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读后感(精选2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心》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心》读后感 篇1
我读《文心雕龙》时被里面的句子被吸引了:“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存着,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道之文也……”
刚读几句,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是多么大气的文笔,多么宏伟的站位。“文”,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重视,它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天地一产生,它就产生了;天地多久,它就会有多久。仰望苍穹,有日月交相辉映,天空就是纸张,日月就是最美好的文字,流淌出圣洁,照耀千古;俯瞰大地,有山川竞相争秀,大地就是纸张,山川就是最美好的文字,勾画出锦绣,美丽万载。读着读着,心胸都变得阔大了,思想都变得辽阔了。读这样的文章,才会让人有写文章的冲动。
《文心雕龙》是一部好书,不仅对为文,对做人,对思想都是大有利处的,值得一读。
《文心》读后感 篇2
两位老先生虽然没有教过我,但是我感激他们留下这么好的作品,指导着几十年后像我这样的后生的生活。欣慰的是,这部作品将来还有可能指导更多后代的人走过迷茫。有时候我们的天空被乌云遮住了,这些经典的作品就是黑暗中的微微亮光,使我们总不至于彻底失望。
另外,关于这部作品,朱自清先生还写了篇序。从这篇序文中,我明白了自己的当前状态。
这种状态叫苟且。
朱自清先生说: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
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今天我告诉自己,一件件去做,一件做成了再去做另一件。去真正经历一下做成一件事要经历的时间和步骤,去锻炼一下耐性。
《文心》读后感 篇3
刚拿到这本书时,有点惊讶于它的行文结构竟然是小说形式的,通过一个个小场景中人物的思考或者对话,向读者阐发一条条关于写作的经验。如此读下来,二老的笔风给我的感受是既细腻又庄重。
细腻在于,每一章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注重其思考和成长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说教去直白灌输;庄重在于,对于写作涉及的每一个要素主题都有着详尽的阐述和清晰的举例,每一处都透露着老一辈教育家严谨的治学姿态。
我本来以为这本书会讲很多写作的奇技淫巧,但是读完后才发现,二老其实通篇一直在表达这样的态度:写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情感注入,文字只是表达工具,切忌华而不实,雕琢表面形式。这也给自己敲了一个警钟。
写作很普通,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同吃饭、睡觉一样,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也可以说就是生活本身;但同时写作也很重要,同吃饭、睡觉一样,离开了就会觉得浑身难受,似乎缺少了某种类似灵魂一样重要的东西。所以说,艺术是源于生活的。
那么作文情感如何获得与丰富?只能靠多读书多体验多思考。你所读过的书就是在收集燃料,你当下的体验就是在制造氧气,你脑海中的思辨就是在摩擦火花,这一刻就能够燃起熊熊大火,也许一部名垂青史的作品就此诞生!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这一切都是属于你的。忠于自己,而不要囿于模板范式,失去了原则的作文必然食之无味。所以说,艺术更是高于生活的。
当然了,写作的基本功也是极其重要的,是需要持续练习的。乐华的父亲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将自己随时的.想法用小品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加以整理以供日后查阅与参考,这就是鲜活的作文素材。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这个恰好的背后,别人看不到的却是日日夜夜的积累。
再重申一遍,不要忘记了,写作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其它任何学科也是这样的。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整个生活的改进,你要做的,是将所有学科与你的生活融为一体,你觉得呢?
《文心》读后感 篇4
《文心》是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共同创作的、为提高当时中学生国文水平的经典作品。作品虽是民国时期创作,但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不会过时,什么时候读起来都大有裨益。
说起夏丏尊先生,我并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叶圣陶先生,《爬山虎的脚》就不自觉地在脑海里蹦了出来。经年累月,文章内容已不再清晰,但是高中时候我们学校有座小楼,楼里面陈列着学校历史,外墙上就铺满了爬山虎。所以一提起叶圣陶先生,脑海里首先被关联上的是小楼爬满爬山虎的画面。
两位老先生都做过多年的中学教师,因此作品读起来处处能体现出老师对于学生的那种独特的关切之情。书的内容也是围绕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使学生读起来倍感亲切。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我,也不禁回想起中学时代的一些趣事儿来。
本书布置了中学生在校园里的多个小场景,通过在不同场景里的讨论,将各种文学知识娓娓道来。读起来,我既感叹于书中各位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又欣喜于各科老师对于学生观点的补充。感叹是因为如今我已毕业多年,但思考分析能力似乎还是不足,无法切实服务于我的生活;欣喜是因为老师的话语如此简单易懂又切中要害,读起来有恍然大悟之感。
《文心》读后感 篇5
洗漱完毕安静地读一会书,不知不觉竟陶醉其中。《文心》为夏丏尊和叶圣陶所做,一本讲述国文写作的书,原以为又是空洞无用理论,越看越发觉它的趣味了。
印象中作文是一种呆板的东西,为了拿高分,人们为它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但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不一样的理解,醍醐灌顶一般,又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它说“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说话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而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
从前上学的时候,每次写作文都是一个令人苦恼的事情,以为作文就是完全靠想象无中生有的文字表述。我们通常把它当成一个定期任务,不得已而为之,也许是年龄小,观察不仔细,也许是阅历太少,不理解生活中的诸多事情。总之对小孩子来说,很难就对了。
如今才明白,作文不过是将看到的事情,心里的感受表达出来罢了。这样一想似乎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啦,哈哈。
最后一点感触是,终于理解了老师曾说的文章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句话的意思。词语,句子包装的无论多华丽,都是空洞无用的,对别人来说没什么感染力。只有将真实的感受,比如怎样美丽,怎样欢喜,怎样悲伤描写出来,才有真实的感受。
《文心》读后感 篇6
《文心》由夏丏尊、叶圣陶两位老先生所著,这是一本专门谈论“读”和“写”的书。读书和写作大概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但《文心》中提出的“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却是大多数人忽视的。通过《文心》这部著作,我能够学习很多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
1、了解部分文字的意义和用法
本书作者之一夏丏尊先生,其名字中的丏做“遮蔽”解释;又比如文中出现了“就近取譬”这个词,可以解释为:列举身边的例子;又比如文中出现了“奇崛”这一词,本意形容草木奇特挺拔,用在文章里便是夸赞文字新奇刚健的意思。而我们阅读其他书籍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我们平时比较少见的词语,我们可以将这些词语记录下来而运用到实际的写作当中。这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之一,运用更加准确而少见的词语,这需要我们教师督促学生积极地做读书笔记。
2、知与情与意
在《知与情与意》这一节当中,作者借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之口道出了文章的三种分别,即“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所谓“知的文”指的是平时教授我们知识与技能的'文章,比如我们学习接触的教科书、优秀文章;“情的文”与“意的文”是指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寄予作者意愿的文章,比如马丁路德金那篇人皆尽知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
在我们写文章时,应当注意情意与知识是彼此关联的,情意若不经知识的驾驭,就会变成盲目的东西。这让想起过去几年畅销的“心灵鸡汤文”,“鸡汤文”打着“让心灵茁壮成长”的旗号,贩卖给普通大众“安贫乐道”、“努力一定会成功”之类的廉价价值观。而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生不能全篇都停留在情感的抒发,要指导学生将情感与事实进行联系,做到情感有所出,而不是浮夸地抒发。
3、读书原则及写作态度
全书第五章有一句话这么说:“课外读书,原是好事。但乱读是不但无益而且有害的……故读书非力求经济不可”。我们读书不能盲目,得了解自己兴趣和需求,分清楚这一阶段阅读刚需,预估读某本书给自己带来的认知改变,并平衡好读书与生活的关系。这是我们读书之前必做的功课,是挑选书籍、节约时间效率的首要之事。因此,我们需要对学生根据“中学生必读书目”进行督促,同时积极地做好读书笔记。
书中还表达了另外一个观点:“作文”并非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作文”是生活中的点缀。我们写作,原本就是为了记录生活,是为了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是为了消解心中的愁苦。写作应当同吃饭、说话那样,是生活中缺少不了的事情。优秀的作文来自于生活,这样情感的抒发不是盲目的,这一点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文心》读后感 篇7
《文心》作者叶圣陶和夏丏尊。叶圣陶是大家都熟知的作家和教育家,初中也有学过他的文章。但是夏丏尊我是今年世界读书日参加活动,才了解到原来他也是很出色的教育家和作家,并且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恩师。就像TS说的,当你书读的越多,才会发现自己了解的知识越少,才有更强烈的动力和欲望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当然我也是读这本书才知道叶圣陶和夏丏尊原来是儿女亲家,叶圣陶的儿子和夏丏尊的女儿结为连理,而这本书恰是二位老人送给儿女的订婚礼物。
文心意思为文之用心,指文章或文思。《文心》是以故事体裁写的专讲写和读的书,故事的取材于初中学生的生活。里面有循循善诱又平易近人的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有博学多才的枚叔,有好学又活泼的学生乐华和大文,三个主角贯穿始末。
本书有三十二个小故事,可以说是”中学生的三十二堂国文课“,三十二节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故事呈现了三年中学进程,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因此,今天的中学师生阅读《文心》的收获,或许不只是"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了。
现在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弄清楚教学的目的,二是采用的`方法不对。《文心》主要讨论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一个人无论学什么,要学好,能终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学习本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儿。
读本书,学到了不仅仅以故事形式讲述的切合实际的国文知识,而且我还强烈的感受到了乐华与枚叔深厚的父子亲情,乐华与大文还有其他同学与人为善,互帮互助的同窗之情,王仰之先生对学生们爱护教导之情,学生们对先生的尊敬爱戴之情,还有30年代大家共同以文字抗敌的愤怒之心,团结之情。
《文心》读后感 篇8
看到“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的标题,让我立马浮现出女儿半期考试后的家长会上,语文老师用温柔的语气严肃地说:尽快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节奏,我们需要让孩子尽快成熟起来。当时就在想?成熟到什么程度呢?原来答案在这儿,成为大人,或是古人!
同为十四岁的乐华和大文,一头雾水地准备预习鲁迅的《秋夜》,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脑中浮现出“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文字。我立即冲着在书房做作业的女儿问了一句:“你们这学期语文书上有没有鲁迅的《秋夜》?”十二岁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一,我曾经和她提起过这篇文章。女儿在书房里大声回复我:语文书上没有“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老师让我们本期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里面也没有这篇文章。言语间夹杂着庆幸,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幸亏没有!
学习最忌讳存有侥幸,上周女儿还跟我说:“妈妈,我运气真差,今天考试考了我马上要自学到的一篇《世说新语》”。其实哪是运气差,真的就是心存侥幸,身有懒意!家长们都知道,要学好语文,需要大量阅读,可是读什么?怎么读?如果需要丰富写作素材,当然是旁征博引地泛读,但如果是针对从容应对考试题目,就得对优秀作家的经典文段作精细的阅读分析。而这项工作是孩子们不太愿意做的,不仅因为学校的作业量已经不少,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文段不易读懂,使孩子造成畏难情绪。我们往往更重视孩子在数学上的畏难情绪,而忽视了语文的学习其实也有畏难情绪。
文中的乐华和大文是用功的孩子,预习课文、生字查明,可仍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于是他们相互提问,“‘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一株也是枣树’,你懂得吗?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是学习中的理想状态,试想我们的孩子在平常作业中,自己怎么可能有这样的预习方式,大多是生字查明,能想的地方想一想,想不明白的搁置起来。不懂的问题堆积越来越多,但又不会像数学题那样对错分明地展示出来让人着急,到了让人着急的时候,他便说“最难好学的是语文”了。所以语文预习至关重要,切忌敷衍,如能做得更充分,便能先声夺人,增强学习信心。
“字是个个认识的,连结起来竟会看不明白”是语文学习中最尴尬的情况。书中借枚叔的口告诉我们,初中开始所学的文章大多是富含哲理的名人名篇,这些文章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学,而是讲述作者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入初中伴随语文学习难度的提升,总会有这样不适应的时期,看来,我得鼓励女儿放下包袱,慢慢来!就像枚叔鼓励乐华和大文:古时候的小孩儿更不幸,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读着四书五经,被逼着成为圣人贤人呢,你们还只是要做大人古人而已!
要做大人和古人,总用自己的经验去观察事物总是不够的。同样的景物,试着与作者对比想想自己看到同样事物时的感受,比较一下其中的差异,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风格去感受作者的“内部经验”,感受从文字里去积累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从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
枚叔最后说了一句话,值得教孩子们铭记:“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才不至于落伍”!
《文心》读后感 篇9
读《文心》,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两位老先生对于场景描述的画面感非常强,随便举个例子:
“阳光从窗外的柳条间射进来,在沿窗的桌子上、地板上、同学的肩膀上印着繁碎的光影。王先生新修面颊,穿着一件洗涤的很干净的旧绸长衫,斜受着外光站在讲台上。谁望着他就更亲切地感到初秋的爽气。”
读完之后,一副图立马展现在眼前,类似这种“活”的场景描述还有很多。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是作者经年累月对于生活无微不至地观察而磨炼出来的,并不是随便可以写成的。
另外,书中有很多观点对我来说都是耳目一新的。
它强调写作不是生活的点缀,是生活中一个必须的项目。这仿佛和我们普遍的'认知不同,尤其在当今社会,能提起笔来写文章的,除了专业工作者恐怕就只有学生了。我以前对写作的认知是,写作能让我静下心来总结和思考,从这种角度来说,写作对于我来说也是必须的。惭愧的是,我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由好的思路在电光火石间转瞬即逝,如今分析和思考能力变得一塌糊涂。
书中《题目与内容》这一节,指出应该先有内容后有题目。读到这里时我感触颇深,也许我们被学生时代的作文课训练习惯了,习惯于老师出一个题目,我们便去顺应这个题目组织相应的内容。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处处留意、积累素材,对素材有所思考,才写就一篇文章。但是学生时代为了练习,为了统一标准,只得给出题目让大家统一去做。可是在训练过程中,这种本末倒置的思想似乎有些根深蒂固,使得我们都是为了作文得高分而去写作,忘记了写作其实应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人生助力。
学生时代我对于作文有一种理解,那就是如果我写的东西感动了自己就能感动别人。如果真的感动了自己,那就说明这些内容确实出自我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感受吧。
在《诗》这一节中,作者提醒后来者不要成为时代错误者。陶渊明描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场景固然是人人向往的美好田园生活,但我们生在当今乡村没落、都市发达的时代,就要在都市“尘网”中勇敢生活,把那份逃避现实生活的心思收起来吧。退一步讲,即使在现代真的过上了陶渊明所描述的那种生活,可能也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需要不断考问自己才能得到答案。一个时代的人肩头有各自的时代使命,扛起肩头那份责任继续向前走吧。
至于让很多人惊艳的《触发》,我所领悟到的是老先生们教导我们要多多思考。事情遇到了、经历了,学到了什么?书读过了,能否学着应用于生活,触类旁通?再读一遍时,是否能有新的感想?另外还要多做记录,有时候我们脑海里的火花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赶紧记录下来,它们就会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从此和你再无关联。凡是触动心弦的,都值得好好对待。想到这里,不禁反问:伟大的作品也是由一个个触动人的灵感衍生的吗?
作品中还处处透露着基础而朴实的学问。学过之后要不断练习、用心打磨才会出好作品、凡事总要抱着认真的态度、要有组织有条理。
本书看完,就像跟饱学的老师完成了一场促膝长谈。但我明白这只是指引,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我们最终要靠自己用学到的这些知识去解决这些难题。
《文心》读后感 篇10
为期十天的《文心》阅读结束了,在这本书里面收获了很多的幸福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需要挣脱阅读写作的束缚,用心品读文章,踏实走上写作之路。写作不需要过于华丽的辞藻,表达真实内心和需求,融入情感,日积月累定能将文章写得通透深意。
《文心》这本书以王仰之及他的学生们对于写作的讨论来论述作文精进的方式,避免了过往对于写作的套路和固定认识,将乏味的文字故事化,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字里行间也融入了作者对于写作的喜爱与思考。本书里乐华等对于写作各抒己见,对写作中字,词,写作思路,文章组织,读书笔记,文章鉴赏等进行探讨,全面而深刻。传统的写作方法讲授多涉及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修辞,主要是套用式的讲解,出现什么样的词表达了什么,凸显了什么,而并没有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作者的思路。
写作便是生活本身,写作的素材来源生活。生活是所有艺术的起源,生活的日常会带起情绪和思考,缺乏写作思路的原因或是观察不够细致,或是情感共鸣不足,或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我们要学会多去找找原因,多做总结反思,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去剖析文章和写作。
本书作者结合了写作的时代性,在文中列举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工场诗,并进行了对比,不同的时代特征必然引领着文体和写作内容变革。文化必然根植于时代背景,就像一阵阵的网络用语的爆红,一定是时代的变革的产物。在这一前提下可从大的框架去解剖文章的知情意,写作的知识层次展现,情感带入和表达,事物意欲安置传达。这都是作者在写作前需要考虑的要点。
这样在写作中将人的发展规律运用到写作分析中,表达认知的层次递进,也将写作的意义发散开来,既能有血有肉自我的抒发,也能带给人力量、启发。当素材及思路已经具备了,我们还需要去组织。不明如何组织就如一盘散沙,各个部位是分列的,整体就会显得拥挤,凌乱。组织文章,我们先需看清文章的类型分析,学会从写法去剖析文章。
书中从写法上文章将游记类的文章的写法进行归类,分为记叙即风景的路程图、印象描写即风景的描写刻画。另外,将叙事文和小说进行区分。"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手段。"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所有的线索和情节人物设置都服务于作者要揭示的主题和意义,每一个读者对这个意义的体会有所区别。所以读者只能通过想象,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接近或达到或超越作者的境界。
每篇文章或每本书的作者也仅仅是抛出一个引子,让读者能够从中体悟到属于自己的感受和意义。叙事多为记录,将事件表达清楚。接下来,在新体诗和散文解析上,新体诗在精粹程度和诗的意境都比散文好,那么新体诗也就更加简洁和高阶。文章这样的细节解读也非常的引人入胜,余味十足。区分文章类型是为了把握写作重点,细化自我写作的.注意事项。而文章的品评又从另外一个侧面提升读者的格局。
对于文章的鉴赏,文中从”见“、”视“、”观“三个表看的程度词的区分度去谈鉴赏的看的层次,另外还从鉴赏的态度,鉴赏的共鸣,预备知识,想像辅助,坏作品的评议,和他人的赏评来讨论鉴赏,文章的鉴赏能力既是写作的水平的体现。当我们对某类文章具备很强的鉴赏能力,说明我们已经基本掌握写作这类文章的要义,在这一类型的写作中也会占优势。平时写作训练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观他人作品之长,对于他人文章的写作错误并进行规整,分类,避免重复犯错。写作输出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如何将写的过程做得完善,仍需要我们勤思多写,写读书笔记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写读书笔记是读书时思考的产物和判断,去辨别文中内容是真是假?文中是存在哪些疑问的?如何与头脑中过去经验做链接……很多东西都需要沉淀。写好读书笔记是一门艺术,也是写作的入门。
另外,写作输出可从内容、形式和方法这两个方面去辨析。写作如同说话,都是告知事件信息,通过语言去影响其他人,这是内容的传递。具体的表达方式,如说话时你的动作,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非语言形式一定是配合传达内容,会随着传达内容的改变而变化。写作也需要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动笔便是你的开始。
吐露内心,品评写作,《文心》带你飞向更高的写作高峰,愿你翻开这精彩的书页,然后,开始书写你的故事,你的故事也一定精彩。
《文心》读后感 篇11
朱自清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本书写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丏尊、圣陶做了儿女亲家。他们俩决定将本书送给孩子们做礼物”。这让我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本书,志同道合的朋友把共同的殷切勉励用文字记录下来,留给孩子,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答案、一份期许。是智慧的父辈对孩子们即将面对的未来的回答,让我不禁想起古时候能决胜千里的军师的锦囊,让我充满了好奇!
细读序言,知道这锦囊原是可以惠及中学生家长的。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用自己丰富的国学知识和多年的优秀从教经验,用一个个故事诠释和解答国学知识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困惑,尤其深刻而精妙地梳理了初中生应该怎么读?怎么作?对我来说,正好实用!《文心》虽初版于1934年,其中的故事以当时的社会情况为背景,但两位先生在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初略翻看了一下,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通过玫叔的循循善诱,乐华和大文慢慢解开了心中对初中国文学习难度大幅提升的困扰,仿佛在迷茫中摸索到了进入国文学习世界的入口。
对于我们今天的初中生来说,这不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吗?很多孩子因为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无法提高学习热情,因为找不到学习的窍门和方法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一份温暖的.礼物,一个精彩的锦囊,给了我阅读的兴趣和探索的企图。不希望对孩子的指导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鼓动上,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能让自己对学习语文的根本和要义有更深刻的感悟,毕竟,细细想来,也从没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惭愧!
《文心》读后感 篇12
《文心》一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书,一艘载着国文知识向现代行驶的小船;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沉到了时代的底部,却总是会浮出水面,永不被埋没。
《文心》之中的精华,是教育。朱自清说过,“它不单是中学教师的书,还是学生的书。”
有人说,这是一本教人作文遣词的书。这种说法并不贴切。它有线索,有时间,有故事,它是一部真真切切的时代小说,有着写法、读法、作法的轮流交织,既有发人深省的国文教学问题,也有令人学习的人物可贵的品质,将道理镶嵌在现实情境中,踩合了时代的精粹。
《文心》中的许多道理,到现在还适用。“对待思想与学术与时代、思想的关联时,有人视作珍宝,有人视为骸骨,但学习的应是自己的,获得深入的探究成果才可视为真的‘自己的’东西。”王仰之先生的话总是干练、有力、生动,有着自己的时代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乐华的朋友——大文。他与同学们总是好学上进,踊跃积极;志清、锦华等人物的形象也跃然纸上,生动,活泼。有一个地方挺有意思,慧修劝说他的'爸爸接受“新体诗”。开始,爸爸认为“唯有这新体诗不是诗”,“只是几句话语拼凑起来的韵脚不工整的东西罢了。”然而他与女儿谈了一次新诗体后,竟使他破格接纳了新体诗。这其实是一种时代性的交流与体会,让他沉吟着想:有点意思。想今天,学生如以往般努力,可是按部就班地照葫芦画瓢,老师边写他边记,连质疑一下也不敢。抒发的感情又遭到了“标准答案”的抨击。夏、叶二老约摸是想表达这个吧。这是语文的魅力中另外的缺点。
我们隔着八十多年的门缝,透过《文心》窥探到时代的感慨。主人公——乐华与大文两个人,也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乐华的父亲,周枚叔先生曾是语文教师,却因教育体制的种种漏洞失业,致使乐华曲厂里当工人。然而,乐华却保持一颗国文的学习之心,晚上的灯光下,他帮同学看作文。
这本书的时代是有局限的——可是,这更让我们读懂了历史,读出了那颗“文心”——对文学探索永远不停止的心。
《文心》读后感 篇13
“题目与内容”这一篇章讲述了乐华和大文进入初中后第一次作文课的故事。“大家怀着‘试一试’的好奇心,预备着纸笔,等候王仰之先生出题目”,这让我想起女儿在每一次作文课前的样子,既紧张又兴奋。
读完这个故事,心中感触很深,故事中的王老师是理想中的循循善诱的好老师,面对学生们在作文课时跃跃欲试的心态,他却让孩子们先放下笔,通过引导他们思考“怎样的情形需要作文?”“没有需要的时候教大家作文可笑吗?”“作文原应该是先有内容的,作文课先有题目再写内容的顺序颠倒吗?”“认真作文的态度只对作文有益吗?”让孩子们更从容、更有信心面对作文,发挥作文课最朴实的价值。
故事里的王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几个问题后总结的.答案,对今天初中生学习作文依然重要。
王老师赞同学生们“写信便是写作文”、“把自己的意见写成文字让大家知晓作文更加便捷”、“记录经历的事情”这些对为什么写作文的理解,但他希望学生们明白作文更高的价值:“有时我们心里欢喜,有时我们心里愁苦,就想提起笔来写几句;写了之后,欢喜好像更欢喜了,愁苦却似乎减淡了。”他让学生们铭记:作文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文课并不一定都是有实际需要的时候,大多是课程表上的规定,但它并不可笑,因为只有通过平时严格地练习,养成认真作文的习惯,有实际需要作文的时候才能够自由应付,这就是作文课的意义。
既然是应付实际需要的写作,作文时通常是先有内容再有题目,但是作文课的时候却是先有题目再写内容,顺序确实是颠倒了,但只要练习的人能够明白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几句,就算对付过去的事情;知道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于便于称说,需得抓住重点筛选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懂这些,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
王先生要求学生们作文要认着地做,“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深悟这句话中的道理,能够读懂:认着练习作文不仅是为了做好文,更是为了做好人!
《文心》读后感 篇14
偶然看到有人推荐《文心》这本书,于是买来一观。《文心》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夏丏尊所著,成书于民国时期。
叶圣陶这位作者我们不陌生,小学学过他的课文《爬山虎的脚》。“语文”这个词、这门课程的概念就是叶老提出来的,他曾经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是位了不起的教育家。
夏丏尊也是同时期一位知名的文学家,两人是儿女亲家。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国文(即现在的语文)知识、国文教育,包括如何读书,如何写文章,常见的问题、如何解决,一些文学常识等等,其中颇多妙解,对我时有启发。
我曾经在三所大专院校任教,教授大学语文、文学作品导读、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语文教育于我而言不算陌生。
不过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了新天地,书中的教育方法让我耳目一新,在读书的同时也学到不少新知识。如果在当时看到这本书,想必会教得更好。
这本书有三十二节,包括方块字、题目与内容、一封信、小小的书柜、知与情意、日记、诗等等。它的体例很特别,采用的`是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授语文知识,里面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人物和对话。
书中虚构了周乐华、张大文、汤慧修、周锦华、周枚叔、王仰之等几个主要人物,通过他们的对话,来表现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答,情景教学贯穿全书。
相比一般罗列式的枯燥乏味的教育著作显得更有趣味,更容易接受,这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这让我思考,自己的作品如何以更有趣味、更吸引人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寓教于乐是一种很高超的教学手段与写作方法,把艰深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趣味是一门学问,越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事物越是能流传广泛,成为经典。这本书面向的是青年学生,两位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受众的特点,把枯燥的知识融进有趣的故事,让读者边读故事边学知识,成为一种享受,可以说是独具匠心。
书中涉及修辞、语法、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等各种语文知识,从书中内容可看出,两位作者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拥有扎实的理论修养,深厚的写作功力。
书中的举例作品都是作者写成,信手而为却水平不低,契合行文需要,兼且旁征博引,体现出二人学识的渊博,让人叹服。
《文心》读后感 篇15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文心》的书,一开始这本书是我的姐姐赠予我的,刚拿到时是抱有一个疑问的状态看的,疑问是为何这书的名字叫文心?莫不是这文的内心?文的真正精髓所在?读了此书,倒也懂得一二,但这书是夏丐尊与叶老先生叶圣陶所作的,这本书也确实有着这两人的功底,所以懂与不懂倒也不知了。
《文心》是以故事体裁写的专讲写和读的书,故事的时间是1931年初秋到1934年夏天,取材于初中学生的生活。里面有循循善诱又平易近人的国文教师王仰之先生,有好学又活泼的.学生乐华和大文,三个主角贯穿始末,叶圣陶先生与夏丐尊先生的文笔将这书中人物所写的惟妙惟肖。本书有三十二个小故事,可以说是“中学生的三十二堂国文课”,三十二节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故事呈现了三年中学进程,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因此,今天的中学师生阅读《文心》的收获,或许不只是“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了。
而在书中也有许多好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欢这一句: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这句话令我受益匪浅,将作文当做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当做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点缀。
阅读和写作,都是乐趣,如果当成任务,就没有乐趣可言。没有意义。而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去写作和研究语文,学习汉字,而不是为了语文课而学语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中国的文学、文字都是有无数意义的,而这些东西需要有人去寻找研究。
《文心》读后感 篇16
诗词背诵打卡基本进入正轨,虽然还没到习惯养成的28天,但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文心》自然也是要看下去的,越往下面看,越觉得书中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地作为语文考试提分的捷径,但却让人发现语文学习,应该说中文学习更加准确一些,有着更多的魅力和可以探索的方法。
“书声”这一篇章讲了孩子们去看望王老师,远远听到王老师的读书声,本以为老师在读什么新的篇目,没想到老师读的是曾经在课堂上给自己讲过的课文,孩子们对老师的做法感到诧异,当看到老师在课文上认真标注的朗读符号时更觉得不解,因为不明白已经学习过的文章还需要这样认真反复的朗读吗?
这让我想起《朗读者》这档节目,我们为什么要朗读,我们从老师的讲解中听文字,从书本上看文字,但是只有自己能够将文字用自己的方式朗读出来,才是对这些文字有了自己的理解,所谓自己的理解,就是当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和我们在读文字触发的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时,创造出的个人情感,通过诵读,宣之于口,给听者以触发。举个例子,妈妈们一定都给孩子讲过故事,通常的情况是,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买书选书上,准备充足的故事书资源,讲故事之前用故事的名称问孩子“讲皇帝的新衣好吗”“讲海的女儿好吗”“你是男孩儿,咱们还是别讲白雪公主了,换一个”,然后看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就讲这个丑小鸭吧,然后早点睡觉”……
今天读到《文心》的这篇“书声”,让我反思,虽然不是每个妈妈都是老师,但如果要想高质量地给孩子讲个故事,时间不该只花在选书和与孩子讨论故事的选择上,更应该在讲故事前提前去熟悉故事的内容,揣摩故事表达的意思和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在讲之前思考读法。我们常说“听故事”是孩子早期语文的启蒙教育,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启蒙教育,我想更重要的是“情感触发”的启蒙,只有能被文字打动,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字。
好好去看看“书声”这一篇章吧!文末提到:“读法可研究的方面很多,我今天所说的不过大纲中的大纲罢了”,其实,在这篇小文里所提到的重读、高低、强弱、缓急已经包含了不少的学问。有心学习的人,不能只看理论的东西和作者的举例,更应该抽出空来,自己拿出文章来实际操作诵读一番。记得以前在家里,曾和女儿、先生一起搞过诵读会,可能还应该把这个活动坚持起来,文章不宜长,交流读书的心得,看来不全在对文字的理解,还在于读法的表达。
《文心》读后感 篇17
作者在“序”中这样说到“这是一本专门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是中学生和教学环节另一端的老师”。
全书以“故事”经营,具有戏剧性与情景教学的有点。在囊括了关于国文的全部只是后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氛围,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地基与房子。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做出的文章会显得单薄。”
(记得郭初阳老师说过,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只有优质的阅读才有优质的输出。据此,阅读的`重要性值得重视。)
这是一本基础而不简单的书,讲出的道理也是浅显易懂却不容易做到。这里谈到的两个重要方面“读”与“写”。
首先“读”。
1、读书要有所触发触发---即对一件事感悟到另一件事。书中的某一句话,与平日所读过的书有某处关联,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觉得可作为将来的某种理论证明。这些都是触发。
(触发,我想与我们现在讨论的感悟相似,即用心用热爱去读。)
2、要有所延伸延伸——例如你在读《史记》列传时,你可以翻翻《史记》原传。就会了解到《史记》有多少卷,列传之外还有本纪,世家,书,表种种东西,这也是收得概括知识的方法。
(能够做到这一点要建立在热爱阅读的基础之上,现在生活中的孩子热爱阅读的本身就非常少,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又是一个难题。)
再说“写”。
3、一篇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如果句子都是构造差不多的,读者读起来嫌平板不调和,所以要合理的运用“散句,束句和对称句”
(对于非中文专业的我来说,这也是需要用心去钻研的地方)
4、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项“秩序,联络,统一”。要把所有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第,是“秩序”。从头到尾顺当的读下去是“联络”。通体维持这一样的意见是“统一”。
最后分享文中一句话:“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
《文心》读后感 篇18
《文心》是我国著名教育大师夏丏遵和叶圣陶先生合著的一本指导中学生阅读写作的书。这本书采用故事体裁,以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为背景,把方方面面的阅读写作知识融入到故事中,语言通俗易懂,举例形象生动,读起来兴趣盎然,丝毫不觉枯燥。
《文心》一书共有三十二章,每章讲解一个读写的知识点。
第一章 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
这一章是讲阅读理解的。作者用鲁迅的《秋夜》为例,告诉读者要想更好地理解一篇文章,就要明白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的关系。要多从作者描写的外部经验(即具体的事物),去感受作者的内部经验(即抽象的心境)。通俗地说,就是要明白作者是怎样寄情于景的,同时也指出阅读者本身要具备一定的人生经验和思考力才能更好地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二章 方块字
这一章是讲“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作者以《秋夜》中的“梦”字和《登泰山记》中的“居”字为例,说明每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词性会发生变化,字的含义也会随之改变,这种情形在文言文中最常见。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加以辨别,否则就很容易把意思弄错。
第三章 题目与内容
这一章是讲解“写”的知识。作者认为,一篇文章有充实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写文章要写自己有亲身感受的事和熟悉的事,而不是取了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却胡拼乱凑一堆空洞的内容。
“练习的人,应该知道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几句就算对付过去了的事情,更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上,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确定的,题目的'大部分的作用在于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
对于最后一句话我不是特别赞同,虽然我自己写作并不是标题党,也赞同内容最重要,但不可否认,给一篇有干货有质量的好文配上一个与内容贴切的好标题,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一篇好文没有一个好标题,很容易瞬间就会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
第四章 一封信
这一章也是关于“写”的,讲的是我们在写作中要慎用转折词。如果一篇文章,承接和转折的地方用错了,很容易导致一整段的意思都被搞糊涂。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弄清楚前后的意思,用上准确的连接词。
第五章 小小的书柜
这一章是指导中学生如何选书的。不过时代不同了,我们不必照搬书里的推荐,而是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书。值得称赞的是,作者不但在书中教学生读写的方法,还注意引导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本章就用枚叔教大文整理书橱的故事来告诉中学生,养成整洁有序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第六章 知与情与意
本章也是关于写的,作者用抗战宣传标语为例,告诉读者,写作中“知情意”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具体的知识和方法是“知”的范畴,想要表达的感情是“情”的范畴,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意”的范畴。“情”要建立在正确的“知”上,“意”要建立在理智的“情”上,三者之间要紧密配合,写出的文章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第七章 日记
这一章主要在讲写日记的好处。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不但可以练笔,还可以为以后写作积累很多有用的素材。
第八章 诗
这一篇讲的是读古诗和新诗的方法,不论是古诗还是新体诗,我们都要注意其时代的特色,对于古诗,不要错误地把古人的想法和做法用于这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对于新体诗,要善于从中去感受当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第九章 文章病院
这一章是讲写作时容易犯的三种错误:
1,用词用语不适当——源于认识词与意的意义不确切,或不曾仔细思量,只顾随笔乱写。
2,意义的缺略和累赘——源于平时惯说那些支离的累赘的话语。
三,意义不连贯,欠照应——源于思想不精密。
看完这章后我对照自己的作文,好像三种错误都有犯过,以后写作时可得注意了,不但写作时要注意思维的缜密性,平时说话也要注意语言的完整和精炼。
第十章 印象
这一章是讲解怎样用印象法写出更有感染力的文章。文中用游记举例“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幅风景画了”,指出平板的记叙法和生动的印像法的不同。并告诉读者,要写出有感染力的文章,不是无谓的堆砌一些空洞的形容词,而是要随时随地细心观察,多积累一些真实的印象。文中还用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敕勒歌》举例,这两个例子都能让人很好的理解什么才是好的印象描写。
回顾自己写的文字,少年时代爱用印象的写法,但也是喜欢堆砌一堆华丽的辞藻,为赋新词强说愁。现在偏爱简洁朴素的文风,但是别人的文字能做到简单生动,自己的却总是苍白无力。看来想要写出有感染力的文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非得有长久之功不可,除了多看多学,还得多练多写,其路漫漫呀!
《文心》读后感 篇19
有机会能读到叶圣陶与夏丐尊俩位大师之作,特别欣慰,读完以后我又开始有些懊恼,为什么就不能早些发现这本书籍,以至于我在学习的时候,为了习文练字很是烧脑,不能将这本书与老师所讲的知识要点结合,难免为我的读书时期所遗憾。
真是可以怎么说,在学校里,老师讲述的毕竟是比较大众的,你没有概括到或者老师讲过但是你却遗忘掉的知识点,在这本书中都可以学到。
俩位大师创作之前,讲课的课文本太过于生硬,那时的文本按初中时期来说,这个年纪还不太能理解课本中的编程,因此俩位先生才想着为初中时期的学生们编排知识,于是就有了这本佳作,出版到此刻已八十多个年头,还能得到书友们的热爱,俗话说好作品是经久不衰的。那时火爆程度到出版社再三询问叶圣陶老先生《文心》是否可在出版,但由于战争时期种种原因,被压制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在次刊印出版,三十年来年的时间,不仅没有因为历史悠久而让我们遗忘,而让人更懂得珍惜,至于是不是宝只有你看过才知道。
俩位大师是教国文的,但各位学生的国文课成绩不是很理想,编排国文课本也是生硬无趣,才创作一本有意思的国文指导书集。凭多年教学经验,用生活故事与写作相关的语文知识结合,更贴切的展现出写作的魅力,让枯燥的知识加上故事变得有趣。我们一起来看看,写作知识基本功。
1、看
睁开眼的的第一眼,就是用我们的眼睛去分辨,写作的基本功就在于这里啦!你看到的,遇见的都要通过你看到或者见过。
小文章里“印象”中就很好的提到了游山的`景象,乐华与大文俩人提议各写一篇游记,就需要你所看到的山体和树木如何,地势去来完成这篇游记。
2、读
读也就是说(讲)话,说话很简单,但上升到读的字面意思,我又觉得应该更高一层,“书声”中就有一段说道王先生的读书声,王先生讲到读书声的高低、强弱、缓急三种不同的读法,听上去都会是不一样的。随后又举例了用地球是圆的,最后的“的”字用升调和降调来读,就可以知道,用升调是疑问句,用降调是肯定句。读法不同听着也就不一样。
3、写
写作文很难,难在于不知道写什么,文中就很好的讲到了乐华前往上海所经历侵略时,东躲西藏的时候,用自己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日记的方式,来练习自己,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从一开始的百来字。慢慢的,千八百也就是一个过程而已。
三十二个小故事里一一向我们举例说明,用枯燥的知识问题与我们生活结合,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其中,让我们清楚的知道,其实说难并不难。
其中提到语病、近义词、反义词运用等等,都是习作练文的基本功,时间关系,我就不在一一说明。读完后我明白,之前单单追求美文美句是没有用的,把词与句之间,弄的清楚明白通俗易懂,那就是美!
三十二个小故事里一一向我们举例说明,用枯燥的知识问题与我们生活结合,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其中,让我们清楚的知道,其实写作说难并不难。
《文心》读后感 篇20
《文心》是由夏丐尊、叶圣陶共同撰写的一本书,本书是以故事体裁写的专讲写和读的书,故事的时间是1931年初秋到1934年夏天,取材于初中学生的生活。书中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
如何做读书笔记?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一直有做读书笔记,而我的读书笔记,一直只是处于“摘抄优美语句、记录下某段让自己很有感悟的段落”。读了文心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没用对方法。
读书要精细,才能写出读书笔记,试写读书笔记,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
1.研究一个字在不同地方的用法,留心并留意,遇到新的用法就归纳起来。
2.文章的风格不同,仔细研究为什么有些文字很雄健有些很柔婉,到底是用了哪些方法的区别。多读雄健或柔婉的文例,发现出若干法则来,就是很好的笔记。
3.小说的'开端与结尾,作者往往费才许多苦心才下笔,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写法,究竟有多少种写法,当作笔记记下来---引申开来,学习如何描述一件事,描述景物,人物等。
4.读了某首诗或词,觉得好,写出好的理由,也就是笔记。
5.阅读时对书中有疑点或与自己的生活有可相印证的时候,也可以写出来。
怎么样?是不是有所启发有所触动,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就是读书的力量,用对读书方法,必然事倍功半。方法有了,就去执行,如果不行动,读再多的书也无用,一切还是为零,共勉!
《文心》读后感 篇21
关于写作,一般我们会在怎样的情形下,才会提笔开始呢?
我觉得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让我们有触动,想通过文字来表达出来。也有可能是看到了一些事情,让我们有冲动把它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情感与思想的真实体现。我想,很多作家,他构思小故事也好,长篇小说也罢,也是一样来表达思想与情感的。
今天看了叶圣陶与夏丐尊先生一起写的一本书《文心》,建议大家看看,对写作很有帮助。第三章说的是〈题目与内容〉。里面有一段写到:"我们把所要写的东西叫作"内容’,把标举全篇的名称叫作"题目’,依自然的顺序,一定先有内容,后有题目。例如,看见了新开的蔷薇,心里有好多欢喜的情意要写出来,才想起《新开的蔷薇》这个题目;看见了姊姊害病,心里有好多愁苦要想发泄,才想起《姊姊病了》这个题目。但是,在练习作文的当儿,却先有题目。诸君看到了题目,然后去搜集内容。这岂非又是颠倒的事情吗?颠倒诚然颠倒,只要练习的`人能够明白,也就没有害处。练习的人应该知道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成几句,就算对付过去了的事情。更应该知道在实际应用上,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的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这些见解很关重要。懂得这些,作文才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不懂得这些,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本来,出题目可以分作两派。刚才提起的是一派。这是不管练习的人的,要你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例如要你论秦始皇你就得论秦始皇;要你怎么说就得怎么说,例如要你说‘我国之所以贫弱全在’,你就得说‘我国之所以贫弱全在′。另外一派就不然,先揣度练习的人对于什么是有话说的、说得来的,才把什么作为题目出给你作。而且这所谓什么只是一个范围,宽广得很,你划出无论哪一个角来说都可以。这样,虽然先有题后作文,实则同应付实际需要作了文,末了加上一个题目的差不多;出题目不过引起你的意趣罢了,所写的内容还是你自己原来就有的。
我觉得非常精彩,写的特别好。对于出题,那是我们以前上学的规定,是用来考试的,是不得已的。我想,我们现在还保持写作的都是成年人吧,也就是说大家都是把写作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做的。我一开始写东西,就是自己写,可是呢,自己也不是一直有灵感,写的写的,就没有主题了,不知道该从那下手。所以才考虑加入了实践群,跟大家一起战斗,有时候老张出的题,因为本身自己对主题有表达的东西,所以,很容易就能写出来,可是很多时候每个人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他所经历的毕竟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经历的。有一段时间,我没在群里分享,我觉得我写的跟老张出的题目不一样,不好意思拿出来献丑。可是,我也没有停止继续实践,我每天会上来看看今天的题目,有时候也看大家的留言,看对我有没有感触,能找到触碰的灵感才会按主题写。没有的我也会记下来关键字,等有灵感的时候写。我也在跟大家一起坚持,日更也没停止过,不过是我把自己的随笔发表在了自己的公众号上。
《文心》读后感 篇22
《文心》对于培养文学素养,熏陶性情和心灵都有指导意义。说到文学素养,《文心》里面认为没有选择地多读书,不仅无益,否则还可能有害。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对于刚处在启蒙期,需要引导的人来说,选书不慎,确实会导致走偏。书里面开出的书单,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其次,书里面还提倡培养敏感、善于感悟的心。书中的乐华和大文非常热爱学习,而且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感悟,发现读书写作的秘密。譬如:
在《印象》的章节中,乐华和大文通在游山玩水中,体会记叙和描写的区别;
看到河流沿着山脚转着弯往下流的景色,感悟到柳宗元观察的精密(《小石潭记》中的描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他们在枚叔的引导下,从文字中感受“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
书里面提到的触发,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关于触发,书里面是这么说的.,
“读书贵有断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
觉到与自已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行印证,是触发;
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倒子,是触发。
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触发贵是自己的新的才好,用月的圆缺来比喻人事的盏裴,用逝水来比喻年华难再,用夕阳来比喻老年,诸如此类的话在最初说出来的人原是一种好触发,说来很有新味,我们如果袭用,就等于一味说人家说过的话,自己不说什么了。”
这里提到的触发,其实可以理解为感悟、灵感。书里面的人受益于枚叔的提点,有许多新的触发。
乐华听公鸡打鸣,天开始破晓,联想到革命者;由衣服的领子和袖子难以清洗,联想到领袖的职责重大。他还经常将自己悟到的东西,随时写在小纸条上。关于他的触发,书里面这么介绍的,
“他从蝉声悟到抑扬的韵律,从日影悟到要的对照,从雷阵雨感到暴力的难以持久,从雨后的清凉悟革命的功用,从盆裁的裁剪悟到文字繁简的布置,从影戏的场面悟到叙事文的结构,从照片悟到记事文的法式。”
王先生由和尚诵经悟到读书也应该有高低缓急,杜振宇同学从穿衣服要分场合,悟到作文时候语汇要丰富多样,符合语境。类似的触发在书中还有很多。
这种感悟能力让我惊叹,真的是灵心善感。学会观察和思考,能够大大提升自己的感悟力,对于熏陶心灵、塑造性格都有好处。如果从小就培养这样的习惯,对于完善人格、健全心灵都大有裨益。现在的人就缺乏这样静心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的能力。
《文心》读后感 篇23
《文心》由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所著,是一本专门谈论“读”和“写”的书。共有三十二个小故事,以民国时期几位初中生和教书先生之间发生的故事为线索,讲授了文章写作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如何鉴别和欣赏不同的文章。
通过故事的方式传授写作知识,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写法。不过,其中的重点是教给读者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在《文心》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另一件事。”在现在以考试为主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在讲写作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讲如何写出获取高分的文章,反观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总觉得缺少了点真情实感,这或许与写作者的阅历和经历有关,但更多的也是与教育引导有关,所以,通读《文心》后,我就读书和写作两方面做出几点分享交流:
一、关于读书:
1.读书的目的在于收获其内容的意趣。
《文心》提出读书要学会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去感受、体会他人的经验。“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而读,勿只从文字上学文字”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大多只是通读一遍,大概知道里面讲了什么内容,如同读故事一样读完了一本书,却没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只有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2.读书要左右逢源
“好的文章不仅在于文法,更要有其它领域的涉及”想要提高写作水平,还要多多涉猎其它领域的书,比如逻辑学等。
二、关于写作:
1.端正态度,有感而写
写作应当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数的学生模仿爆款题目下的花言巧语、局限了写作思维,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无法吸引读者。
2.作文章法
不管是写文还是说话,都要在承接、转折的地方留心;使用字词时,要知晓其准确意思。
3.知、情、意
不仅是学生,有时候我们在动笔时也经常会觉得没内容写、不知道写什么。甚至写出来的文章也都是千篇一律的开头、结尾。因为作者不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件什么样的事情;它与别物的关系是什么;对其发生什么样的感情。
读完《文心》一书,让我有一种学习上的突然顿悟:哦,原来自己平时的写作毛病书中早已说到,哪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自己经常所犯。它带给我各种思考,让自己对自己所写的东西有了清晰且深入地认识,更让自己对教学有了更多的感悟,也更加确定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应按照怎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怎样去培养出一名具有真情实感的学生。
《文心》读后感 篇24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纽带,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讲起它的美,通常是褒奖它历史的悠久、想象的丰富、造型的美观,容易忽略掉汉字表意的变化无穷,正因为汉字在组成文段后表情达意的奇妙变化,为学习增添了难度,但也呈现出汉语学习的趣味,我想这就是不少老外醉心于汉语学习的原因了!
《方块字》这一篇章提醒我重新认真地审视汉字表意方式丰富变化的特点,提醒我思考在学习中可以将难点转化为兴趣,对于家长指导孩子来说,引导的关键往往在于家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成为孩子对事物的原生认识。比如对“汉字表意方式丰富变化的特点”,如果我能将其视作一件趣事,和女儿一起探讨研究,一定好过这样对她说:“你们的课文太难了,一个字那么多意思,我是读不懂了,去问老师吧!或者给你报个兴趣班?”
前几日的一晚,女儿说:“妈妈,我考你一个问题呗?”临睡的时候,我已经相当疲倦了,可想着“在探究中发现乐趣”的事儿,我撑着半闭的眼睛问:“你说,什么问题?”女儿饶有兴趣地说:“文言文《狼》里有一句话,‘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里的‘犬’是什么意思?”我依稀记得《狼》是蒲松龄的`一篇短篇小说,写狼的贪婪和凶残,屠夫的勇敢,文章里的主角是狼和屠夫,没有狗。显然,这里的“犬”并不是作名词性质讲成“狗”。
正如《方块字》这一篇章里告诉我们的:字会因为地位而性质变易的。这情形在读文字的时候,要随时留意,尤其是文言文。因为文言文用字比白话文简单,一个字弄不明白,解释就会发生错误的。想到这里,我满怀信心地告诉女儿:“你看,这段话是写狼,突然出现‘犬’字,不是讲成名词性质的‘狗’,你要留意观察这个‘犬’字的位置,它在‘坐’的前面,对“坐”的方式加以修饰和说明,所以应该翻译成‘像狗一样’,是名词作状语。”女儿听得没了睡意,对我连连称赞,我说:你看,从文字中能得到丰富的暗示,是有趣的事儿吧!
《文心》读后感 篇25
先说一下《文心》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整体上的感受。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这个时期,这些老师和这群学生们,对学习的真诚,对学习的不浮躁。不觉,我也真切地沉浸其中,身心也逐渐被一种轻松的芬芳所弥漫,仿佛自己回到了小学、初中——那时的我还不会像现在这样焦虑,即便没有这么好的学习氛围,没有遇到这么学识渊博的老师,但心至少是平和的。
我还能感受到:这个时期的学习是那么的灵活,没有死板,没有功利,一股清爽的学习之风不觉袭遍全身,有一种童年时无忧无虑的快乐之感。
好了,说完了整体感受,我就浅谈一下读过这本书后所得的一些体会吧,其实也可以说是关于写文章的一些注意事项。
我为什么会读这本书呢?其实也就是想提高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在茫茫书籍中,人为恰巧下地就选中了这本书,哈哈哈。
我以前认为,写作无非就是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不就行了,不需要什么写作指导。但看完这本书后,我认为不然。
关于上述我对写作的看法,这本书给出的一种解释,我认为是再贴切不过了:就意念的次第信手写的不一定有条有理,如果把未经整理的意念照样写出来,它们的.失败就是无可挽回的了,这是就文章的组织来说的。正确的文章组织是把怎样起讫、怎样贯穿先作个大体的规定,然后一步一步写下去的。
具体来说,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要不断的回问自己,问问自己要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那些材料能为自己的中心思想来服务?例证的顺序应该怎样来安排?文章的用词等是否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注意的。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写作的内容。比如它所讲的“触发”:一事一物所引发的思考,不管前人是否想到过,只要是自己想的,都是新鲜的,久而久之,自己触的多了,自己的独特性也就出来了。读到这儿,我也是颇受启发,我在想,我不应该只是一味的读书而不去思考,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读无字之书。
还有关于小说的,我近来一直想尝试着去写小说,可毕竟是无头的苍蝇,只能是瞎撞,还摸不到门道。但看了这本书所讲的关于小说文与记事文的区别后,我私似有所悟,原来:小说不一定要根据实事。即使根据实事,也不像叙事文那样记叙了实事便完事,还得含有其他的东西在里头。那其他的东西才是小说的本质,那就是作者从那些实事中看出来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可是还有一点必得注意,须是把这种意义含在故事中间的才是小说。
还有……很多很多……
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写作的一本书,更是一本关于生活与学习的宝典。把写作融入了生活,生活细节中体现写作,读来真不觉枯燥。
【《文心》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心》读后感04-08
《文心》读后感09-27
《文心》读后感(精选11篇)12-07
《文》读后感04-03
《从文自传》读后感02-06
文简爱读后感03-21
江南文作文05-10
祖国的文作文05-05
自述文作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