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跨文化交际学》有感
读《跨文化交际学》有感
曾琪 赣师大汉教荟萃
作为一名汉教学生,对于汉教方面的专业知识着实不甚了解,故百般挑选纠结之下,选择了被称为"跨文化交际学入门书籍"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在我们现有的课程中,概论二字一看就觉得十分枯燥乏味,是我们期末考时难啃的老大难,但是这本书却出乎意外的容易理解,200来页的书畅读下来获益良多,对专业的认识着实增加了不少。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用专业术语来说,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这在我们大二上学期的对外汉语课程中已经学习过,而在这本书中,提法更加通俗易懂了:我国外交部长与外国领导人谈判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同样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即使我们不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仍然可能在从事跨文化交际。
例如,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自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我们作为读者和观众与小说的作者、电影电视的导演和演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理解外国小说、电影电视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还列举了郑和下西洋的例子等。
第一部分的小结中指出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近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
对于跨文化交际存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每个人在文化。上都是独特的,因此,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这种观点提醒我们应该避免空泛的比较,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首先把眼光集中于国别研究,集中于一个国家中的主流文化的研究。
而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有了变化:两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组织或是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是跨文化交际,而同一个国家的两个不同地区的文化的交流并不是跨文化交际。
春天清新绿叶分割线
因为我认为既然是"‘跨’文化",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应该是很大的,有非常不样的文化来源和文化背景,有不一样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形成了两种很不一样的文化内涵。
比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幼发拉底河孕育的文化、黄河孕育的文化都是各有各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了人们的需求,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地球村"的需求。
有些学者就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应该也包括地区、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由此,我有了新的认识,从早餐说起,江西人酷爱吃米粉,早餐有腌粉拌粉炒粉等等形式,一碗腌粉加个荷包蛋,是我中学早餐的标配回忆。
不过我虽然是个江西人,但是算是在福建长大的,福建人的早餐以面线糊居多,面线糊加醋肉配油条也是一绝。说起油条,就想起刚到赣州上大学的时候,室友是赣州本地人,一起去吃早餐,她们极力推荐豆浆配油条,我当时的内心其实是无比奇异的,豆浆这种甜的物种也可以和油条这种油炸咸类食品搭配?面线糊才是绝配吧。
果不其然,豆浆配油条还是无法撼动我心中面线糊加油条的地位,有一次在食堂与同学谈起此事时正好旁边坐的就是一位福建的女生,她也一脸激动地表示无法理解豆浆配油条的这种奇异的搭配,面线糊与油条才是正宫。
虽然都是南方人,就在隔壁省,但是口味也是大不相同,正如福建人喜欢吃海鲜不吃辣与地处沿海地区有直接联系,江西人是吃辣吃生辣吃纯辣。而由于江西人口大量迁移至福建务工,福建的大街小巷江西菜馆赣菜已经遍地生花,福建人的口味已经由滴辣不沾到现在的无辣不欢,也是跨文化交际的结果。
在跨文化研究这个角度上,我赞成笔者的观点:"作跨国、跨种族、跨民族研究不仅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包括的内容,而且应该是放在首位的。至于地区、阶级、阶层、职业、性别、年龄等不同层次的差异也应该给予关注。至于个人之间的差异也只是在我们把他们当作群体的代表时才有意义。"
由此,我认识到: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交际、国与国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但是,为避免空泛,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应该首先把眼光集中于国别研究,集中于一个国家中的主流文化的研究,其次才注意它的亚文化和地区文化。
还有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跨文化交际这条路还很新,正如我们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一般,前行者踏开的路或许不是那么好走,但是唯有我们这些后来者前赴后继,这条路才能越走越宽敞。
【读《跨文化交际学》有感】相关文章: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08-08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08-18
在初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渗透刍谈08-03
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08-11
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08-05
透过交际法看功能主义语言学的贡献08-18
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论文07-16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