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读后感3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异乡人》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异乡人》读后感1
也是无意间接触到加缪的这本《异乡人》,最初吸引我的是封面上他的照片,这是一个很帅气的中年男人,面无表情,神情中却隐现着哀伤和倔强,嘴里抽着根烟,更加显出他的疲惫与冷漠;我一直被他的神情吸引着,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男人?
故事的开头是:妈妈死了。
第一次这样,一部还没有读够一页的故事,却让我的心深深的颤抖了一下,妈妈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最爱的,也是最爱我们每一个人的角色,一切的温暖和幸福都源于此,可是这样的人她死了,此刻,我相信一切的言语都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更无法描述主人公心中的.疼痛与绝望。
平淡无奇的四个字,便把所有的读者带入了这伤痛的境地。主人公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为妈妈的死去悲伤,而是出奇的冷淡与麻木,在整个葬礼没有掉一滴泪,第二天便与女友谈情,看搞笑电影,甚至对工作没有一丝的影响;一个对爱情、亲情、友情全然不乎的态度;这样冷漠的行为在社会看来是格格不入的,没有人性的。
整本书读完感觉一直很沉重,久久不能平复,可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心中的感觉却很复杂,其中的某些情节,我是看了又看,看了又看,一直揣摩其中的寓义。
这个故事更直接的表达了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矫揉造作;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文明社会中,人人尊循着规则和秩序,进行着程序化的表演,否则就是社会的公敌,如果你违背了社会的公则,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没有得到大众的赞同,那必将受到所有人的审判。这是社会的虚伪、人性的荒谬。而面对这个无能为力的世界,主人公他尊崇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欣然接受着这世界温柔的冷漠,并用与之相同的冷漠向这个世界叫嚣着。
对于世界而言,我们何尝不都是外来的陌客,我们看不懂这个世界,它也看不懂我们,能够与之交换的也就是彼此的冷漠无情、麻木荒诞。生存的无奈,在于精神往往和肉体的分裂,人和社会的背离,事实的真相无人敢于触及,因为惧怕种种,所以只好顺从着、麻木着。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是这样的吗?只是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更多的人选择着沉默,冷眼旁观这周遭的一切,于是便没有了心,没有了灵魂,成了一个个孤独冷漠的患者,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周围千千万万,每个孤独的背影,诠释了生存的荒诞和无奈。
世界是冷漠荒诞的,可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类,我们的灵魂必须是自由的!
就像作者所说的: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们又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异乡人》读后感2
《异乡人》我對於卡繆的理解,曾經只有一副他的照片。
于一眸特立独行的眼神裡,叼著一只烟。
言之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想必只在于此。
是内心荒凉之后的觉醒,总是从一支烟开始。
以抽烟的神态来看,有与全世界不放在眼里的那种,像古惑仔里东兴舎的乌鸦,有像点着烟后,将世上的一切都看低了然而又对人性充满了无限同情的,如鲁迅,还有就是卡缪这种,他的这支烟,是对世界与世情荒诞的藐视,所以还有些狡黠的光芒时隐时现。
我在小心的`翻开这本书之前。有过一些思考。是对翻译本身的原汁原味,还有对书本身,煌煌巨著之下的期待。然而就像卡缪在《西绪福斯神话》里谈到的一样,伟大的思想多启于犄角小店之内,我国的作家也有同感于此,曰做学问的是三两素心人,野村孤舟之内的推敲。
小说起于平常,发于疏微,转折一起,而卡缪之所想所悟腾波鼓浪于此间。所以书遽然读完,有些许失落感,但是仔细反复体会,大约主人公监狱所悟,是发端,于神父之激辩,则实为本书点睛。那么失落在什么地方呢?有酣畅而不淋漓之感,大概于道理,密渗于故事和主人公的言语里,多少是少了一些更深切的直白,所说不尽,也是一种失落吧。但这也不妨于卡缪以《异乡人》而从此奠定文坛之地位。
我又看了下导读。注意到了,《异乡人》完篇后,卡缪进而写了《西绪福斯神话》,是将《异乡人》所言犹未尽的,又洋洋洒洒的再次理论化。卡缪所体会或者想要阐述的,大概是于世界之荒诞,于人性之觉醒。所谓荒诞,我觉得,大概就是一种习以为常,人以美好之未来麻痹自己,以今日之劳烦苦忧来鞭策自己,以为未来必来,而功必成,然终究大多是滚动巨石于途中的西绪福斯,山顶一到,则巨石必落会原处,而西绪福斯之惩罚,就在于无限重复于此,世世不尽。
卡缪于此看到的荒诞感,大概是要让人知道,目的虽然重要,然则人生本不只于此。所以,失落袭来,人还不至于崩溃的原因,是最好及早看清。看清,不是为了消极,而是明白西绪福斯以此为乐的心态,在于总能在消极里看到乐趣,以游戏般的心态抗争所有的不公,这本来就是对神的惩罚的藐视,当人不能逃离,那么总该找到一些支撑,当一时无法改变,人所做的是认同并不忘将眼神投諸于遥远的奇花异果,投諸于人生点滴的不经意,投諸于尽量的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将命运弯折,戏如弹弓,也是对这荒诞的人世的最好回击。
《异乡人》读后感3
《异乡人》是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书,但不是本书写让人如何变得更积极更完美更优秀的鸡汤类的小说,而是一本反映人性本然的书,是本求真的书,是本勇敢面对自己的脆弱与敏感,面对自己的狼狈与不堪的书,是本反映事实真相与真实情感的书。
这本书我因文化教父蒋勋的介绍而知,也因为蒋老师把主人公默而索当成是他青春时期的崇拜偶像而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他崇拜主人公的真实,崇拜他的勇敢,不只是感悟着他的人生经历,而且还把主人公默而索的画像挂在床头,陪伴着他走过了那段不安的青春岁月,汲取心灵的力量。
法国作家加缪的这部获奖作品,是感情战胜理性的作品。作品的名称被翻译成《局外人》《异乡人》等多种,意思就是这个社会之外的另外一个地方的人。作者以自述与倒叙的方式,回忆判刑前15天里发生的系列事件:母亲去世后的葬礼、海边游乐、看电影、同居、作客、写情书、做伪证、聚会、打架、杀人和审判等事件的细节,而最后审判的结果,定刑的'罪证,不是杀人,而是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那些行为与语言,那些邻居、同事、朋友,甚至是只见过一次面后给人留下来的印象,使我联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的主题:礼教杀人、救救这些孩子们吧。主人公最后的控诉就是: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炎热的暑假里,在我知道这本书居然对蒋老师的青春岁月有那么帮助后,立刻在当当网上定购,打开包装没有挪动地方,花了4小时,一口气读完。这部长篇小说,篇幅不长,阅读快的话,大概不足1个小时吧,但我读得极慢极缓,带着觉知,边读边品,感悟好深。虽然用了4个小时,与作者同步经历主人公15天发生的种种事件,看到各色不同的人,说了和听到了不同的话语,经历了不同的场景与体验,可是合上书本后的一个月、二个月,以及将来更长久的时光中,我都会在生活中、工作中和社交生活中,找到与主人公相似的经历与相似的体验,也会多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和这个社会,支持自己与理解他人,给彼此更自在的空间,更理性地生活。
我是个感性的人,喜欢读这种感性的作品,而我的读后感,但总的来讲,这本书鼓励我面对自己的真实,自己的不完美,客观地面对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尊重真实,追求完美,超越感悟,更理性地面对人生。
在全民学习活动周期间,写出的这篇读后感,有点碎,不成体系,但希望通过以发表不成熟感悟的方式,推荐给您,在您追求更积极更完美更优秀的过程中,在纠结焦虑、慌张不安的时候,来阅读,并默默地慰藉自己。
【《异乡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异乡人》读后感05-15
《异乡人》读后感600字02-09
读后感读后感01-03
《马小跳读后感》读后感09-12
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2-01
读后感06-17
读后感精选09-30
经典读后感12-13
经典的读后感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