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活着》有感

读《活着》有感

时间:2023-01-02 17:52: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活着》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活着》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活着》有感1

  这本小说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冰冷、凄凉。大概是因为那些动荡的年月,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

  他用冰冷的笔写尽了人生的悲哀,于是太多的苍凉过后反而有种彻底的平静了。他在青灰色的描述中不时又给些光亮,让我们以为峰回路转,熬过去就是天堂,然后又很快的打破我们的幻想,连疗伤的机会都没有。

  有的人从这本书里只看到了生命的悲苦,而有人却看到了生命的无常。几个人看,不同的`反应。我看完时却在想一个作家要写这样一本书的目的。

  《活着》告诉我的是,每个生命都值得尊敬和热爱,每个生命都丰富多彩,每个普通的人都是不一般的人。

  感动我们的,是对生命的态度,是活着本身。这是中国文学给我的一次伟大的撼动。

读《活着》有感2

  那天下午,我在书架前反复看,希望找到一本书,洗一洗我那被尘世喧嚣弄得灰蒙蒙的心灵。当我看到这本书——《活着》时,就感到一种力量——“活着”,那是一种怎样震撼人心的冲击力啊!作者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真挚的情感带领我们去探索人——他是怎样一步步走来,又是怎样一步步走去。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输光了家产,父亲气急攻心而死,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部队抓去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并释放了。当福贵再回到家乡,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聋哑人,家里一贫如洗。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使得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后,在大跃进运动中,福贵的妻子家珍因为饥饿患了软骨病。县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福贵的儿子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才开始渐次上演。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做工遇难横死,外孙苦根吃豆子意外被撑死。亲人一个个相继离他而去,每读一页,都不禁让人双眼湿润,泪水迷蒙,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悲剧将生命里难能可贵的温情扯得粉碎。最后,孤苦伶丁的福贵买了一头老水牛,给它取名叫“福贵”,和“福贵”相依为命,平静地活着……

  福贵在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沉重打击之后仍然能够继续忍受痛苦,坚强的生活,用一切方法鼓励自己,而没有向命运低头。不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有千般难万般难,却最终能够适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向困难退缩呢?

  生命是令人感动的。

  福贵在生存的最底线挣扎的时候,仍是万分善良地总能想到办法宽慰自己。“只要人活得开心,就不怕穷。”“想来想去,这都是命。”“再苦也要熬下去。”他甚至不惜用苦难安慰受伤而疲惫至极的心灵,哪怕在亲人一个个故去后还想着,也好,所有的亲人都是我亲自安葬的,都葬在祖坟边,也不再有什么牵挂了。善良与忍受,是传统,也是本能!

  生命是伟大的。

  生命是雪山之巅千年积雪融成的溪水,载着浑厚的积淀却始终欢乐地发源,流向远方。不因为历史的沉重而背有包袱,不因为面前的艰险而有所停顿,婉转着倾泻而下,寻找本位的归属,知道投入大海的怀抱。

  生命如此伟大而美好,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视她呢?

  既然我们没有理由逃避生命中的苦难,那么就奋起努力吧!珍爱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

  所以珍爱生命吧,让生命放出光彩!

  我坚信;长歌怀采薇,明天会更美。

读《活着》有感3

  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把余华的《活着》这本书看完了。余华的文笔一直是极好的,也是极为现实的,让人就像在读一个个故事。看完了之后,却并不轻松,总感觉有一块石头压在心上,让我喘不过气来,又让我的心一阵阵的钝着疼。对于主人公大起大落的人生唏嘘不已。

  这本书在开篇的几页,就提出了活着的意义。“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就写到了我的心里,我想自己也应该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这甚至让我想起了曾经笛安小说中写过的那句话:我不是因为活着的惯性而活着。

  主人公福贵的前半身,是个标准的浪荡子弟,吃喝嫖赌败光了自己的家产,气死自己的父母之后。幡然醒悟,生活却再也没有向他展开笑脸,每次他想努力一些,就要见到生活的曙光,可是生活偏偏要给他一个火辣辣的巴掌。

  本来幸福的一家,就在当时社会背景的大潮中支离破散,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而那头老牛,他取名为富贵。整本书的剧情跌宕起伏,当我为福贵可以改过自新,一家人过着贫穷,但是可以聚在一起的幸福生活而高兴时。福贵去城里给自己的老娘找郎中看病,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终于在几经转折,回到家乡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女儿已经聋哑,母亲已经去世。

  生活的苦难从来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少给你增添一点压力。福贵的妻子本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却要跟着福贵去辛苦的劳作,最后因为营养不良吃喝不好,而得了软骨病。幸运的是,福贵的儿子在一天天长大,那真的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就是这么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却在为县长的女儿献血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可他当时只是个孩子。看着医生不顾孩子死活,抽干孩子的血,只为了救县长的女儿。我哭了,因为这个可爱的孩子死的真的太冤枉了。那个时代,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命就那么不值钱吗?

  四口之家变成了三口之家,福贵的聋哑女儿凤霞慢慢长大了,终于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本以为生活可以让这个苦难的家庭幸福一些。可是凤霞在生孩子之后大出血死了,留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苦根。福贵的妻子,在几个月之后也拖着病体撒手人寰。这时候的家庭,就剩下了福贵的外孙、女婿一起生活。尽管如此,大家也要努力活着。可是福贵的女婿也在工作的过程中死去了,临死前的最后一眼,是苦根什么都不懂的大眼睛。再后来,福贵无意中让孩子吃了豆子,撑死了。

  就是这样的生活,让风烛残年的福贵还要努力生活下去。“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多么沉重的话题。这本小说,就像福贵坐在大槐树下,缓缓讲述着他的一生,语气中没有大喜大悲,这种大喜大悲却传达到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福贵一样,即使面对生活的苦难,也要坦然的活着。

  就像余华曾说过的那样,我们会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得不来;我们最终会离开这个世界,是不得不离开。作者:白静

读《活着》有感4

  其实作者只是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却荡气回肠。在读《活着》这本书前,了解过写作背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通过《活着》作者想告诉我们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是很悲惨的,但同时他又是坚强的,说实话,我非常佩服他。在饱受各种心理与身体上的折磨之后,还是活了下来。我不太喜欢看悲剧,结局总是让人唏嘘不已,久久不能平静,当《活着》却让我感到不同,仿佛是一老人在述说着他的坎坷、波折的一生,没有抱怨,也没有悔恨,而是一种平淡的诉说。就像一位哲人一样,洞察生活。超脱的.看待着这世界。

  徐福贵年轻时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少年,娶得一位米行千金为妻,家境算是殷实,但却游手好闲,做过许多荒唐事,最后因赌博而败光了家业,沦为一个贫农,一家人住进了茅草房,然而这只是悲剧的开始。父亲也因为他的败家而活活气死,母亲也因此病倒了,为去请大夫给母亲看病,在街上被人又拉去当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的富贵,没有见到母亲最后的一面。虽然此时富贵已经体会到活着的好,想要开始过稳定的日子,但这是女儿凤霞因病而变成了哑巴,妻子的身体也因病每况而下,生活仍然很艰难。然后就是亲人的相继离去,首先是他的儿子有庆,因为热心去献血被他人贪婪的抽干了,然后是妻子家珍,女儿凤霞,女婿二喜,最后是外甥苦根。面对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我不知道在埋葬他们的时候福贵的内心是多么的深痛,这是一道不可磨灭的伤口,是他无法泅渡的桎梏,是时光无法抚平的伤痛。

  作者必定是残忍的,明明是生离死别,他却轻描淡写,无关痛痒,几乎不给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本以为从战场回来的福贵会从此走向安稳的生活,妻子贤惠,儿女懂事。可是儿子有庆却因那样的意外而死亡,家珍也因悲痛不久而离世,使人心情刚起又落。女儿凤霞嫁了一个好女婿,好日子没过几年,因为生苦根难产而死了,然后女婿二喜在工地做事被掉下来的东西砸死了。虽然女儿女婿不在了,但想着至少还有外甥这个希望吧,但谁又想到,可怜的孩子在长到几岁的时候,因贪吃豆子撑死了。最后的最后,所有活着的希望都被掐灭了,只剩下一头名叫富贵的老牛与他相伴。

  我原觉得福贵的一生是不值的。后来发现我错了,他生命中不管怎样都有关心爱着他的人,在他年轻犯错时,有他母亲袒护着他,无私的爱着他,有家珍不离不弃的包容他,即使在他沦为贫民,家珍还是对他不离不弃。

  福贵的一生也给我们很多思考。在艰辛的生命历程中,福贵没有流露出胆怯和放弃,而是在不断挖掘着活着的乐趣,他买下将死的老牛,孩童般的和老牛开着玩笑,用粗哑的声音放声喝着歌谣,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怨天尤人,他坚信着活着就是最好的,活着就有希望。

  现在的我们,遇到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有轻生的念头,和福贵比起来,我们的遭遇真的不算什么,只是在一时刻把自己的痛苦放大了,已经经历着人生最大的灾难,其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要为活着而活,相信活着就有希望。

读《活着》有感5

  近几天一直在读‘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一书,开始第一次读时,反而很认同推荐的两篇序中的人生理念。但随着接触正文,却感觉佛家思想太重,给人的感觉颇为压抑,于是索性放下。直到建议老公读了此书之后,老公的一席话却让我对这本书有了全新的认识。把事情看开,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既成的任何结果,不等于不去抱着极高的热情继续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付诸百分百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是要去经历一种过程,一种自我选择的人生之路。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一种生命过程的体验,每个人只能经历一种,你没有停下的权利,也没有控制快慢的权利,那么,所有的.结果,也仅仅就是过程中的一道风景而已,看到了,经历了,还是要继续前行------于是,我重新翻开此书,细细的品味书中的哲学思想。感觉却与第一次读时有了明显的不同。

  从稻盛和夫的思想中,我学到了很多全新的理念:例如,他认为创新不仅是企业管理者必备的素质,更应视为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总把创新当成一种能力的外在体现,让创新成为习惯的理念还是让我感触颇深。

  宇宙间万物的存在绝非偶然,其存在本身就有其价值。但人类的价值并非只在于存在而已。人类拥有智慧、理性和心智,正因为拥有这些特质,所以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被视为地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人类内在拥有的是远比“存在”更伟大的价值。这就是人类可以为世界、为人类本身做出贡献的主要原因。

  这里我特别注意到‘稻盛和夫’在描述人类的特质时运用的几个词:智慧、理性和心智,这些都是人之存在的最有意义的三个特质。稻盛和夫描述的三个主要特质并不是所有人类都先天具有的,而且,也是不恒定的,但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中获得或增强这些有益的特质。

  继续读来,也发现‘稻盛和夫’在书中也特别强调了一下几点:如果人类只是存在,那也是符合宇宙之间的需要的,不过人类一旦心存不良,就会变成“万恶之源”,正因为人类具有这样的双重特质,因此,如果人类想真正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就必须重视自己的心智、思考、智慧和理性的内在的品质。

  我忽然想起自己前段时间读《宽恕就是爱》一书中对于心智修炼的一些分析和方法。忽然觉得,心智的修炼不仅仅是重要的,而且在所有的这些特质中是最有必要的。

读《活着》有感6

  第一次读余华先生的《活着》这本书还是高二的事,也可以说是它打开了我的读书启蒙的大门,当时由它给我的震撼现在还能感受得到,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一本书竟有这么大的威力,让我当时幼小的心灵第一次触及生活本质,久久不能忘怀。每每别人问我对你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时,我都会不叫思索的说是《活着》。

  它语言很平实,可以说是有些词句会比较"粗俗",但就是这份"粗俗"让我不用刻意去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书的思想会平缓的向你娓娓道来。它主要讲诉了地主少爷福贵崎岖的一生,从衣食无忧的大少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败光了家产,父亲被活活气死,母亲、妻子、儿女、孙子相继离他而去,最后和他相依为命的是一头老黄牛,艰难孤单的活在世上。

  书中催人泪下的剧情很多,当福贵败光了家业,他的妻子家珍带着儿子有庆回来时,他是那么的不敢相信,那么好的妻子可他在以前确实厌恶至极,他后悔啊;还有当家珍病重,在床上对福贵说"我不想死,我想天天能看到你们",多么朴实的词句,但就是这句话让我泪流不止,我想当时的福贵肯定也是内心在煎熬,他多么不想要他的妻子离他而去,他是多么的恨自己,恨自己以前没有好好的珍惜。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发生在福贵身上的崎岖人生好像是自己在亲生经历一样,太大的冲击,多大的磨难,最后感受到生命其实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活着,在这世上安静的活着。

  这次通过"书香中交"的活动,让我重温了这本书,也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人为什么活着?",胡适曾说:"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余华在《活着》的前言中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人生本身就是寻找活着的意义的过程,痛苦和幸福都只是活着的一段感受,绝大部分都只是平淡的。

  小时候总是喜欢听父母说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我父母家里都是农村进城市的一代,家庭条件都不好,当时他们结婚还是向亲戚朋友借了100多元办的婚礼,结完婚外债累累,当时也没有新房,还住在我外婆家,我妈妈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坐在床上哭,我爸爸则坐在门口抽着烟,"有我在,不会让你们吃苦的",这是当时我爸爸对妈妈和我这个未出世的儿子说的话。当时的条件是艰苦的,但从他们的回忆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满足,他们当时对生活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可能能吃到包子,我爸爸能抽上廉价烟就已经很满足,更重要的是能和爱的人在一起,相依相偎的过日子。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提高了,物资条件也不可同日而语,但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幸福感有增加吗?我觉得没有,相反会觉得没有以前开心。手机微信、电脑网络基本覆盖了人的生活,"自闭症"人越来越多,大家都不想走出去,都想呆在自己的空间独自对着冰冷的`高科技,就算朋友难得聚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手机,毫无以前大家谈天说地的畅快感觉。

  大家现在想吃什么基本都可以满足,全球各地的风味都可以购买得到,让人真正喜欢的却很少,我现在觉得我小时候家门口的那家粉店的米粉让人留恋,还有娃娃头冰淇淋能在回忆中勾起我的味蕾。那是为什么呢?我觉得还是人自身的问题,富足的物资条件虽然提高了,但也会将幸福的需求度提高,也就是会膨胀人的欲望,幸福感总在上方,无法触及。

  人生有苦难,才有了去感受幸福的体验。人的幸福从对比中得到,学会感恩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感受生命的美好,用需找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体验真正的幸福。人生不会一路平坦,可就是暂时的苦难也会是你寻找幸福的过河石。活在当下,活的自信坦然,就可以追求幸福美好的明天!

读《活着》有感7

  余华的这本《活着》是我高中时期阅读的,虽然当时阅读地比较匆忙,但依旧带给我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再一次把它翻阅了一遍,并做这篇读后感记录感触。

  这里就不再对文章内容和主旨做过多阐述,主要谈一谈个人感受,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还请吴老师多多包涵。

  高中时期少年气是最旺盛的,高谈阔论的文章书籍大多看不进去,所以第一次有人推荐这本书时我并没有过多关注。拿起它的契机不过是年少散漫,不愿意做题,便在书柜里随便找了一本书看,于是它便幸运地被我选中了。

  现在依稀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坐在我的小角落里读福贵的一生。本以为只是打发时间的工具,再一回神却已到了大幕将落之时。第一感觉——同情,年老无依在什么年纪都令人深有感触。第二个感觉就是,敬佩。随着时间流逝,身边的人都纷纷离开时,我不知道,如果是我,是否能如福贵一般依然乐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很需要勇气的,很值得我敬佩。在读书比较匮乏的高中时期,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影响,在高三写标语的时候,我给自己写的鼓励的话是——勇往直前,永不妥协。不妥协是我自己对“活着”精神的解读,即使生活让家珍、有庆、凤霞这些人都离开了,但福贵依旧没对生活妥协,他依旧说,我想着我还得再活几年,牛还是要买的。所以我也用这三个字激励自己不要对做不出来的数学题妥协,不要对想放弃的自己妥协。

  时隔三年,我再一次拿起这本书,心境的改变让我对它也有了一些新的解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不再像从前那样气盛,对于这本书也多读出了一些温情。尤为感动的就是福贵和家珍还有二喜和凤霞,虽然福贵年轻时喝酒赌博流连花楼,但是当他穷困潦倒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认识到了家珍的好,他尽了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对妻子最大的爱护。在家珍去世的时候,福贵说,家珍死得干干净净,平平安安,没有人随便议论她,这也算是那个年代普通人最朴实的愿望了;二喜和凤霞是我在这篇小说中最喜欢的两个人物,二喜会拉着凤霞的手回娘家,还会在凤霞怀孕时自己在屋里喂蚊子,让我感觉到了那个年代最淳朴的爱情。凤霞生产时难产,二喜却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我要凤霞。这是在知识文化都很发展的现在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在凤霞大出血离世时,二喜说,我要大的,他们却给了我小的,这句话最令我动容,让人能感受到二喜的一颗真心。这次阅读中还有一个情节很打动我,就是在搞人民公社时,家里没有粮食,家珍回了娘家,带回了一小袋米。家珍说,是爹给我的。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就用这最平平无奇的五个字写出来父亲对女儿的关爱。还有就是曾经我并没有怎么注意过的结尾,这次读后也有了一些新的感触。“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想福贵这代人即将落幕了,也是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落幕了,回到了最初的土地里。

  小说里福贵一家人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可以说家庭发生了很多很多重大的变故,但是这些变故并没有磨灭他们之间的情感,生命虽然不断离去,但情感永在,活着的精神永在。我很想用一句话形容福贵的一生,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并不是说福贵为那个年代做了多少贡献,而是他一直用坚强乐观的精神生活,我觉得这就是献给生活最美的颂歌。

读《活着》有感8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者的这段话刷新了我对活着的理解。

  《活着》这部作品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一开始,福贵出身于富贵人家,但福贵一天到晚都跑到城里吃喝嫖赌。没多久,福贵就把自己的身家输了个精光,屋子没了,土地也没了,福贵的父亲也因此被气死,母亲也得病了。福贵看到自己的家里沦落到此地步,终于醒悟过来,不再嫖赌。一次,母亲病危,福贵去城里抓药,不料却被国民党给抓去了。福贵命大,后来逃了回来,但家里一切都变了,女儿聋哑,母亲身亡,家里一直靠妻子支撑着。不过好在现在家里的顶梁柱回来了。最后,儿子被抽血过多而死,女儿难产而死,妻子病死,女婿被压死,外孙也吃豆子噎死,只剩下一头与福贵一般年老垂死的牛陪伴着他。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一开始看到这句话时,我是不太能理解的,我认为人可以为了亲人而活着,可以为了所爱的人活着……当我看完整部作品,我或许懂了那么一点点,福贵,他的亲人都随他而去,只剩他一人。他爱的人,或是爱他的人都已不在人世,但他仍积极地活着。或许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吧——“活着的力量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

  幸福、苦难,这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这不可避免。贫困之苦,死里逃生之苦,失去至亲之苦,失去挚爱之苦,生老病死之苦,艰辛之苦……这些福贵都经历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即使全世界都弃他而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这就是活着。福贵也是人,是鲜活的,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曾想过就此而去了,反正这世间也没有什么可眷恋的了,但活着的信念战胜了一切苦难。我仿佛看到了这么一个画面——一个暗无天日的黑洞里,传来一声一声强而有劲的呼喊:“我要活着!我要活着!我要活着!你越发往里走,呼喊越发强烈、大声。

  从另一角度来说,活着,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勇气。一生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已,太多的.苦难、挫折,太多的无聊与平庸。但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那么,再多的苦难最后也只会变为汗水,去滋润那心中漫花遍地的世界,心中会绽放出一朵朵鲜艳的花。更何况,现代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哪有福贵那个时代甚至更往前的时代苦啊!

  福贵一开始赌钱的时候,经不住诱惑,赌了还想赌,输了更想赌,以至于后来输得倾家荡产。欲望这种东西,是把双刃剑。若是你把握得好,那便是对你有利的。但一旦过于放纵,便就物极必反。凡事都要有个度。每个人都有欲望,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做欲望的主人,这样才不会走上歧路。又或许,人啊,只有吃过一次教训,才会肯改变,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所以,挫折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成长,让你变得更坚强勇敢,让你意识到自己曾犯下的错误……挫折不只是为了让你受苦,更多的是,为了让你成长。

  活着!才会让更多的想象成为可能!尽情绽放吧!祖国的花朵们!更好地活着!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9

  初读《活着》之前,我并未对这本书做任何了解。我是带着好奇去读它的——什么样的内容才让作者把它命名为“活着”?而后来,我一步步被它吸引,从一个冷眼旁观者变成了经历者。

  明明只是几个普通至极的字,拼凑在一起,却让我感受到了福贵心中的悲凉。那压抑感如一双手紧紧握住了我的心脏,喘不过气。然而我从这悲惨中品味出一点儿好来。好的是福贵曾经拥有,好的也是福贵不曾拥有。

  年少的福贵很“坏”从不让人省心,又嫖又赌,但他却有父母的.管束,妻子的温柔,儿女的爱戴。

  年老的福贵很“惨”世间只余他一个踽踽独行。不对,有一头和他一样老的牛作伴。但他还活着,还带半辈子好的坏的回忆活着。后来的后来,我想,只剩些好的了回忆吧。他说;“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福贵终于长大了,但他也从少年变成老人。

  许多人在泥泞中挣扎,许多人在芽香里绽放,许多人在土壤里沉睡,许多人在溪流中飘荡。死亡多么容易,活着却很难,但活着才有意义。人生如水,有不一样的活法。太宰治选择了死亡,但他留下了思考和青春韶华。

  《活着》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要怎样活着,才能不负父母的慈爱?或者轰轰烈烈潇洒肆意让他人注视。要么将自己沉淀,留给自己欣赏。我想,我要携剑呼啸,成为群山拥戴的侠士。

读《活着》有感10

  一个充盈着阳光的下午,我坐在图书馆,翻开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活着》,我有很多的朋友推荐我去看一看这本书,说是非常值得一读。但却拖了好久才看这本书。看这本书时,我哭了好几次,久久不能平复,我的心情变得十分复杂。

  这本书首先说的是一个青年在乡下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听一位放牛耕田的老人说他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叫做福贵。年轻的时候投生于地主家庭。家庭富裕的他生活过得惬意潇洒,麋乱不羁。可是他却把家里的财产全部赌输了。他的生活变得一贫如洗。他后悔莫及,他痛彻心扉。当他改过自新,准备好好生活的时候,可是因为时代的不停变革,家人一一离去。他送走了父母的离开,送走了妻子的离开。甚至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了妻子,儿子,孙子的离开。只剩下他和他的一头老牛。他已经老了,这头牛也老的不成样子。他们都还坚强乐观的活着。

  看这本书的时候,无数次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个念头,那就是,他,福贵,他的生活已经如此的艰难,他的处境已经如此的不堪。我甚至可以说他的生活就像是生活在一个房子里,没有一点点光线投进,没有一点点的阳光而言。他为什么还要活着,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活着,究竟又有什么意义。这就回到了小说的开始,作者说的那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即使你的生活满目疮痍,即使你的生活千疮百孔,即使你的生活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即使你的生活就是你一个人的独角戏,最后只剩下你一个人,你也要努力的活着,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得活着,费劲心机的活着。只有活着。努力活着的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情,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活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因为活着,我们可以迎接今天的阳光,因为活着,我们可以感受明天的雨水,因为活着,我们可以看见生命在土壤里不断的开花结果,散发出更加美妙的芬芳。但是,活着的本身也就是一场修行,过程中,我们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委屈,面临各种各样的心酸,你会有觉得撑不住的时候,你会有痛彻心扉的感觉,你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与借口想要和这个世界告别,但是,你得活着,你只有把人生的这场修行努力学好,才能迸发出更大的意义与精彩。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后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因为我们不得不走。”读到书中的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非常的无力。对啊,我们来的时候是身不由己,我们走的时候也是身不由己。一切的一切,在时间的.面前竟然是这么的仓皇,这么的无力。我感觉自己真的很渺小,很不堪。我们无力承受生活中更大的打击,我们只是游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颗小小的蜉蝣。对啊,生命竟然是这么的无力,这么的无奈。我们活着,只是为了活着,为了证明,我们曾经来过。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活着,去证明我们,我们这个小小的个体,也能够成为最璀璨的光芒。

  生命是每个人的,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想说,我们活着真的不应该因为任何事物,任何事物与我们活着的本身并没有本身的关联。活着的本身就是一种意义。这本《活着》,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让我看见了生命的韧性,让我看到了活着本身的伟大意义。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膜拜和咂摸的书,令人回味无穷。当你读过这本书的时候,再回过头回顾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活着,真好!

读《活着》有感11

  余华说:“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的起伏,亲人一个个地离去,独自忍受着生命带给他的痛苦和折磨。当我们经历种。种磨难时,该怎样去做,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活着,就这样活下去。

  刚看完《活着》,心中的沉重感久久不能释然。文中所记述的生命,是那么脆弱,摔个跤、一次抽血、吃几个豆就能使它结束。以及福贵自身的遭遇,让我感觉到命运的不公平。后来细细体味,便被福贵的顽强感动到了。不禁想到,福贵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经历了如此悲惨的遭遇,还能顽强地活着。以前觉得,活着的意义嘛,无非就是金3钱,名利,亲情,地位,生活享受……但这些福贵都没有,可他依旧活着,就这样平凡地活着。后来,我觉得,活着本身没有意义,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而已。

  福贵用自己的意志在努力地活着,如此过完自己的一生罢了。我想,遵从自己的意愿,不虚度光阴,自由地过完一生,就是活着最好的方式了。

  正如苏轼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豁达地看待人生,平凡地活着。

  不过《活着》告诉我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或许因为我未曾经历过什么磨难,对活着的理解也没有那么深刻。可能,当自己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对福贵的人生态度和活着有更深刻的感触吧。

  读活着有感3

  青岛的早晨阴沉沉地下着小雨,正如我的心情一样,步行在栈桥上,极目大海深处,雾蒙蒙的大海,很平静,只有海浪冲刷着海岸的`声音。

  包中携带着一本书,余华的《活着》。作者在自序中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务所活着。平凡的生活比较累累,有记载的、有涵义的生活很累,有着沉重历史感的生活更累。而本书中的主角经历了战争、等历史阶段,在沉重的打击下精神逐渐麻木,每经受一次打击,他都在诉说着一句话,“这都是命啊”。虽然有好有坏,更多的是对命运的打击。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经历着数不清的苦难,有着说不尽的痛苦。伴随着高铁的呼啸声中,再次阅读此书,结合葛优、巩俐联合出演的电影《活着》,又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生活的苦,苦的很麻木,看着很平淡,风光的人都死了,只有他还活着,“像我这样,说起来越混越没有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人嘛,就是要好好活着,成为原著主角的最主要麻木的期盼,在苦难深处反而看淡苦难,看淡生活,只有一条生命在延续着。

读《活着》有感12

  作者在小说中刻画了不多的人物和相对于这些人物而言太多的死亡。小说的主人公“福贵”成为惟一生存下来的人。这种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小说以“活着”为题的深刻的含义。如果在平稳的生活中所有的人物都能经历了所有的磨难得以生存,无论他们的生存状态到了末了是如何,是属于幸福或者困苦或者平庸中的任何一种,主人公都不会深刻地感受到“活着”对于他个人有着多么巨大的意义。“福贵”在整个小说的故事历程中就是通过一次次感受身边的人的死亡来重复地体察自己的生存,并且用他自己的.生存来纪念别人的死亡。对于一个小说中的人物而言,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重复着对死亡的观察和纪念实在是一件

  相当残酷的事,在现实中的人恐怕没有谁能如“福贵”那样承受,而更残酷的是“福贵”在观察和纪念了那么多的死亡以后活了下来,并且从观察死亡的哀伤中超脱出来。在这样的故事面前,作为读者的我很难从同情和敬佩中选择出合适的心情去对待“福贵”这样一个历经了财富的消失、历史的更替、家庭的沦亡而最后仍然有勇气生存的人物。他确实有值得同情的遭遇,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必须由他自己负责,但是他的对生存的义无返顾的坚持给人相当的震撼。

  作为一个故事而存在,小说不会有太多的感人的力量,至多是个典型的悲剧故事。但是作者的叙述方式给了小说超越了故事的力量。在叙述这样一个残酷的与死亡结缘的故事的时候,作者用的是交错了历史和现实的第一人称的表述,仿佛“福贵”在你面前向你陈述他自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所经历的一切。历史上的风风雨雨淡淡地隐藏在故事的背后,虽然自始至终都影响着故事,影响着故事中的人物,影响着故事中的人物的生存状态乃至决定着人物的生死,但是历史并没有妨碍人物在故事中的性格的同一性,也没有妨碍小说如同叙述故事般的表述方式。在整部小说里,作者的笔调既没有讴歌人物的热情,也没有漠视生存与死亡的冷淡,而是一种贯彻着通达的平静。这种平静一定是作者深刻思索的产物,因为似乎只有这种平静才能体现小说的震撼力。太热烈的笔调可能使故事落人庸俗的悲剧故事的行列,太冷淡的笔调或许会因为小说中太多的死亡而显得奇诡,而这种恰到好处的平静使得作者的精神力量贯穿到每个句子当中,让死亡以及死亡的数量都成为推动故事向前进的力量,也成为完整“福贵”这个主人公的性格和人格的力量。这样的力量的体现也许正是余华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原因之一。

读《活着》有感13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读这句话,似懂非懂。

  这本书很好看,使我花了一晚上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读完了,读的时候,并未打算一个晚上就读完,读完后就让我联想到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所讲的苦难。

  男主人公福贵似乎一生都活在苦难中,只有在一开始享受了几天富贵日子。从败光家产,到气死父亲,妻儿被接走,明明是准备去城里请大夫为母亲看病,却被人捉去拉大炮,好不容易逃回来,发现母亲死了,女儿聋了哑了,好不容易将女儿拉扯大了,儿子却被抽血抽过多而死,难得为女儿找了个好婆家,不久却难产而死,妻子不久也死了,女婿被水泥板压死,小孙子被豆子撑死。最终和一头老牛相守相依至今。

  即使这样,但他们没有放弃,没有放弃活下去,是他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深深打动了我,是他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深深震憾了我。福贵是不幸的,但他并未用死亡结束他的不幸,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不幸,换来了晚年的`安稳与从容。

  我相信,即使现在再苦再累,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世界会给你回报的,就如史铁生,在20岁双腿瘫痪时,如果他选择放弃生命,也许就没有我现在所认识的史铁生。

  一切已然,必属本然,必然与当然。

读《活着》有感14

  《活着》是一本十分沉重的小说,余华自己也说过《活着》本身讲述的就是一个,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是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的故事;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或者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读后感 刘志纯。我用了一个上午一口气完成了他,读完小说,虽然有完成的如释重负但却像又背上了沉重的枷锁一般的喘不过起来。我有些迷茫,难道我们所追求和趋之若鹜的生命就只是为了这样简简单单的幸存,平平静静生活,而没有其他更大意义的事情值得去追求而放弃与有所生存的意义。这与我们平时所接受的,或者说是所被灌输的伟大精神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更迷茫了。那,活着是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活着?我们年轻,我们活力,我们快乐的活着,我们肆无忌惮的挥霍着金钱、时间、生命。就像年轻的福贵一样。肆无忌惮,不计后果。因为我们无所谓时间,无所谓青春,我们的人生刚刚起航,我们的太阳刚刚升起。像福贵一样,我们挥霍着,觉着家里还有一百亩的田产,还有爹娘,老婆孩子……等到终于有一天,福贵把钱输光了,我们把青春挥霍完了,才蓦然发现,其实很多东西便如同白驹过隙,眨眼的当儿就没了。

  冷静下来的我们开始反思活着的意义,这不像考卷上的难题一样,丁是丁卯是卯,对了得分,错了失分的标准答案。活着的意义几乎不可能用简单的语言标注出答案,甚至是近似的表达。这便是老子的《道德经》里开篇的两句永恒的经典:“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为这不是个简单的为什么,当然也不会有简单的什么。这样的答案需要人们用活着去寻求,当不用再活着的时候,或许这个答案就出现了。因为它诠释的不仅是生命,或是人生的一种崇高而简单的意义所在。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狂傲不羁的呐喊,也不是来自于凶残猛烈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读后感《《活着》读后感 刘志纯》。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绝望与痛苦的边缘继续活着,而且骄傲而坚强的活着。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绝望和希望,在我们的命运里比比皆是,更如朋友那般亲密无间。

  正如没有绝对的苦难,也没有永久的幸福。无论是去,感恩幸福,抑或是感恩苦难,都是感恩生命,感恩或者。感恩这种无间的友情,感恩我们活下去的奇迹。在不断地感恩中,我们和幸福,和苦难产生了友情,而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我们互相感激,也互相仇恨;我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我们活着的时候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尘沙,最后,默默然消失在海角天边。也许,这就是活着。而这一切的前提却是时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这里,时间影藏了它的身份,可是却掌握着两个人的命运。我们的阅读无法抚摸它,也无法注视它,可是我们却无时无刻的感受着它的存在。就像寒冷的来到一样,我们不能注视也不能抚摸,只能静静地浑身发抖的去感受。

  这种感受是脱离了,或者说是超越了五感而伟大的存在着的。这就是时间,这就是生命,而这些便组成了我们所要的活着。我们活着了,在爱与痛的交织里和冰与火的缠绵中,我们活着了。我们站在苦难的边缘坚强的活着,因为我们活着是为了那与痛苦相交织的——爱。物欲的纵横捭阖迷惑了我们原本单纯的心境,年少轻狂的愚蠢让我们自命不凡的轻薄生命,当一切真的即将消散,死神让你最后一次回眸人生,留恋的也许不是带不进棺材的名利和财富,留恋的或许只是生病时母亲的轻声关怀,失意时朋友的鼎力支持,或许是那个大雨滂沱的雨夜里那份相濡以沫的温馨。也许,这就是爱。活着为了爱,为了爱活着!当绝望和痛苦如狂风骤雨消失在宽广的海岸线,温暖而和煦的阳光总会相聚在某个云淡风轻的下午,让我们都去到山涧,望着无垠的天边,恬静而从容的呐喊出心中的那一缕缕不凡和坚持——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读《活着》有感15

  我们究竟是活了365天,还是活了1天重复了364次呢?余华曾在《活着》中写道:人活着本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为了活着以外其他的事物而活着。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沉思。那我呢?我为什么而活呢?我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余华《活着》这本书,我用四天如饥似渴地啃完了富贵的一生,回首相顾,我想富贵文中的最后一笑有太多意义了他原本是个地主家的独子因吃喝嫖赌而家破人亡,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让富贵这个从小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体验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他的一生坎坷艰难,父母被活活气死,妻子跑了,女儿生产大出血死了,女婿干活的时候被工地掉下来的钢管砸死。只剩爷孙俩相依为命,上顿饱下顿饥的日子孙子实在是过怕了,好不容易有点豆子的富贵煮好了去干活没看着孩子,孙子最后因撑死而亡。富贵前半生奢侈繁华家人在伴,后半生孤苦伶仃只有一头老黄牛为伍。他说:人这一生唯独不能做错三件事,进错门,上错床,吃错饭。

  身为中学生的`我生活条件幸福,家庭和睦,老师同学亲切,实在体会不到富贵那一笑的辛酸,我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与换位思考,我虽然是千万万人中的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学生,平凡到就连聚光灯都会错认成太阳。但我不甘心,谁说loser的热情就不值钱。我会努力做个星星,有棱有角还会闪闪发光,我想抬头找到真正的太阳,我在这茫茫薄雾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小目标。我清楚诗与远方都很美,可我需要不断地拼搏前进才行,诗虽美,但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才能读懂,远方虽美,但通往旅途的车票很贵。初中时代已经所剩不多,我将不断磨练以最好的自己迎接中考。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每个人都有赢一次的权利,对!站起来!别趴下!

  身为实中学子,我现在的意义就是考上好高中为我校增添光彩,为自己谋取出路,不负老师的谆谆教导,不负父母的满心期望。我活不成富贵,绝不。去经历,去选择,去做我想做的,我想告诉他们:我可以!

  不妨大胆一些,反正我们谁都无法活着离开这个世界。只希望明年夏季,微风不燥,扬帆起航,可以迈着坚定而热忱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属于我的光明大道。是,我为自己而活,我活着的最终意义就是可以让他人看到我拼搏的足迹,我可以!

【读《活着》有感】相关文章:

读活着有感04-01

读《活着》有感800字 《活着》读后感范文08-29

读《活着》有感15篇01-02

读《活着》有感 13篇04-14

读《活着》有感(精选15篇)04-17

读《活着》有感 15篇04-13

读《活着》有感14篇04-13

读《活着》有感(15篇)04-04

读《活着》有感集锦15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