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
曹海鸥 兰衍局名师工作室
作者简介:
张奠宙,浙江奉化人,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研究生班。1986年任教授。1995年获全国教师奖(曾宪梓奖)一等奖。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的院士成员。1995年至1998年,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现任教育部师范司高师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高中数学课程国家标准》研制组组长。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等一流数学杂志发表算子谱论的论文,有《算子组的联合谱》专著,并有一批论文(英文)在《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等杂志发表。在教学之余,从事现代数学史研究。著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数学方法论稿》《20世纪数学史话》等著作。
于波,西南大学教授,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部主人,从事数学教育、基础教育教学和研究。近五年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叫续页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内容简介:
《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共有四篇十五章,本书反思中国大陆数学教育走过的道路,以实事求是和兼容并包的态度,审视实践,并做了一些理论分析。
第一部分是综述,力求从总体上认识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为自立于世界数学教育之林树立民族自信。为此,需要阐述中华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以及今日数学教育的百年历史形成。
第二部分,阐述中国数学教育兼容并包的基本理念。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种数学教育理论,坚持独立思考,厘清一些基本关系。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基础与创新、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思维过程中的熟练和理解、数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关系。
第三部分,列举中国数学教育的6个特征:导入教学,尝试教学,师班互动,变式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以及从"双基"到"四基"的教学特色。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6个特征,既和国际上的先进数学教育学说相衔接,又体现了本土化的创新。
最后,则是对中国数学教育未来的一些思考。改革依然是主旋律。挥之不去的应试教育,长期缺位的数学英才教育,缺乏活力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未来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时代课题。在改革过程中,要尊重群众的创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自觉自信的态度,兼容并包,扬长补短,潜心研究,取得对数学教育学科的规律性认识。
精彩内容
1、"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出现了"现代启蒙",破除了认为中国文明是世界最高最好的文明的迷信,从而转向学习西方文明。但它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迷信:即认为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月亮圆,中国文明传统必须全盘彻底地否定。正是这种现代中国迷信,使得现代中国人常常不自觉地用"西方的理智"来思考。这是当今中国思想界的一种声音,在教育上也是同样的情形。我们总会看到有一些学者,一味地到国际数学教育超市里去"采购"一些舶来品进行炫耀,借以批判国人,把自己说得一钱不值。这种"以洋非中",自我贬损的做法,已经不是"谦虚",而是怯懦。
2、兼容并包,不走极端,把国际上的各种优秀教育理念,综合地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正是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指导思想。
3、英国最好的和立学校 St Paul’s学校的 Martin Stephen博士,刚刚花了18个月周游世界以寻找不同于本土的教育体系,包括远东的教育体系。他说,"在新加坡,教师的数学教学,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充满智慧的。他们达到了我们想要达到的结果,但当你考察他们如何做到的时候,你会发现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他们所用的一切,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其实都使用过。在那里,我看到了优秀教师使用传统的方法,包括记忆背诵,而这些在今天的英国教室中是看不到的。
4、中国数学教育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必说中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率拔头筹,就是在严格的国际数学测试中,中国学生的成绩也总是领先。1989年的IAEP国际测试,中国大陆13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以80分的成绩位居第一,领先于第二位的韩国学生和中国台湾学生的72分。2010年,国际PISA测试,中国上海学生的数学成绩又居于第一位。事实上,中国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总是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5、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的。但是,十年过去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不仅没有散去,反面变本加厉。以素质教育的外衣包装应试教育,高调宣称学生能否发奋学习,在考试中获得加分,就是素质提高的表现。考入名牌大学,就是对学生素质的肯定。这样一来,应试教育正戏剧性地朝着合法化的方向演变。这一现象,反过来又是对课程改革的重大挑战。评价体系、考试制度不改革,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就不能真正实现,第一线的教师大多认为,评价改革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6、建构主义毕意只是一种认识论。认识论研究只关注如何认识事物,怎么认识深刻就怎么去做,却不管认识的速度和效率。但是教学过程不能等同于认识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实行的班级集体认识活动。数学课程的目标,是要把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在短短的十来年中让学生学习并能理解和掌握,这需要很高的教学效率。但是,建构主义教学任凭学生的兴趣,自由摸索,根本不谈认识效率。教学实践表明:没有效率的教学是走不远的。这也正是广大教师不全盘接受建构主义教育观的主因。总之,对于建构主义学说,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却必须拒绝一些极端的、唯心的成分,使其真正有助于我国的教育改革。
7、自主和自由,都是美好的字眼。但是,在追求美好教育的今天,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自主"未必能真正给儿童幸福。黑格尔曾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作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任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
看不清边界的自由只是虚妄的概念,真正的自由则暗含了秩序与文明。当今天的教育家不断地提到"自主学习",为这个熠熠生辉的理念而呼喊时,我们有必要先静下心来读懂它的内涵。因为个人的欲望并不总是正确的,文明意义下的自主向来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需要一定的秩序和纪律才可以驾驭的。
8、具体经验不能自动导致概括和概念性理解。强调学生的数学直观理解,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抽象概括和符号使用能力为代价。中国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比美国学生更多使用符号表征,极少使用言辞或图示的表征。中国数学教育改革,应当在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的同时,适度增加直观的理解。直观的数学理解比较不容易遗忘。
读后感悟:
这本书在书架上已经躺了几个月了,其实上个月选书的时候,差点临幸它。只是当时随意翻了一下,感觉都是理论,有点枯燥,所以又放回去了。然而,这次当我深入细读,发现它是一本值得一线教师、身为孩子的家长,甚至,一些崇洋媚外的社会人士细细品读。这本书站在高度的视角上,审视、对比、分析中国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从历史的角度,客观评价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实践价值。指出兼容并包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
6月中旬,英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回到基础"的小学数学课程方案,该方案将重新强调背诵九九表、心算、计算分数、甚至机械的学习方式。这就是说,大部分40岁以上的英国人将会看到他们孩提时代的训练方式将重新回到当今的教室之中。英国的部长和教育工作者罕见地一致认为,"要向东方看齐。"英国的数学教育经过不断的改革、实践、改革,最后重新拾起了我们近几年所一直想要摒弃的所谓"死记硬背"."悦读"当然好,苦读也少不了。正如范良火所说,压力太大固然不好,但有一点压力也没什么不好。欧美国家的孩子就缺乏一些必要的压力。书中提供的实验数据说明中国学生更擅长于使用一般的、符号的方法解决问题。中国学生的这种符号化数学能力得益于他们具有较强的算术和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者指出:优质教育=坚实基础+发展创新。我们反对"在花岗石基础上盖茅草屋",也反对"在沙滩上盖高楼大厦".中国数学教学要避免枯燥,但是也不怕枯燥。因为我们知道,坚实的基础是创新的前提!
【读《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有感】相关文章:
切实"削文山""填会海"转变文风会风08-27
"Hello Kitty猫"吸管杯03-27
秋季学期 新生"入学前教育"工作总结05-19
坚持"五有"力求"五更"扎实推进办公室工作全面提质08-27
"文明餐桌, 光盘行动"倡议书05-17
武术协会 武术"五进"活动方案05-25
【读《访"虎"》有感】以人为镜 方知得失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