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时间:2022-03-01 11:08: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篇1

  数学家华罗庚说:“书要越读越薄”,意思是书要反复读,要把握要点,加以浓缩。《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本书是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的几本重要著作之一,感觉看下来还不能很好地消化,但给我总的一个感受就是积极、乐观,给我们传递着正能量,难怪称之为“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即“习得性无助”,是指人经过若干次失败而又难以掌控后,形成一种无助感,在这种无助感的驱使之下,呈现出被动、缓慢、悲伤、无食欲、失去气愤的能力等反应。一个典型的实验是电击一只狗,当狗发现无论怎样都不能逃避电击后,即使有条件逃避时,它也放弃逃避。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人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习得性无助,这就是积极心理学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征服的经验或心理上的乐观能让孩子避免习得性无助。为了让孩子获得征服的经验或心理上的乐观,家长在孩子失败后采取了鼓励的方法,鼓励固然不错,但有的家长鼓励孩子时采取的是歪曲事实的.方法,其用意是让孩子在失败后“感觉满意”,是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感”。作者认为,像这样刻意缓和心情沮丧,会使孩子更难感觉满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正确的方式来解释失败(即“归因”)。也就是说,要帮助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当失败是特殊情况下的、偶尔的、来自于外部的时,不能将其看成是一般情况的、永久的、来自内部的,即不要将现实“灾难化”;批评孩子时更要十分谨慎,不能用上“你总是这样……”,“你是一个马虎的孩子”……用我们的说法是不能把孩子“一棍子打死”。

  要教出乐观的孩子,那么老师自己要做一个乐观的人。尽管我在学校里总带有一丝紧张感,感觉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是我努力地在改变自己,让自己那些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变得更好。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篇2

  如果有人问我儿童最需要培养的品质是什么?身为班主任,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可以拥有乐观的品质,因为乐观的孩子才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乐观起来?在《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本书中,塞利格曼博士用他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培养孩子乐观品质的捷径。以一名班主任的身份去读这本书,也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多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与体会,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班主任要有健康乐观的情绪

  马丁塞利格曼博士认为,孩子的悲观有四个来源:基因;父母的悲观;从父母或老师那里得来的悲观性批评;征服和无助感的经历。除了基因,其他三个原因都是可以改变的。除了家人,教师是跟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尤其是班主任。

  班主任每日接触的.事物都直接关联于孩子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往往就会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解释风格强加于孩子身上,或使得孩子习得教师的解释风格,并用这个解释风格来批评自己。所以,要想让你的学生乐观,首先你要有健康乐观的情绪。我们在进课室之前,可以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课室,让孩子迎接的是你的笑脸,感受到的是你的喜悦。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该尽量做到不在学生面前抱怨,而是多与他们分享一些开心的事情,让他们知道其实生活是很美好的。

  二、要培养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

  书中提到,乐观的认知技能有四个:“捕捉思维”;对自动思维进行“评估”;进行“更正确的解释”;化解灾难性的思维。那么,如何去做呢?此时,我们可以借助ABC法则来进行练习。A代表不好的事情,C代表后果,不愉快事件之后的感受与行为。通常,看起来好像不愉快的事件立即且自动地产生后果,其实不然,B——对不幸事件的看法与解释,才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后果。所以,我们是通过ABC模式的练习,改变学生对不愉快事件的看法和解释,来培养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从而改变他们的感受和行为。乐观的解释风格一般归因于偶尔的、特殊的、和外因的,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去教学生解释风格。

  三、帮助孩子获得掌控感

  数百项习得性无助的实验指出,动物(包括人类)在经历不可控制的情况时,就会学会放弃。相反,可控制的能力可产生行动来抵抗抑郁。我们可以加强学生的掌控力来预防无助。班主任的布置一些任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利用微小的、可达成的步骤将挑战分层,首先从孩子们容易控制的程度来进行。比如,你想要增加班级凝聚力,让孩子们更加团结,你可以把这个目标进行细化,从孩子们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开始。你可以先让孩子们每天发现一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们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再一步步去引导他们如何相处,最后才到团结一致。

  四、要乐观,还要好教养

  乐观不是灵丹妙药,它不能取代父母的良好教养,也不能取代孩子发展起来的强烈道德观,更不能取代雄心壮志或是正义感。此时,家庭教育及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是班主任无法凭一己之力办到的,需要家校合作共同努力。班主任此时应该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让家长认识到好教养的重要性。

  总之,乐观的生活能培养学生豁达的心胸和充分的自信,这是生活的一个良好习惯,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班主任,请帮助学生养成乐观精神,这会使孩子收益终生!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 篇3

  引言

  作为一个大龄剩男,一开始读这本书,我是拒绝的。

  毕竟,还是单身狗一枚。然而,开始读进去以后,感觉我很幸运在诞育宝宝前能拜读本书。我也非常愿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分享我的收获。

  一、乐观VS悲观

  先不说自己,我们看一看身边的人。

  有的人常常脸上带着笑容,沟通交流的时候也总是会伴随着笑声,遇到好的事情总是欣然接受、乐于分享。遭遇不好的事情时,他们也往往会朝着积极的方面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常常把这一类人归纳于乐观的人。

  也有另外一部分人,平常不太容易看见他们脸上挂着笑容,总是愁云惨淡的样子。碰到不好的事情时,往往会联想到更坏的结果。而碰到好事,也不见得会全然接受,也许心里正想着这好事背后可能隐藏的坏事情。

  显然,我们会更乐意和第一种人有更多的接触,因为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会让我们感觉更快乐,想法也会更正面。因此,乐观的人通常是更受欢迎的。

  在这个人际关系占据重要比例的当今社会,我相信更多人愿意自己是一个更受他人待见的人,也更愿意自己的孩子是个乐观的、容易被人接纳的人。

  二、乐观的来源

  关于一个人乐观或者悲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相信是许多人想要知道的重要内容,本书总结了4个方面,我挑选了3个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

  1、遗传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们自己的乐观与悲观,有25%-50%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也就是说,如果还没有宝宝准家长们,为了将来宝宝的乐观性,从现在开始学习乐观,然后把你的乐观遗传给宝宝也是来得及的。

  2、父母的教育乐观与否

  孩子与父母的接触是最多的,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着父母对待人事物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成长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就直接影响了孩子对于外界的处理方法。这就又要求了身为父母,要时刻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外界的影响

  除了父母以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也许就是学校和他身边的玩伴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除了能对孩子有所了解,加强亲自关系以外,也可以及时地帮助孩子屏蔽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三、我们常见的错误教育方法

  不知道是因为传统的原因还是发展的因素,我们身边通常充斥着许多错误的教育方法,随便举例几个就会有很多人中枪。比如:

  案例一:6岁的孩子和9岁的孩子分别拼一个复杂的模型,9岁的孩子做的很好,而6岁的孩子怎么努力都不行。此时父母可能会鼓励"宝贝,你做的真棒!""宝贝加油,你一定可以的!""来吧,爸爸帮你做。"

  这个案例中,父亲的错误有:

  ①6岁的孩子根本无法像9岁孩子一样做出完整的复杂模型,其鼓励是空洞虚假的;

  ②父亲接手完成模型,造成了孩子的无助感;③没有帮助孩子解释失败原因。

  案例二:当父母发生冲突时,常出现的错误行为:当着孩子的面争吵;不断问孩子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在孩子面前批评另一半如"你爸爸真没出息、你妈妈就知道打麻将"等;避免争吵但是采取冷战;孩子面前使用暴力如摔门、摔东西等。

  四、教出乐观孩子的方法

  这个恐怕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了,书中提到了好几种方法,比如ABC法则、让孩子学会反驳、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等。我个人觉得最容易学习的方法就是面对一件事情时,学会乐观的解释风格并教会孩子如何解释。

  解释风格的三个维度:

  永久性: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

  暂时性:起因是可改变的,或是过渡性的;

  普遍性:起因会影响许多情况;

  特定性:起因只会影响特定情况;

  个人的:起因只是我;

  非个人的:起因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

  举例:老师告诉我,儿子这个学期成绩下滑,还老是去网吧玩游戏。

  第一种解释风格:

  最近老板安排的事情太多了,都没有太多时间多关注下儿子。

  第二种解释风格:

  个人时间总是这么少,儿子这样下去怎么办,我真实失败!

  两种解释风格的差别很明显,第一种解释是暂时性的、非个人的、特定的。第二种解释风格是永久的、个人的、普遍的。很简单的例子,针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解释风格,可能导致的后续处理方法将会不同,也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别。

  读完本书

  感觉不管是一些错误的观念还是正确的方法,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只有打开个人的视野,多接收新的信息加以分类整理,将会让自己越加成熟,孕育的孩子才会青出于蓝。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后感(通用10篇)08-26

乐观经典句子02-09

乐观的句子10-24

乐观的作文02-20

乐观的优秀作文10-16

乐观话题作文10-27

乐观优秀作文11-01

乐观开朗的句子11-09

乐观话题作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