家似乎是班级里一名“额外”的学生,而每一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成了数学家。跨越时空的交流,让学生亲近数学,热爱数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精 彩 分 享
该书分10个篇幅:一、在历史中甄别儿童的学习障碍;二、让历史来言“教什么”;三、以史为鉴捕捉知识的核心价值;四、历史的方向就是教学努力的方向;五、读史犹如拼图;六、数学史的链接、再现与融入;七、课堂中的历史只能是经典的那几步;八、懂历史,才更懂定义是多么苍白;九、争论,在历史前面都会噤声;十、有些为什么只能由历史来回答。
1、关于概念与思维。数学教师不是数学家,教学中不用创造概念,但要创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于概念来说,定义是重要的。但对概念的学习来说,概念的意义比概念的定义更为重要。学习关键概念,本质上就是改造人——重组他的经验世界,拓宽他的认知疆域,提升他的数学思维。在原本两个不相干的概念、定理、公式间揭示新的联系,一定是因为有了新的数学概念、新的数学方法、新的数学认识。
2、关于数学教师与数学史。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读数学史,不是为了教数学史,而是为了教数学。为了教学的数学史研读,是立足于现实中的“人”而去关注历史中的“人”。读史不能只满足于显性的史料,寻找“人类曾经有怎样的数学”;更要挖掘历史演进中的隐性脉络,思考“人类又是如何递进做数学的”。为了教学的数学史研读,不仅仅是简单地寻找并拿来,还要基于多个历史碎片、基于多元理论进行融会贯通。
3、知识与方法。原理性知识上不能错,规则性知识上没有错可言。对数学来说,机械、一般的方法比个别特殊的方法更有价值;对儿童来说,他们自己琢磨出的个性化的办法,才是更有潜能的办法。不要把历史选择的结果直接给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来选择。不要否决和杜绝学生试着走其他的路,而是让他们走一点歧路后再慢慢地醒悟。
数学史彰显着数学的文化魅力,思辨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潜心研究。“研究源于阅读,收于实践。”截取文中观点,供阅读后继续琢磨。
【读《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有感】相关文章:
《数学史》读后感04-02
数学史读后感07-04
《数学史》读后感05-01
《数学史》读后感(精选23篇)04-28
数学史读后感4篇02-24
数学史读后感(4篇)02-24
《数学史》读后感(通用26篇)04-26
数学史读后感(通用18篇)04-15
小学课堂数学教学反思04-21
数学教案例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