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1
张文志老师的《教育的十字路口》,看到的是另一个视角的教育,看到的是一个独特的心灵对教育的操守恒心。倾心的眷注中有哀伤、追逐、愤闷,而又充满期待。峻缓而又别有机趣的文字中,娓娓道出一个个的教育故事,一丝丝的教育愁虑,一汩汩生命至爱的情流。清新透明,不假雕琢,内功深厚而张力宛然。无不令人为之动容、随想,陷入深深思索。以下几段为《教育十字路口》精彩摘录:
1、宽容几乎首先是一种教养,是教育日复一日加以培植的文明之树上的嫩芽。宽容是一个手势、眼神,一种习惯,是一个属于行动的词,然后才是一种胸襟与理念,最后宽容便是一种关乎所有人命运的体制,是社会和谐、开放、富有想象力和独创性力量的基石。宽容总是与自由、互爱、友谊、怜悯、同情、信任关联在一起,正如所有人类美好的精神之花总是互相依存、互相增强一样。
2、必须培植一个视角,必须找到一个音调,也许只有此时你才能发现你的工作与本质的`联系,你才能发现你正在不断掘进的一切正是你生命本身。你才有可能从你的音调听出一个理想发言者的音调,你才能从日常的责任中获得一种自信,并为正在生长的一切不断感到惊讶。
3、教学的危险常常表现在行为与目的之间丧失了关系,即具体的教学行为可以完全无视它所可能产生的后果,无视学生的感受。教学行为首先是计划、规范或者习惯,是必须运行的常规,由职业本身和各种政策所决定,而切断了教学与对人生意义的全面关怀之间的关系,具体的人丢失了,亦即为了人的目的性的丢失,教学行为满足于追求在虚空状态中的自足感,热衷于技术、设计的新颖性与操作的熟练程度,最终心灵则在重复做的状态中日渐沦于麻木和封闭。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2
我读了张文质的《教育的十字路口》一书。书中写的都是一个个教育故事,从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我感受到他对教育的一丝丝忧愁,他就一个站在教育十字路口的人,为我们指引着方向。
“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以追求完整人性为目标的教育,以人性的`不完整作为关注的起点,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独特性而赋予了主体的价值,并因此成为责任的主体,主体意识的萌发恰似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点。”书中的这两段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那么谁来进行教育呢?自然是教师。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要学会“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善待每一个学生,用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之门。”
书中最让我欣赏的,是作者提出了基础教育中的10个人文关键词:自主、互动、开放、质疑、活力、宽容、同情、爱、觉悟、生命。人文精神是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背景和追求目标,这些名词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被赋予了坚实、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爱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充满活力。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3篇03-14
十字路口作文10-17
《十字路口》读后感09-16
十字路口读后感09-02
十字路口读后感3篇09-02
十字路口作文15篇02-07
十字路口作文(15篇)02-07
教育方面的书读后感:“教育需要拥抱的力量” 读后感08-25
教育读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