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电影《廊桥遗梦》观后感
人生悲苦我们何时幸福
--观《廊桥遗梦》有感
文:章彤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大雨滂沱的十字路口,湿发狼狈地覆盖在罗伯特的头顶,他的眼神里满是乞求,车子里的弗朗西斯卡坐在丈夫身旁,内心波涛汹涌,但是至口边只能变成无声呜咽,纵然此刻的悲伤铺天盖地,但却只有两个人能感受到。她也想为自己的爱情,为自己的人生活一次,但是随着车子缓缓发动离去。过往激情霎时烟消云散,生活重归于劳作与洒扫的平凡。漫天大雨中一段激情成为过往。“这么肯定的事一生只有一次”,一次之后,继续生活的悲苦。
一、
爱情往往为世人赞颂,但爱情本来就是非理性因素,在带给人们甜蜜的同时伴随着破坏因素。弗朗西斯卡与丈夫的婚姻早就就没有爱情,他们更像是“合伙人”的关系。从前的婚姻还能装出表面的平静,可是当爱情发生,一切的假象都要被打破了。弗朗西斯卡内心躁动的情欲,少女时期对爱情梦幻般的向往,全都重现心头,但是那又如何,婚姻的枷锁注定了弗朗西斯卡无法为爱出走,人们对于婚外情的非议也令她无法忍受,虽然弗朗西斯卡与丈夫之间并没有爱情,但多年的陪伴,以及共同养育的儿女,却都是确确实实的感情和责任,都令她难以真正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电影的镜头缓慢,讲述的似乎是一个情节简单安静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相遇,他们相爱,他们分开,他们终生未见。
但细细品味,故事的发生,却是一切因缘巧合的造就,不早不晚,一切都刚好发生。丈夫和孩子正好离家四天,留给她一堆未做完的家务和一个自由的家。罗伯特正好就在此时出现了,她正好坐在门外向远处张望,他正好停下车向她问路,一切多么的巧合!
和他相遇的时候,乡间的风正和煦,天空湛蓝平静。庄稼油绿,空气微熏,漂亮的白色木屋在阳光中慵懒而安宁。恬淡安逸的美国田园生活让人禁不住停下脚步欣赏。
罗伯特出现了,他是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身上带着和这个偏僻小镇上的人们完全不同的特质。他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言语幽默,举止绅士。完全不同于小镇上保守而又古板的人群。
虽然已不再年轻,但泛出银灰色的头发和坚定的眼神更增加了他的魅力,因为常年奔走,他身形如猎豹矫健,身材高挑。他停车问路,衣着整洁,口吻彬彬有礼,态度优雅柔和。他对一个中年农妇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这更让她感到开心甚至变得羞涩,为他指路的时候,她甚至表现出了一点腼腆和娇憨,这样的感觉,在平时的生活里,是不曾有的。
他载着她去廊桥采风,他在廊桥下工作,弗朗西斯卡则站在廊桥上偷看。不小心被发现了,她连忙转过身子,拍了拍脸颊。并企图用一瓶汽水解下脸上的羞红与心中的燥热。
罗伯特从桥下摘来几朵野花,送给她。弗朗西斯卡心血来潮捉弄罗伯特说这些花有毒,罗伯特立刻扔掉,就像一个刚接触爱情的单纯的年轻人。弗朗西斯卡在“廊桥”上闲逛,罗伯特突然出现给她拍照片,弗朗西斯卡那娇羞那欣喜的表情,好像让她回到了少女时代。
最重要的是,罗伯特懂她。她会请他喝茶,他调了她每天早上最爱听的那个台。他们顺其自然的聊天,弗朗西斯卡与丈夫结婚数许年,育有一子一女,却早已不会有这样的机会静下来谈谈心。一个能够看懂你,理解你,不需要费力便能明白你的男人对女人来讲,实在是致命的吸引。
他在她屋下的水井旁擦身,她在楼上,透过窗帘,看见裸着上身的他。他不再年轻的身材还依稀能见昔日的健硕。她开始感到心绪不安。他帮她做晚饭,他们一起吃晚饭,他开始讲笑话,两个人都很开心。他们散步在月光下,两个人居然都爱叶慈的诗。志同道合,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夜色降临,弗朗西斯卡对罗伯特激荡起了难以名状的感情,终于,她下定决心驱车前往罗斯曼特桥,将一张纸条订在了桥头,“当白蛾子张开翅膀时”。
第二天,工作了一天的罗伯特终于发现了纸条。他接受了弗朗西斯卡的邀请,两人在桥边一起工作,拍照。夜色再次降临,两人回到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进晚餐,在轻柔的音乐舞曲中,两人情不自禁地相拥共舞,最后一起走进了卧室。
共舞,呢喃,交心,然后决定告别。
二、
把这部电影简单的看作是一部“美化婚外情”的电影是肤浅的,(www.fwsir.com)把它看作是一部使人们回归家庭的电影也是不正确的。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在女权上升的视角下,表达的女性在个人幸福与家庭责任和道德枷锁之间的挣扎。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女权主义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女性主义意识空前高涨,艺术作品中对于女性的关注也更加深入起来。西方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在男权主义社会的社会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往往单一而扁平充满了不真实,要么温驯如天使,要么残忍如巫女,这些女性形象没有自己内在的灵魂,只是服务于男权社会的对于女性的需要。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刻画了一个挣扎在家庭和个人幸福之间的有思想的女性形象。
《廊桥遗梦》中弗朗西斯卡没有传统作品中的美貌,她已是中年,身材略微臃肿,穿着半旧的棉布裙,每天操劳在丈夫和孩子之间。一方面,她认真地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的责任,每日勤勤恳恳,朴素无华;一方面,她的内心又不满足于现在平淡的家庭主妇生活,她喜欢读叶慈的诗歌,喜欢音乐,家庭主妇的生活也没有让她内心少女的烂漫情怀消逝。
《廊桥遗梦》小说的作者沃勒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弗朗西斯卡的原型来自很多女人。那些因为漫长的婚姻而失去了爱的美丽与哀愁的女人。怀着少女的梦想,却未能找到翩然而至的骑士。于是只能囿于厨房之间。美国燥热闭塞的乡间,那里的人们不懂诗歌,更不懂浪漫,他们都和弗朗西斯卡的丈夫一样,平凡地无趣,把生活过成了一潭死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生命似乎在变成了重复的圆圈,每天的生活单调反复,见到的都是一样无趣的人,聊天的内容都是一样无聊的柴米油盐,早上起来到晚上入睡,做的是差不多的农活和家务。斑驳的生活找不到任何的美感,没有爱情,没有烛光晚餐,放眼望去是每年都一样的庄稼,每年都一样燥热的空气。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甚至不会有一点新鲜事发生,让人无聊到绝望。
电影中的弗朗西斯卡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长大,有着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她嫁给她的丈夫,或许是为了当年的爱情,或许是为了追逐心中的“美国梦”。可当她随着丈夫扎根在这个偏僻的美国乡村,这里的生活平静到无聊,曾经年轻的丈夫也变成了一个无趣,不懂自己的中年男人。岁月如死水一般日复一日,小镇僻远,生活平静。
半旧的连衣裙,日益发福的身体,都和曾经那份少女的浪漫越来越远。没有餐厅中烛光交融翩翩起舞,没有体贴入微浪漫多情的丈夫,每天困于家庭,为丈夫和孩子们洗衣做饭,日复一日,生活枯燥,生命的玫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最重要的是,弗朗西斯卡无法在身边找到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可以忍受生活的单调,可以忍受青春的消逝,但是最无法忍受的就是身边没有一个懂得自己的人,没有一个真正能和自己交流的人。影片中,弗朗西斯卡在喜欢的音乐中准备好家人的早餐,当家人聚到一起的时候女儿却无意地将收音机中播放音乐的电台进行调换,弗朗西斯卡肯定是不想的,但是面对着深爱的家人,她只能欲言又止。
在这种缺乏激情以及每天重复性的生活下弗朗西斯卡的浪漫情怀似乎已经荡然无存,但其实她的浪漫情怀并没有随着生命的萎缩而消逝,只是被她深埋在了心中,影片中在操持家务的闲暇,弗朗西斯卡总是喜欢坐在家里的门廊前向远方张望,她在看什么?大概就是希望看到一个罗伯特一样完全不同于现在生活的人打破这份死水一般的生活。还有一个镜头,深夜,弗朗西斯卡读叶芝的浪漫情诗。她隐约听见异响,跑到院子里,发觉无人。走廊上晚风惬意,她情不自禁敞开衣襟,让晚风吹拂自己的身体。这些镜头都表现出弗朗西斯卡内心的隐秘的情欲和和对浪漫生活的渴求。
就在这个时候,罗伯特出现了。带着弗朗西斯卡对于爱情的所有想象。看似巧合,但这段爱情,在罗伯特停下车子问路的时候,它的发生就已经注定了。
他们之间互相懂得,就像两个旅人终于相遇于茫茫沙漠,爱情可能开始于外貌,财富,地位,但如果两人不能交流,就只能结束。
三、
这段爱情如果两位主角的年龄双双减少几十岁,大概又是一段被大家赞颂的良缘,只可惜悲苦的前提一致存在,注定了这段爱情不能拥有一个好的结局,弗朗西斯卡是一个有家室的女人,她有丈夫,有孩子,这就意味着,她需要承担一段婚姻中女性应该承担的责任。
婚姻是由两个人一起生活而组成的合法结合或契约。婚姻动机不只是在于满足性需求,还有更复杂的动机。作为一段契约关系,婚姻要求的是人的责任并且舍弃掉自身的部分自由。这部分自由当然包括再次追求爱情的权利。
如果弗朗西斯卡真的抛弃了家庭追求了自己的爱情,那她就是公然违背的这段契约关系。带给她的是无限内疚和舆论上社会的指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回归家庭,但主流价值观就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吗?回归家庭的同时,人也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所以弗朗西斯卡在受够枯萎无聊的生命后追求自己的幸福又又何不可呢?
按照伦理学的划分,幸福有利己幸福与利他幸福之分,利己幸福是对一生有重大意义的利己需要,欲望,目的得到现实的快乐;利他幸福就是利他目的得到的幸福,也就是对一生具有利他目的得到的实现的幸福。
弗朗西斯卡跟随罗伯特离开,追求自己的自由,既是利己幸福,但是就会让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失去妻子和母亲,蒙受羞耻,自己也陷入舆论的指责;留在家庭,照顾好丈夫和孩子,即是利他幸福,但如果这样做,自己的后半生又将陷入无止境的枯萎。弗朗西斯卡想要追求爱情,但是婚姻的枷锁已经套在了身上,想舍弃,又谈何容易?
而且除了家庭的责任,片中还描写了社会对女性出轨的态度,这又给弗朗西斯卡增加了一层到的上的枷锁。男权社会中,人们对女性的定位更倾向于“贤妻良母”,人们希望女人投身家庭,为家庭奉献一生,做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但是女性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女性不一定只能娴雅贤惠,宜其室家。女性也可以为爱情热烈,也可以不矜持,不温柔,也可以追求自己的自由。
电影中描写了弗朗西斯卡在镇子上的小餐馆议论出轨的女人,但是当她走出餐馆,却看见女人坐在车子里哭泣。弗朗西斯卡或许想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却难以承受社会的压力,社会的职责,不仅会落在她身上,更会降到她的丈夫和孩子身上,就算是自己的决定承受,但是也难以忍心让无辜的丈夫和孩子一起承受这份羞辱。
种种考量之下,弗朗西斯卡终于放弃了和罗伯特的私奔的想法。于是就出现了影片最后,漫天大雨之中,弗朗西斯卡在丈夫身旁无声啜泣,望着远去的罗伯特,她舍弃的不仅是一个人,一段四天的感情,更是后来半生的幸福。此后,再也不会有人和她在迷蒙的月色下聊叶芝的诗作,再也不会有人为她拍少女般娇羞的照片。
弗朗西斯卡选择回归家庭,剩下的生命只剩下了丈夫和孩子,花落闲潭,一汪死水再也无人打破。此后的余生,自能活在对过去的思念中,记忆里的脸再也没能看见。为家庭献出了一生的弗朗西斯卡在死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追求,两个人永远在廊桥下相依偎。
【电影《廊桥遗梦》观后感】相关文章:
廊桥遗梦的经典台词11-13
廊桥遗梦观后感08-23
《廊桥遗梦》观后感08-24
廊桥遗梦观后感11-14
电影的观后感08-01
电影观后感08-24
电影观后感11-06
廊桥遗梦读后感04-25
《廊桥遗梦》读后感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