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10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1
以为会很快过完这本书,可终究没有。这是几本东野圭吾的书里,风格与其它并不一致的故事。了解了很多关于脑死的知识点,也会慰藉到不少相同经历的人吧。
就像书的介绍里提到的内容,熏子一定想对所有人说,我心里的可爱宝贝,却成了別人眼中骇人的怪物。他们说我把瑞穗当成玩具,說我在玩弄一个死去的人。我不懂,瑞穗明明还活着,他们为什么说她死了呢?
熏子作为瑞穗的母亲,在整个过程中所做的所有,无一不在挑战人的心里底线。
这个女人想要借助仪器让女儿自主呼吸,无意识下活动身体,抬起手臂,抬起腿,产生表情,微笑,就像一个玩偶。
然后从一开始觉得这女人可怜,恐怖,病态,之后却越发推翻了自己的感受,熏子是聪明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她也是坚强的,勇敢的,直到最后,我觉得她的决定是正确的,为女儿锻炼肢体肌肉的.初心,不希望女儿可怜的装上呼吸管,一切的一切,最终释怀后,也是女儿真的与她告别之后,熏子也终于承认了真的离世。
为了证明生与死的界定,不惜以极端的方式,在刑警面前用刀子指向了女儿的心脏,如果她杀了女儿。若是女儿已经死亡了,她是否将判无罪。若是女儿还活着,她是否是杀人罪。然而在场的所以人都无法回答她。也正因此,女儿的溺水真相也浮出水面,也着实戳到了泪点。有时候,也许只是需要一个真相,需要一个让自己困住的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死亡是一个瞬间,其实死亡是一个过程。绝望的守护,遥远的念想,无尽的挣扎。当希望变成一种绝望,痛苦有如无边的黑暗吞噬人生。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限,对人类心中之爱的终极考验。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2
个人感觉整个小说是首尾呼应以升华主题而获得了感染力。去掉开头结尾,便会平淡许多。主要表达的还是一种灵魂的温暖,呼吁大爱和人性美的主题。主人公熏子是大爱的代表,为了救活女儿而坚持了许多平常人难以坚持的东西,尽管会给人诡异和疯狂的感觉,但也有很多评论从母亲的角度表示理解。围绕熏子延续女儿生命,许多人物都在这条主线中经历思想和情感的变化,甚至成熟。面临离婚家庭破裂的和昌,差点出轨的熏子,为了满足自己欲望的星野,还有勇敢提出分手的真绪,这些经历都围绕着主线故事的`发展,但都得到了比较正面积极的结果。但最核心的主题在一直沉睡的瑞穗身上,她一直“活”着,或许是因为难以割舍母亲的伟大的爱,所以灵魂一直没有离开。但当她遇见宗吾这个善良天真的男孩时,她选择离开,——死,因为宗吾需要器官移植,只有让她母亲接受她死去了,她的肉身器官才能够被捐赠,这也是对妈妈对她的大爱的延续。首尾的紧密又诗意的相扣使得小说在本来有的大爱主题之上又加上了一层浪漫的奉献的爱的美,因此更具有神秘气息和浪漫色彩,以及感染力。或许这也是作者针对日本器官移植做出的思考后,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一种爱,小说中反复讨论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不无原因,但通过辛章房子这个人物,对不捐赠和捐赠这两种选择都做出了中肯的意见,即,作者认为都没有错,主要是大爱,人类的爱是高尚而美丽的。小说依旧有很多悬疑的手法,比如铺垫,悬念,细节等等,这可能是作者本身就是悬疑小说家,这让这样一个主题的小说变得更加吸引人读下去。而且总体上有一种神秘色彩。我还是反对给差评的读者的意见的。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3
读完了,刚开始心里有些沉重,但是看到最后,才明白,这本书讲的其实就是熏子的转变,最后的放手和释然。
未为人母,以前也不是很喜欢小孩子,认为小孩子可能都是那些熊孩子吧。但是自从成了小姨给姐姐带孩子之后,才深深体会了,当身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呵护,再怎样都不为过。
眼睛时时刻刻都关注着他,生怕他有一点磕碰。
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医院里一位母亲在嚎啕大哭,因为孩子得了重病没钱医治。就觉得很揪心。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舍弃孩子。脑死亡和植物人,他们没有自己的意识,对家人来说护理起来也是负担,但是那么多的家庭,宁愿让病人躺在病床上,也要通过医疗手段维持他们的生命,对家人来说,那是一个精神寄托,一个希望。质疑的人或许都是幸福的人,没有面临过这样的选择,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大多数都是选择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留亲人在身边。但是也有那种活着比死亡更痛苦的人,或许那样的情况,失去比拥有更快乐。
或许因为作者的描写,对于女儿的生命力的描写,让我也觉得女儿是有机会遇到奇迹,甚至熏子梦到女儿站起来的时候,我也期待着,她是真的好了。
开头的小男孩看到了小女孩,结尾的小男孩接受了小女孩捐赠的心脏。而这中间的'整个过程,就是熏子对自己的救赎。
或许大多数人的不理解,就像爷爷,邻居,同学,等等,认为熏子是强加给女儿的她的意识,熏子的自我满足。
但是实际上,熏子的妹妹和她的女儿,以及老师,是真心的希望她能好起来,不是假装。
对生死的界定,永远都会有这种情况。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4
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先说一个题外之话,在这微凉的深秋之夜20xx年10月30日,听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虽然我没有读过金庸先生的小说,但却是看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笑傲江湖》……….长大的。每一部都是我不可追回的青葱岁月,都是暑假里的欢乐时光,更是那个追风少年向往的快意江湖!
福无双至,就在昨天20xx年10月29日也微博宣布了深受中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主持人李咏于10月25日去世的消息,生活中又有我的小姑也身陷癌症,恰逢在读完东野圭吾先生的《沉睡的人鱼之家》之际,惊闻噩耗,感慨颇多。
《沉睡的人鱼之家》中母亲熏子为了让深陷溺水意外无法醒来的'女儿瑞穗的生命持续下去,做出了一些也许是极端,也许是伟大,可是现在,我觉得是我值得尊重,没有资格去评判的事情。生命的宝贵,你的存在,你对另一个人生命里的意义,那是无法描述和去丈量的一件事。
又回到李咏去世时,其夫人在宣布消息中说的是永失我爱!读来真是令人痛之又痛。
上海的秋天让人看不见他的颜色,却在夜晚的凉风中感受到了他温度的存在,本不想伤春悲秋,只想每天快快乐乐的做个上帝的傻孩子,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笑,笑够了就去晒太阳!可是一些人的离开,还有那些正在离开的人,让我觉得该去思考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为那些借着时间,金钱,距离的借口去反思一下一些应该去做而没有去做的事情。
如麻的心情写下这乱乱的随笔,没有承上启下,没有衔接无暇!
在此向我们的上帝祷告,求你保守这每一个你创造的珍贵的生命!我们因着你,因着你创造的生命,送来我们的身边,使这每一天的日出日落都值得追忆!阿门!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5
每次看东野先生的书都会对他书中所表达的内容有新的认识。
一万个人看一本书有一万个想法,有人会当看个故事打发时间,有人会去感受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及想法,但也有人会轻易评判一本书好与不好。我看到一个评论说粗略的翻了一下就说这本书写的不好商业痕迹重,下面也有很多人也在符合,虽然一直不理解商业痕迹是什么意思,如果你能像东野先生这样创作一部作品,那我不会觉得有什么,但这种评论的行为就像我根本不认识你这个人就看了你一眼我就说你人品不好。我相信于创作家,每一个作品都是他们孩子,都是他们用心而作不论目的是如何,除非他是恶意而为,不然我觉得都该给予尊重。
没看这本书时我一直觉得母爱伟大,当孩子出了什么问题总能激发起母爱那面无法解释能量。一开始我快被这本书觉得是写母爱的,但后来发现是说日本当时社会于脑死于器官移植救人性命的不合理现象。就像书中那段,家人都在否定主角熏子,她后来以所谓疯狂的方式叫来警察冷静的问了警察的几个问题,谁能回答的了?
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每当生活中发生一件事情,我们总下意识去评判这件事的好坏,不会去管当事人的想法。
很喜欢主角熏子说的一句话,“我没有理由去说服别人,别人也不会来说服我,我觉得这个世界的意见不需要统一,有时候甚至不要统一反而比较好”。
而且我相信就是因为有些东西因为接受不了当时的结果反而激发了一些创新,反而让事情有更全面认识让自己更好的去接受。
而且我相信善良的蝴蝶效应是非常好的事情。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6
东野圭吾,这个近年来很火的日本作家;白色与蓝色拼接的清新封面;“人鱼之家“……这些标签,是我阅读“沉睡的人鱼之家“的初衷,起初以为会是童话故事,没想到却是写实的“死亡”之歌。”如果推理小说一定要有死亡,这本书所触及的或许就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这是封面上的一句话,“死亡”也确实发生在故事的开始,伴随着故事的结束。
小说核心人物瑞穗,一个6岁的小女孩,因为意外溺水而“死亡”,整本书也是围绕瑞穗的“死亡”,而进行的一场“救赎”。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个悲剧女孩的母亲——熏子,这本书的女主角,一个对女儿有着“无底限”热爱的`母亲,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甘愿牺牲自我、无畏世俗异样态度的女人。在已基本确认无治愈可能,甚至是没有治疗意义的情况下,她坚持让女儿“活下去”。当然,这样的前提是,她不得不因为经济的压力被迫与已经分居准备离婚的出轨丈夫继续维系婚姻关系,她不得不放弃与自己两情相悦的意中人,她不得不化身家庭主妇成为照顾女儿的全职妈妈……
小说通过熏子与女儿多场景的描述,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始终认为女儿还活着,跟她说话,给她精心的梳妆打扮买衣服,在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压力下坚持了3年。期间,甚至有一些近乎疯狂的举动,比如冒充女家庭教师参加公益活动,举刀要亲手杀了女儿……她说“我心里可爱的宝贝,却成为别人眼中的骇人怪物,如果爱是一种病态,就让我彻底疯狂吧”!熏子渴望女儿醒过来,读者也不禁想唤醒瑞穗,去填补熏子那孤独的思念。女儿最终依然没能醒过来,但熏子却已经解开了心结,完全释然了。这沉甸甸的母爱,尽管疯狂,却“润物细无声”般浸入了读者心里。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7
熏子强大的内心和她的固执却成了身边亲人的困扰。他们或恐惧,或鄙夷,或轻视,要么觉得熏子神经不正常,要么就是符合她给她安慰。但实际上,神经科医生从未松口过对瑞穗脑死的界定,而熏子身边的人都已经默认了瑞穗的死亡。它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却被它的母亲自私地当成安慰自己的玩具。
熏子参加了为雪乃而成立的募捐小组。她困惑地提出“花费巨资靠维持装置维持一个没有意识无法沟通的生命,让需要器官移植的生命无果的等待是件残忍而自私的事情”的观点。雪乃的父亲认为接受移植手术是接受善意的施予,绝对不能要求或者是期待。因为捐赠毕竟代表另一条生命的消失。就算已经脑死,对持续照顾病人的他们的父母来说,他们依旧活着。他们无权说三道四。熏子说,她从雪乃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中得到了救赎。
她不再强求身边人对瑞穗的态度,她也不再仰仗那些让瑞穗有活着的表象的仪器,她坚信瑞穗还活着,她能感受到她的生命并享受与瑞穗相伴的每一天就足够了。直到有一天,她清清楚楚地感觉到瑞穗站在她的身边与她挥手告别,感激她为她所做的一切。她明白,相守的日子终于是到头了。
这一次他们毫不迟疑地签署了器官捐赠的同意书,迟早会陨落的生命不如在有价值的`时候让给有希望活着的别的生命。
《沉睡的人鱼之家》里依旧有死亡。死亡有时是一瞬间,但有时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有些事情在逻辑上是正确的行为,但人类并不是光靠逻辑活在这个世界上。爱有着心灵相通的玄妙,它会在冥冥中与人的思维产生千丝万缕细微的联系,让我们为生命真正的告别做出判断。这种玄妙不是高科技进步带来的,它是存于宇宙间一直让人无法解释的人与人之间心有灵犀的缘起与缘灭。
生死自有天命,别问是劫是缘。固执于科技检测的生命体征是毫无意义的,且看为之奉献的爱能坚持多久。这是一本母亲为爱痴狂的书,但以爱之名地活着,有时会带给我们无尽的勇气和意义。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8
奇葩说里康永哥在某一期里说过,“我们要练习面对告别,因为我们都得告别。”
东野圭吾用了一本书讲了一次告别。
这本小说并不是一本侦探小说,而是讲了一个真实的合乎情理没有任何奇迹发生的悲伤的故事。却探讨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当我看完这本书,却仍止不住的思考,假如有一天我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会做何选择。我觉得作者的目的以及想传递的信息已经达到了。
故事的开始从一个小女孩瑞穗游泳意外溺水开始说起,医生诊断为脑死亡,询问她父母是否接受器官捐献,她的父母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坚信她只是呈植物人状态,并没有真正的死去。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小女孩瑞穗在她麻麻精心的护理下身体也一天天的`长大,在她的身上也先后采用了BMI(脑机接口技术)和AIBS(人工智能呼吸控制系统手术)。靠着这些技术,小女孩能在大脑没有意识的情况下靠着电击来活动四肢,甚至面部表情。
身边的质疑声越来越大,觉得瑞穗的麻麻用这些技术,只是来满足自己的内心,瑞穗变成了她的玩具。但她麻麻却觉得并没有一条法律说明瑞穗已经死了所以自己并没有错。
最后奇迹没有发生,瑞穗在几年后身体机能退化,瑞穗的父母最后接受了瑞穗已经离开的事实,并同意了器官捐献,来帮助更多在生死边缘的孩子。
道理我们都懂,但要真正放下,又谈何容易?
我看完后思考的问题是
1、我能不能完全信任并且接受医生判定的结果,而不是心怀奇迹,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2、我能不能放下“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接受不可逆的现实并且放手。
3、就算我接受了以上两个,我能不能接受最亲密的人器官捐献。
相对地,我处于病人的情况下,我能不能接受自己没有任何质量的活着,能不能接受器官捐献。
我也不知道,只有真正的在那个情境下,才能做出判断,切断纠结的内心。
更加热爱生活才是我们现在该考虑的事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9
读完《沉睡的人鱼之家》我感觉经历了许多的人情世故,丈夫的背叛、女儿的意识消逝、另一个男人的真心关怀、资金的缺少、妹妹的虚伪和榎天的最终告别,还有许多故事。
熏子,这个因为丈夫的婚外遇,可是又想到了女儿溺水意识消逝需要自己在家照顾又不可能没有资金资助的情况下,迟迟没有离婚。在女生溺水和女儿最终死了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来着母情满满的'爱。熏子因为几乎没有希望的女儿放弃了追求自己幸福的机会,最终和医生见面的时候已经有了妻子。这或许是因为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也有可能是道德的界限,使他不放心沉睡的女儿。
身为熏子的丈夫,在外面找了好几个女人,因缺少耐心也换了些女人,最后被妻子发现了。而在女儿沉睡后虽然不能一直陪在女儿的身边但是一直为女儿着想。女儿能自动呼吸,保持仿佛睡着的样子也是他做的。倒也没有违背道德的界限,没有放弃女儿,可也做好了女儿死亡的准备。
人生在世那里会有一路顺风的事情,多多少少会遇见一些大风大雨,一把伞会撑起属于你的那片土地。这本书把母亲当成了属于自己的那把伞,现实生活中父母会尽心尽力的为自己付出,尽父母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们身为儿女的过的幸福,过得美好。而已些父母灭绝人性,我没遇到也不知道知道怎么形容。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给父母能所给的最好的东西,所以身为儿女的我们更应该千倍万倍的还给他们,不,不应该这样说,应该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父母过好,向小时候父母对自己一样,只是比父母的时间更长而已。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 10
总体上这部分读得有点无聊,平平无奇的叙述,毫无高潮所谓的跌宕起伏,但让我陷入深思。
外公年事已高活动不便的那几年,谁都不愿拖上个累赘。大家凑钱,让最近的舅舅照顾,而舅舅除了每日端来饭食外,就没有再多的关心了。我常想,外公他整日躺卧在床上,定是很孤独吧,他会不会在想念已故的外婆呢?他会不会时时翘首以盼子女过来探望他,陪他说说话呢?
薰子不愿接受女儿瑞穗的脑死亡,决定苟延残喘延长女儿的生命。这到底是不是一种自私的自我满足呢?
一个哥哥,从小被虐到,被父母被亲姐姐亲哥哥嫌弃,被所有亲朋好友嫌弃,一天24小时里他可能被骂了不下24次“你活在这个世界还有什么用,还不如死了算。”心灵扭曲,自暴自弃,身体也垮了。可是,在他得了重病急需治疗时,他的家人突然变得好爱他,募捐词写得感人肺腑,情真意切。是真爱?是悔恨?是弥补?还是自我满足?
“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医生就可判定脑死亡。”可是,瑞穗明明还有呼吸,还有心跳。作为母亲的熏子,怎么忍心亲自宣告了女儿的.死亡吗?如此,与间接杀人,有何区别?
说回外公的结局。降压药吃完了,舅舅或舅妈没有去买药,也没有告知其他人,连续断药几天后就离世了。
前不久,得知爷爷得了重病,我焦虑地想与家人商量。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媳妇们已经忍受了他二十年的臭脾气着实不易了,有血缘关系的一想到昂贵的医疗费用…谁会愿意?
我痛骂指责他们,却又理解他们。
原来现实真的是这么残酷。
我想写下许多关于爷爷的故事,
我想用尽余生去爱你,像你当初爱我那样。
不要说,是自我满足。
人生,是一场自我救赎。