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器。
我们应该意识到:没有反思,教师就不会有警悟,也不会有创新的意识和突破自我的勇气;没有反思,教师就无法摆脱自身职业的惰性和局限;没有反思,教师就无法寻找到自己行动的方向;没有反思,教师也无法成为充满自觉意识和创造活力的专业群体。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让反思成为一种自觉意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反思的路上应该这样做:
第一,要把准“思”的要点。每一节课都要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看来进行,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策略是否得当,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对话,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学生的参与状态如何,学习方式是否真的有效,课堂上每个学生是否被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还存在哪些问题。
第二,见证“思”的足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精彩难忘的片段,如有趣的导言、简洁明了的板书、直观的演示、巧妙的设问、对突如其来的事件的处理、瞬间产生的灵感等。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用具等方面的独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如果课后抓紧时间将课堂上的这些点地记下来,日后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并长期坚持下去的话,教学就会越来越灵活,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教学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有时候我们总会感到在教学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课甚至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冷静思考,仔细查找不足甚至失败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并记录在案,那么在下次的教学中很有可能会重蹈覆辙。“教,然后知困”,通过写教学反思,能过是教师吃一堑长一智,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第三,提升“思”的品质。要做到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多读书,用教学理论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要把课堂教学实践的感性体会上升到教学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分析和总结。这样把课堂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帮助你把课堂教学的零散之珠串成一条完整而精美的教学之链,汲取智慧,引领成长。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自己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的看法,逐渐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和原理,就会在理论和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是向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2
科学是一种文化,它和人文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抒发美好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开花和结果”一节课,在设计上既传授了生物学知识,又十分自然的对学生进行了审美教育。
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优美诗句中观看花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观看花开过程片段,引入了春天——桃树——桃花——桃,进入了教学主题“开花和结果”。可突然一转,让学生制作“花”的作品活动,而探究花的构造,不仅训练学生团结协作、表达交流的能力和科学方法,还拓展学生的思维、技能,培养其爱护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探究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知识教育和美育、情感教育浑然一体,非常巧妙。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指出凋谢也是一种美丽,是新生命的`诞生,讲植物的生殖,讴歌生之美丽。以传粉、受粉过程之不易,讲生命之艰辛,引入爱花、护花,爱护绿色植物,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共处的哲理,尽在其中,这些本节的特色。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3
本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
1.利用难点启发思维,在学生积极思维的同时,能力得到了锻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本课始终一环扣一环地贯穿着知识的因果关系,运用逻辑思维抓住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如无机物、有机物概念的给出,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以及细胞生活需要能量等。
(2)本课运用了形象的比喻、举例和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物质”、“能量”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
(3)本课还通过看图、阅读、讨论、答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培养。
本课通过微观知识的教学和一些隐藏的悬念,如:“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的进出”等,培养了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本课的抽象知识都是从事实中得来的,如细胞有物质的进出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都是通过宏观的生命现象推导出的,又如细胞中确实有叶绿体、线粒体这样转换能量的结构等事实都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不足之处是学生活动方式不十分丰富,若有一些动手的活动,效果会更好一些,但这节课动手活动的设计有一定难度,望同行共同商榷。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4
本节课学习人的生命活动的另一调节方式:激素调节。围绕常见的激素病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做“医生”,分析激素失衡引起的各种疾病。这是我们本章、本节最大的亮点,该次讨论非常顺畅、透彻和热烈,通过探讨这些病例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本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感觉到比较陌生。当你突然遇到危险情况时,比如突然发现眼前有条蛇,你会有什么反应?(同时通过大屏幕展示一条蛇的图片)创造情景,引入新课。然后,在复习旧知识,内分泌腺进而引伸到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腺激素。最后设问题:内分泌腺构成人体的哪个系统?本节课的亮点一:导学稿的设计是我们本节课的最大亮点,较好的突破了重难点,在导学稿的指引下展开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亮点二:教师对教材的巧妙处理显得尤其重要。(本节内容比较多,但只安排了一个课时)。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巨人症,侏儒症,大脖子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引入话题,以分析疾病为贯穿课堂的线索,学习了人体的内分泌与外分泌腺的主要区别,三种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亮点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医生”的角色对几种激素调节失常引起的疾病进行诊断、分析、治疗。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鉴别巨人症、侏儒症、大脖子病、糖尿病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相关激素的产生部位,指出其治疗办法。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来获得解答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这种新颖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轻松、牢固地掌握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到了一些医学的知识,包括疾病的机理和治疗方法、感受了做“医生”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医学与生物联系紧密,生物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基础学科。我们发现这种联系实际生活场景的'教学方式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很乐意听到老师讲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我想在以后的讲学中应注意多给学生讲一些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从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同时也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在本节课也注重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该堂课的学习,我们对疾病的产生根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到病人的痛苦和无助,体会到他们的不幸,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心,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探索治疗疾病的办法,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时,这堂课也使得学生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保护身体,锻炼身体的意识。
在最初上课时,内容处理得不够好,老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知识点未能完成,经过我们科组老师的共同努力,最终在导学稿上取得了突破。课堂时间安排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5
本节课是对《人体废物的排出》一节内容在教学方式上的新的尝试。初中年级中这一节的内容在不同教材中的变化并不大,都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泄和排遗这几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追求利用“尿液形成过程”知识点进行教学,很容易走到“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教法上,较难有新的突破,同时老师和学生都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由情境导入,利用生活中身边人真实承受的病症——尿毒症入手,瞬间集中学生注意力,唤起他们迫切探究知识的欲望。
2、“尿的形成过程”抽象而微观,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从问题的发现、探究到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参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图表中各项数据的分析以及flash动画、相关影音的播放,学生很容易掌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相关知识,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同时利用学案,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引入血尿、糖尿、蛋白尿等常见的疾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用,既帮助了学生更好理解教材,又突出知识的延展性。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6
七年级生物下册《激素调节》教学反思这节课学习人的生命活动的另一调节方式:
激素调节。围绕常见的激素病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做“医生”,分析激素失衡引起的各种疾病。这是我们本章、本节最大的亮点,该次讨论非常顺畅、透彻和热烈,通过探讨这些病例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本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感觉到比较陌生。当你突然遇到危险情况时,比如突然发现眼前有条蛇,你会有什么反应?(同时通过大屏幕展示一条蛇的图片)创造情景,引入新课。然后,在复习旧知识,内分泌腺进而引伸到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腺激素。最后设问题:内分泌腺构成人体的哪个系统?
本节课的亮点一:我们本节课的最大亮点,较好的突破了重难点,在老师的指引下展开本节课的探究学习。
亮点二:教师对教材的巧妙处理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巨人症,侏儒症,大脖子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引入话题,以分析疾病为贯穿课堂的线索,学习了人体的内分泌与外分泌腺的主要区别,三种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亮点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医生”的角色对几种激素调节失常引起的疾病进行诊断、分析、治疗。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鉴别巨人症、侏儒症、大脖子病、糖尿病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相关激素的产生部位,指出其治疗办法。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来获得解答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这种新颖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轻松、牢固地掌握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到了一些医学的知识,包括疾病的机理和治疗方法、感受了做“医生”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医学与生物联系紧密,生物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基础学科。我们发现这种联系实际生活场景的教学方式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很乐意听到老师讲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我想在以后的讲学中应注意多给学生讲一些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从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同时也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在本节课也注重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该堂课的学习,我们对疾病的产生根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到病人的痛苦和无助,体会到他们的不幸,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心,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时,这堂课也使得学生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保护身体,锻炼身体的意识。在最初上课时,内容处理得不够好,老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知识点未能完成,经过我的努力,最终取得了突破。课堂时间安排得到了改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7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课本上最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非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这节课上得不好,可能象历史课。由于开课日期的限制,所以选择这部分内容开课。开始在选这节课题时,心中很担心这节课的教学很难进行,因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很象一节历史课,可以由教师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从头到尾的.描述一遍,其中再展示几张图片就可以了。然而从教学的效果看,这节课是成功的。
充分挖掘教的内容,制定出相应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这节课教学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分考虑三维目标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的教学顺序都是安照课本上教学知识点的顺序进行设计的。这样上课老师讲起来很顺畅,象讲上历史课似的。但这样是以老师讲为主了,忽视学生的活动了。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以下一些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讨论能力,合作能力。其中比较突出培养观察能力。从开始用图片观察导入课题,到观察影片,然后针对课本有关内知识点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讨论和小组合作能力。其中影片非常精彩,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人类起和发展有关知识的求知欲望。可以说影片的观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针对课本知识点难易程度和相关图片,有两个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自学,然后分析讨论,回答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学习到从猿到人的进化时,阅读课本88页这一段,并观察图11-23,分析讨论,回答人类从犯规到人的进化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在进化上有哪些主要特点?学生活动的效果非常好,都能很好的解答以上的问题。从教学次果看,这节的教学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三维目标。
课前可以作适当的准备,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课前提早一天发给学生一张学习单,根据课本主要内容,列出了涉及这节课的几个简单问题,有的以问题形式,较难折知识点以填空形式和表格形式,以降低难度。在七个平行教学班中试上过两个平行班不用这张学习单教学,而是直接在课上提出相应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了这张工作单后,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已对这些问题有了思考,或者在上课分析分析讨论时,问题明确,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8
认识生物一课的实践,导入新课用时一分钟左右,然后进入自主学习阅读文本阶段。共计用时二十分钟左右。通过我的观察,大多数学生只能读三遍,少数学生只能读两遍多一点。然后下发训练单。做训练单这个过程各班情况不一。有的班级用时二十分钟能做完。有的班级用时二十五分钟能做完。从学生做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文本仍然很陌生。对训练单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迅速的找到相应的句子位置,更不能直接解答。仍然要慢慢的从文本寻找。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在作训练单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自己完成并且能够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如:恐龙化石为什么不是生物?学生能够回答出它不具备任何一种生命现象,没有一项生物的特征。不能吸收营养物质,不能生长繁殖,不能呼吸,不能排出体内废物。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所以说恐龙化石不是生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充分证明了学生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在回答课后问题钟乳石在慢慢长大它是不是生物的问题时,班级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
争论的焦点就是“钟乳石在慢慢长大”。针对这个问题我主要采取了“导”而不是讲。让学生看文本中图1,2,8,9和读课后联系山湖的形成。引导学生明白“钟乳石在慢慢长大”和动植物的长大区别是溶岩的堆积,不是靠吸收营养物质长大。整堂课绝大多数学生都动起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可以说效果远胜于原来的课堂教学。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9
本周主要学习了生殖系统,具体内容是人的生殖和发育。鉴于学生处于青春期,对此部分内容敏感,有些学生可能想了解又不敢大胆看书,所以我布置了本周内回宿舍时,必须携带课本,必须预习或复习本章内容。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其二,关于生殖系统的结构,难以理解。课本图片学生有可能看不懂,教师要稍作介绍,主要指出男性精子排出时经过的结构和女性卵细胞排出时经过的结构,还有精子进入输卵管的通道,这些问题都要结合图片介绍,让学生自己指图说出过程,有利于掌握和理解。
其三,关于二、三节,第二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结合实践、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理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自身的变化,切实了解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从而做到驾驭自我,自我调节,健康的'生长。第三节主要是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掌握计划生育的具体措施,应该注意的是,关于避孕措施的介绍要强调一下,普及这方面的教育。
本节教学偏重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人的活动离不开生物圈,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好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才会有美好未来。
本节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可不拘泥于教材知识,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沼气池和高温堆肥现场,参观生态厕所,请工作人员讲解生态厕所的设计与工作原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所限,我们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完成本节内容。在课堂上,为避免枯燥的讲授,教师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用辩论、课堂讨论等方式促使他们思考,完成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在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时,不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微生物进行处理是有效途径。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有不少感受,应鼓励他们针对当地人粪尿处理的情况,向环保部门提出可行的改进计划,用实际行动为环保做贡献。
总之,本节内容教师应尽可能调动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发表个人见解,在辩论、讨论中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0
我的课堂思路是每个知识点条理要清晰。用图片和常识导入新课,通过活动和常识一一引出向光性、向地性、负向地性、向水性、向热性、向化性等特性。其中重点讲解向水性的探究性试验,该实验为开放性实验,着重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展示给出最优方案。重点了解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核心理念。探究性实验设计时的原则: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通过问题:“含羞草感受机械刺激引起的感性运动与窗台上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有什么异同?”引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异同点,做出区分。结合教材,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说说哪些现象是植物的感应性,分别属于哪种感应性?进而做出总结,把各现象和各特性进行总结区分。课堂中与我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在总结区分过程中,学生对刚讲过的各种现象已没有印象,使总结环节进展的不是很顺利。所以,要多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他们关注的倾向性。
这是我的第二次公开课。我的课堂有诸多的不足,尤其是把握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方面急需改进。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节课内容简单,与生活联系紧密,本节课应重要把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可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此目的。
要多让学生做,多让学生说,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教师可以少讲。提问方式也应多样式,除了一般的随机抽查之外,还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学习的知识迁移非常重要,教学中逐步渗透给学生有利于知识迁移的方法,课堂的.语言表达要力求高效、简捷,符合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使学生容易接受。对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科学探究一般步骤已比较熟悉,同时学生具备一定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所以该节课应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启发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更容易被接受而且印象也更深刻。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是必要的。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合作学习容易耗时过多,对课堂时间的把握和调控,这点教师一定要做好。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1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本课设计比较好地落实了既定的三维目标,学生思维活跃,发散性较好,教师又能用适当的启发和疑问引领学习活动沿着一定的主线进行。学生能够将正在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解决了不少困惑,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整节课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很好,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借助于资料分析的探究性教学。以胰岛素的发现过程为载体,了解内分泌腺的'特点,避免了以往教学中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只通过读图等方式传授给学生,看似启发实际强加的概念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激素和内分泌等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知,但是,对其作用了解的却比较片面,与人体的其他生命活动相比,激素和内分泌等知识也显得有点抽象。在教学中,选用大家熟知的现象,引出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知识,通过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然后再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2
一、身临其境,实例分析,导入新课
电脑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就在学生沉迷于自然美景时,教师用沉重的语气说到:“的确,大自然太美丽了,然而在自然界中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下面是我精选的三个小资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注:资料1:狼与鹿的故事,资料2:娱乐带来的灾难,资料3:新闻调查播放的节目《河流与村庄》——河南省沈丘县周营乡癌症多发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资料、最后得出:在一定区域内一种生物的出现或消失以及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其它生物发生变化,甚至死亡。老师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描述生物与环境是什么关系,从而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导入新课。
二、自学探究,说成组成
师说:“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同学们请列举几个生态系统”学生列举后,教师评价:“仅由动物和植物就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吗?”教师电脑出示自学提纲[1、动物自己能制造有机物吗?2、这个腐烂的苹果最终会消失吗?3、植物又“吃”什么呢?4、如果你的父母在方便面厂上班,他们是生产者吗?]学生自学,教师就此要鼓励学生:“自学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要会学就要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把你不知道的提出来。”学生自学讨论后,收集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并解决。最后得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电脑出示表格,学生填写,强调重点。
三、动手参与,认识食物网
电脑展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师问:“同学来看看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答出有竞争、合作、吃与被吃等关系。教师以草→鼠→猫头鹰为例引导学生得出食物链的概念。学生知道食物链的后,动手参与连接课本上生态系统中有多少条食物链。之后学生叙述所连的食物链,老师指出:箭头应指向捕食者,一条食物链应从生产者数到最后的消费者。教师又问:“你连接之后的生态系统象什么?”生答:“网”。师说:“食物链交织成网状就称食物网。”从而使学生认识食物网。
四、联系实际,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师联系在南方有些人吃蛇成风的习惯问学生这样会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分析得出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生态环境失去平衡,最终危害的又是人类自己。
在本节课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两个作业:1、收集各种有关生态环境的公益广告词。2、学生小组参与社会活动,调查马寨小河几十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第二课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调节功能做准备。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不能把目标仅仅定为学完任务即可,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在课堂上应使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共同的享受,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尽情绽放出生命的色彩。而且新的教学思想要求我们是用课标上课,而不是依照教材照本宣科。所以教材要求一课时的内容我分两课时讲,并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目的是突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的危害,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本节课中我以资料分析导入,实例分析,自学探究,动手参与,联系实际等多种方法就是改变学生过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在学生兴趣高昂的状态下不仅轻松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态系统》教学案例及反思》这一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3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在课堂中理应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
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例如:可以通过写保护生物的倡仪书、知识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相信这样,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无处不在的精品。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4
《消化和吸收》是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二章的内容,该课在从整体了解人体构成的基础上,围绕消化系统帮助学生学习食物在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主要器官及食物变化(分解和吸收)过程,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给消化系统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疾病,通过设计制作模型进一步熟悉消化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同时激发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这一节课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以往很多教学情节都只是为导入新课而设计,1分钟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后面的环节又重新设计一个完全没有关联的情节。这样就显得很造作了。这就范了教学情节设计大忌:为情节而设计,太过牵强,生命力太短,意义不大。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避免了生硬的情节,而是设计了一个故事情节贯穿整一节课教学。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既有开启课题,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又能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最终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社会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所有环节一环扣一环,逐层深入提升。
首先,我让学生看一段有一小孩吃饭不定时、暴饮暴食、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最后肚子疼送医院的一段视频,画面最后停留在医生给这个小孩作完检查。
这时我让学生来当一回医生,给小孩诊断一下他有可能得什么病。我赶紧趁热打铁引发学生思考消化系统构成与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然后再通过一段小孩消化系统器官的“对话”,引发学生如何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讨论,从而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对这一情节非常感兴趣,也较为投入,通过第一个视频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大的调动,发言非常踊跃,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基本上都能准确地诊断出病情,有些同学还能指出病因,并开出药方。第二个视频将小孩体内的消化系统类比成工厂,拟人化的对话,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同时因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原故,学生也较容易容易理解,便于分析、讨论。
二、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消化系统的结构时,我设计了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拼图的游戏中认识各种消化器官及其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了解消化系统,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让学生进行拼图游戏的基础上,小组之间互相按顺序说说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作用。从而认识到消化与吸收的过程。在教学消化系统与日常生活习惯时,让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故事情境中去分析病因,有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思考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等。
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纵使课前千锤百炼,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不确定的因素,给教学带来一些遗憾,有遗憾就要反思和改进。反思本课教学不足之处关键在于:
首先,最大的失误还是备学生不足。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备课时,没有“吃透学生”,没有正确估计到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困难。探究式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应该是要从学生“所在位置”出发,了解他们困难所在。但在教学设计中,却高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接受能力,错误估计了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以为只要通过一个简单的拼图游戏及几分钟的视频解说,学生便能轻而易举的理解消化系统的全过程。因此,当要学生复述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时,就成了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了。
其次,探究教学过程略显僵化,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仍不够紧密。
探究式教学要使学生的学习基于他们自己的亲身在经验并发展他们好奇求知的天性。在这一课教学时所设计的故事情节虽然学生也容易理解,并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本质基本上还是“要我探究”,没能充分体现“我要探究”的主动性。试想,如果课前直接让学生先进行早餐,一边细嚼慢咽,一边去感受食物从嘴里一步一步进入消化系统被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更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也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以及消化与吸收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如此,才激发教师们不断地反思、改进,在课堂教学中一步步成长。也以此勉励自己在反思中进步。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5
20xx-20xx学年度,我担任初一(5、6、7、8)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上学期过后我有下面一些思考:
一、初一生物的教育对象
是面向初一学生,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一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作为老师
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并且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结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我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一些创新,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生物圈》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02-23
生物教学反思02-25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反思03-23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3-23
《生物圈》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0篇04-19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5篇02-05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15篇)02-16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01-07
关于生物的教学反思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