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1
一、教学之前的思考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把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学法上。通过分析本章的难点和所教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理顺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二、实施教学所遇到的难点
在把握了本章的重难点之后,我把教学中心放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虽然已经清楚三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基本运算不过关。绝大多数同学都知道解方程的方法,但却不能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这里也透露出新教材的一个特点:很重视学生思维上的培养,却忽视了基本计算能力的训练,似乎认为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学就会的理想境界。第二,解方程的方法不灵活。学习了三种方法之后,知道了公式法是最通用的方法,所以也就认为公式法绝对比配方法好用多了。但实际并非完全如此,通用并不意味着简单。
三、教学后的及时改进
为了解决"配方法、公式法"谁更好用?很多学生都明白公式法是在配方法上基础上的推导出来,并且有一个通用公式可算,所以学生潜意识已经认为公式法更简单
通过现场测试,很多同学又一次回到首先移项,接着只能用公式法的做法上。其实,在这里学生让没有抓住配方法的精髓。这两题依然是可以用配方法,而且很快就可以解出来。
四、反思
1、备课应该更加务实。
在以后教学中,我要吸取这一章教学的有益经验。不仅要抓整体,更要注意一些重要细节,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性问题。例如:按照惯例,对于应用题学生的难点都在于如何找等量关系和列方程,故最容易忽视的是解方程的细节。例如上文中的例4,很多学生在学习公式法之后,都会很自然将方程的左边展开,继而使用公式法,从而解方程会变得十分复杂。
2、在教学中如何能够使学生学得简单,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五、教材的独到之处
教材有很多闪光点,让人耳目一新,极大调动了学生创造热情。例如课本上很多应用题都来源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1: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远时,平均每天能销售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每台冰箱的定价应为多少元?
2、如图,在一块长92米、宽60米的矩形耕地上挖三条水渠(水渠的宽都相等),水渠把耕地分成面积均为885平方米的6个矩形小块,水渠应挖多宽?
3、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墙(墙长25米),另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长40米。
(1)鸡场的面积能达到180平方米吗?能达到200平方米吗?
(2)鸡场的面积能达到250平方米吗?
如果能,请你给出设计方案;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在这里我重点谈谈第3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生活问题,很能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但同时很容易被生活中的经验所蒙蔽。很多同学认为,要使鸡场的面积最大,当然要把25米的墙完全利用起来,所以最大的面积应该是平方米,故很快可以解决问题,鸡场的面积能达到180平方米,不可能达到200平方米。实际上当真如此吗?这时引导同学利用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问题中设问"能达到的200平方米吗?"。设这时的养鸡场宽为X米,则养鸡场的长为(40-2X)米,根据题意,可得到,经过计算,,从而得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不仅能达到200平方米,而且养鸡场的墙体不需完全利用,只需要它的一部分,这时学生体会到,即使整面墙都用上,它的面积并不是最大的。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2
方程是处理问题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而解方程又是这种途径必须要掌握的。
1、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定义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掌握,首先等号的两边是整式,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其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要是单纯从知识点上来看的话,这一节课的内容很少,教师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讲完这节课,但是教材的设计是从实际问题出发,要求学生先列方程,将实际问题的方程化为一般的形式后去观察方程的形式,通过观察找到几个方程的共同点,再由学生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表面上看教材的安排很罗嗦,其实这样安排的好处就是将难点分散了,因为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有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难点分散对于学生的学习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2、在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的时候,有一个地方没有处理好,本来按照习惯一般是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但是在解题中就算二次项系数是负数,给出的答案也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最好是给出方程的一般形式后,叫学生来求各项系数比较好一点。
3、这一节课考虑到课本上的内容不多,而设计的问题很多很全,开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办法来消化,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一节课要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