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通用2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
《遇见未知的自己》令我印象深刻。这是一本关于身,心,灵修行的书,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莫名,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但反复看了几遍后觉得很受启发。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金钱、名利、地位、权势等等,还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心,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有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做。但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你就会觉得很无趣。而身体里的那个真我呢?那个真我不会随着一切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于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真我也不会消失!而通常能找到真我的人只是微乎其微吧!
书中还提到了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挡我们原来的面目——那个隐藏在身体里小小的真我吗?其实书中就是用五个同心圆来解释的,在最中间的圆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在最外面的一个圆上写上角色扮演、身份认同,里面第二个写着思想,第三个写着情绪,第四个写着身体。上面还要写到“角色扮演、身份认同――觉察,思想――检视,情绪――臣服,身体――联结”。
什么是“身份认同――觉察”呢?我认为书中所说的就是要觉察外界的一切,不要被现实中的一切干扰了自己,自己就是自己,跟现实的一切都没关系。思想――检视,也就是说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想着负面,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考虑,说不定这样就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情绪――臣服,即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接受,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就像时光无法倒流一样,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所以要学会臣服。但这臣服,决不是让我们做软弱的人,它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会接受!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会是另一种结局。身体――联结,我们要学着和自己的身体联结,当真正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身体联结,那将会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如果真的能做到这几点,应该就能到达这五个同心圆的最中间――活出真我了吧!
还有,世界上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他的事和老天的'事。我的事和他的事或许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老天的事――意外的发生就没那么简单了。但你要知道外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可以反映你的内在,当外面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的内心哪个地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心里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千万不要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的,不可抗拒的东西上浪费精力。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另外要记得,每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能是一场灾难,也可能是一份幸福。但如果你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特别的包装,或许你会享受到它的内在蕴含着的美好,而且明白这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总之,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以前我总是觉得遇到挫折时自己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实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没有学会放下,对于已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学着接受,更别提什么与身体联结了。所以即使现在我还小,我也应该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遇见未知的自己――做个小小的真我,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2
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心灵亦需要慰藉。于是有空便会到图书馆闲逛,一年多前,无意间看见《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初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内心顿感新奇。于是工作闲暇间,我迫不及待的享读了这本书,开始了内在心灵成长的漫漫旅程。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成功力作,是一本有关成长的小说。作者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揭示出了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以明暗双线结合的形式讲述了主人翁心灵成长的历程,以通俗易通、平实朴素的言辞解读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品读《遇见未知的自己》,犹如搭乘上心灵成长的列车,达成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所谓的三件事,不只是单纯的三件事,而是看问题的三种视角。老天的事指的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人力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事,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其规律,不与之抗衡,内心平和,要淡然悦纳。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家人,那也是别人的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觉察自己的心声,修心养性,寻找内在的真我。管好自己的事情,看似是自私的,实则是大爱无私的。管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习惯等等,管好了自己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爱别人,更是爱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才有能力去管别人的事。
读完这本书,它告诉我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心投射的结果。所以,当你论断时,或许你只看到了片面。所有让外面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很多忧虑和焦躁都是自己编造的,把别人强加到自己的故事里,制造麻烦。有时候换个角度想一下,事情就会有另一个表情。如果非要编故事的话,为何不编一些美好的情节呢?让生命温馨一点吧。
读完这本书,帮我重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生命的困顿转折是建立内在力量的最好时机。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而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曾几何时,我掉进了脆弱的泥潭,内心的能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消极和抱怨。常常觉得自己很倒霉,怀才不遇,社会不公,《遇见未知的自己》在带我寻找真我的过程中让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消极抱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我应该是乐观向上、祥和快乐的我。于是我卸掉身上背负的消极的东西,努力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字,那就是爱,喜悦,和平,真我,其他所有与些无关的都是生命的假象。在追求爱,喜悦,和平,真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内在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
“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让我们顺从生命的规律,在阅历中不断成长,汲取心灵内在的力量,活出一个身心灵合一的真我!
读完这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沐浴,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良久的放松,让自己更好的定位,更好的焕发激情工作。
在最好的时光,做想做的梦,去想去的地方,做最简单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3
记得,第一次读是近两年前的事了。那时,读后的感觉,就像是一本指明回归内心之路的明书。我第一次知道了、看到了真我的状态。现在,我还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时自己内心的紧张和混沌不安的心理状态。第一次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找不到词可以形容,很欣喜,很快乐。后来,就如饥似渴的读了张德芬老师出的系列的后几本书。
再读这遍,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再细细研读了。因为自己的感知力比原来细腻了很多,发现这遍重读就跟从来没读过似得。从里面学习感受到的东西就更多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人在引导若菱回到在子宫里并出生的那个场景。在读那段的过程中,我有了一种新的感悟。我突然读懂了自己在过去的一些时刻,去做一些从没做过的事情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恐惧不安。有时,那种状态甚至就是窒息。这样的时刻并不多。但我印象极其深刻。特别是小时候溺水的一次经历,那种恐惧绝望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而且,还有种感觉,就是每次的这种经历都似曾相识,但我从来都不知从何而来。
在读到这一段时,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从出生时那种没抓没落的恐惧感而来的。老师说了,有恐惧感是因为生命能量场中缺爱的表现。看明白了,就特别的感恩,因为老师的整套技术就是在不断地疗愈那份伤痕,我也在老师的技术中不断提升着生命能量,走在找到纯净、完美的自己路上。
上次读这本书的时候,频率是明显不如现在的状态的。接收的信息和体会自然也就完全不一样。
在哪一个阶段,读懂不同的信息这是一定的。我越来越理解为什么读书不能只从字面来理解意思了,那会因为自己的分别、执着和障碍让自己误入歧途。
一切都是功课,我看到了自己持续的成长,也看到了成长道路上的光明,很高兴!
在读到和自己的身体链接这部分时,也有更多新的体悟。
在来北京学习前,每天都会练瑜伽。每次瑜伽课程之后都会对自己的身体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欣喜,越来越感受到它对我的爱。
过去三四十年生活中深藏的情绪,在一些特定时刻,因为一些疼痛被我的瑜伽老师激发出来了。每次我看到这些情绪的时候都是一种欣喜。不再像过去那样害怕,恐惧,感觉像在黑暗的无底洞中。我和身体的链接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我知道我会越来越流畅幸福的和我的身体进行愉快的交流的。
在臣服和觉察的功课中,我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已经比过去好得多了。但是仍有很多不能看明白的`深层的东西在慢慢的浮现过程中。之所以把这种感受能描述出来,我明白自己的觉察力和表述能力都比以前增加了太多。
再读这本书,我更清晰的感受到了老师像书中老人一样的良苦用心和慈悲大爱。里面的ABC技术不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一遍遍从不厌倦的一直在帮助我们成长的技术方法之一吗?老师总结了那么多技术,不就是想帮助更多有缘人从障碍中获得解脱吗?
人生就是一个破除层层障碍,找到真我的过程。在路上,我看到了太多美好的风景,也看到了这些美好的风景原来都源自内心深处。外面没有别人!
在书的最后,我看到了安住在家中那一段。我知道,那是内心真的安住于当下,安住于一切,智慧清明的一种境界。那种感受是回归到生命本源,智慧完全与宇宙相接的一种状态。
现在的我可以看到,触摸到,但是还做不到。这是一个光明的前景,我们在一件件事情中慢慢开启智慧和觉知。直到有一天我们可以内心安静,心态平稳的发散内在的光和爱。没有我执,对遭遇的一切内心没有波澜,只是在生活中随缘做事。就像老师的闹市隐者的人生态度一样。
放下后的自在随缘是因为智慧明了后的淡定和清明。感恩!感恩老师的一路引导!感恩自己内在的智慧!感恩生命中一切的相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4
首先知道自己不是谁?和真正的自己连接。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太注意别人的眼光,贴近自己的内心。
回到你的内心世界,发掘内在能量。我比较喜欢这本书,文中讲述了一个女白领生活的起伏,以及遇到智慧老人,由对话来解答生活的难题。还有很多大佬为这本书推荐。李娜:“《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虽然没有华丽的文字,但是充满智慧。”
吴淡如:“这是一本很有感染力的小说,也是现代人工作、婚姻和生活的一部心灵指南。”刘亦菲认为,这本书呈现一个一直都在的深层的自己——最真实的本我,富有创造性。
杨幂:这是一本对自己有用的书,因为它不单纯讲述心理疗程,更告诉读者如何寻找真正的本我。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书中讲到:“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的结果。”这讲述了如何情绪控制,摆脱生活中负面情绪的支配。
喜乐和快乐:
快乐: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
快乐和喜乐。——我正在去深入思考这个话题。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身体,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见以及被感觉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观者。我的身体也许疲惫或兴奋,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轻松,也可能焦虑或平静,但这与内在的真我全然无关。
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并不是真正的觉者。情绪反反复复,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我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是所有思想、情绪、感觉与知觉的见证。
怎么心想事成?
先要解除自己的人生模式,学会自已的功课,然后全心全意地用观想的方法去散发‘事已成’之后那种愉悦感受的振动能量,”若菱这时顽皮地一笑,“然后赖皮地在未实现之前就先去感恩,嗯,还有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很清楚、很具体,而且要为它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时言行一致。”
醍醐灌顶啊,女主真的从来也没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伴侣、什么样的婚姻!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好好想想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让我想到之前谈过的,美好的一天的重要性了。我是否愿意花点时间去思考无意义的事。
我很喜欢她的观点:对于困境的观点
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
大部分的人碰到困境时,都有很多的埋怨、躲避、压抑,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从中找到成长的契机。”张德芬说,心想事成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一直觉得,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相信而来的'。你相信你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真心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
对于如何获得心灵内在的力量,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
读完这本书,很震撼人心。就像张德芬在书的开头写到的一样,不要一口气看完,边看边实践出来。实践之后,效果甚好。我相信她说的:“已经发生的事就是神,因为如果不是神的旨意的话,它不会发生,所以我们臣服于它。然后因为我们相信神的恩典,所以在当下的每个选择中,我们没有惧怕,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而且正因为我们深信神的恩典深藏其中,最好的事物会因为我们有意识的选择而发生。”
我们可以选择臣服过去,并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未来,相信一切皆有可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找到自己真正是谁,和自己连接,跟随自己的内心。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5
《遇见未知的自己》,简单的故事,简单的道理,读起来很轻松的口袋书,像一个老朋友突然的造访,推杯换盏之间互相聊聊得失荣辱,感慨下彼此的改变,第二天昏昏醒转,挥挥手继续走自己的路。也许大部分的道理都这样吧,嘴上纵有千言,心中实无一策,只是在找一个知晓自己的人好好倾诉一番罢了。彼此都非常明白,我们只是有些疲乏,找到地方歇歇当然是好的,但是路还得继续走下去啊。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是整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诸事繁杂,一天天的生活里,似乎什么都是新的,又似乎什么都发生过,有惊喜,也有波折。人潮汹涌,被推着走了很长一段路,仔细想想,还真觉得其实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也仅仅只是根据自己不那么稳定的臆想,自己加工出来的概念。那些让你快乐或者不快乐的.精神因素,大多也只是幻觉。反正对世界的认知也是糊里糊涂,想法子让自己高兴一点就是了呗。书中的道理我们都懂,无外乎是说要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阿甘正传》里面讲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时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纯简的人。"如果那个"未知的自己"真的存在自己的身体里,那我想他应该有着像阿甘一样简单的人格,知道为什么而奔跑,又该因什么而停下,大方地承认人生中的确存在自己完全无能为力的事情,总有回不去的时光,你应该出现却缺席的地方,你爱却不爱你的姑娘,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风吹落到他们该去的地方,我们能做的就是诚实的面对自己,认真且豁达的生活,认识到一生是如此短暂,生命随时都会终止,命运是大海,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尽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到来,卷走一切。
顾城说,"一个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会永远清楚无二的呈现在你的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颗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的结出苹果一样。"这个"自己"不是你的愿望,不是你的想象,不是吹来又吹散的风,他是大地,无论走到哪里,做了什么,都还在自己的命中。我们坚持着固执的理想,保持着难填的匮乏感,牢记着那些撕扯神经的遗憾,也许所爱的已不是彼时的种种,但为其付出的热情,也将我们的生命堆叠得精彩丰饶。它们代表着对平凡的生活中的一次次勇敢超越,就像一座神庙,即使荒芜,仍是祭坛。某一天,我们站在某个路口,闭上眼睛,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方向。
生命本来就是一场回归,一次求证自己的冒险,越活越明白自己到底应该是谁,从而坚决地从自身处境挣脱,不再计算利弊得失,全身心的投入对生命本质的塑造之中,我们的一切品质、一切愿望都在这场对质中获得意义。这本书本来也没有讲述什么真理般的深意,只是随着故事的演进,试图让读者拨开繁芜,看见这真实的生命罢了。水浒里面写鲁智深最后的结局用的一句偈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讲的就是这种顿悟,对自己的知晓与放下。所有的纠缠阻挡,新伤旧恨在这种认识之下就不再重要了,鲁智深是真性情,而这种真性情是相通的,明白的人似乎自然就会明白。
曾经听说一个佛教典故,迦叶见佛祖拈花不语,破颜微笑,那或有时,我们见到那另一个自己,也会有那样的自在圆融吧。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6
若菱终于走出了观念,还原本心,回归了真我的自然状态。若菱经年累月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用自己毁灭的方式和行为作践自己,直到无意间闯入了老人的房间。你是谁……老人的发问让若菱疑惑了很久,我是谁……一家外企计算机软件部门经理,老人摇摇头……我是谁……若菱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极度的陷入悲伤自怜的的情绪之中,我说谁……我是一个苦命的人,自小父母离异,由外祖父母抚养,继父一向对我不好,冷酷流离。为脱离家庭早早结婚,久婚不孕,饱受婆婆和小姑的嘲讽,连老公也不同情,工作遇小人,没有几个知心朋友,若菱哭诉起来。这不是你,这只是你的一个身份,老人缓缓地说,“我认同你是一个不幸的人,命运多舛、不公的待遇和他人错误行为下的受害者。你的故事让人很同情,不过,这也不是你。”我是谁……若菱又说“我是一个身、心、灵的集合体!”
若菱从一个满腹牢骚,悲怜楚楚,遇事自罚的人一步步走出阴影,回归了本真的自己,真正的自己是——爱、喜悦、和平,而不是每个人追求的财富、权利、名誉。多一份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少一份爱、喜悦、和平。笔者用意深刻,文字细腻,语调委婉,将文中的主人公心理活动描述的淋漓精致。文的思路清晰由一种由浅而深的发问形式把主人公悲凉的情绪带到人性本善的层面,一步步引导主人公从小我的思维逻辑走向本真的状态。这个过程是不易之论的一种扭转的过程,正如,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存在类似的事件。社会的复杂,人性的扭曲,人的脆弱让更多的女性失去了依靠和保护,成就了更多的女性自己保护和坚强的意志。
在我的生活里,有这样一个女性朋友,她曾深爱一个人,爱的真诚而痴迷,她不需要对方能给于她金钱的'帮助,给她买多么贵重物品。只是希望每天能见到他,从背后抱抱他,仅仅而已。事实证明这一切只是一厢情愿,失望在一点一滴中慢慢累积成了眼泪,慢慢学会放弃。人都是第一次活人,为什么要为这些得而不真东西去浪费时间和感情。起初,是痛苦的,时间会慢慢冲淡一切,好的东西一直都在路上……
人只有经历大起大落才能看清人性,经历了一些事,看清了一些人。最近,几日我的朋友一直处于低潮状态。或许,因为,太多的故事让她无法自拔。或许,昔日的情怀还在心底蠢蠢欲动,她一蹶不起。没有了长发飘逸,也听不到她爽朗的笑声,更见不到她美丽的笑颜。入心的人回归本心需要一个过程,生活本不易,何苦执着于心,搞的心累人累。正真的自己是拥有一颗真心,爱别人更要爱自己,经营好了自己,把自己变优秀了,才会有更优秀的人来爱你。一个女人只有将自己变的更强大、更优雅、更独立,才会有更优秀,更匹配你的人悄然而至。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做好自己,一切自有天意!
人这一生太匆忙,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放弃生活,哪怕生活有多么的不堪,我们都面向阳光,心若止水,让自己静下,慢下来,寻找一丝属于自己的温暖,渐渐你会发现整个心都会被融化了,世界也变的更加美好。
放下生活的杂念,做一次人生的断离舍。该珍惜的珍惜,该放弃的放弃。爱无言,每一次的相遇是灵魂的相守,无言的陪伴是人生的救赎。最好的爱是不纠缠,不打扰,放在心里的拐角处,不动声色的维护它。
我们每天都过着重复的生活,浪费着一生仅有的3万多天的一天,在潮湿的时光里,我们变的越来越懒惰,越来越情绪化。我们何不停下脚步,聆听自己的内心,将真实的自己,信心满满的自己找回,过好每一个神采奕奕的日子。
“当你把你的内在世界调整得很好的时候,你的外在世界就会自然而然变得很顺利。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7
全书的开篇是这样的: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这个观点和王明阳的“心外无物”,异曲同工。可能这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吧。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我们也都太过在乎外界的看法,对自己形成干扰,而不够爱自己,不够在乎内在的自己。
对于人而言,最可怕的是念头,最庆幸的也是念头。起初觉得这句话会另人幡然醒悟,现在再琢磨这句话,却又觉得。外面,别人也是有的,自己也是有的。只是如何转念,如何取舍在于自己。每一个行业都分为三类人:第一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探索,突破,高自律的人,我称之为领头人或者顶端优秀人才。第二类:按部就班,能出色完成工作,能贡献力量,但不会为了理想粉身的人,不断探索与追求。第三类:得过且过。高段位的自律,交友,理想追求,思维方式会让人看到高段位的人生。当我不断的'提高,而身边的朋友不断的思维固化,不去追求的时候,我知道我们已经不再同一个跑道了。
其实我每次感觉自己孤立无援,被抛弃的时候,都会想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可以为我指点迷津,虽然这样的想法很不切实际但是人都是需要有追求和信仰的,你信则有不信则无。心里想得往往会成为现实,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内心深处不堪的一面,也是一种成长,毕竟人都不是完美的,阳光和阴暗都是我们内心的一部分,面对才会释然。突然想到“皮囊”。
从小到大我们的样子一直都是在改变,近的来说我们的样子可能几天就可以发生改变,特别是我们的样子存在各种镜头里,图片里,怎么这么不靠谱。有时候我常常迷失,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要相信就像健身一样,身体会逐渐完美健康。无所谓,再换一副好皮囊。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口述的道理并不是永恒的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道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就好比说,从来没有吃过冰淇凌的人,你对他再怎么样描述冰淇凌的滋味都没有用,是不是?当他亲自尝了一口,那么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了。所以说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用心去体会!这样才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个方法可以用在教育孩子上面,老人们总觉得小孩不该碰这个不该碰那个,其实碰一碰也是有好处的,吃亏了才能长记性。
缘木求鱼,是要不得的理想人生!纷扰的世界,走出自己的人生并不容易!对错与否,仅在一念之间。刻舟求剑固不可取,顺藤摸瓜终究是好。寻州作剑,萤歌流火。当下仍在。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8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老朋友推荐的,它算是一本心理类的书。最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仅有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去关注别人,却忽略了自己。
它主要讲述了名校毕业生的女白领若菱在生活中经历的起起伏伏,以及她与一位老者的对话,由此教我们去探寻内心深层的自己,让我们逐渐去了解认识内心更存粹的自己,让我们离最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近。
在书中,作者从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四个方面去讲述,并切实有效的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经过团队性咨询,个别的疗愈,或者是练习体验的方式来帮忙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进一步疗愈自己的内心。无法预测未知的自己,只能用自己的勇气解决当下的问题,期待未知的自己m。simayi和生活。遇事时,多看看自己,从自己找原因,认清最真实的自己。以往修的一门心灵修养课,教师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探寻未知的自己。
其实,无论在书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世界上从来没有自己消失的问题,当碰到问题时,就得应对,处理,放下,解决。”如果当你看完这本书,你可能会更加相信,任何事情,跟自己的勇气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很多时候,不一样的人应对问题,想法不尽然一样,但一样的是:成功的那些,往往是能够克服自己的怯懦,提起勇气解决问题的。期望看到这些的你,亦能如此!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9
刚刚读完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我的说实话,如果不是带着要完成任务的目的来仔细阅读它,进入它,对于这种讲授人生哲理的书,我一向都是囫囵吞枣般对待。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这类书,就是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认知:你说的其实我都明白,只是我因为某某不得已的原因一直无法做到,或者是,这些道理我已经烂熟于心了,实在不想耗费精力再去纠结一番。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劣性,不管你是否承认,在我们身上,总有一种自己感觉良好的意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只是不说。可事实上,这只是我们的外在感觉,是我们的小我意识作怪。我们并没有真正领悟“真我”的想法,大家想过没有,也许我们之所以不耐烦阅读那些哲理,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明白:我们无论身在何时,身处何地,身居何职都无法真正实现我们内心的渴求,总有一些外在的事物动摇我们的初心。
以上这些想法是我的深刻解读,看似最贴近我内心的真实想法,看似是在“真我”的操纵下我的有感,可是事实上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读完《遇见未知的你》这本书,你会从中学习到,我们看似真诚地对自己进行剖析所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那些易于被接受,易于抚慰内心的。我们的感受可以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始终保有基本的内在真我,她会作为目睹一切的观察者。我们却总是以为,当时的想法便是自己真心认同的,是“真我”出场控制了的结果。好像有点深奥,希望大家可以有时间好好阅读一下这本书,自己领会一下其中的深意,我自己也会再多读几遍。
一般来说,一本书读完以后总有几句印象深刻的话。读完这本书后,我想了想,印象最深的那句当然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那句“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永远是在当下的'”引人深思,刚巧今早起床看到一句寄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寄语谓曰“我们总在怀念昨天,却不留恋今天,这让明天情何以堪”。当然本书作家谈到这句话,主要是意在说明我们要注重与身体的联接。而这也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了,原来我们并不完全熟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真我与我们的身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有关键的一步便是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信息,即身体联接。每次读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微笑,说得多好,不愧是名家,笔尖流转出来的文字就是那么让人叹服。
总之,这本书用平和的语言,让我们了解到了自己对外在人、事、物正确的回应方式,教导我们要不断的觉察和自省,从而成长。让我们坚信:美好的事物,会因为我们有意识的选择而发生!她带给了我匪浅的收获,我很感谢遇到她,也很感谢遇到她的作者。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0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浅显的把它理解为两个意思。
(1)外面只有你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你一个来完成,那意味有点像我的一样。
(2)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就好像世上只有你一个一样,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己。
看完《遇见未知的自己》,才知道这话的意思是: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
这本书我看的既艰难又容易。容易的是,它是一个衔接很顺畅的故事,所以很好看下去。艰难的是,里面有好多“专业的术语”甚至到现在我也理解不了;更艰难的是,看的时候有点点震动:原来,了解自己是如此痛苦的一个过程。有些时候,我好像感觉到自己所有的过去和思想都被颠覆了。
这本书我看的缓慢。靠着每天清晨公车上的时间终于把它啃完。如果可以,再看一遍当然是好的;而更好的是,要有人分享感受体会。
无意中在豆瓣上看到别人简短的一句评论:“唯心论”。一瞬间,似乎是击中了要害,溃不成军。但转念一想,唯心又怎么样?谁能证明唯物又是绝对正确的?
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这本书不错,至少在某些方面给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做更好更快乐的人。它告诉我们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书中的老人真好,不遗余力的去帮助每个受伤的人。真希望自己也可以遇见他。可事实上,如果能够勇敢一点,其实可以拯救我们的老人就是自己,对么?
最后一章,老人写给若菱的信,我很想安静的亲自敲打一遍。嗯。
亲爱的孩子:
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刻了。我看到你的茁壮成长,心中有无比的喜悦。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因为分享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又该是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走前我总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现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祝福你,孩子。
书中还有一个理论就是“心想事成的秘密”,通俗的说就是想什么就会有什么。那么,好吧,只希望我们所有的遇见都是礼物。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1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早早的没了觉,早起,继续读完新买的书。
《遇见未知的自己》昨天上午到的,今天早上看完,通读全文,觉得文字简单而浅显,可能正是因为不是大陆人,所以出现这样的文字,纵是可以理解。但文字的好与坏,并不重要,用佳琳同学的话讲,她并不是专业的作家。我也赞同。
一直渴求有一些文字,在跳进视野,融入心灵的瞬间,可以甩开那些桎梏,忘我的生活与飞翔。
但与之前的希望相比,这本书有那么一点让我觉得失望。可能是吹毛求疵吧。!
也罢,总归也是收获大于遗憾,那么来看看这本书留给我的感悟吧。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本都是心灵修行课,是一本心灵小说,作者张德芬是台湾人。在新浪开了博客,关注者颇多。他在书中提了许多观点,但是有几点我觉得很有感悟,这与佳林看完后的感受相同。可能是缘于我们都是同一性格所致。
比如说,我一直认为自己的任何思想是都是正确的,从来不审视自己思想的正确性。书上告诉我们,任何思想要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要学会自己审视,自己反省。再比如说,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要学会臣服,不能过度的纠结,因为已经发生了,改变不了。要豁达和开朗一些。再比如,我们的生活只所以那么累那么痛苦,也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因为痛苦是来自你对事情的解释。痛苦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
书上还说,要学会宽容和谅解,即便一些事情发生了,你若死死纠缠,只会导致事情的恶化,并不能将其扭转至好的方面。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性,也多一些大度,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你若是较真,最终伤害的只能是本身,或者书中所谓的真我。你的心脏、你的脾胃、你的健康等等……
这些文字,多少有些触及到我,这是通往我想要温婉的生活的路子。我用这些字眼来形容:发生—放下—归结—遗忘。
写下这篇文字的冲动,其实是因为看完这本书后,书中智者的一封信,整本书,除了上述观点,这封信,是全书的高潮或者说精华部分。那么我摘录下来,跟大家共享。
亲爱的孩子:
该是你展翅高飞的时候了。我看到您的茁壮成长,心中有无比的喜悦。记得,要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因为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又该我云游四方的时候了,临行前我送你一句话,记住——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所有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还有哪些阴影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力量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至少有的礼物包装的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愤怒或者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的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的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祝福你,孩子。
这个清晨,光着脚丫子在地上敲字,有加湿器飘出的湿润的空气,有玻璃窗投射进的明亮的阳光,有释然或者愉悦的心境。
好吧,我也要在未来的日子,时刻照顾我的本身,亲吻我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2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张德芬的第一本书,当年看完这本书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前几天写了一篇《改变》的文章,就把以前写的这个感想也拿出来分享一下吧。
我们身在这个世界,就是期望自己幸福。我们追求金钱,追求漂亮的衣服,追求期望能理解自己能够和自己相守一生的伴侣,以为这就是幸福的全部,我们费劲的在物质世界里,在别人身上寻求结果,表面上看起来这些地方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想要的东西,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当时可能满足了,可是过一段时间,却又变的空荡荡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寻找幸福的地方都找错了,能真正让我们幸福的地方,是我们的内在,我们要经过改变我们的内在,来找回我们真正的自己,进而来改变我们周围的人,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世界。
以下是我针对书里的资料最感悟的几点:
一、我们不能当自己情绪的奴隶
当时我看到这点的时候,觉得很奇怪,情绪跟我们自己不是一体的吗?怎样才叫不当自己情绪的奴隶呢?从书中我了解到,我们的性格被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价值观等等影响,这些影响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每个人每一天环顾四周,看见的是他想看见的东西,其它的东西大脑会自动排除掉。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次都因为一些小事情生气,那么,你就是每一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路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以后只要你碰到一点不合心意的事情,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习惯性的生气,而这种习惯性,让我们几乎已经没有停顿的意识,并且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体器官会对这种情绪反应产生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想想多可怕,我们会对生气上瘾,这是多么不可想象的事情啊,以前只要生气,我们都会责怪让我们生气的人,我们认为是他们所做的事情让我们生气,我们从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身体的细胞有生理需求而导致我们生气,而长寿的人,都是
内心平静的,情绪不容易受其他人影响的人。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必须要先停下来三分钟,想想这件事情是否有它好的地方,想想我们是否真的准备为此生气,想想我们生气了是否对事情就有所改变,想想这个时候是生气好,还是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好,慢慢的,我们就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自己的情绪随性而发,甚至无法控制,这就叫不当自己情绪的奴隶。而只要你了解到生气也会上瘾的时候,想必你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摆脱这种瘾症!
这个理论来自于《我们懂个》这个电影,能够此刻网上搜一下张德芬的讲解视频,十分棒!
二、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你周围的人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就脱离不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和一些人似乎总也相处不好,总是觉得别人对我们太苛刻,和我们对着干。殊不知,我们自己也是这样对别人的,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人,他人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你。还有些时候,我们会较真为什么非要我先改变?为什么不是别人先改变?其实谁改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认为你的某种关系是否正常,是否愿意从中得到益处。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以及工作上有存在很多问题的女人,当她得知改变自己就能够改变周围的人的时候,她也不相信,抱着试试的心态,最终解决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并转变了工作上的劣势。!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同样祝福他人,就是祝福自己。
三、善待自己,让自己内心强大。
善待自己,不仅仅是让自己吃好喝好,更是要为自己的心念做一些事情,因为这些事情能够让我们内心平静,得到喜悦!我们的幸福,欢乐的感觉,是从内而外的,不是仅仅依附于一些外在事物的。定下心来问问自己的内心呢,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要什么?从小到大,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梦想更好的人生,我们或者根本不敢梦想更好的人生。我们可能从小就被大人批评自己那里不好,哪里不好,可是此刻我们长大了,不是以前那个人云亦云的小女孩了,我们能够分清楚对错,能够看的到自己的优缺点,别人的优缺点,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接纳自己,发自内心的爱自己,仅有这样,才能强大自己的内心,才不会苦苦地从外面寻找爱来填补自己。内心强大了,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很快恢复,不会长期痛不欲生。而当你内心充满爱的时候,你会有足够的爱去给你周围的人,而你周围的人也会变的更加爱你了!
四、臣服已经发生的事情,专注当下能够努力改变的事情
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有些人生于官宦之家,生来很多东西都不需要操心,有些人出生贫苦,所有的事情都需自己努力,可能努力了也未必就比别人强。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生,我们的相貌、个头,我们是否对这些已经确定无法改变的事实耿耿于怀,无法释怀吗?即使你对此不满意,不断的埋怨,难道就对事实有所改变吗?事实就是最大,因为已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如果你不理解它,就好像拿头在撞一面墙壁,而期望能把它撞开,结果当然是无济于事。《沉思录》上有一句名言就是: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和事实抗争!看了这本书,我学会了臣服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而专注当下能够努力改变的事情。其他人的事情,老天的事情,我无法控制,我臣服,我接纳,而我能控制的,就是我自己,就是当下我能做的事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当一个人有这样的思想的时候,整个人,真的变的很平静,遇到事情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心急火燎,而是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个时候事情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3
嘿嘿。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遇见未知的自己》。好想得到了一个珍宝一样,原来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没想到它会这样的好。看完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好的想法。也让我了解到这么样才能把这不好的`想法去除掉。虽然现在心里面还是有很多的不愉快。但是已经真的这么去排解自己了。告诉我自己应该这么去做。
最近跟任姐和褚哥挺好的。他们总带我出去吃饭。还带我一起出去买东西。好想自己的哥哥姐姐。哈哈,现在开始不仅仅是领导的关系了。而是那种我真的出自内心的去相信他们。我真的觉得身边有他们就有希望,看见他们就像看见家人一样。特别的亲切。虽然还有一点恐惧感。但是已经好多了。希望我以后转外勤的时候他们还能跟现在一样的对我好。哈哈······真的很爱他们,好想象他们一样······我一定会努力加油,不让他们失望的······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4
第一次见这本书是初二的时候,那时看了一个综艺,嘉宾是谁记不得了,就记得她推荐了这本书。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以讲故事的方式想我们诠释了一个个耐人寻味又贴近生活的道理。这本书主要是围绕了女主人公李若菱与指着老人的一次次对话,解释了人身心灵的奥秘。这本书在指导我们如何快乐地生活,走出困境,如何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使之更加美好还是有一些意义的。
我们为什么常常不快乐?书中老者给出答案:那是因为我们失落了真是的自己,没有学会用潜意识的方式去处理情绪。而正因为我们失去了真是的自己,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意外的东西,所以占有才越来越多、迷失越来越严重。我们从来不去检测我们的思想基础,从来不去检验我们思想的正确性。
李若菱的生活里充斥着不幸,虽然她有令人羡艳的美丽容貌,在公司里身居要职,但她并不开心。由于婚后多年不孕,背地里常遭到婆婆和小姑子的嘲讽一级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里又总有小人对她指手画脚尔虞我诈······她的脑海中甚至闪现过轻声的年头,那是在一次和丈夫吵架后离家出走后漫无目的.地走,遇到了那位老者,与老人交了朋友并诉诸了自己的心事,她终于开始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人生的定位。
这本书开篇一章就让我们首先思考“我是谁?”你的名字不能概括你,几个标签也不足以定义你,那我们到底是谁呢?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总是习惯性去效仿别人,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最渴望什么。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5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只要我们愿意面对他有点丑恶的包装,带着耐心和勇气一点点去拆开包装歌华,我们会惊喜地看到藏在里面的珍贵的礼物。在这个物欲横流是世界咧,我们很多人都习惯带上很多面具,每时每刻都在不同变换着,最后失落了真是的自己。如果有这么一天,我们开始把目光慈宁宫外在世界渐渐转向内心世界是,我们会可悲地发现,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横遭的事,我们都是自己惯性思维和情感的奴隶,它时时刻刻又无声无息地束缚着我们,让我们不得生活在快乐之中。想要快乐,首先要平静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快乐,正式我们的不幸,学会“臣服”于不完美的事实,慢慢找到一条可以让自己喜悦的路,不在以前,只在当下。
如果把这世上的事分为三种,大抵就是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在这个时代也许他们之间早没了明确的划分,并不单纯,但是不妨帮助我们形成看问题的三种角度。老天的事自然是人力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顺应自然、遵循其规律吧,内心平和,不与之抗争做无用功。他人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管好自己的事,包括察觉自己的心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行动、思维,而且管好自己同时是不是也为别人省去了一部分麻烦呢。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6
《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我们,人一生追求的归纳起来只有几个词,那就是爱、喜悦、和平和真我。在追求她们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积蓄心灵的力量,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更强大呢?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责任,负起责任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能做到最好。”你记住“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集中全力抗拒某件事情或某种情绪是,你就会聚焦在那上面,这样就会赋予它更多能量,负能量就更强大了。
读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着去做一个内心有力量有张力的人,大概可以解释为遇到困到平静时,能够坦然与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苦难大家都有,只要是人,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内在的力量的强大可以让人们不再受苦。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7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大概是10年前,算是自己看到的第一部身心灵小说。在不同阶段又分别看过几次。近期重新拾起是因为看了《当下的力量》,看不太懂,又回来头把这本书重读了一遍。看的速度很快,虽然情节都熟悉,但仍然很有可读性,里面的一些片段更加的具有启发性,值得把其中的一些句子边默念边实践。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也遇到了困惑、焦虑甚至抑郁,试试这本书,也许有特别的效果。
书的内容以一个30多岁女主角—若菱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引子,通过和一位老人的聊天为内容开展,中间有女主角对不同人物类型的拜访。内容的编排层层递进,女主角的遭遇既狗血又常见,几乎把成年人可能面临的困境浓缩在她一个人身上。记得第一次看时,我记得了几条:
1、喜悦与快乐的区别。
2、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
3、无条件的爱。那时的我对人生困境的经历还较少,只是觉得里面的内容和自己的初心有重合之处。10年以后再读,对女主角的理解、对一些做法的关注更多了一些。
贯穿书本有一个同心圆图,圆心是真我爱、喜悦、和平。在真我的最外层是角色扮演身份认同,然后是思想、情绪、身体。随着我们社会角色和阅历的增加,真我与身体的连结越来越少,对“小我”、“自己”的`认同越来越多。如何破解?书中提到四个词:联结、臣服、定静、觉察。当我们与身体建立联结,投入部分的关注到一呼一吸,到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当我们臣服于自己情绪,认同情绪的产生消失,不去反抗它;当我们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临在,成为自己思维的第三者,定静下来;当我们对自己的小我保持觉察,不因为喂养小我的“胜肽”不断地寻找小我的认同。我们就能离内在的真我更加接近,从而能获得“爱、喜悦、和平”这种最充实平静的状态。
书中还有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当情绪来时,不要拒绝和反抗它,情绪是一种能量,它会来就会走,保留一定的觉察去观察它。再比如,每天都保持一定的时间和自己的身体在一起,关注呼吸,关注疼痛、关注身体中相对柔弱的部分。还比如,臣服于事实,对同一事件A会因为不同思维B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C,我们改变不了事实A,但能改变思维模式B。
今天是母亲节。在青少年时代,大概没有深刻认识到母亲如何伟大而难做。感谢女儿,让我有了10多年的妈妈经历,也让我意识到母亲伟大绝对不是一句夸辞。母亲的角色让女人在完成社会职能的同时,担当了很大部分的家庭角色。这个全年无休的责任,有人甘之若怡,有人纠结其中,有人无法两全。但女人并不想成为伟大的牺牲品,社会和家庭应该是去协助母亲成就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人生,而不是将牺牲自己意愿作为成全家庭的优先。母亲节的意义不在于讴歌或形式,而在于更喜悦于这一角色。
这两天总算把劳动节计划要做的整理都做完,享受于这一过程,满足于现有的成果。脚踏实地地往前走,跟随内心,臣服外界。祝福!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8
用了两个晚上,把《遇见未知的自己》看完了。一本讲述都市人如何进行身心灵修炼的充满哲理的故事书。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时刻,只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我(虚假面具的自己)和一个真我同时存在。真我,是我们在妈妈的子宫里时最快乐的自己。无忧无虑,随意享受子宫提供的温暖和养分,而不必管什么别人的评价、论断或者苛求。直到我们出生和长大,我们开始接受这个世界无情冷漠法则的约束和规矩教导。从此,真我开始掩藏,而我们的小我开始膨胀。因为失去单纯快乐的真我,我们用外在的东西来填充自己的不快乐,试图通过抓取身边的一切东西来满足自己与真我失去联系后的.空虚与恐惧。我们追求金钱、权力、荣誉、光环、赞美、健康甚至爱。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身外之物,面对危机甚至死亡时,他们都会随风而逝。而那时候剩下的我们其实只有沮丧的情绪、纷乱的思想和受伤的身心。我们有多久没有倾听我们身体的自白了?我们有多久不带任何情绪的生活了?我们有多久不受他人的思维影响而真正活自己了?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我们抱怨的时候,一个手指头指向别人,而其他几根指向的其实就是自己!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每个人其实都是有自己的能量场的。你会发现,我们带着什么样的一贯态度和情绪去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我们带着内心的平静和爱去看待事物,而事物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9
一本好书,一杯咖啡,一个周末,时光如此美好,心如止水。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几年前我还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某一天Sharon来找我,正好撞上了红着眼睛的我,Sharon是我一直非常钦佩的技术leader,在N公司那些年,我们一直是非常紧密又非常信任的合作关系。当时看着情绪激动,又很无助的我,我们在会议室里聊了聊,我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讲的那些话,那天推荐给我两本书《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遇见未知的自己》。今天回想起来,真的很感恩在我脆弱的时候,带给了我温暖和正能量。
坦白说,这两本书我买回来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完整的读完。这个周六傍晚,像往常一样送儿子去英语课,带了这本书出去,一个周末愉快的读完了它,我很好奇那些年为什么我连一本书都读不下去?这本书的内容却出乎意料的让我喜欢,就如书中自序的最后一段:“相信很多读者朋友看了书以后,会联系到自己实际生活的某些问题······”这本书也带给了我心灵的触动。
这是一本心灵小说,书中女主角若菱在人生最迷茫最无力的状态下,遇到了老人。老人是一个智慧的引领,在小说中引领若菱走上了寻求真我的过程。而读这本书的人,也跟着若菱的节奏去思考老人的问题,触发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曾探索到的自己认知。就比如文章的第一篇章“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原来我们和若菱一样,多数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只是一个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其实“我不是谁”……书中老人给若菱的提示: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那个意识在你小时候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陪着你上学、读书、结婚、做事。所以,有一个东西,在我们里面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都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的感觉。”也是我们的本质“爱、喜悦、和平…”
书中第7章“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争夺战”,第8章“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本身是不是一个能量场呢?而我们对待人、事、物的反应是不是可以决定我们吸引什么样的能量过来?
老人是这本书的灵魂!除了启发,有很多我以前没有了解过的内容,“当我们在身体层面或是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组装一种化学物质,叫做“胜肽”,随着血液跑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被细胞周边的上千个感受器所接受。读后感久而久之,感受器对某种胜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会产生饥饿感。”比如经常爱生气的人,如果你很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让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发脾气……这个是不是有点意思?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会不会有些情绪反应是这个“胜肽”在作祟?另外书中有提到关于意识和潜意识,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而又深奥的问题,到底我们的行为有多少是受潜意识的影响?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买了书中提到的书《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还想再进一步探索一下。
与这本书还有一个不谋而合的共鸣,“重新和身体联结—瑜伽与呼吸”,以及老人建议若菱捡起小时候的爱好,比如跳舞。其实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一个运动或者爱好的时候,当下的专注带给我们内心的平静……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20
最近看了张德芬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一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咱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先咱们大多数人竟然都不是自己性命的主人,更糟的是咱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遇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心的平和,就像春茧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在书中我看到很多熟悉的观点,也看到很多耳目一新的观点,我挺钟爱这本书的,就应说我钟爱这类书――“心灵鸡汤”类的励志书籍,人带来一场心灵之旅,读的时候总有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其实我知道就算我不能像若菱那样真正地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但读完后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思绪不再是剪不断,理还乱。在读这本书前我就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性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都会遇到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却从来没有去深究人为什么会有那些情绪,那就好比是知道了机器是怎样运转却不知道原理,读了这本后,知道了人喜怒哀乐的源头,知道了咱们要什么,我觉得书里说的很正确,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像权利啦,财富啦,健康啦,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喜悦和内心的和平。书里展开了很多人生的课题和智慧,在那里咱们证明了这些智慧的正要性和实用性。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21
读完全书才发现原来浮躁的不止我一个。诚然,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工作的、生活的、家庭的,不胜枚举,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在过分地放大,而忽略了别人的付出,真有点庸人自扰之。我们所背负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总是认为自己的苦恼是旁人或其他什么事而带来的,其实不然,真正让自己苦恼的是我们自身,过于看重那些会让自己苦恼的事,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身为班主任总希望自己的班级在每一周能获得劳动红旗,期末能被评为文明班级。现在想想只要平时我们的工作做好了,班级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有没有获得流动红旗又有什么所谓呢?所有的荣誉都是过眼浮云,积极工作,享受工作的乐趣比什么都重要。
文中老人最后留给若菱的信也让我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是的,当你把你的祝福跟所有的人分享,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愈多,你回收的就愈多。每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就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自己量身打造的礼物。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你的态度决定你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拯救我们的老人是我们自己。
感谢这次阅读,让我浮躁的心慢慢沉淀下来;感谢这次阅读,让我重获阅读的快乐。
曾几何时,我一度因为不如意的生活而陷入痛苦,也经常会自暴自弃,抱怨生活对我的不公,抱怨家人对我的不理解。我也曾经仰望天空,对着白云大叫,企图想要减少我对生活的'忧伤。
近期收到培训任务,要写一篇《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一开始阅读此书我如获珍宝,一度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书里的神秘老人问女主角“我是谁”“我不是谁”“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因为女主角很多东西好像自己,竟然拿起就不要放下了。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人生最困惑的一些话题,无论你贫穷或富足,健康或衰弱。人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表演。我很喜欢的《圣经》里的话:我们成了一台戏,演给天使和世人看。那么我们的身份认同越多,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模糊,甚至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我是哪个人。我们寻常所说的实现自己、超越自己的事业、人生追求,为什么常常会被演变为勾心斗角、疲惫不堪而无法停止的闹剧呢?如果说成功到了最后,只是自己的良心不安和弱肉强食的竞技人生,那么人就真的只是高级动物了。《遇见未知的自己》中会告诉我们,人们到底争夺的是什么。争夺的原因不是为了纯粹的物质,而是因为丧失了平安的根源,就是自己。我们在成功中,在竞争中,争取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读完此书,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使我从那执著,那忧伤,那自怨自艾中挣脱出来,使我懂得如何直面我的人生,努力活出精彩自在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22
经一个李姓兄弟姐妹的说,我用了一下午及半个晚上读了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她告诉我想要学习并领悟感性的认知周边,这本书或许能帮我找到答案。于是我采纳了她的推荐,试着在书里找寻答案。这本书教咱们如何将自己与内在的真我连结,同时阐明了一个道理:“咱们是在用言语来表达言语不能表达的东西,亦老子说的『道可道,十分道』,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原本按作者的要求,每一天只看几章节,然后静静回想或者与兄弟姐妹来探讨彼此对于潜意识中的真我的明白。可惜鄙人时刻有限,只能匆匆一览。其中的真谛恐怕是不得要领。在那里我就把我的'读后感与大家一起分享。
书中讲解咱们人类生命所追求的东西,也但是五个字就能够表达,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咱们这么发奋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愉悦?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联?为什么咱们会远离真我呢?咱们每个人不都是天天在演戏?扮演各种主角,然而在戏份中,有多少是咱们心甘情愿演出的?为了演好这些人生大戏的不一样主角,咱们每个人都要因地因时地戴上一些面具,难道这就是咱们看不见真我的原因之一?我想是,我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好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能够改变的部分。正因咱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咱们的东西!”愉悦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愉悦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愉悦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一样,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因此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这大概就是书中提到的臭味相投、物以类聚的道理!
书中提到的另外一个观点:“爱,罪恶假汝之名!”“为亲人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职责的加害行为!”乍读不能明白,然则细想后觉得道理很简单,只是咱们不想承认而已。”书中举例说明了有些事出发点一切正因“爱”,实则就是担心自己受牵连。对没看过这书的人,或许还没明白我在说什么!好,举个例子吧!书中提到对有小孩的家庭来说,小孩的调皮是天性,但是大人就要求小孩务必按他们的意愿去做事,一旦违反甚至就施以“酷刑”,口口声声的说为了他们好,实际就是担心小孩贪玩造成的后果会给大人自己带来麻烦。小孩受伤了,大人要抽时刻去照顾,耽误自己的事情。小孩惹祸了,大人还得去善后。就是说大人们怕这些事情给自己带来麻烦,故要求小孩时都是说“我是为你好!”说到这点,为小孩还是为自己?各人去想吧!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23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最近看了本书名字叫〈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关于都市身,心,灵修行的书。看后很受启发。这本书告诉了咱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争。而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愉悦,即使是愉悦,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愉悦的源头不在了,自己会很痛苦的。而身体里的那个真我呢?那个真我不会随着一切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于有一天咱们离开了,这个真我也不会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没有吧!
书中讲解咱们人类生命所追求的东西,也但是五个字就能够表达,哪五个字呢?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咱们这么发奋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愉悦?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联?这什么咱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主角扮演就能遮挡咱们原来的面目吗?
其实书中就是用五个同心圆来解释的,在最中间的圆里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在最外面的一个圆上写着角分扮演,身份认认同,里面第二个写着思想,第三个写着情绪,第四个写着身体!上方还写到身份认同--觉察!思想---检视,情绪——臣服,身体---联结。
什么是身份认同——觉察呢?我自己以为书中说的就是要觉察外界的一切,不好被现实中的一切干扰了自己。思想---检视!也就是说当你对什么事情产生思想的时候,不好就想着负面的,那样会干扰你正常的思想,凡事要多思考,也许会得到另外一种结果。情绪---臣服,也就是说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管有多么的让人难以理解,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无法改变的,因此要学习并领悟臣服,臣服,不是让咱们做软弱的人,不是一种屈服,而是要学习并领悟理解!当你真正放开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另一种结局!身体---联结,咱们要学着和自己的身体联结,当真正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和身体联结了,那是一种难以想象的能量!如果真的能做到这几点了,也许会活出真我吧!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的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方又被触碰了,看看自己有哪此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好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会付外在能够改变的部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咱们很多人都习惯戴上了很多面具,每一天每一天都在不停地更换着,最后失落了真实的自己,当哪一天,咱们逐渐的把目光从外界世界转向咱们的内心世界时,咱们会可悲地发现,其实咱们很多人都不是自己性命的主人,更糟的是。咱们是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奴隶,它时刻束缚着咱们,使咱们生活在了不愉悦中……
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咱们心怀怨恨或是心存恐惧。因此,它能够是一个灾难,也能够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刻,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完美,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只想说一句,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也没有学习并领悟放下,对思想方面,更是不会思考,对于以发生的事情不会学着理解,更别得什么与身体联结了!我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做个小小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相关文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03-10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06-08
《遇见未知自己》读后感06-21
《遇见未知的自己》的读后感01-10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05-14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10-19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04-14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08-13
【热】《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26
【热门】《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