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时间:2022-05-23 22:48: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1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1篇)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

  看了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所著的小说《最好的告别》,几度想哭。小说原名为Being Mortal作者是名医生,他在书中写到医生和病患的关系,书中笔墨大多在老年社会学问题上。

  近年来,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各个国家也在积极地解决老龄人“衰老与死亡”的问题。面对老年人生活习惯以及不能自理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从古至今,每个人仿佛都在追求“长生”,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都在进行自我欺骗。

  作者的父亲也是名医生,年暮之人不愿承认自己衰老的事实,即使人老了,也想保持自由,不愿被限制,更不愿让别人照顾自己,害怕成为家人的负担。只有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才会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也不希望全身插满管子,那样对病人来说,实在痛苦。

  作者用发生在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尊重病人。可是现在有许多家庭一再违背病人的意愿,不惜付出一切,挽救病床上的亲人,哪怕病人苏醒过来,成为植物人,家人也情愿。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同事外公去世前,那会老人已经意识不清,在昏迷中。医生问老人的三个女儿接下来继续手术还是用药物,老人的三个女儿知道父亲的病情,她们不希望父亲在生命的最后还在疼痛中度过。她们是我见过的最理智的病患家属。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人在生命的最后能感受得到疼痛吗?答案是能!子女为了让父母多活一天,宁愿让老人身上插满管子,有些家庭不惜倾家荡产,他们这么做是极不理性的。我家也面临着祖母的养老问题,她年事已高,身边没人照顾,爸妈又不能时刻在她身边,她走路倾斜容易摔倒,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几乎没人知道。

  今天坐车回家时,一位老人走路不稳,颤颤巍巍的,听力不怎么好,和乘务员交流都是问题,他独自一人坐车,旁边没有家人陪着,看到此,我眼睛湿润了。老人的境遇让我想了许多,儿女也需要工作,没时间陪老人看病,让人有点心酸。可见养老问题,现在急需解决。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一次访谈中,回忆到他最后悔的事情,便是把父母接到了自己身边,想着能更好地照顾他们,却适得其反。父母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来到他的.新家,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他们一直在努力适应,生活的并不顺心,但又不想给子女造成困扰。

  现在好些年轻人把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不管他们能否适应,不问他们的想法如何,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给父母安排的就是最好的。何为“孝顺”?让父母的老年生活里高兴顺遂,不强迫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方可称之为“孝顺”。

  作者阿图葛文德在小说中描写到医患关系有三种,分别是:诊断型、咨询型、解释型,作者在书中还写道:对于医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什么……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

  真希望国内和国外一样,也有专门的“临终”服务,这个词听起来不怎么吉利,可确实是医院所不能呈现的服务。“临终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受过系统的训练,也懂得基本的救助常识。他们从病人的心理出发,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他们并非只将“病人送走”,而是在病人的有限时间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病人心情愉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最开始读到作者所说的“临终”服务时,我不太能理解。总觉得国外人没有人情味,病人还在病床上,便想着接下来的事,未免太操之过急了。

  读到作者所写的更多病例,越来越能理解作者所描述的“临终”服务了。截止到目前,国内的医疗水平还赶不上国外,但国内的医疗水平也在继续发展,预计以后老年人老有所养,老龄化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2

  医学发展至今,能够医治的疾病不足30%。就一个简单的感冒,最终是靠自身的免疫力扛过去的,所谓的各种感冒药不过减轻症状而已。

  医学有很多的局限,衰老与死亡是医学不能承受之重。我认为现在是,将来也是。即便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长生不老,估计医学的伦理也不允许。人类如果踏破伦理的底线,必将很快自取灭亡。

  而我们对医学抱有的种种幻想,使得我们在某一天因为衰老而丧失身体的某项功能,或功能减退后,无法接受事实,而寻求医学干预;当有一天我们知道自己或亲人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或因为疾病,或因为意外,或仅仅是生命正常的进程,我们又去寻求医学干预。

  尽管我们内心也知道,衰老与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但真正面对的时候,所能想到的只有寻求医学帮助。

  于是医学被赋予了生命最后的意义,我们中的大多数,在生命的最后,孤零零的躺在ICU,身上插着各种管子,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又一种的化学药物,见不到自己想见的人,完成不了自己未尽的愿望,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在各种仪器“滴滴嗒嗒”的嘈杂声中,花着毕生的积蓄,苟延残喘几天,最后以一个不起面的方式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医学连一个普通的感冒都无法治愈,怎么可能逆自然规律而让人起死回生?尤其是现如今患病率增高的癌症。其实,大家都明白,但似乎都不想点破这个事实,医生知道,患者及家属也知道。

  在我们生命旺盛的时候,我们没有思考过死亡,在我们突然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又不知所措。

  阿图·葛文德医生的《最好的告别》一书,以一个外科医生的视角,带我们思考了衰老与死亡,通过几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体会了生命的最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医学需要做什么。

  在书中阿图医生认为,“现代科学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跟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比起来,我们活得更长、生命质量更好。但是,科学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科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而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老弱病死,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在过去几十年里,医学科学使得数百年来关于死亡的经验、传统和语言过时了,并给人类制造了一个新的困难:如何死。”

  是的,如何死?换一种问法,如果你换上了转移性癌症,或者任何相似的晚期、不可治愈的疾病,你希望怎么度过余下的日子?

  你希望陪在家人身边,做自己还想做的事,高质量的过完余下的日子?还是希望躺在病房冰冷的床上,为了那几乎渺茫的生的希望,而牺牲眼下的现在?

  《最好的告别》一书中,好多个案例的主角,最后选择的善终服务,放弃了医学的干预。他们最后在安详和圆满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也有的人放弃医学干预后,活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医生的预期。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生命的最后选择和家人在一起,完成了他们最想做的事,美满的过完了一生。

  “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限和阵痛,我们都希望保留我们作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这是人之为人的精髓。”

  是的,生命的最后,尽管我们知道时日不多,但生而为人,我们还需要有尊严的活着。尽管需要帮助,但我们仍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主导者,而不是躺在病床上任由医护人员摆弄的一堆肉体。精神失去自由、自尊的痛苦不亚于肉体的痛苦,而这也足可以摧毁一个人。

  “无论是由于年龄还是健康不佳所致,随着能力的衰退,要使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认为医学干预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预、修复和控制的冲动。”

  生命最后,医学过度的干预,就是在缩短、恶化余下的时间,可是这个事实好像并没引起什么注意。

  生命的最后,医学该做什么?生命的最后,自己及家人该做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生有时,死有时”当我活到头的时候,我希望能平静地面对生命的终点,并且是以我自己选择的方式。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3

  《最好的告别》我陆陆续续看了五天,写下的读书笔记过千字。作为一位照顾老人长达十年之久的亲人,最后写读后感时下笔时甚是躅踯,唯恐写污了这一本著作。

  作者阿图·葛文德,祖籍印度,居住于美国,职业是一名医生,家中的父亲身患癌症,通过亲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从心理精神方面对老人的衰老至死的历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养老医疗临终护理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这本书让我们能清楚的知道老人在老去时,不光有健康需求,更有尊严需求、亲情期盼、临终安宁希望。

  养老

  书中很是鄙弃那些传统的养老机构,甚至称之为集中营,四五人甚至七八人一大间,个人毫无私人空间,毫无半点隐私可言,对老人的心灵精神的摧残更甚过于肉体的摧残。

  提倡新型的养老方式,比如家庭式,比如独立式,让老人拥有足够的`隐私和单独的空间,但又能得到充足的照顾,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老人,拥有尊严,精神饱满,寿命大大增长,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能留在自己家里,能安稳舒适的生活,但这就需要亲属付出极大的耐心和代价了,这也是往往很难达到的。

  我的父亲双目残疾了好些年,七十岁后又脑梗中风甚至出现了老年痴呆,别人劝说送去养老院,以免辛苦。但我还是坚持在家居家养老,因为我知道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对他最舒适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压力固然是山大,我也只能说尽力而为。

  劝君莫要等到: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医疗

  作者对医患沟通方式的臧否对于时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应该有所启迪。

  他批评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他也反对“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他推崇“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

  “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我带父亲看过无数次病,大多遇到的都是第一种,家长式的,直接开药给你,也不对你病情作出详细说明,也不会和你分析选择哪种治疗方案,也不会和说详细说明服药后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如何观察反应。

  唯独在广州南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时,副主任医师叶医生详细的对我说明了病情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并推荐了几种用药方案,和我共同商量用哪种方案,并详细交待了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让我仔细观察。经过我仔细观察积极反馈,配合医生三次用药调整,父亲的老年痴呆奇迹般的得到了控制并有所恢复,幻觉消失,认知提高。

  经过亲身所历,解释型的医生最适合病人的康复,病人听过解释后心理的担忧才能降低,亲属只有明了原由才能更清楚的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向医生反应,医生才能根据反馈作出医疗方案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病人。

  死亡

  对于死亡来言,人出生和死亡都是不避免的,何不坦然面对呢?在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让老人尽量舒适的过世,让老人在临死前的一段享受亲情幸福安乐,这才是一种人道,也是完美的结束。而不是插满管子痛不欲生的在病床上苟延残喘,这是对老人最大的摧残,也是对亲属心灵和经济上莫大的打击。

  我和父亲有一个约定,在最后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在病情危急时,一不切喉二不插管三不开胪,不再过度医疗,让他安然的过世,最后骨灰洒入大海,追随他最敬爱的周总理保卫祖国边疆,延续他最为自豪的身份:解放军空军一名军人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4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5

  当我们老去的时候,终将要面对的选择题。

  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入手的这本书,前两天在书柜前随意浏览的时候,不经意间拿了起来。

  讲到老年人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不同的经济条件下,面对的养老方式。从救济院、医院、疗养院等。

  也讲到如何面对癌症,去选择治疗还是善终服务,从一个外科医生的角度重新诠释了如何自主、快乐、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还有那些病例患者,爱丽丝、路、萨拉等不同人患了不同的癌症,多次的化疗、最后的放手。

  作者阿图,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医生世家,印度新移民的后代,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

  每个人无可避免的都会走到衰老的那一天,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死亡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这个敌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力量,注定是最后的赢家。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明白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要去追求什么?实现什么?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6

  这本书读的格外艰难,翻看记录,发现自己在2018年12月就看过,可是,我们年轻时都害怕衰老,害怕面对死亡,甚至连想想都觉得可怕。而这本书就被我搁置了。

  直到奶奶去了,我忽然发现死亡原来离我们这么近,我很遗憾自己没有多陪陪她,为这,我希望能更了解衰老和死亡。就在返校的车上,我看起了这本书。

  前言里就知道了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在人近黄昏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充分的生活。”

  书中具体举了很多例子,都是阿图身边的实事,因此也更让人真切的感受到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故事。

  但对于一个对医学一窍不通的我来说,有些专业术语让人敬而远之,尤为头大;且书里大多讲老人的癌症,生病,这些肯定不会像小说题材那么好读,一边读一边就会想到过去,想到未来会老去的自己。

  所以这些天,其他书都进度很快,这本却是龟速的前进。

  书里讲了一些作为子女的我们,在面对亲人日渐衰老,疾病缠身时要怎么做。比如“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我们要尤为关注老人的脚;老人怕孤独,可以在家里养动物和植物,带孩子回去看看他。

  同时我们(不止家人,还有医生)要聆听老人的心声,而不是以自己的意愿选择该怎么做。他们可能要求的不是万无一失的安全护理,而是自己做主的尊严和独立的空间。

  在读到关于有没有真正像家的“老年之家”时,我想到我爷爷对于儿子提议“去养老院怎么样”的反应,他呜呜的哭了起来。我知道,爷爷是真的害怕去那里。

  可能在子女看来,养老院多好,有健全的设备,有老人一起聊天。可是他们没想到,对于一个孤零零的老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子女不管他,让他去养老院,其实也是让他在不断看着身边的老人的死亡啊。

  想想眼睛花了,不识字,不会用手机,连电视都不会用的爷爷,他的老年生活该是多无聊和无助啊。他基本上都是躺在床上,唯一的乐趣就是听听豫剧,那漫长的一天天他是怎么度过的呢?

  书里讲“对疾病和老年的恐惧不仅仅是被迫忍受对种种丧失的恐惧,同样也是对孤独的恐惧。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

  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维持与他人的联系。”也就是按他的意愿度过余生吧。

  虽然东西方在文化上会有差异,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希望我们国家也能有一座像书中提到的有动植物、老人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的疗养院,有健全的善终服务。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7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最终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各种社会目标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8

  不可否认,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面对一些正常的初始衰老迹象。随着年龄增长,人会越来越意识到,死亡,尤其是突然而决绝的死亡,或许没有那么令人恐惧而衰老却着实是个折磨人的小妖精。如同良好电子系统的突然崩溃,仿佛铁丝锯断脚踝的电影桥段,衰老的随机性和逐渐性,会让成年人的世界日渐崩塌,直至黯淡消亡......

  阿图·葛文德,印度裔美国外科医生,出于对临终关怀这一课题的兴趣,以多年积累、游访及亲历的众多事例,著作此书,既有对医生从业人员定位的建议,也有对临终关怀领域发展的介绍与展望。有数据,有实例,有采访,是西方科学的理念。

  但全书由从未离开过印度的.祖父在印度传统家庭中养老始,由移民美国深造终身践行科学行医的父亲魂归印度恒河的仪式终,骨子里的东方思辨与哲学,又在告诫读者,无论是病患还是家属,最终选择权依然在你们手中,何时进,何时退?在战术上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手段克服生死攸关的大病症,在战略上适时退回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状态“藐视”衰老,甚至是死亡。既然我们不能选择生的方式,至少应该为如何体面的死亡做出自己的判断—了解自己最在意的生活底线,不做无谓的生存挣扎。整本书的读感犹如观看李安导演的电影,外在观感很西式,内在灵魂依然保有东方韵味。

  彩蛋时间:这是一篇书评,也是送给自己不惑之年的礼物。较之六年前的那份生日礼物,字里行间明显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了解死亡与衰老,除了催生爱意,还会给予你面对的勇气。面对死亡,正视衰老,过好这一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9

  老去和死亡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话题,对年轻人更是如此。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大家应该都亲身经历过或者至少目睹过垂垂老去的亲人,他们的面容逐渐枯槁,活力也日益丧失。

  Samuel的外曾祖母(我们客家话称泰泰)去年去世了,九十一岁,因为骨折卧病在床已经六年。为此外婆四家人轮流照料很久,大家为此真的付出了特别多没有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之类令人寒心的事。但泰泰人生最后一阶段真的幸福吗,我不这么认为。很简单,设身处地我就不愿意自己晚年这样度过,那是种没有自由和乐趣的。

  很幸运,我在二十岁的年纪接触到了阿图。葛文德这本讲述人们如何更自如面对老去和死亡的经典《最好的告别》。阿图是第二代印度裔移民,出生在医学世家的他取得了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并后续担任了医学院的外科教授,专业技术精湛的他,由于勤于思考加上本科PPe(政治哲学经济学)专业的积累,写作功底深厚,是《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者。

  这是作者的第四本书,起因是他观察到了妻子祖母和自己祖父在晚年生活的不同。阿图的祖父生活在印度的一个落后的村庄,享有传统社会中长者丰富见识所带来的地位和家庭事务决定权,加上东亚社会的集体主义秩序,所以有一大家人陪伴度过晚年。而妻子祖母生活在高度发达的美国,信息不对称也被互联网消弭,加上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在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事业比较发达。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工业化完备的国家而且老龄化问题突出,有这个必要去完善自己社会化养老事业,这一点可以参考美国,不过根据Samuel本人的生活经历,很多父辈人依然认为将父母送往养老院居住,是家庭子女不孝顺不尽责的体现,这当然与养老院生活质量差的刻板印象有密切关系此处点到养老机构只是为了引出本文主题之一——老年人应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晚年生活场所,并保障一定的生活质量。

  随着三次工业革命医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中世纪人均寿命大概是三十多,也就是从人类历史上来看,近百年来的普遍高寿并不是自然现象。一个征兆是越来越多人是在医院去世。

  而阿兰通过四个故事(包括老年医学专家和自己父亲)表达了老年人并不愿意在疗养院中渡过类似监狱般秩序井然的固定流程生活,因为那里为了保障生理权益往往牺牲了个人隐私和自主权。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人事尤其让老年人难受,而养老机构设计的人文关怀项目并不能满足很多人,他们更想要日益丧失的自由。

  然而与自主对立的身体衰弱是无法避免的,而根据这个问题,许多技术精湛的医生束手无策,其实很好理解医生们习惯治疗和手术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而这对于罹患重症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年病也成了吃力不讨好的区域,截至本书出版的20××年,美国每年新增老年医学医生数目也补充不了退休医生。然而,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许不限于医学范畴。

  为了模拟老年人自主权更好的环境,许多先驱探索出了类似于新型退休生活区的概念,在这里每个老年人有保障隐私的生活空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一定利于健康,比如糖尿病人吃冰淇淋),也会有医护人员协助生活的项目。这些生活区获得了人文和商业的认可。

  还有一家疗养院通过引进“两只狗四只猫一百只鸟”的革命来点燃了老年人的活力,通过照顾自己领养的宠物生活充满乐趣,统计表明这家疗养院的药品开支只有对照机构的38%,死亡率下降了15%。同样,让疗养院的老年人陪当地小学生一起玩耍并教授他们知识,可以让承担了责任的老人在一年半后和对照老人比起来更活跃,思维更敏捷也活得更长久。

  你可能会问,美国人不是崇尚个人主义吗,那为什么照料别人能够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这里印证阿图一段非常打动我的引述,因为讲述十分精彩我直接引用原文:

  1908年,哈佛大学哲学家约西亚?罗伊斯(JosiahRoyce)写了题为《忠诚的哲学》(ThePhilosophyofloyalty)一书。罗伊斯关注的不是衰老的考验,而是一个谜,这个谜对于任何一个思考其必死性的人至关根本。罗伊斯想弄明白:为什么仅仅存在,仅仅有住、有吃、安全地活着,对于我们是空洞而无意义的?我们还需要什么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

  他认为,答案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对他来说,这是人类的一种内在需求。这个理由可大(家庭、国家、原则)可小(一项建筑工程、照顾一个宠物)。重要的是,在给这个理由赋予价值、将其视为值得为之牺牲之物的同时,我们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罗伊斯把这种为超越我们自身的理由献身的行为称为忠诚。他认为这是个人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以个人利益为首,把个人的痛苦、愉快和存在作为最大的关切。对于一个个人主义者,忠诚于与个人利益无关的事情是奇怪之举。当这种忠诚涉及自我牺牲的时候,它甚至会令人惊恐——这种错误的、不理性的倾向会使个人受到暴君的剥削。没什么比个人利益更要紧,因为你死了你就不存在了,自我牺牲毫无意义。

  罗伊斯对个人主义观念完全不予赞同。“我们一直都有私心,”他写到,“但是自私的神圣权利从来没有得到过更有力的'辩护。”事实上,他辩白道,人类需要忠诚。忠诚不一定带来幸福,甚至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为了使生活能够忍受,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无法满足的。最终,它们带来的只是折磨。“就本质而言,我是无数祖先的倾向之流的某种汇集地。从一刻到一刻……我是一个冲动的集合体。”罗伊斯评述道,“如果我们看不见内在的光明,那可以试一试外在的光明。”

  我们试了。想一想这样一个事实吧:我们都深切地关心我们死后世界会发生什么。如果自我利益是生命意义的主要来源,那么,如果死后一个小时,我们认识的每个人都将被从地球上抹去,我们应该觉得无所谓。然而,这对很多人来说都很要紧,因为我们会觉得若真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的生命将毫无意义。

  唯一让死亡并非毫无意义的途径,就是把自己视为某种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家庭、社区、社会。如果不这么想,那么,死亡只能是一种恐惧;但是如果这么想,就不是。罗伊斯认为,忠诚“通过显示为之服务的外在事务,以及乐于提供服务的内在意愿,解决了我们庸常的存在的悖论。在这种服务中,我们的存在不是受到挫折,而是得到丰富和表达”。近期,心理学家使用“超越”(transcendence)一词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之上,他们提出人们有一种看见和帮助别人实现潜力的超越性愿望。

  与此同时,阿图还提到了自己对于医患关系的思考,他坦言自己作为医生和医学的探索者,最深刻的一课居然在处理医学无能为力的问题中习得。阿图的父亲作为六十余年行医经历的医生,人生最后的阶段也希望能够自主选择,他在家中和亲人的温暖陪伴下结束了一生。作者在结尾中,指出他对医学作用的看法。

  如果作为人类就注定是受限的,那么,医护专业和机构,从外科医生到疗养院,理应协助人们搏击这些局限。有时候,我们可以提供疗愈,有时候只能提供慰藉,有时候甚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但是,无论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一旦忘记这一点,我们就会造成极其残忍的痛苦;而如果我们记着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带来令人赞叹的好处。

  读这本书能带给正青春的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个人看法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只此一生的珍惜,相信阅读《最好的告别》这本书,能让你对这个无人可避的结局有更清晰的看法,而这也是本书作结所点出的——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活着。话说,健康生活今晚早点睡觉开始。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0

  在我过往的三十年中,历经过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爷爷的离开,那种亲人般离去私心裂肺的痛还长留心间。去年,我更遭受过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腹中,未满三个月就已经胎停的打击。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离去及其爱人的永别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这是都我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于是我拾起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本身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在书中既有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无趣的讲述养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难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关于衰老,首先我要承认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了就要承认,但是在老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优雅从容的老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坦然地去放手。

  关于死亡,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会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痛。我们总以为我们时间多到无聊,总以为有时间让我们任性一回……谁让那时候的自己年轻呢?现在的我,时间不在是“毕业遥遥无期”的那种慵懒,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我也终于意识到生命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结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尝试,多经历,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为我还有还多未完成的心愿,可能真的舍不得死,因为留下太多遗憾。在书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虽然在死亡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

  结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学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健康和生命的意义。类似C同学的惨剧将不会在学校发生。更重要的要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了解死亡并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并不会让人消极和悲观,反而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思考该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气,更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别离,当脐带被剪断那一刻,宝宝和妈妈经历了第一次“别离”。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第二次“分离”。上学时我们的第三次“别离”,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的第四次“别离”。爱情使我们第五次的“别离”。永别是我们最后一次“别离”。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成长。

  皮像再漂亮也会衰老,不变的应该是有趣而深刻的灵魂。多看书,看好书,也是变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1

  这是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书,让所有人恐惧的命题,这两者所带来的阴影同时也迫使人去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关于人生的意义、个人对于人生的期望、怎样取舍、怎样保留对于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时期,衰老和死亡对于我们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无可避免地,我们几乎都经历过亲人离去的过程,有时候这过程甚至至为漫长,即便只是旁观,也能够隐约感受到那种痛苦。

  在80岁之前,我外婆始终是整个家庭的掌控者,她独力支撑,一手带大了三个女儿,在女儿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她也习惯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即使成年之后,她也习惯于按自己的要求规范女儿们的行为,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换衣服的频率、吃饭的坐姿等,最喜欢给孙辈们讲的是二十四孝里割肉求母的故事。后来衰老逐渐剥夺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对零食的热爱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也变成了一种经常无法被满足的任性要求。

  后来每一次见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对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门卫那里参加每天下午两点的牌局;她不再出门,女儿们来选择用轮椅推她出门溜达的时机;她喜欢的甜食没能吃完就会被拿走;她后来用上了尿不湿,在每次弄脏床铺的时候都羞愧得像做错事的孩子……

  而我的记忆里,还是70岁时拄着拐杖在厨房里指挥女儿们置办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带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那时候的她,眼睛里面是有光的。今年,96岁的她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于她超出正常指标数十倍的血样检测结果无能为力。住院一周以后我外婆坚决要求出院,她几乎近于哀求地不断催促我妈妈去问小姨,能不能让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床上。小姨当着她的面点头,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她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了下来,疲惫而宁静地躺在床上,像一个瞌睡的婴儿。

  尽管回家以后她的情况时好时坏,她糊涂的时候甚至谁也不认识,但在短暂的清醒的时间里,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离开医院的决定,她很高兴是所有家人陪着她离开医院,我们也都很清楚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一定是在她熟悉的床上,一定会有人握着她的手。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太过于关注结果,医学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延长生命,而不是给予安慰和陪伴; 我们太执着于问题得以被解决,而忽略了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痛苦。

  我并不能像一个年迈或濒死的人一样,深切地体会独自等待最黑暗一刻来临的孤独。但我很清楚人类对于自己掌控人生的需求。在人只能听任他人摆布的时候,总是惊疑忧惧或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婴儿在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大声啼哭,少年倔强时总是以决绝的姿态对抗,不惜与全世界为敌。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场闹剧,回过头去看,激烈反抗的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时,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裤耀武扬威,并不是想顶着非主流的乱发抽一根烟。想来,任何时候我们都只是在变换着方式喊“我在这啊!”,只是希望那些我们在乎的人能够转过头来看一看,哪怕他们对我们的困境也无能为力,但是试图理解并试图给你你想要的,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安慰了。

  如今突出的医患矛盾也好,城管和小贩的矛盾也好,其实都和人类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慌类似,人生之中的困境无处不在,尽管有各种为了规避风险而存在的制度,尽管社会努力去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黑暗面,很多人还是常常忘记了,处于矛盾中心位置的还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小贩和病人处于弱势,他们更需要被倾听,被理解,被需要。任何职业的实质其实都一样,都是为人或社会提供服务,社会又是人的社会,所以即便从事专业技术行业,其核心还是关注人的发展和需求。即便不用直接和人打交道,如果在专注于技术精进和达成目标的同时,能关注到消费者、使用者或接受服务者的感受,能尝试理解并设法改善对方的体验,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作为翻译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时常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与文化,甚至翻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别人理解并接纳对方的不同,所以这份职业给予我更多的可能,先更多地了解,再理解和转达。甚至肢体语言和表情上的细微差别都能带来情感交流结果的明显差异。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2

  我一直觉得我是开心的,快乐的。

  从咿呀咿呀说话,到跟着老师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一直都在成长,一直都在进步,眨眼间读完了二十年书。从穿着裤裆开始走路,到村口的石头山上滑下去,裤子的屁股都磨出两个洞洞,慢慢的学会了打乒乓球、打网球、踢足球,甚至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门晨跑,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不要跑的太过了,不惑是道坎。过了这道坎,人的巅峰也就过去了,要注意保护自己。”父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记得他十八岁就远离家门闯天下,练就了一身的经验和阅历,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气也一直是我仰慕的。 直到近十年来发现他的记忆力衰退,视力变差,听力下降的很厉害,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扰着他。看着他满头的银发,花白的胡子,因年长而松弛的皮肤,走起路来也不再精神抖擞。不得不感叹:父亲老了。

  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经常忘记了钥匙放在哪儿,经常忘记了冰箱里的食物。衰退的记忆,变形的体型,衰弱的智力,突然发现,我母亲怎么就是这个样子呢?原来只要教育两个孩子就可以了,现在要教育四个“孩子”了,小孩子越来越好教,老孩子越来越难教。

  《最好的告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自己好好的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真的老了,电视广告里的腰酸腿痛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老花了,不再拥有那双洞悉社会的眼睛,忽然之间发现自己耳朵也背了,从未背叛的耳朵也不灵了,就这样,通向世界的大门变得越来越窄,如同慢慢地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井里,一天比一天深,离井口越来越远,任凭你再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自己的孩子也拥有了更加多的责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抚养,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开始慢慢嫌弃这个眼花耳背的父亲?

  老了,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别肉体的勇气,以及做好告别肉体的准备。总有一天,还是要告别的。不管是自己极不期望的方式,中风、大小便失禁、满床的大便、口齿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还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岁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后躺在床上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3

  作者是一个美国医生,印度后裔。写的三本书依次是《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和《最好的告别》,大约能窥见一位医者的思考。这本主要讲的就是临终医疗和养老问题。

  尽管医学进步解决了很多健康问题,但是不可否认还有非常多的未解难题。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定位,总是尽一切努力延长生命;另一方面是患者对于医学问题的不了解,以致于怀着过多的不切时机的期望,过度治疗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因为药物并发症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书中把医患关系分为三类家长型、咨询型和解释型。家长型的医生懒于沟通而自行决定治疗方案;咨询型更像销售,摆出货品、全凭患者自行选择,似乎有些不负责任的意味。而解释型是作者所推崇的医患关系。

  解释型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医者耐心而有技巧的沟通,从而发掘患者在生命的末端最为珍重的事务,有人希望活得更久哪怕经受治疗之苦,有人不想承担一点点手术的风险而选择保守治疗,有人更看重生活质量哪怕生命只剩下几周……了解了患者的需求后,医者在据此制定配套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中医者不像是技术人员,而更像是陪伴人员。书中作者提到的几位解释型医生,也的确是非常温暖的人。

  那些不想在医院度过生命终点的患者,又如何应对年老体衰而造成的生活不便,是作者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养老。

  除开子女护工的陪伴,很多老人是希望能够自主的控制日常生活的,更何况巨额的养老院花费和老人被虐待的报道是现实存在的。书里提到了非常伟大的两个人,一个创造性地设立了公寓模式的疗养院,让老人们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空间的.同时,能够得到足够的生活和医疗的照料;另一位更是排除重重阻拦地在疗养院里养了两条狗,四只猫和一百只鸟,让老人们能够开心有希望地活着。刷完全书,我都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人能够有这样善意和创造力。

  人是慢慢变老的,一个个的身体零件开始逐渐出现故障,起初尚能修修补补不以为意,但总有一天机器会突然罢工,衰老不可抵抗。但除了生命的长度外,生活的质量和尊严或许更为重要。

  如何优雅地跨过生命的终点?作者提出的似乎是一套不错的解决方案,图书馆借的书,该还了,准备买一本偶尔翻翻。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4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你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你的心胸和视野变得开阔。哪怕足不出户,也能静坐于世界的一隅,从别人的笔端去了解一个你未知的世界;当人生困顿之时,它有时会像一盏明灯,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衰老和死亡非常忌讳谈论,虽然知道那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也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做好过充足的准备。

  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去,如何面对父母的疾病和终有一天要离去的事实,我们觉得不说、不想、或是刻意回避,也许就不会有到来的那一天。

  很感谢遇到这本书,内容浅显并不难理解,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很多次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们不愿提及和面对的背后,恰恰就是我们不知如何处理自己对所爱的人的情感,不愿面对终有一天要到来的离别。

  有质量有意义地活着,体面地离去,才是我们此生终极的目标。”

  ——上述这段话,是我读完《最好的告别》后写在微信阅读上的一段读后感,无意中翻阅,心中五味杂陈。

  一向身体康健的父亲,突然被脑梗击倒,即使救治及时,亲人日夜陪伴守护,也只是仅仅挽回了他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认知却全面倒退的中风后遗症的结局,再也无法恢复清晰的思维和伟岸挺拔的身姿。

  医生给出的结论是:“病人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差,无非是靠家属用心陪护和看病情延缓的速度,这病,不可改善与逆转”。医疗诊断报告,就仿佛是一纸法院死缓判决书,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我渴望奇迹出现,渴望回到过去,父亲还是那个永远温和睿智,永远健康挺拔的父亲。可是现实是,父亲再也无法准确地叫出我的小名,只是含糊地说我是他的最亲最爱的亲人。

  面对中风后日渐羸弱的父亲,每次见面都让人无比心疼,在老迈与疾病面前,我居然束手无策,甚至几乎失去理智。正是在无比彷徨的时候,我邂逅了这本书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它让我内心渐渐回归理性,通过阅读拓展了认知面,从而能以正确的心态正视生命与死亡。

  当亲人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理性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这艰难的时刻。

  《最好的告别》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一个人可以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让我第一次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得以对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

  它让我承认那些我们曾刻意回避的场景,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真实地发生。它让我正确对待疾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痛,以及如何理性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善待生命,从而让生命活出不一样的意义。

  结婚的那一年,我为自己买下了人生的第一份寿险保单。

  三十岁的那一年,我开始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重疾保险。

  四十岁的时候,我开始在心里为自己开出遗愿清单,然后一项项勾除。

  我希望自己生命中每一天,既要充实快乐,又要理性从容。

  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人生终点,我要让自己不留遗憾。

  我想,这是出于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思考和规划,看似悲壮实则理性。

  能马上实现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能善待的人,不要去辜负。

  疾病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你可以做好防范措施,在自己能力允许范围内,不为亲人添忧。

  当你足够尊重自己的生命时,其实也是在尊重他人。

  我爱父亲,也深深了解他。

  遗憾的是,在他身体健康和思维清晰时,我们从来没有谈及过他对生命最后时刻的预期和安排,或许是我们内心的忌讳,或许是我们在刻意回避,以为永远不需要面对那样的时刻。

  等我意识到它是我对父亲的一种爱与尊重时,父亲已不能清晰地与我沟通与交谈了,它将成为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生命的起源,若是能够选择或交代离世的方式,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尊重与善待。

  我特别欣赏在生命面临疾病威胁时从容不迫的人,其实直面疾病与生死时,如何客观理性地克服恐惧,采取正确的举措,是一个人长期的必修课程,我们不应回避。

  我们在时时对生命礼赞时,不要忘了那生命的终点终将来临,假如从生命的最后一刻往前倒推,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与思考,反而能活得更加精彩从容。

  西方文化有时确实比我们的固有传统更加理性和先进。当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的阶段,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对生命的质量与意义也有了更高的预期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恰恰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仅仅是一本书,生命的成长或许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得以推进吧,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章节,教会我如何爱,如何善待生命,如何与世界做最好的告别。

  我在读书,也在阅读生命的意义,更是在心里一遍遍温习对父亲的爱,那些可能成为遗憾的遗憾,希望通过爱的传递降到最低限度。父亲也许无法再清晰表达内心的感受了,可是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还能感知我对他深切的爱,让我以爱之名,让爱延续。

  终有一天,我们要与这世界握手言和,终有一天,我要与你道别,无论爱与不爱!

  所以,有生之年,请好好珍惜你身边的朋友与亲人,因为,一别之后,也许永不再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5

  近来,我看了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颠覆了以往我对衰老与死亡的观念,引起了我对衰老与死亡的深思,让我受益匪浅。

  衰老与死亡——一个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但作者阿图·葛文德却勇敢地创作出有关这个话题的作品。从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到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他说出了很多人其实心知肚明却不敢说出的话,这本书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承认我们会衰老与死亡这一事实。这是感人肺腑的作品,它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性,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作者通过细致慎重的考察与运用其专业知识,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写出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发挥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一)衰老

  文中讲述了人如何衰老以及为什么会老。在长生不老的幻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我一直以为,只要我们好好锻炼,好好保护我们的身体,我们就能延迟衰老,能够避免各种慢性疾病,好好地活到老去。但原来不是,在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开始衰退,这种衰退具有不可抗力。即使,我们有一个多余的肾、一叶多余的肺、一副多余的性腺,以及多余的牙齿,终会有一天,备用的一个关节也受到损坏,备用的的一条动脉也已经钙化。当我们不再能够继续损耗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彻底耗竭。在年老时,我们终会死于某种疾病。

  作者指出人们都自然而然地喜欢避开衰老的话题,这是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无人敢真正去批判的现象,这样的想象使我们都活在长生不老的幻觉里。然而,罔顾事实是有害无益的。作为一个社群,我们应及时采取处理适应性问题的措施,但我们没有,这使我们遮蔽了本来存在的、可以改善个人衰老体验的机会。

  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老年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讲,难以治愈康复。承认自己“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我认为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改善个人衰老体验上面,而不是放在如何完全治愈老年病上面。对于老年人,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身体及其变化,警惕营养、药物、生活状况及心理状态,尽量让老人少吃苦,注意生活细节。如老人容易摔跤,一摔跤就容易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预防他们摔跤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我们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的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作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

  (二)老人的独立

  作者描述了他的妻子的祖母爱丽丝,在退休后,即使失去配偶,也没有依靠家人或养老机构,依然保持完全独立的生活,她跟朋友去健身跳舞,她会修水管,自己剪草坪,经常为家人缝衣服、织围巾等,她热爱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看起来棒极了,这也是我对我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的美好幻想。我经常认为,其实每个人都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生活,即使到老,只有自己一个人,有政府给的一些养老金,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健康,都可以好好地自己一个人活到老去。

  但故事后面发生了转折,也许不能说是转折,而是注定。爱丽丝渐渐变得步履不稳、记忆衰退,失能、失智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即使爱丽丝极度不想到疗养院,由于她身体的衰弱,她也无可奈何了。

  看到爱丽丝进入疗养院的情节,我原本的幻想都被毁灭了。凭着运气和严格的自我控制,人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所有的丧失会累积到一个点,到这个点时,我们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那时候,我们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将无法维持独立生活,即使不想依赖任何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了。我们要在变老之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三)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

  由于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敬老、养老、孝道的价值观和情感模。我一直都认为,我们应该对老人进行家庭养老才是孝敬他们最好的一种方式,把老人放到机构里,孤零零的,无亲无故,是一种残忍的养老方式。但是,看了《最好的告别》后,我的观念再次被颠覆。

  路·桑德斯88岁的时候身体很衰弱,也不肯去疗养院,他的女儿谢莉为了照顾他把他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原本谢莉认为,把他接到家里照顾,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事实证明不是。路的生活习惯与谢莉家的生活习惯的极大不同,许多个夜晚,路让家里的人无法入睡。随着年龄与身体衰弱的增长,路在90岁时已经失去洗澡所需的平衡和灵巧,除此外,路的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谢莉的责任有增无减。除了要照顾父亲,她还需要照顾家人,上班工作。谢莉几乎到达崩溃的地步。她觉得自己的神志在弱化,她想当个好女儿,她希望父亲安全,也希望他快乐,但她也想要一份可以控制的生活。

  看书的时候,我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当中,看到谢莉的窘况,我不禁想到,我对父母的承诺。我曾对我的父母说,无论如何,在他们年老的时候,我都会照顾他们。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年轻人的生活需求的不同,我认为路与谢莉之间的这个矛盾,最终还是会有的。在出现这个矛盾的时候,我也是会和谢莉有一样的想法,我想当个好女儿,我希望我的父母安全,也希望他们快乐,但我也需要一份可控制的生活。但是,我们该如何对待年老的父母?如何能让他们快乐安全,又能使自己有可控制的生活?

  如果照顾不了老人,就把他们送到疗养院吧。但是这又违背我一开始的想法。不过,疗养院有专业护理,比我们自己照顾老人也是要安全很多。但是,目前大多疗养院只注重对老人的身体护理,由于想更好地管理,让老人每天准时几点起床,准时几点洗澡吃饭,其实说是疗养院,却更像监狱。大多疗养院毫无生机,疗养院变成了一个只是寄存失智失能老人的寄存处。

  修复健康,也需要滋养心灵。人在近黄昏之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丰富和充分的生活。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青年、中年,人们一直都在追求有价值的生活,为何到老年就不允许他们追求有价值的生活呢?老人也是人,虽然年老了,但是他们与年轻人有着同等的'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更何况我们现在追求的有价值的生活,也有他们年轻时做出贡献的一部分,我们更加应该给老人这个权利予以尊重。如果社会一直不给予老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的尊重,有一天我们也会老,那么到时候我们将会自食其果。我们也不希望我们会被剥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老人希望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观念。

  我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都没有绝对的好。对于哪一种养老方式比较好,我们要先询问老人的意见。而在我们无法很好地照顾老人的时候,我们也许应该考虑把老人送到疗养院,但前提下,要选一个老人喜欢的疗养院,一个有生气的疗养院,并且在老人身体可控情况下,空闲时,把老人接回家两天,让他感受一下家庭温暖。

  (四)放手

  作者通过描述好几个末期病人的故事,揭示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的事实。一旦绝症病人处于末期,即使医生们都知道病人治不好,但医生们仍会对病人采取一切“积极”治疗。化疗、放射、切除各种身体部位,怕自己做得太少对不起结果。这样的做法看上去给病人及病人家属带来了希望。但是这一切让病人疲惫不堪,最后的日子只能在监护室度过,然后离世。病人的离世,也让原怀有希望的家属,产生更大的悲痛。

  对于末期病人,我们应压抑住过度医学治疗的冲动,考虑在什么时候停止治疗,诚实面对垂死的窘境,更多地对他们进行临终关怀,尽力帮他们实现其最重要的愿望,从而避免过度的技术干预增加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

  恋生怕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当你处于生中,你亦与死同行。接受死亡与衰老的事实,能使我们更好地活着。人生无常,《最好的告别》让我更加珍惜时间与珍惜身边的人。同时也让我明白,对待他人应有同理心,多站在他人角度来想,尽量减少他人的不舒适度。除此外,我们也应对生活中的社会制度与现象多思考,不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6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7

  本书英文名,Being Mortal, 我理解的是,“终有一死”,好像有看透死亡的豁达,也有对衰老的接受,也有无可奈何。《最好的告别》则更加温情,表达了对好好活到终点的希冀。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图·葛文德,是2004年《新闻周刊》评选的“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2010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单中唯一医生,也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

  全书8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独立的小名字,分别是“独立”,“崩溃”,“依赖”,“帮助”,“更好的生活”,“放手”,“艰难的谈话”,“勇气”,“三杯恒河水”。

  总体上看,前半部分是讲衰老和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儿,养老机构的优点和不足,后半部分是讲大限来临之前的不同选择和境遇,善终护理的进步性。

  2018年3月14日,霍金的去世刷爆了朋友圈。霍金对安乐死的看法是:“受罪者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他想的话。但是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生活再怎么糟糕,总有一些事情你能做,且能成功。活着,就有希望(while there's life, there is hope)。” 2011年5月,霍金在英国《卫报》的采访上对死亡发表了看法,他说,“我在死亡的.阴影下活了49年。我不害怕死亡,但是我也不急着死,我还有许多想要立马做的事。”

  Those who live in the shadow of death are often those who live most.

  那些活在死亡阴影下的人经常是那些活得最淋漓尽致的人。

  跑题了,变成励志短文了。

  回到《最好的告别》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人类对自身生物学约束,以及对抗基因,细胞,血肉,骨骼所设定的种种限制的斗争。”

  斗争的原因有各种。大部分是对亲人的不舍,对死亡的畏惧,有的是想多吃一口冰淇淋,有的是想多上一节教学课,还有的是想多看一次日出,有的是想对自己的花草多浇一次水,或对自己的宠物多一点照顾,等等。

  那又是如何斗争的呢?

  书中说“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自己生活存在价值?” 更通俗一点说法是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书中引用了《忠诚的哲学》一书()中罗伊斯的观点。“为什么仅仅存在,仅仅有住,有吃,安全地活着,对于我们是空洞而无意义的?我们还需要什么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他认为,答案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如果理由是“陪伴”,那么一心一意待在一起,便是最有意义的时光,而不是满身医疗器材,时而疼痛,时而麻木。如果“快乐”是理由,那么发现和创造快乐,减少痛苦,便是有价值的。

  作者的父亲便是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快乐,不想要疼痛,选择了回家。“每一天,他都会发现一些为之而活的时刻。” 书写了自己故事最后几行的安宁。

  “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限和阵痛,我们都希望保留自己作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这是人之为人的精髓。”

  大限来临,既要有全力治疗的勇气和决心,也要有随时下车的审慎和自主。

  “对于人类来说,生命之所以有意义乃是因为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具有整体感,其弧度取决于那些有意义的时刻,那些发生了重要事情的时刻。”

  希望每个人的故事的最后几行都是安宁。最后用新发现的精神偶像癌症患者农民诗人白茹云的一首诗结尾。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8

  生命,尊严,死亡……阿图葛文德的这本《最好的告别》的标签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确,死亡离我们很近,是每个人终将走过的宿命。但,我们要怎么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身体里大多数细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还有人说,人会经历三次死亡,当最后一个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影响力;相似的'说法还有文学家臧克家先生笔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更突出一个人的贡献。

  这本书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先告诉,无论是从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质量上,我们对病人无微不至的,为了让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顾未必对患者真正有用。在这一部分作者期望说服读者,并不是活得越长的人生越有意义,以及现代医疗设施,比如手术,化疗,很多时候并不能延长生命,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本来就难以一概而论。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人们的优先需求显著改变,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的观点,试图说明幸福感让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而在医院治疗的方式显然无法让人幸福。

  接着作者从美国现有的制度,或者说存在的机制,提出让病人活得更好的两种可能。在有活力的疗养院里,病人们能尽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接受临终服务,让一个人在临死的最后时间里尽可能舒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较两种方式,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运作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他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病人尽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说到想要的生活,其实真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第一,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种生活不是简单的可以复制的。这也是疗养院的困难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说出自己不想要什么,却很难讲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容易导致的结果是,病人总觉得不满意(毕竟身体每况愈下是一个事实),更难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终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尤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类似于“有什么可以替换的东西”,但我喜欢管这个叫生命的判准,或者底线,理解为一个人决定最想做的事情,最无法割舍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这一点,自己尤不知道,何况是在危机时刻做决定的家人们?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治之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他让我开始思考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是什么?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答案还是不知道。我觉得,这样子其实是有一点可悲的。

  所以,为了让人生更加丰富,为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好好学习,出好作品吧。这样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说出,自己这一生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9

  《最好的告别》我陆陆续续看了五天,写下的读书笔记过千字。作为一位照顾老人长达十年之久的亲人,最后写读后感时下笔时甚是躅踯,唯恐写污了这一本著作。

  作者阿图·葛文德,祖籍印度,居住于美国,职业是一名医生,家中的父亲身患癌症,通过亲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从心理精神方面对老人的衰老至死的历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养老医疗临终护理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这本书让我们能清楚的知道老人在老去时,不光有健康需求,更有尊严需求、亲情期盼、临终安宁希望。

  养老

  书中很是鄙弃那些传统的养老机构,甚至称之为集中营,四五人甚至七八人一大间,个人毫无私人空间,毫无半点隐私可言,对老人的心灵精神的摧残更甚过于肉体的摧残。

  提倡新型的养老方式,比如家庭式,比如独立式,让老人拥有足够的隐私和单独的空间,但又能得到充足的照顾,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老人,拥有尊严,精神饱满,寿命大大增长,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能留在自己家里,能安稳舒适的生活,但这就需要亲属付出极大的耐心和代价了,这也是往往很难达到的。

  我的父亲双目残疾了好些年,七十岁后又脑梗中风甚至出现了老年痴呆,别人劝说送去养老院,以免辛苦。但我还是坚持在家居家养老,因为我知道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对他最舒适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压力固然是山大,我也只能说尽力而为。

  劝君莫要等到: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医疗

  作者对医患沟通方式的臧否对于时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应该有所启迪。

  他批评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他也反对“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他推崇“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

  “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我带父亲看过无数次病,大多遇到的都是第一种,家长式的,直接开药给你,也不对你病情作出详细说明,也不会和你分析选择哪种治疗方案,也不会和说详细说明服药后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如何观察反应。

  唯独在广州南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时,副主任医师叶医生详细的对我说明了病情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并推荐了几种用药方案,和我共同商量用哪种方案,并详细交待了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让我仔细观察。经过我仔细观察积极反馈,配合医生三次用药调整,父亲的老年痴呆奇迹般的得到了控制并有所恢复,幻觉消失,认知提高。

  经过亲身所历,解释型的医生最适合病人的康复,病人听过解释后心理的担忧才能降低,亲属只有明了原由才能更清楚的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向医生反应,医生才能根据反馈作出医疗方案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病人。

  死亡

  对于死亡来言,人出生和死亡都是不避免的,何不坦然面对呢?在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让老人尽量舒适的过世,让老人在临死前的一段享受亲情幸福安乐,这才是一种人道,也是完美的结束。而不是插满管子痛不欲生的在病床上苟延残喘,这是对老人最大的摧残,也是对亲属心灵和经济上莫大的打击。

  我和父亲有一个约定,在最后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在病情危急时,一不切喉二不插管三不开胪,不再过度医疗,让他安然的过世,最后骨灰洒入大海,追随他最敬爱的周总理保卫祖国边疆,延续他最为自豪的身份:解放军空军一名军人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20

  “死生有度,生命无常”

  生命中存在的绝对公平大概是每个人都会走向衰老和死亡,不会有人会跳出这个圈。人生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也许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衰老和死亡是一个遥远、不需要细细考量的问题,也可以自信扬言“我选择孤独终老,我为我的决定负责”,但我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五十岁时,怎么还会有同当下一样的心态和决定呢?生命迈向终点,如何安顿这颗不安的灵魂,是每个凡人需要借助灵魂修炼才能坦然面对的生命节目。生的愉悦和死的坦然都是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的身体机能,在步入青壮年后就在缓慢滑向一条下坡路,老年身体机能与年轻时当然无法相提并论,这就出现了,我们该如何适应逐渐丧失的生活质量和个人生活空间?就如书中说的“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书中提及的失去一定生活能力的老年人会被送去疗养院,一个房间住几个人,遵从规章制度的生活安排,什么时候入厕,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集体活动,完全丧失家庭归属感和生活掌控感。这些事情的发生让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浮现在大众视野中“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动机论》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塔基是基本需求——生存的必需品(如食物、水、空气)和安全的必需品(如法律、秩序及稳定)。其上一个层次是爱的需求和归属感需求。再其上是成长的'愿望——实现个人目标、掌握知识和技能、成就得到承认并获得奖励的机会。最上面一个层次的需求是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通过追求道德理想和创造性本身而获得的自我完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关于老年的公共政策和关注点着眼于健康和安全就是对这些目标的承认和体现。但是,事实比这提到的更复杂。为了某些超越他们自身的事情,如家庭、国家或者正义,人们愿意欣然牺牲自身安全和生命,我们都需要献身于超越我们自身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只受欲望的引导,而欲望是转瞬即逝,变幻莫测又无法满足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在意实现、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日常生活的愉快和亲密关系。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等到老了以后才去做?到老了以后才发现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满足感?生活是一项技能。老年的平静和智慧是在时间历程中实现的。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你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相信自己会“长生不老”,从不担心失去自己的任何能力,周围的一切都在提示你,一切皆有可能,你愿意延迟享受,比方说花几年的时间,为更明媚的未来获取技能和资源,你努力吸取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信息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网,而不是和父母粘在一起,当未来以几十年计算的时候,你最想要的是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东西,成就、创造力以及自我实现的那些特质。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

  现代医学技术可以延缓人的死亡,但不能终止死亡的进程。试想一下,你躺在那里带着呼吸机,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浑身上下布满维持生命的管子,你的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借的、灯火通明的地方,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同家人在一起,旅行或者享受巧克力冰淇淋。接受个人的必死性,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也许在生命的末期,所追求的不再是它的延长,而在于生命应享受的质量。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怎样一份礼物?接受时间给予的一切,不论长短。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21

  一个理智的人在死亡降临的时候还是无法舍弃求生的欲望。

  他冒险经历漫长而可怕的死亡的风险,追求的不过是一种幻想。--论过度医疗。

  科学的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项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而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老弱病死。

  医疗已经变味了。科学改变了死亡的体验,却无法改变死亡的结局。试想一个,一个已经在实施上无法挽回的衰老或疾病,医疗的结果无非如此。如果医疗能起死回生,就目前的技术和伦理而言,听起来也挺荒谬和反人类。

  我们把生命的余日交给治疗,结果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让这些治疗扰乱了我们的头脑、削弱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在各种机构,比如疗养院和监护室,度过最后的时光,刻板的、无形的惯例使我们同生活中真正要紧的东西相隔绝。

  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经常炫耀某个97岁的老人跑马拉松的故事,仿佛类似事例不是生物学上的奇迹,而是对所有人的合理期待。当我们的身体不能满足这种幻觉时,我们就觉得好像某种意义上需要因为某种原因感到抱愧。

  病人是否捡回一条命全靠疾病本身的自然进程。医疗的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没有作用。

  这是一句出于专业医生的话,回想我爷爷,当时走在医院。我妈妈本来想以“医疗事故”进行起诉,律师说胜诉几率很小,很难去证明“医疗事故”。或许,医疗真的作用很小。

  退休金使得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能尽可能长期地独立生活。但是,退休金并没有为有限生命最后的衰弱阶段最初安排。

  这句话说得太透彻了。所以我很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兴趣爱好,也希望孩子能培养更多兴趣爱好,这样可以陪伴他们一生。人的初期不能独立是因为经济,可越到后面,人越需要感情和精神的寄托。慢慢能理解长辈为什么要想抱孙子,想儿孙膝下,老人如果不带孙子,那真的需要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读到这句话,真不敢进一步设想,也不敢想《给我三天光明》那样,去试问自己如何把今日当做最后一日去生活。

  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

  医学专业人士专注于修复健康,而不是心灵的滋养。然而,我们认定主要应该由他们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度过生命的衰退期。

  无需因为生活需要帮助就牺牲自己的自主性。我们所要求的就是可以做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想要保持按照与自己个性和忠诚一致的方式,塑造自己生活的自由。

  赞同

  要使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认为医学干预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预、修复和控制的冲动。

  因为不治之症而在监护室度过生命最后的日子,完全是一种错误。

  太赞同这句话了。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悲剧。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的想法,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锋线。

  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医生不是去决定他们选择a还是b治疗方案,而是努力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这样医生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信息和方法,使他们有最好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断点讨论”,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

  要在人的必死性方面谋求共识,并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医患双方都面临着学习的任务。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一份怎样的礼物。临床医生唯一害怕犯的错误就是做得太少。大多数医生不理解在另一个方向上也可以犯同样可怕的错误--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具有统一的毁灭性。

  把今天过得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

  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shi'xian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不带幻想地看待医疗。

  整本书是以一个医生的角度,面对身患绝症的病人,基于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引发的反思,也给出了一个方法论,思维路径:

  对于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是60%,b50%,或c100%,病人本身是否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如果病人非常明确c的后果是确定的或者是大概率的,并且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应该放弃医疗。

  比如病人对生活的最低要求就是能自主地上厕所,如果医疗后大概率会影响到这一点,那么病人就是接受治疗后,也会不如愿。与其让病人这样,不如结束会导致这种风险(病人不愿意接受的这类风险)治疗,把有限的生命留给对于生活来说更重要的事情:自由、自立、尊严、亲人、朋友、兴趣爱好等等。

  其实生命的时候,没有什么尊严可言,医生让干嘛就干嘛,让脱光站着也得配合。而且现实中也很少有医生会遵循上述的逻辑去给病人意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人能做的,就是增强自己对于医疗、疾病这类知识,坚守自己的底线,在该拒绝的时候明确拒绝,并且珍惜所剩不多的时光。

  死亡和疾病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和考验,正如书中所说“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相关文章:

最好的告别经典句子03-05

最好的告别经典句子02-25

最好的告别句子02-25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1-07

《最好的告别》读书心得05-01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4篇07-06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4篇)07-06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精选10篇)08-05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5篇06-11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4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