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巴尔扎克传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巴尔扎克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巴尔扎克传读后感1
茨威格的巴尔扎克转的副标题是——伟大的平凡,如同几乎一切对天才生平的撰述一样,茨威格的文字充满了偏爱,这种偏爱带着一种暧昧的调戏的调子。巴尔扎克多有激情啊,多有精力啊,他可以一周甚至几天就完成一部无论在篇幅上还是质量上都上乘的文学巨著,他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别人几辈子都无法奢望做的事情,在他世俗事务缠身,烦恼不断的短暂而匆忙的一生中结出了果实。《人间喜剧》旷世的巨著,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历史上最高产的小说家在其中耗尽了生命。
茨威格总是调侃巴尔扎克对自己旷世才华的自豪远比不过对自己不是贵族身份的自卑。调笑他,突然一天就对外宣布,自己的名字该加上一个德,因为他算起来也是贵族的后代,而且从此他的每一部小说都署上了加了德的名字。这曾是全巴黎持续不断的笑柄。可是可爱的巴尔扎克,对此认真得不得了。终其一生,巴尔扎克对贵族生活的祈望都是天真而可笑的。他终于在死前几个月和俄罗斯的公主结婚了,长达几十年的可笑的恋情,倒确实构成一部现实的人间喜剧。
茨威格总是嘲笑巴尔扎克的经商头脑,如同他写小说的激情一样,巴尔扎克总是不断在头脑中形成活跃的投资幻想,可事实证明,这样的想象力和激情他用在写作上才能成功,其余都是惨败的。茨威格的笔调充满了怜惜,对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天才充满了怜惜。茨威格的文字一边把巴尔扎克孩童般天真乐观的想象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叙述出来,一边又把他所在的时代背景的丰富与其作品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做了深刻描绘,我看到的是孩童般玩耍在俗世的巴尔扎克,在不断的负债的逼压下写作,又不断奢侈地购买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而在极端的幼稚虚荣中,巴尔扎克毕竟完成了任何人都无法完成的工作。我常想,巴尔扎克本人兴许当负债是自己写作的动力呢。一个艺术家他不会去考虑怎样在日常琐事中节约成本,良好经营自己。他无穷的精力和潜力使得他不屑于这样做,他的整个人生都充满了冒险,他可以天真地告诉前来和他合作第二天就要上演的戏剧的人们,那剧本还没写呢,现在你们都不要睡觉了,我给你们大意,然后,你们每人写一点,明天就上演。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很多,除了巴尔扎克严肃认真对待的人间喜剧的计划之外,所有的事情他没有什么是办成功了的。但他的天真乐观从来不畏失败。在茨威格的书里,我就看着矮小,精干,体力充沛的巴尔扎克,在俗世中如小丑般扮演着自己的人间喜剧的角色。
在热滚滚的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拥有了对俗世事务运作的一切知识和洞察,如此,他能将他所在时代的`一切付诸笔端,为我们保藏了一副异常鲜活的社会相貌录。但这都不是我关心的,一个作家来到世界上留下了什么,都是别人的事情……对于我可爱的巴尔扎克……看完这部专辑,我竟然很心伤,我本来也该心伤。但我已经不会去问,为什么毫无趣味行尸走肉一样的人们活下来了,而巴尔扎克却在疲惫和失望中离开了之类的事情。巴尔扎克自己说过,现在那些有了名望地位和尊重的人和我们这样的人,死后的地位就倒过来了,他们将被遗忘,而我们却可以留在永恒里。
当然,谁不会留在永恒里?在万千轮回中,我们为彼此撑起了伟大的戏剧背景,此生你是巴尔扎克,我是你笔下的路易.朗贝尔,来世你定是我的某某。没有俗人和伟人的区别,任何意义的名声都不过是存在这出永恒的剧目的道具而已,啊,不是而已,道具并不是“而已”的道具,我们血肉辛酸的人类,没有哪一个不是彼此人生剧目中的演员,为你演戏,我亲爱的同伴们,这样存在才不会荒芜无聊,但不要弄疼了彼此啊,我们都是血肉之躯,在疾病和劳苦中我们已经难以承担重负,就请祈望和平吧,愿世界不再有血肉的战争!
我看到——矮小精干的巴尔扎克在滚滚红尘中奔劳,他大声地谈话,满脸红光,头发油腻,充满斗志和激情,从来不甩失败,永远乐观地想象,永远冷静认真地写作,他还有好多年可以活,这样他的人间喜剧就可以完成了……
巴尔扎克传读后感2
巴尔扎克是法国大文豪,有法国现代小说之父的称谓,其作品主要描述近代社会风貌和各种思想的碰撞,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粉碎一切障碍》。
传说中,巴尔扎克有一支手杖,上面刻着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一切障碍!”
巴尔扎克,法国一代文豪,名垂千古,巨著《人间喜剧》震铄古今,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人。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个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在文化被革命的动乱年代,知识青年们如饥似渴地偷读巴尔扎克,拼命地汲取世界文学的养分,其情其景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当今中国,知识爆炸,书籍泛滥,真正读巴尔扎克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其实,遭遇被冷落命运的也不仅仅是巴尔扎克,而是许许多多的经典作家,这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惭愧的是,作为曾经的中文系毕业生,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师,我对巴尔扎克的作品也是比较陌生的,算来算去,读过的只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贝姨》、《驴皮记》寥寥几部,相对于他多达91部作品的巨大体量,实在是不足一提。对他的作品是如此陌生,对他本人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补课,毕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世界顶尖文豪如此陌生,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那就从阅读《巴尔扎克传》开始吧。
全书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叫“试笔”,主要叙述了巴尔扎克的青少年时期,他早早地确立了以写作为终身事业的志向,不仅要以写作挣钱、发财,还要凭着自己的作品登上文坛的最高处;第二部叫“写作的幸福”,叙述了巴尔扎克创作的高峰期,他在生活、爱情和创作三个世界里艰辛而充满激情地奋斗;第三部叫“空白的一页”,记录了他生命的末端,幸福的婚姻、突然的离世,以及身后的荣耀与纷争。
巴尔扎克的一生是短暂的,又是丰富多彩而充满魅力的。他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接受了那个时代严格的教育,然而在写作的诱惑下,他在14岁时就早早地与学校严格的纪律开始对抗,开始了思想上的反叛与探索。他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和观察力,阅读过的书籍,经历过的生活,“都装到脑子里,并且牢记在心。”“他的脑子像个捕蝇器,凡是在他周围飞的蝇子,立即被他逮住。”这样的天赋与积累,成为他日后创作《人间喜剧》的重要资源。
在开始创作之前,他就爱上了一位比自己母亲年龄还大的夫人,从此开始了他一生浪漫而又混乱的感情经历。在他看来,“一个作家有权利,甚至有义务有尽可能多的.艳遇、很多错综复杂的感情经历。如果只是审慎从事,那拿什么来做写小说的题材?”后世的作家们也许会非常赞同巴尔扎克的这个观点,但是,又有几个人写出他那样的作品了呢?在丰富的情感经历之中,在复杂的财政危机中,巴尔扎克更加勤奋地创作,他不同于凡人之处在于:一旦坐在写字台前,其他一切都可以抛开;他可以一天喝40杯咖啡,他可以一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他可以一个月只睡20个钟头,因此,他才可以在短短50年的生命里写出那么多的作品。
巴尔扎克是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世俗的普通人。他想,“他之所以像疯子似地玩命,为的就是让巴黎公众知道他生活得很舒服。因此,在他身上有奇怪的混合体,一方面思想上严肃认真,而生活上追求世俗的体面。”他渴望文学上的巨大成功,同时并不讳言自己庸俗的创作动机;他渴望精神境界上的崇高,但同时努力追求物质生活的享乐与奢侈。但是,“他在世俗社会越投入,回到家里后就越能集中精力在白纸上写黑字。”
读完这本传记,我逐渐了解巴尔扎克这个人,也逐渐了解他那些杰作的产生过程。足够的了解之后,对他的敬佩之情与日俱增。如果说,之前对巴尔扎克的情感是一种对伟大人物的模糊崇拜;那么,现在则是对一个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在事业上孜孜不倦的奋斗者的同情与赞叹。同情他,是因为他本可以不必如此“折磨”自己;赞叹,则是因为他那种强烈的进取精神,那种强大而充满雄心的生命力。
在奋斗的人生旅程中,他的确“粉碎了一切障碍”。
【巴尔扎克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巴尔扎克语录10-11
巴尔扎克语录精选15篇12-04
巴尔扎克语录9篇02-01
巴尔扎克语录6篇02-02
巴尔扎克语录(6篇)02-02
巴尔扎克语录11篇01-25
巴尔扎克语录(11篇)01-25
巴尔扎克语录12篇01-22
巴尔扎克语录(12篇)01-22
巴尔扎克语录30句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