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馆读后感4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惠安馆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惠安馆读后感1
第二章节——品读与赏析:在这一章节中,“疯子”秀贞和妞儿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秀贞对小桂子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的彰显出来,“我”与妞儿关系更加密切,并深深同情妞儿的悲苦命运,也为她的父母都不是亲生的感到惊讶。为什么分别重点描写秀贞和妞儿的命运?这样的疑问,吸引我继续阅读。
第三章节——片段点评:
1,“我一天一天的找,就会找到我亲爹和我亲娘。他们的样子我心里知道。”
品析:一句朴实的话将妞儿对找到亲爹亲娘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亲爹亲娘的想念之情生动地表现出来,【语言传神】
2,今天早上我起来就好的多了,不像昨天那样不安心,但是现在又想起妞儿,手里不由得停止了捉虫子的工作,呆呆的想,不知道什么时候,妞儿就会离开我。
品析:“我”的不舒服,不安以及眼泪,都表现出“我”与妞儿之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刻。【感情真挚】
3,最先我以为是秀贞跟我玩“过家家儿”,后来才又觉得并不是假装的事情,它太像真事了!
品析:秀贞的言行越来越超出“我”的理解力,故事情节的展开也随之显得更有波折。【构思巧妙】
4,她对我说过:“你要上学,我们小桂子也要上学了,我养点蚕,吐了丝,好给小桂子装墨盒用。”
品析:养蚕等吐丝了给小桂子装墨盒用,体现了秀贞对小桂子的思念。【语言描写】
惠安馆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惠安馆》一文,全文是由冬阳下经过英子门前的骆驼队引起,勾起了她对童年的回忆,从而展开了她对北京城南旧事的回忆。
本文主要讲了:英子来到北京的第一个冬天,认识了可怜的妞儿和“疯女人”秀贞,她们是英子在北京结识的新朋友,因此英子经常去找“疯女人”秀贞玩,从而知道了秀贞变疯的原因:秀贞曾与一个借住在她家的大学生相爱了,后来大学生说是回家去请求父母答应他们的婚事,却再也没有回来,而当时秀贞已怀上孩子,生下的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底下生死、下落不明,秀贞由于受到双重打击而变疯了。
英子很同情秀贞,很想帮助她。英子得知可怜的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面有一块青记,秀贞说是让阎王爷一生气给戳到世上来的,原来她的'母亲就是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打算带妞儿逃出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英子觉得很悲伤、很婉惜。
本文的主人公英子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又乐于助人,所有人都很喜欢她,她不但不嫌弃秀贞,还帮助秀贞找到了小桂子,英子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
惠安馆读后感3
在假期里我,读了林海音所写的《城南旧事》。
《惠安馆》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它的主要内容是:英子在北京结识了被捡来领养的孩子——妞儿和住在惠安馆的“疯子”——秀贞。
她巧合地发现,妞儿就是秀贞失去多年的孩子——小桂子。
英子便带着妞儿与秀贞重逢,并把从妈妈那偷来的金镯给打算去寻找丈夫的秀贞当盘缠。
谁知,母女俩被火车撞死,金镯回到了妈妈手上。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为英子的同情心感动。
有几个人看到或听说哪里有疯子不是敬而远之的'?英子不是。
她不但不因为大人说秀贞是疯子而躲着秀贞,反而帮助秀贞找回了孩子——小桂子。
相比英子,我觉得很惭愧。
上一年级时,我常常跟着妈妈去超市买东西。
超市外摆了很多小摊,我从超市出来后,总会去那看看。
超市旁有一条比较少车来的马路,有时能看到残疾人坐在马路边乞讨,面前放着一个碗。
望着那些人,我总会心生恐惧,跑掉。
我怕他们断了的手或脚,看着很可怕。
明明他们是那么可怜!我却因为他们可怜的样子而敬而远之。
这是一种对残疾人的歧视!
《惠安馆》使我明白:不管是疯子也好,残疾人也好,都不应该歧视对方,应该对对方抱有同情心,平等对待。
惠安馆读后感4
读完《城南旧事》中的“惠安馆”的故事后,我心中倍感压抑。虽是稚嫩孩提眼中的光景,却真实地诉说着世间人生百态。
此段故事讲述了20年代末中国底层社会群体的生活景象,但它却是反映当时社会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文中的“我”是一个聪明、开朗、善解人意的小女孩,在懵懂之时成就了一桩尽善之事:即一次偶然但非偶然的相遇,使一对遭遇坎坷期期相盼的母女得意重逢。(.)
由于“我”的好奇认识了“疯子”秀贞,在“我”的好玩中结识了妞儿。从别的小孩害怕到“我”逐渐接近她的闲聊中知晓了“疯子”的痛苦过去,从出手相助到无话可说的友谊中得知了“妞儿”的凄楚生活。母女两个无疑是那个阴暗无情的社会牺牲品,母亲因无谓的情感纠葛而错就了一生的幸福,孩子因世俗被无情的抛弃而步入痛苦的深渊,她们因世态的炎凉而被世人冷落。她们只有从“我”,幼稚的“我”那里得到一点点纯真的慰藉。是因“我”的聪明和世间的巧合促就了她们母女的`相认,然而她们那迟到的天伦之乐是那样的陌生苦涩并且短暂,被一场无情的车祸消失殆尽,像流星一样成为了时间的过客。结局是那样的令人痛心惋惜,没有换来别人的怜悯,却引来“我”的家人认为是“她怎么一拐能拐了俩孩子走”的无情猜忌。
在一个世态炎凉的世间,就会有不尽人意的故事。幼稚的“我”虽不懂社会,但却看到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道尽了世间的人情冷暖。
【惠安馆读后感】相关文章:
《惠安馆》读后感07-31
惠安馆读后感12-21
《惠安馆》读后感3篇07-31
惠安馆读后感(精选10篇)03-21
《惠安馆》读后感(3篇)08-21
《惠安馆》读后感精选3篇08-21
《惠安馆》读后感(通用3篇)11-23
城南旧事惠安馆读后感(精选11篇)02-17
《蔷薇少女馆Ⅱ》读后感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