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社工干预服务学习心得
社工干预服务学习心得
原创: 王庆宣 贵阳南明启明社工服务社
儿童,是启明最主要服务对象;
游戏,是儿童生命的主要元素;
如何更好的将游戏运用于儿童服务中,则是王社工本月学习的主要内容!
社工干预旨在解决问题or关怀生命
在我实践的记忆中,在案主的反馈中,社工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的。带着这个服务目标,在干预案主问题的过程中,作为社工的我们按照既定的收集资料的模式访谈案主,收集有用信息,以方便解决问题。因此,在收集资料时我们总是着急去收集信息,而忽略案主的感受,忽略案主问题背后的需要,总是很着急的想要证明自己能帮助案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问题时便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这是我在实践服务中的常态,尽管我知道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增强案主的能力,促进案主的发展。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常常忽略掉这一点,忙于解决问题。最后,就会发现案主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没有止境。案主就变成问题的案主,社工也变成问题社工。
叶锦成老师的培训是一把利剑,直接戳到心窝,让自己更多的看见自己的过去,看见在服务实践中的自己。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醒,提醒社工不要忘记自己做的是人的工作。服务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增强案主的能力,促进案主的发展。因此,在个案介入的过程中,社工不要太急于收集信息,了解案主事件发展的经过,着急于案主问题的解决。而是要去感受案主当时的情绪状态,感受案主当下的需要,感受案主的内在世界,与案主一起,代入案主的世界,与案主形成情感联结,让这种联结带出案主的经历、矛盾和无奈。带出案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形成联动,促进案主的改变。
服务视角的转变,让社工更明白自己做的是人的工作。因此,我们主要的不是运用技巧带动案主的改变。最重要的是,用爱、用尊重、用期待与希望以及信任,去真正的关怀案主的生命历程,去聆听案主,去顿悟案主,去感受案主。
伤害&创伤
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认真去了解过伤害与创伤,也从来没有觉得创伤真的能给人带来多大的影响,我想那是因为我没有清楚的认识创伤。我们生活的回避,生活中的退行、退缩,情感失控、敏感自卫和攻击、发展性拖延以及依赖与依恋都是日积月累的伤害形成创伤造成的。伤害是一次或者两次,是表层的;创伤是由日积月累的伤害带来的,是深层的,而且创伤的根源不在于创伤本身,而在于创伤过程中的经历,在于创伤者身边相关的人和事的发展。所以,创伤有不同层次的,创伤是许多创伤叠加而成的,不同层次的创伤相互关联,形成了创伤的复杂性。
因此,在社工干预创伤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次次的去挖掘案主的创伤,而是一步步削减其创伤,引导案主重新建立信任、爱、希望和期待,让新东西走进案主的生命里,旧的东西自然就会走出来。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的部分多,阳的部分就少,此消彼长。人的经历也是有限的,当你把主要经历放在积极需要的一面,问题一面的关注自然会减少。关注现在越多,过去就越少,而往往绊住我们的是过去。所以,社工干预是让案主重建自己的生命历程,重新认识自己,但不是挖掘过去,而是通过正面的体验和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来过好现在的生活。
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是在社工干预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它是指主体与任何客体互动的形式,通过这种互动主体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充分体验到主体性;能感受到互动,关系得到提升,技能得到提升,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主体还能得到放松,并且能充分表达自己。这是个自愈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某种互动使主体得到改善的过程。
在开展服务实践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与案主关系的建立,任何社工的干预都要建立在此基础上。而社工在干预的过程中面对的案主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案主来求助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及需要,有的案主不愿意说出来,有的案主想说说不出来。针对以上各种各样的案主,作为社工想要与案主建立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面谈只是一种方式,其中游戏也是一种方式。这里指的游戏是跟案主相关的任何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主体是案主,而客体则多种多样。因此,游戏的种类也多种多样,要根据案主的特质选择不同的游戏以引导案主的成长和改变。尤其是在儿童社会工作干预中或者受过重大创伤的案主干预中,游戏治疗无疑是很好的方式。通过玩游戏案主的主体性得到很大发挥,让案主感受到自尊,感受到放松,案主就会很自然的在游戏中表达自己,在表达的过程中,社工通过观察了解案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案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带动案主的成长和改变。
基于此,在以后开展儿童服务的过程中,儿童服务场所可以建立一间儿童可以玩耍的游戏室,里面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或者游戏,比如棋牌、积木、乐高、玩偶以及其它玩具。这些不仅可以成为建立关系的媒介,也可以成为儿童表达自己的渠道。对于社会工作干预儿童服务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