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娃传》读后感(通用12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娃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娃传》读后感 1
最近看了《李娃传》,很喜欢,不是因为剧情出彩,而是因为只有在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古代男人的真诚。
虽然唐宋传奇中的女性也有自己的妖娆动人,但男性要么消极要么多疑,多多少少给小说抹了一层血淋淋的悲凉之美,不算美,但看起来真的很窝囊。个人感觉李娃的出现动摇了小女生们的精神,而正是她的.“仁无情而动人”的风格让人物更加风尘仆仆。
李娃和儿子见过两次面后,向李娃求婚。这位女士向李娃要钱。中间的过程是曲折的。儿子被赶出家门,然后夫人打算让李娃和夫人跑了。然后儿子就去唱哀歌,被父亲打得差点死掉。然后被主人救了。之后他成了乞丐,最后又遇到了李娃。李娃帮忙。愿意退休度过余生。等你嫁到丁家,蒸一蒸就能尝到。中外联姻,无自怜。我考虑自爱,从现在开始我要去那里。“当她成功后退休时,她不在乎她为儿子创造的财富和名声。这许多年的支持和陪伴都是过去付出的,就算爱情重来,也没必要离开。我读过一些小椴的诗。虽然有些刻意古风,不太聪明,但似乎爱上了一句话:“人生的尴尬,是重新开始”。这样一个骄傲的女人,不忍心去想,为自己的罪恶买单的身份会一直伴随着你。与其流浪,不如回家,可以让你读一辈子书。李娃想走,却被儿子父亲逼着留下。她也被封为贵妇,所有的儿子都是大官.
我不忍看到这样美丽、平静、高贵的影子,最后被月光锁在世界的镜子里。但这种女人怕连作者都舍不得让她在烟花之地自由往返,孤独一生。幸运的是,她有一个幸福的结局。虽然俗气,但她终究是幸福的。
人生不是小说,世界是谋生的。它想要的只是小说家不屑给予的和平和幸福。可惜,自然还是舍不得给。或许人生的意义在于小说和世界的反转。李娃,一个平静地生活在夹缝中的路人,终究只是我们的梦想。
《李娃传》读后感 2
最近看了《李娃传》,很喜欢,倒不是因为情节多么出彩,仅仅因为只在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古代男子的真心。
虽然同在唐宋传奇中的女子也都各有各的妖娆动人,但男子或是相负,或是猜疑,都或多或少为小说抹上了一层血色的凄丽之色,不可谓不美,但委实看着窝囊。个人觉得李娃的出场为小女子们抖了回精神,就是她的这般任是无情也动人的风致才使人物更加出尘。
李娃跟公子两次相遇后,向李娃求婚,鸨母为了钱就让李娃答应了,中间过程曲折,公子被赶出家门,然后被鸨母计划,让李娃与鸨母跑掉了,然后公子去唱哀歌,被父亲毒打差点死,继而让他师傅救了,之后就沦落为乞丐,终于与李娃再次遇见,李娃帮助公子功成名就,然而偏偏就在公子功成名就的`时候,她说了一句: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愿以残年,归养老姥。君当结嫒鼎族,以奉蒸尝。中外婚媾,无自黩也。勉思自爱,某从此去矣。功成而身退,竟全不希罕她一手为公子博出的利禄功名。这许多年的供养和陪伴,从前纵有多少对不起也都偿过了,就算让爱情从头再来,也未必定要离去啊。看过一些小椴的诗,虽有些刻意做古,不算太高明,但看来看去却爱上一句:人生尴尬是重来。这等高傲的女子,容不得自己以为了偿罪的身份永伴君侧,与其徘徊,不如归去,倒能让你念着一生一世。李娃想离开却被公子父亲强留下,还被封了什么夫人,生下的儿子个个当大官
舍不得看到那么美丽平静,带点妖气又颇有些高贵的这抹惊鸿之影最终还是被月光长锁在尘世的镜子里。然而这种女子,怕连作者也舍不得让她在烟花之地进退自如地孤独一世。所幸她还有个最终的好结局,虽然俗气,但毕竟幸福。
生活不是小说,世人蝇营狗苟,所求不过是小说家不屑于给的安宁和幸福,只可惜造化却依旧舍不得给予。小说和世道的颠倒交错,或许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而李娃这种生活在夹缝中从容的过客,终究只不过是我们的梦而已。
《李娃传》读后感 3
高阳,算是比较熟悉的一个作者了。最早看到的高阳 的小说就是晚清三部曲,虽然李娃传是高阳的处女作,但是写作风格已经成熟了! 那么看看小说本身吧!李娃本来就是唐代传奇小说。李娃,李亚仙,原来是流落风尘的女子,但是最后能被封为汧国夫人。
那么到底她的生活如何呢? 荥阳,五姓望族,郑家。郑徽,郑家千里马。不足二十岁便已经取得参加会试资格。路途中跟其他的才子一样,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李娃李亚仙。经过很多事之后,比如说金银花销待尽,老鸨认钱不认人,虽未直接赶走但是言语之间已是无礼,流落街头的郑定谟无处可去,只能去给别人当孝子,韦庆度又受小人所害,一切的`偶然最后却使得郑定谟得到了无缘科考的必然。后面的貌似结局都差不多,父子相见,然后断绝资助。本就孤苦的郑定谟越来越贫贱。然后碰见佳人。佳人资助使其东山再起。然后帮郑家父子相合。然后又在安史之乱中帮助了唐玄宗,最后封其为汧国夫人。表面上看似是一本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结局也很圆满,但是万事不能深思熟虑,看过之后,有很多事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本书能应该是综合了所有的古代小说的套路吧,或者是丰富了唐代传奇小说的内容。但是李娃传我感觉并不是传统的爱情故事,也许更多的怎么样的一种感情呢?内疚还是鼓励?为了让郑定谟能够恢复其躯吧!其实有时候看书看到最后我就开始怀疑爱情了! 写到这里不知道写什么了,聊聊高阳吧!高阳应该是属于架空历史的先驱吧!
李娃一书一炮而红。这本书看完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程式化!老鸨,永远的是认钱不认人,老父了解过程之后断绝关系,和杜十娘很像!只不过结局却好于杜十娘。而李娃能够资助郑定谟东山再起又好似其他的小说。 不过情节套路的老套,不能掩盖作者的文笔,挺好的,人物刻画还是挺鲜明的,郑定谟的数世为人,李娃的高风亮节,韦庆度的重情重义……爱恨情仇,一念之间,爱成仇,仇化解,人性往往就是在细微处见真情,一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想这些东西也只能出现在奋不顾身并且心怀天下的读书郎身上吧!有时候能够感动人心的往往是在平淡无奇的地方。
《李娃传》读后感 4
我一直觉得,中国古典文言小说是最经典的文学作品,雾里看花的感觉很好很有想象空间。我国古代文人笔下的那些男男女女,古灵精怪,明明在日常行事中做着和普通大众相似的事,却透着一股不清不楚之感。
这种不清不楚在《李娃》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是否是因为当时的传奇尚不成熟所致?还是中唐的社会风气本身就带着暧昧意味?或者其实本无所谓暧昧与否,其本质是我们这些遭受了现代思想浸泡的简单后来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去揣测本就复杂高明的唐人而产生的幻觉?
无论是李娃,还是郑生,还是郑父,他们的行为似乎都游走于善恶的极端,而这极端却又造就了一层不明不白的场域,就像在纯色的纸上叠了一层黑,一层白,最后就成了一团黏乎乎的灰。每个人的.行为,单单拿出来看,是无可挑剔的黑白两面,要么是善,要么是恶,不存在中间地带,然而白行简把这黑白两对拿来凑成了一个太极。郑生被李娃所救之前的剧情是彻头彻尾的恶与欺骗,然而一旦李娃良心发现,立刻所有人都被洗白,白得有些刺眼。中间似乎缺少一份具有逻辑性的转折。所有人的行为似乎都不断游离于这个角色所带有的社会身份之外,妓女自带狠绝气质,却又有着非凡的道德品格;书生跌入了堕落的泥潭,却靠着义妓之手重回社会顶层;刺史弃儿认儿,还接纳一位妓女,促成两人婚姻,这在我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这样看来,白行简虽然只写了寥寥几位角色,却让所有人跨越了自身阶层的限制,善恶是非的界限在各色人物面前变得不是很分明,反而有种错综感和断裂感。文中一直为自身利益奔走行动的,倒是文中李娃的鸨母,和凶肆里的伙计。有点搞笑的是,郑生住进凶肆里,居然还成为唱挽歌的一流歌手,难道是因为被抛弃了太难过而激发出来的天赋?话转回来,我觉得白行简也许是为了让剧情更为丰满,让李娃郑生这类主要角色承当着其他社会群体角色功能。后世演化出的各类戏剧中,唱红脸白脸,老生青衣的,都有着各自固定的设定和功能,谁黑谁白清清楚楚。而唐传奇似乎并没有形成这样套路和模式化的迹象,反而各色人等齐登场,每个人身上都有着黑白两道色,时时逾越身份行动。
《李娃传》读后感 5
唐朝的开放、包容孕育了唐传奇的精彩,由于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李娃传》摹状了唐玄宗天宝年间一个平常又神奇的爱情故事,将风流娼妓与落难公子终享富贵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寄托了普世对真善美的向往与坚守。 李娃虽然生活于平康坊的妓馆,但并非风尘女子,他对爱情、真挚的爱情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屑于逢场作戏,而执着于情同意合。郑生的出现,为了爱情,哪怕一掷千金也无怨无悔,深深地打动了李娃。在后续的'情节中,因为找不到李娃,几度寻死觅活,以至流落街头,穷困的生活仍然无法浇灭心中对爱情的追求。正是这种荡气回肠的爱情,让李娃毅然决然赎身,倾其所有为郑生调养身体,劝其考取功名,最终有情人终成着属,表达了“善有善报”的价值观。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贵公子与贱民之间不吝有鸿沟,不仅是权力、金钱,更多的是观念的。也许门当户对,并没有过错,但是对于下层百姓,多么希望有朝一日能跨越鸿沟,以真情实意去消融世俗的偏见。应当说,《李娃传》主人公李娃是位敢爱敢恨却手段多元的烟花老手,他在长期压抑痛苦的生活中,为了生存学会了一套引诱、取悦、玩弄贵族公子的手段,最初对郑生的离开,正是其扭曲灵魂在现实生活的写照。如果作品仅限于此,并不为后世人所称颂,最多成为酒足饭饱的笑谈。然而,让《李娃传》主题升华的是,李娃放下了身段,赎身相救郑生,使善良的人性得到了复苏,赢得了结局的“满堂彩”。 除却主人公,配角也写得有声有色。比如郑生之父得知家门不幸,对郑生那般迫害,即使将亲生之子推向命运的深渊,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乞丐也再所不惜;此后郑生在李娃的悉心照料下,考取功名、衣锦还乡,郑生之父又改换一番嘴脸,对其既往不吝,强烈的对比使读者认识到封建卫道夫的虚伪与狠毒;又比如鸨母形象的塑造也是充分利用了人物性格的冲突,当郑生衣袂飘飘、流连忘返时,鸨母是不计手段,待到郑生资财耗尽时,鸨母露出了其狰狞的一面,迫不及待地与郑生划清界限,更显世态炎凉,此处与李娃的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娃传》读后感 6
以前常听人提起“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这句话,这是我第一次读高阳老师隽永的文字,就被这本《李娃》所吸引,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以细腻和柔软文笔为我们生动描述了出身名门的公子哥郑徽,在遇见娼女李娃之后,深陷温柔乡,荒废学业,金榜无名,流落街头。后又在李娃的资助和激励之下,再度奋进,最终功成名就,这段梦幻般的爱情故事。人物形象丰满,诠释了爱情的最高境界不求永远,只求在一隅看着你有好的前程。
古时候就有娼女无情的古话,但是这个故事的女主角李娃却是难得的'有情有义。李娃作为一名娼妓,她的善良、她的真诚、富有学识,也是有目共睹的。她对待朋友、下人,都用情至真。对于郑徽的感情,更是倾心付出。虽然出身平民身为娼女却没有自暴自弃,深明大义。郑徽有钱春风得意的时候,自己悉心陪伴用心照料。待到郑徽落魄的时候,李娃没有被情郎的颓废和失落所吓倒,反而用了整整三年的心血成就了郑徽从一介废人到仕途的上升期华丽转身,郑徽也对她情有独钟,竟然不顾礼法,要娶她为妻。郑徽的父亲,一个刚正不阿之人,心目中只有礼教之防,贵贱之分的道台,有感于李娃使儿子脱地狱而登青云的情和义,宁愿自己获罪也赞同儿子娶她。
然而故事的结局郎有情妾有意的李娃和郑郎却没有走到最终走到一起,李娃在经过思考后决定离开心爱的情郎,成全自己的情郎。爱情是单纯和美好的,但是那毕竟只是耳鬓厮磨爱情,婚姻却决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它关乎着双方家庭出生阶层的结合。李娃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并且,她更不愿将自己囚禁在这种被动的局面之中。突然想起来了一首周董的《千里之外》,在那个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那时女性的地位本来就很卑微,娼女爱上了本就不该爱上的情郎,明明深爱着情郎却由于门第等原因无法相守厮守一生,只能尽全力把他的仕途照亮却又默默转身走开,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想比大团圆的结局,这个可能才是最好的结局,李娃做到了爱一个人,就算付出再多也不求回报,真乃现代女性爱情之典范。
《李娃传》读后感 7
手中正在阅读的是高阳写作的《李娃》。关于书中的叙述有几分真假,关于如何处理真实和虚构的关系,我其实没有发言权,所以只能从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经历上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想。
人物郑徽身上我感受到的是造化弄人。郑徽和李娃的初识只是惊鸿一瞥,放在别人身上可能就那样过去了,但郑徽的执着和李娃的等待让他们之间的故事得以继续谱写。为了满足李娃养母的贪欲,郑徽挪用了父亲留给他谋求前程的钱财,一日日的坐吃山空。考试前得罪小人朱赞又使郑徽的第一次科举之旅以失败告终。无钱也无权的郑徽很快便成为了李母的眼中刺,上袖善舞的她设计带走了李娃。失去了爱情,最亲近的朋友被人设计致死,郑徽自己也由世家公子,沦为唱挽歌的下等人,再论为乞儿,过程中几次濒临死亡,尝尽了人情冷暖。一次行乞中和李娃的重逢,让他们的关系,也让郑徽的人生逐渐回到了正轨,但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究竟应该如何抉择,又将何去何从呢? 李娃是书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是一位很传奇的`女性。她对待朋友和爱人至情至性,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养母设计和郑徽生离。她的出身和遭遇是不幸的,所以她对于感情的忠贞才会如此的难得。和郑徽重逢后她打理郑徽的生活,努力帮助郑徽脱胎换骨,不求回报,只因他是自己的心上人。在郑徽取得功名后,李娃的身份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颗炸弹不知何时会被引爆。不愿拖累郑徽的她选择了分离,这里最初我是不理解的,后来才意识到那时身份地位的严苛。书中他们的结局其实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另一对的结局和他们相比凄婉了许多。 生在或者长于鸣珂曲,一些女性一生的走向基本已经固定,但总有那样一些人还保留着对于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比如李娃,亦比如素娘。令人叹息的是素娘选择了看似对于人情事故很了解,却不了解人性的韦庆度。一场普通的比赛,韦庆度的人生迅速落幕,他的家人甚至没有过多的反应便接受了这个残忍的结局。刚烈的素娘不愿背叛爱情选择了自尽,死后被草草掩埋,就连尸身也难得清净,而这不只是一个、两个人的不幸。至于韦庆度,如果生在太平盛世的富贵人家,他也一定是一个拥有爽朗性格的好儿郎吧。 阅读完毕《李娃》这本书其实有些难受。是因为他们爱情的千回百转,还是因为人世的浮浮沉沉呢?阅读、感受,细细品味。
《李娃传》读后感 8
看过经典的《甄嬛传》,也看过前段时间热播的《如懿传》,也因为好奇与兴趣看过很多宫廷秘史,真的是不胜唏嘘,历史长河中,哪怕贵为金枝玉叶,这一生,也逃不了爱的诅咒,甚至是女皇武则天,万人之上,这波澜壮阔一生依旧推托不开几个男人的纠缠。不知怎么的,爱情虽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总是最不可忽视的部分,金枝玉叶们都如此坎坷,更不要说像李娃这般流落风尘的美娇娘。
高阳老师改写的《李娃》故事并不复杂,大户人家出身的赶考书生郑徽遇见名妓李娃后,沉迷温柔乡荒废学业,最终一文不值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可李娃又将其寻回,在李娃的的帮助劝慰下,最终考取功名。但,本书的结局实在是画龙点睛,郑徽的一生真的可以说是败也李娃成也李娃,那他俩最后的结局呢,是冲破世俗比翼双飞还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凄惨下场?两者皆不是。
大学时我们老师讲过元稹的《莺莺传》,那时候觉得这个姑娘真的是爱得太不值得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多是虚妄,哪怕自己一心一意爱慕,哪怕自己才情皆是佼佼,多数时候男人只是对你感兴趣而已,最开始可能会山盟海誓,但终究敌不过时间的考验,他们更爱权利与自己。那无法自己掌控的命运总是喜欢给人希望然后再亲手打碎,当一切尘埃落地无可挽回,像莺莺她们那颗向往爱情的心终究只剩下绝望,连带着自己也香消玉殒。但在本书中,我真的是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奇女子李娃,要爱,但更清醒,更自我,更向往自由!
这个话本故事重新演绎给我最大的阅读感受就是佩服,由衷佩服现在这个李娃的'独立坚强,对爱执着但分外清醒。作者高阳老师在尊重先作的前提下,在改写扩写故事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注入当代新女性的一抹亮色。那时候的女子其实多数只是被欣赏的玩物,没有自由,李娃结局的选择真的让人在掩卷之后感到满足与一阵神清气爽,自己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真好,不再是“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哪怕只是在书中的虚构,那也是让人在文字世界肆意驰骋了一番。
而且,我相信,在历史长河中,一定存在这样的一幅画面,凭栏倚靠,清风徐徐,女子衣袂轻飘,脸上挂着笑,回忆着自己的爱情。尽管她最后失去了,但是她从不后悔,因为曾经得到过就足矣,也因为,她此刻活得很开心也很自由。
《李娃传》读后感 9
之前一直听说高阳的书很好,这次一看,果然不错,看到一开始,我没明白,说的一直的都是郑徽,太远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陇西赵郡二李,五望民族,天下知名,而且郑徽的父亲还是常州的刺史,按说,郑徽应该可以说是家境殷实且才华横溢的,但是在在进京后,郑徽突然遇见名妓——李娃,对这个有着一面之缘的姑娘一见钟情,甚至不惜花重金去接近,自古温柔乡也是英雄冢,郑徽的才华本该中进士,但是由于和李娃一起的温存,导致自己进士落榜,盘缠用尽,无脸面对家中父母,更是挚友苇十五的突然离世,加之李娃假母的调虎离山之技,这几重打击,使得郑徽吐血倒下,几经周折,被送入一个卖棺材的店铺里面等死,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郑徽不仅没有死,并且改名为“冯二”,成了东城的唱“挽歌”的高手,巧的是被自己的父亲发现,一个本该是被强盗掠了去的人,却干起了葬死人的生计,郑徽的父亲不仅没有心痛自己的儿子,反而动以鞭刑,刚刚恢复身体和心灵的郑徽又一次受到打击,又一次在死亡边缘徘徊着,这一次真的沦落为乞丐,从最最贵的沦为最底层,这让郑徽尝遍了世间的疾苦,就在他最窘迫的时刻,他遇见的李娃,这一次换成李娃救他,最后在李娃的帮助下,郑徽成了进士,最后成了榜首,这一切的一切是郑徽的自己努力,更是李娃的付出,但就在郑徽功成名就的时候,在郑徽父亲接受她的.身份的时候,李娃选择了退出,真可以称之为:功成身退。
可以说郑徽是全书的主人公,他最后的结果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才修得正果,他幸运有李娃这个无怨无悔的爱人,有韦十三这个挚友,但人在最后的最后还是得靠自己,最终他靠自己的才华赢得皇上的青睐,有了好的仕途,遗憾的是李娃却选择了离开了自己。
读到最后的时候,我既佩服李娃的绝决,又可怜李娃的遭遇;对于郑徽,也是又佩服他在逆境的毅力,又为他和李娃的感情感到遗憾,门第啊,这个门第破坏了多少对情侣,多少婚姻,被这所谓的阶层打散,书中可以说一共成了三对,但是好像只有绣春和周吉人算是圆满,最惨的莫过于韦十五和素娘,双双离世,至少在阴间可以成双入对,而郑徽和李娃却是人在世,而不能在一起。
一句良贱不能通婚,拆毁了多少对爱情,娼妓其实比一般女人更知情至深,所以,也有很多娼妓留下千古之名,而现如今,没有任何的约束,真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可以长久。
《李娃传》读后感 10
高阳的《李娃》取材于唐代白行简所作的传奇《李娃传》,在这个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是李娃身上冷静与热情集于一身的特点。在这个故事中,爱上郑生的人是李娃,设计抛弃郑生的人也是她,在郑生奄奄一息的时候拯救他的人也是她。正是李娃身上冷静的一面使她不同于像霍小玉和崔莺莺一样沉湎情爱的其他唐传奇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
《李娃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性格鲜明的下层女性形象。李娃温柔多情,初与郑生相见,便萌生情感。烛光下,郑生与李娃谈话方切,诙谐调笑,无所不至。郑生曰:“前偶过卿门,遇卿适在屏间。厥后心常勤念,虽寝与食,未尝或舍。”李娃亦诚恳地答曰:“我心亦如之。”我想李娃此时说这句话时亦真亦假,真情假意同时存在,既有对郑生人品风流的爱慕,更是心中明白这是自己要用美貌捕捉的“猎物”之一。
一年左右,郑生资财仆马荡然。鸨母渐有怠慢之意,而李娃对郑生的情感却更加笃厚。然而,为什么她又主动参与了将郑生驱逐的阴谋呢?这恐怕是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两人社会地位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样的恋情难以持续,不如索性早日了断。但是,当郑生在风雪之夜乞讨到李娃宅第之前时,昔日的恋情之火在她胸中燃烧起来。这里有力地表现了李娃内心深处的情感,刻画出这位风尘女子不凡的精神面貌。她素来趋利避害的冷静一面被心中火热的爱情压倒。于是李娃果断赎身,倾囊购书,砥励荥阳生勇猛进取,却选择在功德圆满之际选择转身离开。最终李娃凭借“节行瑰奇”赢得郑生父亲荥阳公的认可。
李娃的过人之处,在于她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这种冷静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在她内心的沉淀。唐代婚姻制度是典型的封建婚姻制度。唐代的门阀制度虽然不像南北朝时期那样严格,但社会上层与平民之间的鸿沟依然是难以逾越的。《唐六典》卷一十九称:“凡官户奴婢,男女成人,先以本色媲偶。”陈寅恪在《读〈莺莺传〉》中也说过:“盖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这是关于唐代社会风尚的著名论断,按此亦可见李娃的绝情合身份,合现实,也合逻辑。再钟情的荥阳生,荡尽资财后都没有价值,在奉行“良贱不婚”原则的社会里,进士和妓女只能是露水情缘。
因此李娃设计抛弃荥阳生是合逻辑的,也有普遍性,挽救却不是,要靠良心和牺牲。李娃在风雪中用绣襦为郑生取暖和使郑生回到人生正轨时选择功成身退,都体现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李娃这种自觉自爱的勇气,都照出莺莺的瞻顾与软弱,小玉的执拗与溺情。白行简赋予李娃的“操烈之品格”,既是一般闺阁女子的弱点,更是主流价值观的期望。即使先有抛弃之举,李娃的价值终究不可磨灭。作为荥阳生的精神导师,李娃影响了一个封建男性的全部人生,故荥阳生可弃,李娃不可弃。这个故事里的局中人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愈到后来愈趋一致,自然令整个家族重归富贵荣华的轮回。
《李娃传》读后感 11
最早开始接触《李娃》的故事,是在唐传奇中白行检的《李娃传》,从内心里来说,最早这个故事并没有带给自己很大的感受,因为这个故事其实也还算不得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从格调上来说,也并不甚高雅,与相类似的《莺莺传》《杜十娘》之类的相比,也多有不如,最主要的还是故事情节并不是那么的饱满,人物形象也并不突出,虽有波折,但稍显平淡。因此,在读高阳的《李娃》的时候,是带有一种期待的,希望高阳可以把原作中的种种不足全部补上,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故事。事实证明,高阳不愧是高阳,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
高阳,当代著名作家,尤为善写历史人物小说,曾著有《慈溪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断》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他的小说读者遍布全球,有华人在的地方,便有高阳的读者,因此有人评价高阳的小说的时候说,有村镇处有高阳,足可以看出高阳的作品有多么广泛的影响力了。 高阳的《李娃》是取材于唐代作家白行检的《李娃传》。虽然大体的故事脉络与原著并无太大的出入,但是在很多细微的地方,高阳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在原著中,出现姓名的人物并不很多,很多都被一笔带过,而在高阳所改写的《李娃》中,赋予了更多地人以名姓,贩夫走卒,小婢杂役等等都有了自己的名姓,也有了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的人物形象都血肉丰满起来,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种改编过后,整个故事的人间气便显得尤为的浓郁,故事也变得鲜活起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原著中,李娃的母亲李姥被刻画成一个尖酸刻薄不近人情的老鸨形象,千年以来,不知道承担了多少的骂名,但是在高阳的《李娃》中,高阳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对李娃的母亲的故事进行了着重的刻画。借着李娃的口,我们得知李姥变成今天这种模样,自然是经历了一番不为人知的苦与痛的,三十年前的李姥也就是晋娘是平康坊三曲间的翘楚,艳名远播,私蓄上万,只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先是被迫与心爱的男人,与自己的亲生骨肉生生分离,而后又被投入道观,青灯古佛,孤苦无依。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谁知道就连这样平静的生活,李姥也不能尽情享有,耐不住清规戒律的李姥终于决定要出去看看的时候,却差点引来杀身之祸,十年牢狱之灾,让这个女人产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按照高阳的话便是,这样一个人,没有死,没有疯,还能坚强的活下去,实在是了不起的,又说李姥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经历中,学到了冷静和坚忍,生理衰老而心理坚韧,一身兼备了不调和的'两极端。结合着李姥的中经历,在去看她对待李娃与郑生时的残忍无情,你是不是又会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呢?
可以说高阳的这段对李姥生平经历的大胆改写,让整个故事从情理上从逻辑上都有了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如果不是经历了太多,李姥又怎会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人人生厌的老妪呢? 读高阳的《李娃》最大的感觉就是,高阳在改编的过程中,对原著中所有那些隐藏的细节全部都挖掘了出来,对每一个人物的行为都进行了充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多地故事,更多地冲突,更多地感情碰撞,如此一来,整个故事都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立体。如此一来,今天的李娃与千年以前的那个李娃相比,仿若新生,更胜一筹了!
《李娃传》读后感 12
作者高阳原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杭州人,出身于钱塘望族。是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因其地位高,受欢迎范围广,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
作者虽因抗日战争影响未完成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业,但战后考入了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并于1948年随迁至台湾,至1959年卸军职务后投身报界。
作者于1962年发表其他历史小说处女作《李娃》,一鸣惊人!此后又写下如《乾隆韵事》、《红楼梦断》、《慈禧全传》、《胡雪岩》等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
因作者熟知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并能自然融入小说之中,读来有很浓的现场感。他对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宦海沉浮、社会万象、商业竞争等洞察幽微,写故事、写人情、写斗争,很少有人堪与比肩!这也是这部1962年发表的年过半百的作品再版的重要原因!即使现在读来,也不会觉得故事老套乏味!
李娃的故事是根据唐朝白行简的《李娃传》改编,讲述的是艳冠长安的平康坊名妓李娃和出身五姓望族之一的荥阳郑徽一见倾心,并互相成全的故事。
所谓五姓望族是指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及陇西赵郡二李共五姓。郑徽的'父亲是荥阳的常州刺史政公延。郑徽是秀才出身,希望能像父亲说的那样“一战而霸”。父亲给了他足够在长安两年的钱,望他能在长安大事结交,广通生气。
在他去拜访故友韦十五郎的路上,一个倚门而立的小女子让郑徽乱了分寸,以致迷路。后来,在韦十五郎那里打听到这个姑娘是名妓李娃。
为了这个突然撞进他心里的姑娘,他决定从原来租住的地方搬到李娃那里。又因为李娃的假娘是需要见钱才能松口,所以郑徽以其对自己实力的自信,将父亲给的本足以支撑两年的盘缠大部分给了李姥,自己只留下少部分维持生计。在通过李姥对他的刺史公子的身份的考验后,郑徽如愿搬到了李娃那里。
郑徽的好友韦十五郎因为与素娘相好,而得罪了同样看上素娘的宰相李林甫的侄子李六。在素娘着急摆脱李六的纠缠,希望郑徽表明自己的态度的时候,韦十五郎却迟迟不肯决断。郑徽决定出面帮助素娘摆脱苦海。但韦十五郎始终不愿意下定决心。
后来二人为试试自己的实力,参加了棚头朱赞的私试。实力不俗的郑徽如愿得到了第一的好成绩。因为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以及对朱赞的拉拢及其反感的郑徽因为躲避他的宴请而得罪了朱赞。
结果在正式入试的时候,郑徽在第一场发挥失常,又因为朱赞从中做梗而失掉了补救的机会,遗憾落榜了。因此李姥借机将他骗走,希望李娃能死心,重操旧业赚钱。
心灰意冷的郑徽是如何在经历了落榜和被骗的双重打击下,先进入西凶肆唱挽歌,后被气急败坏的父亲因为其不争气而打个半死后沦为乞丐,然后被李娃救回去,重振旗鼓?
素娘和韦十五郎最终是否能走到一起,郑徽在考取后是否能与身份地位悬殊的李娃长相厮守?这一些答案都需要我们到书中去寻找!
我国自古以来都讲究门当户对,现代的爱情应该是要三观相合。因为任何一段想要修成正果的爱情都无法逃避现实的柴米油盐。在我们感慨古人的为爱坚守的同时,想想自己能为自己的爱情做什么!
【《李娃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晒娃的句子11-03
晒娃的语录01-13
适合晒娃的句子11-25
带娃崩溃的句子01-18
晒娃幽默句子01-16
可爱的套娃作文06-07
陪娃开心语录01-07
晒娃搞笑句子01-06
简单的晒娃句子12-30
高情商晒娃句子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