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谈骨气》读后感

《谈骨气》读后感

时间:2022-04-07 03:31: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骨气》读后感(通用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骨气》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骨气》读后感(通用5篇)

  《谈骨气》读后感1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书中写着;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在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人

  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谈骨气》读后感2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在众多儒家哲学警句中,这一句算得上是把“君子”的处世之道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一句了。虽然这句话里阐述了三种人会遇到的境况,但其核心思想却是在告诉人们不能被环境所左右,只有坚守自己的“道”才是大丈夫。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都有豪杰英雄,可是其中真正的“大丈夫”又有多少呢?东汉末年分三国,这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刘备,孙权曹操更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

  可是在三国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大丈夫”只有徐庶一人。他本是追随刘备,一心想要复兴汉室,可是却被程昱设计诈骗,一位自己的母亲被曹操一行挟持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奔赴曹营,但在临行前他还不忘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待到徐庶进了曹营,无论曹操怎么高官厚禄,威逼利诱徐庶始终都不为曹操献一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更是被广为流传的歇后语。反观曹操,建立了魏国,统一北方,决对算得上是一代枭雄,可惜他有个致命的缺点——生性多疑,无论是他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不够坚定。孙权,三维霸主中最年轻的一位,虽然年轻时有为,可惜晚年时饱受党争的痛苦,最终吴国也在动荡中灭亡。而刘备,似乎是这其中最接近于君子的.人,只可惜在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他心里也只剩下了复仇,因为急于报仇,最终被吴国将领陆逊火烧十三里,逼退到了白帝城郁郁而终。

  在像三国这般的乱世,往往是武才谋士受人器重,这正是给有实力和野心之人的最佳舞台。但是在文化发展,没有战乱纷扰时,“德才”才是受人尊敬之士。

  颜回,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首。关于他最有名的故事便是“回不改其乐”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说:“颜回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他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冷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没有因贫困而苦恼。)在现在喧嚣浮躁的世界中,还有多少个不因贫富而忧乐的”颜回呢“?

  《谈骨气》读后感3

  在《谈骨气》一课中,作者通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句话,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人要有骨气这一点。其中,作者在论证“贫残不能移”这一句的时候,用《嗟来之食》这么一例子:“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俄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暖!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暖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在生活贫苦潦倒的时候也不能失掉了一个人的骨气,应该始终保持做人的尊严。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正确的,但我认为讲骨气有的时候也应该看情况。就像《暖来之食》中的那个穷人一样,施舍者一开始对他说“暖!来食!”的时候,穷人就拒绝了,这就充分体现出了他的骨气,但后来施舍者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理并向他道了歉,这就说明他向穷人施舍食物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这时候,穷人就应该把食物吃掉,而不应该再固执了。当我们在尊严和生命两难全的时候,应该选择维护尊严;但当两者可以兼得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保全生命,不能像那个穷人一样,为了他所理解的“骨气”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并不是有骨气的表现,这是愚蠢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骨气呢?骨气的意思就是骨相气质,现在多指刚强不屈的气质与人格操守。如果硬生生地把穷人接受富人的施舍理解为没有骨气,而不看看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才是生搬硬套,没有真正理解骨气所包含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骨气,怎么对得起中国人这个称呼!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但我的意思也并不是说有骨气是愚蠢的行为,我的意思是歪曲理解骨气的含义而付出惨重代价,却还以为自己这是有骨气的表现,这才是愚蠢可笑的。

  其实我认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曲解了这个例子的意思,才会这样说。《暖来之食》的原文应该还有最后一句,课文中没有写进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暖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连曾子都认为当别人呼喝你来吃的时候,是应该拒绝的;但人家既然道了歉,你就应该吃了,就说明那个穷人是有骨气的,但心胸未免太狭隘了。

  所以,我们应该有骨气,保持应有的气节,但是在做到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放弃生命或是其他同样重要的东西,否则就会像那个穷人一样,落得那样本可以避免的下场了。

  《谈骨气》读后感4

  人人常说“行道之人不吃嗟来之食”这是骨气的体现,可我并不赞同。人理应有骨气,不向困难低头,可是骨气不能乱体现。

  古来贤人文天祥,多么伟大的人啊,“富贵不能淫”可是最后还不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过他为了不背叛自己的国家,我还能理解。

  可是贫者我就不懂了,你都快死的人了,别人的施舍为什么不要呢,别人不就是横了点儿吗,再说你自己的处境已经是如此的不堪了。

  过分重视骨气骨气等于爱面子,如果在面子和生命中间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我想这样的问题应该不需要回答,因为谁都会选择生命。

  就算你怕你吃了别人的东西,被别人利用,那起码你先要把自身问题解决了,你再去报恩,到时别人要你做坏事,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干,到那时你自杀也行啊,那才叫骨气。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那么多年。到最后东山再起,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他才算的.上是有骨气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我此时语重心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要能屈能伸。

  《谈骨气》读后感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对,有骨气,这就是中国人应有的骨气。

  读了吴晗的《谈骨气》一文后,我第一次知道了骨气有这么深厚的含义和境界。从来不知有人这么深刻的谈骨气,才疏学浅的我也不由得为之动容了。真是久违的浩然正气,真是久违的气势磅礴,真是一身铮铮铁骨。

  回顾历史浪潮,代代中华儿女一身骨气,满心气节的人数不胜数,比比皆是。这可以说是中华几千年的变革、屈辱的历史所趋,也可以说是被历史背景的险恶所迫。当然最想说的还是这悠久文明古国的子孙生来就有的一身铁骨。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真理。

  《谈骨气》这篇文章洋溢着书香,充满了骨气。人有骨气,文章也不乏魄力。举出的事例,清晰易懂,颇具代表性。其实,这只是中华儿女在历史上上演的骨气的.一角,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屈原为爱报国爱民,即使沉江自溺也在所不辞;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面对日军的轧刀,坚决不泄露党的秘密……看看这一个个震撼人心的例子,一时激起我千番爱国思潮。两千多年前的孟子,看到了它的后人将他的那句骨气名言用行动展现的淋漓尽致,应该是很值得安慰的,很令人欣喜的。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崎岖,艰难重重,几经沧桑。没有这一批又一批的满心爱国热忱、一身浩然骨气的好儿女;没有这怀着一种宁可为国捐躯,不可忍辱偷生的大无畏气概,华夏大地又怎会有今天的繁荣富强呢?挺身而出的骨气,让中国在世人面前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了高奏凯歌的辉煌。

  现在的华夏在有骨气的中国人的建设下,飞跃了一次又一次。没有了过去那让人心痛的屈辱,也没有了以前那让人心寒的阶级斗争、勾心斗角了,在一派繁荣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还需要传承骨之气吗?答案不容置疑,当然要。只不过,现在不再需要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了”,而是要让精神、意志培养我们的现代骨气。社会主义建设刻不容缓,伟大的事业需要一身骨气的人来完成,这就是此时此刻需要发扬的骨气精神了。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天地间有浩然正气,人应该有铮铮骨气”。

  中国人是必须有骨气的!!

【《谈骨气》读后感】相关文章:

谈骨气教学反思07-17

有骨气的句子02-02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09-11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09-17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精选14篇)05-25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精选16篇)08-09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4篇01-22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4篇)01-22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后感(集锦4篇)02-05

谈节俭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