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公共政策学》学习心得
《公共政策学》学习心得
原创: 肖光军
如何将意图变为政策?
问题界定,标准设立,方案搜寻,结果预测,方案选择,政策执行与监测,结果评估和政策变迁。
一、问题界定
1.认识到一种状况。
2.为什么这种状况是一个问题?
3.这种状况的范围、性质、变化是?
4.实现什么目标算是解决了该问题?
5.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吗?
6.这个状况的决策者、执行者、受益者、受害者等是谁?
7.谁会支持解决这个问题?
8.在问题和解决方法上有哪些不同观点?
9.什么样的解决方法是可以接受的?
10.寻找问题表现的现实依据。
11.这是一个正确的问题吗?还是一个更深刻问题的表现?
12.有没有不触及这个问题却能实现/维护那个价值的方法?
13.能通过改变价值、不改变状况来消除问题吗?
14.进行分析有什么限制吗?
注意:人往往容易“针对错误的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所以要时刻关注问题的主观性、系统性、动态性,关注问题的有无、虚实、表里、关联、变化;有了备选方案之后要重新界定问题一次;注意“结构不良问题”——它不存在一个“最优解决方案”,只有不同的偏好方案。
二、标准设立
1. 认识价值,价值共识,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
2. 用可行性约束明确价值观。
3. 价值的组合与冲突。
4. 目标搜寻。
5. 根据相关专业知识确立指标。
6. 进一步细化为可操作的绩效标准。
注意:包括目标、指标、绩效标准三个层次。
不能将目标看成现成的、不言自明的东西,要考虑到其背后的价值、利害、轻重缓急的冲突,特别是利害因素中要假设决策者与其他理性人一样也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如为争取选民支持,会倾向于迎合选民而非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政策,或是将目标说的含糊不清来减少对自己的限制。
目标搜寻时,首先寻找单一目标,若不成功则向上寻找更普遍的目标。还无法达成共识,则采取最优化(进行目标交易或按偏好顺序排列取舍、将次要目标的最低限度变为工作要求)方案或“满意”途径(确定各方面“足够好”的标准,再寻找一个满足它的方案)。
三、备选方案搜寻
1. 搜寻。
2. 创造。(以上两个步骤的方案均有以下来源:专家权威、具有洞察力的当事人、技术与方法、科学理论、参与者的动机目标、相似案例、触类旁通、伦理体系等)
3. 初步检验与评估、保留个位数的方案。
4. 重新定义问题。
注意:不要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不要急于批判别人的意见,避免过早锁定问题定义,避免过早形成偏好,防止未经评估而排出备选方案,注意在条件变化时重新考虑之前被排除的方案。
四、未来预测
1. 预测现有政策的结果。
2. 预测政策可能的变化。
3. 预测各新政策的结果。
4. 预测政治参与者的行为。
五、方案选择
1. 技术可行性比较。
2. 经济可行性比较。
3. 政治可行性比较。
4. 行政可行性比较。
注意:技术可行性就是对当前物质条件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进行考量来回答这个方案将造成什么后果,能否或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目标;因此在这个比较当中要把目标之外的后果考虑进去。
经济可行性一般有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能分析、风险——效能分析等方法。
政治可行性既可接受性、道德性、好评性、合法性、公正性。
行政可行性就是贯彻落实能力,它受权威、制度承诺、执行人员能力、目标群体支持、财政资源、任务冲突等因素影响。
注意:不要故意将自己的偏好方案与明显较差的方案放在一起比较。确保各个方案具有互斥性。留下3-7个比较后的方案用于最终决策。
方案决策:这就不是我一个人说的算了。
六、政策执行与监测
1. 分析可能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2. 选取政策工具。
3. 政策监测:监察、审计、核算、分析解释
注意: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有三大类,一是问题的特性,如问题性质,客体的多样性,客体的人数,客体行为需要的调试量。二是政策本身的因素,如政策正确性,具体明确程度,经费、人类、信息、权威等资源的充足与否,安排执行机关与人员。三是政策外的因素,如目标团体的服从,执行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态度,执行机关的特性,机关组织间(上下、横向、干群)的沟通与协调,政策监督,政策环境。
七、政策评估
1. 确定评估对象。
2. 制定评估方案。
3. 挑选和培训人员。
4. 全面收集信息。
5. 综合分析信息。
6. 运用方法得出结论。
7. 撰写评估报告
注意:区分政策输出和政策效果,前者是政府做了什么,常表现为统计数字,后者才是这些做法产生的实际效果。要把政策目标外的影响全面考虑进去。
难点在于:目标的不确定性,效果的不确定性,政策后果的重叠,因果关系不确定,信息和经费缺乏,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触。
PS:个人建议成立政策评估部门行使监督职能,与纪委监委一般的“管人”区分开,专司“管事”。可独立设置为一级部门,也可以作为纪委监委的二级部门存在。
八、政策变迁
三个内容:政策调整、政策终结、政策变化。
政策调整和政策终结的障碍:心理抵触,机构的持久性,行政机关的联盟,利益集团的阻碍,法律程序的复杂性,社会舆论的压力,高昂的成本。
【《公共政策学》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困境及改革对策08-08
公共政策分析报告(精选5篇)06-10
案析公共政策的适用问题08-12
“学标杆”学习心得04-24
脉学班学习心得08-15
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06-07
案析公共政策的适用问题/叶文炳08-05
学思践悟学习心得07-17
“学、树、保、促”学习心得08-15
学三心促发展学习心得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