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1
在这封信中,他没有直接指出女儿的错误之处,没有说“你的做法是不对的”这类直截了当的话。他写出了女儿的种种错误做法,将女儿和自己的做法作对比,含蓄婉转,意在使女儿能自己主动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这可比严肃的说教管用多了。
刘墉是位大作家,他满腹经文,所见、所闻可比很多人都多,人生的阅历也更丰富。但在他的女儿面前,他并没有摆出大作家的架子,高高在上地向女儿灌输大道理,更没有一味地批评,字里行间里,充满了一位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在他向女儿提要求、提建议时更是蕴含了他对女儿无限的期待。如果我有一位这样的父亲,我一定会感到无比地幸福。他的'女儿今天所创造的辉煌也是与她开明的父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自己也像刘墉的女儿那样,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马观花地读书?读书是否从未温习、从未思考?
从小,父母和老师就要求我们每天读书,我却总是把读书当做一种负担。我几乎每次读书,夸张地说,一目十行,只求了解文章的大意。不管是杂志、报纸,还是名家名著,我都以“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很少对文章进行思考。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关于一本书的一些问题,我只能讲出整本书的大意,却很难说出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我读这段话时的感受是什么……这不就相当于没读么?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学习书上作者描写的精妙之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只了解个大意,难道就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表达能力么?
从今以后,我要按照刘墉先生的读书方法,多思考,多温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2
以前也看过刘墉的书,没想到他突然转换了画风。没曾想,遇到一个如此温柔细致的父亲。将那些需要明白需要,越早掌握越好的道理一一掰开来讲解。看的过程中,耳边回响的是温柔低沉的男声,彷佛影视作品中为孩子朗读睡前故事的角色。
例如,第一篇—说到心灵的深处。与对方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看着他,把话说清楚,说到他听见了,也说到他的心坎上。这一点,我们到现在都没能好好做到吧。有些时候,尝试一次就说已经尽力了呢。所以有些事情在他们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不是就应该开始进行反复的.引导呢?
也更像是记录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参赛了却没能得奖,专注于比赛却丢掉了阅读本身的乐趣。有些可能当时就马上为她进行了解答。然而有些问题,以小见大,所牵扯到的不仅仅是那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或者说,在他女儿的这个年纪没办法很好地领会到,因此需要好好想想,细致地进行引导。
可能看着有些幼稚,然而对于小朋友来说可能是很好的语言风格(原谅我没有进行过该项教育实践)。
序言中,刘墉写道:人在少年时受到伤害,会影响一生。的确如此呢。
最近处于考虑婚姻及相关的阶段。因此不断反思自身,希望能对未来的不确信少一些。然而,越剖析越发现,少年时受到的影响会始终伴随左右。因此对于未来,如何组建婚姻并维系,如何教育子女,有越来越多的疑惑。因此,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习。虽然越努力学习,具体的疑惑就越多,但总比一无所知的情况要好得多。记得前段时间与母亲聊天,关于子女的教育,我认为她和父亲其实做得不够好。她沉默一会儿后,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因此送你去读大学,希望你将来可以做得比我们好。
愿我在未来能够成为更好的母亲。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3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读书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一心求快,往往欲速不达,可能从机械的状态中理解许多遍也不一定能弄懂书本的意思;如果只是为了物质需求,将读书视为任务,读完一本书“如释重负”,读书就会成为一块砖头,冷、死,还得费好大力气搬动。
古来圣者,多向往幽深的山林,在那儿悠然地弹琴、赋诗、读书……自然与生态洗去了世俗功利的尘埃,手捧一卷闲书席地而坐,闻着新鲜泥土的温湿气息,听着啁啾之响,他们的心里不过是品味词句、享受故事、学而不厌的豁达,却如临仙境般快乐。
现代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到古人的心态,却能换一种方法获得读书的快乐。每当猜成语他人咬牙切齿的思考中,自己在书上看到的那个词语突然闪现在自己的脑海,感觉像步于云端一样飘然和自豪,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让我们获得更多读书的乐趣。
如果说学以致用需要思考,有的人会不满地说:“我看书既然要快乐,何必费力地思考啊?”但不思考的轻松之乐像涟漪微微,思考的发掘之乐似洪波逐流,我们更要舍小利以逐远,思考书中的关键句,琢磨作者的真实意,“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金钥匙能让我们层层地发掘深意,也许人物的`性格情感更显深刻和复杂,在这样一片大海中我们满载而归,而思考就是在挖掘书中的宝藏。
如果只是光思考就想一展才华、学以致用,恐怕连孔子都要教训“学而时习”的重要了。获得大量知识之后,温习就是一把精致的小刀,将思索的“宝藏”清楚地刻在大脑中。在温习中,往往能找到被遗忘的“宝藏”,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不被丢失,在需要的时候,便能灵活取用,笔走龙蛇,心中便被自豪的快乐填得满满的。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把书变成一个伙伴,闲适地交谈,倾心地思考,反复地温习,活学活用,在知识的海洋中体验无穷乐趣。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4
大多高产的畅销书作者都难免不了非议,尤其是刘墉先生写的这种类型的书,一不小心就沦为鸡汤文了,还好我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反鸡汤读者,再浓的汤我也喝的下去。读书是为了什么呢,在我看来不是为了严格按照作者规划的框架去生活,而是从里面寻找到对当下的自己有所帮助的地方。长长见识也好,锻炼思维也好,甚至只是博一下开心,鼓励以下自己,都是可以去读的书。况且刘墉先生这本书里还藏着怎么写书这样实操性的内容,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这本书是刘墉写给自己孩子,如何写作文的一本合集,顺道告诉以下我们这些可能做了家长或者即将要做家长的,该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和功课。比如讲到说要勇于改正,歌德写《浮士德与魔鬼》,修修改改六十年才完成,可是我们大家呢?很多人的书评甚至写完了自己都不会看第二遍,这样的文字会对别人产生帮助吗?如果有人指正,却跳出来说:“你懂什么”,对于这种人,真的不想有任何的交集,连一个小学生基本的素养都达不到。
上面说到书里提到了书写的技巧,比如冷笔和热笔,热笔就是毫无保留的把内心的话说出来,没有修饰和雕琢,却能直指人心。而冷笔呢,就是先谋划好段落,怎么引入主题,引入论述等等,各有优劣。再比如说套路上的,破题、正面论、反面论、结论是一种方法;开门见山、格物致知、迂回引带,这也是一种方法,看似很简单,但是要应用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微信读书上有很多书友在公布自己读书成绩,17年要读完100本,200本,但是能记住多少呢?能感受到书里那些细腻的情感吗?能身心沉浸的去享受那些悲喜的故事吗?很难。除非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刘墉用笔的四德来形容人,尖是专精,齐是广识,圆是敦厚,健是风骨,专精而不广识,难有大的创造;博学而不专精,力量便难集中;敦厚而无风骨,则易颓;劲拔而不敦厚,便易折。学习了。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做个快乐读书人读后感04-04
《做个快乐读书人》读后感09-05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01-27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4篇05-15
做个快乐读书人读后感3篇04-04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6篇04-28
做个快乐的自己心理健康教案08-26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作文02-14
《做个快乐的小书虫》读后感赏析09-20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作文7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