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时间:2022-05-16 19:41: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

  “五一”假期,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当时就产生强烈了疑问,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爱的城堡,是每个人心的依靠,怎么家会伤人呢???我带着好奇与疑惑的心态,开始阅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全书,然后又慢慢地看了一遍。

  这是一本有着丰富资源却浅显易懂的关于爱和教育的书籍,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因为一个人可能没有事业,可能没有爱情,但却一定有一个家。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注定和“家”不可分离。在家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也开始学习如何爱人,以及如何被爱。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可能是很相似的,而父母给予儿女错误的教育,夫妻之间缺乏沟通的形式却是各有各的不幸……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心得。

  作为一个教师和家长对书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绝大多数的父母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孩子长大后有一个好的前程。但很多时候,父母无视孩子的自主意志,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这样的孩子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父母而活。孩子因而会变得精神上非常虚弱,许多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的会因此自杀。

  多年的教师生涯,和同事们说起学生的问题时,往往会说“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表面上看,这本书与学校教育无关,事实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来自各自迥然不同的家庭,其家庭教育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因素。要了解一个学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就要走进他们的心,首先就是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我们的成长经历、成长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大得多。

  “别老挑孩子的错!”这句适用于家长和教师。平时教学中,可以说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犯错了,就开始挑他们的错,一条条,一筐筐,原意是指望着他能改正,结果反而起了反向打击,抑制了孩子的积极性,潜意识里排斥教师,可是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怎么不犯错呢?谁不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呢?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的,比如叛逆、网瘾、恋爱等等,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社会因素以外,家和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处理问题?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了解孩子那就要了解他们所生长的环境。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长辈眼中的惟一,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呵护着,包办型的溺爱抑或纵容型的溺爱,父母替孩子决定生活、老师替孩子决定学习的情况愈演愈烈,而孩子们的反抗也越来越强,其常见方式是网瘾和叛逆,而极端方式则是自杀和杀人。当然这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体制环境不无相关,素质教育面具下却是旧式的应试教育,使家长只会要求孩子的分数;于是,孩子出了问题,怨孩子怨学校怨社会。这也是我们常常感叹与家长的难以沟通。

  这本书里的案例大多是不愉快的,而这些案例的形成都可以在家里找到原因,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即使是那些所谓的社会性问题,也可以在家中找到一些成因。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就是避免这些误区,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而作为教师,更多的是给予理解、宽容,不要一刀切,也不要一昧地将责任全推给孩子们,而是多从家长处着手,或许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可能疏远人们之间的距离。关键在于家人之间的换位思考,积极沟通,以及不断学习“如何爱人及被爱”。也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理解。多一些理解,就会少些过于苛刻的要求;多一些理解,就会多些积极有效的沟通。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2

  这是一本很柔软的书,武志红将家庭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剖析,娓娓道来,直指人心,真实得让人不敢去面对。

  一、婴儿:

  面对自己内心的婴儿,是武志红心理治疗的核心。所有人格上,感情上的问题都源自于三岁前母亲和婴儿的关系,那个时候,大人们认为的无知的婴儿,却是最敏感的心理学专家,他们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在他们小的时候没有展现出来,却会记在心底,从今后的种种行为表现中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婴儿期的无助和愤怒。

  成年人在恋爱中的不顺利,家庭关系的扭曲,恋母情结,恋子情结,外遇,叛逆,压力,焦虑。种种家庭问题的背后根源都是三岁前和母亲的关系,这个婴儿从小一直跟到大,他健康成长,还是被扭曲地藏了起来,都是和母亲的关照有关,可以说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爱与自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词。三岁前超过两周的分离就算是长时间的分离,但是这种分离对于大部分的婴儿来说太普遍了,妈妈的产假只有半年,半年后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是阻碍和孩子亲密接触的一个巨大障碍,但这前三年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这样的矛盾让妈妈焦虑,母爱成了婴儿的奢侈品。

  二、哭喊是婴儿试探的信号:

  婴儿会有情绪的反应,哭喊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妈妈如果对婴儿的哭喊有密切的关注度,随哭随到,婴儿就会觉得妈妈由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妈妈看得见,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安全感。如果妈妈觉得婴儿哭就让他哭去吧,反正等下就不哭了,这样长期以来下去,婴儿就会形成一种无助感,觉得这个世界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是没有力量的,于是就用无回应告诉妈妈我内心的绝望,长大以后就会自卑,不敢去控制,不敢去探索。

  因此优秀的妈妈要有对情绪的敏感能力,并且对婴儿的情绪能够及时地捕捉,并且与婴儿形成积极乐观的互动,婴儿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就源自于自己的母亲,长大后他会把和母亲的这种关系投射到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情绪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心灵上变会产生共鸣,愤怒的情绪是在表达自己的委屈,接纳情绪比提出办法更有效果。

  这是三岁前妈妈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若今后其他年龄段对孩子依旧维持这样奉献式的爱,便会形成溺爱,溺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是自己的幼年,把自己童年没有得到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溺爱其实是父母的自恋,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因此在溺爱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觉得父母什么都能给自己包办,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搞定不了,父母也搞定不了就怪父母能力太弱,从而与父母产生冲突。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渴望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到小时候主动想帮妈妈做家务,大到青春期的叛逆,这些信号是孩子在像父母宣战,我自己有力量,我不用你们的力量我也能做到,我是一个独立的人,如果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失败了也无条件地包容接纳孩子,这种逆境就会提高孩子的挫商,孩子本身会明白事情是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好的结果也会被接纳,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去体验,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充分的`爱与自由,人之初,性本善,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孩子不会做出很极端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出了极端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的教育方法用错了,让孩子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本无错,他们的错都是大人造就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身教效果大于言传,健康的家庭关系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段好的爱情是疗伤的妙药,否则爱情的模式就会重复父母的婚姻模式,进入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3

  一直都有这样的感受。看一部电视或者是一本书,总是迫不及待的要看完。看的最初是因为内容的吸引,但在中间的过程中时,却是奔这结局或者完成去的。看完之后就会有种“终于完成任务”的解脱,同时又有种“深深的”空虚和失落。此时,特别想找到一个和这个电视或者书相当的电视或者书来开始新的“征程”。可同时又会发现,要么找到的都不能满足这个“等同”的需求,要么就是根本看不进去。

  今天同样的,在集中时间(虽然是几天,但对于时间零散的我来说已经是集中时间在看了)看完了《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之后。我就在房间里做做这,做做那,但是,我的感觉是我的心是漂浮的。看书时候那种满满的感觉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空虚和没落。所以,突然有了这个想法,是否我要把我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就像是和自己进行了交流一样,这样我的这种长期的失落感就会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现在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开始做了。是的。

  现在,我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尽量的让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不让自己去纠结。因为我知道,再怎么纠结都还是要回到原点,解决“做还是不做”的问题。三十几年的做事风格,让我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满满的‘死能量’。这样的能量,让我总是回到八九岁、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好像从那之后,自己就是行尸走肉的活着。身体成长到现在,而心里面住着的却是那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昨天在读《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非常的悲伤。那种悲伤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罩住。我深深的陷在那种悲伤之中。我跟先生说,我好悲伤。先生过来揽着我说:“那就哭吧”。我流泪了。我特别想对那个十四岁的自己说“让我抱抱你”。我感觉得到那个小孩的无助和伤感。我也感受得到她的迷惘和怨恨。曾经我接受不了有这样的自己的存在,虽然她总是不时的出现,但是我对自己说,那不是我,我不是那样的,我不应该是那样的。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应该是父母的乖乖女,应该是所有人眼里的老好人,是好的孩子、好的学生、好的员工、好的妻子、好的妈妈、好的`老师。但是我现在发现。我做不到那么多的好,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别人对我的要求,但这不是我。

  是的,这些都是别人眼里的我,是我希望的我,但唯独不是真真正正的我。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好好的爱自己。这个成长的开始是因为很多痛的积压。还好,我有一个和我共同成长的先生。还好,他看得到我,虽然不是随时随刻。因为此时,我懂得了,现在的成长是需要我自己完成的。我已经不是那个随时随刻都需要‘妈妈’回应的孩子了。还好,先生支持我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他是一个乐观的人,用我的话是“盲目乐观”。但是不管是怎样的乐观,这些都感染了我,让我知道,我是可以再次成长的。

  书里的很多话我都记不住了。我以前会因为这个而拒绝看书,因为感觉既然什么都记不住看书也是没用的。但是现在我不会这么想,虽然我会忘记具体的内容,但是看过书的感受我不会忘记,看书时候的思考我不会忘记,书对我的触动我不会忘记。所以,我会不停的继续看书。我也相信,只要我不停的努力,我一定会成长,再次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本来是想收笔去做饭的了。但是提到了快乐。我发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的。我们对自己或者对别人的祝福也都是“希望你永远快乐”。但是生活中的情绪不全是快乐。这样的祝福和希望其实会让我们无形中形成一种挂念,不快乐是不好的,悲伤的坏的。真的是这样的吗?我现在觉得不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否定了这些,其实也是对我们感觉的否定,也是对自己的否定。所以我想对自己说。我也对宝贝说。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不要试图去抗拒他,试着去接受他,沉浸其中,在他想退去的时候,全然的接受,就OK了。因为没有一种情绪是可以长期的持续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4

  写此篇文章的时候正播新闻:一恶父亲怒甩孩子,致头着地,颅脑损伤,孩子危在旦夕。起因是妻子和婆婆为谁带孩子争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时气愤,拿孩子出气。再了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为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愤怒。

  家原本是避风港,为何会变成血淋淋的战场?为何家会伤人?!

  心理学书籍《为何家会伤人》诠释了很多心理真相。一个人的人格6岁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讲道理教导出来的,只形成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6岁前的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会内化为“内在的小孩”。所谓人格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一个人和外界相处的任何关系都是我们内在关系的投射。即我们原生家庭中我们和抚养父母关系传递到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关系模式中。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事件报道中形容伤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孩子问题引发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猜想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胁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情绪。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表面没有反抗,也会心生恨意,因为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痛苦,不是我自主选择。孩子从切身经历学会和其他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你听我的。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单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发生矛盾,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伤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我们已经知道棍棒教育的坏处,许多年轻夫妻不会体罚孩子。可现在我们身边还是能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孩子不听话,抚养者会威胁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要打你了。”在孩子小时言语威胁通常容易奏效,孩子听话了,满足了大人的希望。这仿佛是最立竿见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这样么?言语威胁是偷懒的教育,家长出于的心理需求是:我用这种方法来“快速”让孩子听话,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赖家长,没有能力反抗,他学到武力能使别人服从,强悍的人有话语权。孩子把用学到的方法来和同龄人相处,把内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语威胁来表达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几天报纸上频繁出现的父母虐打子女事件,正是这样的结果。

  在书中,特别提到目前中国家庭常见的几种教育问题,分析下去是心理问题。比如中国文化中,特别不鼓励孩子独立,对好孩子评价就是“听话”。在家听父母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话,依赖老师。父母控制欲太强,没有给孩子独立空间,甚至抑制孩子独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为你好。仿佛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该怎么做,就他自己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我评价很低,不会自己做决定。长大后,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评价体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其实扼杀了孩子独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复制。我们不乏听到从选择大学专业到选择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养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会习惯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适当放手”,给孩子设立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没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引用书中的话:最好的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