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读后感(精选29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精神》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
老师今天发了一本名叫《中国精神颂》这本书,我带着什么叫中国精神的疑问迫不及待打开这本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合上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陈晓松、林浩、马鹏飞他们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
年仅15岁的陈晓松漂洋过海,前往大洋坡岸的美国读书,他的行为感染了许多中国人。他不懈努力的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他开了一个“中国人俱乐部”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中国话,介绍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介绍中国建设的丰硕成果,他希望无论在哪里,中国人都要以祖国为荣,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不忘为国争光。
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一个年仅9岁的小林浩,在生死关头,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多次冒险救同学。当有人问他你当时怎么会想到救人呢?他的回答是:因为我是班长,他的这句回答让身为班长的我跟小林浩相比,真是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惭愧。
小小年纪的马鹏飞是家里的“顶梁柱”不仅家境贫寒,还要照顾生了重病的奶奶,但他都没有放松学习,成绩依然不错,面对困难也不轻易放弃。
今后,我会以他们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做个有勇气面对困难和自强不息的人。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
中国人的精神,首先是存在的,尽管也曾出现过危机,至少它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写道,用一个词可以把典型的中国人所给你们留下的印象归纳出来,那就是“温良”。
作者认为,中国人的本性是温文尔雅的,中国人几乎是完全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以说中国人是典型的“温良”,但今时今日,西方人口中的“温良”二字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贬义的味道。为此,我想借麦加温博士所言:中国人的温良,不是精神的颓废的、被阉了的驯良。中国人的温良意味着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即没有任何使诸位感到不快的东西。
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无处不在,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正是这种品行,中国人热爱和平,尊重值得我们尊重的万物。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所以,中国人需要“温良”精神,发扬“温良”的精神。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3
我看了《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以及一些评论儒家思想的书,大致有些想法。中国的宗法制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儒家思想。家为国之本,国是家之范。仁与孝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他们都有一种人本思想。以人为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用礼的方式加以规约。这种规约经过演化,成为民族集体意识,融化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正因为有“家文化”,无论身处何处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寻根思想,这就是儒家思想强大的凝聚力。国中有家,治国如治家。家家拱国,家平则国稳。家国同体。如何将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内化,有向心力?只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维系,并为千万人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在精神上能认同。它能与时偕进,每个时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内心的自我关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在自身内外,家国之间,你是否能心安理得,进退有度,有条不紊。最后你在天地之间方寸有度,能宽厚仁德地治理天下。天下能“平”,在于己身内外调和,身心平和,方可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可容天下。天下自然国泰民安,因为厚德载物。只有“仁”即爱人,推己及人,才宽以待人。有宽容的心胸器量,方可承天下之重,容万物之异,疏而导之,四海归心。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4
刚读完《中国精神》这本书,最初,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图书管理员推荐,看到首页写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中国女排”,心里悠然的想去探索“女排姑娘”的奋斗史。
说到中国女排,那么我们就联想到了“女排精神”,说短也短,它只有四个字;说长也长,它凝结在一代代女排队员的故事中,体现在一场场不畏强手的比赛里。中国女排历经20余年的岁月,有高潮也有低谷,但是坚持奋斗的心是永恒不变的。这其间,有夺冠时的欢笑,也有失败后的泪水,但更多的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女排精神”是为国争光的精神、为国拼搏的精神,现在她们的队长才24岁,就担起了重任,想想自己是惭愧的,是需要奋起直追的。20年来,她们以一场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提振了亿万国人的信心,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许许多多的人,通过女排精神,真实地体会到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同时,从“女排姑娘”身上我学到的不仅是排球,还有对待人生的'态度。从成功到低谷,再到成功,经历的是坚守、坚守,更多的是团结,体质本身不具备优势,再没有团结和技能的堆积,怎能崛起,“女排姑娘”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来自于为国争光的信念和永不放弃、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5
那一年,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很多突如其来的灾难,房屋倒塌,森林毁坏,人员伤亡,这一年全中国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与眼泪,那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感天动地的一年。那就是2008年5月12日。
“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14点28分”是一个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时刻。就是在2008年的这一天这一刻,汶川地震让我们铭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灾难和严峻考验。全体中华儿女海外华侨华人为之同泣,为之震撼,为之奋斗。中国挺起了脊梁,与之作坚决斗争。汶川地震震撼了四川,震撼了中国人民,震撼了亚洲,震撼了世界。短短几天时间,地震这个可怕的恶魔就摧毁了4625万多人的家园,造成69295名同胞遇难,17923名亲人失踪,这是一串多么可怕的数字啊!我们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有着钢铁一般的脊背,在灾难中顽强抵抗,在地震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互相帮助的亲人,有舍己救人的老师,有默默抢救在第一线的医生,军人、农民、志愿者。最让我感动的是黄月和张扬,他们两都是都江堰聚源中学的学生,政治课上,他们正在专心一意的听老师讲课,教师突然左右摇晃起来,顷刻间,整栋教学楼变成了一片废墟,王月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能动弹,就呼喊其他同学,这时听见张扬也在叫自己,感觉就在傍边,于是他们两就紧紧的握着对方的手,给与彼此的鼓励,一直到被救出。每一次读《中国精神》,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那些激荡人心的场面,都在脑海中萦绕。眼泪就控制不住的掉下来,这泪,我流的骄傲,我深深的感到我们中国人民团结、友爱、坚强不屈的精神,他激励着我,催我奋进。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惭愧,对那些灾区的难民们我却不能亲临现场安慰,没有做更多对他们有帮助的事情,但我从心地里深深的祝福他们。“他们的灾难,是为你而发生。”这句哲人说的话,在安定年代人们或许未能深明其中真义,但在多灾多难之秋,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便会骤然闪耀,指引着我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民众心里蔓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杂音,只有为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的声音,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受难者献上一点爱心。而在灾区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细节,更是让我潸然泪下。这是因感动而流泪,泪水夺眶而出,和着细密的雨水,滴在山的那一头,一座座温暖的`房屋化为废墟,一张张可亲的面孔失去笑容,我的心跳比地震还烈,我们的泪水比暴雨还猛,但是我相信,震不垮的是人们的勇气和坚持。我们会不畏坚强,百折不饶。朋友,请你永远记住这句话:经过风雨洗礼后的海燕更加坚强,经过雨雪冲刷过的麦苗更加茁壮,经过风霜考验过的轻松更加挺拔,经过暴风雨荡涤过的彩虹更加艳丽。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祖国人民的生命之花就会在春天绽放更加艳丽的光彩。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6
有一本书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的种种感人故事,有一本书记录了汶川大地震的处处真情,有一本书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不屈不饶、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本书就是——《中国精神》。
这本书谱写了汶川大地震中的许多传奇人物,他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
其中,最令我佩服的便是那位最坚强的警花——蒋敏阿姨,她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她是一位个孝顺的女儿,她更是一名敬业的民警。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过后,蒋敏阿姨失去了近十位亲人。可是,她强忍住自己内心的伤痛,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投入到艰巨的抗震救灾中去。
蒋敏阿姨把巨大的悲伤留给了自己,不忘岗位职责与神会责任,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分担了太多人的苦难,可是她的悲痛却没地方倾泻。有一种力量叫坚强,蒋敏阿姨的坚强感动了全中国。我无法想象一个平凡的民警是怎样承受住如此巨大的打击,她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令我难以忘怀的人物还有她——汤鸿老师。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地震发生的瞬间,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臂护住了三个学生,其中两个安全获救,可是她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是什么让汤鸿老师能够勇敢地面对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爱”!汤鸿老师心里充满了爱,这种爱是无私的,这种爱是伟大的,这种爱是永恒的!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学生的获救。虽然她离去了,但是她伟大的牺牲精神,将会感天动地!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自己醒悟了许多。
以前,只要遇到一点小困难,我就会灰心、放弃。可是,看看地震中的人们,他们遇到的'困难是如此巨大,那难以承受的痛苦,不是常人能体会的,但是,他们仍然坚强的面对。我的苦难在他们的苦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他们从未灰心,也从未放弃。他们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我所需要的。
没错,地震的确可怕,但我们只要不屈不挠、勇敢顽强,一切都会克服的。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它却无法摧毁我们的信念和毅力。所以,我们要坚强,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向着明天的美好生活奋进。是的,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太多难以承受的伤痛与无助。一个人的力量在灾难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但是当渺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它们就会变得强大。因此,我坚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不会有度不过的困难!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7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创作的艺术学著作,这本书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中国艺术精神》是对中国艺术史上以庄子为线索的一脉艺术精神的溯源与讨论。这一脉艺术精神的.主体,正是徐复观由庄子晢学所导出的虚静之心,而它所呈现的艺术特色,则是在与物感通、主客合一的境界中,寻求精神的自由与慰藉。徐复观在寻求这一艺术精神的落实时,将目光聚焦于山水画,并以之为庄子艺术精神的嫡系传承。
《中国艺术精神》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发,试图“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说明中国文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历史意义,并且也有现代的、将来的意义。该书从现代思想史角度探究和透视中国艺术精神,亦即艺术的精神境界,将孔子与庄子并列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滥觞,而以庄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真正开创者,循庄学以“体道”。进而言之,儒家的最高目标是人生的艺术化,可以用“中国人生活的艺术精神”来概括;庄子的精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发源地,可以归入中国艺术精神。而儒道都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精神,属于“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徐复观认为,庄子不言艺术,却对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具有艺术精神的思想家,庄子的艺术精神,于绘画艺术中得到生动展现。山水画的空灵玄远之境,与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艺术精神正相契合。所以,“山水画的出现,乃庄学在人生中、艺术上的落实”。该书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源流与发展做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所论皆从宏大处着眼,于深细处用力,见解独到而新颖。
《中国艺术精神》共十章。着重探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神内涵。前两章谈孔子和庄子,认为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由孔子所显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其余八章专门论画,其论释“气韵生动”,讨论“魏晋玄学与山水画之兴起”“唐代山水画之发展及其画论”“殷浩之笔法记与山水诀”“逸格地位之奠定““郭熙的林泉高致”,以及“宋代的文人画论”与“环绕南北宗之问题”。附论七篇为“中国画与诗的融合”“兰亭争论”等。
书中有很多不同于大众的见解,我想这大概就是徐先生的思想精华吧。有人曾经说过:“《中国艺术精神》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我想这可能就是这本书的艺术价值所在吧!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8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的代表著作之一,与所写《两汉思想史》一起,被认为是任何有志治中国思想史的人必读的经典。这本书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这本书是徐复观先生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背景下写出的,系统地指出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及其对现代人生的启示。
他在此书中对儒道两家思想在传统艺术人生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了深入研究。整部著作以第二章为总纲领,重在探讨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精神”,其结论是中国绘画艺术是由庄子哲学一路开导而出。
所谓艺术精神,就是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具体在本书中有所阐述:
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徐先生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将艺术作为与道德、科学相并立的三大文化支柱之一。他认为艺术最能体现出个全整个体所具有的修养和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手段。中国传统艺术成就蔚为大观,而其中体现的艺术精神来讲,就是由道德而艺术,在世界中安顿内在自我进而达到与外在社会秩序和谐的一种力量和超越精神。他进而认为,中国文化精髓和最高体现就在其艺术精神,而中国的艺术精神实际上则由老庄思想系统所导出,尤其体现在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上。他说“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思想系统所导出”,并且,“为人生而艺术,才是中国艺术的正统”。与儒家的入世精神相比,道家更表现出一种式性解放的“纯艺术精神”。
徐先生的这论点从从整个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大处着眼,观点鲜明,论述详备,但此论一出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和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中国艺术精神,能否以道家为精髓根本?因为,在徐先生看来,无论在精英传统,还是在民间社会,占主流文化地位的儒家礼乐文明只承担了道德领域的伦理、政治教化的重任,而在艺术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则逊色于道家。换言之,在儒家内部,作为尽善的仪式化、规范化的儒家礼教只是伦理道德的,而“儒家真正的艺术精神”,即能尽美的乐教文化,不幸“自战国末期,已日归湮没”。其衰落的原因,徐先生认为是儒家乐教自身内部和社会外部的双重原因所导致的。从内部来看,“乐”的到达不是唯一的工夫,也不是一般人能轻易用的上的工夫。一个儒者可以通过“克己复礼”、“慎独”、 “正心”等更容易做到的工夫完成人格修养,因而也就“无需乎必取途于乐”。从外部看,孔子所要求的“为人生而艺术”的雅乐并不能被一般大众所接受,“孔子所追溯达到的美善合一的音乐精神与其形。之合于少数知识分子的人生修养之用”。而易于被人民接受的俗乐又“始终不能得到被儒家思想所影响的人们的`正面的承认。
通过了解,徐先生对道家思想代表中国艺术精神的论述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其实徐先生仅仅从儒家乐教的衰落推导出儒家艺术精神的“日归湮灭”不免有些武断,因为儒家讲求的修身治世、立己达人的内在性超越精神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产生也是有影响的。我更觉得中国艺术精神在内容上应该是儒道互补的。
但是,当我看完此书后,我也有些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说庄子的艺术精神,原本不在于艺术创作,而是落实于人生态度上,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钱穆先生在《老庄通辩》中就曾说:“循庄子之修养论,而循至于极,可以使人达至于一无上之艺术境界。庄生之所谓无用之用,此惟当于艺术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见其真实之义也。”
这些迷惑的地方要通过大量的翻阅资料来理解它,徐复观先生虽然不擅长绘画,但其著作却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究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然其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透视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核,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人之所启。虽说是无意于言“T美”,却是提升了审美意趣,丰富了中国美学理论。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9
《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一页,徐复观在其《自叙》的一开始就写着:“当我写完《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后,有的朋友知道我要着手写一部有关中国艺术的书,非常为我担心。觉得因为我的兴趣太广,精力分散,恐怕不能有计划地完成我所能做的学术上的工作。”(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如同《自叙》中所说,徐复观写作《中国艺术精神》的缘起,原来只是因为买了一部《美术丛书》,偶然在床上翻阅。这里完全是无所为而为,随着思想的自由游走而碰到兴趣,随后的兴趣延伸使追问成为思想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才是做学问的真正动力。学问是要用心去做的。
人生体验对于思想大家至关重要。思想不可能只是知识材料之间的转换。尤其对于治思想史的人来说,把死知识变为活知识的点金术只能来自于心灵。因此徐复观才批评《中国画学全史》的作者郑昶:“抄了不少的材料,但因其缺乏理解力,所以他自己的议论,皆是麻木不仁的一些话。”
每一种人生体验都有着个人独特的深度和广度。这个从陆军少将退役为学者的人,很像当年的心学大师王阳明。他们有着共同的学者和将军的人生经历,都能够从知行合一的深切体验中去把握精神的体用关系。王阳明从“心”出发,做学问以致良知;徐复观也是从“心”出发,做学问以彰显天下之公器。正如他所自述:“我拿起笔开始写文章以来,虽为学识所限制,成就无多;要皆出于对政治、文化上的责任心。政治是天下的公器,学术也是天下的公器。”他要通过学术这个天下的公器帮助国人找回在艺术精神方面的自信,让世界能够完整地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中所蕴涵的伟大艺术精神。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一个迫切的任务。正如徐复观当时所描述的:“现在的知识分子,偶尔着手到自己的文化时,常不敢堂堂正正地面对自己所处理的对象,深入进自己所处理的对象;而总是想先在西方文化的屋檐下,找一容身之地。”(这种妄自菲薄的中国文人,眼下还比比皆是。“亡国族者常先自亡其文化”(熊十力言),这也许是徐复观始终未敢忘记的师言。
徐复观把艺术分为两类,一类如西方艺术,是“对现实犹如火上加油”;另一类如中国艺术,“则犹如在炎暑中喝下一杯清凉的饮料。”“但由机械、社团组织、工业合理化等而来的精神自由的丧失,及生活的枯燥、单调,乃至竞争、变化的剧烈,人类是需要火上加油性质的艺术呢,还是需要炎暑中的清凉饮料性质的艺术呢?我想,假使现代人能欣赏到中国山水画,对于由过度紧张而来的精神病患,或者会发生更大的意义。”正是看到了这种意义,徐复观才放下手中其他学术计划,撰写《中国艺术精神》。
古今大家都是做学问如做人,徐复观如是说:“在我的生命史中,虽一无成就,但在政治与学术上,尚不曾有过阿谀的言行。而过去所写的政论文章,从某一方面说,乃是为今日普天下的人伸冤。十年来所写的学术文章,则是为三千年中的圣贤、文学家、艺术家,伸冤雪耻。”因为,“说到‘中国传统’的时候,便要受到中国画史事实的限制。今日有些人太不受到这种历史事实的限制了,甚至连起码的字句也看不懂,便放言高论,谈起中国的绘画,是如何如何;还有许多人,只靠人事关系,便被敕封为鉴赏专家。这便更促成我动笔的决心。”
《中国艺术精神》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在附录中还有相当长的篇幅谈论书法和绘画的鉴定问题。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书中的许多观念依然是学术界所未能厘清的,例如:
中国艺术的自觉起于鉴识之风
两汉以前的画家都是无名之辈,这并不是说两汉以前没有好画,当然也不是那时的画家喜欢隐姓埋名。但为什么直到魏晋时期的画家才在绘画史上留下名字,而此前却没有呢?绘画以艺术的名义出现,是一种艺术的自觉。为什么中国绘画到魏晋时代始自觉?
徐复观认为,这是由于“东汉末年,人伦鉴识之风大盛”所引起的。就是说,以前判断一个人的德性,主要看其言谈举止是否符合儒家精神的“礼”,彬彬有礼的才是君子。到了魏晋时期,“中朝名士出而生命情调之欣赏特隆”,人们开始按照庄学和玄学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德性,一个人的音容举止能够符合庄子虚静简远的精神,就是有德性者的风姿神貌。
这样,德性就变成了诗性。按照这样的鉴识标准,一个人如果不仅有艺术性的风姿神貌,而且还能诗善画,那他就更有德性了。“人伦鉴识”转向诗书画的鉴识,此一风气使当时的门第贵族都以能诗书、善绘画为荣,诗书画在贵族之中成为普及之事。
艺术一旦成为有闲阶级的审美嗜好,就不会再默默无闻了。优秀画家的经验和对绘画的品评进入了文化系统,绘画史就从这里开始了艺术的自觉。
庄学精神开启中国山水画
中国的艺术精神一旦自觉,绘画很快就进入了山水画阶段。原因是东汉末期,老庄思想已经抬头,魏晋时期,庄学则以玄学的面貌流行于世。庄子所追求的是一个能够安放自己心灵,并使之在其中得以逍遥游的精神世界。然而,正如徐复观指出的:“没有人会在活生生的人的对象中,真能发现一个可以安放自己生命中的世界。”所以,深受魏晋玄学熏染的.南北朝名士,自然会把品藻的眼光从人物画移向山水画,遂有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出。徐复观说:“由庄学精神而来的绘画,可说到了山水画而始落了实,其内蕴,由宗炳、王微而已完全显露了出来。”
徐复观援引了大量《世说新语》中的话来说明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看法与玄学的关系。其中对于有“孙绰《庾亮碑文》曰,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徐复观评论道:“‘固以玄对山水’一语,道破了其中最紧要的关键。以玄对山水,即是以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此时的山水,乃能以其纯净之姿,进入于虚静之心的里面,而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因而人与自然,由相化而相忘;这便在第一自然中呈现出第二自然,而成为美的对象。”“因此,不妨作这样的结论,中国以山水画为中心的自然画,乃是玄学中的庄学的产物。不能了解到这一点,便不能把握到中国以绘画为中心的艺术的基本性格。”
禅与庄,谁代表中国艺术精神?
佛家与道家有相通之处,它们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正在这相通之处上。但究竟应归于佛家还是道家,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理解。徐复观是持中国山水画以庄学为根的学者,他极力主张中国艺术精神就是庄学精神。
《宋书》本传中讲宗炳曾与高僧慧远切磋佛理,“考寻文义”。但徐复观认为:“他所信的佛教,偏于精神不灭,轮回报应这一方面;亦即是注重在死后的问题。未死以前的洗心养身,他依然是归之道家及神仙之说。……而他的《画山水序》里面的思想,全是庄学的思想。”因此,宗炳的“澄怀观道”和“澄怀味象”的“澄怀”,即是庄子的虚静之心。徐复观强调;“但庄子的逍遥游,只能寄托之于可望不可即的‘藐姑射之山’;而宗炳则当下寄托于现世的名山胜水,并把它消纳于自己绘画之中,所以我再说一次,山水画的出现,乃庄学在人生中、在艺术上的落实。”
在论黄山谷一节中,对于黄山谷说:“余未尝识画。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烦;于是观图画悉知其巧拙功?,造微入妙。然此岂可为单见寡闻者道哉”,徐复观论道:“山谷自谓因参禅而识画,此或为以禅论画之始。山谷于禅,有深造自得之乐。但他实际是在参禅之过程中,达到了庄学的境界,以庄学而知画,并非真以禅而识画。庄子由去知去欲而呈现出以虚、静、明为体之心,与禅相同;而‘无功之功’,即庄子无用之用。‘至道不烦’,即老庄之所谓纯,所谓朴;这也是禅与庄相同的。”但庄与禅的相同,只是全部工夫历程中的一段,而在缘起和归结处却大不相同。庄学的虚静之心是一种精神的解放,而佛教的涅?是要从生命中解脱,“此一印度(佛教)的原始倾向,虽在中国禅宗中已得到若干缓和,但并未能根本加以改变。”
对生命都要求寂灭,怎么还能“胸有丘壑”?所以,徐复观认定:“此处安放不下艺术,安放不下山水画。”对于禅,“山水、绘画,皆成为障蔽。”“禅境虚空,既不能画,又何从由此而识画。(在虚无的方向上)由禅落下一关,便是庄学,此处正是艺术的根源,尤其是山水画的根源……一般人多把庄与禅的界线混淆了,大家都是禅其名而庄其实,本是由庄学流向艺术,流向山水画;却以为是由禅流向艺术,流向山水画。加以中国禅宗的‘开山’精神,名刹常即是名山,更在山林生活上,夺了庄学之席。但在思想根源的性格上,是不应混淆的。我特在这里表而出之,以解千载之惑。”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对先秦思想史有着深入而独特的研究。他说:“后世受老子影响较深的,多为操阴柔之术的巧宦。受庄子影响较深的,多为甘于放逸之行的隐士。”隐士当然比巧宦更符合于道家的本真。
道家不像儒家那样以道德价值成就现实人生,“他们所成就的是虚静的人生。”徐复观说是中国的绘画令他“恍然大悟,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道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于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其实,魏晋时的竹林名士就是把庄学变成性情的玄学,过着任性率真的艺术生活。“但顺着此一生活方式发展下去,不仅难为社会所容,且生活的自身,也因无凝止归宿之地,而精神将愈趋于浮乱,愈得不到安顿。”所以,庄子的艺术人生只能落实在远离社会现实的山林之中,艺术家必须以庄子所谓“虚静之心”把自己的艺术生活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区分开来。
文人画与文人
谈文人画,很少有人论及它的文学背景,而徐复观则专辟一节来谈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与文人画的关系。他认为,“以欧阳修为中心的古文运动,与当时的山水画,亦有其冥符默契,因而更易引起文人对画的爱好;而文人无形中将其文学观点转用到论画上面,也规定了尔后绘画发展的方向。”事实上,苏轼正是文人画兴起的关键人物。黄山谷评苏轼的画时说他“尽用文章之斧斤。”
由欧阳修复兴的古文运动提倡平实而意境深远,反对华丽辞藻和险怪情境。而从山水画来看,唐时大、小李将军的金碧山水正通于华丽的一路,王洽的泼墨则正通于险怪的一路,只有那些清远淡泊、符合庄学意境的山水画才与欧阳修们相默契,古文运动自然成为文人画兴起的文学背景。
徐复观还以“三远”观念比较了文学与绘画,他说:“由欧阳修收其成效的古文,正通于山水画中的三远。欧本人是平远型的。曾巩则平远中略增深远。王安石则高远中带有深远。苏洵走的是深远一路。而苏轼、苏辙,则都是在平远中加入了深远与高远。黄山谷的诗,则由深远而归于平远。后来董其昌们由平远而提倡‘古淡天真’,以此为山水画的极谊,这实际也是古文家的极谊,而他也正是提倡八大家古文的人。”
《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系徐复观先生继《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专著,也是在现代视野之下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奠基之作。该书体制宏大,创论颇多,主要对中国艺术史上以庄子为线索、以山水画为落实的一脉艺术精神进行了溯源与讨论,至今对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徐氏的基本观点,是将孔子与庄子并列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滥觞,并且认为,自孔门以音乐教育为中心的艺术精神转化和没落之后,由庄子的横空出世,导出了中国纯粹艺术精神的主体“心”,奠定了以虚、静、明为基本特征的艺术性思维方式,并在后世山水画的创作与理论中得以体现和发展。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0
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
根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的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的`。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的三种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的,是从人的生命根源流出来的,且具有明确的节奏。但乐器是通过配合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的,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的艺术精神。
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的人只是“表出”,有的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的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的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的人是在创造自己的这种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欣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需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索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周围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考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单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马上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
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掌握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索。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1
艺术的精神是什么?是乐?是游?
我国古代最初是以音乐为中心教育,慢慢的就变成礼到后来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其实我在想,大同社会是不是就是最初的乐高于礼的状况呢?应该是吧,在我眼里,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乐高于礼?可能吗?完全不可能?社会是不可能倒着发展的。社会永远是前进的,就算你是退,也只是你个体的退。实际上以人性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群体意义的用“乐”去陶冶,是不现实的。
李复观讲到孔子对乐的追求,举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的例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人格与磬声为一体,这样的大智慧才令人折服。
讲庄子的第二章,我不得不说,真的很难懂。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精神上的自由,以一个“游”字可以加以象征。即艺术上的东西,来源于游戏。因为在艺术上所得到的快感,是不以任何利益为目的的。事实上,我对此有一些的怀疑。许多时候,对于艺术的创作,都是创作者对于自身某种情感的一种宣泄。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一种快乐难道不是一种利益吗?那么艺术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恐怕谁也无法将它准确定义。那么究竟又为什么要来定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说的好,顺其事物自然的发展就好了。无即是有。研究过去研究过来,于我而言,也只不过是找到了数学上的.一根渐近线。
另外,我觉得对于不是学画画的人来说,徐复观先生对于那些画的整理、讨论与考证,真的很让人佩服和赞叹。不仅为他的作品——这本书,也为他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好,或许这就是卫夫人所说的“善写者不鉴,善鉴者不写”吧。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2
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民族,反之,没有民族就没有历史和文化,三者相辅相成。欲了解历史精神,必了解其变化和持久,在永恒中有变化翻新,在变化中有连绵持续的精神。我们感觉是中国人,不仅仅是我们出生在中国,有中国国籍,更重要的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民族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这些在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子里去了,何时提都不过时。
所以说要灭亡一个国家首先要灭亡其历史,改造一个民族,首先要改造其历史。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记忆,其也变成了行尸走肉。所以要了解历史,尊重历史。
研究历史,从现在找问题,从过去找答案。
中国为什么能从乱到治,从治到乱,直到现在的大治,因为有前赴后继的士君子,维持着这种精神,有一群历史文化涵养的人,怀抱理想,救国图存,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毕业,不要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国家,社会,家庭乃至人类也是尽到教育的责任。
“因此中国今天的教育风气,小学生第一目标在进中学,中学生第一目标在进大学,大学生第一目标在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如此便成了一种赛跑式的教育,这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机会比赛”。
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传统是,人人皆可尧舜禹,即道德人格之尊严,使每个人感觉到都站在平等地位上,都尽自由地可能有成功,可能得满足。
所以在国民教育之外,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人文精神,尊师重道,道,事物的规律,基本准则,无所贵贱,无所高下,人人平等。所以现在骂人不讲道理是对人的最大侮辱。
“中国这五十年来的教育,似乎只是教小孩子读书识字,教青年人谋求职业,不是在教整个的人生,不感得需要一个超乎一切的最高中心,共同尊崇的最高对象。如此般的社会,哪能不各有距离,又哪能从其内心深处获得互相沟通?试问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又如何得团结凝聚?”
振聋发聩啊。“当前的最大问题,仍在如何重建这一个“道”,即重新发扬我们的历史文化。重新提示出我们一向所看重的“人格尊严”和“道德精神”。
总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需要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凝聚力和居安思危的远见。
何谓中国历史精神,道德精神是也,一种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精神。正如作者说的那样,历史事件是一种远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将来的,有它一贯的一种历史精神。
吾辈人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坚持文化自信!
摘录:
伊尹圣之任者也,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人处社会,总不外此三态度。一是积极向前,负责,领导奋斗,这就如伊尹。一是甚么事都不管,躲在一旁,与人不相闻问,只求一身干净,这就如伯夷。还有一种态度,在人群中,既不像伯夷般避在一旁,也不像伊尹般积极尽向前,只是一味随和,但在随和中也不失却他自己,这就如柳下惠。以上所举“任”“清”“和”三项,乃是每一人处世处群所离不开的三态度。在此三种态度中,能达到一理想境界的,则都得称圣人。只有孔子,他一人可以兼做伯夷、伊尹、柳下惠三种人格,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因孔子能合此三德,随时随宜而活用,故孔子独被尊为“大圣”,为“百世师。
中国军人之伟大。因为中国军人里面最主要的骨干还是文人,他们都有极深的文化陶冶,道德修养,并兼多方面的智识,以及政治头脑,外交风度,种种配合,决不仅是一个专能临阵杀敌的.勇将。
然而正为此故,我们胜到了,能适可而止;失败了,能不屈不挠,再图复兴。这可证明中国人的理智能用在胜利时,情感能用在失败时。所谓“胜不骄,败不馁”,这是一种最好的国防心理,亦是一种最深沉、最强韧的和平精神。中国民族能维持这几千年,决不是偶然。
春天来到,绿草如茵,弱柳如绵,桃李竞艳,芳菲满目。千红万紫,美不胜收。一般游春人,赏心乐事,流连忘返。但哪有人会在此际却去欣赏松柏。一到夏天,众木茂盛,枝叶扶苏,生气蓬勃,郁郁葱葱。那时的人,也不会独去注意松柏身上。待到秋季,霜露已降,梧桐叶落。但一方面可爱的是果实累累,另一方面可爱的还是绚烂绯红。人们的兴趣,还不会转移到松柏。
直要到严冬已届,冰天雪地,众丼尽枯群木皆落。那时候,天地间肃杀之气已达极端,一切摧败无遗,惟有松柏苍翠,挺立在寒风苦雨中,而生气盎然,因此使人知生命之无尽,而转移心情以待阳和之重来。此事说来易知,而实不易知。孔子所说“……然后知……”三字,便蕴藏着尤穷深义,耐人深省。其中义蕴,确是大堪玩味,大堪探究。但等待说出来,则又是人人皆知。紧要者乃要在此人人皆知中,教我们去作无穷玩味,无穷探究,此其所以为圣人之言。我们千万莫平淡视之,让它轻易忽过。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求其能动又能安。 所以今天而后,中国只要上轨道,中国人一定该把力量打向落后的内地去。 若我们自己在鄙视自己人,中国将永不得安宁。纵使没有外患,依然仍会有内忧。
人生文化最高意义和价值所在,就是在永恒中,有日新万变;日新万变中,认识其永恒持续的精神。”历史生命和文化生命都有两个特征——变化和持续。到个人的人生上,也是变化和持续共存。孔子说:“贤哉回也,吾见其进,未见其止。”颜渊每日进步,没有停下来。人无完人,若是每日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正是书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日新其德,作新民。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3
“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能够让我们认清事物的生命:那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智,那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句话是辜鸿铭这本《中国人的精神》里最想阐明的一个观点,也便是这本书里论述的主题。
选择一本书就犹如选择去了解一种思想,选择这本书首要的原因也就是想了解到底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想知道要从什么方面来谈这个何其广泛的“精神”二字。其次的原因也便是这位伟大的学者—辜鸿铭给我的影响,他精通九个国家的语言,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还翻译很多的古文经典到国外,在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笔下会说出哪些不一样的话语呢?
或许是看的书太少,思想很浅薄,不得不说看的不是很懂,很多语言理解都有点问题的感觉,所以看的有点吃力。看这本书应该要把自己置身于写作品的那个年代里,否则会很有意见分歧,至少在我看来如此。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在晚清以来,中国的形象被严重扭曲,于是1915年被称为“老怪物”的辜鸿铭先生就用英文写成了《中国人的精神》,旨在用自己的笔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知道这个写作背景也就不难理解他把中国人描绘的过于美好了,他在书中写道:“中国人最奇妙的特性,我想在此说明,是当他过着精神的、孩童般的生活时,他仍然具有精神和理性的力量”,这些过于美好在今天看来就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我们真的这样美好吗,我有点怀疑。辜老先生还认为孔子为中国人民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他赋予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这是一个国家真正的、理性的、永恒的、绝对的基础,而且借此,他使这一观念形成了一种信仰—国家宗教。其实我不是很懂这句话,类似这样的有很多,所以看这本书有点艰涩。
或许是新时代下思想的`转变,身为女子我也就很不同意书中讲述的在中国,是由于妻子的无私和责任感,允许中国的男人们拥有侍女或妾,我认为一夫多妻是一种时代的烙印,也是一种制度的畸形,三从四德束缚了女子,许多的缘由致使现在的男女依旧不平等。思想产生碰撞才会真正懂得一些东西,讲述了诸多碰撞,但整本书还是很富有哲学色彩,值得一读的。这本书在讨论“精神”二字时着重讲述的是中国人生存的精神支柱,精神是一种微妙而灵敏的平衡,也好似一种信仰。了解自己的不足也不妄自菲薄这便是整本书透露的一种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本书无疑是轰动西方的大作,极大的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4
在辜鸿铭先生所著《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有一篇名为《中国的妇女》的文章,其中对于中国“女性理想”进行了阐述,得出了中国女性归属于无私的“忘我教”,具有温柔、腼腆、忍耐的性格特点——并以此为荣。
当时,饱经战火的中国正处于衰败之中,形象被西方极度扭曲,本书则有力的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偏见,就这一点而言,我十分钦佩辜先生,并折服于其文字的力量。但是,论及其中内容,我却无法全部接受,尤其《中国的妇女》一文,让我忍不住在此反驳。
文中用大量篇幅围绕中国纳妾这一现象进行讨论,认为纳妾并不与夫妻之爱冲突,也并不会影响家庭幸福,反而是一种促进。男性对妻子的保护与爱,就体现在让妻子免受妾的责骂、侮辱。这不免就有些可笑了,如果男性没有纳妾,也就不会存在妻子被家中另一个女子辱骂甚至夺位的可能性,又何来保护一说?如此爱护不过是亡羊补牢罢了。
作者认同纳妾——接纳另一个女人与自己共享一夫、共同生活,是一件会令人生气的、难以接受的事情,但他却通过“忘我教”这样一种看似高尚的赞赏,武断的认为中国女性因无私而不会有上述心理感受,更不会与自己的丈夫大闹——就这样用一个“高帽子”把纳妾一事再次合理化了。在我看来,这便是一种“道德绑架”,是对纳妾这一劣习的狡辩。在做出女性属于“无私教”的时候,已经将男女置于不平等的地位上,再冠以如此高名,让女性承受来自社会的道德压力,稍有反抗,便会被加上莫须有的不良不淑的罪名。无奈低头的女性,默默忍耐着丈夫纳妾一事——这样乖顺的行动,又强化了人们对“无私教”的认可,恶性循环下,纳妾一事最终成了全社会认可的合理的行为。“道德绑架”下,可怜的女性也只能无私忘我了。
文中作者批评了弹着钢琴唱着歌、出入社会的女性,他坚定地相信女性的美德就是照顾家庭。我很认同家庭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照顾好家庭固然是一种美德,但这样的.美德必须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如果是被时代所迫、被社会道德所迫而只能一心照顾家庭,操心每日饮食起居,这便不能称作美德了。何况,将女性捆绑于家庭之中也会造成男性被捆绑于社会之中,个人兴趣被压抑,不能遵从自身意愿的生活,总会带来烦恼和矛盾。
每个人依据个人意愿而各在其位,对于提高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不过,对于一个生活在清末的老先生来说,儒家文化熏陶下写作而成的文章,有一些我们现代人不能认可的观点是情有可原的。本书的价值,也并不在于将其中观念照搬至当今社会,恢复所谓“中国真正的文明”。为晚清之后的中国挽回文化尊严,这才是我们应当从中学习的——用我们的文字,在现代社会,消除西方对我国的偏见,塑造文化中国的形象。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5
文化无疑是一个高频率使用词语。但究竟何为文化,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再进一步讲,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更是很难说清。张岱年先生与弟子程宜山博士的《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则试图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出发,将这些文化问题讲个明白。
文化定义的中西之辨
在世界文化研究史上,曾发生过一场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的词义之争。英美学者在指称文化时,常常用文明这个词,但是德国学者则常常使用文化这个词。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争论,实则体现了西方文化研究中两种对立的传统:即英美的实证社会学传统和德国的历史哲学传统。在实证社会学传统的研究者看来,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历史哲学传统的研究者认为,文化是一种以生命或生活为本位的活的东西,或者说是生活的样态,他们认为文化的形态化、制度化、模式化正意味着文化的死亡,因此也就有“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的观点。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文治与教化”之意,西汉的刘向曰:“凡武之光,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不难看出,文化不仅是一种在人本身和身外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的过程,而且是人不断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的过程。通俗地讲,文化是“文”与“化”的合称,如果“文”不能影响、教化、感化人类的心灵,给人精神性的启迪,那就不能成为“文化”。比如,自然界中的一座山,本身是没有文化的,可文人对山进行赞美写成优美的诗句,并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与启迪,那么自然中的这座山,就赋予了文化的意蕴。
此书对文化如此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生活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书中探讨中国文化精神时,基本上也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拓展开来。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赞同这个定义,可是对此定义中提到的物质、精神等关键要素,想必不会提出强烈的质疑。
文化精神的中西之异
任何一种文化能持续发展,必然有着特定的精神作为支撑。文化失去了精神,就如同失去了灵魂。何为中国文化精神?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此书中,张岱年和他的弟子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四点。一是刚健有为,这涵盖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方面。二是和与中,其思想主要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三是崇德利用,主要是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四是天人协调,其精神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对这四种基本精神进行重要性的排序,那么天人协调的精神,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今天,唯有进行横向比较,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书中认为,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方面。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自15世纪以后逐渐衰微,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步入现代化的历程。这种论调虽然偏激,可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最主要的缺陷,张岱年在书中认为:那就是缺乏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
它具体表现在人们重整体轻分析、重直觉轻知解、重关系轻实体、重实用轻理论。这对于以分析、知解、实体和公理化体系为特点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显然是不利的。另外,中国古代强调“天地一体”“变化日新”,其许多结论与支配近代自然科学的“理学自然观”格格不入。
这里要指出,中国人缺少实证科学的传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科学技术。比如,当前很多人都套用西方科学的标准,认为中医药学不是科学,原因是中医药学不能把病理说清楚,中医药学中的“穴位”“脉象”“养气”“食补”等学说,在西医科学中根本就不存在,也没有“科学”根据。然而,中医药学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缺少实证科学的文化传统,就彻底否认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盲从或者贬损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极端,必须引起警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将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正可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做到美美与共。中国传统文化之探索,是一条没有止境的道路,无论世界变化的节奏有多快,作为中国人,永远都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6
从大二开始接触中国特有的中国绘画后,就经常听到有人谈论中国艺术的精神,当时也只是凭自己有限的知识去浅浅的探讨一下,并不能深入。随着学龄和阅读的增长,自己也能够把中国艺术精神谈两三分。这其中对我影响对大的一本书就是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这本书一共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整部着作以第二章为总纲领,重在探讨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精神”,其结论是中国绘画艺术是由庄子哲学一路开导而出。
所谓艺术精神,就是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具体在本书中有所阐述:
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
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庄子所追求的道,与、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
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为纯艺术精神。
徐复观先生提出的这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为我理解中国艺术精神提出了一条比较重要的路线。
但是,当我看完此书后,我也有一些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说庄子的艺术精神,原本不在于艺术创作,而是落实于人生态度上,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钱穆先生在《老庄通辩》中就曾说:“循庄子之修养论,而循至于极,可以使人达至于一无上之艺术境界庄生之所谓无用之用,此惟当于艺术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见其真实之义也。”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翻阅资料,对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言。
庄子虽说不言艺术,但却对中国艺术发展特别是最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山水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名川数不胜数,其优美的山川景色,适合安顿人的心灵,因此古代的许多名人隐士寄居于这美景中。对于绘画,他们在忘我、丧我的状态下,以“虚静之心”观照天地之间的“素朴之美”的影像来表现心中对山川那种空灵玄远的境界的追求,这又恰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纯艺术精神不谋而合。也就是在这种追求之下,中国绘画艺术摆脱笔墨技巧的束缚,达到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界,由此也就获得了精神上的无限自由。
徐复观先生虽说不擅长绘画,但其着作却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究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然其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以哲学家的敏锐眼光,透视中国艺术精神的内核,发前人所未发,启后人之所启。虽说是无意于言“美”,却是提升了审美意趣,丰富了中国美学理论。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7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 —— 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 1914 年的《中国评论》, 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 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 “ 中国人的精神 ” ,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 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 “ 闲人阶层 ” ,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 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 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 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 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 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 · 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 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 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8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这句话,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
白马过隙,我们的祖国来到了21世纪,她在充满着鸟语花香的阳光大道上前行,历史的重任担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宽大的臂膀上,中国不断前行,不断在充满未知的富强之路摸索,而我们应该要拿起我们的“武器”——中国人的精神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我们的日月新天。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19
在真正的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闲适的、平静的、稳重成熟的气息,就像你在一块冶炼适度的钢铁中看到的特质一样。——辜鸿铭
初读这句印在封面上的话,好似发现了灵泉宝玉一样,惊喜之余会心一笑,便开始静心拜读辜鸿铭先生的大作。民国时期大师云集,名作也颇丰,可谓是中华史上最后一个文化灿烂的时代了。高中时对这个时代有一些了解,对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敬佩,过于敬佩便不敢轻易走进,不敢轻易翻开他们的著作,每次都要先正身静心安神,虽然很多时候求甚解而不得,读完亦酣畅淋漓
这本《中国人的精神》有点抽象,我的智商还不足以悟得其中大道,仅有一些感想想写下来,也不妄我读它一场。
“在中国战争是偶然的,然而在欧洲战争却成为了一种必然。我们中国也可能会发生战争,但是我们不会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战争阴影之下。”对比中欧历史就会发现这句话的妙处,中国二十多个正统王朝,每一次大一统都是一次长期的和平,少有百年大战。和平的连续性在当时的世界可谓非常之罕见。再看欧洲,经历了一千多年中世纪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因而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这样比较起来,古代中国人民要幸福得多了。如今欧洲也不太平,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呐。
本书最关注的是中国的人性类型,以反驳阿瑟.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征》。当时的外国人写中国人的特征难免狭隘,不能深入。但通读本书,觉得作者笔下的中国人也不可代表千年来的中国人,甚至以我一孔之见,不能代表清末民国时代的中国人。
书篇上的有句话是对真正中国人特征的概括,闲适,平静,稳重成熟,总觉得这是一种君子特质,是君子之道,可当时的中国虽信奉儒家思想,然而教育并未普及,我想小商小贩,乡野村夫不会有这种精神。至少鲁迅先生笔下那为数众多的麻木看客们不会有此种特质。而且本书作者笔下的中国人是良民,顺民,道德之民,良顺二字的近义词近乎麻木。尤其到中国妇女这块,中国妇女皆是典型的.良家妇女,三从四德,勇于奉献我觉得这些妇女,看似“幽闲”,实则悲哀,穿越到现代恐难有立足之地。他对中国妇女的描写,毫不吝啬赞赏之词,像为过去的时代作碑文一样。总之时代不同我是不敢苟同。
全书中最欣赏的是学汉语需要保持一颗孩童之心,这样你就不仅可以进入天国,而且也能学会汉语。这句话是作者给想学汉语的外国人说的,有点幽默有趣,也颇有道理,现在我们常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看来学语言学文化都需要持赤子之心,初心不变方有所成呀,上可入天国,下可知古今。
书读的一知半解,也许我还没到这本书的适用年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斗胆胡评大师之作,也是为了进一步理解此书,过些日子,脑子好使了定当再拜读一番。
Lina说,其实对于辜鸿铭老先生最初的认识来源于盖爷,就记得某节历史课上,盖爷提到的北京大学的一个依旧留着小辫子的老教授,精通好多国家的语言,是一个相当厉害,又相当有意思的一个人。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0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而《中国人的精神》讲述的就是那民族命运堕落的时代里中国的傲骨!
我们中国人平常所说的所写的都是要用到中国的语言的。在说的过程中,我们说话的语气我们说话的神情说话的动作,都会影响到所说的话要表达的情感。在写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掌握修辞手法文段格式表现形式,都会影响到所写的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中文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中文并不难,与其说它难,那是因为中文最重要的是它的.深奥,它不像其他语言一样简单,它还要我们赋予给它一种新的活力用来表达我们的深刻感情。中国人可能对自己本国的语言并不太了解,他们会说会写,可是他们可能不会表达。中文是中国的精髓,他可以将深沉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融汇在极其简单的语言中。我看到书里有那些将古诗翻译为英文的例子,我觉得翻译的很厉害,可是看完翻译后,我觉得有些东西还是原来好,翻译完才发现译文失去了原来语言所蕴含的精华与深奥。一首古诗那么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中文可以让人耐人寻味细心琢磨。可是英文出来了,那么明白直接,却与原来的文章冲突了,不是吗。中国的语言可以表达很多想要的表达,你可以让它深奥,可以让它古典,可以让它高雅,可以让它清新脱俗……当你学习完中国的语言,你可以凌驾于中文来学会表达。
中国的历史或许在你的眼里很耻辱,很愚钝,但是请你原谅过去,每个人都有最愚笨的时候,更何况是领导者呢,感谢他们在历史所犯过的错误,可以用来警醒我们。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就此开始拼命地努力。中国人的精神是那些研究过中国的外国学者所不能体会的,他们没有试过中国那些惨败的历史与过去,过去的硝烟,过去的枪炮,过去的灰色,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为了拼搏,为了目标,为了自己,好好地活着。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耻辱中国的荣耀,都是中国人所能领悟的。就算国外有再多优秀的外国学者,就算是伟大的汉学家,能够与中国人谈论汉语,那也许是一种讽刺。没有其他国家的人能够体会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那种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逼迫从不低头的毅力,中国人是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不要总是羡慕别人,别忘了自己的光芒。
作者有段话让我记忆犹新:“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糙,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丑陋,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粗俗,但粗俗中并无好斗和嚣张。真正的中国人也许狡猾,但狡猾中并无阴险。”就算中国人外貌性格心灵等方面有缺陷,也许你会讨厌会嫌弃他们,甚至嘲笑讽刺他们。请你们知道,中国人有一颗比任何国家都要善良都要美好的心灵。中国人的精神是所有的嘲笑所有的厌恶所有的冷漠后涅槃重生的,它们带着它们新的希望,用一种高尚的品质阐述给那些想要了解他们的人听。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1
坦白说,看完大名鼎鼎的晚清大学者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之后,我很有些失望,我失望于这位享誉世界的文人学者,并没有多么高深和高明的见解,不可否认辜鸿铭先生的学识是渊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也算是出色的,但对于一位学者而言,最最重要的是思想,看了他1915年所写的《中国人的精神》,我深感失望,因为辜鸿铭先生的思想依然是两千年前儒家文化的那套思想,我觉得有些悲凉。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本杂文合集,或者准确一点说算是论文合集,包括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女人》、《中国的`语言》、《约翰·史密斯在中国》、《大汉学家》、《论汉学一》、《论汉学二》、《暴民崇拜及战争的出路》共八篇文章,在辜鸿铭先生的眼中,中国人的精神可以用温文尔雅来形容、也可以用利他精神来形容、还可以用良民宗教来概括。但其核心就是两条,忠君和孝亲。仁、义、礼都是围绕着“忠”和“孝”来展开的。也许在百年前之世界,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看到了辜鸿铭先生的文章,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集体主义或者说家国文化,但如果用现代的阳光和进步的思想,可以说辜鸿铭先生完全被儒学给毒害了。如果论中国人的精神,我以为不能用“忠”和“孝”来诠释,或者换一种说法,“忠”、“孝”是不能够完整准确的界定中国人之精神的。如果论中国人之精神,我认为“重集体而轻个人”可以算是比较准确概况表述。历史学已经告诉我们,中国历代王朝更迭,绝对不是“忠”、“孝”两字形成的。同时还有更深入的一点,虽然统治阶级一直用儒学来传播中国文化,但老庄的道家文化、墨子和管子等人的思想从来都没有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中消失。“兼容并包”可谓之中国文化的精神。
在辜鸿铭的文章《中国的女人》中,三从(从父、从夫、从子)依然被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视为理所当然之事,而且还用了一大堆废话和假话来为纳妾这种落后文化辩护。客观说,我看完这篇《中国的女人》之后,对辜鸿铭先生大大的失望了,我没有想到一位接受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学者,居然能够厚着脸皮昧着良心为中国落后的纳妾文化和歧视妇女文化辩护。
诚然,对于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人之精神,我们应该要有该有的自信和自爱,但自信和自爱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清楚,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精神,都是不可能完美无瑕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对妇女的不尊重,这是我们需要客观承认的事实,可惜辜鸿铭先生并没有客观的审视自己的文化。
自信本没有错,但自信过了头就变成了自负和自大,对于一位学者而言,自负和自大也就没有了进步的动力。
当然,在100多年前,不可否认辜鸿铭先生对中国文化传播向世界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但这不能弥补其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所犯下的错误。
如果有读者看了《中国人的精神》,希望不要被辜鸿铭的错误之思想所影响。
不过如此而已罢了!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2
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
真正的中国人: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爱的法则?爱的法则就是爱你的父母。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好公民的最高义务就是忠诚的义务,不仅是行为上的忠诚,而且要在精神上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如果学习中国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法国人将得到所有,以及比现在更精致的优雅。学习中国的著作的文学,对欧洲和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益。
中间两章为补充:被视为权威的一些外国人,他们如何以及不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语言的。
对于欧洲的美国,也包括日本和中国,今日向往自由的人们,获得自由的唯一办法:循规蹈矩;学习正确的循规蹈矩。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秘密,做正确的事并遵守礼法。这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人精神的本质。
真正或真实的中国女人是贞洁的,是羞涩腼腆而又廉耻的,是轻松快活而迷人、殷勤有力而优雅的,只有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女人,才是中国女性的观念。真正的中国妇女。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宁静祥和的心态让我们看清了万物的生命,这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性,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最后是一篇关于时政的文章。可以证明中国文明的价值,学习中国文明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
歌德说:世界上有两种和平的力量:正义和礼法。教导欧洲人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孔子在四书五经中写道: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但要合乎礼法。即做守礼的好人
自私和懦弱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我们的自私和懦弱结合在一起,就是重商主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有所图。只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每一个人首先都不要考虑利益、私利-----即有所图,而是考虑正义。因此我们首先要制止重商主义精神,制止懦弱和自私,首先想到正义而不是利益,要有勇气抗拒大众。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他们的重商主义精神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3
第一次听说辜鸿铭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在那个倾向于崇拜的岁月里,这个学贯中西,精通多国语言,却又极端保守的鸿儒自然是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然而真正捧读他的著作确是多年后的今天,退去了初中时的那份天真与幼稚,对辜鸿铭的认识从平面地仰视到立体地正视,关于对他的一些评价也学会了更客观、辩证地去对待。
在党课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它的作者是辜鸿铭。认真拜读完该书,心中泛起点点涟漪,现整理如下:
首先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该书,《中国人的精神》共有四十节,在辜氏的所有著作中,可算是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本书主旨在于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从对中西方的宗教、哲学、语言、婚姻、女性、道德等等许多方面进行对比中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极力鼓吹儒家文明较之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本书,《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放映出的作者的思想风貌,总体上来说,它是伟大的。从现在的视角来看,它又是不够客观全面的,有许多地方是存在不足与缺漏,甚至是错误的。比如说在维护君主制与纳妾制等这些腐朽的东西方面。辜氏总是极力地为自圆其说,但其说法是有许多牵强之嫌的,对于西方文明也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偏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本书对于传播中国的思想文化,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作用,它为西方了解中国的东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这是我们对待历史的应有的态度。联系当时的外部大环境,我们会发现辜氏那颗火热的中国心以及那份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情感。在中西方文明发生冲突,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都主张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毫无保留地吸收西方文明之时,辜鸿铭却勇敢地站出来捍卫中华传统文化。也许该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只能留下一个形象的记忆,如同辜氏那条传奇般的小辫子一样,不过成为他顽固守旧的生动象征罢了,可是我却从中看出了他那颗火热的中国心,正如他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过的“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那样。尽管他的观点中有许多是从顽固保守的立场出发,向西方不适当地宣扬和维护了本国文明中的一些糟粕,可在那个背景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读《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我看到了一些不客观,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畅销一时的《中国不高兴》中的许多关于民族狂热主义的不当观点。虽然两者都是对中国不能很客观地去正视,然而我认为这两者还是不能等同起来看待的,因为他们的出版背景与意图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推销,尽管其中包含不少的腐朽思想,可是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民族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而后者则更多的是无视中国的实际,盲目地自大,毫不负责地哗众取宠,这种狂热缺乏冷静、科学地思考如果被社会接受,那么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因此,读完本书与联系当下,掩卷沉思,我认为“正视中国”在新形势下显得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春秋,我们的成就固然是举世瞩目的,但是我们却无法因此而忽视了我们的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只有正视这些存在的矛盾,努力地通过更加深入地改革与开放,在发展中去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才是我们的出路所在,而不是盲目地为今天的成就歌功颂德,甚至以此为资本,鼓吹诸如《中国不高兴》等狂妄之说。
正视中国,就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科学地剖析当今天下的形势,沉着地应对每一个挑战,抓住每一次机遇。一步一步地去实现我们的大国梦想、建立起我们的大同世界。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4
半个月来,总经理强烈推荐,也响应公司要求,看了一本书《中国实干精神》,写的很好,很贴合实际,书中描述的很多都与公司的现状不谋而合,有些经典,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好书起码读三遍,每一遍的感受都不一样。实干精神是中国的脊梁,也是对自己最大的投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实干更重要的了。《中国实干精神》主要是让我们调整心态,抛弃抱怨和自以为是,实实在在的为企业解决问题,只有实干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实干精神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态度、工作心情和事业上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这本书围绕着人生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索;让每个人建立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励志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启迪和共鸣。告诉我们进入一家企业工作,不是我们有多幸运,也没有人勉强我们一定要进入这家公司,只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资源与企业的资源相匹配。同时也告诫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工作心态,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把自己的工作或事业做好,把自己的人生走好。
人生需要实干精神,企业需要实干精神,社会和国家同样需要实干精神。机遇属于那些具有实干精神的人,也许,这些人就是你、就是我。书中告诉我们,只有发杨实干精神,才能干成事,才能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未来,只有把工作做好,才能实现梦想。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让我们从认识自己、了解工作开始,让我们要正确评价自己,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能妄自菲薄;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要怨天尤人;更需要我们能经受磨练,否则,就会错过一切成功的机遇。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创造价值,如何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做任何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将我们的工作做好,只有最后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才能成功。想干事、敢干事是成功的基础,会干事、干成事则是成功的结果。只要有“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这种工作心态才能成就你的事业,才能够在工作中如鱼得水,不管遇到了多大的困难,你都会凭自己的胆识和想法去解决,然后把日常工作看成是有成就感的事业,并在每天的任何一个工作的环节和细节上努力,慢慢的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
这本书里讲述了一些成功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家史,我非常喜欢,里面说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实际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工作中带来的人生经验是花钱也买不来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创业,是无风险无成本的,实实在在的做好每一件事才是成功的关键。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5
近日用零碎的时间读完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其中的内容让我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
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先生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书中,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他认为中国人是特别讲礼貌的人。真正的礼貌的本质是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的礼貌,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礼貌那样周全,却让人舒服,因为它是,正如法国人完美表达的那样,是心灵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虽然周全,却不那么让人舒服,它可以说是一种排练过的礼貌--类似于戏剧作品中用心学习的礼貌。这与直接来自心灵的、自发的礼貌不同。事实上,日本的礼貌好像没有芳香的花朵,而真正礼貌的中国人的礼貌有一种芳香,来自心灵的名贵油膏的香味。
他还论述了中文的问题。汉语口语的容易根源在于它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语言。它是一种没有语格,没有时态,没有规则与不规则动词的语言。事实上,也不存在语法或其他任何规则。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汉语口语本身并不是一种很难的语言。但是对于那些来到中国的受过教育的欧洲人,尤其是半受教育的人来说,即使是汉语口语也是一种很难的.语言。他认为汉语口语是一种完全未受教育人的语言;事实上它是小孩的语言。当那些有学问的汉学家坚持说汉语是如此之难时,欧洲小孩学习汉语口语却是如此的容易。因此他认为学习汉语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孩,你将不仅进入天堂之门,而且也能学好汉语了。
然而书中有一些观点我不太赞同。例如纳妾制和维护三寸金莲。但书中的主旨精髓还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到底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那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回答的。此书通过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女人,中国语言,约翰在中国,一个大汉学家,中国学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的精神。辜老先生通过许多例子和对比深入剖析了中国人的精神。我觉得中国人的谦虚是最可贵的并需要延续下去的,中国人的精神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借鉴别人的好的地方,中华民族才能发扬光大,而不再出现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人欺凌的状况。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认为要借鉴书中有益的部分,努力做一个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的人。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6
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是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书。这位“清末怪杰”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它是一战前后也就是五四时期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也许如今的中国人不再像是辜鸿铭所写的那样,可是设想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就可以感受到一个固执痴狂的学者以洞透世情的老辣与火热纯净的童心坚守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情怀。这个倔强执拗又特立独行的人,用他的尖锐老练的文章展现出他对西方文化利弊的独特分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褒扬和推崇,对同胞们去亲就疏,去传统而就舶来的'行为之痛心与责备,通过这本书,通过其特有的“理性激情”满满地宣泄出来。
在这本书里,辜鸿铭把中国人所有的行为都归结为精神的附属品。在他的另类推论里,认为人类自身的自私与怯懦产生了商业主义,从而造成了英国的群氓崇拜的泛滥,导致了德国的强权崇拜教和军国主义,并最终促成战争的爆发。而控制军国主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道德力量。而中国文明中的这种使军国主义失去必要性的道德力量,便是“良民宗教”。
那么,中国人的精神究竟是什么?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绅士性并不是天性软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并没有粗野;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它的丑陋并不可怕;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并没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昧的,但愚昧之中却并没有荒唐;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却并没有邪恶。”作者由此推论出中国人的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生活在强烈的同情心之中,这是一种心灵的生活,也是一种感觉的生活,这是由于中国人把身体作为一个有机体而产生的自觉或不自觉。由于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或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辜鸿铭在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在他眼里是一种心灵的语言,它是用心灵思考和使用的,而不是像受过理性教育的欧洲人那样用大脑和智力来使用。他还认为真正的中国人过着成年人的生活而具有孩子的心灵,也就是说,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不如说它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对于抽象的、刻板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没有兴趣的。
而且在书中,多是中西比较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辜鸿铭在把中国文明和欧洲现代文明进行比较的时候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欧洲的宗教,使他们的心灵而不是头脑得到了满足,哲学使他们的头脑而不是心灵得到了满足。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作者也认为,作为群体的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严肃的欧洲式的宗教,中国道教和佛教的庙宇、寺院和道观更多的是边缘化了的消遣娱乐的场合。然而,与其说没有宗教,还不如说中国人不需要宗教。辜鸿铭认为儒学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给人以正确的国家理念,并把这种理念上升为一种宗教。儒家的哲学和伦理体系,是可以代替宗教对人类社会和文明产生影响和教化作用的,是这种人类社会与文明的综合体儒学取代了宗教。
这本书虽然有着一些比较偏激和迂腐的主观思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全书去感受辜鸿铭在时代之下的不安与期盼,去了解中国人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拓展一些关于中华民族与中国国家在哲学及政治层面的理解。“如果说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一种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但愿“中国人的精神”的思考与探索之路能够一直走下去。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7
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呢?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人的精神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读了此书,不得不佩服辜鸿铭先生的文化修养,于是我上网搜了有关他的资料。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辜鸿铭先生用他对中国的理解,向世界宣扬了儒家思想,阐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
“中国的人性类型给你的整个印象是他的文雅,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文雅。”这是辜老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他还引用了一个例子,他曾在某个地方读到一位在两个国家都住过的外国朋友的评论说,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不知道对日本人的这种评价是否真实。但他认为但凡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像他一样赞同对中国人的评价。相对西方人的张扬,追求个性,我们中国人更多倾向于中庸之道,温文儒雅,彬彬有礼,给人一种不温不火之感,亲切而没有距离感。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被忽略,崇洋媚外之风愈烈。西方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气氛十足,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却越来越冷清,我们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穿的是“破”裤子,哼着大多数中国人听不懂的rap。
我国当前社会,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大学里英语成了必修课,英语学分占的比列也比较重,考四六级更被我们大学生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我们的《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在很多的学校都处于选修课的地位,有的学校甚至连这样的选修课都没有。这些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
辜老的书对中国人的精神分析深刻精辟,然而,有一些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他赞同忠君思想,他赞同纳妾制,用茶壶和茶杯生动的比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我们的目光也不能停留在封建的古代,在文明的现代,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一夫一妻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新时代的女性不应该像古代女人一样将全部重心放在家庭上,女性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事业,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8
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读完了钱穆先生写的,中国文化精神。读完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自信,都应该把“应该”这个词去掉。很多时候我们不自信,是我们对自己根的文化了解的太少,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我们少不了对物质的追求,但在物质追求中,不能忘了我们的精神文化。
书中说到,中国文化就体现在中国人身上,就像英国文化也体现在英国人身上一样。从中国人身上就能看到传统的家文化,国文化,中国文化看中如何“做人”;西方文化看中如何“成物”。因此中国文化更重在“践行人道”;而西方文化则更重在“追寻物理”。让我想到大学老师说的,希腊哲人在爱琴海边上思考着人与物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上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哲人则在黄河边上思考着人与人的关系。
可以看出来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精神,做人。这就是中国文化伟大的地方,做人得大家做,所以要无条件的做。我们今天,还能学做孔子,至少可做一不贤的孔子,复兴中国文化的大道就在此。
书中写道,作者去日本,感受到日本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日本的本民族氛围也很浓,他们能不忘本,日本人很以日本为荣,甚至还带些傲慢,而在中国讲中国,中国人则觉得中国的全要不得。我们就要学习西方的,我们急于前进,要变,使我们陷在一时常的病态下,我们知变而不知化。让我想到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作战方式都与苏联不同,苏联是从城市开始进攻,而根据我国实情,则是从农村包围城市。所以在面对文化交流,学习中,我们首先想到的也应该是根据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加以了解判断与吸收。
在讲到文化传统中的冲突与调和时,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国文化强大的调和性,想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有西方文化的帝国主义国家发起的,他们之间的冲突乃是西方文化内部自身的大冲突,西方文化中一面讲“个人自由”,一面讲“集体统治”,这本来不就是一大冲突吗?看看我们中国文化,照中国人的想法,一男一女,配合在一个家庭之内而成为了一夫一妇。既同在一家之内,大可不必再各争自由互论平等。在中国,就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路贯通下去。之所以说中国文化调和力量很大,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很有“分寸”。比如,佛教再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传入中国的,那时的中国人,一面信受了一个出家的宗教,而另一面又保留着一个大家庭传统,其间却没有发生过冲突。不得不说,中国文化调和性,兼容性都很大。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完整性,先要学“为人”。学为人,要“尽人道”。中国文化的完整性,寄托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每人可以影响其他人。穷则独善其身,先影响我自己,其次可以影响到我家,影响到我朋友。达则兼济天下,就从这里达去。范仲淹为秀才时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亭林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这些流传下来的名句中,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一种士的理想与培养。我们现在提倡文化自信,我觉得首先就要弘扬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士精神。
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人不看重外面事业,而看重在内面的性情上。看到这句话时,我首先想到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面的108位梁山好汉,个个都是性情中人啊,这就是中国文化。在家可以做好儿女,好丈夫,好妻子,对外可以做一个够得上朋友的,或做一好下属,好上司。这些从哪里来,一切皆从“性情”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经》
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这是中国人一番极高深的道理,而在一种极平凡的人生中表现。
看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竟了解的那么少,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品读一下《论语》《道德经》。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29
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一文,学到了一个新词,并获得了新知。
辜鸿铭先生这篇文章,在我的印象世界里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个“晚清怪才”,不同于鲁迅先生那样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也不像林清玄那样充满着悲悯的情怀;他更像是一个指路人,给混乱中缺乏自信的中国、深陷文明危机的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文明指出一条明路。宗旨,一目了然,自然是阐述中华文明的精神,肯定儒教传统下的中华文明仍具魅力与价值。
辜鸿铭先生在此文中写到:“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温良”这个词,很好的概括了中国人的品性,确实也是中华民族的品性。
文中写到:“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温良来源于同情,却高于同情。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力量。在我看来,温良不是软弱,而是消磨了粗鲁和蛮狠的力量。温良充溢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无处不在。
与西方的利己主义不同,我们中国更加强调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这种温良的力量延续到现在成为了我们在困难来临之际的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河南的暴雨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站出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筑起了一道道堤,只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整个社会的`劲儿都往一处使。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击败暴雨,它冲刷了我们的身体乃至性命,却冲刷不了我们的精神。
虽然“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外媒体看来有些“蠢笨”,但这样的“蠢笨”,常常使我们热泪盈眶。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正在向世界传递,中国也在向世界展现独有的大国形象。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中国人的温良是独特的,是朴素的,是动人的,更是不可磨灭的。于危难中勇于挑战,是中国人永远的信条;内心源源不断支撑的力量,是中国人的温良。
【《中国精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精神作文03-23
中国精神的作文优秀12-08
中国奥运精神08-13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03-20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06-22
弘扬中国精神作文04-25
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简浅讨论02-20
弘扬中国精神优秀作文02-25
中国精神作文(通用22篇)04-10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2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