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沁园春长沙》读后感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

时间:2022-05-30 10:56: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长沙》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1

  独自,伫立在寒冷的秋季,往湘江望去,一片山河,尽收眼底。

  是何等的豪迈,在苍茫大地,一主沉浮;是何等的柔情,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又是何等的才华,造就了世人传颂的经典――《沁园春?长沙》。

  自古有之,春,才是万物新生的时节,是新的开始,是新的希望。而《沁园春?长沙》,在当时硝烟弥漫的时代,在黑暗无尽的世界,在寂寥萧条的季节,却以如此豁达,充满希望的豪迈胸襟,犹如一盏明灯,引领中国,引领中华民族,跨越黑暗,走向那光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豪迈情怀与《沁园春?长沙》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啊,许多人都认为,秋天,代表的是衰弱,是萧条,是悲慨,而《沁园春?长沙》一诗,道出了秋也胜过春的豪气,秋天,也可以是顽强,是茂盛,是希望。

  《沁园春?长沙》中的爽朗秋景,感染力是不容置疑的。“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由远而近,由高到低,简直能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媲美。

  俯仰生姿,景色自然是醉人的美,但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热血方刚的青年同学们。“恰同学少年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群英雄青年的飒爽英姿展现眼前,回忆往事,他们的凌云壮志和战斗英姿,他们的满腔热血和爱国热情,他们的义正辞严和嫉恶如仇,无不让人感到钦佩,让人感到自豪,催人奋进。

  直至诗词末尾,依然让人意犹未尽,沉醉在悠远的遐思中。活在当下的现实,是否还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气节,是否还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我们,不但需要“指点江山”,也更需要“激扬文字”,在科技进步的`今天,让我们的文化经典发扬光大。

  品读《沁园春?长沙》,是让人血液沸腾的,那种气壮山河的气势,激昂而慷慨,雄壮而浩瀚,让风华正茂的我们,也迸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去创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美好明天,让我们青春无悔。

  经典的诵读再一次萦绕在耳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2

  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翻阅毛主席诗词,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大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大气,与战士的胸襟和英雄的气概较为吻合。毛主席诗词的开卷之作,就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毛主席赞美的秋天,是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山”“林”“江”“舸”“鹰”“鱼”这大自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自由”,逍遥自在,得其所哉。“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他们却没有自由!于是诗人为之“怅寥廓”,在这“寥廓”的秋天,诗人的惆怅像秋天一样“寥廓”,面对自由的“万类”和不自由的人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一样: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屈原“天问”时,等待“天”的回答。而诗人设问时,答案是了然于胸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由于当时革命形势不甚明朗,所以诗人“怅寥廓”。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毛泽东诗词的开卷之作怎么没提国家和人民?其实,那“问苍茫大地”,不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吗?诗人因不能“竞自由”而为之“怅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吗?诗人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与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和历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诗人是一脉相承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再回到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吧,他们是诗人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自由”,为苍茫大地“主沉浮”!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是很有兴味的。历代青少年诗人,大多以“万户侯”为目标。爱国诗人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南宋杰出词人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诗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表示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在毛主席的诗词中,该词是各方一致赞誉的,其艺术成就多有论述,下面讲一点独特感受。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3

  汪国真说过:“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那么如今,我们站在历史的彼岸,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回眸过去的峥嵘岁月和盛世年华,以史为鉴,时刻准备出发。

  “中国”,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一个坚挺有力的名词。每当我写到这两个字的时候,都觉得笔画横有横的铿锵,竖有竖的庄严。不论是中国还是中国人都如汉字一样,一笔一划都是书写正气,苍劲而恢弘地续写传奇。江山是先人打下来的,在无数伟人中,我格外敬佩毛泽东主席。他的文才武略、壮志雄心点燃了我内心的'火把。或许是因为看过《恰同学少年》,我无比热衷于《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群有志于报国的热血青年萌动着,他们的影响力势不可挡,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向着天空伸展,朝着最亮的星星伸展,他们试图摘下它,他们要改变中国!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字字句句都张扬着不凡的生命力,让我心潮澎湃,这也许是一种根植于心的民族情感亦或是中国人对于汉字心灵上的一种共通性。也难怪海外游子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都是我们的祖国,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他们在异地,哪怕只是看到大街上招牌里有些许汉字,也会感到十分暖心,十分亲切。“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这儿便是呐喊,面对天地的呐喊,这种霸气和胆魄注定:中国将被这样一群人改变。

  我曾经很“冲动”地想过要打破平静的生活,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年轻景致,可毛泽东主席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群青年考虑的是抨击黑暗,宣扬真理,激浊扬清。我似乎有了些醒悟,原来我以前所谓的“创造一番景致”只是追随新潮,虚度青春。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站在这端回首,我隐约有了一股压力,又有了一股动力,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读书的价值,不禁自豪地会意一笑。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意象意境08-26

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02-04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精选7篇)03-02

沁园春长沙读后感(通用9篇)09-30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02-17

长沙的作文05-12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1篇)10-26

长沙之旅作文04-17

介绍长沙的作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