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儿子的信》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致儿子的信》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致儿子的信》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读到麦家《致儿子的信》,感触颇深,信中字里行间,不但有麦家对儿子的叮咛嘱咐,有对生活感悟的分享,对人生的探讨,也有不吝表达的切切爱子之心。
正如成院长所说我们都是儿女,也几乎终将成为父母,父母的爱是天下第一爱,没有任何爱能够超越父母对孩子的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就是孩子的影子。其实,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在自我教育,共同学习,父母与儿女共成长。
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的一面,面对这种有问题的青春,我们是选择坚持还是放弃,我相信每个父母都会选择坚持,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父母的爱,情比天高,爱比海深。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与子女共同成长。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李大钊对他的儿子跟女儿说:“雪下的这么大,你们快拿着扫帚去院子里扫雪,高兴的话堆个雪人也好”,孩子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加抵抗力,待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有劲。
李大钊教育子女的方法就是与子女共同成长,一起去做一件事情,并且在做的过程中去教育子女为人处世的道理,教育子女要热爱劳动,要敢于其追求真理。
其实父母在与孩子一起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但孩子成长,父母也是一种成长,一种锻炼,身心力行的教育孩子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不提倡父母教育孩子时用命令的口气,或者教育孩子这件事不应该做,父母转过身来自己又在做,这样的家庭孩子是教育不好的,父母没有起到一个好的模范作用。
教育子女过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成长会带动孩子的成长,同时孩子的成长也会促进父母的成长,教育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任务,也是父母进行精神生命第二次发育的最佳时机。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人有完美的人生,成长中的这些不完美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父母用心梳理教育孩子,就能回顾和化解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实现精神生命的第二次发育。
愿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父母精心的陪伴,共同成长,一起进步。
【《致儿子的信》读后感】相关文章:
《致儿子的信》读后感06-14
《给儿子的信》读后感08-24
给儿子带来好运的微信名字01-09
儿子写给父母的感谢信08-23
致家属的慰问信08-24
致父亲的感谢信08-23
致客户的感谢信02-07
致业主感谢信07-11
致客户慰问信07-28
致公司感谢信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