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时间:2022-07-26 19:38: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爱和自由读后感精选11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和自由读后感精选11篇

爱和自由读后感1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这本书,如今再重新阅读还是感受良多。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一本现成的教科书教你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不是机器零件可以拿卡尺去衡量,纠偏,批量生产,只能因材施教。孩子很小的时候,这本书是我们教育过程的指引,现在孩子长大了,反过来去看走过的路,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误的懊悔,时光不能倒流,只有总结经验,做更好的父母。

  一直很接受蒙氏的教育理念,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不求回报的。但是这种爱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爱,那么爱也会变成温柔的虐待。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把我们的观点和做法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做不自己愿意做的事,或是让他们被迫接受不同的观点,这实际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绑架和伤害。父母的爱是有原则的,既不能溺爱也不能粗暴,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蹲下身子和孩子一样的高度去倾听她的意见,正确的要去鼓励她,错误的要去引导她,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和心灵是空白的和纯洁的,父母怎样去填补这个空白是非常严肃和重要的一个课题。父母给与孩子的首先是正确的爱,是在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快乐幸福成长为前提的基础上的无私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才能学会怎样去爱别人,爱这个世界,把爱和善良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们看到很多高智商人才的犯罪,这些人的人生轨迹令人痛心和惋惜。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是缺失的或者是扭曲的,那么这些孩子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他们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他们始终渴望弥补童年的缺失,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做一些反人格反社会的事情。所以再高智商的人才如果没有健全的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我们一定要给与孩子足够的,正确的爱。

  给孩子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充分的自由,这个范围,我理解是不会发生危险,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做她喜欢的事。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在一定的距离内看管孩子,主要是防止发生危险,在安全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去探索,满足她的好奇心。而孩子长大后,随着孩子心智发育的成熟,父母更多的是去引导孩子在社会规则和道德框架内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认为兴趣为先,培养能力为主,健全优良品德为准绳。通过引起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去做她喜欢的事情,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再加上适当的鼓励,会把喜欢的事情深入并持续下去,越深入,越有兴趣,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孩子小的时候学过古筝,围棋,画画,这些课程都是在她学过一段时间后真正的感兴趣才确定下来的,我们并没有用大人的眼光去强迫她选择和学习,而一旦确定下来就一直坚持,风雨无阻。在学习过程中,会促进孩子性格及习惯的养成,无形中培养她坚强,乐观,勇敢,毅力,专注,主动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的陪伴非常的`重要,这种陪伴不是仅仅陪伴在孩子旁边照顾她的起居,而是完全融入孩子的生活,就像朋友一样,一起成长,完全体会孩子的快乐与悲伤,分享她的喜怒哀乐,温和而坚定的做她精神世界的朋友。

  理论上的道理每一对父母都懂,但是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就会有很多偏差。回看走过的路,感觉有很多失误的地方,一是太着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充分了解孩子的心智发育程度,渴望孩子出成绩,超出了她的智力水平,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反而破坏了她的兴趣点。二是作为母亲,与孩子的距离太近,更偏重于孩子生活上的照顾,患得患失,没有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她放手去探索,使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影响孩子的性格。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原生家庭的点点滴滴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很多时候方式和尺度的把握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孩子做好的榜样,父母的责任任重道远,共勉。

爱和自由读后感2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受此启迪,我感觉:爱是尊重,爱是珍视尊严。

  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孩子得到的是被动的爱,缺少的尊重。在此我想来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有以下教育观点:

  1、遵循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3、重视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

  4、支持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活动获得。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遵循、注重、重视、支持,在这几个词中,汇总一个词:“尊严和独立”,其实,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责任,需要平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担负各自的责任。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

  书中谈到了神游一词,让我深受启发。其实,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书中有一个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

  您可以尝试去看一下《爱和自由》这本书。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己,成长自己。“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尝试,并且相信会越做越好!“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从我开始,从你开始,从此刻开始!

爱和自由读后感3

  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重点关心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每位家长的心中愿望。但由于家长对教育上尤其是幼儿教育认识上的误区,造成“揠苗助长”事倍功半,甚至酿成家庭教育的惨剧。

  正确树立幼儿教育观刻不容缓!

  通过虚心阅读爱和自由文章后,受益匪浅。

  一、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蕴含强大精神能量和潜能

  儿童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按着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是一个心里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里成长上的。

  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否则,将破坏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

  二、儿童所有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家长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的儿童不需要学习任何技能,他所需要学习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

  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智力就是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种感觉的上升都和其中的经验和体验连在一起,儿童天生具备这种能力,只不过这一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每一个人也不一样。

  所以,普通“教”的本质: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杜绝家长在孩子感觉的时候,破坏孩子的感觉;杜绝儿童感觉到时,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

  三、关于“智力”的理解

  真正内涵:一个人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来自他高贵的品质、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满创造力的思想。

  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四、什么是“爱”和“独立”

  爱是土壤、是阳光、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教”孩子可能是奴役孩子。因为你怕弄脏了卫生,你怕麻烦,你代孩子所做的一切不是“爱”,你剥夺了孩子“体验”和“学习”的过程。

  爱是让孩子走向独立。这种独立不仅仅是身体“行动”上的独立,更重要是“思想”上的独立。

  五、关于“独立”的理解: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趋于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阻止了他,那么对这个人就没有了自由,也没有了独立。没有独立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

  六、关于“自由”和“独立”的理解

  每个人都会依据自己的独立程度来使用自由,而这一切基于一个条件:当他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给予的爱和自由是一环接着一环的。

  蒙特梭利说:我们必须把我们的后代造就成为强有力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独立和自由的人。

  自由不是条件而是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才能作为人而存在,才不会在思想和意识上丧失做人的权利。

  七、“自由”与“纪律”内涵:

  自由: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给予孩子充分认知的自由。由这种自由,他才能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知、认识。

  纪律误区:平常意义上的纪律的“典型形象”,就是比较听老师话,安静的坐在那里,不活动。

  纪律内涵: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当你是自己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守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称之为纪律。

  反思:我们“爱”错了吗?

  家长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和爱着自己的孩子。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牙牙学语之际就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在亲戚朋友面前,以自己孩子会背多少古诗、多少才艺而喜形于色!用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灌输”自己的主观认识。以怕弄脏了、怕麻烦等等借口剥夺了孩子“体验”和“感知”的学习机会,以命令式或者威胁式的语言规范孩子的思维和言行。

爱和自由读后感4

  《爱和自由》一书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孩子小的时候看到的和大的时候看到的不一样,如果我们总是指引她看我们看到的事,那孩子大时可能就看不到小时候能看到的事物了。

  在身边经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我一拿起书,没几分钟孩子就跑开了!”或者“我觉得这本书孩子会喜欢,可是一拿到孩子面前,孩子就说,我不要看。”这个时候我通常会问一句,“孩子不要看书的时候,在做什么呢?”家长的回答一般就是“他就是喜欢玩!”于是我回答:“那你就和他一心一意的玩呗。为什么一定要他这个时候和你看书呢?”当儿童有感觉的时候,将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对上,不要打扰,破坏他的感觉和观察。此时,词语捕捉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清晰的属他的对象。

  其实关于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提到的这一条,顺从孩子的意愿。我喜欢这句话,也坚定的按照这句话在做。孩子快乐,就能产生足够的安全感,才能为独立迈出坚实的步子。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病。看到这句话,我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个粉擦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我的故事外婆用鬼故事把我吓的不敢回家;回忆起爸爸对我说,你这样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回忆起玩得满头大汗的自己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不能这样对待我的孩子。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

  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在数字敏感期没有到来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教孩子数楼梯,但不需要告诉孩子“1是棒子,2是小鸭子”。在绘画敏感期没有到来的时候,可以把画笔交给孩子,但不要教他如何画,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孩子喜欢玩水,喜欢玩沙,喜欢玩土,那么少对他说:脏,不要玩,不要摸,不要碰,这么多的不要,只能使他动不得,玩不痛快,失去的是重要的探索精神。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倾听他陪伴他,笑的时候陪他笑,哭的时候安慰他,共同体验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从他的角度考虑他的感觉。当孩子小的时候引导他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好的思考习惯。不以成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以孩子的需求为需求。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那么请当他是平等的人,而不是成人的附属。

  看完《爱和自由》能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在生活世界面前,永远做一个学生,学习如何幸福的生活。

爱和自由读后感5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教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当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理解什么。不要妄想让自我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我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我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教师的工作,要保证自我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进取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明白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我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欢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爱和自由读后感6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

  每个家长都爱自我的孩子,那爱到底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受此启迪,我感觉:爱是尊重,爱是珍视尊严。

  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取。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能够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时,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我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下。孩子得到的是被动的爱,缺少的尊重。

  在此我想来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有以下教育观点:

  1、遵循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3、重视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

  4、支持儿童的发展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透过自身活动获得

  那里有几个关键词:遵循、注重、重视、支持,在这几个词中,汇总一个词:“尊严和独立”:,其实,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张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如果你认识不到,不尊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如果不认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

  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需要职责,需要平等。不背负职责,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平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当然需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担负各自的职责。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

  书中谈到了神游一词,让我深受启发。其实,儿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透过幻想来实现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构成。书中有一个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

  您能够尝试去看一下<爱和自由>这本书。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我,成长自我。

  “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尝试,并且相信会越做越好!

  “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如果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从我开始,从你开始,从此刻开始!

爱和自由读后感7

  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处,不计算他人,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

  对于“爱和自由”这个话题似乎一向都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这个话题太大太大又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是一一妈的督促,还不明白这个作业什么时候能交呢,呵呵。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8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光,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就应是“活泼机灵”的。应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我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取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我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取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我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持续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就应也是需要一点时光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决定,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立刻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透过行动来构建自我。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齐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带给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必须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就应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我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我这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一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透过幻想来实现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构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就应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我,成长自我,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9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应该是“活泼机灵”的。面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择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择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应该也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马上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通过行动来构建自己。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起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提供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一定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应该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己,成长自己,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10

  做父母的常遇到这种事,你的孩子在某一天突然说句“大人”话,或在某一天突然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孩子真的在某一刻突然开窍了?不是。儿童的心智发展是自发的和连续不断的,并直接与儿童的心理潜力有关,而不直接与老师或家长的工作有关。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儿童在某一阶段喜欢重复做一件事,一套积木反复搭反复拆,一个故事要反复听也不烦。这个反复做的过程,其实就是儿童心智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学习是从感觉开始的,当他不断地触摸,感知后,他会自己对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儿童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比如,儿童今天知道了“瓶子”,又知道了“圆”,儿童就会自己把瓶子和圆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用人教。

  对于0——6岁的儿童,教师和家长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引导儿童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这本书叫《爱和自由》,倡导儿童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而这种自由并不是排斥教师和家长的介入,而是要求施教者,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感知过程,并在孩子有感觉的时候把相应的概念给他。并在教学中把握住两点:一是用一种方法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感知上。举个例子:用教具色板解释颜色,和指着一个人穿的一件某种颜色的衣服来解释颜色,哪个更好呢?当然是色板。因为前者孩子看到的是单纯的颜色,而后者孩子看到的是人、衣服和颜色。二是教学时说的'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联想,我们拿出一个三角形,就告诉孩子这是三角形,不要再多说什么。

  关于孩子将所学概念一般化的过程,蒙特梭利不主张以教学计划的方式约束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不可能按着施教者的计划走,孩子把概念应用在他所处的环境中,需要时间,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马上就用,有的孩子则很久以后才用,他们不用并不等于没掌握。这就是孩子会在某一天突然说出一句“大人”话的原因,其实这句“大人”包含的概念和逻辑,都是孩子已经掌握了的,只是没有用而已。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否则,你可能毁了孩子一辈子。对于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我很担忧,担忧的是儿童的教育环境,这个环境从小处说包括家长、教师,从大处说包括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这个环境或出于爱心,或打着爱的招牌做的却是违反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事,有的家长逼着孩子学画画,学钢琴,学英语……幼儿园也纷纷打出美术、音乐、英语等特色吸引生源,有的没有师资力量的幼儿园也不示弱,外请老师办各种班。家长们尽管很迷茫,大多盲目跟风乖乖掏钱,人家孩子学了,我孩子也得学,再穷不能穷教育,绝不能叫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谁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呢?

  儿童的学习应该在他的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开始,比如,画画,有的孩子4岁到了画画的敏感期,有的孩子5岁画画的敏感期才到。如果我们在儿童没有产生画画敏感期时强迫儿童学画画,将会产生从此扼杀孩子的画画天赋的恶果!在这一点上,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女儿四岁半开始学钢琴,跌跌撞撞弹了两年,除了给我和女儿留下些痛苦记忆,几乎没有什么有益的收获,后来女儿对我说,妈妈,其实你让我再大点开始学钢琴就好了,现在,我明白了我做错了一件事:在女儿的音乐敏感期没到时强迫她学钢琴,不但扼杀了女儿音乐的天赋,也影响了女儿在成长过程中自信心的建立。

  总之,0——6岁儿童的心智发展是内在的,自发的和连续的,在这个阶段儿童需要一个宽限的环境,无论是家长和老师都不要强制和干预,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有一天孩子定会起飞,而且越飞越高。

爱和自由读后感11

  《爱和自由》一书从20xx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修订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销量上都有一次质的飞跃。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孙瑞雪的演讲实录,开始的时候,由家长们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在家长内部和网上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整理,出版成书,出版10多年来,这本书给无数的家长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也为无数的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爱和自由》的流传,不是因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确实如此,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骂他、限制他、恐吓他也认为是爱他,可是这真的是爱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爱的名义下,控制、压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平等地对待,总是将自己的诉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限制,孩子过早地和内心的快乐远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么多的成年人都不快乐,我想可能都是因为在0-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的滋养,而得到了过多的迫害了吧。

  在孙瑞雪所发扬的蒙氏教育看来,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是带着一种精神能量来的,这种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在肉体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经置入到了孩子的身体里。这个精神胚胎里有孩子的成长密码,这个密码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友爱的环境,以及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即在0-6岁期间,如果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在精神胚胎的内在动力的引领下,发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但是会有多少孩子能幸运地获得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呢?孙瑞雪说,儿童的智力来源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无人能够替代。他们用嘴啃东西、用手触摸东西、扔东西、摔东西、他们自己吃饭吃得哪儿都是,他们打小朋友……这些在大人看来不卫生、不礼貌或者具有破坏性的事情,都是孩子在用感觉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这种探索行为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直接决定着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可是,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无知而被限制了这种对生命的探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外公给自己的.外孙买了一辆很好的小汽车,外孙看到后很喜欢,就拆着想看看怎么回事。可是外公看到小汽车被拆坏了觉得很可惜,就把小汽车放到大衣柜上藏着了,说要等到孩子不会拆的时候再给他玩。过了几年,等再把小汽车给外孙的时候,外孙已经对拆小汽车不感兴趣了。如此这般,买这个小汽车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给孩子一件东西,不让他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去和小汽车相处,而是因为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那这个东西是买个自己呢,还是买给孩子的呢?显而易见,这不是爱孩子,是爱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的这一想法。

  正如孙瑞雪所说的:“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爱的礼物。”

  所以,要真正地爱孩子,不仅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内心真正所需要的爱和尊重。同时还需要家长觉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恐惧、焦虑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来发展自己。

  归根结蒂,要真正学会爱孩子,就要学会觉察自己,觉察自己内心不是爱的那些东西,然后让自己有能力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来尊重。这样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动力来发展的基础。

【爱和自由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和自由心得体会03-25

《爱和自由》读后感05-12

爱和自由读后感06-19

《爱和自由》读后感07-05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03-30

爱和自由心得体会8篇05-03

《爱和自由》读后感【精】09-01

关于爱和自由读后感03-07

爱和自由读后感【荐】03-07

爱和自由读后感【热门】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