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通用31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的艺术》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艺术》读后感 1
《爱的艺术》和《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这两本书籍,当它们同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映入我脑海中的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的爱。无可否认后者那种肯定的精神让我钦佩,但我个人更乐忠于前者。爱这一名词渺小而又伟大,从我们哇哇落地之时起,爱这一词汇便时刻萦绕着我们。无私的母爱,沉默的父爱,单纯的友爱,如蜡烛般燃烧自己的师生之爱,无一不温暖、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社会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它的主要内容是该篇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了爱这个深奥的话题,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我很认可前言中的一句话“我们不能因为爱并不容易,就不去认识它的种种困难,以及实现爱的条件”。本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我的'回答是“是”,但这门艺术深刻而又艰难,尽管大多数人都认可这个答案,却又无能为力,仅有极小部分的人去研究这门艺术。第二章爱情的理论中对爱情的阐述,使我感到陌生而又复杂,略感熟悉的也只有母爱、父爱、博爱、以及自爱。第三章中的理论,通过时间的积累证明它的不可实现性。在文章的最后爱的实践中告诉我们,不管是木工、医学、还是爱的艺术,都需要一定的训练,专一,耐心以及全力以赴。通读全章,不得不惊叹于它的深刻,对于我一个门外汉来讲,实在是晦涩难懂。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读不下去,只是对于这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著作,我觉得我以后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领悟和消化它。
弗洛姆的文章中说,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责任心就会变成对他人的一种控制。而作为医护工作者的我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何尝离得开这四项呢?来自不同城市的我们一同汇聚在这里工作,从陌生到熟悉,我们彼此相识相知,在对方的身上认识彼此的独特个性,促使对方努力成长,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们,这是尊重。身着白衣踏进院门,需要我们时刻踏实严谨,精益求精。不仅是对工作的认真,也是对患者的一份关心和一份责任心。讲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我院发生的一件趣事。上班期间,一位阿姨拉着工作者一起跳舞,问及缘由,是大夫精湛的技艺,极致的护理,让阿姨可以活动自如,恢复正常生活。看着她开心的脸庞,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更强!
最后让我引用彭沙尔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情,任何人”。
《爱的艺术》读后感 2
婴孩呱呱坠地,以血缘为密码开启爱的神秘之门。这份与生俱来的珍贵礼物——爱是哺育人成长的精神母乳。沐浴在爱的恩泽下,感受着蕴含其中的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人格之树茁壮成长、茂盛参天。而后播洒下一片爱的浓荫,给亲人、给朋友、给世界,一份成熟的、勇敢的爱的回馈,完成一度爱的循环。通过爱的交互,清晰对生存、对生命的认知。
爱首先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人们往往因为不被认同、不被爱而沮丧,也因此将自己囚禁在孤寂的花园中,拒绝打开爱人的心扉。这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给予是最高力量的表现。恰恰是通过给予,人们展现自己的力量与自信。当我们回味对爱的体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无怨的给予让还是孩子的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我们认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当我们走向陌生的社会,面对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我们失去了从前从亲人获取的那种理所应当,心里的误差让刚刚脱离稚嫩的我们无所适从,因而进入思想孤寂的樊笼。
正如弗洛姆所说: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为之付出努力。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成熟的思想和对爱的理解。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母体的胎衣出生时就脱落,而思想的胎衣只有当我们的人格真正健全才能完全摆脱。能够给予成熟的爱就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表现。成熟的爱的发展融合了父亲的良知和母亲的良知。这样他既能相信世间有无条件的祝福、无条件的平和、无条件的爱,又明白有些爱需要自律、需要争取。并因此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使得心灵柔软而坚强。
给予别人成熟的爱首先要学会成熟的爱自己。爱父母是感恩、爱世界是博大。爱自己往往是爱的起点——因为比任何人更全面了解自己、因为比任何人更密切的关注自己。当然也要关注爱的发展,以避免趋向它狭隘而自私。爱是一团火焰,如果仅让它燃烧在自己的内心,那么结局便是一场惨烈的焚毁;爱是一团火焰,如果能将火种传播给他人、给予他人真诚的祝愿、黑暗中的照亮和寒冬中的温暖,那么来自他人真诚的、明媚的火光回应,就会让你明白爱他人同样就是爱自己。因为在爱的世界里,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个体之间本没有太鲜明的界限。只是因为爱的狭隘,所以才鸿沟尽现。
弗洛姆从心理学和西方社会学的高视角鸟瞰爱的关系、探寻爱的真谛,因而对爱的诠释深刻全面而独树一帜。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哲学与读者的思想零距离碰撞,如小石掷入心灵幽潭,泛起阵阵涟漪、引起强烈的共鸣。读罢意犹未尽,所领会的不仅是爱的思索更是人生的哲学。
《爱的艺术》读后感 3
《爱的艺术》以简洁的语言向读者解释了“爱”这个非常深奥的话题。
本书表明: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就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为它努力。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
“爱是一门艺术吗?回答是肯定的。因此,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爱是一种无论你贫穷或是富有,无论你年幼或是年迈,都普遍存有于你与其他人之间的情感,爱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爱?”,我们常常不能确切地描述。有人说:“爱是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爱是不需言语表达的幸福,爱是让人沉迷的情愫……”可是,这些只是爱的一些表征而已,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当我品读过这本《爱的艺术》之后,我想:爱,应当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喜悦。
或许,爱并不是一种人类拥有的天赋,而是需要人类去学习的一种能力。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一出生开始父母的呵护,再到长大后与自己的伴侣、子女相伴,大多数人都把来自他人的爱看作是顺其自然的产物,而放弃了对爱的学习与训练。我认为这是非常糟糕的。原生家庭的一些创伤,以及个人成长路上的一些荆棘芒刺,容易导致人们对爱的认知出现偏差。书中弗洛姆“爱的实践”这一节就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我总结下来就是:“想要学会如何去爱人,先要学会爱自己。想要过好两个人的生活,先要学会独处。”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的话,我们就要像对待艺术一样对待它,我们应该去学习爱,体会爱,感悟爱。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常常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我们的精力都放在快速更新的信息上,放在公认更加重要的学习和工作上,而忽略了爱自己,爱他人,忽略了灵魂的放松,忽略了精神生活的升华。
如果连最基本的素养都做不到,如何确保我们有精力去学习爱的艺术呢?答案可想而知。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对爱的追求,仍然要怀抱对爱的希望。正如弗洛姆所云:“当你意识到自己没有被爱时,实际上,真正的担忧——尽管常常是无意识的——却是对于去爱的恐惧,是害怕自己去爱。”
我觉得,心怀期待,感动常在,心中想爱,爱即存在。
爱是一门艺术,放下恐惧,敞开内心,尝试去爱,才是爱的开始!
《爱的艺术》读后感 4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全新方式解释了爱:弗洛姆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的一门艺术。
在这本书中作者主要通过人们了解爱的理论,然后实践爱,从而实现爱的艺术。在爱的理论中作者说到了:
一、爱情对生存问题的回答。
二、父母与孩子之爱。
三、爱的对象。
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它的主动特征是给予,不是接纳。很多人觉得给予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但对于爱而言,对于一个心中有爱的人而言并不是如此,因为爱不是商品交易,你给予的越多,自己所得到的也就越多。这也就是爱的真谛。
看完了这本书,感觉写得很美,很另类,但可能是作者的思想太深遂了,未能完全参悟。只是对其中的博爱颇有感触。在之前总感动于个人的爱,总觉得相爱的两个人很幸福。但人们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的爱情的表现,而作者认为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是呀,我们之前都是认为爱只要找准对象,就可以无限的.爱,可以不无需任何技巧。但结果大多都是开始的甜蜜换来的只是误解、隔阂最后也只能是短暂的欢欣之后的离别。这也就是作者说到的我们只是为了排解各自的寂寞,这是无法长久的。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自私的爱,我们应该把一切爱都以博爱为基础。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这也是圣经里提到的一种爱的方式:爱他人应如爱己。博爱对所有人的爱,其特点是这种爱没有独占性。
这是一种宽广的胸怀,不仅是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还应该包对自然的爱,也就是对整个世界的爱。这也就能理解一些伟大的独行者,他们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社会的事业能长期忍受“寂寞”。之前总觉得不可想象,但现在想来是自己太肤浅了。他们的爱已超过了为了消灭自身孤独的需要而上升到了一种对他人的一种关心,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对世界的一种奉献,这是一种伟大的爱,一种普遍的爱,一种对消灭与神隔阂的爱,一种对上帝无限虔诚的爱!
《爱的艺术》读后感 5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
你要主动的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
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
这本书就说尊敬其实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实的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爱的艺术》读后感 6
最近朋友推荐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我不敢以读懂爱的艺术自居,在这里仅是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梳理一下爱的艺术。
一、爱的知识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对爱情的定义是客观而全面的。客观是因为他对于爱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则是他将爱放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考量。在书中无论是对爱的定义,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爱的阐释都更侧重于社会这个维度。在他的眼中爱情可以解释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给与得的认知。我认为基于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爱情是必要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活。爱是维持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从弗洛姆对个人到族群到国家到社会的进化这一过程的客观描述中,表述了人为什么需要爱。掌握爱的'知识,人将更容易摆脱孤独、恐惧和自身的局限,达到完整和统一。
二、爱的给与得
弗洛姆说:“爱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它是人们内心的成长,而不是被捕获。总的来说,它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也就是说,爱是先给予而不是获得的。“如果你读这本书,你会发现给予是充满了弗洛姆的每一个爱的观点。”。对所给予的关系的阐述,使我们能够区分幼稚爱情和成熟爱情的不同原则。正如弗洛姆所说,天真的爱伴随着我的爱,因为我被别人爱着,成熟的爱伴随着我,因为我爱我的妻子。天真的爱来自需求,成熟的爱是建立在贡献基础上的。至于不同的爱的对象,弗洛姆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种类的爱:所有生物的普遍爱,孩子的母爱,爱人的爱,以及对自己的爱,以服务于神圣的爱。
三、爱的实践
如果爱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知识和努力。是的,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是苍白的,不知道如何去爱的人是盲目的。从社会维度解读爱的动力是人为了达到同一社会或自然而分离、摆脱孤独和恐惧的统一。这种动机是我们爱情的勇气,但也是自我认知的局限。弗洛姆说,爱是实践,是认识目标和认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经历。他来自你的情感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处理投射到你的脑海中,成为我们认可的爱。经验需要客观的理解,而投射需要理性的确认。
四、以爱的名义
爱是一门艺术。它是每个人心中的种子,爱是人类的本能。但令人悲哀的是,这种本能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而逐渐退化,离我们的生活本质越来越远。如果我们反思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会关系都以爱的名义消失了。爱情成了一个标签,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堂。爱是我们生活的体现,也是体验人生历程的通途。学习爱的知识,培养爱的艺术,在爱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摆脱人性和社会的局限,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我们爱,不仅因为我们值得,而且因为我们以爱的名义使一切圆满。
《爱的艺术》读后感 7
曾经读过美籍作者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这是当代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现在记忆模糊,但其中作者对“爱”的诠释仍令我折服。
这本书剖析了“爱”。首先“爱”的基本要素是“给”,其实就跟我们佛家说的“舍”和“得”一样,你先要给,才能获得你想要的回报,但偏偏爱这个东西却是不求回报的。在“爱”里面——给,是力量的表现更是心胸宽阔的体现,通过给予能表现一个人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可是现在的社会让我们大多数处在只想被爱的位置,爱也需要大家共同去学习,经营的,只有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
其次,《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将爱分成了:博爱、母爱、自爱、神爱。爱在我们的作家眼里就是一门艺术,在我们每一位中又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艺术?!看着作者对母爱的剖析,我不禁联想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那绝对是无私的、博大不求回报的!母爱就如同一种祝福,总是为此无条件的付出!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生活环境也好了,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的“博爱”却在一步步的退化。现在,偶遇路边的老人倒了没有人再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扶起来,遇到坏人没有人再敢挺身而出的扶弱一把……
弗洛姆认为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人们的“爱”因为各自内心的孤独和自私正在被一点一点的蚕食掉,现在人们的思想被“互利交换”化上了等号!
感慨啊,这本书在19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将人类的爱剖析的一清二楚,如今21世纪的我们却因为“爱”有待学习和实践。无论是哪一种爱都需要我们各自努力无私的先行付出,正如我们的作者所说: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多因素。爱不是一种消极的冲动情绪,而是积极追求被爱人的发展和幸福,这种追求的基础是人的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读后感 8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歌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你要主动地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重其实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如实地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地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的作品。这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爱的艺术》读后感 9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感受良多。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己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己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孰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爱的艺术》读后感 10
有人说,“相爱的艺术是相同的,失去爱的人儿各有各的失误。”爱是一门艺术吗?让我们听听的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对爱的理解。
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美籍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是家中的独子。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执教于高校。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病逝于瑞士家中。
弗洛姆的思想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除了《爱的艺术》,他还创作了《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著作。
《爱的艺术》是弗洛姆最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提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那么一切爱的尝试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自制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在第一章中,弗洛姆明确提出,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一是只研究怎么被人爱;二是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三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
第二章是关于爱的理论,也是全书中花费最多笔墨来阐述的一个部分。弗洛姆首先谈了爱的要素。对人来说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这只有通过真爱才有可能实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爱的艺术》读后感 11
这半年突然有了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思考很多之前没有精力去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从自己三观的缺失,对感情的疑惑,还是对未来工作生活的规划,都终于有了个精神的空隙让自己好好思考这些问题。前段时间,感情问题的困惑让自己苦恼不已,我们到底希望从感情当中获得什么?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在美好与不完美中进行平衡和选择?一段感情的变淡和所谓的到后来会变成亲情,是不是一种骗局?对终身浪漫深情的向往是否是得当的,还是自己的幼稚和不理性?
问了几个同学,他们都不知道有什么感情方面比较好的理论著作,于是自己就在知乎上搜了搜,看到这篇比较简短加之这本是Top250于是先拿了这一本进行翻看。看完之后,总的来说自己并没有很多评论中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因为里面诸多是泛泛的表述,比如第四章里面“爱的实践”当中说爱的艺术实践需要的是规矩、专心致志、耐心、关注,这几个并不算有错,甚至放到如何做好一份工作、如何获得个人成就而言,这些准绳和经验都是成立的,或许这些其实就是爱情要素中最精华而质朴的总结,但却并未引起自己很大的共鸣和收获感,甚至有一种喝了一碗淡淡的鸡汤的感觉,好像洗涤了心灵却说不出有什么滋味,可能就如一个短评中所说“如果只从向善的角度谈话题只能流于空洞”。
但是,书中有些地方还是让自己觉得比较有收获的。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说“人类最深层次的需要是克服疏离感,是逃离孤独感”,觉得在自己仅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略有时候会感觉到孤独和疏离,自己觉得那是一种无法通过与人接触而消除的感觉,反而只有自己独处去慢慢消化。但是想到工作之后,朋友会越来越少、属于自己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便已经开始体会到那种孤独感了。书中认为由个人逃离孤独感角度而引出群体一致性也挺有意思的:
在民主社会中,存在压倒性的一致性。原因在于下列事实:必须有一种对追求融合的回答,如果没有别的或更好的方式,那么,通过群体一致才达到结合为一的方式也就会成为支配性的方式
另外,书中多处对于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的表述,与自己最近在读的《消费社会》恰巧有所呼应,甚至觉得现实就是书中描绘的那样。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三处,作者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将人标准化进行了阐述,分别从“资本主义使人标准化,而将这种标准化视作‘平等’其实意味着‘雷同’”、“资本主义使人如机器般隔阂从而不得不通过程式化的娱乐消费等来体会开心”、“如同其他领域一样,人也将自己视为商品,人的价值由经济价值所决定”。在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都认为人口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我们从离开校园的时候便开始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物质回报,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会衡量一个工作的“性价比”,无论是从年薪考虑(同样工作一年为什么我比别人挣得少)还是时薪考虑(996比955高工资是正常的)我们都将自己的时间和劳动视为一件商品与公司进行交换;我们的消费路径也是相似的,女孩子会开始购入人生第一件奢侈品,开始买名牌包包、衣服、珠宝,大都向着一样的方向靠近。我并不认为自己能逃脱这种思想,我也认为自己在努力追求和获得想拥有的物质生活,但作者的这种反思却让自己好像看到了镜中的自己: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能够协调合作的人;这些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口味也是标准化的,既能轻易地受外界的影响,又能被明确地预测。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己是自由的、独立的、不服从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愿意执行命令,按照别人的期望做事,无摩擦地去适应这部社会机器;无须暴力就能指导,无须命令就可指挥,无须目标就可激励——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他们要好好干活,表现活跃,发挥职能,不断前进。
其实看这本书是为了获得关于爱情的理论的,书中这句话让自己觉得困惑的东西有那么一点点被解答。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么承诺相爱一辈子就没有基础。
自己常常疑惑于,人都是不断在变化,即便是我也与三年前的我有了巨大的改变,我尚且只走过人生1/4的路程,如何会有足够的智慧为剩下3/4的年华做出重大的选择。而书中所说的“一桩判断”,则意味着必须要这么做,并且得由自己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或许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自己却长时间以来无法接受这样的说辞,直到看到这句话才觉得这不是我是否愿意接受的问题,而是其定义本身便已经包含了这样的责任。
总而言之,自己还得多看看其他书才能厘清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困惑也是一阵一阵的,这几天心情好了就似乎完全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或许过段时间自己又会陷入疑惑)下面记录一些书中让自己觉得颇为收获的文字:就像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要求商品标准化一样,社会进程也要求把人的标准化,并把这种标准化叫做“平等”。
追求平等的趋势也是取消差别趋势的一部分,平等以这样的代价被买到了:妇女之所以与男子平等,是因为男女之间已经不再有任何差别在物质领域,给予意味着富足。不是拥有多的人,而是给予多的人才富足……他给了别人他的欢乐、他的兴趣、他的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以及他的悲伤有生命力的东西。
生活除了生存以外别无目标,除了公平交易以外别无原则,除了消费以外别无满足。
《爱的艺术》读后感 12
“靖哥哥,我死后你要答应我三件事:一,我允许你为我难过一阵子,但不允许你永远为我难过;二,我允许你再找一个妻子,但她必须是华筝,因为她真心爱你;三,我允许你来拜祭我,但不能带着华筝来,因为我毕竟还是很小气。”
我曾经坚定的觉得,爱情,所有人生而有之,是人的本能,不需要去学习。世界上最扯淡的事儿就是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够走到一起。后来我看了哲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种书说实在的实在没有武侠小说好看,又深奥又冗长,通篇理论不见故事,没丝毫的趣味可言。我一开始就是这样觉得的。看了两遍,书不算长,算封皮200页而已,但是读过之后,确实令人震撼,令人思考,爱,真的简单吗?真的复杂吗?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成熟程度无关的,只需投入身心的感情”,弗洛姆在书的开头就这样告诉我们,我自己有很深的体会。异地恋,一千二百多公里,我曾经是个浪荡少年郎,很多人喜欢也很多情。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支持,都觉得大学刚刚开始,你就放弃身边的所有绘声绘色鲜衣怒马的日子,对于我这样不安分的人,怎么可能呢?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在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一起1060天,快三年了。我们对未来的规划是一起读研究生,在一个城市里找工作,经营我们自己的小日子,可能有一天我们会分开,但是我更希望我们不会分开,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她能够过的幸福,她能开心健康,就像黄蓉说的那句话,我小气的爱着你,如果我不在也希望能够有人爱你给你幸福。
一份好的爱情是让人成熟的过程,能让男人摆脱幼稚,懂得责任懂得担当,能让女人脱离娇气学会独立和坚强。爱并非本能,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弗洛姆认为造成“爱不用学习的态度”的原因是:大多数人把爱只是简单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去爱,所以他们使用各种途径赢得人心、具有吸引力;还有人认为爱的问题就是爱的对象的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但是要得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则难的多;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在人类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一种活动、哪一项事业像爱那样,开始时充满期待和希望,而结果又常常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他主张爱也需要学习。在他论述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至少我觉得很真实,“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当他们突然拆掉使他们俩分隔的那堵高墙时,他们感觉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融为一体。但是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是不可能持久的,它只是昙花一现。这两个人渐渐熟悉,而亲密体验的奇妙光环却日渐消退,直到最后他们的冲突、失望及彼此之间的厌烦,把当初仅存的美好感觉完全破坏掉。然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将是这样的结果,实际上,他们并不懂什么是爱,他们只是把彼此之间如痴如醉的迷恋与疯狂当成了双方强烈爱情的表现,但其实,最初那种彼此之间的迷恋也许只说明了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孤单。”确实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爱情就如昙花般稍纵即逝,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爱,而只知道自己很孤单。为了逃避这种孤单的感觉而选择暂时的麻痹。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在我眼里最好的言情作家不是张爱玲琼瑶此类,而是金庸,他的武侠之所以好看,是以为有情,有武,有侠,有情这才是江湖。先人写了无数的故事,讲了无数的箴言,故事终究是别人的故事,箴言终究是别人的经验。不体验过就不给回真正的懂得有爱人的好好珍惜,没爱人的好好寻觅,大概是最浅显的道理。
《爱的艺术》读后感 13
应许之地被描述为“流奶与蜜之地”,乳汁象征关心和肯定,蜜象征着生活的甜美、爱和生存的幸福。母爱真正伟大之处并不在于母亲对婴儿的爱,而在于对成长的孩子的爱。
第一阶段的母爱,是关心和责任。小小的婴儿离不开母亲的喂养、抚摸、拥抱。母亲全身心地爱着一切依靠着她的孩子,小手小脚小脸蛋怎么看怎么亲也不够。孩子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咿呀咿呀,都叫母亲乐开了花;孩子要是感冒了发烧了,母亲的心悬在半空中,生怕TA病情加重。当孩子第一次喊出“妈妈”时,觉得再多的劳累也值了。
第二阶段的母爱,要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她对生活的爱会感染孩子。孩子的脑袋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天为什么是蓝的?鸟为什么会飞?鱼为什么游泳?层出不穷的问题问得你焦头烂额,你要上班,要做家务,要抚育孩子,带TA去看花草树木、小猫小狗、河流山川,要绞尽脑汁回答TA的问题。在互动中,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体会世界和生命的美。
第三阶段,孩子长大了,TA要离开家,自己去闯荡世界,过自己的生活。母爱指向分离,原来融为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了,母亲要学会放手,希望并支持孩子离开她。
要尽力做到以上,才是一位慈爱的母亲。而造成很多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我认为有几点:母亲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孩子、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母亲想控制孩子。
我小时候,妈妈生产劳动忙,没时间给我扎小辫,就给我剪超短的男生头,审美又奇怪,买一套墨蓝色的运动服让我穿,走在路上我都要哭了。迎面来了一对情侣,大声争辩着我到底是男是女,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跑上前让我给他们判输赢。在穿衣服剪头发这些事情上,从不在乎我的意见。
父母也没想我读太多书,留在他们身边很好。男朋友第一次进门就声明孩子以后必须跟我姓。去男朋友家过年让妈妈大发雷霆,说养我这么大,说跑就跑了,也不管他们两老口在家多冷清。她很伤心,感觉白养了我。
桩桩件件回忆起来,她也不是不爱我,就是希望我什么都听她的,她很怕我会离开她。
这也使我一直反思和警醒,让我下决心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不犯上面的错误。但也有犯错的时候,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件事。一次是小学二年级时,我跟女儿说,期末要是考得好(按她的成绩是可以的),就带她去香港迪士尼乐园玩。我原以为她会很开心,结果她非常不开心——要是考不好,岂不是去不成了?从那以后,我不再奖赏她的成绩,顶多夸夸她。每年该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第二件发生在初一下学期,女儿数学成绩下降很多,补课也不见起色,我跟着辅导越看越急。
有一次x+0.34x她都不知道等于多少,我怒火攻心劈头一顿吵,女儿哭了:“我也想学好啊,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是不会做啊。”超级无助,我的怒火霎时熄灭了。我的焦虑她感受到了,导致她的心情也很焦虑很紧张,越想做到就越做不到。等我放松了自己的心情,女儿的成绩也渐渐上升。
现在,女儿已经快要离开家上大学,虽然学习很紧张,她每天依旧开开心心的。她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已做好分离的准备。不管她以后考到哪里,上什么学校,我都会在她身后,祝福她踏上新的旅程。
《爱的艺术》读后感 14
或许,每个人都会经历那样的一份爱,它时而酸涩、时而甜蜜、时而苦楚、时而幸福,然而,就算是心情每天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也还是依旧迷恋着那种感觉,那是初恋。青涩而懵懂的我们在还不懂什么是爱的时候爱上了彼此,在还不懂什么是分离的时候离开了彼此,在期待着永远的时候永远却变成了永远触不可及的遥远。毫无疑问,爱是一门艺术,也许只有掌握了那门艺术,才会获得持久而永恒的爱吧。
当我拿起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轻轻地翻开带有浓郁的爱的味道的篇章,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句句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话语。弗洛姆轻轻地告诉我:“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他还对我说:“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得不到满足”,如果想要发展爱的艺术,便首先要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因为天真的、孩童般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其次我们要有爱他人的能力,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可以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也许这便是爱他人的一种能力吧。如果大多数人掌握了这种能力,这个世界上,便不会有那么多的爱的错过。在爱情里,最大的过错就是错过,错过了便是一生。但就是这种遗憾的美,会让我们一生珍恋,没有了地久天长,那些美好的记忆会永远伴着我们去追寻下一站幸福。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来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这种脱离自己的过程、诞生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正如尼采所说是因为人有能力许诺,那么信仰就是人生存的一个条件。在爱情方面,就是要把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别人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看作是爱情的基本条件。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在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也许上天会对你开个玩笑,让你错过,让你悔恨,让你痛苦,但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礼物呢?慢慢地拆开它丑陋的包装,仔细地品味它带给你的伤痛,它给你的哭,给你的笑,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成长,在成熟,有了更多的勇气去追寻那未知的幸福。
看啊!远方那束光,那就是我的幸福。
《爱的艺术》读后感 15
弗罗姆(Erich·Fromm)是人们所熟悉的现代心理学家。最近看了他那本流传已久的经典之作《爱的艺术》,弗罗姆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爱的艺术》作为他集心理、人类、伦理、宗教、社会学等学术菁华与几十年理论研究于一身,被列为当今心理学的必读之作。
《爱的艺术》(《The·art·of·love》)从人类最关注的爱情话题着手,探讨了爱的本质、爱的历史以及爱在现今时代所遇到的价值与精神危机。爱,是人类社会最普遍而恒久的话题,千百年来无数智者与哲学家都希望拔开它罩在世人头上的谜雾,但至今仍无人能全面地阐述爱的真谛。但人们仍孜孜不倦地探索,如果歌德的那句名言“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上”,那么,在对爱的不懈探索中:“爱领导人类进步”则表明了爱在关乎人类自身发展与文明创造方面的不可动摇的作用。爱所以被这样郑重其事的提出来是因为“爱”关乎人生的最主要命题,不仅涉及到每一个人,也维系着每一家庭,并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发展。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人类社会正是有了爱才能存在、进步与发展,爱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的日常活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就在我们心中。而另一方面,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爱的历史,如果说是种族与语言的不同与差异让世界充满纷争,那么正是爱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结成团结与友谊,所以说爱是联结国家、种族、民族与人人的桥梁与纽带。现今的事实是,对爱的问题的解答不但从来没有获得过圆满的成果,在21世纪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爱的困惑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地困挠着每一个人。而弗罗姆正是先知先觉的领会到现代人的这一迷惑,这篇发表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佳作,是作者洞悉现代人精神危局后凭借自己的专业成就而精心烹调的心灵鸡汤。
在书中,弗罗姆不仅考察了“爱情”这两个字通常所指的两性的爱,更多地考察了人类所有的其它意义上的爱,包括母爱、博爱、自爱与神爱。这些对不同类别爱的意义与在人类日常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作用的阐述,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在具体论述时,弗罗姆则通过对比、分析、归纳与引用等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对爱的性质、表现、现实意义、生理学心理学价值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清晰的思路、晓畅干练的文字、扎实的学术与理论功力、循循善诱的解说,整部书读来让人感觉轻松自如。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各类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作者对一些与自爱相近或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比如自爱与利己、自爱与忘我的关系,通过对自爱的辨证与说明,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积极意义的“自爱”正名,指明爱自己与爱他人并行不悖而不是此消彼长。在性爱一节里,则重点地批判了弗洛伊德情爱的性本能决定论,指出了爱情与性爱的地位与关系,这也是后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学派对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最主要修正与扬弃。
从心理学上对爱的心理需求的分析,让我受益良多,这是弗罗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想通过书本宣传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学术思想的重要领域。爱这个虚幻的神来之物,原来始终寄宿在人们生物需求的底层,不再是那么虚幻与不可捉摸,而是与人的整个生物特性密不可分。将爱的生物学肇始与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身份认同感联系起来,从而引证出爱的朴素来源,如果西方人说“上帝与我同在”,那么爱也是始终与我同在。通过阅读,进而联系到平时切身的人生感悟与思考,这部分的阐述无疑让自己平时对爱的理解更深入与接近客观实际。其实,爱就是世界的灵魂,爱让这个世界充满与谐与幸福。爱其实就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种子,与我们与身俱来,可以说爱就是人类的基因与图腾。现代人吝啬于爱的给予,其实是爱的缺位与衰弱。一切人间悲剧莫不与爱的缺失与漠视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没有爱的地方,战争、杀戮、仇恨与敌对就肆无忌惮的横行、恣意妄为,人类的痛苦的灾难也与文明一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解释爱的问题,也就是来进一步思考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寻求解决之道开了一个必要的好头。
对爱情的要素分析,爱情中几个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或者说是感情):关心、责任心、尊重、了解。在每一份爱心中,回味一下都有四者的存在,正是这四种爱的元素,缔造了人类爱的基调,使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爱的这四个元素也是每个人在内心衡量自身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的无形标尺,人性的圆满、爱情的获得与维持都必须始终有各元素的参与与结合。这四者其实是一个理想的人本主义学者在对人文精神的一次综合诉求。
在书中,作者不仅从自己专属的心理学来分析爱情,而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个人爱情具有渗透、影响与调节的作用。人类社会发端以来,人从本质意义上来讲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所以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形态,就不再是简单的心理学范畴,故而作者在分析爱的时候需要引入当时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思想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式的、纯粹的分析学派最大的区别。
在行文基调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全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古典主义元素。对爱的原始渊源的考察让我置身于古典主义的神奇海洋,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西方美学的洗礼与熏陶。比如伦理学范畴中爱情与个人羞耻的那一段论述就把西方宗教学观念引入进来,从伊甸园寓言中的亚当与夏娃因初尝智慧之果而萌生的疏离感与羞辱感,讲到上帝对人类父权式的不容置疑与置否的爱,讲到上帝让约拿去尼尼微为其宣示神谕的故事……。所以阅读本书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还能得到大量的古典文艺方面的滋养。作者能综合诸人文学科的功力,特别是作者深厚的理论实力与人文素养更是让我从心底里钦佩这位心理学大师的风范与广博学识。沉浸在字里行间,作者就仿佛是与一个智者作了一次精彩的美学对话,醉心于每一行甚至每一个文字的同时,给人持久的回味与灵魂的净化,阅读的愉悦莫过于此吧!
最可贵之处,不在于书本能为每个读者切实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是通过对爱的阐发矫正现代人心底对爱的误认,让人们重新拾起爱的关怀,重建对于爱的信心。这一点是我读过本书后最大的收获。
当然,任何书都有局限性,本书的美中不足之处是作者对现代爱情困局的解说只是引出了一个头,在阐释问题的更深层次原因方面分析得不够透彻与详尽。囿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当代爱的缺失,可能比较武断,弗罗姆只指出资本主义中人的异化以及爱与性的分离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中爱面临全面危机的主要原因,但我个人认为爱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差别或种族差别的而特有的问题,有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存在、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冲突存在,就会有爱的问题的发生。爱是人类始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将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各个脚步。同时,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本书显得特别单薄,没有提出有创见性的、前瞻性的措施与手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批判。
《爱的艺术》读后感 16
了懂得什么叫感情,感情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用心好处,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之前认为“感情是无聊的东西“的看法,我读了这本《爱的艺术》当然这本书也谈及到了亲情和友情方面的知识,自己在这两方面还是看的很重的!只是因为在之前不理解真正的感情。
读完这本书之后,自己也懂得了不少!那么感情到底是什么呢?书中的几个词概括了其真正的含义。爱除了给予之外还有这些用心的要素了解,尊重,职责和关心。首先先谈谈了解和尊重吧,要想尊重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这个人。通过了解认识对方,认识对方才能尊重对方。为感情所持的职责感和关心程度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础,那么,一切都只会是盲目的。然后再谈谈关心和职责吧,感情说到底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用心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用心的关心,那么这种爱就称不上真正的爱。关心也自然会牵动感情的另一个方面,即职责感。职责感完全是人的一种由心里驾驭的自觉行为,是“我“对另一个具有生命好处的客体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和反应。
所谓爱人的职责感,就是建立再对他人的负责就像对自己负责一样的基础上的。同时呢,尊重也是感情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如果感情没有尊重,那么所谓的职责感就很容易蜕化成对对方的支配,占有甚至是奴役。尊重这个词的实际好处就是指客观地正视对方的全部,并容纳对方独有个性的存在。让一个被我爱的人能以她自己的方成长或发展,而不是要求对方服务于我,我同样就应感到和她很一致,而且乐意理解他(她)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她)成为我预先设计好了的.模型,更不是为了她当作我使用的工具。所以只有在自由和给予属于她自己空间的基础上才会有感情。感情是一种行为,是人的能量的实践,这种能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被外力强迫所导致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用心感情呢?需要两点重要的要素,第一:自觉摆脱自恋,第二:客观性着眼于现实,不断的培养自己的谦恭和理智。
爱一个人就意味着要献出自己,而不是有条件地期盼得到对方的回报。感情是信念的一种行为!如果“我“在爱,我便会处于对“我“所爱的人十分关心的状态,而不仅仅仅要求每一天都和对方溺在一起!如果你不认同完成一切事情都需要有必须的时间和过程,一开始就急于求成,你就毫无目的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你就会因此一事无成,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用心的感情!
当我读完这本《爱的艺术》之后,它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作感情,感情需要彼此的信任,彼此的尊重,彼此的关心,彼此的包容,并且给彼此自己的自由空间而并不是整天溺在一起,无所事事,整天喜怒无常,颓废至极。而是彼此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为彼此未来的打算所以“我相信感情并不是无聊的,感情能够是积极向上的,能够是彼此间的精神支柱。
“所以我祝福天下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祝福你们永远幸福,快乐每一天。至于我自己呢?一切的一切等我自己真正成熟了之后再说吧。那么何谓思想成熟的人?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潜力的人。思想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在理性推导下,他放下了先前那种无所不能的目标幻想,并能以一种谦恭的态度应对现实。
《爱的艺术》读后感 17
爱的艺术这本书,相对于之前的心胜,在表现手法上更像哲理论文而不是寓情于事,富有哲理性。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父母之爱有一定感触。但是,就目前而言,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爱的实践这一章。我们要有爱他人的能力,真正恭谦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生活会变得更丰富。
如果说战胜对手首先要从内心战胜对方的话,赢得同学的赞赏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爱。
对朋友的爱是需要我们专注的。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有的同学最近几天突然对自己特别的好,常常让我们感到幸福来的太突然了,以至不能接受。紧接着会发现是他们有求于自己,然后态度就没之前那么热情了。至少对于我来说,我是不把这样的人作为心中理想的朋友的。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时时刻刻的关怀,是一种耐心的体现。时常我们还会遇到一种情况是自己可能给某人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是你又人为他是一个人品很好的人,你主动示好却又遭到别人拒绝。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我们去专注的去想办法和他交朋友,他也一定会认可的。专注的交往一定会获得别人的信任。
此外,能与同学和谐相处的'另一种方法是用爱去聆听。我们总是不厌其烦的去推销自己,喜欢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听另一个人无休止的唠叨。一个好朋友,好同学,就是要体谅对方的心情,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或许我们对那些话题不感兴趣,但是对方既然讲出来就是想和我们去分享其中的喜悦,我们应该理解这份心情。有时对方于我们分享的可能是他痛苦的遭遇,比如和女友分手等问题,甚至是对某些人的牢骚。我们对于这些不应报以埋怨、不厌其烦的态度。认真聆听,用心体会对方所要阐述的思想,顺着对方的思路与他认真沟通,开导对方。这是作为一个好朋友,好同学需要做的,而不是敬而远之。
面对同学对自己的抱怨,不满意,我们要报以乐观的心态,用爱,用真诚去感化对方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在大学生活中,我们难免与同学发生些误会,这会导致朋友之间互相疏远。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看了这本书,我今后应该做的不是仇恨继续加剧,而是从点滴做起,主动为对方提供帮助,宽容对方的不足。主动示好,才是化解双方内心仇恨的最好办法。
真诚沟通,坚持去爱,是在大学生活中保持与同学良好关系的法宝。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心战胜自己,用爱感化别人。丰富我的大学生活。
《爱的艺术》读后感 18
刚刚看完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真的是很值得思考的。
首先,看完这本书我想领悟到的第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至于这一点,我想从四个方面来稍作解释。
对于朋友来说,我曾经很羡慕那些有死党的人,觉得有一个死党时间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有这样的一个人来听我们倾诉,然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并不会再去羡慕那些人,这并不是没有拥有死党的渴望,只是说死党也并不是真正能了解我们每一个想法,就像有一位德国的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当朋友不能理解我们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以一种尊重并且爱护的态度来安慰,关心自己。此时,也就是我所说的自我的存在。
对于父母和孩子,我们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我们的一切,但是我想并不尽然,我们拥有拥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应该因为父母和孩子的一些不开心就影响自己的心情。
对于爱人,由于本人的经历尚浅不知道该怎么理解,所以暂时不做思考......
其次,是对于最后的爱的实践的一些想法,我们有时候因为自己一个人而无法安静下来做事情,但是,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个体,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是赤裸裸的降临,走的时候也不会带走任何的身外之物,既然如此,我想从中唯一可取得就是真正安静下来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一个学生就读书吧,白领就工作吧,毕竟,人生的多数时候都是我们自己一个人在进行大脑的思维活动,别人也不可能进入我们的思想之中,不是吗?
最后,是一个小小的感叹,在这本书中,我隐约的感觉到作者对于东方文化智慧的推崇,所以,现在对于本国文化也很感兴趣,当然,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罗素对于中国文化的辩证看法:他觉得中国文化是一种很和谐的文化,中国人对于生活中采取的一种幽默,泰然的态度是十分可取的,但是有时候,中国文化太过于和谐,从而有一种迂腐,愚昧的倾向,我觉得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是应该适当融入西方文化一种积极进取的特征。
当然,看完这本书,心情因为有这样的体会而开心,也由于他深沉的文笔而多少感觉有些压抑,因此,最近还是要看看一些比较轻松的东西,来调剂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有,最后一点,千万不应该去拿书中的东西来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该怎么活就怎么会,毕竟,生活还是和书中的情景有些出入之处的,在生活中还是应该以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基础
由于本人还不满20岁,看法不一定完全成熟,请大家多多见谅。
《爱的艺术》读后感 19
你了解爱这件事吗?我们身边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曾为它所累,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爱随时随地无时不刻都在发生,我们中间有人正在爱,有人即将要爱,剩下的则在花大量时间谈论爱和等待爱。毋庸置疑,人与人间的情愫是一个永无休止的争论,是一个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
瑞蒙卡佛认为爱是一种不那么长久的多愁善感,两个相爱的人认识彼此前可能爱过别人,而一旦俩人中的一个不幸发生什么事,活下来的那一个会悲伤一阵子,但他最后还是会继续恋爱,这样的故事信手拈来。
有人说,如果将爱等同于永恒,则两者的概念都会变得空泛起来,因此聪明的恋人们把爱视作海誓山盟的证言抑或甜言蜜语的网罟,语言这样一个虚无浮动的表意系统变成了对抗沧海桑田的慰藉。于是“我爱你”变成了那样轻易就可脱口而出的字眼、那么通俗而简单的词汇。我们有勇气一见钟情,却没有毅力坚持天长地久。爱被我们弄得遍地都是——直到我们已经分不清让我们忧伤和焦虑的究竟是爱还是以爱为中心的虚无和空洞,抑或是落入陈腐现实的悲恸。
弗洛姆不认为爱是如此普通常见的东西,他通过自己的著作告诉世人,爱绝非那么简单易得,相反是一门不易上手的艺术,一份独立成熟而自足的爱需要经过思考和实践的洗炼。占有爱情的身体不难,而占有爱情的思想绝不容易!水到渠成的感情就和不劳而获而从容一生一样几乎近乎于神话。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也不可能有廉价的爱情。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必须通过积累”爱“的经验和磨练,容忍升华彼此的差异,其实爱情本身就是彼此习惯和包容差异的过程,爱情的关系和政治中的关系一样,都是企图在歧异的现实上建立一致的理想。人需要有对爱的认知和实践的执着,一种像小孩学走路般的不断尝试错误的体验,才能慢慢地经由"学习"在人生旅程中获得弥足珍贵的爱情。你的爱只能通过创造性思考和想像力的训练,经由不断实践学习与成长。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几乎已找不到任何活动、任何企业像爱一样,以如此巨大的期待与盼望来开始,却又如此一成不变的失败。”——《爱的艺术》一书实际上是弗氏从三个方面针对为何现今社会的爱情一再遭遇失败做出的阐释。
首先他批判了社会中爱的瓦解:由于在后现代的今天,社会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我们崇尚身体之爱和被爱的爱情观,那是一种吸引你接近某人的平凡的冲动,任何人都可以频繁地爱上另外一个人,不论是男是女。现代文明的大机械化时代抹杀了人的独特性与工作本身带来的尊严,人们像一个零件一样不停的运转,在无法停歇的空间,像个陀螺般不停旋转,由生到死。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第二,我们的爱之所以满地都是,是因为我们把爱的问题看作是对象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我们通过参照别人来确定自己,认为爱不再有年纪的差别,觉得投入一段疯狂要趁早,三少四壮五轻亦不嫌晚;人们还认为爱是个完美的塑身主义者,一旦提及爱,就条件反射一般地把它与被爱的标准联系在一起,是为了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并以此提升自己的被爱指数:男人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帅气、拥有更多权势和财富,女人按照社会价值观的审美把自己塑造得和模特一样纤细、性感、妩媚。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却很少用来学会爱情这门艺术。
当今世界满地都是的爱情架构在这种物化的价值之上,一旦外在价值抽离了,爱情的灵魂也开始渐渐出窍。爱不但繁荣地盛开在生活之中,同样充斥在人们的幻想里。大家期盼着爱,期盼着流行歌曲、偶像剧、浪漫的爱情小说里、电影中说的那种爱,剧情结构要强、对白要引人入胜,故事要感人肺腑、赚人热泪,同情共鸣,真心实在,有卖点有看头有情有意,灰姑娘要嫁给英俊的白马王子,灰小伙要娶得到布兰妮斯皮尔斯。每天的生活都在精采的地方待续,旁人不得不满眼羡慕地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看下去。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大家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大家百听不烦。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本可以学会拥有爱的能力。
“人们往往把那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难道只有获取名利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而爱情只是一种不值得人们付出的奢望?”在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所有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人们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心中的恐慌,无力自拔的沉溺以及本能的自卫,从而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想法被那么多同样的人理解和演绎,原来“我们”的爱情如此寻常,不就是这样的么———其实人人都拿着一本勉强称的上文学的爱情著作来要求对方,而自己永远等着带花的王子或者带着财富的公主,来给自己幸福。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告诉我们,爱越来越变得难以理解的第三点原因,是人们对于“爱”的知识的匮乏,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之爱”的区别。爱这种高尚的艺术本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弄得满地都是,它在本质上必须是出于意志的行为,是一种决心,要把我的生命全然委身于另一人的生命,爱这门艺术的基础就在于不能勉强他人迎合自己。假如要改变一个人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何不乾脆直接找一个心目中的完美?既然这样的人很难求,爱就更加没有理由如此轻易地表露和存在。改变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是一件让对方不快乐的事情,既然你爱他又为何要他受尽痛苦呢?
是的,爱不该被我们弄得满地都是,我们没有资格如此轻易地把爱挂在嘴边。爱是付出、爱是牺性、爱是祝福。所以对方开心,就应放手、宽心去祝福。这并不意味着你要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代替爱的表白,而是在说出真心诚意的“我爱你”三个字之前,要让自己明确:爱的答案很长,如果说出就要用一生来等待回答。恰恰因为如此,面对爱的幻灭我们亦无须惧怕。终究,倘若是因爱之名,时间的脚步和空间的变迁就无法把我们的坚持修饰成患得患失的冷漠。那些过于短暂的激情并不纯粹,那些类似镜花水月的浪漫之中混杂着更多来自于想要弥补自己人生不足的愿望而非爱的欲念,它们或多或少构建在物质的需求和身份的焦虑之上,并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爱。作为一门艺术的爱,要求人们有爱的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才越深。如德国哲学家巴拉塞尔士所说,“假如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从《爱的艺术》中可得出的结论是: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绝非遍地都是的廉价情绪,人们不能把虎头蛇尾式的坠入情网视同永久性的爱情状态。你必须花时间确定对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为爱与信仰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不止包括感性元素,同样也需要理性元素。除了与生具来的部分,还要体会,学习领悟,练习,揣摩,先评估自己是否有爱人的能力才有资格谈爱。
弗洛姆告戒追求爱的人们,想要有一份丰盛满足的感情,必然要以具有爱的能力作为前提,爱的能力并不来自外在物质世界,不来自车子房子名牌的交换,而是经由自我内在意志的坚持以及长时间与人互动修练得来。“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弗氏相信这种创造力中包含四种元素,那即是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
爱不该被我们弄得满地都是。爱意味着,当对方希望独处、有暂时的个人生活空间时,自己也能自得其乐,照顾好自己,生活过得愉快充实;当对方需要自己陪在身旁,一起分享心情与感觉时,则能排除所有杂念,全心全意将心灵交给对方;当对方沮丧无助能适时给予精神上最大的慰藉与支持;当对方欢喜快乐,陪着一起高兴、一起开怀大笑。说出爱这个字,意味着彼此祸福与共,患难相扶持,做对方永远的心灵伙伴、精神支柱。
“我爱你”这三个字如此泛滥地流俗于世,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过于胆怯和懒惰,没有勇气去承担学习和提升爱的能力的责任。弗洛姆曾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逃避自由》中写到:“人之所以无法自我决定,也许不是听不见内心渴望的声音,而是他对于选择之后的自由状态感到害怕。因为,一旦他选择了而获得自由之后,他就必须负起获得自由以后的责任和伦理,必须对他自己的选择有所交代。”爱和自由一样,也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所以大部分的人不但逃避自由,也逃避真正的爱情。
不要害怕在是否说“爱”的问题上作出选择,尤其是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选择。弗洛姆告诉我们,正是这种不敢选择的态度使得政治上的极权主义可以持续存在,社会控制可以彻底被执行,情感生活可以随随便便蒙混过去,就这样凑活过一生。但是爱情何其珍贵和独特,人总该有一场能对别人细说的,你难忘的恋爱。或许获得这样一份真爱的前提,是说出比“爱”更多的“不爱”,当每个人都意识到爱原来是如此稀缺的资源而并非满地都是,才会舍得为它付出更多,学习更多,珍惜更多。
《爱的艺术》读后感 20
看了二十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书的篇幅很短,讲的事情也很简单,主要资料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到达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潜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按他所说,人类社会将十分具有创造性,但是创造性也许并不是那么跟爱有关。
在读这本像短篇小说的小书时,收获也并不少,对弗洛姆本人,对他的理论都有了很多了解,这是读一本好书所能够带来的收获。比如,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人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他的人生历程在书中也有所讲述,咨询师、教授,而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波折,另外由于时代的影响,他还十分关心政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原因。
弗洛姆的理论并不像弗洛伊德的理论那么精彩。他说:“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也因此并不太让人信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通过感情去到达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这种理论同样让人难以相信。“就像神学的逻辑结论是神秘主义,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这句话倒是很有意思。他对成熟的'人的定义也很有道理:“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
弗洛姆在书中对弗洛伊德的引用是最多的。他有些反对弗洛伊德的地方:“弗洛伊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认为感情只是性本能的表现和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要求是人渴望感情和与人结合的一种表现。”两相比较,我倒是觉得弗洛伊德更正确。其它也有好多地方谈到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全然反对的:“人们指责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他们这么做常常是为了否认弗洛伊德学说在传统观念圈子里引起反对和批评的那部分理论。但是性风俗在这五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天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在中产阶层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骇。”“温柔绝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性本能的升华,而是博爱的一种直接表现,既表此刻爱的生理形式中,也表此刻爱的非生理形式中。”“在现代思想中,斯宾诺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提出同样的原则。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重点已从正确的信仰转移到正确的生活道路。
马克思也提出这一原则,这表此刻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弗洛伊德的悖论逻辑使他发现了心理分析疗法的过程,也就是更加深入体验自己的过程。”弗洛伊德对宗教的这一信仰形式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缺点只在于弗洛伊德没有看到单神宗教的另一方面和这一宗教的真正核心――这一核心导致否定神的概念。”“弗洛伊德的概念完全贴合二十世纪初完整的资本主义精神。”“弗洛伊德对感情的看法贴合十九世纪物质主义好处上的男权主义,而沙利文的定义是来自于二十世纪被异化的人”“很有必要把弗洛伊德的发现从生理的范畴转换到生存的范畴中去,并进一步发展他的理论”,最后这方面还是不太懂。
但是有时他的分析还是十分有道理的:“人从同母亲的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到达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到达成熟的基础。如果人不是这么发展就会导致神经机能疾病”。书中对神爱的阐述也显得有点太多了。最后在“爱的实践”这一部分,弗洛姆讲到如何去爱。就像古训所强调的一样,他也强调了专心这一要素。他说:“如果专心地干,那么干什么就无关紧要了,无论干什么,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会增加一层现实好处,因为干事的人是完全开放的。”“获得爱的潜力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感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在书的最后,弗洛姆引用了马克思的话,这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的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时,感情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这本小书确实给人很多深刻的启发,但是对于我,还不止如此。我还在自己的书群里跟大家分享了这本书的一些精彩理论,这种尝试把大家都集中起来,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对大?夜餐??进步也起到必须的作用,这是最让我高兴的。前天还用同样的方法分享了《优势谈判》这本书,效果也很好。以后还会继续分享更多好书,也许会发展得更为专业呢,而这都是这本小书给我的启示!
《爱的艺术》读后感 21
读完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我想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让我知道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与努力。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与核心,但是,爱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爱,甚至真的.在爱吗?这本书的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爱、自爱、父母之爱、上帝之爱等等,更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在于其无偿的给予性,无条件性,不论你身处何地,不论你是好是坏,只要你是母亲的孩子,你便会得到母爱。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得到,而且也根本无法用努力去得到,无法创造,也无法控制。在母爱中我们是处于被爱的地位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把被爱转变为去爱,转变为创造爱。我们要学会爱也需要学会给予,给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欢愉,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当人们明白这些时,爱才能变成成熟的爱,“我被爱是因为我爱”。
弗洛姆指出:“关心、责任心、尊重与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与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尊重与认识,那么关心与责任心就会变成对爱人的一种控制。在爱情里,尊重与认识非常重要。首先认识自我,自己本身要达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赖他人;其次,要客观地正视对方,认识他的独特个性,并努力使对方成长,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爱的艺术》读后感 22
弗洛姆在前言中说: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性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一、婚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陌生的,虽然每个人都努力同别人接近,但实际上都是孤独的。千篇一律和僵化的机械性工作再加上享受,这样可以减少人的孤独感。
成年人开始寻找爱情。
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为此,男男女女会竭力提升自己的魅力,或依靠名利地位,或依靠美貌颜值,或让自己品格高尚……如果你对“缘分未到”、“我还在等对的那个人出现”这样的话不陌生,那就意味着你身边有人深信: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弗洛姆说:人们在选择对象时,往往以权衡对方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决定要不要与一个人发展恋情,就像做一笔交易,要考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自己的实力,猜想对方会不会看上自己,如果找到在“市场上所提供的最合适的对象”人们就决定交往。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对象问题,却不知道“堕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在生活的琐碎、无聊中,在双方不可避免的分歧中,原本灿烂夺目的爱情变得黯然失色甚至面目可憎。
怎么拥有一点幸福的婚姻呢?
心理学家研究了1500多对夫妻的样貌的相似性。这些夫妻有的刚刚结婚,有的结婚超过50年。心理学家把不同结婚年数的夫妻照片混在一起,让受试者去挑选最有夫妻脸的人来进行配对:当结婚数在5年以内的,受试者根据脸的相似度来匹配夫妻的正确率接近随机水平,也就是,开始的时候并不像。但是当婚姻超过20xx年,受试者的'匹配精确度就会显著提升,而且结婚年龄越久,匹配的精确度就会越高,说明结婚越久,夫妻果然长得很像。
这说明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共同经历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的哈哈大笑,同时的愤怒伤心,他们的面部肌肉也在做着同样的运动。日积月累,他们就会逐渐形成相似的面部曲线、皱纹等,因此长相会越来越相似。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间无意识的模仿,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变色龙”效应,即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别人,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也愿意模仿。
我们注意到“互相”是夫妻生活中的“萧何”,如果夫妻间的互相信任、互助,他们就可以共同成长;如果夫妻间互相指责、欺瞒,他们的婚姻就面临危机。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夫妻俩把所有的家务事、家庭活动全部列出来,比如做早餐、洗盘子、买菜、拖地、出去旅游等等。然后,心理学家会再请夫妻俩估计一下各自承担了多少。比如说,做早餐,你承担了多少,他承担了多少?显然,夫妻俩肯定有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多干一点,而另一个人在其他的事情上多干一些。这没有关系。可是,当这对夫妻把各自的估算的比例加起来,你会发现,这个数字一定会超过百分之百,可能1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一定有人高估了自己的贡献,但是更大可能是两个人都高估了。
我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互相指责对方,或者指责孩子,这样的情形非常糟糕。因为爱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本身不具备这种能力,便无法驾驭“家庭”这辆大车。在家庭的第一个阶段:相爱的人通过婚姻联结形成家庭,如果彼此还没有爱的能力,它包括:给、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那么在家庭的第二个阶段:第一个小孩的到来,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将成为必然。
二、养育
婴儿出生后要经历自恋、被人爱和爱别人三个阶段。
曾经有一个实验:猴子被单独关押到冰冷的笼子里,笼子中有一个很像猴子的铁丝架子,架子上放有牛奶瓶,另一边放了一个毛茸茸的看上去很像猴子妈妈的玩具。这些猴子平时都围绕在毛绒玩具妈妈身边,只有在饿得要死的时候才去喝奶。
可怕的是,这些猴子长大后,都出现了各种社交障碍,无法融入到正常猴子的族群。哪怕他们当了父母后,也没有改变,而是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去,甚至亲手杀死自己生的孩子。
心理学家哈洛用猴子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爱是一种能力,他不会因为我们大脑健全而自动产生,它必须来自我们所有人的亲子关系,来自我们亲生父母的爱。
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但是这一阶段会出现一种新的感情——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要送给父母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等。我见到一些家长很珍惜这样的时刻,他们很激动地表示:孩子长大了!但遗憾的是接下来便束手无策。要怎么做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父母的爱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
孩子一开始感到母亲是“一切存在的基础”而与之紧紧相连。他感到自己弱小无力,需要包罗万象的母爱。母亲的本质意味着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也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弗洛姆说: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
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小男孩总是试图支配他的母亲,对他专横霸道,发号施令,一句话,他总是以各种讨厌的方式随时随地寻求引人注目。他的心理完全萦绕着这样一种算盘:我要控制母亲,而且要独占她。人学校对他的期望则完全相反;他必须独立学习,整理好自己的课本和作业。人们形象地称这种情况类似给一头烈马套上一辆马车。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被学校开除,他会感到正中下怀。将孩子的生活背景做整体的观察,我们发现,原因是这个小男孩自从有了妹妹开始,就开始用自己的恶劣行为吸引大家的目光。
孩子年龄、身体在长大时,“精神”也在长大,母亲的引导和逐渐“放手”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然后孩子又转向父亲,把父亲看做是他的偏爱的新的中心,父亲成了他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但是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并且规定原则和法律,父亲对孩子的爱取决于孩子服从他的程度,靠努力换来的爱常常会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蒂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需要而已。鉴于这种情况,所有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
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动机是需要得到父亲的赞赏和避免父亲对他的不悦。
缺少父亲教育的孩子很可能成为“娇宠儿童”(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他们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看待,他不必努力便成为天之骄子,且常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他们生活的意义是独占鳌头,并借此获取心中想要的每件东西。这无疑是危险的。
在我国“教育”这两个字最早可以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找到。甲骨文中的“育”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上方代表的是正在用乳汁哺育婴儿的母亲,右下方是在襁褓里的孩子。左右结合起来是妈妈抱着襁褓里的孩子,给孩子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的“教”由三部分组成:左下方是一个离开襁褓四处奔跑的孩子,左上方代表学习材料,右边是一个拿着棍棒的手。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拿着棍棒的手正在教孩子学习。有趣的是,甲骨文中,这个拿着棍棒的手同时也是“父亲”的“父”字,也就是说,是父亲拿着棍棒教孩子学知识。所以在东方传统智慧中,母亲的主要职责是“育”,给孩子,特别是在襁褓中的婴儿,提供食物和爱的依恋,让孩子能够心智健全和身体健康。而父亲则需要教会孩子各种知识和技能,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对部落或者社会有用的人。
在孩子全面成熟阶段,会从母亲和父亲这两个保护和发号施令的权力形象中解放出来,他在自己身上建立起父亲和母亲的原则。
弗洛姆说:孩子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是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它的自我中心阶段,通过爱他就从他的自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他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爱的艺术》读后感 23
《爱的艺术》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书中,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学习,爱需要有能力,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
艾里希·弗洛姆在书中还写到:爱与其说是一种情感,毋宁说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来描述爱的主动特征,那么,它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物质上的给予,它是心灵的分享。夫妻之间、父母之间、恋人之间的爱都是建立在给予的基础上,而不是索取,这就是一门艺术。
所以,我们一生要做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事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爱这门艺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感到生命的意义,并从中体验到艰辛和快乐。
《爱的艺术》让我收益颇多,爱是一门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的艺术。
《爱的艺术》读后感 24
上周偶然读到一本很不错的小说——美国作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不同于以往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本纯粹从理论层面来解构爱的书。
史铁生说,夕阳西下的余晖将人间大地上的每一份坎坷都照得好灿烂,这种裹挟着浪漫色彩的叙事是因为拥有了对人间的厚重情感从而产生的。我们在物理空间上的渺小感可以完全被内野生成的浪漫所覆盖。这即是爱之于生命的重要性。弗洛姆的这本书则能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爱、了解爱,进而了解我们自己、了解这个社会。
在书的第一章节,弗洛姆为爱做了一个概念的辨析:爱,是一门艺术吗?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或者,爱只是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坠入爱的情网呢?弗洛姆以第一种假设为基础,但今天大多数人毫无疑问相信的是第二种假设。然而,大多数人绝不认为爱情无关紧要,相反,他们追求爱情,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他们百看不厌,百般无聊的爱情歌曲他们百听不烦,但他们之中,又没有人认为,人们本可以学会去爱。以上的阐述直指了一个存在于我们之间的根本性问题: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应该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我如何才能值得被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法,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谨慎。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具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标准的合成物而已。
弗洛姆认为人们的第二个问题出现在: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一个能力问题。我们往往在等待一个对的人出现,认为促成一段浪漫爱情或完美婚姻的关键在于爱的对象,或者是被爱的对象,而不是爱的能力。人们对爱的对象的执着究其根本,与当代的文化紧密相关。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现代人的幸福感是由消费构建的,我们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做以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基础的利益交换,这种言辞听起残忍,但也的确很现实。
曾经有人说过:爱情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从它发生的最初就已经达到巅峰,那种怦然心动,那种迫不及待,那种想要达到未来的期许,那种熊熊燃烧的强烈欲望,都在恋爱的开始就已经被预支。从此往后,再怎么走都是下坡路。我并不否认这种情绪变化的客观存在,但是弗洛姆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恰恰解答了这一情绪变化,那就是:人们混淆了falling love和being love这两个概念。我们永远期待那浪漫且遗世独立的爱情降临在自己身上,但面对高比例的失败和失望,我们仿佛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的意义。而弗洛姆将认识爱的艺术的方法分为了掌握理论和付诸实践两个部分,认为我们理应把爱当成一种艺术形式,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掌握的能力,而不是所谓的天赋。
在爱的理论探究中,弗洛姆从人为什么会需要爱的根源性问题出发。他认为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拥有理智,人是生命,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可以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对他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可以意识到生不由己和死的必然性,人知道自己的孤独,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威力的时候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的这一切都使他的特殊和孤寂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从他的监禁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
弗洛姆认为在爱情当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给”,而不是“得”。那么,如何“给”?我们应当给予什么?给与的目的又是什么?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忧伤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在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譬如: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爱情可以更好的认识事物和生命的秘密”,在意识到客观世界中人类的局限性,意识到利用纯粹的理性的角度达到超越几乎是很难实现的,于是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创造性的独具性的方式——爱情。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爱情在现代人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原因了吧,其实大部分人的爱都是很盲目的,在荷尔蒙爆发的时刻沉溺,在磕磕绊绊中陪伴,或者是带着物质利益属性的寻找。
当代人对于爱情总是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人们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与你天造地设的伴侣,你们是彼此的唯一,正在寻找或等待着对方的到来。却从未怀疑过,这些命题的正确性与否。在弗洛姆的理论体系中,成熟的爱情是保留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的合二为一。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的两个人之间,两个人都从相互的圈子里跳出来并相互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又能脱离自我中心的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
爱,首先不是同某一个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并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爱情取决于对象,而不是能力。他们甚至认为,爱一个人就是强烈爱情的证明,而这正是一种错误的结论。正因为人们没有把爱情看作是一种积极的行动,所以他们认为只要找到爱的对象就行,别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可以把这种态度,同想画一张画的人做一个类比,这个人虽然想画画,但他不是学绘画这门艺术,而是强调他首先要找到他愿意画的合适的对象,如果他找到这个东西他也就能画出来画了。
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爱我自己。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人,爱世界,爱生活,也爱我自己。人们总是很执拗于爱的对象,而不是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的掌握。其实里面,男女主角所犯下的过错就在于,他们把爱执拗于一个人的身上,而把性播撒人间。而弗洛姆在这本书中的论断就是,我们应该把性执拗于一个人的身上,而把爱播撒人间。
《爱的艺术》读后感 25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们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们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为一体,而不是逃离自己,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这是在《爱的艺术》中我最喜欢的段落。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不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人来讲,其实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说它对是一本课外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籍。经常有种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的感觉。它是好书推荐中的其中一本书,我也非常承认它的经典和价值,只是我觉得我以后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领悟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我觉得其中的内容更像是爱的规则。书中提到了博爱、母爱、自爱、深爱。其实我觉得这些爱中,其他的都没有那么的复杂,只有爱情,太具有难以掌控性。爱情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的结合,可是在现实中往往会涉及两个家庭,很对夫妻的感觉毁于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到现在,我对克服这样的矛盾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虽然我一直尝试用爱去避免,但是还是有几分担心,或许只有爱是不够的。
爱情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不会限制彼此的发展,才不会让对方有窒息的感觉。
总之,我觉得不管怎么经营,怎么去做,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幸福,那就是好的爱情。
《爱的艺术》读后感 26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们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们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为一体,而不是逃离自己个人,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这是在《爱的艺术》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段落。这本书对于我个人这个不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人来讲,其实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说它对是一本课外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籍。经常有种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的感觉。它是好书推荐中的其中一本书,我个人也非常承认它的经典和价值,只是我个人觉得我个人以后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领悟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我个人觉得其中的内容更像是爱的规则。书中提到了博爱、母爱、自爱、深爱。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些爱中,其他的都没有那么的复杂,只有爱情,太具有难以掌控性。爱情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的结合,可是在现实中往往会涉及两个家庭,很对夫妻的感觉毁于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到现在,我个人对克服这样的矛盾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虽然我个人一直尝试用爱去避免,但是还是有几分担心,或许只有爱是不够的。
爱情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不会限制彼此的发展,才不会让对方有窒息的感觉。
总之,我个人觉得不管怎么经营,怎么去做,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幸福,那就是好的爱情。
《爱的艺术》读后感 27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我就产生了兴趣。爱情是一门艺术这句话对我来说很新奇。对于爱情,我从小就只有肤浅的感受。爸爸对我像爸爸,妈妈对我像妈妈,朋友对我像朋友,我从不细分爱的种类和深浅。就这样糊里糊涂地生活着,但每当看到有关爱情的诗文,心里便不禁产生某种共鸣,激起对爱情的向往,却始终不知如何去爱。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渐渐有了答案。
爱是一门艺术,因此,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因此,弗洛姆在书中尽可能详尽地向读者展示了爱情的方方面面,也多次呼吁读者学会如何去爱,如何让自己的爱有力、真实、生动。
“所有爱的尝试都注定要失败,除非努力积极地发展你的整个人格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性格。没有爱邻居的能力,没有真正的谦逊、勇气、忠诚、自制,就不可能获得满意的结果。”这是书中最有价值的`一段话。弗洛姆的许多例子证明,爱情不是对象的问题,而是天赋的问题。既然是天赋的问题,那就好好学习和修炼,后天才能达到满意的境界。于是爱情成了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
作为这门艺术的初学者,我只能从表面上感受到这门艺术的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它们是:给予、自尊、自爱、大爱。
弗洛姆说:“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爱是创造爱的能力,没有爱就无法创造爱。”给予爱是创造爱的潜能的最高表现。在其中,我们体验到自己是强大的、富有的和有能力的。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去爱。就在山谷里唱吧,没有回声也没关系,我们没必要那么吝啬。真正的财富是成为一个可以帮助他人的人的经历。一个急于失去某些东西的人,无论他拥有多少,都是贫穷和有需要的。 “爱的本质是为某件事而努力,让它成长。爱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你爱你所工作的,你为你所爱的而努力。”
《爱的艺术》读后感 28
爱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知,但似乎每个人都说不太清楚。一方面我们觉得爱是生活中的重要存在,对爱的渴望、追求,以及丧失爱或爱而不得的痛苦几乎贯穿了人的一生。另一方面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没人告诉我们如何爱,才能通往幸福。于是,很多人就沉浸在那些影视剧中的爱情故事和爱情歌曲中,或陶醉向往,或唏嘘泪下。估计这就是很多人所受的“爱的教育”。
但,如果你期望对自己的情感有更深入的反思,或者你对爱有些疑虑或困惑,费洛姆的《爱的艺术》或许对你会有启迪。费洛姆是德裔美籍的心理学家,他的这本1956年出版的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依然有亮点闪耀。
书并不厚,薄薄的一本小册子。
书的开篇,作者就指出,我们关于爱的理解,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认为爱情的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
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很多。例如,拿破仑就有句名言: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如此,男人会努力获取财富、名利和地位,女人则通过美颜和装扮,让自己保持魅力。然而,我们依然看到很多功成名就的男人,在爱情和婚姻上非常失败,很多漂亮的女人也未必就婚姻幸福。
有一句很有魅惑的话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所以有很多鸡汤文就告诫大家,要拼命地争取成功,把自己打造得优秀,爱情就自然而来。诚然,优秀的人,被爱上的初始几率会大很多,但这份爱到底能多长久?这世界上,总有更优秀的人出现,那么会怎样呢?如果做不到那个最优秀的人,是不是就不配去爱,不值得被爱?
误区二,爱的问题是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我们认为我们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没有遇到对的人。有网红名人告诉我们:“当你遇到了对的人,你就会发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这个对的人的眼里,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你会被无条件地宠爱。”嗯,听起来无比正确,尤其是,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不开心,有什么不如意,指责对方是那个错误的人,比自省自己,努力沟通和改善,可要容易得多。但问题是到哪里去找那个对的人?为什么有人婚了又婚,依然没有找到对的人?
误区三,一见钟情才是真爱
一见钟情,惊鸿一瞥,确实极具魅惑,令人心旷神怡。但有多少人体验过一见钟情?有多少一见钟情之后,能修成正果,成为持久的爱恋?作者指出,这些产生于刹那间的强烈感觉,是不真实的,盲目的,是一种服务于繁衍需要的本能。所以,注定是不会长久的。但一见钟情确实有可能是个好的开始,关键是能否把“一见钟情”转变为“持久的爱”。
误区四,爱很简单,很容易。
很多人都觉得爱很简单。作者却说,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所以爱绝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是需要付出很多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得的能力。
此处,大家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在你的爱情观中,是否有以上类似的看法?你有没有躺着中枪呢?
在引发读者的一番思考之后,作者阐述了他的爱情理论。
之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作为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最大的需要是就是克服自我的.孤独感。爱情是人类的众多克服孤独感的方式之一。之二,爱情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体现,通过给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因而快乐。给不是牺牲,是体现了生命力。此外,爱的其它特质有: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它们是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彼此不了解,不尊重,缺乏关心等造成的。其实,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爱让我们克服了私我,拓展了我们对他人对世界的关心。
所以,爱情的本质是克服人的孤寂,实现人与人的结合。同时,它可以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活力,更加丰富。
在阐述爱情理论的同时,作者还非常详细地讨论爱的各种形式。如,母爱,父爱,博爱,性爱,自爱,神爱等。
如果小孩子缺乏恰当的母爱或父爱,当他们成年后,就有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他们会把对父母的感情、期待和恐惧,投射到“所爱者”身上。所以,亲密关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小时候,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所以,作者认为,爱是一种能力。爱情是那些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不仅于此,作者还认为,是所处时代的社会结构对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导致了人性的异化(物质化),也导致了爱情在当时的西方社会,正面临衰亡。把爱情看作是性满足的产物,看作是结伴思想和防止孤独的避风港,这两种观点是西方社会中爱情衰亡的两种表现。
在书的最后,作者谈论爱的实践时,着重谈论了信仰的力量。他认为爱是一种信仰,要把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别人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看作是爱情的基本条件。
作者认为,爱情的存在只有一种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你还相信爱情吗?去读读这本书吧。相信爱情,选择去爱,真正的幸福才会到来。
《爱的艺术》读后感 29
“一无所知的人儿也就一无所爱,什么都不做的人儿也就什么也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儿是没有价值的。懂得事理的人儿也懂得爱、观察和发现……对事物本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钟爱……设想所有水果与草莓同时成熟的人儿也就对葡萄一无所知”
在本书的开篇,弗洛姆引用了帕拉塞萨斯(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的这句看似与爱情无关的古话,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的观点,若想获得爱,则需了解爱。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而与之最为相反的是,极端的自私主义。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他们不是真诚地爱对方,而是为了爱自己才爱他人,找到爱的对象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这种爱,在对象能满足他们需要时,还可以维持平静的生活,而一旦对象无法满足,或者他们自己产生怀疑、动摇,或是自我空虚,他们的爱就会碎裂,熄灭。所以,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写到这里,谈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如何获得爱后,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为什么爱情是人生永远的话题?因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人最深切的需求即克服分离,从孤独中抽身。而爱情是人类克服孤独的唯一方法,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分享彼此的秘密,人与人结合,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也切记爱情与生活并不是脱离的,爱情依附于生活。鲁迅曾谆谆告诫:“不要只为了爱而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意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的第一意义便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爱的艺术》读后感 30
《爱的艺术》读后感 关于爱是什么,为何我们需要爱等问题,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当代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有着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爱的艺术并非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 在《爱的艺术》开始处,弗洛姆就指出爱是一门艺术,而不只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要想学习如何爱,就像要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 青春偶像剧和言情小说人们百看不厌,许许多多的少男少女都认为爱情就是一次美妙的邂逅,继而演变出轰轰烈烈的爱情,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最终两人走在一起,修成正果。无论剧情多么狗血,他们都认为这种疯狂地爱恋是强烈爱情的表现。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决不认为爱情是无关紧要的,却没有人认为爱是可以学会的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更有“魅力”,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持久的爱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九零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我”,比起去爱别人,他们更渴望被关注被爱,在他们眼里“给”就意味着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我爱,因为我被人爱”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弗洛姆认为爱情首先不是“得”,而是“给”,一个人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给”是一个人力量的最高表现。而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第三点,人们总把最初坠入情网的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地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的寂寞,但这种爱情就其本质而言不会持久,一旦敌意、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爱情就会烟消云散。而持久的爱需要给、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需要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就克服了他的依赖性、自恋性以及剥削别人的要求,并能找到对自己的人性力量的信赖以及达到目的的勇气。
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部分,主要强调了爱需要具备耐心、专心、勇气、信仰,这些词看似简单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只有身体力行,付出行动,才能收获爱。在实践部分,弗洛姆特意写到,在开始爱别人之前,个人应具备“独立的能力”,学会与自己相处。这倒是跟我们当下的流行的不少心理学观点相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爱他人。
《爱的艺术》读后感 31
弗洛姆《爱的艺术》讲的不仅仅是爱情,还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对他人的爱,对自己的爱。适合各种年龄层的人去读。
01、关于爱情
大多数人对爱情的误解:第一,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第二,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自由恋爱的新方式必定会大大提高爱的对象的重要性,而不是爱情本身的作用意义。第三,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fall in love)同“持久的爱”(be in love)这两者的区别。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
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02、关于父母的`爱
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
父爱是“有条件的”。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03、关于自爱
自爱不与“利己”、“自恋”相等同。自爱说明了对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爱自己。原则上爱自己和爱别人是不可分的。
爱另外一个人这一事实就是爱的力量的具体体现。
04、爱的实践
方法一:集中。爱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练习,需要时间,需要集中精力去实践。
方法二:要有听别人讲话的能力。每一件聚精会神完成的事会使人清醒(尽管干完时候出现能恢复的自然疲劳状态)。而懒懒散散的干事只能使人产生倦意——同时这些人在夜里也很难入睡。
方法三:培养自己的信仰和勇气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爱情是信仰的一种行动,信仰少的人必定爱得也少。
方法四:积极的活动。爱情是一项积极的活动,如果我爱,我对所爱之人就抱有积极的态度,而且还不限于对他(她)。
【《爱的艺术》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的艺术读后感08-12
爱的艺术的读后感02-18
爱的艺术读后感02-25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09-03
爱的艺术读后感9篇08-31
《爱的艺术》读后感(8篇)07-20
《爱的艺术》读后感8篇07-20
《爱的艺术》读后感11篇11-19
《爱的艺术》读后感(11篇)11-19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11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