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经验交流>经验交流-培养兴趣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经验交流-培养兴趣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时间:2022-09-01 08:39:25 经验交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验交流-培养兴趣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孩子的好奇心与生俱来,它主要表现在好问、好动方面。关键是有些家长因忙于事务,对孩子的提问没有耐心回答,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一些行为视作是破坏性行为,或视为顽皮不安分的表现,对孩子的“研究探索行为”持否定态度,从而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

经验交流-培养兴趣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顿。陶行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这个事例说明了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是怎样无意识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

  那么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家长面对在孩子的好奇心驱使下的好问与好动应该耐心、虚心,还要有一颗童心、诚心和慧心。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大人必须有一颗爱心——热爱孩子的好奇心。

  耐心:对于孩子来说,周围的世界是那样神秘、新鲜和美妙,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渴望,他们总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对此,家长千万不要不耐烦,要尊重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耐心解释答复孩子的提问。切忌说一些“你怎么这么烦呢!”“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

  虚心:家长不是百科全书,孩子的提问五花八门,如果不懂,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然后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告诉孩子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而且自然界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有待人们去探索。这样可使孩子对将来的学习产生一种向往。

  童心:孩子提的问题难免幼稚,这时,千万不要讥讽孩子。大人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容易理解孩子提的问题,从而达到尊重孩子好奇心的目的。要跟据孩子的理解水平用儿童化的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给孩子以满意的回答。同时要考虑孩子的情感需求。

  诚心:要诚心诚意地鼓励孩子提问。如用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兴趣,认真倾听孩子的提问,这都是对孩子好奇心的最好支持。这样,孩子就会觉得他的提问受到了大人的重视,其求知的兴致将更发的高涨。注意别敷衍孩子,特别不宜用一些荒诞的、不科学的内容灌输给孩子,以免使孩子形成对事物的错误认识。

  慧心:不能轻率地将孩子的某些违规行为定性为“破坏”,要善于发现他们违规行为中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破坏”行动后面的创造成份,了解他们真实的需求和动机。在肯定和鼓励孩子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给他们提供问题的答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尽可能地提供一些廉价、安全的玩具,或提供一些坏了的钟表之类的东西,让孩子尽情地探究和摆弄。

  仅仅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意识地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欲望。当一个人把求知当作自己的欲望时,他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以获取知识、积极地思考问题、并通过作实验来验证他所学的知识,他学习时的注意力也会特别集中,总之就会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求知状态。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呢?

  抓住孩子的求异心理,鼓励想象。孩子天真无邪,想象力丰富。大人要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结合情景有意识地诱导孩子去想象。对于孩子大胆地凭借科学的原理,进行丰富的联想,要给予肯定。孩子进而会想知道自己所想象的事能不能实现,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

  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设疑问。这样可以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疑难问题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对启发孩子的思维很有作用。设问要注意方式,好的设问可点拨孩子的思维,将孩子的思路引向正确的方向。

  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奥秘的环境,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在家里给他孩子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望远镜、放大镜、地球仪、磁铁、风车等,并演示给孩子看,使孩子对此类物质产生好奇心,大人再用语言给予点拨,进而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带孩子到大自然去,让大自然给予孩子智慧的启迪。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日月星晨、风驰电闪、鸟语花香是丰富多彩,变幻多端,充满了奥秘。孩子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思路开阔,会产生无尽的遐想,引发求知的欲望。

  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自己尝试。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对于他的一些问题成人不必急着将答案告诉他,可以启发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思考,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品尝到自己找到答案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加旺盛的求知欲望。

  言传身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家长要尊重孩子,在家里创造一种和谐的民主气氛,平等地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家长本身应有很强的求知欲,热爱知识,经常用知识充实自己,从而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创造条件让孩子做些实验。做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心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验证所学到的知识,品尝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又引发新的求知欲望。

  在心理门诊,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就是对玩感兴趣,怎么玩也玩不够,可是,让他稍微多做一些题就不行。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待学习就像看电、玩游戏那样投入呢?

  首先,家长要从小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孩子在3~5岁时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所问的问题千奇百怪,无所不问,例:电灯为什么会发亮?计算器为什么会计算?小鸡为什么有两条腿,而小狗却有四条腿?等等,孩子遇到什么就会问什么,家长往往被他们问得张口结舌,就不耐烦地说自己头疼,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就把他们交给电视和录像了。

  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引导孩子看专门给幼儿看的“十万个为什么?”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质现象有感性的认识。

  如果,孩子没有问题,家长还要主动给孩子讲一些为什么。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但就在他们似懂非懂的时候,了解了许多知识。曾有心理学家建议家长给一岁以内的婴幼儿颂读一些儿歌、故事等内容,对增加脑细胞的信息量有很大作用。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还不懂事,但他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不能忽略从小对他们的教育。

  第二,家长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2岁半的孩子学绘画,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小鸟画成了一个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孩子“太笨了!画的是什么呀?”还有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在作文中不恰当的比喻时,就对孩子大加讽刺。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有很大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有权威地位的评价者,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毫不负责任的、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当孩子做的好时,应表扬孩子,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鼓励孩子,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

  第三,对于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家长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有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做作业就不会做,家长讲了几遍,孩子还不懂,家长往往就没有耐心和信心了,说孩子不用心,没有希望了,严重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孩子越发对学习不感兴趣了。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在无奈之余可以找心理医生检查评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发现孩子的问题所在,用科学的方法来矫治

【经验交流-培养兴趣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相关文章: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经验交流09-06

培养兴趣作文02-26

精心保护宝宝好奇心09-01

培养孩子的语录01-05

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兴趣08-04

家长培养孩子心得05-06

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03-17

培养孩子阅读心得12-23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成就更好的自己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