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时间:2022-08-09 11:39:5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品三国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三国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1

  以前我对三国的理解很肤浅,读了品三国之后,终于把魏蜀吴三家兴衰的原因弄清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发展由来,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的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而后来魏国一支独大统一中原的其中有多少可以为后世所称诵。

  每当我们看到赵云单骑救主,诸葛亮火攻赤壁,张飞在长坂坡那声惊天一吼,在我们内心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与正义感,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成醉于其中……但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己:”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后会饿死于长亭?“曹操为什么会在官度之战中大败当时第一大军阀袁绍,从此天下莫敌。

  最应该有看头的是魏国的开创者曹操,千百年来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治世的能臣,有人说他是乱世的奸雄。最终也难盖棺定论。但是他的丰功伟绩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人物。所谓乱世出英雄在那群雄并起,英雄豪杰诞生的年代,曹操是那时的乱世英雄而董卓、袁绍、袁术这三个人用他们的'蛮横和愚蠢反衬出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正是他们的蛮横和愚蠢成就了曹操的盖世功业,而他们自己只能算作乱世的枭雄,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00年间他们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就可以反映出各自的才能与智慧,那时皇帝的国家统一的象征对待皇帝的态度是考验臣子是忠是奸的试金石他们做法是董卓是最野蛮的废立:曹操主张迎天子奉天子以令不臣:袁绍也是想换皇帝的,可见曹操在对待皇帝这个问题上就高人一筹这使他在政治上有更多的资本也使他在人民渴望国家统一的情况下得到了更多的民心。获得了人民的支持。这是曹操在对待大义上的成功。

  待人才上曹操也是高人一筹的,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就可以看出曹操的军事和领导才能,在这场战争中曹操虽然有政治优势但军事力量却明显不如袁绍,那么他是怎样出奇制胜、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的呢。他把战场选在官渡就是一个可以使敌军一深入就会使补给线拉长战争成本增加,而自己呢可以集中兵力,集约财力敌进我退不计较一两个城池的得失。曹操能做到这样说明他有务实的精神深知不得幕虚名而处实祸的道理,正是这些使得曹操和袁绍在敌强我弱的现实下打成了平手,但第二件事就是关键了”许攸判逃“就是袁绍的大省失了,为什么他要判逃呢,是袁绍不听忠言,这样的头让许攸感觉没有前途,所以他要走。而曹操不记前嫌委以重任,操本人也是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能不胜利么?从此曹操打败袁绍就是中原无敌了,为后面魏国统一三国打下基础。

  从《品三国》让我认识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价值。读史可以明智从三国中的曹操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他所具有的成功的优秀品质: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4、善于做自我批评而扬他人等。这些领导作风时隔20xx年的今天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品三国读后感2

  他,手持一柄鹅羽扇,微闭双眼,有序地指挥着战斗,成就了一场场闻名的战争;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只为心中的一片忠心,不畏任何险阻;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乱世中称“奸雄”,一步步成就了他的霸业,也留下了一篇篇精美的诗歌。

  手持羽扇的他,跟随刘备打江山,他心中一直对刘备抱满了感激之情。“先帝不以臣卑鄙”让他将所有才华计谋向刘备贡献,助刘备打赢了一场场实力悬殊的战争。足智多谋的他,熟知天文地理,更能呼风唤雨,他将自身光芒展现的淋漓尽致。赤壁一战,战前,他草船借箭,聪明的带走了曹军极大量的箭,战时,他再次大显神威,呼东风,燃曹船,大败曹军,那冉冉升起孔明灯正是他荣誉的象征。巧摆八阵图,智取成都,空城计等,无一不是他智慧的结晶。尤其是七擒七纵孟获,诸葛亮通过七种不同的方式,包括正面对战、离间计、感动招降敌军将领等,一一擒拿了孟获,令孟获心服口服,这也应征了他的那句话,以德服人才能真让人服;力服必有后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代人们都这样赞扬他,真是名副其实,他哪怕重病在卧,还想出了木偶退兵,锦囊杀魏延等计谋,如此人才,令我们不得不敬畏佩服,他,就是诸葛亮。

  一柄青龙偃月刀,是他独一无二的标志,无数敌人被他斩于赤兔之下。桃园三结义之时,他的壮志豪情便尽显无疑。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勾勒了他侠肝义胆的`面容。他是一位勇猛的战将,温酒斩华雄,是他的成名之事,更是他铁血之心的展现。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忠”,他虽身降曹营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为了刘备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只因他内心对蜀国的热爱。乃至他后来的千里走单骑,都是一片忠心指引着他无畏前进,他的忠和义,在乱世中是绝无仅有的,他也可谓智勇双全,善读《春秋》的他,水淹七军,大破敌军的阵脚,也让他的威望越来越来高。著名的刮骨疗伤中,他不畏疼痛,摆设酒宴,直接伸出手来,当华佗说道:“我下手后很疼,请将军忍耐”时,他便道:“随意你弄,我岂会和世间的俗人一般怕痛呢!”,当华佗割开他的皮肉,一直深到骨头处,骨头已经发青了,华佗用刀刮骨的声音十分清晰,军帐上下全都掩面失色,他却无视手臂的失血刮骨之痛,边喝酒吃肉边高兴的下着棋,毫无痛苦之色,这不可不谓坚韧,他,就是关羽。

  望梅止渴,这个因他而产生的故事,凸显了他的狡诈,但也展现了他的聪明。他是一个实干家,曾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等诸多事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他,心怀壮志,想要成就一方霸业,他排除眼前的障碍,一步步走上了征途。煮酒论英雄之时,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将刘备吓得不轻,逼走了刘备。本可以称帝的他,一直未废帝,作为一位英雄何须以帝位而劳累自己,这也是刘备没想到的。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大军事家,作为奸雄,他不轻易向敌人吐露己方的信息,袁绍的谋士许筱夜晚见他时,许筱问到:“您的军队中尚存余粮约多少?”他答道:“可以支撑一年。”许筱又笑着说:“恐怕未必。”他便一再欺骗军中粮食还有余:“可支撑半年”,许筱拂袖而去:“我以诚心投奔,你竟欺骗于我。”他不得不到:“可支撑三月。”许筱大声说道:“不要骗我,粮食已经没有了”。从此便可看出他的狡诈。官渡之战,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正因他的奸诈多谋而造就。他虽狂妄一些,但也真实,他说,如果天下没有他,不知几人称王,这不是大话,称帝的袁术,便被他灭了,而后来蜀国也终败于魏国。他也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诗人,《龟虽寿》便吐露了他内心的壮志,还有诸多精美诗篇,都是他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他,就是曹操。

  品完人物,再联系体会下三国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政局动荡,君主昏庸,天下诸侯一并而立,天下局势纷乱,常年的战争让人民痛苦不堪,各路英雄有的特别无知,不会重用人才,而有的英雄心怀壮志,却无法实现,当时最先出世的几位公认的英雄,又有几个在三国鼎立之时有所作为,好像只有刘备和曹操,刘备一心复国,只为他热爱的汉室,对祖国统一的深深期盼,而且他也十分体恤人民,深得民心,但无奈军事上虽有诸葛亮,却总有些不顺利,反观曹操,他为人被世人所鄙视,称他为“奸雄”,但他心中的壮志却能按他的意愿步步实现,这与他内心尚存的良好品格也是息息相关的,同时再看其文化风采,曹氏父子三人都是为人熟知的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在三国时代能做到如此,不得不令人佩服。三国出英雄,乱世之中,有这些人物,为世间增添了百味,令后世的人回味无穷。

  诸葛亮、关羽、曹操,三个人物,各有不同的精神,有聪慧机智,有忠心耿耿,有追求成功,这无一不是他们的特点,细品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优点,感受三国背景,体会世间百味,读三国,益处多多。

品三国读后感3

  《品三国》是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所著的一本谈论三国的书籍。《品三国》是由易中天教授利用许多历史所著,如:《三国演义》,《三国志》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与结论,完成了这本议论三国的巨著。《品三国》分为几十集,每一集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任务。而且易中天教授的语言风趣幽默,一针见血,让读者很容易就能了解到读者想表达的`思想与意思。

  读《品三国》让我了解到了当年那个英雄辈的时代,那段历史。在《品三国》中,把每一个三国中的重要任人物都讲到了。比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等人物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把三国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从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行,谈吐,智谋等方面把人物分析得很透彻,让读者体味到当时三国人物的优雅,风趣,重情重义的品质。让我感受到当时三国英雄的豪迈,有情有义,坚持不懈的优秀品德。我觉得我应该向三国人物学习,做一个有勇有谋,重情重义的好人。

  《品三国》中还有许多著名事迹,如:“青梅煮酒”,“三顾茅庐”,“完璧归赵”等,让我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各种引人注目的事件,并且还加有易中天教授的独特的眼光与评论。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到疑云笼罩的三国,所以读《品三国》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面,明白做人道理。

品三国读后感4

  在上学期末,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阅读了《三国演义》这本经典名著。读完后,我仍然意犹未尽。于是,寒假里我又从网上购买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一书。当我终于把这本书盼到手的时候,便捧着它如饥似渴地品读起来。

  易中天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他用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三国时期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本书不仅向我们揭开了一个个历史的神秘面纱,解释了一个个历史悬疑。更为我们分析了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对他们的为人处世非常客观地从多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解析。使我对三国人物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在我心中对于曹操这个人物看法的改变更是天翻地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罗贯中描述为一个奸诈、多疑、自负的人。而读了《易中天的品三国》,我才明白原来曹操其实也有他可爱的一面,他的文才,他的武略,他的用人之道,真不愧为一个谋略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尤其是曹操的用人之道——德才兼备、唯才是举,他的爱才惜才的品质,在20xx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也正是他的善于用人,善于用兵,才使他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

  在《品三国》中,易中天教授还向我们讲述了刘备白手起家的执着;孙权继承父业的坚强;周瑜的`足智多谋,诸葛亮处事的冷静和做事的任劳任怨,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从书中我们还可以认识其他的谋略超群的人物,如郭嘉、庞统、鲁肃……他们都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通过读《品三国》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三国这段精彩的历史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还从古人身上学习到了众多的精神品质和智慧。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要立下自己的志向,并向自己的志向努力前进。

品三国读后感5

  对百家讲坛上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品三国的系列讲座的不屑来源于师长师兄们的影响,历史当作玩艺,人物成了Boss和CEO等,简直是在拿历史、历史人物开玩笑。

  可终究好奇还是占了绝对上风,我倒不会傻B兮兮每天爬在电视机前看那一叹三涌,就直接买来一本《易中天品三国(全集)》来看了。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啊!还谈不上敬佩,但不屑全打消了,易中天绝对称得上一个学者,也让电视,准确地说,也就是这个百家讲坛更深刻了。易中天先生由人物牵出历史事件、牵出时势格局,而三国时代又岂是容你孑然独世的时代,于是从曹操谈起,揭起错综复杂的一张网,将三国众英雄一网打尽了。这与刘心武先生由秦可卿入手解读《红楼梦》似有同曲同功之妙。再说,易中天先生是否扭曲历史或者言过其实,我看未必,最起码比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或者过于偏袒蜀汉的陈寿的《三国志》要更可信一些;不过说起来易中天先生可是偏袒曹操的',冠他以“可爱的奸雄”,新秩序的建立者加寒士加改革家等等,连诸葛亮也是下意识地继承了曹操的方向,曹操成了一个大大的代表历史一定方向的创新家了。

  这一点,我倒觉得曹操只是出身(低贱),性格(暴而疑),经历(艰辛)决定的,而不是说他就承担了什么历史使命,即使承担了,那也是历史发展强加给他的,要不他早就当上魏帝了,还能等到曹丕。读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脑中原先模糊的三国的复杂统将清晰了一起,一张人物事件谱让它越发清晰;朋友说,别用你易中天的理论和我谈三国,看,他还在不屑呢!我倒认为,品出来的三国,更吸引人兴趣啊!

品三国读后感6

  过去,我对三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

  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爱评价历史剧中的人物。

  回过头来看三国历史。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它有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也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实际上,“三国时代”是很短暂的,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280年东吴灭亡,天下统一于晋,其间只有短短六十年时间。人们讲述“三国历史”通常是从“三国时代”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说起。“三国历史”中的很多主要人物有许多都不属于“三国时代” ,例如曹操、关羽、张飞、周瑜,还有鲁肃等,他们都属于东汉末年;而真正属于“三国时代”的就只有诸葛亮、刘备、孙权、曹丕等。而刘备却在“三国时代”初期就去世了。

  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这部书,从魏武挥鞭到孙刘联盟,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把三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说到三国,人们都会想到里面的一些主要人物,其中最具代表的有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

  说到曹操,大家再熟悉不过,他是三国历史中首当其冲的人物。然而在当今社会,他是三国史上骂名最多的人,有人甚至说他是“奸贼”。然而真正了解他的人又有多少呢?

  在《魏武挥鞭》中,易中天先生专讲曹操,曹操的故事差不多占了整部书的四分之一,可见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份量。 大多数的人不喜欢曹操,是因为他们只看到曹操不好的一面,这些都是民间形象。大多数人看来,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也不太好,就好像《三国演义》是专贬曹操的。其实《三国演义》也不完全是贬曹操,里面也有褒扬他的成分。这是文学形象。

  而要深入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看他的历史形象。历史上的曹操,他的性格却最让人琢磨不透。他曾被许劭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不是“奸贼”,而是“奸雄”。他年轻的时候还是挺效忠大汉王朝的,正当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百姓民不聊生的时候,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对自己手下的功臣也很忠心,这也是他在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原因。只不过后来随着政治力量的强大,他的野心也大了起来,甚至想统一天下就有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易中天教授对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

  再说诸葛亮。古今中外,赞扬诸葛亮的人不计其数。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形象更是受人们的崇拜,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这说明诸葛亮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都很好。

  关于诸葛亮著名的典故也很多,但大多数都来自《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正史,所以也有很多是靠不住的。例如“空城计”,这是《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典故,这个故事在《三国志》中也提到过,但后来在裴松之作注的时候被驳回。其证据是:诸葛亮屯兵阳平的时候,司马懿官局荆州都督,根本不在平阳战场。所以“空城计”是靠不住的。在《品三国》上部的最后,易中天教授写了一篇附录叫《心平气和说空城》,专门对“空城计”做了探讨,发表了他独特的见解。

  而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值得肯定,而军事才能却是值得怀疑的。例如赤壁之战,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最大战役,它改变了三国的`历史,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而从文学典故中看来,这场战争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诸葛亮的“借东风”,然而杜牧在《赤壁》这首诗中却说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索十二乔”,“借东风”的实际上是周瑜,不是诸葛亮。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孙刘联盟;他对刘备集团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这些都是政治功劳,所以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

  所以文学形象往往大多来自民间形象,而深入研究历史,注重的应该是历史形象,将历史“还原”。

  历史有三种形象,也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时代意见”;还有一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看历史,这叫“个人意见”。在《品三国》中,易中天教授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站在平民立场,运用三维结构讲述三国故事。

  通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展望未来,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人性。在三国历史中,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有时人算不如天算,事态往往不向人们预料中的发展。正如《三国演义》中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原本联合抗曹的孙刘联盟,由于争夺荆州而彻底瓦解,反目成仇,最终导致刘备克死永安,就有了“永安托孤”。

  刘备克死永安之后,继位的刘禅昏庸无能,蜀汉的政权只能由诸葛亮管理。然而,由于士族阶级的压迫,作为三国当中治理得最好的蜀汉却最先灭亡。再加上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实在让人痛惜。所以有时候历史上的一些伟大人物是很孤独的,诸葛亮同样如此。就连崇拜、缅怀他的人,也只是不忘他主张的“兴复汉室”,耿耿于怀他的“出师未捷”,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则少有人提起。。又比如曹操,大多数的人只记住了他的“奸”,但又有多少人记住过他对大汉王朝的“忠”呢?他不也曾发出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吗?他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也反映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吗?

  三国故事中的许多人物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比如孙权,十八岁继承父兄的家业,有最初被人们瞧不起,变为深得人心,最后靠自己打拼出一番天下。又如诸葛亮,我们应该学习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卓越的政治远见。又如曹操,尽管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太好,但他年轻的时候依法执政,为国尽忠职守。曹操的谦虚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他总是失败之后检讨自己,成功之后奖励功臣。所以他才能战胜袁绍,许多袁绍的谋士后来都投奔曹操,例如荀彧、郭嘉。

  其实三国是很短暂的,它实质上是从东汉到晋的一个过渡时期。东汉末年,士族地主阶级一直谋略发展成为帝国的统治阶级,但最终没有实现。天下最终统一于晋,而晋也是地地道道的士族地主政权。

  所以三国历史实质上是士族地主阶级谋略成为统治阶级却又被另外一股力量索阻挡的历史。而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阻挡潮流的力量,然而最终被晋统一。魏、蜀、吴三国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他们与士族阶级有矛盾,有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然而最终相继灭亡。

  易中天先生说:“历史是可以酿酒的。”但历史也有可能酿成醋,而酿成的酒也是有甜的、苦的,甚至还有药酒。关键在于酝酿的过程。通读历史,不仅要了解历史事件,更应该从已了解到的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去体会人性的另一面。

  《品三国》读完了,也知道了三国是一段怎样的历史。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但过去的却能成为对未来最好的鉴证。历史是漫长的,还有许多历史的真相我们无从探索。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我们已探索、了解到的历史,以史为鉴,通过了解历史,明确人生理念,加强自身修养,从前人的失败命运中总结经验。

品三国读后感7

  易中天教授《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一书中谈的第三个人物是窦婴,名字是《窦婴与外戚》。为了读懂这篇文章,我详细阅读了《史记》中的《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还仔细读完了王立群教授《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一书。读完这些资料后,掩卷长思,一个问题总在脑子中困扰着我,怎样评价这个人,从他的身上又能汲取些什么样的做人的经验与教训呢?

  先说说外戚是怎么回事儿吧。一个人,他一般这样几门亲戚,父族、母族和妻族。父族,即兄弟、叔、伯辈及其亲属,母族则是母亲的娘家人,如舅、外公等,妻族则是自己的妻子的娘家人,如岳父、小舅子,乃至于连襟(妻的秭妹的丈夫)。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在古代,一个男人是可以有三妻四妾的,但妾的娘家与自己是不存在亲戚关系的,这就看出来,古代的妾的身份是很低的。其原因可能是,古代讲究嫡庶之分的缘故,即夫人生的孩子与妾生的孩子的待遇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想想,《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贾宝玉与赵姨娘、贾环的境况,就很明了。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即妾的娘家人与夫家也算亲戚,那就是皇家,即皇帝的嫔妃的娘家人仍然是国戚。

  现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皇家的亲戚。父族,都有着皇族的血统,都是龙子凤孙,千金之躯,生下来就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们的政治待遇却不高。为什么?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血统,因为他们都有着做皇帝的可能,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地也会这样想。譬如,汉惠帝死后,却无后,在平定了诸吕后,周勃和陈平就迎立了刘邦的另外一个儿子代王刘恒做了皇帝,也就后来的汉文帝。又譬如,明成祖朱棣,本来他是燕王,但在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时,朱棣就反了,自己做了皇帝。这一点,历代皇帝都明白,所以他们一旦继位,对自己的兄弟、堂兄弟们都会有所顾忌的,必要的.时候,皇帝们是会大义灭亲的,会痛下杀手,以维护皇权不会旁落。母族,是与自己是有着血缘关系,妻族,则与自己仅有姻缘关系,虽然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却不会对自己的皇权

  构成威胁。为什么呢?因为,母族、妻族他们没有做皇帝的资格,不是皇族血统,他们一旦篡位,譬如,王莽篡柆,那是属于谋反,是大逆不道,会遭到众人群起而攻之的。因此,父族可以叫做皇亲,而母族和妻族则可以叫做国戚,历史上一般称之为外戚。

  弄清这个关系后,我们就会明白了,皇族的人只能享受荣华富贵,在政治上是不能抱有任何非分之想的,一旦让皇帝感觉到你对他的皇权构成的威胁,哪怕是潜在的威胁,那么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遇。而对于母族与妻族来说,反而会在政治上享受较高的待遇。一则,他们一般不会对皇权构成致命的威胁;二则,毕竟是亲戚关系,用起来还是比较放心的,知根知底,而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嘛;三则,汉代有着重用外戚的传统,其起因是吕后,因为,汉代的江山的建立,吕雉在其中功不可没,刘邦和吕雉实际上开的是夫妻店,一统江山后,吕氏的娘家人得到了重用。但,有一点必须要认识清楚的是,外戚重用的前提是,自己的靠山,也就是皇帝的祖母、母亲或者妻妾,必须得到皇帝的尊敬和恩庞,一旦成为历史或过时黄花,那么,外戚就会跟着失势、败落。他们的关系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外戚受庞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再回过头去看看窦婴。《魏其武安侯列传》告诉我们,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的堂兄的儿子,窦皇后是汉景帝的太后,汉武帝的太皇太后,由此可知,窦婴的靠山是非常厉害的。但纵观窦婴的生平,他的显贵却不单单是因为外戚的关系,他有着大量的功劳。其一,忠贞。当汉景帝假意向窦太后提出,自己要将皇位传给其弟梁孝王时,窦婴立即据理力争,坚决要求皇位只能父子相传,从而与姑姑窦太后一度交恶;其二,与周亚夫一起平定七国之乱;其三,做过太子太傅。汉景帝一开始立长子刘荣为太子,令婴窦为太子太傅,即太子的老师。后来,种种原因,太子被废,窦婴据理力争,认为没有重大的特殊原因不能废掉太子(当时,力挺太子还有周亚夫)。从这点来看,起码窦婴的观点有

  道理的,是忠于皇家的。也正因为如此,汉武帝即位后,选择了窦婴做为自己的第一任丞相。窦婴上任后,忠心辅佐幼主,推行以儒治国、处罚权贵、改革等措施,终因触犯权贵的既得利益,被自己的姑姑——窦太后免职。

  闲居在家的窦婴,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其最后却惨遭杀害了呢?这件事的起因很小,就是大家熟知的历史上的“灌夫骂坐、祢衡击鼓”的故事之一——灌夫骂坐。

  灌夫是谁?灌夫的父亲是汉代名将灌婴的家臣。七国之乱时,灌夫父子同时从军平叛,其父战死,按汉代规定,灌夫是可以送其父灵柩回家的,但灌夫却回绝了,领着十来个家奴,向敌人阵地冲锋,最后,九死一生。他却因此一战成名,受到重用。无奈灌夫终为一介武夫,没有什么涵养,屡屡喝酒犯法,终致被贬。在窦婴被贬后,其门客作鸟兽散之时,只有灌夫走进了窦婴的生活,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形如父子。二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中明确告诉我们,这两人的真实目的是,“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这样看来,两个是存在利益上的相互利用的。一个想借灌夫教训那些始从后弃的宾客,一个想倚重窦婴的身份交结诸侯、宗室。

  但两人却一再得罪当朝丞相田蚡,终致双双走上了不归路。田蚡是谁?田蚡是汉武帝母后的异父同母的弟弟,论辈分是汉武帝的舅舅。田蚡当丞相后,窦婴赋闲在家。一天,田蚡路遇灌夫,和他开玩笑说,本来想和灌夫一起找窦婴喝酒,但灌夫却是有孝在身。别人一句玩笑话,灌夫和窦婴却当真了,准备了一宿,田蚡却忘了。于是灌夫非常不满。但田蚡却因此嗅到了窦婴有求于已的气息,便向窦婴要一块地,却遭到了窦婴的严词拒绝。两个从此结怨。田蚡便想借灌夫来扳倒窦婴,便找了很多灌夫鱼肉乡里、欺压百姓的证据,要惩治灌夫。灌夫也不示弱,说自己手中握有田蚡谋反的证据,表面上,虽然两派暂时罢兵,实际上残酷的斗争却是一触即发。因为,田蚡是不可能让政敌手中握有自己谋反的证据的。

  后来,田蚡奉太后懿旨完婚,当灌夫看到大家曲意逢迎田蚡,而有意冷落窦婴时,便借酒发疯,大闹婚礼,殊不知这正好陷入了田蚡的圈套中,田蚡便以大不敬的罪名将灌夫下狱。窦婴认为,灌夫借酒闹事是因为为自己维护面子而起,便极力去解救灌夫,甚至动用了汉景帝给自己的遗诏。最后,却因为遗诏查无实据,因矫诏罪而得罪下狱,终致双双送命。

  简单叙述了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的事情,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窦婴和灌夫的死因。

  1、未认清形势。首先,没有认清自己靠山——窦大后已经不在了,这时,窦氏家族如果还为所欲为,无异于自投罗网。在前文,我们分析到,外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前提是,自已所依赖的靠山必须得宠。外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外戚的重用只是暂时的。一旦,自己成了昨日黄花,这时就应该夹起尾巴做人,讲究些韬光隐晦,和光同尘,这个最起码的做人的道理,窦婴却没弄清楚。从后来的史实看,窦婴不是最后一个失势的外戚,后来者还有鼎鼎有名的抗匈名将卫青。窦婴如此行事,还可能与其信奉儒学有关,没有学些黄老之术,做事情喜欢直道而行。这一点,几百年后的唐代中兴名臣郭子仪做得太好了,郭氏做到了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富贵荣华一生。其次,没有认清武帝的终极政治目标。用易教授的话来说,终武帝一生,他只做了一件,加强中央集权。设内朝,夺相权为皇权;实行推恩制,削弱诸侯的实力,使之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对匈奴、四夷用兵,特别是对匈奴用兵44年,说到底也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中央集权,就不会允许地方豪强的强势存在。所谓地方豪强,就是家中养士,经济上强大,为霸一方,这样的势力必定会对中央政府构成潜在的威胁的,是中央政府打击的对象。而灌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朝中大臣或诸侯与这样的人往来密切,肯定会引起皇帝的高度关注的。其实,易教授认为,正是这一点,导致了窦婴的被杀。最后,窦

  婴太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了。窦婴的对手是田蚡,实际上还有一个背后的对手是王太后。从《史记》的记载来看,汉武帝从一开始就同情着窦婴的,并没有一定要杀窦婴。但,田蚡动用了一切手段,包括后来的造谣中伤、动用王太后,而正是迫于王太后的压力,才使得胜利的天平向田蚡这一方倾斜的。

  2、性格上有缺陷。窦婴义气,灌夫冲动。灌夫的冲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反复地因酒误事,一事不合,即大打出手。而其之所以受重用,虽然有自身能力的因素,更重要也是因为其不要命的脾气。而窦婴则是义薄云天,在灌夫入狱后,家人劝窦婴别再插手灌夫的事儿,窦婴却说,我的侯爵是自己挣来的,大不了我自己再丢掉它(“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窦婴作为一个大臣,贬职后,又想巴结权贵(请田蚡喝酒),又想端架子(拒绝田蚡求地的要求)。我认为,讲义气,是一个好事,但也要有一个前提,那就看清讲义气的对象,否则,对谁都讲义气,那就成了义气用事。灌夫的确是为了窦婴打抱不平而获罪的,但,他也是有所图的,即取得窦婴的信任,目的不是那么纯,而且灌夫太容易坏事了,窦婴做为一个大臣,难道看不清,为什么不及早抽身而退呢?事实上,窦婴是一步步陷进去的。

  3、田蚡和王太后的步步紧逼。田蚡这个人,从史料来看,十足的小人,心胸极其狭窄,并且贪得无厌。因为一场酒而起了怨恨,竟而欺凌一个大势已去的大臣,首先从道德上来看,这个人就根本不配做一个丞相。其次,灌夫手中握有田蚡的谋反的证据,使得田蚡不扳倒灌夫及其靠山窦婴,就不会轻易罢休的。因为,谋反是死罪啊。而做为当今皇帝的母后的王太后,为了维护娘家人的所谓的尊严,不惜助纣为虐,推波助澜,终于致汉武帝的首任丞相屈死。好在,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逭。就在窦婴被杀四个月后,田蚡得了一种怪病身亡。

  4、汉武帝的冷酷。这里,不得不提到汉武帝。因为,窦婴最终的生杀大权还是握在皇帝手中的,如果,皇帝一定不想杀他,谁也不能杀了窦婴。从史料来看,这件事一开始的时候,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甚至,灌夫被杀后,都已经议定了不杀窦婴了,但最终却是因为谣言,而选择了杀窦婴。这个谣言的内容,始作俑者是谁,无从考证,我想,无外乎田蚡一伙所为吧。另外,根据易教授的分析,窦婴与地方豪强的勾结,也是汉武帝要杀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的皇帝的冷酷无情,一旦,一个人对其的统治构成了威胁时,他会豪不留情地痛下杀手的,甚至对自己的兄弟、儿子都不会有所顾忌。譬如,清代的雍正皇帝就是其中的代表。

品三国读后感8

  匆匆又匆匆,终于读完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上册。很喜欢易的叙述品评笔调,可以说,除了生活和带孩子的必须时间外,其它事情都让我扔在了一边,读此书,实在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朋友说,读后感应看完书后马上写,所以又将一大堆必做的正经事扔下,先记录一些读书的感受。如果时间允许,本应该再翻一遍做些信息的筛选,现在只好就这样敲出些文字宽慰一下自己。因此怕是难免有胡言乱语之处。

  读此书,感觉易先生实在是严谨、认真而又博学,但感触最深的是他的可爱,这种可爱包含了很多内容,这所有的内容就形成了他的个性魅力。因为只是匆匆阅读,因为本人解读文本能力的有限性,在此只能略说一二,而且还极有可能是胡说。

  我想说的是易先生的好恶,对象当然是三国中的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三国的英雄中,感觉先生更喜欢曹操和孙策,而对刘备则不太以为然,虽也有赞美之词,但还是有些言不由衷,那些肯定之词好像仅仅是学者的一种态度,而曹操和孙策却似乎是真欣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下面我摘录一些文字加以说明。

  一、曹操

  曹操究竟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品三国主要想弄清这样一个事实。

  品三国第一集——真假曹操。在这一集中,先生尽量科学地引用历史上的各种评论来讲述曹操其人。开篇他就引用了鲁迅的评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这当然是一个积极的引导,接下来还是引述鲁迅先生的话,鲁迅是想为曹操翻案的,他的言论自然对曹操有利。所以接下来先生说:“坏话说多了,就成了成见。成见一代代传下去,就积重难返。具体到曹操,事情更麻烦。”后面先生说到了众多涉及曹操的书籍,包括《三国演义》和《资治通鉴》;还就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话引经据典展开了评论。看“毛批”:“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之后作者说:“毛宗岗父子是不喜欢曹操的。他们都说这是曹操的过人之处,那就应该是过人之处了。”而后,作者又引述曹操临终时的细节及诸多故事论证了曹操的真诚、儿女情长和宽宏大量。最后作者说:“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最后作者的论断是: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接下来先生用了11集来品这个“可爱的奸雄”。在第二集中先生用了外很大篇幅论述曹操的可爱,他说:“曹操最可爱也最遭人嫉恨之处是他说真话。”在12集“天下归心”中,先生用了八句话来概括曹操的用人之术: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之后先生又说:“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八个字——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曹操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而他做人的成功,又是知人的成功。”先生还说:“洞察人性,洞悉人心,已不容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也很难得。但更为可圈可点的是,……他做得是那样坦然、实在、大气、自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了。”此外,先生还说到了他的性格,他的人情味,幽默感,他爱才的真诚,他的大气和深沉。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如先生所说的那样,曹操确实是可爱的奸雄,关键词还在于“可爱”二字。普天之下,如曹操者又有几人呢?

  二、刘备

  我认为,先生并不喜欢刘备其人。

  在品曹操的章节当中,先生就有这样的话:“刘备溜得比兔子还快。”后文还有同样的话:“又溜得比兔子还快。”在十三集前言部分有这样的话:“刘备出道的时候,一无所有,一文不名,只能东奔西走地寄人篱下,反复无常地投靠他人。”注意词语:反复无常。但先生还是想尽量客观地评价刘备的,他引经据典地评说了刘备的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但贬斥之意总还是不自然地从文字中流出。就十三集中,有这样的`话:“刘备在战场上每每是落荒而逃,‘先主败绩‘的记录屡见不鲜。”“等到他亲眼看见曹操的旗帜,便吓得掉头就跑,完全不顾部下死活,哪里像个英雄?”在说到刘备的身份时,先生还多次用到一个词:“注水猪肉”。在十九集中,作者又这样评说:“这是一个猫头鹰式的人物,体面的说法是天下枭雄”。注意,猫头鹰并不可爱,枭雄也不如“可爱的奸雄”。第二十集“兵临城下’中,论及刘表托国刘备拒绝一事,先生说:“这事裴松之认为不实,我也认为靠不住。”分析之后又说:“所以,把刘表的‘托国’和刘备的‘谦让’看作‘高风亮节’,不过腐儒之见。”再论及刘备逃跑时坚持与百姓同走的‘以人为本’之说时,先生又有这样的话:“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说:‘要做事业,手下一定要有人’,和道德不道德、仁慈不仁慈没有关系。”说到曹操追上刘备。两军相遇后刘的表现时,先生引用了〈三国志〉中的记载,并这样评论:“可怜的刘豫州,这时不但再也讲不得‘以人为本’,就连老婆孩子也顾不上了。”

  可以发现,先生在刘备身上用了许多贬义词语,语调常含讥讽之意,在这样的叙述中,对他英雄身份的认定就显得很乏力了。

  三、孙策

  感觉之中,除曹操外,先生最爱孙策。

  写孙策的文字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十八集“江东基业”。一开始,先生就用“帅哥”一词称呼孙策,而后他说:“其实在我看来,孙策比项羽更可爱。”之后,先生引用〈三国志〉中的话来介绍孙的种种优点,后面又有这样的评论:“这就真是英雄!不但大气,而且聪明。”赞美起来毫不吝惜情感和笔墨。再看,“孙策的大气和聪明使他英气逼人,充满人格魅力,也使他和其他英雄惺惺相惜,”然后先生举证了太史慈的故事,并谈到了孙的自信,并说,“自信的人是有魅力的,有魅力的人是有吸引力的,何况孙策还能以诚相待!”然后,先生还说到了孙的军纪和政治,充分肯定赞美了孙的英雄之气。先生也谈到了他的缺点,但终究是瑕不掩瑜。最后先生还提到了孙是个孝子、佳偶、好兄长和好领导,并都一一举证。特别是“好领导”这一评说中,先生用了较多笔墨。并说:“这也再次证明,孙策是有政治眼光和政治头脑的。”

  仅是一集就用了那么多的文字赞美孙策,可见先生对其喜爱之甚。

  综观先生对以上三个英雄的态度,可以看出先生的喜爱很大程度缘于人的真性情,曹操和孙策都是真实、真诚、大气的人,而刘备就显得做作一些;其次,当然跟人物的个人才能有关,从个人能力这个角度而言,刘备稍显逊色。当然,我认为主要还在于前者。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的过错并不能决定别人对他的评价,相反,有时缺点的彰显还会增强其人格的魅力;再者,一个人人说好的人往往要么无能要么伪善,不然也是劳累地活着,压抑得失去本我。这样的言辞或许有些过激,不过对于人的真性情的喜爱一直决定着我的择友标准,因此在通过《品三国》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我感觉易先生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可爱;因此,我才会早起晚睡地捧着此书,并在还未读下册的情况下撇开一切正事在此胡言乱语。希望能尽快阅读下册。

品三国读后感9

  我读完《品三国》最大的发现是《三国演义》身为历史小说,却又诸多情节胡编乱造,无中生有,而且于理不合。如:《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在正历记载中,那事并未发生,而且于理不合。理由如下:第一,司马懿不敢进攻,无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么,派一队侦查兵进去看看,行不行?第二,司马懿“果见孔明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距离应该不算太远,那么,派一个神箭手把诸葛亮射下来,来他个“擒贼先擒王“,行不行?第三,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当时司马懿的'军队有三十万人,诸葛亮的军队只有三千五百人,那么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就走呢?

  我读完《三国演义》还明白了天下归晋的原因:魏、蜀、吴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他们与士族政权都有矛盾,有冲突,有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因为坚持,蜀汉先亡。因为放弃,曹魏也亡。因为妥协,孙吴尚能苟延残喘,却不得不亡,因为只有晋,才是完全彻底的士族地主阶级政权。

  以上便是我读完《品三国》后的有感了,谢谢大家。

品三国读后感10

  刚刚翻开《品三国》,就被它开场白——大江东去的第一段话吸引住了: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如此神秘的话语,不禁想让我揭开三国的面纱。

  易中天用通俗幽默的词语,认真的历史态度,公正的对每个历史人物的解析。使我明白了真正历史上的三国,也使我对三国中的历史人物有了新的了解。当然三国里面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这几位重要的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关羽,张飞,吕布,赵云,周瑜,鲁肃,这几个人物当中我最欣赏的有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最让我感兴趣的事件是赤壁之战。

  首先是曹操,在看之前曹操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奸雄的形象,当然也是受了小说的`原因,看了之后使我对真正历史上的曹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当然曹操最让我佩服得是他的用人才能,他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才如何去发掘人才,保证人才能够为我所用,能够死心塌地的为整个集体着想。曹操的前期为什么会那么快的迅速壮大,就是因为曹操能够发现人才,并尊重人才,能够让这些人发挥他们的才能,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能够采纳好的建议为自己所用,而且赏罚分明。刘备为了诸葛亮这样小他十岁的人才,能够屈身三顾茅庐,可见知人善用是多么的重要,一个真正的人才可以使集团迅速的发展并壮大起来。

  还有一个人使我很欣赏的,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但我赏诸葛亮的外交才能,策划才能,就拿赤壁之战来说,曹操大军就要灭刘备,刘备无处可去,只能联合孙权共同抗曹,诸葛亮作为刘备最器重的人才,自荐去东吴联合孙权共同抗曹,也使诸葛亮初出茅庐为刘备作的第一件大事,可以说是做的相当漂亮,充分的展示了诸葛亮外交才能以及策划能力,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中鲁肃,周瑜,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有曹操本身的失误,但诸葛亮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漂亮,干脆利落,这是我十分欣赏的。

  通过读《品三国》一书,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用人之道”,也使我明白了怎么用人。

【品三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品三国作文02-22

品三国•说曹操——读《易中天•品三国》有感08-16

品三国读后感06-10

品三国读后感07-28

《品三国》读后感05-15

品三国的读书心得04-27

《品三国》读后感15篇09-04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03-31

品三国读后感3篇09-10

品三国读后感15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