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时间:2022-08-22 13:19: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29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东坡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29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

  他是这样一个人,本性自由,却深陷官场纠葛一生;喜好名山大川,却迫不得已四处安家;他身居侍郎之职,却主动请辞调离;贬于荒野域外,却依旧笑对人生;他一生相伴两人,却与最爱之人无缘相守;自比陶潜隐世,却为世人所闻。

  他以词著称,和诗仙李太白一样,是中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同时又是中国公共医疗事业的开创先驱,是中国南派画的奠基人之一,他是一位缜密的工程设计者,精明的国民经济观察家,业余的酿酒师傅、制墨者、炼丹术士以及美食家。

  他的天才在那个时代无人能及,因为这份天才,敬仰和尊重,他一生朋友无数,同样因为这份天才,嫉妒和恐惧,他始终被政敌所扰。

  从鹰击长空壮志满怀到身心空明皈依佛门,他只在世六十二年,却传世千秋。不仅仅因为他的诗词,更因为他不朽的精神。

  他究竟还有什么,不为所知?

  他便是苏东坡。

  苏轼被被贬到雷州半岛的惠州,当时属于尚待开发之地,然而苏轼在这里还是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曾记载,苏轼尝试着自己酿制桂酒,一边酿,一边品,以至于醉倒在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顽童跃然纸上。这种顽皮的天性似乎源于其祖父,那个同样戏谑的老顽童。而他的弟弟苏子由,似乎更多的继承了父亲苏洵的内敛与严谨。不过有这等的才华,恐怕苏轼想藏也是藏不住的。

  世人更多看到的是苏轼的才华和令人恐惧的乐观豁达,他曾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的快乐无人能及。但是或许更少人知道,这样一位大词人于政治上的刚正不阿,以及因此遭受的惩罚。就好像贝多芬失去听力却依旧写出了传世名曲,实属不易一般,遭受如此对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惩罚,被贬最远行至海南,还包括一直排挤他最严重的人,其实是他青年时的好友这样的内心打击,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落空,眼看一批名臣巨擎被流放,朝廷小人当道的痛心),苏轼却依然保持了内心的平静与豁达,更让人感叹。

  抛开林语堂对于王安石当政后对苏轼排挤的描写与评价,苏东坡确实不适合身居过高的职位,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在杭州他早已证明了自己是一位思行合一的优秀官员,只是苏轼太不懂得如何处理官场中的人际关系了。身居地方,他为一方之职兼具文学首辅的威名,自然意气风发左右逢源,况且有主政的`太后支持,杭州在他制任期间,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属于经济文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身居侍郎高位之时,他在政治上的幼稚便体现了出来,不懂得利用皇帝,而仅仅寄希望于呼吁,这是万万不行的。太后去世后,精明的小人们马上打击了他。

  幸好我们的大文豪是为开朗乐观的人,否则我们可能也体会不到那么多优美的诗词和散文了。

  摘录一《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逐步至天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明空,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表意,中国文学,绘画以及书法的最高境界。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

  纵览古今几多光阴,明明灭灭,沉沉浮浮,流俗终至于湮没,故今之观者,非贤即能者是也。然品苏于是也,尤感其奇伟非比常人,堪称翘楚,渎至情深,心生共鸣,不禁落泪。想其平生,古人之所以仰慕,令人之所崇拜,溢美之词数不胜数,今亦心动,跋《苏东坡传》谨寄敬爱之情,望锦书以传。

  苏轼,号东坡居士,字子瞻,谥文忠。盖其一生,唯“文忠”二字险以微表。文,则经纬天地曰文,愍民惠礼曰文,圣漠丕显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则事君尽节曰忠,盛衰纯固曰忠。苏之于当时,居庙堂之高则争谏,不顾己利一心为国,处江湖之远则怀民鞠躬尽瘁两袖清风,实为君子所慕,小人所妒也;其于当世,虽不可见其形,然其音容笑貌尚得以于书典窥知一二,悟之于心则若脱胎换骨,影响之深远,弗能尽述,今之国人,概有东坡,虽陌生之人而可以谈笑风生,状如亲友,当为极誉!

  东坡前时少年,聪颖好学,胸怀壮志,始欲拟以范滂,既承望于老父,又乞欢于老母。及至科举,作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其间言及皋陶,自有一番大胆创新,不禁惊异间有古之身而载今之神韵,更有欧阳修叹为弗如。后始仕,不图功业立就,无念衣锦还乡,但求顺己之心。随己之意,激浊扬清,宦海沉浮而独行其是,诸恶付之悠悠。其后调为湖州而复为知州也,书有《湖州谢表》,徒有满篇真情畅快,元气淋漓,尽付与牢狱之灾,是曰“乌台诗案”。知其为官意不在功名,仍不免怨新党之冤词“愚弄朝,妄自尊大”,愤哉!亦喟叹其浩然之气、英雄本色,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道与义,尽融于真性情,快哉!

  东坡仕途,盛衰虽曰命,岂非其心性也哉!苏信佛,本自知在者短暂,失者永恒,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无所物以凭借终生,故无所畏,似风随性,畅言无忌,信人无疑,心胸宽广则眼无狭隘之人,观其人为佛则自为佛。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游走于万千深沉而独自清明,行云于几多羁绊而全生养性,纯然淳朴,不染污秽,不拘于诋尽流俗,不止于私心雠隙。甫言于弟:“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是故庙堂之浊难染其光风霁月,狗苟蝇营莫改其行云流水,正谓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爝然泥而不滓者。”然又非能比于陶潜之属,一入世,一出世,一迎世,一弃世,自然之本性可见一斑而从人之所无以望其项背。

  命焉,清者知其本原,或长也,或短也,或顺也,或险也,或乐业,或戚也,无有定法,然持命则在于心也。命虽有定,而性豁达,而心清明,而情淳朴,岂非人事哉?读苏子如椽之笔,无加矫饰,淡如儿戏,纵有万丈豪情,业已余淡然矣。傲而妄不与狂相随,静而冷不与凝相依,悟而魂不与心相接,旦有郁事,尤觉“如蝇在喉,吐之方快”。然反观今人,甚至哀其弗如先人之通明,更无有超脱之意,或囿于功名禄饵,或羁于业次世俗。纯然易以极端,广博易以狭隘,虽囊中沉沉,尚不比心中轻轻。浓处味短,淡中趣长。静则神藏,躁则神天,以身外之物夺至珍之德,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度人之言“累”,由不逾“气”。是人也,大气者,方不累于轻浮俗套。气着,可增而强,可消而衰。强,则至大至刚,守本原,不移以外物,持自然之道;衰,则至弱至懦,失本心,同其流,合其污,弃自然之道而复之所弃矣。曷以习“气”,尽言以效苏子之状也。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3

  宋朝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璀璨的一个年代,虽然它的军事力量被后世所诟病,然而,我们不得否认,在这个时代,有带太多文人留下了一篇篇闪耀后世的文章。而在宋朝的文化历史上,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的,那个人就是苏轼。姑且不论苏东坡的官场起伏,他在文人眼中的地位,远非官场所能比,他是那个时代文人心中的一座高山,只能仰望,只能攀登,他在宋词上的地位,就像李白在唐诗中的地位一样。整个中华历史上,李白和苏轼就是两座巨山矗立在无数人的心上让人仰望。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这个朝代,婉约派盛行,人们习惯了温柔似水的感觉,无论男女,追求的都是温柔细腻,这在苏东坡看来是一种病态,于是他奋然出世,他用气势恢宏的豪放词一扫北宋文坛,与婉约派一决雌雄,为柔弱的北宋注入了一股雄风,让整个朝代,都有了一丝男子的刚硬。

  苏东坡是骄傲的,也是坚定的,就像他的词一样,永远都是豪气冲天,在宋朝的朝堂之上,他永远都是不合群的,他反对新党的变法,也反对旧党的全面否定,他不懂得委婉与变通,这是他的执拗,他坚持一条道走到黑,作为朝堂之上特立独行的一个人,站在了两党之外,于是就注定了他的官运起伏不定。他的一生多次遭贬,太多的地方留下了他的身影,他去了杭州,从此之后,他就成为了杭州的苏轼,他也在惠州待过,他也就成了惠州人心目中的苏轼。他的一生,狂放不羁,起起落落,或许这对他是不幸的,但是我相信,对他去的地方的人来说,是幸运的,他每去一处,就造福四方,纵使他的官职一降再降,但是,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一升再升,这是苏轼,一个词传千古,名流青史的圣人。

  苏轼的一生三起三落,一个不肯弯腰的文人在官场中遇到无数的陷害,然而,纵使被贬到偏远地方,苏轼也毫不气馁,能力有多大,就做多大的事,他可以捐献家财,为乡民铺路搭桥,他扫除恶俗,给一个有一个的地方带去仁政。苏轼去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变得繁华,所以,当时的百姓都希望苏轼再遭贬谪,希望可以被贬的他们那里去。不得不说,百姓的.愿望就是这样的淳朴与单纯。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写词才是苏轼的主页,纵观苏轼的历程,我们发现,他是政治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人们更多的认为苏轼是个伟大的词人,但是却不清楚,写词作画,只是苏轼的副业,他的真正职业还是做官。我们看苏轼官场起起伏伏,便觉得苏轼的官做的并不大,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苏轼更多的关注是在他对词的贡献上面。

  苏轼的官做的最大的时候,距离宰相也只有半步之遥,如果不是惨遭小人陷害,苏轼的后半生也不至于如此的颠沛流离了,或许就是这样的生活,才让苏轼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吧,于是他从苏轼变成了我们心中的苏东坡,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东坡居士。然而,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被贬远方,他永远都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最后被贬官,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了,然而他仍然不服老,他有所为有所不为,哪怕颠沛流离了一生,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

  苏东坡牢牢地遵守着文人的最高精神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样的一个诗人,政治家,佛儒道兼修,使他永远都是那么潇洒的活着。他狂放不羁,因为他狂,所以遭人嫉恨,遭人诬陷,然而不管怎样,他依旧我行我素,这或许就是我们心中的苏东坡的,一个狂放不羁,一个乐观向上的居士。这样一个人,真想去看看他啊,此生能见苏东坡,今生再也无憾也。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4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苏东坡传》读完了,原谅我的才疏学浅,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也才是这几年的事情,所以也不敢夸夸其谈,只是在不断的提升自己,是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公司的读书会上,会议的章程中有一项是每人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公司的一位领导为我们推荐的就是林语堂所写的《苏东坡传》,通过他的推荐,让我了解了苏轼不是我之前认为的那个苏轼——只是一个诗人,小时候对诗人这个概念很模糊,认为诗人就是喝喝酒、写写诗,然后平时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我完全忽视了当时的科举,他们也是为政一方的政治人物。第二次接触到《苏东坡传》是在看余秋雨写的《山居笔记》——苏东坡的突围,字里行间秋雨先生对东坡先生很是佩服,佩服他冲出重重围挡后坦然自若、淡泊静定。

  读完全书,林语堂先生对东坡先生的概述很到位也很简练,我自己也想不到能用什么更简单的文字来提升。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寥寥数百字就把苏东坡的一生所为全部囊括,他最后才是诗人,在诗人的身份之上东坡先生更是一个有所作为、百姓信赖的从政者,是苏子由的好哥哥,是朋友能够推心置腹的知音。

  林语堂对苏东坡的喜爱溢于言表,全书读下来每个字都透漏着这种喜爱,他喜欢苏东坡的生活态度。苏东坡坎坷一生,各处为人民奔走,一个正正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的人,无论多大的挫折,都改变不了他豁达、达观、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苏东坡近乎高中状元,没考中的原因只是欧阳修误以为东坡的文章是自己的门生,为了避嫌,将其评为第二,不过这根本不足以遮盖东坡在文学上锋芒,欧阳修评价他的文章“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要知道欧阳修在当时还是文学权威,门生遍地,同时欧阳修推荐苏氏兄弟二人参加制策,宋仁宗看了两兄弟的策论文章直呼“今天我已经给我的后代选了两个宰相”,足以能证明东坡在文学方面的造诣。

  东坡并没有恃才傲物,他说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他眼前没有一个不是好人。同时他一直努力为底层老百姓发声,为人民谋福祉,放到当代也是一个名声很好的从政者,为百姓建造医院,改善饮水,疏通湖泊,被贬黄州后成立救儿会,一生功德无量,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描写东坡先生再合适不过。

  东坡先生也是个普通人,在深陷“乌台诗案”,朝廷派人去抓捕他时,他也会害怕。他也会求“长生之道”,他所求之法不是强求,只是在修炼身心,她在惠州的书房叫“思无邪斋”,他相信纯洁的思想才是淳朴生活的基础,这也是他一生所信奉的宗旨。

  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恃生而存,不随死而亡。他的这股正气,一直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现在,我想我们就应该学习他的这种浩然之气,纵使学不到这个高度,但起码也应该有一身正气。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5

  这并不是与东坡居士的初相遇,却又让我认识了这位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豪情壮志的大词人。正如纪录片《苏东坡》文案中所言:“在这世上,有些美好的事物是可以逆生长的。当古树发芽,石头花开,一张纸页成了传奇,人们就会从那张古老的纸上,嗅出旧年的芬芳。”南风带着氤氲热气,撩动人心,吹开了积攒千年的尘灰,我似乎可以看见,看见一个鬓如霜的老人烛下花前,醉离歌宴,一壶浊酒,大笔挥毫,问书生何辱何荣?一蓑烟雨任平生。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构绘苏东坡的全貌。”“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试问苏轼这一生苦不苦,以众人的角度观之,从乌台诗案开始被贬黄州,之后一路南谪,与实现他凌云壮志的京城天各一方,这是仕途坎坷之苦;在他二十七岁那年,年少结发的贤妻王弗香消玉损,从此阴阳两隔,这是爱人离别之苦。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打击,对一般人而言已是在绝望的边缘徘徊了,但苏轼没有。在为官上,苏轼秉持为官者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在人生态度上,君不见,一种东坡美食遍布世界各地,一曲婵娟词传唱大江南北,一种人生态度印刻进中华血脉……就算“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又如何?只要想起“山头斜阳却相迎”的美好,就有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勇气与快乐了。

  我喜欢苏轼的词,豪放却不奔腾,缥缈却不虚无,婉转却不悲凄,喜欢他词中开阔豁达的意境,喜欢他悠然淡泊的情怀。只有他可以在风雨的逆境中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只有他可以在坎坷的仕途中依旧满怀豪情,笑傲江湖。书中使人印象最深刻的还属这位智者的晚年时期。苏东坡在黄州有两处住所,一为城中临皋亭,一为城东的.东坡雪堂,他每日不厌其烦,在这两地间往返,林语堂说:“这段一里多的脏泥路,大概是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这条小路上,那凌乱的脚印,一脚深一脚浅,踩出了一个放浪形骸的达者。他在黄州偏远的乡间,咀嚼几碟素菜,品味出,“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淡泊;他在惠州的陋室,隔帘听雨,享受“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意境;他在杭州西湖,看桃红柳绿,吟咏“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清雅;他在密州的烟雨丛林,竹杖芒鞋,感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况味。他的词中,蕴含了大自然的钟灵俊秀,藏纳人生的世情百味。有姹紫嫣红便无需惊涛骇浪,苏轼就是这样,在他的云水生涯中,可以品出淡定从容。人生浮沉,世故难测,在烟尘飞扬的尘世间,犹记明月清风;在颠沛流离的境遇里,学会了随遇而安。这就是苏轼的处世之道,在不合时宜的境况里,依旧清醒明达,不诉悲凉之音。

  深秋之夜,苏东坡在雪堂饮酒,夜渐渐沉寂下来,他步履蹒跚回到临皋亭,大约三更时,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他拄着拐杖,临近江边,沐着清风听闻涛声,明月霜天,好风如水,看着夜幕下的江滔,层层波澜由缓至急。回首多年,置身鱼龙混杂的官场,浮沉几度,漂泊不定。夜阑风静,恰如她此刻清醒,平静的江面,清晰的照见了心灵,于是,他写下了“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原来鲜衣怒马与风烟俱净,只隔了一卷光阴。他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是品味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词人;是寻风钓月,纵迹白云的雅客;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时光荏苒,青春不再,白发苍苍,人老珠黄。唯吟咏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便是苏子。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6

  苏东坡亲历五朝,而在这悠悠五朝之间,除去童年和青年时春风得意,自神宗之后,一直到苏东坡身死,苏轼一生可以说是坎坷动荡,政治上小人,为了打击这一代文豪,不惜使尽万般手段,一次次贬谪,离中原愈发遥远,到最后,甚至有了元祐党人碑出现,被刻上党人碑官员,重者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特许,不得内徒,而苏轼,与司马光一起,名列黑名单前列。但就是这样政治上迫害,苏东坡丝毫不以为意。“苏东坡对他弟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苏轼以他坦荡胸怀, 尽情享受人生,不惧权贵;他敢于说:“我做华堂上,不该麋鹿姿。”,他敢对天子说:“我岂犬马哉,从君求帷伞?”,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水旱杀人,百倍于虎;人畏催欠,甚于干旱……是常有二十万余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

  即使刚因诗文而遭逢牢狱之灾,诗人身份已融于苏东坡血液深处,释放当天,他又写了两首诗,诗里说:“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而另一首诗里嵌有“窃禄”,意为自己无才为官,但“窃禄”一词却源于一份写给曹操信件,写完这首诗,苏轼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但正像林语堂称其为乐天派一样,似乎是没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苏东坡止步不前,有所畏惧,在他一生里,苏轼永远自由自在,正如他行文一般,那些迫害,打击,在他眼中似乎就从未发生过,他所关心,只有民生,即使在贬谪之地,他政绩依然出类拔萃。

  孟子曾经说过,人要有“浩然之气”,如果你是正确,那么,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勇气,而苏东坡一生都追求着这样浩然正气,他不偏执,不狭隘,在王安石一党掌权时,在各地都积极推行新法时,苏东坡和他一干朋友,站出来指责新政,结果被贬谪;而在新法被全面废除时,他依旧没有严格执行,他留下了他认为对百姓有利新法,被京中新贵所不容,自此他已不容于旧党和新党之间,因而再度自求外调,这一次,他回到了杭州。在那里,他过得依然很惬意,自比白居易,甚至有了朝云这样知己。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苏东坡不以形所累,他在《记游松风亭》里写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要登亭子,亭子还在远处,人却已累极,苏东坡却忽然想到,为什么不能就地歇息呢?是啊,何处不可安歇,何必要到亭子里去呢?有了这样心境,他才能纵情山水之间,不以为贬谪为忧。有了这样心境,即使在穷山恶水岭南,依旧可以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了这样心境,他才可以在瘴气重重海外,完成了《论语》、《尚书》、《易经》注解。

  一代大师终于还是走了,走在了北归途中,但即是面对死亡,他走依然坦然,可以笑罗什不安然,可以不念西天,不念来生。

  “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一代文宗撒手人寰,留下,是千古文人标杆,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7

  阅此传前,苏轼这个鼎鼎有名的名字,对我来说仅仅是文采出众、逸兴遄飞、的大文豪而已。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固然精彩,他潇洒的文笔所凝结而成的字符,当真可谓“一字千金”;然而,只有彻底地了解过他的身世之后,才能知道他的这份奔放豪迈,是与他豁达的人生观息息相关的。

  苏轼的文学成就,众人有目共睹,自不必多说,然而若只局限于此,那未免过于狭隘了。他于宋朝历史文化的贡献,不止于延续了千百年的华夏诗词源流;多才多艺的东坡,更于书画上有过人的造诣,于政治上有独到的见解;甚至是日常琐碎的工作,他都有自己的创造发明。他不但是中华文坛上光照古今的恒星,还是一名评述价值观的导师。

  在他的生平中,我们所能体味到的除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广阔胸怀,更有“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人生觉悟。苏轼的'一生坎坷异常,收王安石“新政”的影响,苏轼屡遭贬官。即使宿命如此,苏轼依然不肯屈服,他大胆指出新政的不足之处,将其呈现于纸笔之中,他明知自己的这些举措得不到任何的回应,只会给自己招致祸端,却仍然执着于自己的志向。他这么做不是由于他冥顽不化,更不是他贪图功名、觊觎朝廷的职位与俸禄,他是为了黎民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即使自己是“沧海之一粟”,东坡也要以正直率性的心态,面对这些崎岖不平的道路,竭尽全力纠正这些谬误。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份年少轻狂的作为,也逐渐收敛了起来,东坡开始感悟人生。他爱好广泛,擅长厨艺,也会制药,甚至是健身秘诀等也无所不窥。他身为官吏,却心向自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大概说的就是他这样心境超然的伟人吧。他乐于结交奇人文人,一同游山玩水,尽享人生之乐趣。他的人性趋于温和厚道,浑然一股浩然正气之风;他以写作为乐,将世间烦恼尽皆忘去,独留自己升华的灵魂与己作伴。人生纵然不是一帆风顺,但他却视困难为无物。正是这种坦荡的胸怀,让他安享晚年,终其传奇的一生。

  林语堂先生是我较为敬佩的现代作家之一,他的文章总能带给我迥乎不同的体验。写《苏东坡传》,于他而言,似乎全凭兴趣,但在这纸墨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他写作的真情实感。林先生确实是感触深刻,才能作出如此佳作。《苏东坡传》于人物传记来说,它合乎历史事实,真实可靠;于文学作品来说,林先生更是绘声绘色地还原了东坡的生平,趣味性和故事性极强,确实给予了读者不少的阅读兴趣。

  即使是如此的杰作,也有不甚妥当之处。作者在论述王安石执政时期的那段文字中,不免有一些主观意识过于强烈;事实上,王安石的政治策略并非一无是处,将其几乎全盘否认,虽然暗含对主人公的维护倾向,但对历史客观角度来讲,确有疏漏之处。

  总之,林先生的这篇《苏东坡传》,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的生命历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苏轼的诗词散文,也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作者的切身情感,令我手不释卷;同样的,我也敬佩苏轼这样文采斐然而又胸襟宽广的灵魂,他的人生经历,似乎如同教科书一般,在指点着我们为人处世之时该作出怎样的抉择,他教会了我们“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人生哲理。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8

  最早了解苏东坡都是从以前的语文课本上,只知道他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这些著名诗词的作者,豪放派的主要代表,对苏轼的了解只是一个名字、符号,很抽象,就像贴在墙上的一个偶像海报一样。20xx年暑假在川大培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王红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中国人的诗意人生》的课程,课程中王红老师多次提到了苏轼,并建议大家看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没曾想到至善读书社共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苏东坡传》。

  这个寒假,除了走亲访友,最幸福的莫过于拿起《苏东坡传》,听着各位老师通过喜马拉雅APP分享的章节语音一起学习,群里各位老师也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独到看法,让苏轼在我脑子里从一个符号变成了一个鲜活的、立体的人,他不仅在文学上,在诸多领域皆卓有建树;不仅以其博学之识影响世人,也处处展现其强大的人格力量;不仅有其“伟大豪壮”的一面,也有其“平凡普通”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儒家喜其忠,佛家喜其空,文人喜其雅,平民喜其义。可以说,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之人。

  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离我婆婆家135公里,我和他也算半个老乡。眉州虽然不大、但依然舒适别致。镇上街道整洁,五六月间,路旁的荷花盛开,香气弥漫。像四川其它很多地方一样,这里山川秀美、景色迷人。第一次出川的.时候,苏轼还未满20周岁,弟弟苏辙也仅仅是个18岁的少年。出川的道路是凶险的,当时从蜀中到京城的道路,就跟我们一家三口回四川老家的路程差不多,苏东坡从眉州到开封,我们从郑州到四川彭州。还记得第一次开车回老家时,穿秦岭的担惊受怕,爱人开车,我的心提到嗓子眼,生怕他一不小心有什么闪失。可想而知1000年前,苏洵带上苏轼、苏辙两个儿子,拿着朋友张方平写给韩琦、欧阳修等人的介绍信,上京赶考是冒着多大的风险。出川的道路自古都是凶险的,早于苏轼几百年前,这条路的艰险被另一位走出四川的天才诗人这样描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考,父子三人名动京城,但母亲突然在家乡去世,按照朝廷律令,苏东坡和弟弟必须为母亲守孝三年,在此期间,他和妻子王弗过着寻幽青山、读书绿水的生活。

  此后1066年4月,苏东坡还回过一次四川,他的父亲去世了,于是他和弟弟辞去官职护送父亲灵柩回乡,再次守孝三年,他在父母墓旁盖了一座小庙,种了3000棵松树。服孝期满后不久,苏轼兄弟北上剑门从陆路返回汴梁,从此再没有回过故里。

  读完苏东坡传最佩服的还是他的为人,在逆境中保持坚贞的气节和独立的人格,绝不随波逐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即使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回首千年看“居士”,“千古一人”苏东坡。他即平凡又尊贵,即随俗又清傲,即普通又杰出,即“渺小”又伟大。他的身上始终闪现着一个生动、鲜活的,立体、大写的“人”。苏轼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巨著,值得我们用心品鉴、去广为倡扬、去世代传承!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9

  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名著书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修课。读后感与其看做是种作业还不如看做是一次对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栏目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读后感资料,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乌台诗案”让人不禁感叹: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苏东坡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原来与之为友的好友们也不会转而排挤他,他也不会落的几度外放他乡的下常好在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创作才情与此同时也越发充沛。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处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心境的写照。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的.浩然之气。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苏东坡利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示其个人之气质与风格,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都显然可见。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东坡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诚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在宦海可谓三起二落。考中进士那年,在入榜的388人中名列第二,而且是因为主考官欧阳修的误会(以为这么精彩的答卷出自他的朋友曾巩)和避嫌,否则当列榜首。苏轼在担任凤翔推官三年后依例解职,英宗本欲破格拔擢为翰林,为宰相韩琦所阻,韩琦倒不是不喜欢苏轼,只是认为年轻人应该多一些历练。而英宗更是早就把苏轼视为未来宰相的人眩

  至少从一0五七年到一0七九年这段时间苏轼的仕途还算是一帆风顺的。一0七九年苏轼受了四个月的牢狱之灾,史称“乌台诗案”。表面上是文—字—狱,弹—劾他的官员在他的文章诗词中找出大逆不道的语句,加以指控。更深层的原因是苏轼加入了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的新政。而苏轼作为文坛新星,其影响力日增,因此要加以镇—压。因与苏轼通信或为他出版诗集,很多人受到牵连,包括预驸马王诜。在黄州期间,苏轼在一片东坡上耕田务农,从此自号“东坡居士”,他的四篇公认的最佳作品也在此时问世,即:《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

  一0八五年到一0九三年这段时期是苏东坡仕途的第二春,虽然一直担任“省部级干部”,但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是在重要部门担任领导岗位,政绩上颇有建树,可算是官运亨通。一0九四年开始的第二次被贬,罪魁是哲宗及新任宰相章椁(应该是竖心旁,打不出那个字)。此人虽然可算是苏轼的故交,但绝对是王安石一派,跟司马光、苏轼的政治立场对立。此次风波共有830名官员受波及,史称“元佑党人案”。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0

  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的。类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亲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

  说道底,在于苏轼面对,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也许是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生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作者曾经也这样描述过:“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存在不会对那些带头人物有所威胁,那你就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休养,长于说‘无可奉告’‘阁下听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条,他必须讨好朋友。第三条,当特别提防开罪他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高兴的窃窃私语,早晚会积劳成疾,因公殉职。”作者说这就是朋党之争时政治之中的规则。

  显然,苏轼已一一犯规了,但这并不是他不明白这些“秘诀”,实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些本性是值得歌颂的。苏轼就是要做到说话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当朝云产下一个男婴之时,苏轼也曾写到:“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也许他知道,这许许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这更是因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灭呀!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nv提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他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拿林语堂做结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1

  起初拿到这本薄薄300多页的《苏东坡传》,粗略的翻翻,并没有发现他有多么多么的吸引人。认认真真地开始看起来,也被林语堂那些看起来略微费力的文字加上并不能太多的情节弄得昏昏欲睡。于是这本书就一直“束之高阁”,直到老师说下周一律收齐。为了届时的作业,硬着头皮开始飞速的看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一目十行到后来废寝忘食的细细去读,才发现吸引我的是苏东坡的那种大者所拥有的智慧,苏东坡那时间和空间都无法阻挡的人格魅力,加上林语堂那种平实的笔调,让这种魅力在字里行间浓烈的发散着。比起看书时候的万千思绪,真正到下笔却不知道怎样去描绘这样一个高大的人。林语堂的序里是这样写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x,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这是苏轼用来自勉的诗句,有这样的诗句作铺垫,但在我们领教了苏轼的天才和博学后,还是免不了的惊讶,随即就是无法言喻的崇拜。官场上的苏轼仍是一个智者,但却不是一个胜者。在那个党羽之争那个膨胀的`年代,两党之争,受益的是真理,受害的是苏东坡本人。苏东坡的性格中缺少的周旋和圆滑,多的是冲动和嫉恶如仇的正直,当然,为了这种正直,即使有皇帝的信任,也没有使他逃过一些牢狱之灾。对于这些所谓“小人”的挖空心思的陷害,在于苏东坡这样一个乐天派而言总是嗤之以鼻“如蝇在食,吐之乃已”,而然在他不知吃过多少苍蝇之后,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性格除了让他自己大呼“我真是无可救药”之外,也不免让人察觉他的可爱。苏轼是幸运的,有一个信任他的皇帝,明辨是非,处处帮助他的皇太后。这种幸运或许也是他晚年悲凉不幸命运的导火线。

  苏轼的晚年是寂寞的,“夜凉吹笛干山月,路暗迷人白种花。棋罢不知人横世。……”即使这样,或许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懂得知足常乐,苏东坡是满足的。而喜欢苏东坡的却为苏东坡暗暗不平,为官清廉,为百姓谋福谋利,到晚年,出一身本事外,烙得一贫如洗。这是他的不幸?还是上天的一种公平。他也许一生所做的只是秉承他的天性,而他一生所承受的是常人不可企及的悲喜。别人耗尽一生心血得到的而苏东坡,所有的成就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不费半点功夫。

  苏东坡在宋词上的成就,不言而喻。没有人否认过,大家都对苏东坡的用典之多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李清照说苏轼的词不成调,也没有律。可这些都不影响苏东坡的地位。

  苏东坡是一个天才,是一个上下五千年才出了一个的天才。引用别人对于苏轼的评价结束我想说的话。 “每每读到有关东坡的文字,心是净的,也是静的。东坡给我的震撼,是人格上的,也是灵魂上的。如果真要探求他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首诗正好作为写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做东坡这样的人,有凡人的不幸,更有圣人的高远。在浩瀚史卷中,有几个能像他那样拥有丰富的一生?为人处世有几个能像他那样旷达超然?领悟生命有几个能有他的心智和性灵?检索命运有几个能有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是一个伟人,留下了旷世奇才,体现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也是一个凡人,任凭世俗尘埃掩盖;他是现时的石,后世的玉。”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2

  平凡的人对于“光芒夜半惊鬼神”的天才总是有种不可名状的畏惧,如徐渭、如梵高。但对于性情平易近人,骨子里流淌着温和谦恭血液的天才,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和亲切感,比如苏东坡。

  苏东坡是朴实的中国百姓脑海里一切美好形象的真切合体。他实实在在就那么人人眼、他轻轻松松就能够暖人心。他满足了我们对中国文人的所有幻想。顶着一副粗犷老农的外表,不是不英俊,而是让人看得太舒服。一脉浩然之气用尽,不只为自己,还将那福音传给大江南北的百姓。一声“如蝇在食,吐之方快”,可见他清狂而非轻狂。一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知他用情之真思念之深。

  喜爱苏东坡,是因为他在那苍茫天地之间如同一株小草——在奋力钻出黑暗的夹缝之后、在见到惨淡天光的那一刻,以不比常人的坚定之心相信光明,从此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屹立不倒。沧桑笔直的树干是他的独善其身,伸展而开的绿冠是他的兼济天下。几十年人生跌宕,风风雨雨使得他从肉体到心灵,都变成一个不能被轻易伤害击败的人。中国文人敏感脆弱的灵魂,在他这里去掉了多愁与伤怀、抑郁和不安,只留下一种叫“看得开”的心情,叫“想得明白”的心境,和“同情弱者”的心怀。

  走近苏东坡,从他那一句“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开始。这种生活不同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净,也没有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么“高水平”。苏东坡是和谁都玩得来。他可与三教九流为伍,并且从不失那颗赤子之心。这不仅是一种本领、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活法!在他眼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他心底,一涓宽容之泉早就将政敌带给他的不愉快全部带走。因为知爱,因为懂爱,更因为有爱,他成为古今士大夫中最有人情味的一个。这种活法是他受人欢迎的原因,是他心灵幸福的秘诀,也是他留给这略显苍白的人间巨大的精神财富。

  感悟苏东坡,从他那一句“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开始。一个人能对浩然之气有如此深切之感,想必该精神必定贯穿他人生始末。苏东坡正是如此。从朝廷上的当仁不让,到贬谪为地方官的身体力行。他的`奏章、他的功绩无一不透露着那不谋私利,一心为民的感情。身在名利场中,诸多不由己。却因为有那股浩然之气,他把决心下得更彻底,他把脊梁挺得更硬。他像一股旋即有力的清风,吹散了所到之处的污浊之气。

  想起苏东坡,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大腹微便便,体态微宽的形象,让人安心让人贴心。他身上没有“文人相轻”的酸味,他身上只有温温暖暖的阳光的味道。时常忍不住在心底唤一句“老东坡”,因为羡慕,因为喜爱,更因为感叹。羡慕他的才华横溢,外加那一副好心肠好脾气。喜爱他儒者的翩翩风度,那是一个翰林大人美好的形象。也更感叹那一颗赤子之心、一身浩然正气、一片坦然心境。

  时光早已涤荡了苏东坡心中那因贬谪、因颠簸、因月光、因夜风而生发出的一切忧忧愁愁不达不快,只留下一个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人事的纠纷的大文学家的形象,由宣纸上的墨迹、石碑上的刻纹穿越千古传递到我们面前。翻开旧书,在那无数豪情四射的诗词笔墨之间,我只看见我那温温暖暖的老东坡,带着他的大黑狗,拄着一根竹杖,悠悠然然地行走在世间。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3

  起初拿到这本薄薄300多页的《苏东坡传》,粗略的翻翻,并没有发现他有多么多么的吸引人。认认真真地开始看起来,也被林语堂那些看起来略微费力的文字加上并不能太多的情节弄得昏昏欲睡。于是这本书就一直“束之高阁”,直到老师说下周一律收齐。为了届时的作业,硬着头皮开始飞速的看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一目十行到后来废寝忘食的细细去读,才发现吸引我的是苏东坡的那种大者所拥有的智慧,他那时间和空间都无法阻挡的人格魅力,加上林语堂那种平实的笔调,让这种魅力在字里行间浓烈的发散着。比起看书时候的万千思绪,真正到下笔却不知道怎样去描绘这样一个高大的人。林语堂的序里是这样写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x,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这是苏轼用来自勉的诗句,有这样的诗句作铺垫,但在我们领教了苏轼的天才和博学后,还是免不了的惊讶,随即就是无法言喻的崇拜。官场上的苏轼仍是一个智者,但却不是一个胜者。在那个党羽之争那个膨胀的年代,两党之争,受益的是真理,受害的是他本人。他的性格中缺少的周旋和圆滑,多的是冲动和嫉恶如仇的正直,当然,为了这种正直,即使有皇帝的信任,也没有使他逃过一些牢狱之灾。对于这些所谓“小人”的挖空心思的陷害,在于他这样一个乐天派而言总是嗤之以鼻“如蝇在食,吐之乃已”,而然在他不知吃过多少苍蝇之后,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性格除了让他自己大呼“我真是无可救药”之外,也不免让人察觉他的可爱。苏轼是幸运的,有一个信任他的皇帝,明辨是非,处处帮助他的皇太后。这种幸运或许也是他晚年悲凉不幸命运的导火线。

  苏轼的晚年是寂寞的,“夜凉吹笛干山月,路暗迷人白种花。棋罢不知人横世。……”即使这样,或许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懂得知足常乐,他是满足的。而喜欢他的却为他暗暗不平,为官清廉,为百姓谋福谋利,到晚年,出一身本事外,烙得一贫如洗。这是他的不幸?还是上天的一种公平。他也许一生所做的只是秉承他的天性,而他一生所承受的是常人不可企及的悲喜。别人耗尽一生心血得到的而苏东坡,所有的成就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不费半点功夫。

  苏东坡在宋词上的成就,不言而喻。没有人否认过,大家都对他的用典之多佩服得五体投地,即使李清照说苏轼的词不成调,也没有律。可这些都不影响他的地位。

  苏东坡是一个天才,是一个上下五千年才出了一个的天才。引用别人对于苏轼的评价结束我想说的话。 “每每读到有关东坡的文字,心是净的,也是静的。东坡给我的震撼,是人格上的,也是灵魂上的。如果真要探求他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首诗正好作为写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做东坡这样的人,有凡人的不幸,更有圣人的高远。在浩瀚史卷中,有几个能像他那样拥有丰富的一生?为人处世有几个能像他那样旷达超然?领悟生命有几个能有他的心智和性灵?检索命运有几个能有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是一个伟人,留下了旷世奇才,体现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也是一个凡人,任凭世俗尘埃掩盖;他是现时的石,后世的玉。”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4

  第二次读林语堂著的《苏东坡传》,心中的慨叹又多几分。细究苏东坡其人其事,觉得在品性上我与他有相通之处。他若遇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我也经常因心直口快,伤别人而不自知;他待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却觉得自己富比王侯,我也真诚与人交往,大方率直,对金钱淡漠,重精神而轻物质;他快乐时很难说不快乐,不快乐时也很难作出快乐状,我也将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从来不做违心之举;他不能忘情于绿水青山,总喜欢让自然之魅力浸润他的心神,我也喜流连于万壑千岩之间,在韶光美景中焕发我的身心;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我也只重视别人的闪光处,常忽略他人之不足,处处能包容人;他能在每一逆境中安然度过,依然不忘享受生活,我也能面对挫折时不言失败,不计个人得失,依然心存感激热爱生活;他能在作品中流露本性,真笃而诚恳,发乎内心,我也能自得其乐,字字从真纯的心肺间流出------

  但是苏东坡,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他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他本人心智上才华的卓越是不可以预测的,我之所以大言不惭,与东坡自比,不过是仰其鼻息的'自己陶醉罢。

  记得七年前有一段时间沉浸于临苏东坡之书,本科自考毕业论文选题为《从苏轼的书帖题跋中解读苏轼的审美倾向》。于是乎,日读其诗文,夜临其书帖,东坡居然入我梦来。时至今日此时,我依然能真切地再现当时的梦境:在黄昏的海滩边,海浪温柔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海边停泊着一艘小船,而我是这船上即将远行的客人。当我向远处的村庄投去深情的一瞥权作告别时,暮色中一位高颧美髯的老者正向我走来,他挥手示意要我留步。他说一些祝我旅途顺利的吉语,我也望他珍重,最后他拿出一块丝帛,正面是他托我带给他儿子的一封家书,反面则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桔园,枝上黄澄澄的橘子殷实得可爱。

  依依话别之后,船渐行渐远,在挥手的瞬间,我看到他的袖口上绣着“东坡”二字,他不就是我仰慕之至的大诗人吗?他不就是我倾倒万分的文坛巨匠吗?我心一急,脚一蹬,行------醒后的惆怅延续很久,与东坡的对唔实在太仓促,望其再度入梦的愿望也终未能实现,而对其才情的迷恋却涣涣如流水般一发不可收拾。林语堂曾说,“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上的星,地上的河。”是的,他应该是化作星星在星际间遨游,这最符合他的个性。我喜欢望星空,因为我觉得这浩瀚中,必定有一颗是东坡。虽然他居无定所,逍遥于太空,但他肯定是最耀眼的一颗,我想我能看到他,因为我分明看到他那双亦庄亦谐、天真烂漫的眼睛,那张洋溢着乐观闪烁着智慧的我熟悉的脸。我喜欢望月,尤其是十五的圆月,因为我总觉得当东坡将人间之月演绎得如此动人如此完美之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他情有独钟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他魂萦梦牵呢?除非我们的思想已冻结,我们的感情已麻木,我们的生命已终止。

  写到此处,步出阳台,抬望眼,一弯娥眉挂于天边,夜空星疏点点,西边有一耀星,最似东坡容颜,若是有知,可否再入梦来?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5

  今年国庆七天长假,奉老师之命借来厚厚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是是想草草读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林语堂

  东坡的魅力在于他的单纯和挚真。他自称“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东坡的致命短处就是老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他常以己度人,往往看不透别人的内心和本质,在贤妻王弗在世时,常能加以提醒,使苏轼避免了许多错误。王弗仙逝后,影响了东坡一生的“乌台诗案”与其性格有着必然联系。他心直口快,口不择言,又愤世嫉俗,是非过于分明,在言语中,他随时都能吐露真理,不论何事,只要是真,便值得说出口来,不会有太多顾忌,这性情直接制约了他的政治生命。然而,若没有这份单纯和挚真,又哪来的名垂千古、可亲可爱又可敬的苏东坡!一个人想法多了,难免变得复杂而事故,处世便没有那种潇洒与豪放,思想和文字上也难免患得患失,无法抒发本真,而文学甚至世间万物的最高境界无法四字:返璞归真。东坡做到了。

  东坡的魅力在于他不拘小节的醉态。他酒量甚浅,却极为好饮。他曾言“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饮,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他几乎逢酒必醉,并以此作为评价朋友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因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醉态的东坡更为有趣,往往倒地便睡,或偎依在朋友怀中,待天近黄昏,才踉跄着回家。有心事的人从不敢酣醉,没有那份无愧于天地的坦然,哪有醉态可掬的东坡居士。文人多好饮,酒能助其找到灵感,但诚如李白、苏轼者,却无几人,李、苏二人的酒量都很差,但正是这份钟爱与坦荡,才有了万古流芳的瑰宝。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入神。

  东坡的魅力在于他强烈的好奇心。他擅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宋诗,与弟子黄庭坚并称“苏黄”;他擅宋词,乃豪放词派开山鼻祖;他擅书法,乃宋朝“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首;他擅绘画,与文同、李公麟、米芾并称当时;他擅中药,对药材的了解更胜当时郎中;他擅炼丹,与沈括共著了《苏沈良方》;他擅瑜珈,堪称我国最早一批瑜珈习练者;他擅酿酒,精通各种酿酒技术;他擅工程,由他组织修建的“苏堤”至今仍是杭州一大景观……人,生命毕竟有限,在世一次,能有一项成就已属难能可贵,而仅仅经历65个春秋的'苏东坡却将“全才”这词语,无限放大到极致,堪称前无古人后绝来者,这不仅源于他的天赋和才华,更源于那颗好奇心。好奇心每个人都有,苏东坡的可贵在于他的好奇心并不是“三分钟热血”,而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所以他才能坚持下去,并且取得一定成绩。也正是因为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才使得他对人生有着如此深刻的喜爱,才使他不至于如其他心灵脆弱的文人般消极避世、甚至自寻短见,才有了如此多的经典传世。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6

  读完《苏东坡》掩卷沉思,古往今来都认为苏东坡处世豁达,其实,豁达的背后人们感到的是“命运”的支配或捉弄。人们钦佩他以豁达应对命运。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被命运所困惑。孔老先生说:“五十而知天命”,我早过五十,也该知点天命了,我觉得自己多次被好运眷顾,对命运也有所感受,也对命运有了一些认识。

  什么是“命”?我认为“命”是指个体的生命本身。内涵为:生命的出生、生命的质量、生命的结束。其中,生命的出生包括:出生的时代、年代、时间、地域、家庭等;生命的质量的包括:本人的智力、身高、容貌、肤色、性格等;生命的结束包括:结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这些都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

  以 苏东坡为例:他出生于四川眉山,出生在苏洵家里,不是他决定的。他天资聪颖也不是他求来的,那是他老爸老妈以至他老爷老奶的基因所决定的。还有他也不想六十四岁时在常州命终,这也都由不得他。宿命论观点认为:“一切都是命理造就的”。要这样,人的生活轨迹就像电脑中编好的程序一样,也太没变化了。其实不然,在生命的过程中,是几个生命的要素在博弈,最主要的是“出生”和“质量”在博弈。其中以质量起主导作用。但在人的一生中,更起作用的是“运”。

  什么是“运”?我认为是指人的机遇。一个人的机遇有 太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比如苏东坡的高考,他名落第二就是“运”之使然。如果欧阳修不是要避嫌,他肯定是“状元”。又如主考官不是欧阳修那会是怎样?很难说。纵观他一生的沉浮就是受“运”的支配。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很有道理,我也相信。但是什么是性格?我认为性格是生命质量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更主要取决于基因。这就又回到“命”的概念里了。

  那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呢?我认为首先要“认命”,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质量。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出身、环境、智慧、愚鲁、长处、短处、性格等等。这是人生的第一要务,也是第一难事。这个认识是过程性的,要在一生中不断地认识 ,早认识早受益,晚认识晚受益。有如“圣人”者孔夫子也是到五十岁才认识的吧。

  人的一生就是在“命”和“运”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 知道了自己“命”还不够,还要操作好“运”。在命运中,我们有能动性的只是“运”。如何能动地抓住、操作好“运”,那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就靠自己如何操作了。能操作好“运”,还得靠“命”的质量。所以说,命运二字相互作用,不可分离

  一个人要想命运好,就要提高生命的质量,把握生命的机遇。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7

  苏东坡在很多人眼里,或许就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宋代大词人,或许就是一个太后的盟友,或许就是一个刚上任就被贬的宋代大臣,或许就是一个有三个妻子的宋朝人。

  以上的这些说法都对,但是造成这些标签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是一个君子。

  正是因为他是个君子,才能写出那般豪迈的词,不会像有些自恃有才的人写些子虚乌有的事来说明自己很清高,从而赢得一些虚名。而苏东坡不是,他有那样磊落的胸襟,还有一波三折的人生,使得他的诗特别让人喜欢。

  正是因为他是个君子,才会得到高太后与太皇太后的赏识,才会成为太后口中“贤人主政”的“贤人”。也因为他的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高太后与太皇太后喜欢他的词,成为了朝廷上小人的攻击对象。

  正是因为他是个君子,直言不讳,让正得势的小人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被贬出朝廷,遭迫害与诬陷。

  正是因为他是个君子,风趣幽默,得到了很多女子的青睐,争着抢着要嫁给他,还争着能受到他亲手赐的诗句,好向亲朋炫耀一番。

  除了上面讲的,他还很爱民,经常掏自己的腰包帮助民众,传说有几个专偷现钱的.盗贼晚上到他家里,找不到现钱,他发现了这些盗贼,从床上爬起来,告诉盗贼:“门口有几把雨伞,你们拿去吧,别偷我的书画就行。”他回到床上,王朝云对他说:“估计这些贼偷过朝中其他大臣的钱,想着东坡一代名士,家中肯定要许多钱,今儿就跑来了。”过了那晚,不知怎的,这个故事传了出去,东坡是土豪这个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东坡到了晚年,有了许多爱好:捣药,烹茶,酿酒,研究美食,传说中的东坡肉,东坡酒便是他捣鼓出来的。

  因为他的才名和他发明出来的美食,有许多文人墨客,佛教信徒(东坡也是佛教徒),江湖游侠来和东坡交朋友。据说,东坡几次被贬,几次被召入京,送别他的朋友堪称人山人海。

  这位东坡居士难道还不能胜任“东方的耶稣”这个荣誉吗?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8

  一次去餐馆时,偶然吃到一道名曰“东坡肉”的菜,肥而不腻,厚而多汁。这使我立即联想到苏东坡这个人,他学富五车饱览群书,在当时的腐败朝廷面前仍然守正不阿。

  读了苏东坡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苏东坡,他是一个可敬、清正、洒脱、豁达的人。在做官时,他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开仓放粮,修筑堤坝;在流浪时,他是饮酒成癖者,是伟大的诗人,贪恋世间的美景,作出一首又一首的千古名诗;在平常,他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与朋友们开怀畅饮,互谈着对人生的抱负。

  但正是因为他的言行举止,当时的朝廷才不会接纳他,官员才纷纷排挤他。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被而后的世世代代所歌颂。给大家说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边散步边问:“你们说我的.肚子里藏着什么?”大家纷纷赞道都是墨水和见识。唯有一个侍妾朝云道:“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连连称是。

  显而易见,那时的苏东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并没有改变,甚至是没有丝毫的动摇。因为这是他的信仰,他的动力。他就是他,他的诗依旧会批判那些无功受禄的小人,他的语言依旧会富有攻击力且一针见血。虽然,他被“乌台诗案”和新政派诬陷搞得背井离乡,但他从未后悔。

  这是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都是为了人民。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9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不长也不短,六十五年,其中有十年零六个月在黄州、惠州、儋州度过,有人说是被贬的经历成就了苏东坡的诗词人生,成就了苏东坡豁达乐观不平凡的一生。

  都说苏东坡是圣人,达观积极,其实不然,他也是普普通通的常人,也有悲悯伤怀的一面。当四十三岁的苏东坡任湖州太守时,第一次经历写诗惹祸,被押送至京城的水路上,他也曾想过跳太湖,一死了之,然而一想到弟弟苏辙,手足情远远深于这太湖水,为了不辜负老弟,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这一次被关押大牢,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不过他的豁达确实是常人不及的,苏东坡五十八岁被贬惠州时,却乐于欣赏罗浮山的奇特风景,乐于享受当地的美味荔枝,甚至乐不思蜀,写下千古佳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苏东坡六十一岁,谪居儋州时,更是超然脱俗了,在给好友写的书信里,他明确提出,到了海南,第一件事做一副棺材,其次,修一座坟墓。倘若自己死在海外,就让儿子把自己葬在海外。或许,正因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无惧生死,才能活得坦然。这些经历何尝不在告诉我们,将生死、名利、地位置之度外,才能无惧人生低谷,才能有翻身的那一天。

  苏东坡的达观比常人更胜一筹,除此之外,他的智慧才能亦不同于常人。苏东坡二十一岁那年,和弟弟苏辙一起参加京城礼部考试,然而考试之前弟弟生病不能如期应考。宰相听说此事立马禀告宋仁宗,今年参考的人员中苏轼兄弟最有声望,然而如今缺考一个,岂不可惜?结果当年的礼部考试就破天荒地延期举行。由此可见,苏家兄弟的名望多高,才华多出众。苏东坡的智慧才能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苏东坡有一个姐姐嫁给了表兄程之才,姐姐成家后受到虐待,最终抑郁而死,因此苏东坡家和表兄家绝交四十二年之久。当苏东坡被贬惠州时,章惇利用程之才对付苏东坡,苏东坡却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化解了这四十二年的隔阂。前前后后给还在来惠州路上的程之才送达了两封信,其言语之诚恳,其行为之智慧,其自身之才华,无不让程之才为之动容。

  即使被贬儋州,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的地方,一个不敢和友人有来往,也没多少人敢和他来往的地方,苏东坡的智慧也可从小处显现。一次,外面下了大雨,苏东坡脚踩木屐,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一身泥水,回到家中自家的狗竟然冲着苏东坡就是一阵狂叫,苏东坡慨然而叹:不过换了身衣服,自家的.狗都不认识我了,如今我这般境况,谁又会记得我呢?狗尚且如此,人又有何不同?一个善于从生活中反思人生的智者,也是一个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人。倘若人在一生中懂得触景生情,大事小事有所思,有所想,那又何尝不是一个生活的智者?如此看来,人的一生也是失中有得,得中有失的一生,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苏东坡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善于理财之人。四十四岁的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俸禄一个月四千五百枚铜钱,中年苏东坡要养活一大家子,怎么办呢?他把钱分为三十串,每串一百五十枚铜钱,并悬挂在房梁之上,一天只取一串作为家庭开支,剩余的钱就存起来,如此一来,即使日子过得紧巴巴,每个月也能吃上肉,家人的温饱基本解决。这般精打细算,也的确让人佩服,古人尚且计划着过日子,今人怎能不规划,等到人至中年,凭什么去担起一大家子的重担?凭什么让老少一家过得安稳又舒坦?

  都知苏东坡有三任妻子,殊不知苏东坡并非一次取三妻。第一任妻子王弗德才兼备,文化修养极高,陪伴苏东坡十一年,去世时年仅二十七岁。于苏东坡而言,这何尝不痛彻心扉?三年之后,三十二岁的苏东坡续娶了二十一岁的王闰之,此时苏东坡父母早已相继离世,和苏东坡做了二十五年夫妻的王闰之,受过乌台之惊,吃过黄州之苦,也做过高官之妻,尝遍人间酸甜苦辣。既要做苏迈的继母,又要照顾亲生的苏迨、苏过,并且三个儿子一视同仁,或许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能品味其间的不容易,没有真情真性,哪能经受这大灾大难?王朝云乃苏东坡的妾室,或许王闰之早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又不忍心将三个儿子留给苏东坡一人照料,王闰之说服苏东坡,让其纳朝云为妾。然而王朝云也在苏东坡之前去世,为苏东坡生下的苏遁也早早夭折。三妻三逝,命运似乎总是捉弄苏东坡,连同捉弄着他的三任夫人。

  三次被贬,三次丧妻,三十丧父,只剩三个儿子,三三三,伤伤伤。即使这样,苏东坡也成了一代伟人,一代大家,着实令人佩服。然而苏东坡的一生以及苏东坡身上难能可贵的种种品质又岂是我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不管后人如何评判苏东坡,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最不普通之处,大概在于,管他命运何其多舛,只管活出本真自己。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0

  今天终于把《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读完了,九月末从学校图书馆借回来后,它在我的书柜里整整蒙尘近一个学期,学期结束,寒假开始,才被我翻开阅读。纸质真的不错的一本书,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的我,比较两本书的不同后,发现这本书更加接地气,让我更加近距离去品味这么一位“千古英雄”。

  因为宋朝已经灭亡,苏东坡生活的时代离此时也已过去千年,就算人人都交口称颂苏轼,终究对我来说还是虚无缥缈——有点远啊。

  但是本书的不同,或者说“接地气”的地方在于“寻找”二字,而且是在实实在在立在北京的故宫去寻找,仿佛在我与苏东坡之间建立了一条隐秘的通道,于是当我们看着博物馆里的苏轼的书画,看着与他同时代的人的作品,我细细品味其中的故事,很惊喜地,我离苏东坡近了。

  我还没去过故宫,若是从前,我只觉得可惜,但是如今,我却想的是:幸好!

  幸好我从前没去过故宫,没有参观过故宫博物馆,因为在单薄的知识基础下,博物馆的展品无论多么流光溢彩、惊心动魄,我怕是只能走马观花,如黄粱一梦啊,即使有解说员和解说器,也会缺乏文化的共鸣。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一书照应书名,全书很多图版,都是苏轼以及与他相关的书画作品,而这些作品的原版就藏身在故宫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馆。

  我是个不懂书画的人,自己不懂怎么书怎么画,也不懂欣赏别人所书所画,但是在阅读时这些并不那么重要。因为许多人都不懂书画,但是大部分中国人都懂美。

  我看不懂苏轼的书法究竟反映了他动荡的内心还是沉着的'心态,但我看得懂他的书法中的美,这种美是苏轼“起舞弄清影”所书写出来的美,它呈现在纸页上,隔着千年的时光,仍然吸引着我。苏轼曾有一言“吾书虽不甚佳,然出自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前半句是谦虚,后半句是实话,于是好友吴道子就回道“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当我在书中注视着苏轼那篇《前赤壁赋》时,脑中犹自回想起吴道子的话。

  在淡淡的暖色黄灯的照耀下,这一书页上苏轼的书法仿佛刚刚挥就,墨迹犹未干透,流光溢彩,千年过去了,仍然惊艳啊。

  全书毫无意外地出现了许多苏轼的词,但与九年义务教育出现的“不合时宜”相比,“此时此地”的出现实在是恰到好处。

  因为在语文课本中是因为一首诗写的绝世的好或是内容积极才被选来让我们“死记硬背”,于是我对他们没有了更多兴趣。

  但在本书中,我却是跟着苏东坡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他人生的重要之路,了解他的故事,些许体验着他的内心,然后才是看到他的诗词,就像在旅途中看到了让我喜悦的山水与风景,我充满了兴趣与惊喜,期待着去探索和欣赏。

  于是乎,我知道了原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是苏轼被贬惠州的第二年的一日烦闷品酒后所创作的;我知道了“此心安处是吾乡”原来是赠给从贬谪地南海归来的王定国侍人寓娘的,他敬叹寓娘对友人王定国的不离不弃、同甘共苦,只是他不知道将来他也会有自己的“寓娘”——朝云;我知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在黄州,在去往别地购置田地的山路中偶遇瓢泼大雨无处躲雨时所写的。

  黑暗与苦难,不是在旦夕之间可以扫除的,在消失之前,苏轼学会了接纳他们,承认他们的存在,甚至与它们相处。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起了我的另一本书——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这位民国学者的笔触下怕是没有多少人写苏东坡能超过他的了,但惭愧的是我还没读完,剩下一百多页放置了一个学期。

  寒假开始,我却没有先读《苏东坡传》这本传记泰斗,而是转而去读这本《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这是除了因为本书是向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外,更是因为我读《苏东坡传》读累了,繁杂的人物还有对我来讲云里雾里的宋朝历史与政治,都让我的脑子“无味”——读了就忘,或是行尸走肉般的走马观花。

  于是,我想,经过些许岁月的沉淀,再借助本书的梳理,我重新拾起《苏东坡传》会变得轻松自在,兴趣盎然。

  城东不斗少年鸡

  塞上纵归他日马

  此去声名不厌低

  平生文字为吾累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在一百三十日的折磨后,苏轼踏着残雪走出监狱,挥笔写下这首诗,写罢,掷笔大笑:“我真是不可救药啊!”俗语道:吃一事长一智,但世事无常,重蹈覆辙的历史数不胜数,但如苏东坡这样“才出牢狱,又咏案诗”的,历史上却屈指可数。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1

  前几年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去年看了纪录片《苏东坡》,今天又拜读了康震老师的这本书,我一步步了解先生,并且更加确定苏子瞻就是我最喜欢的诗人,文学家,美食家,政治家……

  从初中的课本上读了那首《水调歌头》初识先生,先生的词可以说是自成一派,让人如痴如醉。以前只知道东坡先生是个诗人,文学家,偶然又听说了原来“东坡肘子”等原来都和先生有关系。后来看了那个有意思的纪录片《历史上的那些事》第一集就是说关于苏东坡,我才发现先生竟然是如此可爱之人。随后看了纪录片《苏东坡》之后更是对先生更加仰慕与喜爱。我在想世上有谁不愿意和苏东坡做朋友呢?

  而康震老师的这本书算得上人物传记吧,但是里面更多的是对其评说,很多都是根据史料和真实的记载而来,所以大多客观,但是康老师在后记中也提到了自己写这本书就是因为对苏轼的喜爱才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收集资料,去探索苏轼的人生和他的经历,并用一种清晰的'脉络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短短三两天时间我就读完了先生的一生,从一步步走向仕途的高位再遭陷害被贬谪再到东山再起再贬谪。先生一生坎坷人生多变,但是不变的那对待人生的豁达和超然的心态,这也是最值得我敬佩的地方。我想在人生得意时可以读苏东坡,人生失意时更要读苏东坡。我仿佛突然明白了原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和作者对话在和人物交流,就像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去看看别人的人生,去体会不同的感受。

  今后我会继续拜读关于苏东坡的书,愿意去读他的诗词,在他那里找到一些自己人生走下去的勇气!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2

  在孩提时候就知道苏东坡,不过,真正认识苏东坡是读了《苏东坡传》之后。

  做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

  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崎岖。但这不能阻碍他。王安石得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都弃官而去。苏东坡在连上三书之后不出预料的被贬,但他绝不因此退缩他将新政的不满与缺陷诉诸笔端去因此得罪了当权的群小,遭到逮捕,险些丧命。但他说:“若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继续对他进行迫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屡遭贬嫡。甚至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岛

  可是那些群小自认可打倒苏东坡的措施却没使那些小人达到目的。苏东坡过人之处在于政通人和,他颇受百姓爱戴。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清贫但一世为人坦荡。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有苏东坡半分的安逸。他们的生活充斥着算计与仇恨。其实所谓权力,所谓地位不过过眼烟云,转眼不见,又何必太为权财所困,落得一世骂名。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

  “吾上能够陪玉帝,下能够陪卑田院乞儿。眼下见天下无一个不太好人。”它是苏东坡对他徒弟说的话,话说的最好是勾勒他自己也适当但是。

  林语堂书中的苏东坡嚣张癖好,也可以轻轻松松玩笑话,也可以再三庄重,从苏东坡的笔头流露出来的`是人们感情之弦的震动。有愉悦,有开心,有梦幻2的覺醒,有听从的忍耐。林语堂自诉自身是一个乐天派,描绘苏东坡这另一个乐天派。虽然苏东坡遭受历代皇后的庇护,但他的官运一直也不顺利,屡屡贬降,乃至被拘捕,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我钦佩苏东坡的勇于言表。他一生做官廉洁,拥有一颗众多而仁德的心,虽然他一生都是在跟大文学家和王安石互斗。在王安石推行变法维新的情况下,他勇于逆向行驶。先不用说王安石变法的內容怎么样,可是在那么一位在当朝颇得宠的丞相眼前勇于言出讲出抵制,这一份勇敢无畏的胆量就非常值得我衷心的钦佩。

  苏轼的一生能够说成艰辛动荡不安,政治上的奸险小人,为了更好地严厉打击这一代文学家,甘愿使尽千般方式,一次次的贬官,离中华更加漫长,到最终,乃至拥有元党人碑的发生,被刻上党人碑的高官,重则拘押,轻则贬放远地,非经许可,不可内徒,而苏东坡,与司马光一起,位居信用黑名单前端。但就这样的政治上的残害,苏东坡分毫不以为然,潇洒依然。

  苏东坡过得开心,义无反顾,像一阵轻风渡过了自身的一生。在苏东坡彻底松弛下来而精神欣然自得之时,他所作的美文杂记,就具备此类香醇的风趣美。

  在苏东坡临终前,他曾轻轻地说过一句话:“灵山或许有;妄想前去,又有有什么用?”它是他的道家大道理。解脱之道取决于与当然,在不知道善而善。苏东坡连遗教都没对孩子说便来到。

  苏东坡的肉身虽已化作灰尘,但他的精神将永恒不变在大家心里。因此,他的生命是永恒的,是幸福的,大家将把他的精神弘扬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里。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3

  一边在跑步机上看纪录片的时候,一边在思考,在反思,在我过去中学6年的语文学习生涯中,为什么未曾发现古语文言原有如此的韵味,名垂千古的文坛大师背后还有如此多的恩怨起伏。

  我想起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说,这些高考作文都不是给你们写的,你们是写不出什么的。难道不是么?一个前十八年都不曾走出教室的人,哪有些什么深刻的人生体会,哪有什么生离死别际遇不顺人生坎坷情感变迁。老师说,那些40岁的人来写高考作文,一定是最好的。

  所以,对于当年所有的文言古诗,不仅仅是东坡先生的,所有的所谓分析诗词,所谓剖析解读,都是流于表面,死记硬背的。哦,月亮这个词一般代表思乡。哦,伤春悲秋,写秋一般都是忧伤感怀。那个时候的我们,看着那些不朽的名作,生生的觉得厌烦,觉得离我们那么远。

  也就是四年,时隔了仅仅四年。当我如今再回过头来看这些诗词名篇的时候,竟然觉得这短短的凝练的`词句背后有那么多情感那么多想法,是一个诗人一个会作词的哲人在向你诉说自己的喷薄而出的心中的感想。

  这也是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苏东坡的原因。他豁达从容,潇洒不羁。在朝也心系百姓,被贬谪自得其乐。同样是被贬月夜抒怀,白居易是个彻彻底底的悲观主义者。《琵琶行》凄凄惨惨切切,道不尽的人间恩怨情仇。而苏轼对酒当歌,唱着唱着就醉了。

  我记得老师讲那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时候,说苏轼赞叹岭南的荔枝甘甜好吃。今天再看,方才知道900年前的岭南是个蛮荒之地,荒芜凄凉。苏轼就在这个环境里依然能苦中作乐,自己排解。更不提在黄州因为贫穷发明的东坡肉,在杭州用智慧造出的苏堤和三潭印月。

  纪录片里的老教授讲,正是因为苏轼被贬黄州,才是他登上文坛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与李白杜甫齐名。回过头看,人也正是在各种逆境风波中,才会开始另一翻天地的作为。李安说,人总是在痛苦中才开始思考的,而且特别深刻。顺境中总是愉快的吃喝玩乐的。现在想起,大约正符合我在中学里为说新词强说愁与如今真切的读懂苏轼的写照吧。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4

  读完《苏东坡传》,我对苏东坡有了新的认识,我觉得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他的一生——自然而然。

  苏东坡的一生历尽坎坷,大起大落——1057年中进士,1080年谪居黄州,1094年被贬惠州,1097年南迁海南儋州。子瞻遭贬,如美玉入泥。黄州湫隘,惠州山高,儋州地僻。以常人眼光看来,这些地方怎能安得下大才?而苏东坡则不然。他在黄州开垦为农,曰“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在惠州饱啖荔枝,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哪怕在穷山恶水的儋州,他都有食生蚝之兴。处境不堪,他就顺其自然,寻找其中的美好,而不因处境艰难而忧烦。

  苏东坡濒死的时候,钱世雄叫他想来生,苏东坡最后的.话是:“勉强想就错了。”他一生自然而然,只做真实的自己。

  曾经认为苏东坡乐观,读完此传,愚以为“乐观”不如“自然”形容得贴切。乐观,是把不美好的事物看得美好;而自然,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从心所欲,不为外物所扰。倘若失掉了那份自然,他恐怕写不下“此事古难全”,道不出“鸿飞那复计东西”。失去了自然,他便不是我们所喜爱,所津津乐道的苏东坡了。

  无论身在何时何地,“自然”永远是一个人最真挚,最不可舍弃的秉性,自然使人安详,满足,并且永远拥有生活的兴味。人本是自然的子女,自然而然,本就是人骨子里的天性。赤子之心永远让人羡慕,不就是因为其自然、本真吗?

  我们每日行色匆匆地奔走着,工作着,学习着,很多时候繁多的任务占据了我们整个生活。我们可曾停下手中的活计,思考生活的真谛呢?不知不觉间,我们变得烦躁,焦灼,怨天尤人。这时不妨停下工作,给自己一段时间,做想做的事情,做真实的自己吧。纵然生活一地鸡毛,也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5

  凉风吹透扉页,萤火婉转指尖,手中的书本微微泛黄,苍劲的字氤氲着墨香。我走进历史深处,猛抬头,却看到了你。

  你生活在一个承平日久,危机四伏的时代,求变图新的呼声与努力不断高涨,又不断被无法更改的制度弊端所扼杀,你怀揣着“奋厉有当世志”的儒家思想,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胸襟坦荡,正气凛然,不向任何权势低头。你想成为这昏昏之世的昭昭之雷,惊醒昏聩的统治者,救活苦难的国与家。然而,事与愿违,你却在这纷繁错乱的局面中碰得头破血流……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得意时,你是誉满京城的新科进士,赤绂银章的帝王之师;失意时,你是柏台肃森的狱中重囚,是啖芋饮水的南荒流人。然而“成固欣然,败亦可喜。”你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你四任知州泽生民,战饥荒,驱疾疫,急民之所急,雷厉风行,政绩卓著。尽管已经年过半百,尽管已在政坛之中饱经风霜,但你对于国家和民众的挚爱始终没有淡漠,你所淡漠的只是个人的荣辱得失,所厌倦的也只是无休无止的恩怨争斗。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心境恬淡的你,将一切得失荣辱、升沉起伏视若浮云。你能在艰难困苦之中豪气不坠,亦能在富贵名利之中坚定自己。迫害和打击没有消磨你,致君尧舜,匡世济时的政治热情,亦没有斫伤你批判现实,敢为天下先的勇锐之气。

  我想像你一般,做奋发向上的少年,养浩然之气,携凌云之志,赴星河之约,上九天揽月;做志存高洁的少年,以蕙草为心,兰叶为质,胸怀皎月,不媚于世俗,不谗言富贵;绽放光华,为泱泱之中华再添流光溢彩。

  历史的烟云淹没不了你的音容,更无法抹去你留给我们的文化、精神与风骨。

  人生不如意又如何?前途渺茫又如何?“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纵使人生多风雨,却越千难万阻,破阴霾迷雾,不畏浮云遮眼,翱翔天地间,万古流芳。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6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借这雨,借这月,思此东坡。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他豁达洒脱的形象深入人心;一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让我觉得洒脱的苏轼也有着别样的温柔。当翻开书页,那段跌宕起伏的往事浮现眼前,我才知道我对他知之甚浅。

  对苏轼最初的了解是他的特点之一——爱吃。他走哪都不忘吃,是一个资深的“吃货”。别人被贬谪,会郁郁寡欢,他倒好,一首《初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让人觉得他忘却了忧伤。又路汝州“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试想,盘坐蒲团上,面前摆着清茶翠笋,春风拂面,与友人谈笑风生,于是,我迷失在这闲情雅致的如诗如画里。苏轼被贬,吃到美食便心情好些,谁让吃是他喜爱的事呢?我内心了然:失意在所难免,当你心中仍有所爱,还有风景,这些坎坷就不是什么大事了,谁会因为难过就跟自己喜欢的东西过不去呢?烦恼且放一旁,别人笑我醉心于吃,可吃又何妨?正所谓“自笑平生为口忙”。

  古代学子最渴求的便是登科入仕。苏轼在二十几岁中了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前途一片光明。但上天总喜欢开玩笑,苏轼本应顺利的人生,在“乌台诗案”后终止,自此命运多舛。他会一蹶不振吗?当然不会,他大笔一挥,信手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千古风流人物都被大浪淘尽,何妨自己“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还是那个善于自愈的`诗人,还是那个自得其乐的歌者。直抒胸臆的乐观是乐观,苦中寻乐也是乐观,喜与悲的交加才会使人生更加圆满。

  他是一缕清风,告诉我热爱生活,生活处处有风景;他是一朵流云,告诉我行走在路上总会有挫折,但要乐观迎接,累的时候可以偶尔看一看相伴的月。

  合上书页,我对苏轼的印象不再仅仅是个吃货,更多的是他的乐观豁达,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怀念?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7

  翻开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字里行间,一串悠长而又深刻的回忆被逐渐唤醒。

  青山隐隐,波浪奔涌,水气弥漫。云雾缭绕间,站着一位中年,长袖宽袍,眼望前方,眉宇间散出一种气定神闲,手持折扇,豪放却暗藏淡淡的惆怅。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带给我对苏轼的印象。

  初识苏东坡源于宋词。儿时的我总是摇头晃脑,咿呀念经,常常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挂在嘴边。那时还不懂得其中大意,就觉得写的真好,月亮上那些神话里的良辰美景都被包含其中了。再长大一些,经历过些许悲欢离合,我才终于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千古绝唱中蕴含着绵绵情思与长长久久的美好祈愿。

  诗词比赛让我走近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他作为一位观赏者和诗人,对西湖之绝美抒发的赞叹;“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彰显着他强烈的报国之心,却又饱含着即将步入老年而壮志未酬的无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他作为一位丈夫对亡妻跨越时空的深深思念。

  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经典咏流传》,谭咏麟演唱的苏轼的'《定风波》让我印象颇深。当听到他用粤语唱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瞬间,我的心被深深击中,整个人久久地怔住。恍惚间,一位白发飘飘的老者,拄着拐杖,在风雨飘摇中,步伐颤颤巍巍地向我走来,他伸出双手,仰天大笑。这种豪迈与乐观,仿佛是与生俱来,又深入骨髓。无论怎样的磨难,任凭无尽的风雨,他也毫无畏惧,永不言弃,

  苏东坡的一生虽然跌宕起伏,但足以担得起“精彩”二字。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即使不能洋洋万言,写下许多豪迈诗篇,也希冀在闲暇之余去感受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达观心态;去体味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怀大度,收放自如。

  在匆匆流年的时光长河里,在喧嚣陆离的世间百态里,我愿沏一壶清茶,细品东坡诗词之风度,探寻内心深处最平淡朴实之清欢。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8

  苏东坡,他,是谁?又该用怎样一个词去概括?或许一瞬间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无数个词可以形容,但转念间又觉得不准。

  的确,就像林语堂老先生最直观的评价那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炼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个在政治上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的徘徊者,一个诗人,亦是一个小丑。”他本就难以以一个词括之,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包容者,就像林间的风,飞过花丛携上花的馥郁芬芳,又绕过竹林带上竹的清新淡雅;就像那清流,容得下生命之重,容得下尘埃之轻,禁得起山势波折,高歌着向远方前行。包容的性格塑造了多面的他,若硬要用一个词形容,或许只有无敌可匹之,有容者,无敌。

  一生因政敌使绊而漂泊的他,怎能说是无敌呢?的确,在我们这些后人看来,他也有敌,而且他还对付不了,有人在他背后说他品行不端,说他写反诗,肆意的诋毁他,让才华横溢的他漂泊一生,壮志难酬,甚至于客死他乡,可在当时东坡先生的'眼中呢,我想是没有敌人的。品行不端的奸佞之人,他从来都不放在眼里,就算皇帝已受谗言失信于自己,仍为民直谏,彰人臣忠义。而小人所造的磨难,在他那儒释道为核心的精神世界里不过是小问题,他以儒明心坚大志,以佛静心释不公,以道修心顺自然,将仇恨的风尘轻扫而且。包容的精神境界让他身于世俗,又超脱于世俗的尔虞我诈,举杯对月,畅抒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共适的快意。而那些与他政见不合的人,他从未以敌待之,在他眼中那是对手,若未棋逢敌手,哪有尽情博弈之乐,人生应有对手。只有不知宽容的人才会将对手等同于敌人,争个你死我活。而在东坡眼中,那只是特殊的朋友,包容使他的性格中继承着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特点,以至于他能与政见对立的王安石在平日互相调侃,在落难时获其援助,晚年相逢若遇知己。包容使他处处皆友,自己失去了敌人的概念岂不是无敌?

  其实包容不止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对自己的升华。包容的态度让苏东坡容许自己出入风月场,又可进大佛堂;允许自己做酒中仙美食家,而不失为官的庄重,允许自己泛舟吟诗登楼作画,又允许自己兢兢业业勤政为民;让他是那无可救药乐天派,品味百态人生,享受生命之风采。而往更深层次去看,包容这更是对人生道路的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包容的态度隔了苏东坡一条不同的立世之路,不像屈原辛弃疾之类苦求大志,活于壮志难酬的悲痛之中,不像陶公一样看见黑暗而选择避世,也不像大儒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只要没有“穷”到一无所有,不管生活困窘,便要亲自下手济天下,被贬杭州,他便修苏堤,将一个烂水塘改成了有人间仙境美誉的西湖。而最后那怕是穷途到了海南岛,也不坠济天下之志,兴办教育,开化当地民众。包容使他不受梦想和现实所捆绑,而是将梦想和现实完美结合,将志行于生活,一生践行。

  有容者无敌,所谓的无敌不过是不与人为敌,不与己为敌,容得下别人,也宽容对待自己,意简却难为,愿意林语堂笔下苏子为范,做有容之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9

  孔子、李白、苏轼,诸如此类名流大家孜孜不倦地活跃在我们的课本中,被后人冠以文学家、教育家等名号,神坛高筑,仅凭几首诗歌词赋太难判定这个人究竟是何种情怀,所写的诗词是逢场作戏或是发自肺腑?

  而他们的自传他传无疑是相当不错地资料借载,我们知晓苏东坡,因为他旷达的诗歌文风,他乐观豁达的语言,当然也少不了他与政敌王安石的处处交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评价苏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与百姓亲近的政治家”字里行间有对苏大善大美的.极力赞扬,而为衬托苏的高度,王安石不得不被作者牺牲,“王安石的新法,正是一切集权制度的集中体现……他信奉“一个国家、一位领袖、一个声音”的信念”又以王类比王莽、希特勒,更批为“妄想狂”,仅凭我个人而说,看起来对王是否有些不公,“一个国家、一位领袖”是很明显的法家思想,林即以一个后世的眼光评判,更类比希特勒。这只是在当时大环境下文人思想的局限性。传中对王安石并不仅一此批评,但……窃以为没必要,王在苏乌台事变时“一言而决”救其性命,与苏交往也极有风度,而作为苏传的撰写者,林先生看起来比苏还憎恶王,有点有趣,个人色彩算是浓烈,也可足见林对苏的狂热仰慕。

  但上述仅是对其的些微小瑕的点出,却也不难理解林这样的态度,苏的个人魅力的真是中华历史中浓墨的一笔,或许“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可说明相当一部分问题,苏的一生有三次贬谪,余者文人被贬,大多以诗词泄愤,苏固然也有,但黄州自号东坡居士,发明东坡肉,杭州建苏堤,儋州“我本儋耳氏寄身西蜀州”于峦地开学堂,不须要后世粉墨,这样的苏东坡已足令在下敬佩,生活让他挫折,苏东坡欣然饮下,回敬茶一杯,这样是苏的乐观,而变法中,让“政府不与民争利”是他的仁。

  但正如开头所说,无缺的是神,苏不过是个凡人,苏也有失意狼狈落魄之时,譬如说苏轼晚年受佛家影响,又于常州痛丧幼子,这个乐天派也有对人生的迷惑感慨“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惊鸿踏雪泥”“人生若逆旅,我亦为行人”种种诗句,可窥探一二。

  再者,苏的性格并不如传中塑造得那么无憾,或者说苏的人格伟大,但缺憾在其政治上,以愚一家之见,苏的性格不应入朝为官,更适合地方小官,原因有三,其一,苏文人风格浓厚,上书也有个人风格,于是酿成乌台之变化;其二,正是我们所褒扬的乐观裕达,说丑点叫随遇而安,他没有张居正的隐忍,也没有当权宰相的铁腕,对所处的环境会尽力让自己去适应融入,十分成功,不得不说,回济州时,幼子死了,人直接就上书留在常州了,看这风景好…。适合终老…作为一个政客,但淡然了……其三,最致命的一点,苏的天真,他不会去逢迎,哪怕假意,就十分直愣子地自己坚持着夹在新旧两派中间,好不尴尬。苏是一个有系民情怀的人没错,但是情怀并不能当饭吃,苏企图以一己之力抗衡一个党派,一败涂地,似乎勤苏在政治上并未有大建树,反而被贬时贡献相当大。

  苏的诗、文,食者阿谓是中华长河中的丰碑,但他并没有传中那么完美,他有自己的脆弱与弱点,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位诗人的敬佩,恰恰相反,正是他的这种各种缺点,才会让我明明白白认识到他,而非书上诸如“伟大文学家”这样一笔空景,我敬佩这些在人类史上留下痕迹之人,如霍金、老庄、苏轼、李白,不是因为他们要高挂神坛,而是他们起落人间交织的人性与智慧。

【苏东坡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东坡传的读后感01-02

《苏东坡传》读后感05-11

苏东坡传读后感05-28

苏东坡传读后感【热】08-27

【精】苏东坡传读后感08-27

【热门】苏东坡传读后感08-27

【推荐】苏东坡传读后感08-25

【热】《苏东坡传》读后感12-15

【热门】《苏东坡传》读后感12-15

【荐】《苏东坡传》读后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