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篇1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成了“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外国的知名品牌“索尼”、“苹果”、“三星”、“卡西欧”——成了国人争相购买的对象,而世界各地也经常出现中国同胞疯狂抢购日本马桶盖、日本电饭锅、新西兰奶粉的现象。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人们熟知的现象已经慢慢脱离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华为、小米、格力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之所以此,正是我们中国的产品慢慢提升的缘故。那么,我们如何提升质量竞争力,打造中国品质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零缺陷管理奠基人、克劳士比中国学院创始人杨刚老师在他著的`《质与量的战争》里是怎么说的?
杨刚老师在《质与量的战争》这本书里先给我们讲了一道划痕的故事:“广东某家具公司里,在对一批即将发货的椅子里发现一块木板的纹理似乎和其他的有所不同,似乎是一道划痕,于是一位年轻的质检员就严格地叫了停。在这位质检员的坚持下,这件事传到了老总那里。开始老总还支持这位检查员,可是最后,在利益的驱使下,老总妥协了,最后让步签收。”
对于这一幕,我是不陌生的,因为我工作的单位就是一个机械制造企业,经常遇到某一个零部件在某一道工序遇到质量问题,经常看到让步回用的处理,亦正因如此,我们的制造的产品虽然在当时满足了客户供货期的要求,可不不久后总是回厂维修。亦正如此,我们的产品才不是那么精益求精,总是处于低端行列。
也正如此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外国公司对于质量要求的严格。最近我们单位正和西班牙的一家企业进行合作,在产品试制过程中过程中,好些时候,好些工序,在我们单位看来已经符合质量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工序了,可是人家外国同仁就是不放过,宁愿延误工期,也绝不在质量上放过蛛丝痕迹。这就是对待质量的不同态度,也是我们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我们单位有,在我们中国还是很普遍的,我们经常会熟视无睹。这一点杨刚老师在书中也是提到的,这也是我们质量管理存在的缺失。
近两年华为,小米一步步的崛起,就是因为他们公司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质量管理管理就是竞争力,提高质量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质与量的战争中,一定要抓住质量这一关,不能只图数量,不求质量,要不会本末倒置。华为不求更低价,而求更优质,也正如此,华为成功地消除了“中国制造”的低价劣质形象,现在华为制造了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信设备。
所以说,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才是打造中国品质最根本所在。
《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篇2
这本《质与量的战争》是杨钢博士把克劳士比大师的管理理念与中国管理实践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一部全新力作。这本书提出的一个新观念让人深思:品质到底是谁的事情?在质与量的战争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由此让人联想到: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的战争不应该是人力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人们互相之间的一场各执一词的战争,而是大家一致站在完成公司共同目标的立场上,对单纯完成工作数量而忽视工作质量的`行为的一场战争。以下仅对提高工作效率浅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零缺陷——第一次就做对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接到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把事情快速准确地做对,确定方向,不走冤枉路。俗话说:"马壮车好不如方向对",这句话的典故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即方向错误,再怎么努力都枉然。
人生通常面临许多选择,但紧要的只有几步,在很多情况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同样我们在完成事情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住关键,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开展工作前我们需明确工作的目的,仔细想想做这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希望借此得到什么结果,这样做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并与领导和同事一同讨论,再决定整个方向及流程。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我们完成日常的任务时,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再花时间去寻找所需的资料或工具,只会事倍功半,徒增出错的机会。事前即将一切所需都准备好,即取即用。如随时准备好"最新"的信息:”资料“的随时更新与增删,可以让我们永远掌握到最新的讯息,并随时将它做好整编、归类等的工作,以供我们随时掌握最新的状况,并可迅速做出正确的思考判断。
随时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做好转换成工具的观念,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运用,或重新组合,以便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增加更多的成功机率。因此在我们理清需要做的事时,事先做好计划表或者在“小本上”随时记下要做的工作至关重要。
三、权衡主次:“事以类聚,物以群分”
养成把握重点、循序渐进、集中力量的习惯,决定次序,从最重要的事情着手。我们必须先决定哪一个工作比较重要,优先去做;哪些比较不重要,可以缓办。不考虑优先次序所产生的另一结果,常是一无所成,而且被拖延或耽搁的事情,等之后再提出时,往往已失去时效性。
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和进化如此之快,陈旧的思维和理念与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已经脱节,"苦干"是成功的充分或基本条件,但它并不能保证成功,今天我们还要聪明工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工作效率及创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沉下心来用心感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主动学习、参加培训课程,甚至只是默默观察别人怎么做,都能从中学习到新知与技术,再消化出更有效的做事方法与解决问题之道。成长的快慢与成长的心有关,因此我坚信,只要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心吸取营养,不断总结,才能质与量两者兼得。
《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篇3
提起制造业,可以说中国制造曾经是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来可谓是迅猛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因素,因为人多所以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国外的一系列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都将基础的生产线移至中国大陆。
但是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传统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渐渐失去,这个时候中国的制造业该何去何从。而且中国的制造业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生产产品旺旺更加重视量,很多沿海的加工厂给工人的工资的指标往往都有计件算工资的这一标准,对于产品质量这一块可以说相比起来,重视的程度就不是第一位的。
这也就导致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国外的进口产品虽然价格非常高,但是国内的很多人都宁可花几倍的价格去购买,而反观国内的同类产品却很受怀疑。例如前些年出现的奶粉事件,可以说就反映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一个观念,虽然短时间可能觉得销售没问题,但是一旦曝光公众对于国内这些厂家失去信任的话,可以说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就是巨大的灾难。
从产品质量与数量两个方面来看,可以说这两者是一对矛盾体,想要质量好,就要严格把关,可能有些产品就会不合格,可能产品的数量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说这对于现在国内很多以追求产量为主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的企业来说想要做到质量与数量都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可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每个个人都很重视质量(前提是买卖的这些东西都是关乎自己贴身利益的.),而在自己开始上班工作的时候能不能够保证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又多又好呢?这就不仅仅是企业工人的事了?
在这本《质与量的战争》里面就对于质量和数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可以说在本书中,作者的主要针对对象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说一家企业的管理者是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发展大方向。由于本书针对的阅读群体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作者这在本书的正文中就主要通过列举企业中的一个可能会发生的关于质量事故的小事件来引入关于质与量的话题。
在本书的六大部分中,对于质量的认识作者采用了一个符合人认知事物的这样一个过程来进行展开。例如从最开始的‘引子’里的关于一个划痕的故事来引出关于质量的思考,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在很多企业可能都发生过,至少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认为在我以前的单位上是发生过的,而且后面还造成了很严重的事故。作者从这个故事出发就开始对于中国企业中关于质量的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对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形式也进行了自己的解释,可以说通过作者的这些文字,我相信大家都能够看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改进,可以说每个企业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作者在后面几部分中就列举了华为的案例来探讨改革的良方。可以说里面的具体方法措施在书中都可以反倒,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本书的排版还是比较科学的,甚至在”再版序“中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书的整个章节脉络形象的表示出来,可以说这对于事务繁忙的管理人员来说,阅读本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可以很快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阅读。
可以说在关于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中国制造业的中国品质,中国企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可以说本书在如何启示企业管理者来加强关于质量管理的意识启发上是一本不错的经管类书籍,建议相关的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看看。
《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 篇4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按理说,这时间查抄职员是一定要喊“停”、喊“NO”的。如果这样喊了,按照公司产品不能够报废的规矩,如果产品在第一次交付的时间没有合格,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经过查抄职员上面专设的质量专员或者专家的认可之后,可以让生产部门作第二次提交。但是产品如果做报废处理的话,那么按照KPI考核,所有相关职员都要一同承担责任。
故事是这样的:广东某家具公司,有一次在对一批即将发货桌子进行末了的查抄时,终检职员发现在一张桌子背面的一个不起眼的中央,有一块木板的纹理彷佛和其他的有所差别。因为其他的木板的纹理都是竖的,而这一块木板的纹理却有些斜,觉得像一个划痕一样,显然是木柴用错了。无论你是否了解质量,是否愿意理解质量,它都时时刻刻影响着你的言行和思维,尤其是你的重大决议计划。办理无处不在,但办理的质量才是关键。终究,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跨越的阶段,迫切地需要正确的观点、适宜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卓有成效的举措。这必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甚至是全球经济与政治力量发展的战略格局。历史上尚无这么多人在思索与实践着质量,也彷佛表明所谓的“质量世纪”并非虚构。
但是,查抄职员照旧喊了一声“NO”。这样,生产职员就不得不出来了。当然,他们是极不愿意出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点问题实在算不了什么,睁一只眼闭一眼也就过了,何必让大家的绩效都跟着都“倒霉”呢?
于是,生产职员就和查抄职员商量,盼望能够允许他们作第二次提交。查抄职员就让他们按照规矩去和质量专家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后,质量专家允许他们作第二次提交。
其一,认为西方的理论号不了中国的脉,所谓办理无定势;其二,认为中国人的DNA里天生就缺失日本人和德国人的那种质量基因。从而走出一条融合与创新的道路。
可是,当产品第二次提交过来之后,终检职员又按照流程进行了一次查抄,结果发现,原来出现问题的中央已经改过了,但是在别的一个中央又有了一道划痕。如果说第一道“划痕”只是看上去像一个划痕的话,那么第二道划痕完满是一道物理划痕,显然是在修复过程中新增的一道划伤。
【《质与量的战争》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量一量教案03-28
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02-06
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教案03-27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03-13
变化的量教学反思03-24
大班数学测一测、量一量教案02-15
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教案7篇03-27
班主任的 “度”量09-17
质管部述职报告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