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读后感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谷幽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谷幽兰》读后感1
本书写了作者为解决一个疑问“现在中国还有没有真正的隐士?”亲自来中国探访,其间他遇见了许多道士和和尚,踏过了许多名山。即使在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作者发现还是有真正的隐士的。他们喜欢安静,住在没有人的大山深处。作者赞扬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相对于佛系生活,隐士的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佛系青年身处大城市中,没有很强的欲望,一切随之自然。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隐士有一个集中的目标,那就是追寻生于斯,回归于斯的那个无——道。而城市中的`人们不如说是一种迷惘,并没有什么确定的目标——即使是隐士那种飘渺的目标。
大城市中的人的迷茫正是由于没有明确集中的目标,生活随波逐流。而隐士之所以不会空虚寂寞,只因为他们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修行上,即使有些人不理解,即使他们吃不多穿不多,但他们才是内心强大的人。
所以现在处在城市中的我们,即使没能去大山深处修行。也愿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有明确而执着的追求,而不是去虚度这一生。
《空谷幽兰》读后感2
作者以双重身份对中国隐士进行探索,并行叙述,首先以居士身份叙述,对修行的解读实属深刻理解,而作为美国人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深度及覆盖面,对我也是耳目一新,佩服佩服。借用隐士们的话强调“慎独”,虽然以叙事的手法,但描写的“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生活,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冥上时的片刻小憩…让我不知觉掉进去,与作者共欣赏那幅意境;从时空中穿梭,把萨满教、黄帝、老子、王维、李白、杜甫请来,又把张良、诸葛亮送走,八仙、商山四皓穿插其中,埃及金字塔与黄帝统治的'一百年做对比当陪衬,《山海经》当传奇,一副你登罢后我上场,白驹过隙,任逍遥的自在水墨图呈现在我脑海;对隐士的探访终于“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潇洒一笑。
《空谷幽兰》读后感3
此片段节选自庆山《清醒纪》之“空谷幽兰”
随着这个美国男人足迹的深入和切身的交往,他会发现他所寻找的那些隐士,并不是他理想意念中的那些人: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生活。所需的只是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暝之时的片刻小憩。
相反,他们或者承担深重的孤独与贫寒,栖息在僻静无人抵达之处,或者在寺庙里忍受着游客喧嚣,琐碎杂务,无所事事,或者疾病缠身,平静等待死亡降临。他们生活里并不是没有任何缺陷。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拥有灵魂深处纯粹而坚定的一簇火焰。那就是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
道教徒和佛教徒寻求的是不变的东西。这是他们不追名逐利的原因。寻求的只是道,就是我们生于兹,回归于兹的`那个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一位道长在采访中说。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书,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这是此书最为普及的意义。
《空谷幽兰》读后感4
空谷幽兰,洞人心性,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隐士的书。隐之于显,终归是一种形式。无论禅隐抑或道隐,都寄托在环境中获取某种心境。
隐士文化向来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终南捷径”所道出的更是“隐”的微妙意味。至于寻佛问道之隐,又是另说。禅意与道意均指向一种终极意义,佛教的涅槃与道家的'飞升,所强调的都是对自我的超脱,而其所用的方法都聚焦内心。这种近乎极致的自我挖掘,似乎很自然的同形式上的与世隔绝相结合,以环境滋养心境。如此看来,所谓隐士,既有内心之隐,又指涉一种生活方式。修佛与修道虽是修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之历练,最艰难之处在于排除环境的干扰。藏之名山的修行之道对于断除杂念,与天地共鸣,无疑有着绝妙的功效。问题在于,这种隔绝的小世界,虽然很容易的导向空与无的参悟本性,但也很自然的束缚了人的视野,一不留神走向一种偏执,以致于更像是一种迷信。
所以,古来入世后隐的人们,所寻求的多在于一种隐士环境,以此来平和心境。而对于那些修行者,远处看起来仙风道骨,实则是另一个独立世界,当然,有时也是我们烦扰世俗生活的一种寄托。
【《空谷幽兰》读后感】相关文章:
空谷幽兰作文06-08
《空谷幽兰》读后感05-05
空谷幽兰读后感04-07
《空谷幽兰》读后感(7篇)09-07
《空谷幽兰》读后感(精选11篇)11-09
《空谷幽兰》读后感(通用16篇)11-09
读后感读后感01-03
《马小跳读后感》读后感09-12
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