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精选10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1
今年寒假,我读了《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这本书主要由莫泊桑的三十篇短篇小说组成。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着重描写了人间百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了解19世纪法国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而他对人性的剖析又是那么的深刻。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叔叔于勒》这篇。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描写了一个破落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们的生活拮据、困窘。但他们又幻想着能过上富裕、体面的生活。他们全家都期盼着远在美洲的于勒能给他们带来大笔的财富,让他们从此过上体面、富裕的生活。这时,于勒在他们心中,就成了神一样的存在,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他们无比盼望着于勒的归来。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遇到了真正的于勒——一个衣衫褴褛的牡蛎贩子。这时,神的形象轰然倒塌。他们唯恐被于勒认出来而避之不及。他们对于勒无比嫌恶,甚至连“我”给了于勒一点小费,都被父母亲责骂。
这篇小说,通过对“我”的父母对于勒前后的截然迥异的态度,充分反映了当时法国人的'势利、庸俗和冷漠。
这虽然是一篇写于19世纪的小说,但其中的人物性格,在我们现今的社会中,也不乏存在。莫泊桑通过对这种社会丑恶现象的深刻揭露,从而来教育人们应该积德行善,富有爱心。他的作品,对我们现在的人们,同意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这真是一本好书啊!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2
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首先,莫泊桑擅长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他的大多作品篇幅不长,但总能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只用一两个小故事,人物活脱脱跳出来了。
比如《项链》的女主人公,因为虚荣去借项链,然后丢项链,最后穷尽一生去赔偿项链等。这些都没有庞大的场面,只是寥寥几笔,女主人公虚荣又任劳任怨的性格特点便跃然纸上。
莫泊桑笔下很少有富家子弟和英雄,大多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而正是这些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境遇,更容易把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那些在人们看来的小人物身上,却时常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比如出生低微的羊脂球,却能与他人分享食物,面对普鲁士兵,却能保持尊严,最后为国献身。《羊脂球》并不是一个简单自我牺牲的妓女的故事,而是法兰西遭侵略时,连妓女都在反抗,而贵族却推三阻四等别人出头。两者比较,高下立判。
莫泊桑虽去世百年,但他教会我们如何看待事物每一面,看待人性的丑与美。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3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收入了多篇莫泊桑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项链》《羊脂球》等经典名篇。
本书中短篇小说所描写的生活面十分广泛,它们构成了19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一幅全面的世俗图,包括普法战争,巴黎的小职员的生活与法国诺曼底地区的城乡风光与琐事。所以当你在读这本书的期间,肯定会被莫泊桑那引人入胜的情节所吸引。
当然,莫泊桑在写作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他还未成名时,便遇到了一个令他焦急万分的问题。原来,他从小热爱写作,并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并没有什么特色,因此一直没有成名。莫泊桑很疑惑,便去找他的师父福楼拜,希望能通过福楼拜的指导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福楼拜便让他去观察自家门前来往的马车并记录。然而,莫泊桑并没有发现马车有什么好写的。于是,他登门再次拜访,通过福楼拜的又一次的点拨,莫泊桑终于找到了写作的'技巧,从门前经过的马车身上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在那之后,他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与努力,积累了许多素材,并以短篇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成为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其中之一。
读完,《莫泊桑短片小说集》,让我明白了他为何会举世闻名,同时也让我若有所思,一个小职员与著名作家之间的联系少而极少,但莫泊桑硬是让一个小职员变成了小说巨匠。并让我们明白了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4
在新的一年,读新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景色和故事,别人所写不到的他几乎全写到了。令我回味无穷。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西蒙的爸爸》这个故事讲了西蒙因为没有爸爸被别人嘲笑,他实在忍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就像跳河自杀,在千钧一发之际,菲利普来到了西蒙的身边,答应他做了他的爸爸。这让西蒙恢复到往常的开朗。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了解当时西蒙母亲与西蒙两人在当时的镇上受尽别人的冷嘲热讽,受尽别人白眼那种痛苦而又挣扎的心情,西蒙在学校又受尽同学嘲笑,被同学殴打,只因为他没有爸爸。就算一个父亲去世的孩子在西蒙面前也得意洋洋的说;“我的爸爸在墓地里”。这一句句的生硬的话语把西蒙的心深深刺痛了,可世上也有善良的人——菲利普,他让这个小家庭摆脱厄运的缠绕,让他们的脸上重回快乐。当今的社会也有欺凌弱小的人,也有富有爱心体谅他人的人。
就像2008年汶川大地震一样,地震发生不久,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都献爱心,捐款,把我们中国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我们看到患难见真情团结让我成为可以抵御一切困难的万里长城。真善美是世界上永恒不变的美德,莫泊桑所写的每一篇都没离开过它。
让我们多读读这本书,寻找当今社会的缺陷和人类道德的不足,再去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吧!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5
寒假里,我阅读了《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这本书,是莫泊桑一生小说的集结,其中的许多篇章都流传甚广,影响了许多读者。而莫泊桑本人,也是一位伟大而不浮夸,张扬而不俗的文学天才,甚至可以说,他是十九世纪法国的“短篇小说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羊脂球》和《项链》。
羊脂球是个妓女,一向不受人们待见,特别是那些虚伪自大的人。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一直都在用形象、巧妙的语言刻画那些看似贵族人的嘴脸,而身份低微的'羊脂球却是一个善良而大方的人,她愿意与那些瞧不起她的人分享食品。
这个胖姑娘虽被人叫做妓女,但她仍有一颗爱国之心。当时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了羊脂球和那些“贵族”,要求羊脂球陪他过夜,羊脂球拒绝了,但这又引来了其他人的不满,他们自私心太强,逼羊脂球牺牲自己,可怜的羊脂球,这个胖姑娘不得不做出了让步。但这并没有换来他人的感谢,他们个个换了一副脸,个个疏远她,不屑与她讲话。
在现在的社会中何尝没有这样的事?翻脸不认人,在需要别人的时候毕恭毕敬,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便把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就像《羊脂球》中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丝毫没有感到羞愧,而是恬不知耻地任凭自己的内心肆意妄为。
所以现在的人都应该思考一下,当我们面对利益时,是应该“见利忘耻”,还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做一个正直的人。
《项链》则主要讲述了家境并不富裕的马蒂尔德为了参加教育部长举办的晚会,把丈夫准备买鸟枪的四百法郎买了衣裙,又和伏莱仕洁借了一串钻石项链。
在晚会上,她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内心十分满足。可令她惊奇地是,项链竟失踪了。为了还项链的钱,她和丈夫整整奋斗了十年,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过上了穷困潦倒的日子。多年之后,他的朋友告诉她当年那条项链是假的,这更令读者出乎意料。
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内容极具讽刺性。这告诉我们,即使不富裕,也不像现在变成一个满目苍夷的妇人。所以,只是幻想生活而不付出劳动,是不会真正快乐的。我们要努力奋斗,开辟美好的未来。
读了莫泊桑的小说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要认真地审视这个社会,忘掉虚荣,抛却贪念,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6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这本书我已经阅读过很多次了,第一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认为是名人的作品,觉得有必要读一读。看了之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没有太过于华丽的辞藻和语句,十分平淡,甚至有些庸俗,但也正因为如此,它读起来才更平易近人,更加现实和亲切,十分有趣。我很认真地阅读,从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又一次读,我自以为已经把这本书读透了,但老师说:“体现这本书的价值的是它的语言特点和人物描写的手法,要再一次去细细地体会,你一定会发现新的东西。”显然,我以前只关注了它的语言方面的特殊之处和故事的趣味,并没有看它的人物表现的手法。我又从头开始,去品读书的巧妙的描写手法,果然收获了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
莫泊桑的人物描写可谓是出神入化,它的小说基本上都是写资产阶级小市民、小职员的日常生活,原来十分平淡无趣的素材,经过他的妙笔,变得津津有味。他运用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人物的一举一动都若电影片一样,不知不觉地浮现在读者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因此才让读者读的有趣。
由于莫泊桑亲自经历过普法战争,对战争的见闻十分丰富,所以他大部分作品都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想《羊脂球》,就是描写当时法国一行人逃亡的事件。书中对那一行人各自的性格、神态描写十分细致又生动有趣,比喻的修辞手法应用的也和巧妙。很沉重地体现出了羊脂球的痛苦无奈和那一行人的卑鄙、忘恩负义。《两个朋友》也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这两个人的正义、爱国之心让人十分敬佩,作者运用了许多反面人物来衬托出他们的正直。
这些短篇小说大都批判了人性的贪婪、罪恶与黑暗,指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卑贱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但也有正义和善良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献身,为了坚贞的爱情抛弃一切。它们让我体会到了很多。让我明白了这个社会确实存在一些黑暗的东西,但只要我们做好自己,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我们感受到的社会就是快乐的,美好的。这就是《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带给我的。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7
这个寒假我在老师的推荐下细细品味起《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文学大师,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高超的技艺把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空前的水平,被评论家誉为“明晰法语的典范”和“短篇小说之王”,与美国作家欧·亨利,俄国作家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患有严重的神经疾病,终身未娶,一生放荡不羁,于1893年,在巴黎与世长辞,年仅43岁。莫泊桑生命虽然短暂,却是法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高产作家,一生著有中篇小说三百一十篇,另著有六部短篇小说,这在当时的文坛是绝无仅有的。
而这本书精选了莫泊桑不同背景创作的二十五篇名作——所有著名代表作均已包含其中,书中含有轰动当时文坛的最为出色的短篇小说《羊脂球》。《羊脂球》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期间,几个逃离战争的'人们。逃离者们从不同的地方来,聚坐到一辆马车上,大家分属不同的阶层,在逃离过程中的表现自然各不相同。有趣的是:身份尊贵的人并不比别人有修养,比如老板,居然还偷东西,占完便宜就不认人等等。特别是高潮的地方,当需要大家作出牺牲时,那些所谓尊贵的人们没有一个愿意或敢于站出来伸张正义,不但不担当甚至一点不愿付出,反而鼓励或怂恿他们都瞧不起的、身份最为卑微的“羊脂球”为大家作出牺牲时,在危机过后便忘思于前了。
在这篇《羊脂球》中,作者写道:“黑暗中,羊脂球一直在哭泣,在两段曲调之间,有时会传出一声她的呜咽——那是她终于不能抑制的悲泣”。这是对主人公内心情绪细腻的刻画描写,反映出那个时代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这种在自然中酝酿超凡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现当代的影视和运用。
由此可见,文学是多么伟大啊!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8
在“世界小说三巨匠”之一莫泊桑的小说中,没有过多华美的词藻,也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更多地则只是对法国社会中许许多多的小人物琐事的描写。但正是生活中细致入微的小人物,才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矛盾刻画的入木三分。
在“世界小说三巨匠”之一莫泊桑的小说中,没有过多华美的词藻,也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更多地则只是对法国社会中许许多多的小人物琐事的描写。但正是生活中细致入微的小人物,才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矛盾刻画的入木三分。
在全书的每一位平凡的小人物的身上,作者都对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使得每一位小人物都散发出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性格特征。不论是豪放真挚的爱国情怀,还是深切真实的市民境遇,或是虚伪阴险的统治囚笼,甚至是风起云涌的思想冲击,无不犀利明畅的体现出小说中人物的灵动性,这一人物的灵动性即是莫泊桑小说的最大亮点。
莫泊桑小说中的故事多发生在普法战争期间,当时的法国陷入了全民抗战的浪潮之中,侵略者的暴掠使得整个社会阶层一度处于混乱之中。结合当时著名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可以体会出:统治者对于法国人民更多地采取所谓的精神压制,因而这期间又有了精神碰撞。致使许多小市民的印象中,无形之间覆上了一层爱国主义思想或是平等博爱情怀,而且与愚昧保守的`统治阶级相比,这一进步思想显得愈发高尚。
因而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主要是一种精神价值的体现,它对于冲击当时的封建主义和贵族阶级起了卓越的推动作用。
莫泊桑小说中的精神,第一类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批判侵略者的罪恶和贵族资本家的叛逃来反对小人物的正义和无畏的爱国气概。其中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对于今天我们爱国情怀的发扬,也具有重要意义。如蛮子大妈,为了给自己最爱的儿子报仇,不惜放火烧死了四个尊重自己的普鲁士军官,却主动承认罪过,最终慷慨就义。她正义积极的爱国气节和敢作敢为的独立精神令人钦佩。再如《两个朋友》中的莫利梭和索瓦日先生,为了坚守口令保护国家安全最终双双就义。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诚挚,坚守与正义、无畏令我们为之动容。再如米尤老爹,他坚持原则,暗中杀死了十六个善待自己的普鲁士士兵,完全是为了报国仇家恨的愿望,是一个真正成功的民族英雄,他的身上闪耀着民族气节。还如《俘虏》中的女主角贝尔丁,与六个普鲁士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斗智斗勇,充分体现了她坚毅、执着、果敢的真实性格。莫泊桑正是通过这些小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机智聪慧、正义坚定的爱国气概,来鼓舞法兰西人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和对爱国主义行为的歌颂。
第二类故事则是通过表现下层民众的境遇和品质,讽刺批判了法国上层阶级的享乐和自在,表现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体现出莫泊桑本人对下层民众的同情。如《一个女长年的故事》中的罗莎,在爱的路途上不断经历曲折和变故,最终才得到一个相对安逸的生活,充分体现出莫泊桑对爱情殉道者的怜惜。而《骑马》中的小市民阶层海克多尔,则因爱慕虚荣伤到了一位讹诈的老妇人,导致他一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同样在《雨伞》中节俭贫苦的倭雷依太太千方百计使自己得到烧坏雨伞的赔偿来使自己心安。莫泊桑这一笔法直指贫苦人民的自卑的本分生活。最值得同情的是《壁橱》里的母亲,为了供给孩子的学业,不惜卖身来为孩子求得学费。母亲的形象鲜明的跃然于纸上。在这类短篇中不论是对于主人公是褒或贬,都深深的扎根于最基层的社会风气中,都透露出莫泊桑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感知力,然而这一切都是对人物形象最鲜明的概述。
第三类故事则将矛头直刺封建阶级的堕落、腐败和拜金主义,批判当时法国社会上盛行的阶级矛盾与社会动乱。如莫泊桑的代表作《羊脂球》中的女主人公,为了维护国家和身边人的安全,不惜答应普鲁士军官的无礼要求,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得到周边阶级人的任何同情。相反得到的却是蔑视和侮辱。作者以辛辣的笔触表现出法国上层阶级对人民的不闻不问。再如《勋章到手了》中的萨克勒门先生,为了得到当时政府滥发的勋章不惜采用一切手段,最终他如愿以偿。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社会上的虚伪、狡诈的风气,表现了莫泊桑本人对拜金主义的不满,对社会公正的怀疑。还有《一场政变》中的医生马沙烈,在法国阶级变化的浪潮中不断变更自己的角色来适应社会形势,最终所谓的“政变”结束,他又被迫“打回原形”,没有得到任何收获。莫泊桑作这则小说的寓意是讽喻小市民阶层的盲目风气以及其对政事的误解,宣扬一种热爱和平的气氛。莫泊桑更微妙的名篇《首饰》通过近乎虚诞的手法来表现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虚荣心带来的代价,批判了拜金主义,同时也表现出了对马蒂尔德一类可怜的小人物命运的哀怜和同情。
第四类则是用一些事例来表现人们思想的变更过程,展现人们彼此间的不同理解和体会。如《戴家楼》中借对于马丹等七名妓女的刻画来表现妓女们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于信念的坚定执着;《一个诺曼第人》中的“圣徒”马洁借近乎荒谬的欺骗手段一次次得手来暗示当时人们的无知与不辨是非忠恶;《月色》中的马理尼央长老,因为受月色的吸引和陶醉而原谅了月色下相恋的情人,并因此对自己追求的笃信上帝的追求表示怀疑,深刻地体现出当时法国社会上所流行的思想解放的风潮。
莫泊桑正是通过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才真正成为了与欧·亨利、契诃夫齐名的“短篇小说之王”,他用四十三岁的生命,抒发了对法国社会的深刻解读,他的小说,是真正需要耐心品读才能读出百味的。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9
莫泊桑出生的时候,正赶上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作家中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巴尔扎克逝世,就像是说好的要进行接力赛似的,走了一个浪漫文学派的巨擘和写实小说创始者的巴尔扎克。来了一个“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天佑文坛,才能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如此辉煌灿烂、永恒不朽的一页传奇!
莫泊桑从事写作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完成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光是短篇小说便多达三百多篇。而其写作的范围更是包罗万象,只要是与人、与社会有关的现象,都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过。最让中国读者熟悉且记忆深刻的要算他的《羊脂球》,当然他的《项链》《首饰》《在一个春天里》《修椅子的女人》等作品也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在这些作品中,莫泊桑以相当优美的文字、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带着讽刺戏谑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作为社会底层的穷人和作为社会上层的贵族之间的不同的心灵。不仅如此,他还源源不断地以戏谑的笔法处理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揭露人性的惨痛无奈、生活的卑微假面和资产阶级的伪善道德观念。
莫泊桑是一个文学天才,他十三岁就开始写诗,二十五岁就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他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作品。但是,天才和凡人是有距离的,天才再谦卑,也无法改变他们与众不同的天性。他的心智如此澎湃,思想如此敏锐,又如何能找到可以与之推心置腹地无话不谈的庸人呢?他很孤独、很焦虑。这一点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体现了出来。这种不可自拔的孤独和焦虑最后毁灭了他,使一颗璀璨的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了!
拜读莫泊桑的一生和他写的作品,我深刻感受到他的生命动能是如此迷人,他的文笔、他的敏锐、他的真诚都显示着他的才华!他是何等少见的天才!他的迅速崛起又快速陨落,让人唏嘘不已。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就是社会和家庭如何保护天才。使他们有稳定的生活和家庭关系,使他们能够安心的创作,而不被荣誉、欲望和内心的焦虑所压倒。那么,天才的作家可能会留下更多精美的作品。也许有人会说我这只是个人美好的愿望,要实现是在太难了。但是,我们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也发现了一些长寿的天才,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信仰、有稳定的生活,长寿,而且有持续不断的卓越产品出现。比如《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他活到八十二岁;再比如《汤姆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活到七十五岁。
天才需要稳定,有稳定的生活和稳定的情绪,才可能将内在的睿智源源不断地表现出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才能减少焦虑;有稳定的两性之爱,才能有清醒的心智创造出更多更棒的作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学生的家长,我多么希望中国的年轻一代能够出现一些天才的文学家和科学天才呀!但是我又不断地问自己: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能够为天才的出现提供稳定的生活条件和健康的人生指导吗?因此,我以为整个社会都应该提供适当的渠道,使天才有安静舒适的生活,有足够的社会关爱。这样可以使“天才与疯子”之间那一条线,永远不被跨越!
在西方,心理学家称天才为“Thegifted”。Gift的意思是礼物,换言之,天才原本意思是“上帝特别给智慧的人”,也就是上帝给平凡人的“礼物”。因此,天才人物就会在某些方面得到上帝的青睐,比普通人更加出色。但是别忘记从属灵的角度看,圣经上说明了一种神与人之间的互动原理“多给谁就向谁多要”,上帝给天才特殊的才华,就要求天才多付出。有更好的表现。如果天才用上帝给的“礼物”去浪费生命,去任意放荡,就等于破坏了与上帝的关系,因而就会失去上帝的祝福。
在中国天才被称为“天赋”,也有上天赋予的才能之意。如今,我们经常说天才是“先天才能加后天努力”。无论怎样定义“天才”这个词,有一点是确定的,“天才就是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特殊能力”的人。在青年人中确实有一部分“天赋”较强的人,加上现在家庭教育的现代化,每一个家长都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家”。小音乐家,小科学家,小画家……比比皆是。
历史上,确实有一些天才人物,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优秀才能。比如社会学家韦伯,十二岁就能绘出欧洲历史的地图;十八岁入海德堡大学和大师辩论;二十五岁获得博士学位;三十一岁任教授。再比如爱因斯坦,十一岁便精通了大学物理,学会了拉丁文、希腊文,又会拉小提琴;十六岁精通微积分;二十六岁提出“相对论”,从此改变了物理学界和科学应用界。再比如莫扎特五岁就做出协奏曲;八岁写交响曲;十岁写歌剧。莫泊桑更是世界少有的天才作家,如果他多活几年,将会给人类留下更多的文学瑰宝。
但是,一般人很难注意到,“天才”们都很孤独,由于他们过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太聪明,聪明到没有什么人能和他们分享的程度,他们难有知音,不被了解。他们很难和同龄人交际和沟通,因此内心十分焦虑,遇到心理问题不能尽快地解决。于是,严重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或是寿命。精神崩溃似乎是他们的宿命。这一点,我们那些拼命要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家长们根本就没有想到。看看历史上的一些天才吧,韦伯三十四岁精神崩溃;莫扎特三十五岁就去世了;贝多芬只活了三十一岁;萧邦只活了三十九岁;画家梵高三十七岁自杀身亡……
可见,“天才”和凡人是有距离的,天才的心智如此澎湃,他们思考的如此敏锐,他们难以和平凡人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因此“天才最大的痛苦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如果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他们就能够健康的活着,从事他们的研究工作,甚至可以成为长寿老人。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天才也要接地气”。天才不仅要学会与普通人沟通,还要学会和其他“天才”沟通。除此之外还要有信仰,讲究个人的品德修养。这样,“天才”才能克服内心的焦虑,使“天才与疯子”之间的那一条线,永远不被跨越。比如上面谈到的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他们都是基督教徒,都笃信上帝,有规律的生活,有知心的朋友和关心他们的家人,有稳定的人际关系和个人情绪,所以他们才能如此长寿、如此有成就。
联系现实,当我们被家人和老师当做“天才”培养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确实有些“天赋”、有些与众不同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倾述和沟通。要与自己的亲人和同学沟通、与同行沟通。我们还要严于律己,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多做善事、追求内心的平安、平和。这样有利于我们的事业成功和身体心理健康。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经济理论家和哲学家,但是他不孤独,他有理解并永远无私支持他的恩格斯和燕妮。有一大批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他们能够理解马克思的主张和理论,所以,马克思才成功地完成了资本论的写作,完成了那么多的鸿篇巨著。马克思的理论是工人的理论,他有知音。有人可以沟通,因此他不但事业成功,做人也是成功的。
掩卷思索我们的教育体制,看看我们被高考之鞭追赶着的中学教育,很难想象能培养出像莫泊桑那样的文学天才,我不由地想疾呼一声,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已经是时候了。中国文学要在莫言之后有更精彩的巨星出现,有赖于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10
前几天,读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感触颇深。
莫泊桑所写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性的冷漠、刻薄,社会思想的不成熟、不公平,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蔑视剖析,反映了当时人虚荣骄傲的人性弱点,从中让我们得到了这些启示。
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在他的作品里,有着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像战争的溃败,上流社会的喜庆游乐,资产者的聚会,官僚机构的“例行公事”,小资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宗教仪式与典礼,酒馆里的喧闹……,无一例外都有着形象的描绘,都能使人陷入深刻的思考之中。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公共人物,从上层的`贵族官僚、企业家,到中间阶层的自由职业者,到下层的工人、农民、流浪汉以至乞丐、妓女,都得到了十分鲜明的勾画。在法国广阔的天地中,从巴黎闹市到外省城镇以及偏远乡村与蛮荒山野的风貌人情,都有着细致入微的生动写照。
我认为朴实、自然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一个最明显的、最重要的标志,在选材上,莫泊的短篇小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故事为内容,就像是在给人们讲述一件刚发生不久的事情一样,在平淡的语言中含有莫泊桑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评判或者想法,又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他的文章中,找不到那些华丽的词藻,他总是以一些十分细微的、十分隐蔽的线索,将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十分巧妙地串连在了一起,一步一步地将读者引入文章的中心区域,一点一点将自己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读者。就像书中《一家人》这篇文章,几乎没有任何情节可言,但是莫泊桑却生动入微地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或许这种生活状态是一种生活现实,但这些我们观察不到的细节,作者却能一一明列,环环相扣。
在文章的写作中,莫泊桑不拘泥于所有的条条框框,他挣脱了一切束缚,将自己的思绪随意地挥散在纸上。他所描写的,有时是一个故事,有时又是生活中某一个片断,或者是某一瞬间,或者是一段心理活动,又或者是一种精神状态。正是以这种优美的语言,那些平实不起眼的情景便化成了莫泊桑笔下的小镇情貌、田舍风光等自然景色,从而给人们眼中呈现了一幅幅构思清晰的图画。
莫泊桑把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他抛弃了一切常规,以平实的语言使人们感受到了真挚的情怀。
真善美是世界上永恒不变的美德,莫泊桑所写的每一篇都没离开过它,他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有美好的品德。读了莫泊桑的文章让我更认真的审视自己和这个社会,去掉人性的贪念,虽然这很难,但去掉一点去掉一点,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相关文章:
莫泊桑拜师08-16
项链(莫泊桑)..08-16
莫泊桑经典语录11-04
莫泊桑项链的作文10-20
莫泊桑拜师教学设计08-06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08-24
项链莫泊桑续写08-23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08-23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08-16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