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丰碑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丰碑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丰碑的读后感1
在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耸立着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它记录着无数革命先烈的伟大功绩,每当看到它,人们就会想起那些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在那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这天,我读了长征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丰碑》。这个故事讲的是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部队,要透过冰天雪地的云中山,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了。
多可惜呀,这么好的一位老战士牺牲了。为了革命事业,他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我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受感动的情节是课文中对军需处长牺牲时样貌的描述:“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他的真实身份。能够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风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淡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从这段话中,我看出了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他本是负责战士们的后勤工的,是管发棉衣的,有方便的条件得到棉衣,他却把大家的冷暖放在了心头,关心每个战士,唯独没思考自己。他对革命无比的忠诚。有着极强的职责心,就连将军都没有想到死的会是他。他也很乐观,他死的时候,没害怕这无边的风雪,冻死时也没缩成一团,也没有忧愁的神色,他的死激励战士,克服困难,走出云中山,大家的脚步更加坚定了。军需处长的精神在此刻的社会依然存在,依然需要。在前不久四川发生的大地震中,解放军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营救被困的群众,他们和军需处长一样伟大,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凡事多为别人着想,把群众放在心中,让军需处长的精神永远铭刻在自己心中!
丰碑的读后感2
《丰碑》一课写一位军需处长将御寒军衣发给战士们,自己却冻死在茫茫雪原上的故事,体现了他廉洁奉公、关怀战士、舍己为人的精神。读后我深深感动了。
老军需处长在缺吃少穿的长征路上,毫不犹豫地将本该属于自己的御寒军衣发给了战士,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冻死在大风雪中,成了一座晶莹而高大的丰碑。军需处长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令人佩服。他身为军需处长,本应该,也可以多拿几件御寒衣物,而这位军需处长,非但没有多拿一件衣物,还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衣物发了下去,甘愿自己冻死,也要让战士们穿着棉衣行军。他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可贵了。因为我们今天的当官的,就有不少人因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贪去国家钱物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所以我觉得,我们小学生要读《丰碑》,大人更应该多读《丰碑》。
当我读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右手的手指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神情自若。"时,我激动得都要流泪了。我体会到,老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士,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我将把这种精神化为力量,让这种力量激励我去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激励我,还有我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小做起,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长大了做军需处长那样廉洁奉公,舍己为人的`官,绝不能做贪官赃官,只想着把国家的东西往自己家里拿。
军需处长是我的丰碑,是我的榜样,是我将的来;我就要做军需处长这样的人。
丰碑的读后感3
今天我在看一篇报纸,在报纸的最后,我看到了一则让我感动落泪的文章——《古老而永恒的丰碑》。
短文写了几件在危难之时,父母、老师都为了孩子而牺牲了自己,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什么具体原因吗?有!因为爱!这是一种伟大的爱,一种为了自己的孩子、学生而不顾一切的爱!
现代社会上,拥有这种爱的人已经不多了,在危难的时刻,人们想到的都只有自己。我曾经看到过这么一篇报道:一辆公车突然起火,在公车了的乘客立刻条件反射似的涌向车门。这时,一位少女被人推倒在地,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而是是从她身上踏过去。人们踩在她手上、脚上、身上,当她被送往医院时,她已经快死了,好在抢救及时,不然怎么一位正处青春的少女就通往天堂之门了。唉——人心竟是如此“黑”!其实我知道,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反应,但也不能这样啊!眼睁睁地看着同胞跌倒在地上不说,还从她身上踏过去!
我把这两件事全部深记在脑海里,因为是这两件事让我意识到,在这社会上,拥有牺牲自己,保护他人的这种爱的人已经不多了。
我想起当时地震过后在网上被人骂到“狗血喷头”的“范跑跑”。他在地震之时丢下他的`学生,自己第一个跑出教室,对学生的安全置之度外。再看看报纸:北川中学的政教处主任双手紧紧抱住讲台,讲台下藏着三位逃难的学生,他自己却不幸遇难。相较之下,“范跑跑”的行为是多么的丑恶!多么的自私自利!我联想到了林浩,这个救灾小英雄,他的事例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看完那一篇文章,我想到了很多很多。难道社会上的爱真的越来越少了吗?
丰碑的读后感4
父母之爱,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这篇文章就是献给在贵州省10。3缆车坠毁事件中不幸遇难的潘天琪,贺艳文夫妇。
文章中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我脑子里不断浮现:"……
当缆车以它那疯狂的,骇人的速度下滑时,你们同时伸出了双手,将小小的潘子浩高高的举起……这最后的姿态,以其不容置疑的质和量矗立起了一座古老而永恒的丰碑……"
读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那一年,正值我读小学二年级,快开学了,小姨从某地带着表妹乘汽车回綦江在汽车驶到山路的拐弯处,因为山路崎岖又天雨路滑,车一下子就翻下了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姨毅然的.把表妹扔出了窗外,扔到了田梗上,而她却成了不幸身亡的三人之一。
我真能够感受你们,在全球人口今天正满六十亿的日子里,能够感受到年轻的父母,年老的父母,乃至全世界的父母对后代的强烈爱意。你们双手交织托起的不只是一个婴儿,你们托起的是下一代生存的机率,托起的不绝繁衍昌盛的希望。宁愿冰冷的钢筋水泥砸向自己,宁愿让自己死得悲壮,死得惨烈,从容不迫,无怨无悔……
是呀,父母为了儿女,什么都愿意做。孟郊的游子吟道: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在文章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例:7。31空难中遇难的母亲贡红梅;唐山大地震中的夫妇和用自己的血喂婴儿的母亲;为了女儿刺破心脏后度过三天的外国父亲……
正如作者所说:"人类跳动的脉搏里,有你们,有我们,还有许许多多为人父母者……
看完这篇文章后,身为读者的我们,怎能不向天下千千万万为人父母者致敬呢?
丰碑的读后感5
《丰碑》讲述了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走着将军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继续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能不能接受考验呢?将军思索着。红军放慢了速度,前面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将军让大家不要停下来,继续前进。警卫员告诉将军前面有人冻死了,将军愣了一下快速朝前走去。只见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像,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安详,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将军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没人回答,没人走开。将军又一次发怒了,他仍然逼问着大家。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久久站在雪地里,眼睛湿润了,他深吸一口气,缓缓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雪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军沉思着,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他深信: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虽然只是几件棉袄,可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实在难得,红军队伍虽然装备差,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舍己为人,红军终会战胜敌人,取得成功的!因为不止是这位军需处长在默默奉献着,更有千千万万的军需处长在当时省吃俭用给战士们。在但是缺粮的情况下,军需处长们把自己的粮食给战士们吃,自己拔草根嚼。红军终会战胜敌人,取得成功的!因为不只是这些军需处长在默默奉献着,更有无数红军在战场上清剿敌人,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充满希望的明天和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战争年代,不只是有血性和暴行,更多的是战士之间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和彼此之间的舍己为人,血洒战场的战士们,我们永远还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