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1
大概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开始看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当时就被这种从未有过的视角所感动,才明白原来我们的生活并非是完全的理所当然。
第一次观看到这种与以往不同的纪录片,确实有不少的惊喜与感动。它远不像我们之前所接触过的关于科幻、宇宙方面的纪录片。视角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或者里面的故事主角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那么贴近生活,我们那么切实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可这又并不是简单的存在感,它会引发我们思考因何而存在,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平常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隐藏着那么深刻的生活哲理,看似简单的'一道盘中餐,是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汗水才可以得到。也许是生活在安逸年代的我们,从未尝试过因为饥饿而带来的折磨,虽然长辈们已经不止一次向我们口传那些已经尘封进历史的记忆,可是我们到底还是无法切实的感受到当年的那种岁月的艰苦,即使偶尔会为了体型刻意饿上一两顿,但这与我们所说的艰苦岁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我们很少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拥有这么多。因为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今天和同学讨论关于信仰的问题,无论佛教或者基督教,都以不同的方式来感恩我们所得到的一切,虽然我们不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信仰来感恩佛或者上帝赐予了我们一切,可是作为大自然的一员,我们的确有必要时刻提醒自己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东西,生命,食物,甚至生存的机会。而我们,也应该对这样的馈赠时刻报以感恩的态度,才不至于迷失了自己,认为一切所得就是理所当然。
我们的时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我们渴望接受知识,渴望接受科学,但是我们总是容易在追求的过程中,丢弃自己本应坚持的东西。那些代代传承下来的智慧,甚至微不足道的手艺,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可是,我们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些最宝贵的东西。
在我们年轻一代人的眼里,那些飞速发展、充满新奇的大都市才有足够的吸引力,哪怕我们背井离乡,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也阻挡不了我们奔赴大城市的愿望,所以渐渐地我们离我们的家乡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承越来越远。
常常,我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合大城市里的生活了,虽然现在我还是远在大城市的边缘——学校,可是渐渐接触社会所带来的压力已经让我对即将接触的社会生活恐惧不已。我常常问自己一直坚持走到现在的原因是什么,可是总是无法给出自己明确的答案,也许我们每个人即使在没有找到真正的生活目标或者社会地位之前,高处,永远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即便我们也给不出“高处”这个词详细的解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追求并走向高处。我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放下所有的世俗与偏见,放下现在所有的一切,能做到真我,就像远离城市,回到最初的地方。
其实你处在社会上层也好,或者只是一介平民,靠自己的劳力存活,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持之以恒,终归会找到自己的地位的。至于人上人或者人下人,只要自己过得欢喜,又有何妨?
《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国。无论南北,美食都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后,不仅让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有了更多的感悟,同时也让我产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尝全国美食的想法。
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物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人类活动促进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着人类的离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盐——百味之首,制作一份精致美味的食物,它必不可少。颜色透明,体积微小,却让食物入味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腌制品的完成,盐是最主要的佐料,中国人总会发挥出最聪明的智慧,用它来变换出美食的不同花样。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的美食代表。四川火锅,以辣出名,红油滚烫,椒香四溢,给人带来味觉上的享受和视觉上的冲击,爆辣的口感,使人产生极高的兴奋感,涮一口毛肚,使人忘却一切烦恼。这种感觉对于不爱吃辣的人来说,无法想象出四川火锅的魅力,也无法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感情。对四川人而言,火锅不仅是他们对于美食享受的挖掘,还是一种象征着团结,热闹的情怀。北京,作为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运营着一种快生活节奏的模式,忙碌的人们在灯红酒绿的街道里穿梭,但退却一天的疲劳,还需要一顿美食的帮助。烤鸭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焦里嫩,滑而不柴,香味流连于口齿之间,沁入人的心脾,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跳动起来。美食的享受不仅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还得益于人类的聪明才智,才能让最简单的食材散发出最诱人的香味。
这本书不仅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多种美食的做法,更以朴实的文字阐述了它的由来和背后深藏的文化底蕴。在看这本书时,我想起了妈妈的味道,更是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我既感叹这是因为社会的和平才得以让人们能够用心的去创新美食的`做法,也为中国的饮食文化传到国外而感到自豪。一部作品为何能引起我众多的感触,而不是使我单纯的只为书中美食而垂涎欲滴?这是因为它不是空洞的描述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故事、平常百姓的生活以及文化和制作的不易入手,在情感上与大众引起共鸣。无论是切丝豆腐还是花雕萝卜,那种千丝万缕的梦幻般的工艺,无不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这片神州大地割舍不断的情意。
时代在改变,人们对于美食的创新也从未停下脚步。如果说美食是一个味觉定位系统,那么一头连接着我们的味蕾,另一头便连接着它们最原始的模样,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曲折和心酸,但最终它们都会以最好的模样,呈现在食客们的眼前。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留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04-07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9篇)05-29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精选9篇)05-29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9篇05-15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6篇06-09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7篇06-04
舌尖上的中国的心得体会12-13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汇编9篇)05-29
舌尖上的中国作文通用9篇06-04
舌尖上的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