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无声的告白读后感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

时间:2022-04-12 22:20: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无声的告白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1

  读书是丰富精神世界最佳的方式,告白有很多种方式,有一种事无声的,阅读《无声的告白》会有很大感想,无声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世界,看看作者的感悟。

  我似乎有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我渴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成为人群里最优秀、最特殊的那一个;另一方面,我又希望自己能够“融入众人”,从而规避作为一个异类所要遭遇的排挤和嘲讽。

  若仔细想起来,这两种情况其实是并不矛盾的。

  “与众不同”可能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向上的和向下的。当你处在向上的模式中的时候,这样的“与众不同”带来的是别人的仰望、崇敬和羡慕。你可以享受这种相对高的位置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感。相反的,当处于向下的模式中的时候,带来的则是孤立、嘲笑和挖苦。这两种情况可能都是孤独的,前者虽受人仰视、甚至巴结,但是那些人从来都不能真正地理解你的内心;后者的'处境似乎更加艰难,根本没有人试图走近他们,他们像是在一个牢笼里面,必须足够强大才能不被打倒。

  小说中的詹姆斯·李是典型的后者,所以他始终想要“融入众人”,他不说中文,不提父母的出身和工作,假装和那些白人们一样。至于玛丽琳,她确实是处于一种向上的模式中,然而似乎她并没有受到别人的仰望,相反地,那些同班的男生们会对她恶作剧,她的母亲也不希望她追寻所谓的梦想,认为她只要做好一个家庭主妇就可以了。

  我可以理解那些男生们的行为,但是我暂时无法明白其背后的道理。至于玛丽琳母亲的想法,是容易解释的。在此之前,我先讲一个关于我父亲的故事。父亲出生于农村,从小成绩也都不错。由于上学晚,读到高三的时候已经20岁了,儿时的玩伴都已经工作好多年,有的甚至已经成家了。祖父是个焊铁匠,他并不希望父亲继续读书,认为读那些书毫无用处,不如跟他学习技术工作赚钱。两者的矛盾逐渐加深,最后父亲三次高考失败,也没有选择祖父为他制定的未来。父亲在他的玩伴中成绩出色,是一种向上的“与众不同”,这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满足感。而在祖父看来,二十多岁的男人不能成家立业,还在读书,无疑是一种向下的“与众不同”,不如“融入众人”之中,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在这样的工作中出人头地。玛丽琳和她的母亲也是一样,她们拥有自己不同的价值体系,所以才会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在玛丽琳看来,学业优秀,成为医生,成为比男性更优秀的医生是向上的“与众不同”,是她努力追求的东西。而在其母亲看来,这些不是一个女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女孩应该相夫教子,她本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失败(与丈夫离异),因此她希望女儿能做得优秀。

  这两种价值体系哪种是正确的呢?我恐怕很难说成为医生要优于相夫教子。但是在这个具体的事例中,我认为玛丽琳的价值体系是更优的。因为她的价值体系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判断得到的。而她的母亲,我可以揣测,似乎并没有真正经过自己思考的价值体系,正因为自己思考的缺失,她只能依附于大众的标准,认为女人应该相夫教子。

  然而,似乎悲剧的事情是,即使经历了自己的思考判断,确立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人们还是经常不能够践行此道。有的人出于怯懦,害怕别人的不理解和讽刺,从而违心的选择了众人的道路。也有人,比如玛丽琳,为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迫(玛丽琳是因为怀孕,实际上可能有更多的原因,比如生存压力),最终也并不能够走上自己希望的道路。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2

  上次的读后感讲了一个,为了向父母证明价值从而冒险屠巨龙的孤独少年。这次,我们来讲一个,为了摆脱父母掌控从而走上不归路的孤独少女。

  不禁有些感慨,会是怎样的机缘,让我在这段时间里,碰巧连续看了两本与少男少女有关的小说呢……而且是如此动人的小说。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这样说过:中年危机其实是青春期危机的重现。我恰好已人到中年。危机说有些夸张,但正面对着中年人的各种人生挑战却是有的。碰巧看到的这些青春小说或许也是冥冥中注定的相遇。

  让我们回到书中来。

  15岁混血少女莉迪亚是移民美国的华人高知父亲和能干美国母亲的女儿。父亲渴望女儿成为一个能融入当地社会的受欢迎的人,从而弥补自己在异国他乡一直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的痛苦;母亲渴望女儿成为一个禀赋优异才华出众的人,从而弥补自己年轻时一直未能达成的事业有成的梦想。

  而女儿自己,由于在5岁时遭遇了母亲突然消失(离家出走,数月后回家)的心灵创伤,从此一直挣扎于担心再次失去父母的恐惧不安中,在现实中无限满足父母的愿望,讨好父母,可悲地成为了父母个人梦想的寄托物。

  话说,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对孩子倾注了自己未曾实现的期待和梦想,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这也是为何有此一说“失去父母如同失去过去,失去孩子则如同失去未来”。这恐怕是流淌在人类血液里不朽的遗传元素吧。

  然而,莉迪亚的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到了几乎登峰造极的地步—连圣诞节送的礼物,都只与他们自己的梦想有关---不是指导人际交往的书籍,就是女性成功励志方面的书籍……这一切就像一块块砖头,沉甸甸地压在了莉迪亚的心头。即使后来父亲终于送了一条她内心一直向往的漂亮项链,也令人无奈地带着“有条件”的味道,成为了一条勒住莉迪亚脖子的绳索。

  当莉迪亚终于想要反抗,鼓起极大的勇气有意接近一个“坏小子”,想要开始一段恋情,追寻自我的生活时,发现要逃离原来的人生并不是那么顺遂的—她被表面是坏小子实则同性恋的男孩拒绝了。而她唯一的资源(她没有任何朋友),唯一信任亲近的人—哥哥,在这时离开了家去远方读大学,并且,正沉浸在梦想实现的兴奋中的哥哥对妹妹已无暇顾及了……

  一根接着一根,所有能让人生存下去的支柱都轰然倒塌。

  虽然这样说似乎让人有点沮丧,可是,生存在病态家庭的孩子,真的很无助无力,很多孩子不得不成为了父母梦想的牺牲品。这无论是在教科书里,还是我自己的临床案例中,都碰到太多太多。

  当然,也有成功自救,最终活出自我精彩人生的例子。可是,真的不多。因为,太难。

  这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倡父母们需要不断学习成长,不断了解自我,探索内心世界的一大原因。否则,单靠孩子自己努力突破,不是不可能,难度不知道会大多少!

  那么,莉迪亚想要无声告白的,究竟是什么呢?

  ......

  她杀死的不是自己,是父母的幻想,是沉重的生活,是不快乐的短暂人生……

  她其实并不想杀死自己的……这个可爱动人的孩子。

  她其实热爱生命。

  对此我坚信不疑。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3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下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书中的一开篇就埋下了伏笔,詹姆斯一家中的二女儿,16岁的女孩莉迪亚已经死了。而她家人都不知道,只当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早晨。

  詹姆斯是一个中国人,他的父母冒名顶替移民美国,但生活并不富裕。父母只是一所学校的里打杂的清洁人员。詹姆斯的外表与众不同,让他没有一个朋友,一直活在孤独自卑里的他,只有拼命读书学习,后来当上了大学教授。

  他痛恨与众不同给他带来的痛苦,别人异样的眼光,歧视的语言。虽然出生在美国,但他觉得美国从来都不属于自己。

  玛丽琳是个另类的女孩,她热爱物理,喜欢做实验,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女医生。这个美国女孩爱上詹姆斯,恰恰也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玛丽琳的爱让詹姆斯觉得美国接受了他。

  他们结婚后,詹姆斯的命运却在他的儿子身上重演。外表与众不同,让他在伙伴中受到嘲笑,羞辱和作弄。这正应了玛丽琳的母亲在他们婚礼当天说的话:“你要为你将来的孩子想想,他们走到哪里可能都不会合群。”

  因为长相的不同,他们一家走到哪里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商店,超市,药店、旅馆店员都会盯着看,就是走在路上对面的人无意识看到,也会投来奇怪的眼光。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全家在假期出去旅行过一次,就再也没去过。

  三个孩子中的老二,莉迪亚长得比较像妈妈,继承了妈妈的蓝眼睛,成为了他们家唯一的希望,掌上明珠。詹姆斯希望她和周围的一样,穿大家都喜欢的衣服,有很多朋友。他会送给女儿《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书。希望女儿拥有好人缘,不要像自己这样孤独。当看到女儿给朋友打电话,詹姆斯都会变得开心起来。可是他的女儿其实也没有朋友,她为了让她的父亲高兴,经常是在假装给朋友打电话。

  而她的母亲,没能实现的理想,全部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让她提前学高年级的物理,甚至是参加大学的实验课程学习。每次生日都会送给女儿一些学习的物理、化学实验、医学之类的书籍,其实莉迪亚并不喜欢,有的甚至觉得作呕。

  但莉迪亚是个非常听话懂事的孩子,因为深知妈妈的愿望和痛苦,因为妈妈也曾经为了追求理想而离开他们。妈妈回来的`那一天,她就发誓,只要妈妈陪在身边,她不管说什么,她都是回答“好,好,是,是”。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

  当唯一理解莉迪亚,能为她解围的哥哥,马上要去上大学,离开这个家。她想到“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一个得到,另一个失去。一个逃离,另一个受困,永远受困。”

  莉迪亚的死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僵局,妈妈一心想查出真凶,爸爸内疚不已,哥哥看隔壁的小子值得怀疑,家中小女儿却把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也许她真的明白。

  真相大白,莉迪亚是自己走进河里的。“双脚悬空的莉迪亚,她一直都被别人的梦想深深吸引,突然发现了宇宙中华丽闪烁的各种可能性,她决心改变一切……”

  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未来充满这样、那样的期待,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适不适合。也许,这是作者要写给父母看的一本书,确实值得深思。

  本书的作者是美籍华人,从书中可以看出,在美国对于种族不同的歧视一直都存在,甚至影响很多年。

【无声的告白读后感】相关文章:

《无声告白》读后感05-16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02-25

《无声告白》读后感06-09

无声告白读后感09-20

《无声告白》读后感07-13

《无声告白》读后感【热门】11-04

【精】《无声告白》读后感11-04

《无声告白》读后感【精】11-02

《无声告白》读后感【推荐】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