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通用32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习录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习录读后感 篇1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习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习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习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静坐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传习录读后感 篇2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习、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习录读后感 篇3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传习录》
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儒家提倡“民胞物与”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意思,那和墨子的兼爱又有何区别?我以前把一体和无差别等同了,但一体不一定是无差别。一个整体当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的。树最重要的部分是树根,然后是树干,然后是树枝,最后是树叶。爱是所有的爱的统称,它包括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事物的爱。儒家为什么凡事都喜欢拿“孝”做比喻?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我们的父母,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这个关系就要靠着天理来维持。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人人都有,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即使是爱也是要有一个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有做到对父母的爱才可以向外扩展。墨子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人人都一样,这本身就违反人性。我对马路边老人家的爱,和对我父亲的爱,不可能一样。所以我们的爱是一体的,但因为关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爱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体里面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传习录读后感 篇4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静坐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习录读后感 篇5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习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习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习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习,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近。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习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习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习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习录读后感 篇6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习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习录读后感 篇7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习录读后感 篇8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习录读后感 篇9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习录读后感 篇10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习录读后感 篇11
阳明先生大名早有耳闻,后世学者对他推崇备至,潜心研究他阳明心学之人也不在少数。自公司开展朗诵活动以来,始读阳明先生《传习录》,目前已读2章,记录感悟如下:
阳明先生的心学认为世间存在一种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内心存在一种良知,良知与天理是合一的。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来行事。而同时,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是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认识“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认识良知。因此,把阳明先生的学说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做人做事凭良知。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时时处处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义为何?对阳明先生来说,也许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从12岁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认为致良知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那对于我等没有做圣人理想的普通人来说,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义应该在于,致良知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也就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加长久和稳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绝成功、拒绝为圣,但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幸福吧。
阳明先生认为天理的对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让我们去追求金钱、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不劳而获,懒惰、傲慢。与此同时,金钱、名利、美色这些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觉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来生活,勤奋、感恩、自律、助人、为善等行为,则可以让人的内心越来越平静,从而体会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与人欲斗争,就需要克己。当克己成为一种习惯,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战胜的时候,内心的良知会越来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会越来越减弱。最终可以找到内心的光明。
阳明先生的学说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浅。但他的学说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人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强调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我学习了他的部分思想后,感到整个人的内心充实、踏实、平静了许多。开始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结果会如何。自己的理想也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而也就逐渐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这本书让我找到内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依此指导自己的人生,相信继续读下去、反复读下去会有更多的收获。
传习录读后感 篇12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习。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习心灵而作的。”——传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习主要是学习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读,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一千遍也就没用了。因此,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首先要从心灵上开始。心中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就可以主动地解决问题。走神,不只是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费时间。不能通融的知识,就算是正确的知识,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
第二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问题是:“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有多少实用性?以及曾皙说的话,不过是一种戏弄,圣人许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经这样一句话却不经意地说:“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三子所谓‘汝,汝也’,曾有点‘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夫子也都许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就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时,都有“意中人”跟随,只有曾经点过志向时,没有“意中人”跟随。之前在给自己定下目标时,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自我并不评价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象孔子的三个弟子那样,尽管说自己还在学习,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孔子认为他们能达到那种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评他们。高深的经世致用,不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心境出发。本人目前还没有达到曾经的点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与物质利益有关的。进了师门,跟许多人聊天,都会问他们的远景是什么,大家在谈论远景时,不自觉地就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也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情是对的,结果就走偏了。
然后又说三人为器,把自己关起来。生活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学”。了解自己的半斤八两,哪里缺哪里。了解自己的位置,构成它的元素。我总觉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之力,听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后悔。
第三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问题:“延平云‘当理而无私’。“理”和“无私心”怎么分别呢?”先生曰:“理即心。“无私心”即是“有道理”,“无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与理都能断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无私心,而外弃人伦,则非人伦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过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阳明从朱熹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生活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除私生活是无私生活。无私当然是一种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单纯的说理等于没有原则,这两点都是一样的。如果将他两人分开来说,那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学说,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澄又问到了佛家的无私心与正道的关系,他认为正道就是佛家的无私心,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一定要做孝子。当我们还没有完成孝道时就离开了家,这是对人类道德的破坏。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尽孝。男人可以没有伴侣,也可以没有孩子,但必须有父母。看起来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虚的,那父母之情呢?当父母健在时,你去追寻佛教的无私心,这是没有天理的表现。你们的心被你们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舍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从反面论证了王阳明的心理之道。
第四部分:传习录的读后感。
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后,深深地感受到这句话意味深长,仅仅读了一遍,我就不敢说完全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但是读了《传习录》,我确实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许多时代,的确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首先是心灵的净化。王阳明先生认为修身就是修身。万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个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产生良知的人,只不过是被物质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没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错误,使之回归正道。当欲望萌芽时就把它扼杀,防患未然以求修身养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将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参透事物的本质,把握知识的来源。要断案,就要从断案中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举例来说,在判案的时候,不要因为对方的不礼貌而生气,不要因为语言的婉转而高兴,不要因为对方的抱怨而屈从于宽容。怕心中有一点偏差,怕妄想与是非,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边,学习就会不着边际。
三是知行统一的问题。知者有为,行者有为,知之为行,行之决定行。读以知为目的,知以行为目的,所以读书必须用于引导行,从而知行合一,谓之“经世之道”。光看不想,只会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会变得自我。每一个人都能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心,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碌碌无为的时候,不妨看看《传习录》,探寻一些人生的真谛。
传习录读后感 篇13
问:“你看不清楚,怎么看?”
老师说:“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还是从旧社会学起比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虽然为了学业什么都懂,但是一辈子都得不到。你必须在身心上努力学习。做不到的,一定要转向自己的心和身体,才能过。盖四书五经,然说此身心。这种身心叫道,而身心则清明,没有别的。这是为了学习心灵。”—— 《传习录》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不识字。我看不懂怎么办?我还是照字面理解,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儒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个人把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式,都是对的。然而,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没有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即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做正确的知识来读,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结合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印在自己的骨子里,但我还是留在了储备中。
大师说,向他学习主要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应该摒弃旧的模式,创造新的体系。如果我们在向师父学习的同时遵循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这样会耽误师父的时间和我们自己的时间。
我们通常说的是“一本书读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读。不用心读,读一千遍也没用。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从修心开始。有了心才能有意识,有了意识才能主动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听,更是浪费时间。没有综合的知识,即使正确的知识对你也是无用的。
传习录读后感 篇14
问:“燕平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 篇15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近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传习录读后感 篇16
玉华阅读完《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及《知行合一王阳明2》后继续学习王阳明的书籍,选了这本由王阳明撰著的《传习录》来阅读,坚持与大家分享读后感。
读到前言的知行合一,说到王阳明认为知行关系是两者的辩证统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玉华也在思索,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必然以人的认识作为指导,而人的任何认识都必然依赖于将认识付诸实践后才能得到验证。就如王阳明所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掌握真知的目的在于实践,不实践便不能作有真知。玉华读后更加坚定了要坚持将认知活动与实践结合起来,具体实践中发现真知。就如我们维爱的"悦读"项目的成长需要坚持知行合一才能走得更远!
玉华读到第12页徐爱与王阳明的对话:徐爱说"古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也只是要世人明白,一方面去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能有着落之处。"王阳明说"你这样的理解反而是背离了古人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如果能够领会,只要说到知,行便包含在里面了;只要说到行,知也包含在里面了。古人之所以将知和行分开来说,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类人,懵懂懂懂、任意而为,完全不加思考,只是任意妄为,因此才要提出知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做得恰当;还有一类人,整天空想,不肯切实躬行,全凭主观臆测,因此才要提出行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知得真切。这是古人不得已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说,如果能够领会真意,只要一句话便已足够。现如今的人却将知与行分作两边,认为必然是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如今我若只是讲习讨论如何去做的功夫,等到知得真切之后才去行,必然会导致终身一无所成,也终身一无所知。这不是小病小痛,而是由来已久。我今日提出"知行合一",正是对症下药。但"知行合一"的说法也并非我凭空杜撰出来,而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即是如此。如今你若明白我为何如此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两回事也无妨,本质上则还是一回事;如若不明白我为何这么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说些无用的话罢了。"
玉华读到第30页,说到王阳明教导他学生孟源的。孟源有个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有一天,一位学友向王阳明谈自己修养的近况,请王阳明指正。孟源在旁边对那个学友说"你才刚刚达到我以前修行的水平"。王阳明知孟源的老毛病又来了。王阳明想借此教导孟源,说"你的老毛病又来了,这是你人生中最致命的病根!就像方圆一丈的地里种了一棵大树,雨露滋润,土壤栽培,只是滋养这棵大树的根。如果在这棵大树周围种些好的庄稼,上面的阳光被树叶遮蔽,下面的土壤为树根缠绕,这些庄稼怎么长得成呢?只有砍去这棵大树,将树根拔得一干二净,才可以种植这些好庄稼。如若不然,任凭你如何努力耕耘栽培,也不过是滋养这个树根罢了。"玉华读完王阳明对孟源说的这句话后,感叹王阳明对孟源的用心良苦的同时也在反省自己有没有犯了孟源的老毛病。玉华忆起前几年自己刚拿到驾驶证1年多一个星期就自告奋勇独自往返清连高速的经历。现在玉华回想也被自己当时的冲动而汗颜。第一次上高速,玉华有个死党千叮嘱万叮嘱玉华开车要小心,还叫了人在旁边督导玉华。第一次无惊无险,一路顺畅从清远开往连州,又从连州开回清远,玉华又兴奋又激动,高兴极了!以为自己有经验了。此事过了不到一个月后,刚好连州当时有一个"血腥"杀人案,受害者的家属需要关怀和心理疏导,玉华接到任务后刻不容缓,自己单刀匹马"直杀"现场。当天处理好一切后下午四点半左右就从连州往清远回程,玉华想想时间还早,应该无问题吧。但是,一出连州城就开始下雨,起初毛毛细雨,后来越下越大,玉华只能慢慢开,由连州到阳山开了两个钟头,天色渐渐黑了,玉华又饿又累,见到到阳山南站赶紧往那里靠。下了车,买了两个粽子狼吞苦咽地吃了起来,还担心自己不够体力喝了一瓶红牛饮料,做下伸展运动,舒展筋骨,准备再挑战从阳山回清远的高速路。这个时候,有几个中年男士,在玉华附近,左看看,右看看。玉华平时看上去似乎比实际年龄年轻些,像个女青年。玉华心里开始有些害怕,难道玉华遇到劫匪了,回想以前刚入律师所时主任叫玉华整理的那些刑事案件的档案资料,那些血淋淋的犯罪过程,触目惊心!玉华马上意识到必然要尽快脱离现场。玉华扮作慢条斯理地不慌不忙地打电话,并大声地故意地与电话那边说"喂,XXX派出所所长啊,好好,你们几分钟就到了,是不是,好的,那我也岀发了,那一起集中啊!马上到!"玉华说完,飞快地跑回自己部车,一启动油门,"呼"的一声,往清远方向强奔!在阳山路段,非常大雾,不到三十米的距离,根本就是朦胧一片,玉华只能像蚂蚁一样慢慢地慢慢地开,公路两边黑压压的山,没有半点灯光,死沉沉。玉华只是自己一个人,很担心刚才那几个男士开车追上来,加上周围环境恶劣,自己开高速又没有经验,玉华手心也出汗了,但有一种声音自己反复告诉自己,玉华"挺住、挺住……"开了差不多1个钟后终于在第三条车道上见到了一部拖着沉甸甸货物的三卡车。玉华见到它超兴奋,见到大卡车后面暗黄的后车灯觉得很温暖很温暖,心里想,终于见到车了!玉华之后就一直紧跟着这部大卡车后面,"不离不弃",又开了差不多两个钟,离清新区越来越近了,出了高速口,见到黄坑那边的万家灯火,玉华终于舒了一口气,车停在自己家楼下时,玉华的眼泪拼命地掉,看看手表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从这件高速事件中,玉华知道自己犯了孟源的老毛病,自以为是,过高估计了自己开高速的能力。空心的禾穗举头向天,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的。玉华不想做举头向天的'禾穗,以此为鉴!谦逊是玉华需要历练的克己功夫!读古人的书籍真好,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
读到第33页,陆澄与王阳明的对话。陆澄问:"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王阳明答:"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不努力下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达到无论静守还是做事,都能够保持内心安定的境界。"玉华读到这里时沉思王阳明对陆澄说的话。玉华有个老师也说过"静下来才有福"。是呀,静下来才有福!玉华也浮燥过,也无奈过,那种心累的感觉不好受。记得前几年刚开始组织公益活动时,玉华没有老师,没有伙伴,当时就是靠一个"勇"字和一个"做"字。四年即将过去,玉华组织及参与的公益活动已经超过两百多场,也凝聚了一批热心公益的好伙伴。玉华静下心来回想这四年的历程,酸甜苦辣样样俱存。王阳明教导陆澄说"静"需要在事上练。玉华似乎也听到了王阳明在引导玉华要"静"下来,有些人及有些事情急不来,也不能急,就耐心地等吧。宁静致远,关键一个"静"字。玉华想到除了"静",如果要心平气和,工夫在于一个"定"字!
有人问王阳明:“安静无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自己,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自己,让自己见识多了,历练多了,自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而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王阳明说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玉华在思索,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或把善当作恶,这时“良知”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就好像在不适合的时间段"爱"上了一个不应该爱的人。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有格物致良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可以把爱放在心里,祝福他,这也是一种至"爱"的表达方式!玉华感悟到: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念的,当有善有恶的思维时,那是自己的思想活动了。如果自己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留下善去掉恶,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
玉华读到第116页,说到王阳明在来信中写道"真正具备了某种认知便会去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叫作认知,这是告诫学者要切实用功、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行。如果真认为行就是知,恐怕专注于探求本心,不顾事物的道理,必然会有不明白、无法理解的地方。"玉华反复读了几次,越来越认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说法。玉华几年前就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当时考这个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可以把律师的理性与心理咨询师的感性整合起来服务个案。刚开始,玉华从心理咨询网接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来解答,选择的是公益,没有任何咨询费。坚持了一年多,解答了几千条咨询,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之后一边咨询,一边坚持再学习。走了几年之后,慢慢地可以有选择性地收取了一些咨询费用。玉华想想,如果当时只是拿了证而没有运用起来,那么就是知行不合一了。玉华感悟: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真切的认知就是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称之为认知。
玉华读到第165页,王阳明说到"澄明之心是不动的",是因为它来自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所以不曾动,动了便是妄;"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是因为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未尝不在其中,只是有所动,不动便是照。说无妄、无照,并非将妄心当作照心,将照心当作妄心。把照心当作照,把妄心当作妄,这依然是有妄与照的区分。有妄与照的区分就是将心一分为二。把心一分为二,心体便有所停息。没有妄与照的区分就不会有二心,没有二心,心体就不会停息。玉华读到这里时被卡住了,不是很明白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也产生了一些疑惑:王阳明说的"澄明之心是不动的",难道是因为遵循天理,所以说它是静的吗?"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难道是因为良知未尝不在烦乱之心当中?既然说是烦乱之心,那么良知对于它来说就是澄明的,而对于澄明之心来说就是烦乱的。妄动与停息有什么区别吗?
传习录读后感 篇17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传习录读后感 篇18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传习录》
有两种人是改变不了的,第一种就是智者,属于先天开悟的这种人,第二种是愚昧的人。虽然王阳明说的简单粗暴,但绝对是真理。第一种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目标明确,并且会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所以这种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种人,愚昧,不明事理,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想得也是对的。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特别的倔强。一旦他认定了一个道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想让这种人改变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越来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会把无知当性格。遇到这种人,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不要尝试去用道理说服他,如果那样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变,下愚者是不会改变。
如果我们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变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这句话给自己做一个警句,当有一天我不愿去改变自己的时候,我要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去改变自己。只要不欺骗自己,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种人。那你还有什么原因去拒绝改变?强其所不能吧!
传习录读后感 篇19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传习录读后感 篇20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习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习录读后感 篇21
王阳明心学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天理即人欲,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欲:针对朱熹理学而言的。需要说明的是人欲不是我们普遍理解的人的欲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当人能达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会制度约束。
知行合一:从本质上而言,知和兴一体的,不二的。思考当你能达到活在当下时刻时,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精进。
另外特别说明5点:
1、王阳明在书中,说明佛家清心寡欲的修行是错误的,这样让人失去了知觉。而是在清醒意识和知觉的前提下修炼本心。
2、大众认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静态进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语等等。而王阳明提倡静和动共同修炼。如果只是静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时,烦躁恐惧等心念又会出现。
3、阳明在那时就明白根据孩子天赋和性格而针对性教育,不得不说是对现代教育的讽刺。
4、很多人包括外国宗教,佛家,灵修心理学家等所谓专业人士,修行门路巨大错误,还在市场上招摇行骗,没有觉醒的人很容易被误导,走上一条与修行相反的`道路。修行是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什么奇妙方式直接抵达最高境界。而这个过程,必须遵照心的意愿,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斋念佛,出家等强迫性就可以达到的,而这些行为不但没有正向作用,反而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这是初级修行者要特别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阳明心学从本质上殊途同归。不管以那种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记只学不做,空谈误国,空谈误己。
传习录读后感 篇22
不可否认,我们大多追求物质生活水平高才好,但是因此而过于追求金钱、地位、名利,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从而忽视了自己精神生活。而那些要想实现自己人生高度,更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心灵,如此才不浮躁,才能进入全新的人生境界。内心的幸福完全取决于你的心,只有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具有现实意义。总而言之,心学就是让你内心强大、淡定处世的哲学,其核心就是王阳明的八字箴言: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观王阳明的一生,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作为思想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正如梁启超对王阳明的评价:“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其伟大,军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勋业。”但他的一生,坎坷波折,历经贬谪、受诬、辞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身处各种逆境、困境、险境、绝境而心如止水,从容化解,这些是激励和启发现代人最好的范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就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是当今社会的一剂解药。因为,真正的生活在内心。一切斗争皆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解读王阳明传奇人生,领略心学之精妙,关注自己的心灵,就能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
他曾对学生说过:“做学问的`功夫,对于一切声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摆脱殆尽。但是,如果还有一丝贪生怕死的念头牵挂着,就不能与整个本体融合。人的生死念头,本是从生身命根上带来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这里能识得破、看得透,心的全体才是流畅无阻的,这才是尽性至命的学问。”
正象古人所说的“定能生慧”,意思是心灵安定了,灵感智慧才能生发出来。由于他看破了这一切,心灵是自由活泼的,所以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才处之淡然,因而也就达到了很高的智慧境界。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的书房挂一幅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这句话,源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其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认为做学问的关键在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上面,强调心境要淡泊,心绪要宁静,去除各种物欲来修养自己的德行,这样才能明确坚定自己的志向,在宁静的心灵中,志向才能达到深远广阔的境界。
把那些傲慢、浮躁,希望走捷径的心理统统丢掉,彻底静下心来,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境地。否则就会时间一天天过去,今年过了又待来年,年纪渐渐大了,老了,雄心壮志也随之被消磨殆尽,那时即使后悔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从头来了。只能怀着一种悲哀的心情,凄凉的坐守在破败的房屋中,在那里整天后悔啊,我当时怎么就不知道努力一点呢,要是当年努力一点,恐怕现在已经干出一番事业来了,但已经没有法子,一辈子就这样白白地过了。
“淡泊”、“宁静”是一种有别于常人的思维方式,透出源自于心灵的灵感与妙思,能将一个人的能力与智慧提升至极致。因为内心淡泊,无求于世,也就不为得失荣辱所迷惑,根据自己心灵的洞察,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行动,而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结果。这是一种大智慧。
“淡泊”与“宁静”,又是一种生活心态,一种心灵闲适、逍遥自在的心态。诸葛亮和王阳明等智者,正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心无所求的境界中,不为名利富贵而活,而能尽享生命的乐趣。可以说,那些似乎洞察一切的智慧和灵感,就是在这种自由的心境中激发出来的。
其实这种“淡泊”与“宁静”,更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大境界,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其基础,其中体现了人所存在的最高价值。那些甘于淡泊的人,正是把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参悟透了,达到了心之化境——“视万物为一体”,因此才能进入得失不计、宠辱如一的境界。
这种“淡泊”、“宁静”的心境,是衡定和充实的。因为这样的心灵,处于“中和”的状态,也就是对外物不偏不倚,独立而存在,获得一种心与天合的人生快乐
读完王阳明的一生,你会发现,一个人能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并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只在于你内心的改变。正如我们今天常听到的一句话:“如果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你自己。”一切的变化,其实都从我们内心最细微的变化开始。
我们很多人,习惯于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如果多读一读王阳明,他们就会懂得:命运就攥在自己手里,只有你自己才是“主人翁”,才能决定你将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传习录读后感 篇23
看了王阳明老师的《传习录》,觉得老师的话很有意义。我绝不敢说我看完《传习录》后完全理解了王阳明老师的思想,但看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自己的感悟。王阳明老师的智慧跨越了时间的长河,真的值得细细品味。
第一,修身养性。王阳明老师认为,修心就是奉献良心。一切都在心里,只要心在省里,就是良心。不欺骗良心,相信良心,自觉良心。良心在于人,永远不会消失。拒绝给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欲蒙蔽了双眼,并不是说他没有良心。化干戈为玉帛是外在功夫,化干戈为玉帛是积极的,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让它们回到正道上来。在你自私的欲望萌芽的时候就将其扼杀,为了培养你的真诚而阻止其发生。
第二点是学东西。知道就是认识事物,再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知识的本源。如果需要破案,就要从中吸取教训。这才是真事。比如在判案的时候,你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懊恼,不能因为话语的圆滑而高兴,不能因为对方的恳求而屈从于包容。因为怕自己心里有一丁点偏差,就知道对错。把事情放在一边去学习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知有行,知有行。知为行,知定行。读书的目的'在于知,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一定要用读书来指导做,这样知行合一才叫做“经世致用”。只有读书没有思考,只会越来越迷茫,只有思考没有读书才会成为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情中体验良心。在这个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地四处奔波时,不妨读读0103010,去探索一些人生的真正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 篇24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习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近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 篇25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习录读后感 篇26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 篇27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 篇28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习录》
当一段时间学习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习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习录读后感 篇29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 篇30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 篇31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习录读后感 篇32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传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面就是置闲气。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还是没把自己想明白,从认识自己开始。
【传习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传习录》有感 《传习录》读后感07-21
传习录读后感09-19
《传习录》读后感04-02
《传习录》读后感(精选26篇)06-16
传习录读后感(5篇)09-24
传习录读后感5篇07-09
《传习录》读后感4篇07-14
《传习录》读后感(10篇)09-10
《传习录》读后感10篇09-10
传习录读后感10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